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时间:2023-11-20 10:20: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通过分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

  (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1)教师适时引导

  (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很多。)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理解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看书上插图:这是董希文的著名红色经典油画《开国大典》,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诞生了的生动而宏大的场面。

  指导朗读: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自己读、朗读、齐读

  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理解2“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理解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想象描绘的画面,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体会写作方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总结全文

  四、小练笔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热爱、激动、自豪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

  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科学严谨的叙述与分析,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地球之外离我们比较近的星体吗?你知道关于火星的情况吗?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

  (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

  (1)朗读相关的课文并说明理由。

  预设: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由: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理由: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

  (2)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这是一个谜,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四、探究扩展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板书设计】

  火星

  与地球相似点很多——干燥、土壤无有机分子、表面无微生物黑色线条(运河)——环形山、斑点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植物颜色)——风吹尘土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课文第3、4、5段。进一步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用词准确、多处运用比喻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结合课文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二)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学习文中用词准确,多处运用修辞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读第3段。

  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3.讨论。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示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平安保证。)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越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身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身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4.齐读第3段。

  (二)学习第4段课文。

  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

  2.说出这段的主要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黄昏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描写,烘托了人们仍旧沉溺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示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5段。

  1.指名读课文第5段。

  2.说说“光明充溢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光明充溢了整个北京城”,不只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解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3.学生齐读第5段课文。

  (四)学生合上书,再次听配乐朗读课文,边听边回忆全文内容。

  (五)说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六)巩固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用投影出现下列句子。)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xxx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小结。

  (八)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4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理清课文描写的四个激动人心场面的相关小节;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简要复述这几个场面。

  2.能背诵课文第7、8节。

  3.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能背诵课文第7、8节。

  教学难点:

  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就是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齐读。

  3.理解"开国、大典"之意。(建立新的国家;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学习生字。

  2.交流自己读资料的体会。

  3.展示自己画的平面图,小组读第2节讨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读读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哪个场面令你很激动?

  2.交流读课文片段,要求读好。

  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入引语,并随机板书

  入场

  典礼

  阅兵式

  群众

  3.默读课文,找到与标题相应的'小节。

  交流。(1一4;5一10;11一13;14一15)

  4.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这四个场面。引读。

  我们先来读读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

  四、重点研读,简要复述。

  1.开国大典包含了这些议程,出示。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毛主席宣读申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礼炮响起来。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阅兵式开始。

  默读课文5一10节,按顺序圈出有关词语。

  2.讨论。(2、3、6、5、1、4、7)

  3.加上必要的连接词,简要复述。

  同桌复述;交流。

  4.引读有关片段。

  5.小结。(师:每一项议程的进行,都有激动人心的场面。因为那是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五、品词品句,感悟"隆重、规模宏大"。

  1.观看资料片,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小组自学。

  要求:自选一个场面描写的内容。

  读读有关小节,圈出重点词。

  小组配合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

  随机出示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指导诵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象海上的波浪。

  4.小结:这些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突出了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宏大的盛况,表达了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之情、热爱之情。

  5.引读,读出感情。

  6.如果你是一位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请将开国大典的过程写成一份通讯稿。

  提示:客观地进行过程叙述。

  简要的进行场面描写。

  学生习作。

  交流。

  7.小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生字。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 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梳理文章脉络。

  3.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2.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旗的情景。歌曲里有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

  3.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

  (板书:开国大典)

  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

  7.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

  生字:盏 栏 汇 爆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隆 射

  词语:灯盏、爆发、旗帜、检阅、制 服、坦克、距离、汇集

  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D.理解疑难字词。(学生互助解词)

  E.开火车轮读生词。

  三、感知整体,梳理脉络。

  1.过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怎样才能把当时那种宏大的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后小组讨论。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场面的。

  2.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点拨指导。出示:

  入场(1-4)——典礼(5-10)——阅兵(11-13)——游行(14、15)

  3.指名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介绍经验:说说自己的小组是怎样划分着这些场面的。(抓段首的中心句)

  四、进入会场,感悟“盛大”。

  1.请同学们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礼的盛大?结合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一说。

  2.全班交流,明确:

  A.第一自然段:人数众多——总数达三十万人;到场人物地位重要。

  B.第二自然段:会场大——天安门广场,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广场。

  C.第三自然段:会场布置热闹喜庆。

  D.第四自然段:群众急切、激动的心情。

  3.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1)通过读,了解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代表,有……)

  (2)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写到他们都来自哪里?(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板书:群众进场)

  (3)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等。)

  (5)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们的激动心情呢?谁来读一读?

  (6)教师评价,小结:读得很好,我听出了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

  4.过渡:群众队伍中,许多人都是很早就往这儿赶。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学生接读)

  五、巧设情境,总结升华。

  1.下午三点整,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现在,请同学们从屏幕上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2.听着毛主席庄严的宣告、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肯定有很多的感触、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别感受开国大典中五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衔接新课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的革命者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开国大典进行时的哪些环节?(入场——典礼——阅兵——游 行)

  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融入到天安门广场的'群众队伍中去,去感受大典现场的气氛,去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

  二、参加典礼,感受自豪。

  (一)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句,认真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作简单批注。

  (二)试着把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

  1.自由读一读自己画出的部分。

  2.同位相互读一读,评一评。

  (三)分析语言,体会本文内涵

  1.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谁先来把你的感受深的部分汇报一下?

  2.品读第一个场面——典礼前,毛主席出场。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或哪句话感受到的?

  预设:

  生1:我从“爆发”“排山倒海”这两个词感受到人民群众热爱毛主席。

  请你读一读,让同学们听出你的感受好吗?(生读)

  生2:我从“一齐”一词也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

  师引导深入体会:“一齐”,就是不约而同,这是三十万人的“一齐”,这三十万人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组成的。这三十万人都想第一时间看见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的一刹那,立刻牵动了全场群众的心。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准,一个“一齐”就表达了三十万群众对领袖热爱的不约而同。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欣喜和热爱吧!

  (2)同学们从“爆发、排山倒海”等词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那么,这些词语运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们那种急切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

  (板书:举行典礼)

  3.品味第二个场面——典礼中,毛主席的庄严宣布(6、7自然段)出示: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自由读课文,读出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从“欢呼”“欢跃”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激动、兴奋。谁能说说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3)学生说,教师引导,(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出示:

  火烧圆明园、1937年日军侵华在南京大屠杀、旧中国苦难人民流离失所的图片。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在血雨腥风中,坚强不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新中国终于成立了,当家做主的人们怎能不欢呼、欢跃呢?

  (4)引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场三十万人的欢呼还不足以表达全中国人民的兴奋吗?——学生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5)小结:如此宏大、壮观的场面作者用这样的句式,就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多么精当的场面描写!让我们把这样的文字铭记在脑海吧!

  4.品读第三个场面——升国旗,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①“站”,指人民当家作主。②“肃立、抬起头、瞻仰”这些词语说明了人们都很郑重,很恭敬,心里都非常不平静,可能是眼前浮现出了战火硝烟中那些付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2)师评价,(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引导:一个“站”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中国人民大家做主的姿态。以前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饱受欺侮和凌 辱,不屈的中华儿女,拼死抗争,敢于血洒疆场,不惧马革裹尸,终于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在那一刻,人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引读第8自然段)

  PPT图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杨靖宇刘胡兰

  5.品读第四个场面——阅兵式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预设:“整整齐齐、完全一致”“钢铁巨人”“相等的距离”“相同的速度”,我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威武雄壮。

  我从“一字形”“人字形”这两个词中,看出了炮兵和空军的英姿。

  (2)评价,引导: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你此时此刻也在天安门广场上,你也亲眼目睹了我人民军队的雄姿,再结合这些词语想一想,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 潮接着一个高 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你认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阅兵式场面的壮观?

  (“不断地”“差不多”“喊哑了”“拍麻了”这些词语都表现出阅兵式的精彩。)

  (板书:阅兵式中)

  ②结合课文描述想象检阅时的令人鼓舞的场面。

  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6.品读第五个场面——群众游 行

  (1)出示: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2)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板书:群众游 行)

  (3)想象画面,体会人民的幸福心情。

  (4)感情朗读,感受情感。

  三、整体回顾,揣摩写法

  1.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大典的盛况让亿万人民群众欣喜若狂。我们推感受到了大典那激动喜庆的气氛,感受到了毛主席那伟大的形象,我们为祖国骄傲。我们更加崇敬毛主席。

  2.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回顾一下这些场面描写的共同特点——集中写了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的反应(结合图来理解)。毛主席就是这个场面的点,典型的言行突出了伟人形象;人民群众就是场面描写中的面,即突出了场面的宏大,又烘托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这就是“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我们在今后可以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文章。

  四、推荐影片,课外拓展

  教师引导:大典的热烈宏大场面和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一定让同学意犹未尽,课下,请同学利用网络看一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直观地感受那精彩的场面。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考虑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依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考虑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局部。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考虑,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

  1.课文是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依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布置资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局部。这一局部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xxx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溢北京城。)

  2.依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3.列出段落提纲。(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第2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第3段:阅兵式盛况。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xxx队伍的情况。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溢整个北京城。)

  (五)作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10-25

六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11-04

《开国大典》语文 03-21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金色花》11-19

六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11-20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盼》语文教案10-31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11-11

六年级语文上册 08-01

《开国大典》 03-02

开国大典 11-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