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5 12:09:2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优秀(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路?

  (师板书“天路”)

  二、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天路指哪条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

  三、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多了简介。)

  师:对,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解决生字词:

  师:刚才你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词语还读得不准确,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

  五、精读课文:

  师:同学们字音读得真准确,下面我们将词语放回课文中去,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读完之后思考:为什么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你们从课文中都读明白了什么?

  1、生畅所欲言,并结合课后简介和学生找的关于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的资料,让学生理解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艰苦,海拔之高,给青藏铁路的修筑带来了许多困难。重点体会一个“难”字。

  2、过渡:但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修路队伍敢于挑战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这几乎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将铁路嗅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条怎样的路?(神奇的路。)

  师板书,生看大屏幕,齐读这句话:“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理解词语“神奇”(神圣奇特)

  师:课文中那些句子能体现天路的神圣奇特?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勾画出最能表现天路神奇的句子,并做好旁批。(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3、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讲解诗歌的各个小节中的句子。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地感染了。青藏铁路终于在20xx年7月1日正式通车了,这神奇的铁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人们欣喜地称它为“天路”。藏族人民还称他为什么?(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师:为什么藏族人民要这样称呼青藏铁路?

  师这青藏铁路促进了藏族人民和外界的交流,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让藏族人民从此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仿佛把藏族人民带进了——(人间天堂)

  师:此时藏族人民是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欣喜、感恩……)

  师播放图片。“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3、5小节,用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动。”

  六、总结:这神奇的天路,带领着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从此过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将这首诗歌谱写成了一首歌曲,想听吗?(想)

  课件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板书设计:

  神奇——天路——天堂

语文教案 篇2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韩愈所说的勤,表现为口勤(多吟诵),手勤(多翻阅),脑子勤(多咀嚼、多思考),日以继夜地学习。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他自己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如他所说: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他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提出提其要,钩其玄。这就是说,学习时要把握住要点,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反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另一方面又要求学习时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深入钻研并沉醉于古籍之中,细细体味其精华。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如果只会背诵,模仿古圣贤人的陈词滥调,那么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剽贼罢了。降而不能乃剽贼。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他反对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他主张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闳其中而肆其外。他说: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韩愈在文学上的较深造诣,能够造语生新,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就在于他能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在于他深入思考: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

  韩愈提出的业精于勤提要钩玄含英咀华由统要中师意不师辞以及闳中肆外心惟其义等学习方法,是一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见解,可以做为我们进学的参考。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江南》(苏教版第一册)是《乐府诗集》中一首古诗。诗中描写的是江南夏天,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和采莲女采摘莲蓬的动人场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2、情感目标: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3、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江南水乡的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歌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江南》

  25 3∣ 21 6∣2 ―∣2 0 ∣

  江 南呀 可 采 莲 呀,

  鱼 戏 莲 叶 西 呀,

  25 3∣ 21 6∣5 —∣5 0∣

  莲 叶呀 何 田 田 呀,

  鱼 戏 莲 叶 南 呀,

  6 56 1∣ 25 3∣ 2 ―∣2 0∣

  鱼戏 莲叶 间 鱼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北 呀,

  2 52 1∣ 6 5 ∣ 12 6∣5 —∣5 0‖

  鱼戏 莲叶 东 鱼 戏 莲叶 东 呀。

  江南 可采 莲 呀 江 南可 采莲 呀。

  这首歌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2. 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

  (课件展示江南采莲图)

  课件出示:

  jiāng nán

  江 南

  指导读音nán。

  南

  教师讲解: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预习检查,初读古诗

  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liɑn yè tiɑn tiɑn kě

  莲 叶 田 田 可

  yú xì liɑn yè jiān

  鱼 戏 莲 叶 间

  3、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①自由读。

  ②指名点读。

  ③教师范读。

  刚才小朋友们读得都挺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读完后,学生评价)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呢?因为老师知道每句诗的意思,知道它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因此能够读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诗。

  三、创设情境,理解古诗

  (一)理解第一句。

  1、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1)小朋友们,你们看荷叶长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采莲]

  小朋友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其实已经说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看。

  这句是赞美荷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多么。

  (2)荷叶长得茂盛,荷花开得怎么样?采莲姑娘们在干什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心情怎样?

  (3)荷塘上采莲姑娘们一边采着莲蓬一边说笑着多热闹呀!

  (4)江南真是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

  齐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指导朗读。

  (配乐,边读边做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就是采莲人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

  (二)理解第二句。

  1.荷塘里多热闹呀,你们看小鱼也来了,它们在莲叶间

  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游到北。

  出示: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里的“戏”就是游戏的意思,为什么不用“游”呢?

  (引导:只有人才会游戏,这里说小鱼也在游戏,就是把鱼当成人来写。你们觉得是鱼游莲叶间有趣,还是鱼戏莲叶间有趣呢?)

  2.指导朗读。

  小鱼们在荷塘中玩得多么高兴啊,谁来把第二句读一读。

  指名读,男女分组读,师生配合读。

  四、再入情境,背诵古诗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配乐),,小朋友们,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这时你划着一叶小舟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荷塘中,荷叶长得密密层层,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碧绿的大伞。荷花也开了,有粉白的,有粉红的,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呦,还有那饱满的莲蓬多诱人呀,采莲姑娘们也划着小船来采摘莲蓬了,她们说着、笑着,欢笑声飘荡在荷塘上。小鱼也来赶热闹了,它们在荷叶间游来游去,玩得多高兴啊!

  小朋友们,刚才老师说的这些景色,你们都看到了吗?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把这首古诗读几遍,看能不能把江南美丽的景色和姑娘们采摘莲蓬时那种欢快的场面给读出来。

  指名读,点评。

  配乐朗读。

  五、学习采莲歌

  小朋友们,咱们唱着歌,一起去采莲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江南,边唱边做动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背诵江南。

  2、认读绿色通道内的字。

  liɑn xì jiān

  莲戏间

  3、在诗中找出生字

  jiānɡ nɑn kě yè tiɑn yú xī běi

  江 南 可 叶 田 鱼 西 北

  二、学习新字。

  1、学写“江”“南”“西”

  ①这几个字都是什么结构,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②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用生字组词)

  ③教师范写。

  ④学生描红。

  ⑤评点。

  2、自学余字“叶”“北”“可”“田”“鱼”

  ①小组内讨论怎样写这些字,组词。

  ②描红。

  ③评点。引导学生自我欣赏,组内欣赏。

  三、趣味练习:找朋友。

  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

  师:这是什么?出示“江”

  生:这是江南的江。

  2、全员参与,游戏自主。

  同位同学做“找朋友”游戏。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5个字。

  2、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二、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2、能够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三、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对联,鞭炮,窗花,一家人吃年夜饭等图案。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看到这些你又想到了什么?

  2、出示题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什么叫忙年?

  (2)都忙些什么?

  3、带着问题读读儿歌,看看你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二)自读儿歌,自学生字。

  1、学生读儿歌,圈出生字。

  2、小组内进行你说我找的游戏,由小组长说出一个字的读音,其他同学从自己的生字小卡片中找到这个字,再读一读,看谁听得准,找得准,读得准。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反馈生字读音时教师可采用多种认读方法,如个人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等,认读生字要与认读词语、句子结合起来。

  如:腊八粥—粥,你还喝过什么粥?

  豆腐—腐,“豆腐”这个词语中“腐”要读得轻一些。你吃过豆腐吗?

  酒肉—酒,你都知道什么酒?

  蒸馒头—蒸、馒。

  熬一宿—宿,你知道“宿”的另一个读音吗?

  扭一扭—扭。

  2、导语:把生字放回到儿歌里,这些生字你还会读吗?让我们再读一读儿歌吧?边读边想一想,刚才你提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吗?

  3、请学生说一说春节前几天人们在忙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可能会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可请学生补充,但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找到语句,能正确朗读上,目的是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而不要求学生找全人们在忙什么。

  (四)联系生活,指导朗读。

  1、请学生想一想,你家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家人都忙些什么?

  2、快过春节了,你会忙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就要过春节了,你一定很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儿歌。

  4、边拍手边读儿歌。

  (五)作业。

  1、读儿歌。

  2、查查资料,说一说人们过春节还有什么习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

  将课下查找的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进行交流。

  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查资料的作业要求不可太高,学生可以回忆自己的生活做资料,可以问问家长,把了解的情况做资料。资料可以是图片、照片、也可是语言的描述。

  资料的.交流重点是让学生把话说清楚。

  (二)巩固生字词语。

  1、指名读儿歌,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后请学生评议。

  2、出示词语,在读词语中巩固汉字读音。

  (三)自主记字。

  请学生说说要记住这些字有什么好办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忆,学生的记忆方法也许并不太合理,或不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选优,提高记字效率。

  (四)指导书写。

  1、分类指导。

  (1)请学生观察x个字,让学生说一说,要写好这些字该注意什么?

  如:

  “酒”:别忘了写一短横。

  “扭”:注意右边的笔顺。

  (2)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认真观察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3)反馈、纠正。

  2、重点指导。

  (1)教师重点指导“酒”、“初”。

  (2)学生练习书写。

  (3)反馈纠正,注意让学生认真观察范字,对比发现自己的字哪儿写得好,哪儿还要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

  3、练习书写其他汉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8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狐狸和马》、《狐狸孵蛋》、《瞎眼狐清窝》。

  二、走进故事感悟道理

  1、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指导朗读

  2、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3、让我们采用刚才的阅读方法继续阅读后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题单)

  4、简单汇报:

  (1)狐狸和马--聪明的狐狸

  (2)狐狸孵蛋--善良的狐狸

  (3)《瞎眼狐清窝》--慈爱的狐狸

  三、走出故事总结特点

  1、《狐狸和马》、《狐狸孵蛋》这两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童话)

  2、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3、学生齐读高洪波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四、总结收获布置小练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篇篇关于狐狸的故事,感受了狐狸

  可爱、善良、聪明和慈爱。这些故事一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一部分是作家创作的,但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

  《中国童话大师经典丛书》

  板书设计

  故事中的狐狸

  狡猾

  聪明

  善良

  慈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检查学习生字。

  1、认真读一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和新词,在组内互相检查。

  2、小组展示学习。

  3、全班交流。

  三、学习词语

  开始起始始终方便便利便于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找出难写的生字。

  2、指名说说难写的生字。

  3、练习组词。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

  五、作业

  1、生字词语抄写。

  2、完成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大潮壮观的语句,交流研讨。再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去体会。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的壮

  教学难点:了解大潮的成因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

  2。:多么奇特的景观啊,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钱塘江,一起来感受大潮的成因吧!

  二、走进钱塘江,感受大潮的壮观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7自然段。

  2。技影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潮水的特点的?(形态、声音)

  (2)课文怎样写大潮的`声音、形态的变化?

  ①指名读课文第3,5、6自然段。

  ②出示句子:出示自制课件

  潮头像一道白虹,白花簇簇,喷雪滚玉;又如咆哮的银龙,以排山倒海之浪涛的轰响越来越大,开初如林涛滚滚,接着便似虎啸狮吼,

  a。学生反复朗读这两句话,说说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由远及近)

  b。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潮来时,情景十分壮观)

  c。这两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斗

  (比喻。作者这些有色有声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越猛)

  三、探究大潮的成因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7~11自然段。

  2。讨论:这样独有的奇观是怎样形成的?

  (1)指名读课文第9、10自然段,勾画出有关语句。

  (2)播放钱塘江潮头飞扬的图片。

  (3)学生结合课前有关资料讨论、交流。

  ①是因为地球、太阳和月亮之间相互有吸引力,地球上的海水就会被

  ②是因为钱塘江人口处,江身小,江口大,像只大喇叭。

  因为有这样独特的条件,所以形成了这样独有的奇观,所以称大潮为…。

  四、全文

  1。播放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壮观画面。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先写大潮的壮观,再写大潮的成因呢?

  3。技影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进行观潮"现场直播。。

  五、课堂

  学完了课文,把自己的收获一下吧!

语文教案 篇7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7-10自然段进行品读,并通过圈画动作词的方式体会其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高明,用给定句式进行过程描述等方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体会刺猬偷枣过程的有趣情形。

  难点: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方法:一要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刺猬偷枣过程的描写,抓住作者对刺猬称呼的变化,感知其情感的不断变化过程;二要指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不断与文情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对小刺猬的喜爱与探究之情。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枣儿丰收的情景,让学生自然感知到枣儿的“诱人”,并为理解刺猬的“偷枣”行为奠定基础;归纳讲解法,通过教师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文题之巧,体会作者对于刺猬的喜爱之情。

  学法: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法,抓住文章作者赞叹刺猬的句子,并由此深入到课文重点段落中进行品读探究,不断丰满对句子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延伸学习法,通过句式说话训练的方式,不断深化对文本的学习认知,同时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刺猬词语卡片;搜集关于刺猬的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刺猬的资料;自主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感受红枣美丽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准确朗读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同时展开想象,这位“带刺的朋友”会是谁呢?(仙人掌、刺猬……)教师适时引入:大家猜得很准,课文中这位神秘的“带刺的朋友”就是刺猬。

  2.出示小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刺猬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介绍(别名刺团、猬鼠、偷瓜獾、毛刺等,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克的虫子,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刚出生两周内刺软眼盲)。

  二、自主学习,感知文意

  1.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情况:

  (1)抽取小刺猬词语图片,小组开小火车朗读词语比赛,看看哪一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教师适时抓住易读错词语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扎”读第一声,同时注意准确区分“忽、匆”两个字的读音。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四字词语“斑斑驳驳、噼里啪啦、恍然大悟、蹑手蹑脚”等,其中“蹑”字读第四声。

  (2)巩固词语认读练习:随机抽取词语卡片,学生快速抢读词语,教师再次进行巩固指导。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字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记住了“枣”,下面的两点就像是枣核一样。

  生:我用熟字比较法记住了“乎”,因为这个字看上去就像学过的“手”,就是中间不一样。

  生:我还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的方法记住了“伸、沟、测”几个生字。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非常多,只要大家能够观察、比较,就会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文再次进行部分字词的朗读纠正指导,同时注意指好长句子:“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小刺猬做了什么事情?

  4.学生自主朗读思考,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秋天的晚上)、地点(后院的枣树旁),引导他们说清楚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梳理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秋天的晚上,一只刺猬在后院偷枣的事)。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第2-10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引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枣儿,竟然会让小刺猬忍不住来偷呢?孩子们,认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知。

  2.学生自读思考,课件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3.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玛瑙”一词。同时引导他们思考: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枣儿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挂满、无数颗”等词语体会枣儿丰收的情形,数量多,抓住“红、玛瑙”体会枣儿颜色样子美,同时抓住“风儿一吹,轻轻摆动”感受枣儿的'动态美。并在此基础上随文理解“眼馋”(看见自己喜爱的事物极想得到)。

  4.再读第1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聚焦句子“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运用,更进一步突出了枣儿的诱人(课件同时出示“玛瑙”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感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对枣儿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指导书写

  1.教师:这样颜色红艳、晶莹饱满的枣儿,看着就让人眼馋,难怪小刺猬会来偷。小刺猬又是怎样偷枣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写一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出示13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适时重点聚焦“枣、乎、匆、追”四个生字,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书写,重点从笔画、笔顺以及生字结构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范写指导四个生字,提醒“枣”上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下面的两点方向大致相同,且要落在竖中线上;“乎”第一笔是平撇,中间的横画略长,最后一笔是弯钩,行笔时略有弧度,注意不要写成了竖钩挺直的感觉;“匆”要注意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略宽,最后的竖钩部分向内收,同时还要注意两笔撇画之间等距;“追”先右后左,右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紧凑,另外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

  4.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根据书写情况予以重点笔画书写强调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秋天枣儿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图画中的枣儿,适时补充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文段。

  2.过渡引入:这枣儿确实让人眼馋,小刺猬到底是如何来偷枣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二、品词析句,感受文趣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刺猬样子的词句,然后试着连起来描述它的样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归纳板书(样子:圆乎乎、长满刺)。

  2.探究交流:作者是如何夸赞刺猬偷枣本领的?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引导学生理解“高明”(文中指刺猬偷枣的本事大、技艺高强)。同时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刺猬的赞叹与敬佩之情,并随文理解“钦佩”(高度敬重)。

  3.质疑导学: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小刺猬充满敬重与佩服呢?小刺猬的偷枣本领到底又是如何高明呢?还是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第7-10自然段中,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小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同时圈出小刺猬偷枣时的动作词。想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自主读画,同时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小刺猬先是爬到枣树上用力将红枣摇下来,然后自己再从树上跳下,并将红枣都归拢到一起,再打个滚儿把红枣全部扎到自己的刺上运走。

  师:你真的读懂了课文,用如此流畅的句子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课文中又是如何具体来描写这一过程的呢?再读一读,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再次用心品读词句。

  生: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好,因为这段话用到了两个拟声词“哗哗、噼里啪啦”,让我好像听到了树枝晃动与红枣落地的声响。

  师:是的,这样描写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美妙的想象。

  生:第8自然段也用到了一个拟声词“噗”,这个词语写出了刺猬掉下来时非常重。

  师:刺猬这样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吗?

  生:我觉得不疼,因为它外面密密的刺可以保护它。

  师:真是聪明的小东西!

  生:我觉得第10自然段中对刺猬偷枣的方法描写非常有趣,作者把它的动作写得清清楚楚的。

  5.课件适时出示第10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课件聚焦“爬来爬去、归拢、就地打了一个滚儿、扎在、驮着、急火火地跑去”,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动作词的表达作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爬来爬去、归拢、打滚、扎、驮、跑,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刺猬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有趣高明(板书:有趣、高明)。同时抓住最后一句话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中“诡秘”的意思(隐秘不为人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强调刺猬一系列动作词的朗读重音。

  (2)引导学生试着利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完整描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注意用到拟声词和动作词。教师针对学生的描述适时予以点拨、梳理。

  6.探究交流。

  (1)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三”,引导学生朗读三句话,看看作者对小刺猬的称谓及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悟,从中体会到作者因为目睹了刺猬偷枣的有趣过程,内心不由自主地激发出对它的钦佩和喜爱之情(板书:钦佩、喜爱)。

  (3)课件再次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作者强烈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7.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随文理解“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路的样子)。

  8.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来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三、深化交流,课堂:

  1.质疑交流: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刺猬”做题目,而要用“带刺的朋友”?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朋友”一词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读来更觉亲切有趣。

  2.教师:可爱的小东西,居然如此聪明!孩子们,其实文章作者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不仅给我们描写了小刺猬是如何偷枣的,同时还写了它们一家的其他很多故事,大家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们会对刺猬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样子:圆乎乎、长满刺

  23.带刺的朋友动作:爬来爬去、归拢、打滚、扎、驮、跑(钦佩、喜爱)

  本领:有趣、高明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2、积累12个词语及2句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4、培养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观看录像。(南极风光)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仔细看,听清电影里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南极)

  2、学生字“极”。

  3、南极在地球的最南端,那里终年冰雪覆盖,非常寒冷,因此很少有生物能在那里生存,可是,有一种动物却常年生活在那里,猜猜它是谁?(媒示企鹅)

  4、学生字“企”。

  5、揭示课题:11 小企鹅和妈妈

  (说明: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本课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课文讲了小企鹅和妈妈之间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齐来看画面,听录音吧!

  你能学着录音,自个儿轻声读读这篇课文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学习生字“肚”、“柔”、“软”、“藏”。

  2、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课文3-9小节。

  妞妞藏在妈妈的褶皮底下都有些耐不住了,瞧,它正探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这世界,它看到了些什么?

  1、请小朋友看投影,读读课文3-9小节,注意读准带点的字,读完后小组自学这几节中的生字。

  媒示生字:欣、赏、惊、赞、叹、颜、晃、闯

  2、大组交流汇报。

  a。课文中哪个句子用到了“欣赏”这个词语?

  出示句子:小企鹅第一次高兴地欣赏这银色的世界。

  指导朗读:互相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b。小企鹅妞妞第一次高兴地欣赏着怎样的世界?(银色)

  课文中“银色”指的是什么?

  你还见到过什么东西也是银色的?找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除了课文中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外,你还能再找几个吗?

  c。我们的世界就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颜色,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小企鹅惊奇地赞叹道。

  出示句子:小企鹅惊奇地赞叹:“这世界真美丽!”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3、游戏巩固。

  (说明: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1、齐读课文。

  2、小企鹅和妈妈的故事真美呀!小朋友,你喜欢吗?请你挑一节你喜欢的朗诵给大家听,或者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演一演小企鹅和妈妈,也可以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交流汇报。

  (说明: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练习说话,拓展延伸

  1、渐渐地,小企鹅长大了,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出去闯闯,看见这世界。”妈妈答应了小企鹅的请求,那它会看到些什么呢?

  2、学习《我会说》一书中的例子。

  3、小组讨论。

  4、交流汇报。

  (说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五、布置作业

  读读《北极回来的小雪人》中的《小企鹅和爸爸》一文,学会

  其中的生字。

  (说明:让学生课外阅读短文,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教案说明:

  《小企鹅和妈妈》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结合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小企鹅和妈妈》一课中,我让学生一开始便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抓住特点,主动识字

  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淡化分析,以读为本

  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自主合作,积极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我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6

【精选】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26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语文教案【精选】10-22

语文教案(精选)09-28

语文指导教案11-08

语文回顾教案11-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