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22 11:48:22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优选[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优选[8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本课是奥运主题综合探索单元的第二个内容,着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并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学生了解人们在体育运动中追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精神;

  顽强拼搏,为民族、为国家争取荣誉的精神;使得教学更富有人文性,第十一课: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形式。

  2.用语言评述一下所欣赏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传递情感,关心身边的校园活动,关心他人。

  4.从体育作品中吸取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表情达意。

  难点:要在作品中体现出体育精神。

  教学准备:本课对学习材料不作限定,教师和学生可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和形式完成作业,教案《第十一课: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教案》。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交流、总结。

  教学过程:

  教师:学习了《人文奥运》一课以后,同学们知道了不少奥林匹克知识,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请同学们想一想、谈一谈,用美术作品能不能表现奥林匹克精神?怎样表现?

  学生:看书第9、10俩课,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如绘画、雕塑、小工艺品、运动服饰、摄影作品等。发言。

  教师:同学们谈得很好,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

  学生:一位同学总结表现形式,其他学生补充自己的意见。

  教师:根据学校条件,教师可选择(1)展示学生带来的资料,(2)赏析课本上的范例,(3)演示课件(4)展示其他班学生作品等形式,启发学生,激发创造欲和灵感。

  学生:(1)展示和讲述自己带来的资料。(2)学生分析课本上的作品。(3)欣赏同学作品,畅谈自己的构思,以多种方式酝酿创作构思。

  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挖掘作品中体现的体育精神和艺术魅力。

  学生:讨论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美感。

  教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

  (1)为校运动会设计奖品和纪念品。

  (2)为本班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设计纪念品。

  学生:设计、制作。可采取一人单独创作、组合等形式。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困难,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鼓励学生。

  学生:逐步完善设计,实施制作。

  教师: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或课件演示等手段,提示学生如何能是一件礼物或奖品更精致、更隆重。

  学生:装饰装潢手段可以提高作品的品质,使作品更精致可爱。

  教师:小结

  学生:品价作品及参与情况。

  课后小结

  本课关键是要找到学生作品与体育精神、情感表达的挈合点。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

  的印纹

  课时:

  二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第一课时通过不同物品的印纹游戏,使学生体会印纹的形式美感,并通过添加创作成画;第二课时通过简易的自制图章,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用手、树叶等印出的印纹的肌理效果,并有意识的进行画面组织。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数幅、白纸、水粉颜料、水彩笔,瓶盖等能盖印的东西。

  学具:白纸、水粉颜料、水彩笔、瓶盖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回忆冬天玻璃窗上布满水汽时用手在上面印手印的快乐情景。教师用大拇指蘸颜料在白纸上印出一个指印,再用水彩笔添画几笔,

  使其成为一个正在打球的小孩,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二、发展阶段:

  1、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纸,让全班学生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用手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的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蘸色彩、按印的感受。

  2、找找身边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印出漂亮的印纹?试着在自己的纸上印一下。通过尝试敲印找到出现纹理效果的原因——物体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

  三、创作阶段: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注意色彩的协调及疏密的安排,还可以用水彩笔将印纹略作添加,或加上彩纸剪贴的物体,成为一幅幅有趣的画。

  教师指导评价要点:

  1、是否发现物体上的纹理与敲出的印纹之间的关系。

  2、能否简单的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3、能否团结合作、注意卫生。

  四、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五、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习自制简易的印章,并进行拓印,感受造型的乐趣。

  2、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制印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具:小五星、小红花等学生熟悉的印章。瓶盖、卡纸、剪刀、双面胶、印泥。

  学具:瓶盖、卡纸、剪刀、双面胶、水粉颜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看看自己本子封面上老师给盖的小红花,思考:这种印纹和上节课我们印的印纹有什么不同?这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传阅小红花的印章,仔细观察、探究,找出其产生纹理的原因。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带领学生用厚纸片制作简易的印章。

  先制作一个只有一层的印章,如月亮、红旗。制作方法是在硬纸上剪出外形,再粘到瓶盖上。

  将自己制作的印章蘸上印泥盖到黑板上的大纸上。组成一幅漂亮的画。

  2、教师在大纸上盖一个有重叠效果的印纹,启发学生想一想这样的印章怎样制作。可以几个人商量一下,先试验着做一个。

  3、通过讨论、总结找出最简单的做法——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

  先剪出物体的大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要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构图要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三、创作阶段:

  小组合作,制作一枚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的图章,然后各组将自己的图章盖出的.印纹剪下来,在黑板上的纸上拼贴出一幅大画。再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美化装饰。

  教师指导评价要点:

  图案在图章中的构图是否饱满;印纹是否清晰;是否做到团结合作;卫生保持的情况。

  四、举一反三:

  出示用磨印的方法制作的彩纸,简介磨印的方法,鼓励学生回家找找生活中凹凸不平的物品,通过磨印的方法制作有美丽印纹的纸,用到以后的艺术创作中。

  五、整理、打扫卫生。

  札记:

  在自制小印章时,一位同学将数学学具盒里的一枚花形的圆塑料片粘在瓶盖上,蘸上颜色盖出了小红花。我趁机表扬她善于发现美,并鼓励同学们比一比谁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结果学生找到了许多有凹凸花纹的东西贴到瓶盖上作印章。我又鼓励他们用硬纸剪小部件贴上使其成为有层次的印章,这样一些本来不明白怎样使印章“有层次”的学生一下子便搞清楚了制作原理。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故事引导分析勺子,让学生了解勺子的作用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诱导示范,让学生学会设计一把有趣实用的勺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勺子的作用和特点,学习设计一款有趣实用的勺子。

  难点:设计一款有趣实用的勺子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许多小朋友都听过。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叫白雪公主,恶性的皇后把她逼出了皇宫,她逃到了森林里,遇见了七个小矮人。因为白雪公主勤劳善良,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烧美味可口的饭菜,所以小矮人同意她留了下来。白雪公主会做很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有什么?

  2、师:开饭咯,来看看,有米饭、炖鸡汤、银耳汤、咖啡。。。。。。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要用什么工具来吃这些食物?

  出示课题:《有趣的勺子》

  二、 讲授新课

  1、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天吃饭都要用到各种勺子,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也要用勺子来吃这些食物。小朋友来猜一猜,他们的勺子可能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2、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饭菜摆好了,勺子放好了,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们要一起开始吃饭了。

  A、首先,白雪公主要把一大碗的米饭分给七个小矮人,小朋友们觉得她回用哪把勺子剩饭?为什么?(饭勺)

  B、饭盛好了,要盛汤了,小朋友们觉得可以用哪个勺子来盛?为什么?(汤勺)

  C、鸡汤非常美味哦,小矮人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喝了,你觉得他们会用哪把勺子?为什么?(小汤勺)

  D、其中一个小矮人想吃银耳汤里的银耳,不想喝汤,他可以用哪把勺子?为什么?(漏勺)

  师总结:原来呀,勺子的形状、大小、材料与它们的用途有密切的关系。

  3、在他们吃饭的时候,老师还去他们厨房发现了他们更多的勺子和许多小秘密,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A、这把勺子为什么有许多小眼儿?

  B、这把勺子为什么把上有个小孔?

  C、这把勺子为什么把上有个花纹?

  D、这把勺子为什么有木柄?

  E、勺子分为几个部分?(柄+勺柄)

  师: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们吃完饭了,现在白雪公主给小矮人端上来热气腾腾的咖啡,小朋友们觉得小矮人会用不锈钢勺子还是木柄勺子来喝它?

  学生回答

  师总结:这些小小的`设计,不仅让勺子更漂亮,而且方便使用。

  4、可是在小矮人家里,勺子不多哦,白雪公主特意帮他们做了几把有趣又实用的勺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有趣的勺子)

  5、白雪公主很聪明,可是凭借她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哦,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助白雪公主设计漂亮有趣的勺子。你们觉得怎么设计更漂亮有趣?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示范作业:勺柄、勺体,变形,添加。

  三、学生作业

  要求:

  1、用黄色油画棒或黑色水彩笔画轮廓,油画棒涂色。

  2、注意勺子和勺柄设计创意。

  3、构图饱满,勺柄粗细得当。

  四、作业展评

  小组评出最有趣的勺子,作者介绍自己设计的勺子特点和用途,师生互评。

  小朋友们的设计都非常有趣,相信小矮人们会非常喜欢,也许有机会请你们去用这些有趣漂亮的勺子吃白雪公主煮的美味的食物呢!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式发现树叶的不同形态,并用简单的形态进行表现。

  2、大胆添画树叶桂花,丰富画面,感受绘画作品的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欣赏过桂花树

  2. 物质准备: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香味?(桂花的香味)桂花香味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幼儿园的桂花树(指定一个)

  二、观察感知,讨论画法

  1.这棵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树枝,树杆,树叶,花)

  2.它们的是怎么摆放的'?

  3.你在桂花树上还发现了哪些秘密?

  4.你想怎样来画这棵桂花树?

  小结:先画树杆,再画树枝,接着画树叶和桂花。

  三、幼儿尝试写生画,教师巡视并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作画,要求画出桂花树的主要结构。

  2. 鼓励幼儿添画旁边的物体,并用各种线条装饰。

  四、讲评: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1.你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哪里?

  2.请小朋友相互之间说一说喜欢哪幅图画。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本课与《老牛和小牛》、《奔跑的动物》、《泥塑大象》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以各种造型方式,由静到动地表现可爱的动物。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们平时都十分喜欢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的小猫咪,更是许多小朋友乐于表现的对象。学习表现猫的各种生活习性、可爱的姿态、警惕勇敢的神情等,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这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教材中展示了表现猫的各种活灵活现的学生作品,有的大胆运用各种涂色方法,有的巧妙利用有色纸,有的表现白天或晚上的猫的神情……这些作品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表现提供帮助,使学生在充分欣赏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

  实际上猫也一直是画家们乐意描绘的对象。在教材中就安排了国画大师潘天寿、黄胄的猫作品,造型简练生动、专注神态毕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课后学生探究用国画方式表现猫埋下了伏笔。

  2.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表现千姿百态的猫。

  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猫的图片、颜料、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课件、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辨声揭题。

  (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

  2.回忆交流。

  (1)回忆: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

  (2)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汇报。

  3.讨论分析。

  分小组抽签讨论以下问题并汇报: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播放猫的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课件随机播放猫头的特写镜头。)

  (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课件播放猫的毛色图片。)

  (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课件播放相关画面。)

  4.欣赏感悟。

  (1)播放《猫和老鼠》等有趣的动画片片段或图片,体会猫的各种不同动态造型和夸张造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生动的瞬间猫的神态。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5.练习体验。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猫。

  (2)教师巡视辅导:从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色彩鲜艳等方面予以指导。

  6.交流评价。

  (1)给自己的作品编小故事,小组间讲述交流。小组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课后鼓励学生模仿《猫和老鼠》自编连环画小故事。

  四、相关资料

  1.关于猫的`趣味小知识。

  猫有230根骨头,比人多24根。猫的听觉比人和狗灵敏。相对身体尺寸而言,猫有比任何哺乳动物都大的眼睛。猫正常的脉搏每分钟大约110至170次之间。猫正常的身体温度大约是39℃。猫的垂直跳跃高度能达到自己身体高度的5倍。猫的鼻纹是惟一的,没有任何两只猫的鼻纹是一样的。猫对女人的反应大于男人,原因是女人声音的频率比男人更高。家猫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大约是55至60公里。猫是最爱睡的哺乳动物,一天中大约有16个小时在睡觉。

  2.猫捉老鼠、爱吃鱼的秘密。

  猫是捉鼠能手早已家喻户晓,猫爱吃鱼也可谓众所周知。但猫为什么要捕捉老鼠、爱吃鱼,这个秘密就不能说人人皆知了。老鼠这种动物,体内含有一种能提高夜间视力、叫牛黄酸的物质,而一向善于在黑夜活动的猫却没有这种物质,如果猫的体内长期得不到牛黄酸的补充,那么,这只猫就会丧失夜间视觉的能力。猫为了补充“营养”,摄取牛黄酸,保留它夜间活动的习惯,就必须大量捕捉老鼠。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分析,发现鱼肉中也含有大量的牛黄酸,这也是猫爱吃鱼的原因所在。

  3.猫的感情。

  猫的情绪变化很丰富,虽然猫不能笑,也不能哭,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也能体察到它的喜、怒、哀、乐。高兴时,耳朵扬起,胡须放松,瞳孔没有变化,尾尖抽动。发怒时,两耳直立,向后摆,耳尖向里弯,瞳孔缩小成一条缝,胡须向前竖起。要争斗时,瞳孔放大,两耳平伸,胡须向两边竖起,尾巴拍打地面,前肢伏地,随时准备跃起。要求主人爱抚时,两眼欲闭,尾巴晃动。注意观察猫的情绪变化,对养猫者很重要,以防与猫耍斗时被抓伤,特别是在训练时,能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6

  一、学情分析

  这是六年级上的第二课,学生对于新鲜的学习内容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与修养。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作品,往往创意丰富。

  二、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1、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认识点、尝试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鉴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在绘画中点的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用点表现完整的画面,有层次的画面,利用点组合规律、疏密变化、色彩丰富的画面。

  解决方案:运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 揭示点的概念.明白点无处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状、色彩、肌理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四、教学环境

  学生座位分为五组,每组六人,设立组长席位,组长帮助我管理每一组的事务,达成学生自主管理。环境的设计营造一种学习氛围,看似无意的布置,实际上在为孩子作画提供适宜的主、客观环境,引导他们从无意观察——有意观察——多角度观察过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请带来了两幅作品对比分析ppt1、2、3,找不同,说说自己的感受,介绍给同学们,点彩派创始人和发扬着。点彩派的原因是—点的密集运用。

  今天尝试点的运用,并加入点彩派到此我揭示了课题《点的集合》。

  (二)解读图形,讲述点的概念。

  认识生活中的点:在这里我找了些学生熟悉的图片,ppt4、5、6、7、8明白点无处不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猎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拼成火车是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点点的小花开放着,树叶也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也是点、解放军同志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是点、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上海它也是点。

  经过刚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再加上现在这些图片的出示,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三)画面上点的.形状:

  Ppt4-7认识圆形点,总结圆点的排列规律,出示自己的一幅作品。认识方形点,认识方形点其排列规律,颜色过渡,观看自由图

  形的点,这个环节中我再出示范画给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点的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学生体验一种点的排列组合及其规律。

  方形点用不同色彩小块组合而成的画面。

  不同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疏密圆点组成的画面。

  自由点组成的人物画。

  (四)用各种样子的点来做成集合吧。

  欣赏作品,感受点的艺术魅力,看看其点在生活中的应用,Ppt9、10、11、12。作品创作需要注意的情况:

  1、构图(铅笔勾出图形)

  2、设计点的形状 设计点的大小 变化规律

  3、选色 建议3-5种颜色上色 完成

  (五)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

  ★我能点出简单的图形。

  ★★我的作品点出了疏密(大小、方向)。

  ★★★ 我最棒!我的造型优美、色彩统一画面、整体感觉和谐。

  (六)评价互动,展示作品。

  在学生绘画创作中,我巡视指导,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这也给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加强体验感悟。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或相机拍摄优秀作业。

  六、小结并拓展本课内容可以有多种点的形式,可以有多重材料,并丰富我们的生活,下课。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冰激凌,体验冰激凌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冰激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

  (1) 小朋友们,没有空调热吗?现在的你最想要什么?

  (2)提问:你想吃冰激凌吗?你见过的冰激凌都有哪些样子的?

  2.畅谈想法

  (1)我们平时常常会想吃各种冰激凌,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要什么样的冰激凌?你的`冰激凌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对于学生的叙述,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个想法真棒,亏你想得出来!”“后来怎样了?”??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冰激凌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

  3.欣赏评析

  (1)课件播泛画,让学生解析这幅作品的含义。

  (2)课件播放书中的电脑绘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件播放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画,并谈谈冰激凌是怎样的。

  4.引导创作

  (1)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表现什么样的?

  (2)冰激凌,色彩瑰丽神奇,但都有一个主色调。你的冰激凌有什么样的主色调?

  (3)让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

  5.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6.交流评价

  以买“卖冰激凌”的形式实施评价。学生把自己描绘的冰激凌,向同组同学述说。每组选出最佳“冰激凌”上台讲述,然后进行拍卖,出价最高者且能说出缘由的中标。

美术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原色。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2. 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 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 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 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xx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xx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xx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美术教案[精选]11-08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经典】美术教案08-01

美术教案[经典]08-02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经典)美术教案08-20

美术教案(经典)08-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