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解:=,=,=,=,= 。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 = (2) =
(3) = (4) =
2.约分:
3.通分:
(1)和(2)和
(3)和(4)和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七、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 = (2) =
(3) =0
2.通分:
(1)和(2)和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八、答案:
六、1.(1)2x (2) 4b (3) bn+n (4)x+y
2.(1) (2) (3) (4)-2(x-y)2
3.通分:
(1) =,=
(2) =,=
(3) = =
(4) = =
人教版数学教案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
完成表格)
姓名肖宇涵笔画数23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7+5+9)÷3=7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胡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7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胡必泛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7叫做胡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
(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
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三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三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
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
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
(148+142+139+141+140)÷5
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
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
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
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
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
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3.假如人数多一些
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4.再让学生比眼力
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人教版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说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
3.借助观察猜测、操作实验、活动交流,培养学生合理推测的能力,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2.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球以及摸球用的袋子、记录单、扑克牌。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游戏。看谁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最多的数学知识。玩游戏前老师先分组,1、2?大组为甲队,3、4大组为乙队。哪一个组先来玩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很轻松和谐的情境中进入新知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开课就有了学习动力,为新课的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
活动2【讲授】游戏冲突,引发思考
师:两个组都想先来,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那个组先来。
师:好办法,抛硬币每一面的可能性都是?,很公平。但是今天老师没有硬币,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石头、剪刀、布。
师:石头、剪刀、布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公平吗?同桌之间单号代表甲队,双号代表乙队互相猜三次试试看。
师:刚才谁赢了?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公平)
师:为什么,能不能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说明这个游戏的公平性呢?今天这节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游戏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催化剂,数学猜想是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宝库的金钥匙。在这个环节中从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猜想,激活了学生对可能性的原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学习有了初步的感觉。】
活动3【活动】探究新知:
1、你觉得两个同学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其中一人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要想知道每人获胜的可能到底是多少,我们必须列举出两个人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用自己的方法,把完游戏时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发现:有的学生列举了7种、8种、9种等各种不同的结果和记录方法。
5、有没有办法不漏掉也不重复呢?
6、老师利用表格归纳总结列举方法?
活动4【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
(1)老师读题:
(2)相信大家都能用这3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吧。那么谁能办法写出所有不同的三位数呢?请把它写下来。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生:单数赢了4次,赢和可能性是4/6,双数赢了2次。赢的可能性2/6。
2、出示练习1。两人一组,算出2、3、7、8中任意两个数的积。
如果它们的积是2的整数倍,甲队获胜;如果它们的积是3的整数倍,则乙队获胜。这个玩法公平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比赛的情境来触发学生积极思考游戏的公平性,并运用刚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计练习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扣课题,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因而达到活学、巧学、乐学的境界。】
活动5【讲授】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20xx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
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茄子8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
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黄瓜和茄子共多少千克?
每班40人解法一:(1)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三年级:25×8=200(千克)
每班38人共?人(2)运来茄子多少千克?
四年级:20×8=160(千克)
(1)三年级有多少人?(3)共运来黄瓜、茄子多少千克?
40×4=160(人)200+160=360(千克)
(2)四年级有多少人?解法二:(1)每筐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38×3=114(人)25+20=45(千克)
(3)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2)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160+114=274(人)45×8=360(千克)
答:三、四年级共有274人。答: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360千克。
人教版数学教案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是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100以内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属于后续型学习内容。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教材例1,教材呈现了同学们乘车去参观“世博会”的情境,例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问题,教材从解决问题入手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和算理,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而简便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发展,体会算法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口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热身
64+5=6935+30=65
79+4=8348+30=78
66+8=7453+40=93
要求:“飘”算式,学生抢答,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各选取一题要求学生汇报口算思路,强调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师:左边这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右边这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左边这组两位数加一位数先加哪个数位上的数,再加哪个数位上的数?
追问:右边这组两位数加整十数又是怎么算的?
归纳算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先加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春天到了,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三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在操场排好了整齐的队伍。这时先来了一辆大巴车。
(1)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三(1)班有35人,三(2)班有34人,三(3)班有39人,大巴车限乘70人。
追问:限乘70人是什么意思?
强调:车上的人数要小于等于70人。
(2)那该怎么安排坐车呢?安排哪两个班级先上车呢?
预设1:三(1)班和三(2)班先上车。
预设2:三(1)班和三(3)班先上车。
预设3:三(2)班和三(3)班先上车。
(老师适时板书:三(1)班和三(2)班,三(1)班和三(3)班,三(2)班和三(3)班。)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师:三(1)班和三(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该怎么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指名回答,并板书:35+34=69(人)
追问:35+34你是怎么口算出来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预设1:30+30=60,5+4=9,60+9=69。
引导:把35拆成30和5,把3拆分成30和4,先算30+30=60,再算5+4=9,再算60+9=69。
评价:用到了“先算、再算”的词语,希望接下去的回答都能用到这两个词语!
小棒直观图释义(课件演示)。
师:实际上,这样的计算过程可以用小棒来表示。35用3捆小棒和5根小棒来表示,34可以用3捆小棒和4根小棒来表示。3捆和3捆合起来是6捆,5根和4根合起来是9根。两部分合起来是69根。
预设2:把35拆成30和5,把34拆成30和4,先算5+4=9,再算30+30=60,再算60+9=69。
师:这是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在口算时,我们也可以先加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
预设3:把34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计数器拨数释义(课件演示)。
师:这样的计算过程也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35在计数器上怎么拨?加34又是怎么拨的?
强调:先加30,再加4,跟刚才的计算过程一样。
预设4:把34拆成30和4,先算35+4=39,再算39+30=69。
预设5:把35拆成30和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预设6:把35拆成30和5,先算5+34=39,再算30+39=69。
3.对比归纳,优化算法。
师:你们具有数学家的头脑,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这几种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吗?
预设1:得数都一样。
预设2:都是分一分。
归纳:这些方法都采用了拆分的方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或者先加一位数,再加整十数,或者十位和个位分别加一加,再把两部分合起来,把这样的计算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师: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小结:哪种计算方法能使你的计算变得既简洁又方便、正确率又高,你就选择哪种算法。
4.比较人数,得出结论。
追问:三(1)班和三(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全班齐答:三(1)班和三(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2)教学例2
师:那么三(1)班和三(3)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汇报,老师指名回答,并板书:35+39=74(人)
师:你是怎么口算出来的'呢?像老师这样记录在纸上,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汇报。
预设1:我把35分成30和5,39分成30和9,先算30+30=60,再算5+9=14,再算60+14=74.
预设2:我把35分成30和5,先算39+30=69,再算69+5=74.
预设3:我把39分成30和9,先算35+9=44,再算35+44=75.
预设4:我把35拆成30和5,先算30+39=69,再算69+5=74。
预设5:我把35拆成30和5,先算5+39=44,再算30+44=74。
追问:三(1)和三(3)可以合成一辆车吗?
指名学生回答,比大小得出结论。
5.对比分析,寻找异同
师:比一比,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1: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预设2:其中一个加数相同。
预设3:都是三十几加三十几。
师:有什么不同点?
预设1:得数不同。
预设2:另一个加数不同。
师:都是35加三十几,怎么一个得数是六十多,一个得数七十多呢?
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左边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右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6.经历计算,完整解题。
师:那么三(2)班和三(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请你按照第二题的格式,写一写,算一算,再跟限乘70人比一比。
指明学生汇报,全班齐答。
(三)练习巩固
1.写出十位上的数。
过渡: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小蜜蜂也出动了,请你帮帮小蜜蜂采花蜜。
师:请你想一想花朵下面是几?完成学习单的第一题。
指明学生汇报。
要求:左边一组和右边一组分别选择一题,请小朋友说一说思路。
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要先看个位相加是否满十,再看十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十位上的数加一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十位上的数相加还要再加上进位的一。
2.口算(练习二第2题)
过渡:春天也是放风筝的季节。老师带来了几款风筝,你喜欢哪款,算出它的结果,再来放飞它。
形式:学生抢答,说完整算式,算对了就能成功放飞风筝。
3.打地鼠。
师:地瓜田里来了一群淘气的小地鼠,农民伯伯可愁死了,想请小朋友帮他打打地鼠,找找地鼠的好朋友,这样就能一次xx两只地鼠了。
形式:学生抢答,先说算式,再上台来“打”地鼠。
追问:请你找找63的好朋友,写出得数是63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学生汇报,师分类板书:
预设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追问:个位相加和十位相加只要怎么样,算式就能成立呢?
预设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追问:你是怎么写出来的啊?
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只要个位相加等于3,十位相加等于6。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只要个位相加等于13,十位相加等于5,再加进位的1等于6.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趟数学之旅,你有什么收获吗?
人教版数学教案6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描述、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2.教学难点: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的这节数学课上老师带了一种利用平衡创造的工具,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天平)关于天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的?(简单介绍天平的工作原理)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对天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天平:左盘2个50g的物品,右盘100g砝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50+50=100或50×2=100)。
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又告诉了你什么信息?(课件出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一个100g砝码的天平。)(杯子重100g)
3.师:现在我给杯子倒满水,天平还平衡吗?天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我们不知道加入的水有多重,可以用一个未知数x来表示(水重xg),那么天平左边的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可以怎样表示呢?(100+x)
师:天平向左倾斜,说明左边这杯水的`重量比右边100g砝码的重量要重。得到数学式子:100+x>100
4.现在我给右盘再加一个100g的砝码,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平衡了吗?得到数学式子:100+x>200
师:我给右盘再增加一个100g的砝码,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到数学式子:100+x<300
师继续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到数学式子100+x=250。
5.观察比较:
50+50=100
100+x>100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用等号连接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像100+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
6.提问:这一个等式是方程吗?为什么?
追问:这两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它们是方程吗?
思考:你认为一个方程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强调:方程既要是等式,又要含有未知数。)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并同桌说一说理由。
35+65=100 8-x=2 y+24
2.4=a×2 x-14>72 15÷b=3
5x+32=47 28<16+14 6(y+2)=42
2.下面哪些天平不能用方程表示?(出示6幅天平图)
用方程表示出剩下天平的数量关系。
(说一说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说数量关系,列方程)
先独立列出方程,再与同桌说一说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4.猜方程
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5.写方程,编故事。
6.方程“史话”。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方程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方程和等式是怎样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2,5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其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有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和信心。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等学习数学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对有关信息如何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索活动
1、2,5的倍数的特征
⑴给出几个式子,找找谁是谁的倍数,观察发现是2或者5的倍数,引出今天的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8÷4=2
6÷3=2
10÷5=2
15÷3=5
20÷4=5
8,6,10都是2的倍数。10,15,20都是5的倍数
那我们今天来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
⑵游戏
班上20位同学,老师按照每组5位同学,按顺序排列了序号为1-20号。
1.请序号为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2.请序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举起手
3.请序号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同学举起你们的双手
1.2,4,6,8,10,12,14,16,18,20
2.5,10,15,20
3.10,20
学生总结归纳出2,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完成后,展示结果: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师说明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并板书: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⑵实践检验
①出示1~100的数字表格
②在表中找出2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③在表格中找出5的倍数,师做记号。
④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做记号。
⑶尝试判断
出示数字:70、90、85、105、120、92、88、104、106
①判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②学生运用乘法或除法计算,来验证判断结果。
(4)归纳总结,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找出2、5的倍数。
1 21 30 35 39 2 40 12 15 60 18 72 85 90
(1)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
(2)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偶数都是2的倍数。 ()
(2)21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两个奇数的和不一定是偶数。 ()
3、猜数。
从左边起:
第一个数字最大的一位偶数
第二个数字5的倍数
第三个数字最小的奇数
第四个数字不告诉你
不过这个四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任选两个数字组成符合要求的数:6、0、9、5
(1)奇数
(2)2的倍数
(3)5的倍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里能填几?
(1)2的倍数:8□
(2)5的倍数:7□ □□
四、课堂小结: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我们已经研究过了,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下节课研究。
五、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人教版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单独进位加法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视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复习题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孩子们,我知道你们都比较喜欢《熊出没》,今天熊大、熊二、光头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光头强今天运气不好,砍树被熊大、熊二发现了了,今天你们就来代替熊大、熊二想办法让光头强不砍树,好吗?
1、教师出示第一关。
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
(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3)教师演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教师出示第二关: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220支钢笔和260支铅笔共要480元,要求丰收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怎样列式?
(433+418)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丰收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
(2)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演示完后,请同学上台用竖式计算。随后再次利用多媒体演示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在利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教师出示第三关:
本关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汇报。
4、多媒体出示第四关,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
三、小结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加法,还有什么问题,请大家在课余时间相互讨论,互相学习。
四、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八1—4题。
人教版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四、思维训练
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
人教版数学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平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一、引入课题。 播放《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后谈感受与收获,引出并板书课题:辨认方向。 二、调动原有经验,感知现实中的新方向。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哪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认吗?如果到了一个新环境,你怎样辨认这些方向?(观察太阳、树木、利用指南针……) (二)、探究新知。 1、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果有学生说出南东、北东、南西、北西,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对应板书。 2、借助人们生活语言习惯,统一对方向的描述性词语。 3、活动体验一:让学生尝试在教室里指一指东南方向,并思考:为什么把这个方向称之为东南呢? 学生可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总结:东方与南方的中间,是东南方。 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 (三)、深化体验。 1、活动体验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学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汇报。 2、活动体验三:指名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学生甲在学生乙的什么方向?学生乙在学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讨论交流:同是两位同学,但对他们位置的描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方向的相对性。 二、生活经验升华,探究地图新方向。 (一)、复习。 教师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谁能在老师的方向板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名板演。总结强调:方向板上的方向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方向板上标出其余四个方向。学生可小组交流合作、互相帮助,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汇报总结,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 2、出示课本第22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借助方向板辨认并口述各种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完成“认一认”。 3、深化感知。说一说动物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校在动物园的哪个方向? 三、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1题。 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向北的方向标,然后进行辨识方向的训练。 2、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互说,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1、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概括和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找数——观察——讨论——验证——归纳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学习难点:发现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 4、教学过程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游戏复习、设疑导入 (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举起你们的学号给老师看一看,每个人的学号里都隐藏着数学奥秘!(课件)孔子有句话“温故而知新”,根据老师的指令请中奖学号起立,高高举起你的学号,看谁反应快。小组同学判断,准备好了吗? (课件2的倍数)第一次中奖学号:是2的倍数起立。采访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课件5的倍数)第二次学号中奖:是5的倍数起立。再采访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小结:看来,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秘诀是,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行了。(课件圈出个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中奖学号游戏中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准备。】 第三次学号中奖:是3的倍数起立。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来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如何快速地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百数表,请在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圈起来。 2、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投影学生圈的百数表,并不断完善。 3、观察3的倍数,猜想一(横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仔细观察这个百数表。猜想二(斜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行吗? 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活动3【讲授】学生摸索,教师讲解归纳 (三)举例验证规律 师:咱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只适合100以内的数吗?能推广到更大的数吗? 小组合作学习二:验证、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举例 各位上的数的和 是不是3的倍数 验证摆出的数 是不是3的倍数 两位数: 48 4+8=12 √ 48÷3=16 √ 37 3+7=10 × 37÷3 有余数 × 三位数: 四位数: 2、小组再次讨论总结。 3的倍数特征: (四)、总结规律 下面小组的验证是否正确? 看来,通过我们的发现,进一步验证,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是(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注意】: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设计意图:汇报验证结果形成共识,得出结论。让孩子们验证此规律在100以外的数是否适用,体会“特殊—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孩子们研究数学的科学性和思维的严谨性。体会发现—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活动4【练习】三、闯关比赛: 闯关比赛: 3的倍数的特征相信你们已经掌握,闯关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手势判断。 92 654 7203 71 164 20xx 老师质疑:7203为什么是3的倍数?如果打乱一下顺序,这个四位数还是3的倍数?你们有什么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第二关: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一个数,组成三位数并且是3的倍数。想想共有几种填法? 老师质疑:一共几种填法?有什么规律?(只要相差3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纠正自己的认识,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5【测试】师生闯关 第三关:师生闯关: 同学们,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一下。请学号1-9的同学上讲台,赵老师没有学号,用0代替。和你们一起组成10位数,看看这么大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请看,老师取走一个数,(9)这个9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再看,老师再取走一个数,(6)这个8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猜猜看,这次取走哪数,(3)这个七位数还是3的倍数? 你们有什么发现?(划去单个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你能快速发现下面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好就起立。98763963 【设计意图:发散练习:学生体会划去的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第四关:猜猜中奖学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2、3、5的数的倍数特征,看见今天最后一次中奖学号是谁呢?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学号。(30)老师期待下一个中奖学号就是你。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学号里藏着的数学奥秘】 活动6【作业】延伸和总结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前适时总结,重在使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一些研究的方法,使孩子们掌握一些“学法”。】 五、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把这种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教材P12例7及练习三第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猜想、合作交流,验证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口算。 ⒈、直接写得数。 (1)0.5×0.2=(2)50×0.2=(3)500×0.2= (4)2.5×4=(5)2.5×0.4=(6)0.25×40= (7)0.125×8=(8)12.5×8=(9)1.25×80= 2.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3. 2.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定律的内容分别是 什么?用字母怎么表示。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它们有什么关系?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我发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 2.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1)学习例7:0.25×4.78×4 在0.25×4.78×4中,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先计算()×(),原算式改写成:(),其计算结果是(); 在计算过程中应用了()律和()律。 (2)例7:0.65×202 在0.65×202中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把()变成()+(),原算式改写成:_____________,其计算结果是(),在计算过程中应用了()律。 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时,先观察题目的特点,如果可以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一定要简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每一道题分别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在计算类似101×0. 45与2.73×99题时的关键是什么。 3.计算下面各题(出示如下题目): 50×0.13×0.2 1.25×0.7×0.8 0.3×2.5×0.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说说你们的收获。(我知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X c O.25×4.78×4 0.65×202 =0.25×4×4.78(交换律) =0.65×(200+2) =1×4.78 =0.65×200+0.65×2(分配律) =4.78 =131.3 课题:研究长方体课型:新知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探索出长方体的具体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我有信心学会本节所学内容,我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从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体、圆柱、圆等图形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然后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 2、孩子们,你能找出长方体吗? ☆学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长方体有()条棱,指一指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个顶点。 4、你还能发现什么? 探究二:制作长方体框架图我发现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探究三:借助“产品”我能认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走进知识大本营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3、长方体有()顶点。 4、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和() 辨一辨 1、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3、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4决定长方体的大小是长、宽、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个美观的长方体玩具箱。 ☆谈收获、写反思(梳理成数学日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1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2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9-07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9-10 数学教案模板11-09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3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31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6人教版数学教案11
人教版数学教案12
人教版数学教案13
人教版数学教案14
人教版数学教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