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1
一、统计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4、讨论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2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教案
课题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页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106页做一做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
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
(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
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
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向学生说明这个统计图是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统计图的项目,这样的统计图是横式条形统计图。组织学生先调查同学的上学方式,再完成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数学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
1、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收集整理一至六年级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调查的?
生1:问各年级的老师。
生2:问以前的同学。
2、师:看来同学们懂得利用身边的资源,非常好。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调查结果呢? 生上台展示。
师:这是用什么方式来描述数据的?
生1:我是用的单式的统计表和单式的条形统计图。
生2:我是用复式统计表。
师:跟大家调查的结果一样吗?
生3:一样。
师:你真用心,懂得学以致用!
3、 师:老师也收集了数据并制成了复式统计表。
第五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性别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女生
师:(指课件)除了用统计表来描述这些数据,还有没有更形象、更直观的方法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到一块去了,那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呢?请同学们仔细想想,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画(横轴),再画(纵轴),接着画出直条标明数据,还要注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分的练习卡,拿好了,听清要求:同桌合作分工完成,看谁画得又快又对。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4、评一评
生上台展示作品。
(四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图上下放)
师:好,先停下手中的笔(停顿片刻,环视教室),我们先来看看这组同学画的统计图。这是一张男生人数的统计图(师指着标题),谁来评价一下画得怎样?好在哪?
生:每个年级的间隔相等;每个直条的宽度相同;有标明数据;还有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师:你对他的评价满意吗?
师:点评得很到位,真像个小老师。再来看看另一个同学画的女生人数统计图。怎样? 师:嗯,很完整。
师:老师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条形统计图,四年级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看出来?还可以怎么看。
生:直条上的数据。直条的长短。
师:哦,先看看上面男生的数据,再看看下面女生的数据。
先看看上面男生的直条,再看看下面女生的直条。
师:三年级呢?五年级呢?六年级呢?
二、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老师发现要比较一个年级的男女生人数,都是先看看上面的男生人数,再看看下面的女生的人数。总是这样上看看下看看,你觉得怎样。
生:很麻烦。
师:嗯,老师也有同感。谁能设计出更加便于比较的方案呢?
生:可以将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
师:也就是把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同学画了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愿意展示你的作品吗?(投影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觉得他的这个方法怎样?
生:好。
师:看来同学们都赞同你们组的画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比较起来更方便。 生回答。
师:怎样的统计图可以合并在一起?
看来表达起来有点困难,老师给你们提个醒,(回到课件)观察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横轴都是表示年级,纵轴都是表示人数。
师:所以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表现出来。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师:那刚才比较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多少时,不方便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男女生的直条隔得有点远。
师:是啊,所以我们可以像他这样把两个直条并列画在一起。
师:怎么知道哪个直条表示男生,哪个直条表示女生?
生:用颜色区分。
师:哦,用颜色区分?你能再说一遍吗?
生:绿色代表男生,红色代表女生。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
生:用不同的条纹区分。(阴影和空白)
师:只有我们知道不同的颜色表示的是什么,那其他看图的人能明白吗?
师:为了更清楚地区分,我们可以用图例表示,通常在把图例标在统计图的右上角,用图和文字加以说明。
师:像这样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进行统计而制作成的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谁来说说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应注意些什么?
(课件出示:写明名称,注明图例,间隔相等,宽度相同,直条并列,表明数据。) 师:现在你们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了吗?请大家动笔继续完善刚才的统计图,把它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展示作品,学生评价。(展示3幅作品)
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他的作品。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老师也请电脑小博士绘制了一幅新的统计图,请看大屏幕。
3、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大家对比一下,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相同点:都是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不同点: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量的变化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 表示几种数据的变化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图例,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注明图例。
师:是啊,当我们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进行统计时可以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这样更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板书:形象直观 便于比较)这正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所在。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学生口答) 问题:
1、哪个年级男生人数最多?哪个年级男生人数最少?
2、哪个年级女生人数最多?哪个年级女生人数最少?
3、哪个年级男女生总人数最多?哪个年级男女生总人数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就让我们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怎样让别人知道你的统计图中哪条代表城填人口数,哪条代表乡村人口数?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表示城填和乡村的两个制条是分开画好,还是挨着画好?
哪年城填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乡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某超级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 、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你是超级市场的经理,下个月你会怎样进货?为什么?
(3)如果你是甲种饮料的厂长,看到这张统计图,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怎样让别人知道你的统计图中哪条代表城填人口数,哪条代表乡村人口数?
3、四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统计表
根据上表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
四、梳理知识,感悟作用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能说一说吗?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
这节课,我们从收集、整理数据,再到创造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分析数据,最后到解决问题,我们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课后将你的收获整理成一篇数学日记,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直观形象 便于比较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测。
2、在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周末你们喜欢干什么呀?好的。看来大家的周末生活非常丰富,老师事先进行了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情况吧。
二、探究学习,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1、收集整理数据,唤醒已有学习经验。
师:你知道我们班同学喜欢做的事分别有几人?我们可以进行统计,请大家拿出学习单,把统计的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现在开始。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统计。老师也选取几张有代表性的学习单,我们看一下,这是谁统计的跟大家汇报一下。展示学生作品:1、画正字表示,2、用数字表示(以前学过的统计表),3、象形图表示(同意的举手)
师:这位同学用的是象形图的方法,请你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谁用的是这种方法,你们的想法和他一样吗。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挺有创意的,想法比较一下这两幅,你更喜欢哪一幅?同学们,老师把大家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做了这样一幅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横着的这条线叫做横轴,横轴上的格子表示活动种类,竖着的这条线叫纵轴,纵轴上的数据表示人数。统计图中一个格子表示一个人。
理解图中信息,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它最高也就是表示的数量最多,还有什么发现?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善于观察,关注的图中的每个细节,那刚才那位同学画的统计表不也能表示出谁最多、谁最少、谁一样多吗?
师:你说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什么意思啊?是不用比,直接就能看出来,就是说条形统计图是直观的,便于我们比较出谁最多、谁最少、谁一样多,(板书直观,便于比较),那这种情况这个象形图也能做到呀?怎么看的?到前面讲给大家听一听。师:他说的方法,谁听懂了,那咱们得考考他们,看他们是不是真明白了。我来问一问。
师:看来,根据条形统计图,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出每个直条表示的数量是多少,(板书数量的多少)。同学们刚才通过交流,我们不但发现了条形统计图的这些特点,还从图中得到一些数据信息,能结合这些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3、经历统计过程,渗透数据分析观念。
师:这只是我们一个班级的情况,那二班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师:和我们统计的数据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你们赞成他们的想法吗,也就是说,虽然调查的种类相同,但由于调查的人群不同,所以各个班级出现的统计数据也就不同,那么,在这些不同的数据中能看出四年级同学们最喜欢干什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我们把两个班的统计数据汇总一下。以我们班为基础,把二班的统计数据叠加到上面。
师:出现什么情况啊?是怎么办?
师:她说的这个办法,你们觉得怎么样?真善于思考,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办法,有了这样的方法,条形统计图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他不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一个单位,还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师:老师也按照这样的方法汇总了两个班的情况,
师:这里的'一个格子代表几个人?四年级的同学最喜欢哪项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能发现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还能够挖掘统计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太了不起了,根据这样的信息,你们能推测一下我们全校同学最喜欢的活动吗。同学们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做出了有根据的推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三、巩固练习,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师:不过不管喜欢什么活动。充分的休息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老师想了解我们同学的睡眠情况。现在进行一个现场调查,首先想一想你的睡眠时间属于图中的哪个时间段,在表格的下面画上√记录下来。(100页)
师:老师,请三位同学来统计,采用起立的方式,你是记录员,你们两个是调查员,负责请同学们起立,然后请他们坐下,你们三个参与统计的时候要举手,你们两个都要清点人数,核对好请他记录。
师:下面的同学,同桌之前看到刚才记录,相互监督,每人只能取得一次,不重复,不遗漏,是统计过程中应有的严谨态度,好,现在开始。
学生统计调查,验证人数后记录。
师:能把这个统计结果用条形统计图绘制出来吗?赶快动手画一画吧,看看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请画得比较快的同学生介绍经验。
师:结合统计表上的数据,你画对了吗?医生专家建议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该不少于十小时,对照自己的睡眠情况有什么想对自己说?
师:对于睡眠不足的,尤其是条形统计图中睡眠时间少于八小时的同学,你们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这位同学说的真好,有了他们的建议,我们就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了,这样既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又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看来统计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啊。
师:那你知道人在什么年龄阶段,睡眠时间最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睡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统计被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为我们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极大的方便服务和规范我的生活。以后我们将认识更多的统计图。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6
【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xx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三、实践应用
教材第95页“做一做”。
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再独立填写在教材上。
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7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课前学习
根据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课上交流
把我们课前的有关内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选择了哪一个统计表,为什么这样选?
2、介绍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怎样画好直条?(要准确反映数量、还要注意美观。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注意:如果纵轴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较准确的反映数量,举例说明。明确:只有准确绘制,才能准确反映现状。
3、你在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自主探索
1、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如果用一个统计图来反映该县的人口状况,你准备利用哪一个统计图?为什么?用一个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显然是不行的`,怎么解决?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如果让你来帮他们完善,你准备怎么做?(讨论)以1985年为例子小组讨论、交流:怎么表示?注意什么?注意区分两种数量,什么方法区分?
(2)、把剩下的绘制完成。明确:从外观上看,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揭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3、分析研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 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反映刚才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吗?除了这些,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明确: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总数逐年增加。
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信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所以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城乡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4、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在单式统计图中看不到的。复式统计图使我们更加完整的表达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对这个统计图的描述和分析,发现了很多的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义。
5、社会问题的渗透:
通过分析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发现该县的人口总数逐年增加。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介入一段简短的文字,显示世界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亿,到1987年,达50亿,经短短6年,到1999年增加到60亿,今年7月,联合国发表最新的世界人口报告,全球人口达到67亿,相当于把现在世界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从地球排到月球排20次。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到地球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人类将何以为家?
我们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而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节约使用资源。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8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复式条形统计图精心设计思考题,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及绘制方法。本节课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
1.创造性地选择例题素材。
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某地区城乡人口数量)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差距,因此对教材例题进行了改编。这种以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的方式,达到了激趣引入、复习旧知的目的,并对学生动手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练习进行改进——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或底纹。从课堂效果来看,多数学生能说清楚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及绘制方法,从而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让学生学会思考、与他人交流和聆听他人的意见。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演示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时首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然后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聆听和进行简单的辩论。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3.自主学习,关注类推能力的'培养。
学生掌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之后,出示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运用类推的方法自己独立补充完整,并通过交流汇报完善知识结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梨、苹果、橘子、香蕉),现场统计,每人只选一种。
1.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制成统计表。
2、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吗?
(组织学生绘制统计图)
3.小组内交流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1)画纵轴和横轴。
(2)确定单位长度。
(3)写类别,画直条。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由此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绘制好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9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
【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3。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完成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并能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1格代表5个单位,并能完成用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咱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学生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课件播放2分钟),你们看,道路上有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呢?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开过的四种机动车的数量?(提示学生:车很多,开得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是能分工合作)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2.播放车辆来往情况(速度较慢),各小组记录汽车数量。(有用数数的方法,有用写正字的方法,有用做记号的方法……)
小组介绍统计的方法,得出哪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好。(正字统计法)
3.投影小组记录单(核对数据)。
4.刚才我们把各种车的数量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三、探索方法
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如果想形象地看出谁最多,谁最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画条形图)
2.制作条形统计图。
(1)电脑出示。
(2)学生试画统计图,产生矛盾。(1格代表1辆,格子太少,1格代表2辆,也不行……)
(3)小组讨论怎样画统计图。
(4)分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的制作方法)
形成矛盾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矛盾的策略。
(5)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8页)。
3.展示学生的统计图,进行订正和分析。
(1)评价、订正统计图。
(2)看图分析,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完成教材第98页第(1)~(3)题)
(3)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机动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4.学习小结。
由于数据比较大,用1格代表5辆的方法比用1格代表1辆或2辆更清楚,更适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果碰到更大的数据,还可以用1格代表10或20,甚至更大的数。
四、实践应用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内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
2.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
(2)小组交流完成第(1)~(3)题后,讨论第(4)题的三个问题,然后独立完成统计图。
3.教材“练习十九”第6、7题。
小组讨论交流,先确定1格代表多少,然后完成统计图,并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领导签字
二、教学目标:
1、集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数1
板书设计认识平均数
六、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口算练习
,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
,960÷6= 88÷8= 76÷4= 85÷5= 810÷9=
(30+50+80)÷4 (80+80+80+80+85)÷5=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课前尝试小研究
1、1号笔筒有( )支铅笔 2号笔筒有( )支铅笔 3号笔筒有( )支铅笔4号笔筒有( )支铅笔 5号笔筒有( )支铅笔
2、上图中一共有( )支铅笔。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每个笔筒应放( )支铅笔,动手分一分。
3、列算式为:
(三)课上尝试小研究
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上面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
3、你能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吗?
【设计意图:整个小研究的设计体现了低起点、多层次、深思考、求精炼的原则,课前尝试小研究的设计意在从学生旧有知识,且与本课密切相关的逐渐渡到新知的尝试研究,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的解决尝试新知铺路搭桥。而课上尝试小研究通过计算平均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四)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课上研究(一)(二)。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五)班级展示提升
1、找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对尝试研究问题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作补充和评价。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补充。
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平均数的含义,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六)挑战自我
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
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
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 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七)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
1、独立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二题;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 游泳池中(小军不会游泳),问:小军会不会有危险。
【设计意图】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拓展延伸: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站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小军不会游泳),问:小军会不会有危险。
课后反思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教案11
导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5页的例3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导学重点:
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导学难点: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导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导学过程:
一、预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统计表,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
2、请你用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将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在条形统计图中画出来。
生自主画图。
3、 在画这个条形统计图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这些是我们学习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老师想考考大家:请问1980年乡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多少人呢?
生:多37万人。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样对比比较麻烦,要先找到第一个图,再找第二个图,然后再计算。
生:那我们能不能将两个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确:将两个统计图中的内容合成一个统计图,便于信息的获取与对比。
师:像这样将两个统计图中的内容合成一个统计图,这种新的统计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引出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 互学--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放手让学生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学生讨论,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①要用两个直条来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②为了区别两个直条表示的不同含义,要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明图例。
(2)放手让学生在样图中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把教科书第96页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师:(出示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师适时加以引导:①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②观察发现:人口总数逐年上升,从而进行人口教育;③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3、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感受复式统计图的不同呈现形式。
师:这里还有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认真观察,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生:他们都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出了城乡人口。
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记录的信息是相同的。
教师:为什么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呢?
生:因为这是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是相同的'。
师:请大家在教科书第96页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实际需要,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例如纵向的、横向的以及两个直条上下重叠在一起的。不论哪种呈现形式,都直观地反映了所统计的数据,方便我们更好地获取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评学--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1、教科书第97页“做一做”
2、教科书第98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1、两个直条表示不同的数据
2、在条形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明图例
【条形统计图教案】相关文章:
条形统计图 06-15
《条形统计图》 05-22
条形统计图 06-23
复式条形统计图 04-28
条形统计图 (15篇)03-01
《条形统计图》 15篇03-23
条形统计图 15篇06-21
条形统计图 14篇06-24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