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4 09:08: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时间

  1、出示课题看课题你能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吗?我们学过很多写雨的词语、诗句、谚语等等,谁能说说?这么多描写雨景的词句,展现了雨的不同的美,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山雨。齐读课题。

  2、课前大家都预习课文了吧?请同学们自己快速的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些什么?谁来说说?这篇散文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你喜欢吗?

  3、读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读划出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把你读后的感受跟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4、谁想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a.指读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吗?你是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感悟的,很好。还有没有同学从其他角度感悟,你来读一读?指读你能从内容方面来感悟,也很好。还有补充?指读雨风雨交加、大雨倾盆、小雨沙沙、细雨蒙蒙、阴雨连绵、春雨贵如油、多少楼台烟雨中……——《山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试着归纳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山林中美妙的雨景。学生边读边批划,读后小组交流阅读感受。①“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由远而近”因为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雨声比作一曲无字的歌谣,很生动。我也喜欢这一段是因为作者把山雨来时的情形写得十分逼真,雨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清晰。读了这一段我感到作者很喜欢山雨,因2’3’5’17’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时间

  你是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而且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真棒。很好。我们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试着从不同角度去体会。

  b.你还喜欢哪个地方,读一读?师生共创读的多种方式:指读;评读;自由练读;邀请读;想象读;引读(见右,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小声跟读;齐读;男读;女读;领读;背读;小组赛读;配乐读;……

  5、小结:多美呀!作者用生动的描写、优美抒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清幽雅致、令人神往的山林雨景,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为,我们平时听到雨声是普普通通的,而作者听起来却“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可见作者对山雨之喜爱。我还从写作顺序的方面看,作者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雨声的。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把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写出了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③“阳光下,山林的色彩……我的心胸。”山雨中的绿是“水淋淋的嫩绿”,“绿得耀眼,绿的透明”。我们以前学过《西湖的绿》,那里的绿给我的感觉是静态的;而山雨中的绿是跳跃的、流动的,无处不在,流进我的眼睛和心胸,仿佛作者已经融在山雨之中。……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时间

  6、对于这样美的文章,我们在陶醉地读过之后,可以把喜欢的句段积累在积累本上,也可以积累课外的写雨景的好句佳段,还可以根据课文搞点小创作。如果你意犹未尽,尽可以再把你喜欢的地方美美地读一读。7、把你积累的内容跟大家交流交流?文章虽然只能欣赏到这里,但美的感受却令我们回味无穷……自由积累我积累了文中的好句佳段,“……”我积累了课外的写雨景的佳段,“……”我学习文中第x段的写法,自己写了一段小练笔,“……”(师生共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横折、横折钩”和3个偏旁“山、木、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课前收集有关江南的图片、儿歌或诗歌。

  2、课件,表现江南风景的民族乐曲磁带,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美丽富饶的江南,愿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乘坐的交通工具。

  出示课件一书上的竹排图及词语(竹排pái)

  谁在哪儿见过?(指名介绍)随机学生字“排”。

  2、师:请大家坐稳了,我们跟着小明,怀着阳光般的心情,快乐出发吧!

  课件二播放配乐课件,小小竹排画中游

  刚才我们游览了这么迷人的江南,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3、师:作者把这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写成短短的诗歌,大家愿意读吗?板题提问:读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

  2、同桌互谈,相互评价

  3、指名试读课文,伺机指导:如“鸟儿”、“绿油油youyou”……

  识字

  1、自读:在课文中画出的生字。

  课件三带有音节的`12个生字(新偏旁为红色)岸苗树

  2、出示生字:这些带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会认吗?认识哪个就读哪个。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观察红色偏旁(学习山字旁,木字旁,草字头),你怎样记住它们?

  4、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轮读,并讨论识记方法。

  5、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如,唱:今日唱,明日唱,天天开口唱

  两:两个人躲在屋檐下)……

  6、开火车读无注音生字

  课件四生字去掉音节

  7、朗读词语:(课后“我会读”中的词)

  课件五课后词语

  回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课文

  2、前后桌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质疑

  仔细读文,体会一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写字

  1、出示“口、日”,看笔顺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认识新笔画“横折”和“横折钩”)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这两个字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日”字两竖要写直,第三笔在横中线。

  3、示范指导,学生练习

  4、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使用。

  2、领会古人是如何写“木”的,作者又是如何体察“木”的特征的。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精髓。

  4、学会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精髓。

  教学难点:

  体察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体读法。

  一、教学导入:

  教师朗读几首写树木的诗歌,引入课题。或请学生背诵一两首写木的诗歌入题。

  二、预习诊断: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A)

  A、陆厥(jue)招徕(lai)橘颂(ju)

  B、寒砧(zhen)涔阳(qin)锭药(ding)

  C、窸窣(cui)曙光(shu)号咷(tao)

  D、亭皋(gao)竹筌(quan)干燥(cao)

  2、用课文前面列出的词语组一个短语:

  炊烟袅袅、北风萧萧、风度翩翩、冉冉升起、文意绵密、情意缠绵

  3、“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提示:“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按时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理清全文内容,归纳全文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段:说明“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画出文中所引的古诗文语句,再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体会其中的“木叶”包含的意味。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

  五、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1、朗读这三首诗词。

  2、学生先独自体会其中“梅”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与同学交流。

  提示: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另外再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体会其中的梅花包含的思想感情。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落梅

  孙舣

  一声羌管吹呜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点着枝酸,

  吴姬先齿寒。

  六、你同意作者对“木叶”的理解吗?请提出你的看法。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种小小的学术气氛,激发学生对学术兴趣,塑造学生做学问的信心。

  教师提示:“咬文嚼字”有可能牵强附会,但作为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值得重视。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选取一首咏物诗,体会其中的意象包含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案 篇4

  拼音教学:

  i u ü y w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激发喜欢学习拼音的兴趣。

  2、图文结合,正确读写i、u、ü及其四声音调,记忆yi wu 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四声音调,了解a、o、e、i、u、ü是单韵母,y w是声母。

  3、拓展认识汉字"单韵母""声母""音节",了解生活处处有语文,初步激发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由于学前教育,一部分孩子对这部分比较熟悉,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显然没有新鲜感;而另一部分的孩子如华侨子女等却对拼音教学甚至母语的学习毫无感觉,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学中将教材进行了重新处理,以新故事贯穿始终,以求兼顾两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i u ü的教学

  一、 复习

  1、上节课认识了几个好朋友,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我说的是什么音?

  2、教师示范书写三个单韵母,学生书空。

  二、 新授

  (一)学习i、u、ü

  1、认读

  ①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

  ②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在图片相应位置出示拼音:原来这副图中藏着这么多的拼音宝宝,小朋友真能干,都找出来了。

  ③图文对照,认读拼音。注意口形,准确认读。

  2、书写

  (1)仔细观察,发现书写规律。

  (2)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二)学习四声声调

  1、结合故事,展开教学

  ①小i羡慕aoe有帽子,还可以不断地更换着变化着戴,也想有一顶帽子。

  出示i的四声音调,让学生发现变化,想办法编编故事帮助记忆(如i有礼貌脱掉自己的`帽子等)正确读读

  ②u的四声教学同上,但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的作用

  ③ü的四声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上台标调,互相帮忙,在碰撞中有助于记忆。同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编一个故事帮助记忆。

  2、多种形式,读记拼音

  运用多种形式:如闯关大比拼,读卡片、打气球等

  3、亲手实践,练写拼音

  可直接写在书上。

  三、

  1、这六个字母连在一起,成了一家人,称为"单韵母"。

  2、赠送"字宝宝"(单韵母)(即教师送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单韵母"三个字,让学生储藏起来。)

  (一年级学生刚进小学,对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此时,教师用"送字宝宝"的方式,使孩子们觉得识字、学知识就好像天天受到礼物一样,体验到学习的愉快,而且,送的"字宝宝"也正是对今天学习内容的一个。)

  四、 作业

  1、认:读读认人单韵母及四声卡片,并把"字宝宝"存放到"储字罐",读读认认。

  2、做:做做正确的写字坐姿、握笔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y、w、yi、wu的教学

  一、复习导入

  (一)认读单韵母

  (二)故事导入:自从得了四顶帽子后,i、u、ü很想很想出去,让大家都看一看自己的迷人风采,可是他们那么小,妈妈怎么放心呢,于是就找了一对大哥哥来带他们。

  二、探究学习

  (一)学习y、w

  1、看图说话,从图中发现y、w字形,用彩色涂出。

  (挂衣服的树杈上有y,屋顶上有w.)

  2、图文结合,准确认读。

  3、示范书写y、w,学生练写。

  (注意四线格位置.)

  4、了解y、w是声母。

  赠送今天的"字宝宝"(声母)

  (二)读写整体认读音节yi 、wu及四声

  1、继续故事:这对声母大哥哥一人一个带起自己的小弟弟(出示:yi 、wu),这样一个声母和韵母在一起,我们叫他"音节"(跟读),人家一看就认得他们,叫出了他们的名字,(开火车认读),所以他们又叫"整体认读音节"(跟读)。

  2、认读四声

  三、延伸

  师:小ü没人带,他哭呀,哭呀,这两滴眼泪就一直流呀流呀,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再想办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yu及y、w与其他单韵母的拼读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单韵母及四声卡片,声母y、w

  2、承接上节课故事,引发兴趣,巩固整体认读音节yi、wu及四声音节。

  二、学习yu及四声

  1、以编故事的形式记忆yu。(可以根据故事续编"小ü檫掉眼泪笑嘻嘻地出去玩。"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片续编"小ü脱掉帽子行个礼。"或其他个性化的创造。)

  2、正确书写

  三、练习声母y、w与单韵母的拼读

  四、

  赠送今天的"字宝宝"(音节)

  五、作业

  1、拼:将声母和单韵母卡片组成音节拼拼读读。

  2、认:认认积累的"字宝宝",比比谁积累的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重难点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乐学善思办法

  组内赛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借助情境,听读赏诗

  1.播放课件。

  2.师声借助情情并茂地诵读诗文。

  3.学生自由读诗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

  1.同桌互读,看读音是否准确,诗句是否通顺。

  2.指名读,全班评议。

  二、诵读诗文,把握诗意

  (一)学习古诗《雪》

  1.指导读诗,感知诗意

  (1)简介作者尤袤

  (2)自由读古诗,结合诗文的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图文结合,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4)同桌、小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诗内容。

  (5)汇报学习情况。

  2.由画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读.全班齐读.练习背诵

  (2)结合背诵,启发学生展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二)学习古诗《江雪》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诵读诗文,把握诗意

  (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2)自由读古诗,结合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尝试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3.细读古诗,感悟诗情

  (1)自由读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带动作、表情读,从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说一说

  通读两首古诗,边读边结合插图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完成书后的“自选佳句”。

  2.课下搜集关于雪的名句、名言,体会诗人的感情。

  3.搜集有关写景的故事读一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指导教案11-08

语文教案【经典】10-03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精选)语文教案08-31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8-26

语文回顾教案11-17

[经典]语文教案08-10

【精选】语文教案07-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