[热]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任务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三、教学设想
本文为自读课文,且书下注解也比较详细,所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理解寓意,体会注重现实问题的风格。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我们刚学过他的《师说》,还知道他的《谏迎佛骨表》;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应了“苛税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点。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一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小喜欢读书,当其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奥的古代辞赋,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观点。如《封建论》、《夭对》等。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从这些诗篇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理想的正直的人在不合理的黑暗社会里遭受到怎样残酷的迫害!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三、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划出不懂的字词句;
2、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并注出意义及用法;
四、检查初读掌握情况:
1、请一生朗读课文,师纠正读音及停顿,评价朗读情况
2、请一生说明找出的重点词语及其意义和用法,教师作出取舍,分类板书,然后完成下列习题。
(1)解释加点词语
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滋长,繁殖)其莳也若子(种植,移植)
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更换)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
移之官理(治,统治)勖尔植(勉励)
字而幼孩(养育)遂而鸡豚(成,养大)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晚饭)(早饭)故病且怠(穷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以致其性焉尔(本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生长)
凡植木之性(方法)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治理)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表因果关系连词,所以)
其培欲平,其上欲故(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作为)
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为)
(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期肤以验其生枯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⑤⑥⑨/⑧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4)说明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虽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连词,即使)
2、因
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
因以为号焉(连词,表示结果,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
3、且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况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D)
A故乡人号之“驼”B既然已
C不抑耗其实而已D驼业种树
E若不过焉则不及F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G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6)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B)
A既然已,勿动勿虑B官命促尔耕
C早缫而绪D字而幼孩
(7)翻译下列句子
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
2、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五、讨论仍不懂的字词句意义,师个别答疑
六、集体诵读全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教案《种树郭橐驼传》学习指导与检测教案
七布置作业:熟读全文,思考一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本文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从题目看,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一般人物传记,主要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个性,本文写郭橐驼的生平事迹和个性,主要集中在1—3节。
二、研读1—3节
1、第一节: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朗读
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为号,不雅,但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且这样自称,勾勒出人物豁达性格
③本节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
2、第二节,朗读
橐驼以种树为业。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取迎养。为什么“争取迎养”:“视驼所种树……早实以蕃”,原来他的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很全面。由此可见,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驼种树水平为什么那么高?
3、第三节:朗读
驼谈种树的经验(转入正题)
①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
②如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植时的要求是什么?种后如何管理?
③他植者为什么“莫能如”?他植者如何做的?结果如何?
④两种种树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错不言自明。
至此橐驼的“生平事迹”已讲述完毕,写得不是很详细,且下段已不谈种树,可见本文的真正目的并非为“驼”作传,而是另有深意。
三、研读第4、5节: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
1、“驼”是如何描述官吏治民的:“旦暮吏来而呼……击木而召之。”“驼”又是如何评价的:“然吾居乡……卒以祸。”“吾小人……病且怠。”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孩子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学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小故事,题目也是《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谈自己最熟悉的好伙伴导入新课,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预设的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理解情况。
预设:巡逻一词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焦急不安一词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
注意汪汪叫 拨开 焦急的读音
4、检查读文。(根据学生的读文情况进行评价)
5、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课前提出的浅显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发挥个性;同桌互读,合作交流;理解生词,结合生活,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海上日出》,第一课时。
二、设计理念:
第一单元,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体会抒发的美好感情,注意观察景物上,表达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本篇课文是精读课文,安排两课时。
本班学生42人,朗读能力较好,基础薄弱,思维迟钝,对字词的理解能力较差,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六、教法选择:
看图,读读、讲讲、评评、比比、练练。
七、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学习。
八、教学准备:
海上日出的.录像,图片,课文范读的音乐。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内容
本文作者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市。80年代以来被誉为“文坛泰斗”。
每当人们来到海边,总忘不了早早起来看海上日出,那是一种怎样壮观的景象呢?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你不仅会如同亲眼看见大自然的之一伟大奇观,而且会被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生动地描述所折服。仔细观察图画,看一看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播放海上日出录像。(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练习口述图意。
1、老师提示学法。
先整体观察,再仔细观察细微部分,最后回到整体印象。练习边观察便叙述。
2、检查交流
第一幅图:描绘了太阳刚刚升起时的景象,图的下方全是海水,说明是在海上看日出。太阳比较接近海面,红而圆,没有夺目的亮光,说明太阳刚刚升起。
第二幅图:描绘了太阳被云遮住是的景象。
(三)教师伴着音乐范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边听边看课文,对不懂的字词做好记号。
2、检查交流初读情况。
fànchà
范(范围)(示范)刹(刹那)
xiāng
镶(镶牙)
3、练习辨字组词:
辨()辩()辫()
4、学习新词,并口头造句。
目不转睛:
灿烂:
刹那:
夺目:
奇观:
(四)引导理清课文层次
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同桌讨论商量。
第一段(1自然段)“我”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第二段(2、3自然段)“我”在晴朗无云时看日出。
第三段(4、5自然段)“我”在有云时看日出。
第四段(6自然段)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五)板书设计:
一、时间、地点、次数
1、海上日出二、无云看日出
三、有云看日出
四、赞美奇观
(六)作业布置: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十、 :
优点:本节课教学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学会了3个生字,能理解5个词语的意思,能通过看图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按时间理清课文脉络。
缺点:在词语学习时练习太少,板书太多,没有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正确地区别平舌音与卷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积累词语。
2.进行用字组词,用词语造句的练习,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读一读,猜一猜,知道蜻蜓的特点及其本领和对人类的益处。
4.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巩固对公鸡本领及对人类益处的了解。
5.读一读,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并理解短文的内容。
6.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7.通过猜一猜,古诗的诵读,短文的阅读,再次感知各种动物的本领及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孩子保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字词,积累词语。
2.读中了解常见的动物的本领及对人类的益处,教育孩子保护动物。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正确地区别平舌与卷舌音节、前鼻音和后鼻音、n和l,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相关的词句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又到了和《积累与运用》见面的日子了,今天我们要复习哪些字词,锻炼哪些本领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课文的内容安排。
2.教师介绍每题的大概内容,学生从中感知本组积累与运用的要求。
3.教师导入:高楼大厦平地起,现在咱们从基础的字词练起。
二、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文中的.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评议。
3.全班齐读。
4.指名回答:你们读了这几组词语后,有什么发现呢?
5.教师总结强调,指导读好这些音节。
6.学生再次读,争取读正确、流利。
7.检查读。
三、巩固生字的认读,积累词语
1.出示,文中的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同桌互相指读,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3.指名读。
4.调节课堂,活跃气氛,开火车认读,看看哪个小组认读得又快又好。
5.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全班再次巩固认读。
四、用字组词,用词造句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一读,明确题目的要求。
2.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3.指名反馈,教师对学生组的词语,造的句子,进行适当的点评。
五、读一读,猜一猜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评议。
3.学生齐读。
4.你们猜出来是什么了吗?
5.蜻蜓有什么本领呢?它能为人类做什么?
6.你还了解哪些会帮助捉害虫的动物?
7.再读谜语。
教后感
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巩固对公鸡本领及对人类益处的了解。
2.读一读,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并理解短文的内容。再次感知各种动物的本领及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孩子保护动物。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还记得昨天我们学生的谜语吗?
2.这些谜语让我们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学习古诗
1.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画鸡》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为人类最熟悉的朋友——鸡。(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读题。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感知内容。
4.说说图上画的公鸡是什么样?
5.诵读古诗。
6.鼓励动手画一画,并根据古诗的内容涂上颜色。
7.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评议。
三、阅读短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
2.反馈学生读的情况。
3.指名读,其他评议,互相帮助,以便读得更好。
4.通过读短文,你们知道这篇短文又给我们介绍什么动物呢?
5.从读文中,你了解到鸽子的哪些知识?
6.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鸽子的知识?
7.再读短文,整体感知。
四、自主识字
1.小朋友们,你们看,多美丽的花园哪,你们喜欢哪一朵呢?
2.只要你们会认、会教小朋友们认你喜欢的花上的字,老师就把那朵花送给你们。
3.教师说明要求:
(1)花上都有字,会认的字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不会认的字,和同学交流,学会了也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识字。
5.指名认读,后教其他小朋友认读。
6.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五、布置作业
把你喜欢的动物画下来,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本领。
教后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具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
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
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
4.扩展练习:
“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3.练习背诵。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多搜集、背诵一些说得很有道理的句子。
二.我会写。
1.出示字卡:“冷、长、老、前、开、慢”,指名认读。
2.想想这些词的反义词是什么?
冷——热长——短老——少前——后开——关慢——快
3.照样子,在书上的田字格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注意书写姿势。
二.我会读。
1.学生自由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用铅笔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2.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3.鼓励学生在交际中做到: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注意听(课件:破碎声)你们听到什么了?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二.学习交流。
1.看图(课件出示)了解故事。
①.请男同学看图了解这件事,并将你看到的事情,讲给女同学听,看谁讲得最清楚,谁听得最仔细。
②.请几位女同学把听到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③.(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着课件说说,看谁讲得最清楚。
④.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和别人进行交谈时,要注意: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2.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松该不该如实地将实情告诉爸爸呢?爸爸的做法对吗?
3.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4.同桌交流。说说你怎么做,并把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
5.师小结学生的几种做法,你觉得哪种做法好?为什么?你觉得哪种做法不太好?为什么?请以小组讨论一下。
6.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7.刚才小朋友们谈到了自己心理想的`,那你们一定想知道爸爸、妈妈们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想、怎么做?那么,今天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好吗?
8.课前,老师采访了几位家长,这几位家长虽然说法不一样,但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
①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在学校学习,可能会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比如:折断别人的铅笔、弄坏别人的文具盒……这时你会怎么做?
②如果是你的东西被别人损坏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别人交谈时,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而且还知道了弄坏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五.展示台。
1.鼓励学生将自己课外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师板书),比比谁认得多。
2.玩字词游戏。
①出示写有独体字的卡片,指导学生认读。
王、禾、木、门、虫、又、口、朱、木、下、寸、里
②学生仔细观察哪两个字可组成一个新字?
③学生汇报:王+里=理 又+寸=对 禾+口=和 木+朱=株 门+口=问 虫+下=虾 门+木=闲
④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字。
⑤完成扩词练习。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四、教学方法:阅读法,发现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文稿。
2、学生课前观察的一天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
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 请学生读1、2两段。
4、 评议。
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 交流自己的收获。
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激发学生对怀特森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5.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不迷信权威的事例。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小鱼都游到江里来了,它们身上还背着词语朋友呢!谁来读!(指名读,后齐读).
称赞 范仲淹 南来北往 艰辛 危险 波涛汹涌 酒楼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诗人范仲淹曾写下《江上渔者》这首诗,谁还记得,试着背诵。(课件:《江上渔者》)我们一起来读读。
3.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打开书52页,我们来继续学习《10.江上渔者》。
4.看老师写课题,同学们拿出小手来书空。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先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4、齐读古诗。
三、.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老师想请几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它的同学仔细听,看他们是不是字音读的正确,句子读的流利了。
2.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览。教师接着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引学生接着读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风景。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把范仲淹听到的和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听到的用横线、看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指名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回答)
3.指导着读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这一句。
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些什么?(从肉嫩味鲜这个词知道了鲈鱼的味道太美了。从南来北往知道了客人很多。)
那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酒楼里坐满了客人,他们都不停地称赞鲜美的鲈鱼。)指名读句子,读出人们对鲈鱼的喜爱。
4、鲈鱼是非常好吃的,这些客人大老远地来吃鲈鱼,不住地称赞鲈鱼的鲜美。这时,范仲淹站起身来,向江面上望去,他又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文里的`句子: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江面上出现了怎样的情景?(江面上风浪很大,一只渔船在风浪里起伏。)从哪里知道风浪很大?(从波涛汹涌这个词知道的。)师画简笔画大波浪。
师:江面上风急浪高,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一浪追着一浪,一浪赶着一浪,一浪比一浪高。相机认读体会词卡:波涛汹涌。
师出示一只渔船做动作。师范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师边做动作边引读一会儿学生接着读被卷上浪尖,师边做动作边引读一会儿学生接着读又被打入浪谷。此时,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何感受?(危险、害怕、紧张)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
指名两名学生反馈,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读得好,(出示课件: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只像树叶一样柔弱的小船被浪推着摇晃的情景)这时,师在哀怨的民乐声中用深沉而缓慢的语调小结,把学生的思绪引到更深更远:在茫茫的江面上,渔民随时会遭强风暴雨的袭击;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涛汹涌,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都会有翻沉的危险,可这些渔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在风浪中捕鱼
全班合着音乐齐读这两句话。
5、那么,看到眼前的情景他也怀着一颗悲悯之心,范仲淹又是怎么想得呢?
指名学生回答。(范仲淹想,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从这句话里你又知道了什么?(渔民捕鱼是多么辛苦和危险啊!)师:艰辛就是指的辛苦、艰苦。想象渔民如何艰辛,如何危险。指名说。
范仲淹和大家一样非常同情渔民,所以他想到引读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指导读好这一句。
6、你们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孩子。范仲淹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和你们一样,对渔民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江上渔者》。
7、那么,同样到酒楼里吃鱼的客人,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有这种感受呢?(因为范仲淹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心怀天下,同情劳动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所以他因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师生一起满怀情感诵读全诗。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大家的课文读得这么有感情,字也一定写得很美,让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田字格中的四个字: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自己试着记一记。
3、老师范写这四个字。
4、生练字。并提醒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酒:左窄右宽,右边的一笔压着竖中线写。
板书设计:
10、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南来北往
但爱鲈鱼美。肉嫩味鲜
君看一叶舟,波涛汹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15个生字。
2能力: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情感: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1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有个小女孩,板书: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板书小猫;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板书:和她的。学生齐读课题。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自习课,我们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自己学习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也就是说自己默读学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法指导: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2默读标注:标出自然段。标出生字、新词。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去拼音读,不认识的字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3)交流自己画出的美词。
(4)教学多音字:
dāi待在iān黑白相间
待{间{
dài等待iàn中间、心间、房间
三朗读感悟。
1再次默读:思考:你认为哪些地方有趣?画出来。
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2你能对课文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同学们?小组合作,提几个认为比较关键、有意义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考学生:例如:我们组的问题是“卡罗尔的小猫是从哪来的?”请你们回答!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所得
4卡罗尔和小猫的关系好吗?怎么好?再读读课文。
四小结: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诚地关爱我们。
试着写写以关爱为主体的公益广告词
五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送来小猫——送走小猫——只也没有了——跑出来
高兴 伤心 流泪 高兴
5
语文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导学重点】
1.快速阅读,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2.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导学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知识链接: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严密,更有说服力。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作引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自主学习】
1.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注音:
峰峦 一霎间 点缀 绫纱
弥漫 晕头转向 月晕 崩塌
(2)释义: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征兆: 崩塌:
3.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A、看云识天气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合作探究】
1、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2、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3、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4、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达标测评,整理学案: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是一篇介绍识别天气的方法的说明文。
2、文章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
3、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4、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
5、“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一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7、“华”的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
8、华环由小变大
9、天气趋向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