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4篇【通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圆圆的物体能滚动。
2.探索不同物体滚(滑)动的情形。
3.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长条积木、小筐(人手一份)。
2.圆形、圆柱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物品。
3.《小老鼠,上灯台》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小老鼠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小老鼠的样子上灯台吧。”
幼儿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边唱边做动作。
2.请小朋友学一学小老鼠滚下来的样子,初步感知什么是“滚动”。
教师:小老鼠怎么样了?谁来学一学?(骨碌骨碌的)
(二)猜测活动。
教师:小老鼠说,小朋友们别笑它,其实不仅仅只有小老鼠会滚下来,很多东西都会滚下来的。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
1.出示用小筐垫起木板组成的斜坡,出示各种物品,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物品会从斜坡上滚下来,哪些物品不会滚下来。
2.教师根据幼儿猜测,将会滚下来及不会滚下来的物品分开放置在两个小筐里。
(三)第一次实验。
1.要求将实验出不同结果的物体分开放置。
2.提问:能滚动的物体和不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小结:能滚动的物体都是圆圆的,不能滚动的物体它们都有角,是方的。
(四)第二次实验
1.要求:有没有办法让不能滚下来的物体也滚下来呢?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增加斜坡高度做实验,让幼儿观察方形物品的变化。
3.让幼儿观察方形的物体和圆形的物体从斜坡上下来有什么不同,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认识到“滚”和“滑”的不同。(圆圆的物体是“骨碌骨碌”滚下来的,方方的'物体是“刺溜”一下滑下来的。)
4.通过增加高度,让所有的物体都能够从斜坡上滚下来。
总结:不能滚动的物体,我们想办法,增加了斜坡的高度,也让它滑了下来。但是,其它形状的物体不能象圆形物体那样滚动,它们是“滑”下来的。
(五)总结今天的活动。
1.表扬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积极的参与活动。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奖励。
2.提出建议:小朋友回家后寻找家中合适的物品继续试验。
活动延伸:
1.区域: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正方形的纸滚动起来(如把它揉成团、折成球状等)。鼓励幼儿用不同饿线条表示滚动时的样子。
2.家园:家长可与幼儿在家寻找各种物体玩“滚动”游戏,积累相关经验。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思路
本课根据美国FOSS教材进行改编。FOSS教材的研究体系认为,学习者对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和掌握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素养,学习者头脑中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基于FOSS 教材的中心理念,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中高年级学生对于骨骼虽然具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是不连贯的。因此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以学生最常见的拼图游戏作为教学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拼图的窍门,为后面的学生活动打下基础。接着,教师提出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组成,让学生分组数一数,看看能数出多少,并把可能漏数的部位写在记录单上。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身体内骨的存在及其位置和大致形状,便于后面拼接骨骼的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
在新授部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骨骼拼图,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不参考任何资料的基础上拼接人体骨骼图片,以此展现出学生对骨骼的已有认识和了解。进而,发给学生可以参考的骨骼图片,让学生对自己的拼接图进行修正。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拼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并由学生自己进行修正,加深了学生对于骨骼结构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在学生展示拼接成果过程中,适时地把人体一些重要的骨名称教给他们,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与骨骼有关的科学概念。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习者头脑中能够构建出人体骨骼的初步模型,体现了动手做科学的特点。经历了两次骨骼拼图活动,学生头脑中能够大致呈现出骨骼的完整轮廓,以及各个相连接的骨的样子,借助经验记忆能够比较持久地使科学概念留在学生头脑中。经历了两次拼图活动,教师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活动中的不足和优势,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紧接着,以学生拼图为基础,让学生再来数一数刚才没有数清的部位,这样能够发现“数骨”活动中一些漏数的部位,并能够进一步对照图片加深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作为教学拓展,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比人与马的骨骼图片,从中发现人与动物骨骼的异同,初步渗透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大教学观。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谈话:谁能用一分钟时间拼好这个动物拼图。思考:怎样让拼图能够比较快的完成。
2、投影展示人体的骨图片
提问:我们要完成的拼图游戏中,要拼接的整体是什么?——板书:骨骼(教师讲解骨与骨骼的区别)
3、分组活动:用手感觉身体的骨,数一数,看看你能数出多少块骨?思考:数不清楚的原因是什么?
二、新授
1、学生活动:在不参考任何图片的基础上,根据你对骨骼的认识,试着把骨骼图片拼完整。
(1)学生第一次拼图活动(限制活动时间9分钟)。
(2)展示学生拼接成果,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拼图可能存在问题?
(3)学生活动评价。
2、学生活动:每组发一张正确的骨骼图片作为参考,参照这张图片修改你们组的拼图。 教师谈话:在修改过程中,认真思考:通过两次拼图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发现,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1)学生第二次拼图活动(限时5分钟)。
(2)学生展示拼接成果,并谈谈自己的发现或体会。
(3) 学生活动评价。
3、电脑课件认识人体比较重要的骨名称——头骨(颅骨)、胸骨、肋骨、脊柱、骨盆、上肢骨、下肢骨
三、综合活动:
1、根据我们通过学习所掌握的骨骼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再数一数,各组刚才漏数的部位,看看这次能够数出多少块骨?并补充在记录单上。
2、如果还是不能把骨都数清楚,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才能数清楚?
四、拓展延伸(根据教学时间安排调整)
1、投影 。出示人与马的骨骼图片。思考:人与马的骨骼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通过学生思考、总结得出人与马的骨骼大体分为三大部分: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3、课堂延伸:为什么人的骨骼和马的骨骼有很多区别?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会用保护色、盔甲、逃跑、硬刺等方法保护自己,初步理解"仿生学"的含义。(活动重点)
2、在交流、分享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基础上,能知道人类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的发明创造。(活动难点)
3、萌发对动物奇特的保护自己方法的好奇心,体验探索动物世界奥妙的乐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利用保护色、盔甲、硬刺等方法保护自己的动物图片。
(2)动物和由其得到启示所发明物品的操作卡片,每两个个幼儿一份:鸟、刺猬、公鸡;飞机、叉子、乌龟、坦克、闹钟、鲨鱼、潜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活动,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和家人都一起观察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呢?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怎样保护自己?(谁大胆起来说一下)
2、幼:我知道乌龟的本领,它遇到危险可以把头缩到龟壳里……
3、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幼儿所知道的动物出示相应的图片,师幼一起观察。
二、出示常见动物的图片,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1、教师分别出示(蝴蝶、青蛙)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蝴蝶和青蛙平时都生活在哪里啊?(花丛、陆地)它们会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呢?(身体的颜色)师:宝贝们说的真不错,它们身体的这种颜色叫保护色,蝴蝶很漂亮,它身上的颜色飞在花丛中就像花儿的颜色比较相似;青蛙身体上是绿色的,它在陆地上抓害虫时不易被敌人发现;所以说蝴蝶和青蛙的自我保护方法就是利用保护色,用自己身体上的颜色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2、教师依次出示乌龟、兔子、刺猬等动物图片,让幼儿了解它们可以用盔甲、逃跑、硬刺的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大胆发表见解)
3、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无论是生活在哪里的动物它们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有的动物油保护色,有的动物有盔甲、硬刺等,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三、通过联想、操作,知道人类可以从动物身上得到发明创造。
1、教师出示坦克图片,引导幼儿猜测这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并说出理由。师:宝贝们,它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乌龟)为什么?
2、再次出示潜艇和装甲车等的图片,让幼儿想象:根据这些小动物的本领,人们可以发明什么?(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猜想)
小结:原来在动物界中,它们有这么多的特殊本领啊!人们通过乌龟的.硬壳发从制造出坦克,装甲车。蝶的保护色中发明创造了迷彩服,这样迷彩服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就不易被敌人发现了;从青蛙游泳的姿势中,发明了蛙泳,成就了很多运动健儿的蛙泳技能。
3、幼儿每人一盒操作盒,盒里装有小动物和根据动物本身发明的物品,请幼儿帮它们配对,并大胆说明配对理由。
(公鸡-闹钟,鸟-飞机,刺猬-叉子)
小结:让幼儿理解"仿生学"的含义,人们看到了会飞的鸟,发明了飞机;根据蝴蝶的颜色,发明了迷彩服;根据刺猬坚硬的刺,发明了叉子;这些发明创造都是模仿了动物本身特殊本领发明的,这种技术就叫"仿生学"。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动物的存在给人类很多启发,才能发明出这些对人们有用的东西。让人们的生活很方便、很快乐,我们也要爱护这些小动物。
四、引导幼儿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有特殊本领学习,结合"仿生学"的含义大胆猜想可以发明什么物品,并讨论交流自己该如何保护动物。(体现情感目标)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小动物的特殊本领,除了这几种常见的你还知道哪些?它们可以启发人们发明什么呢?
2、师;小动物这么有用处,那你该如何保护它们呢?(教师可随时引导)
3、教师小结:我们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这么多本领,发明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它们,保护它们,和小动物和谐相处,不去伤害它们。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请幼儿在美工区将认识的动物及根据它们本领发明的东西用表征的方式画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
: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简单了解鱼儿生病的特征。
重点难点:
学习仔细观察鱼儿,了解鱼儿生病的特征。
活动准备:
教室内的鱼缸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鱼儿生病的'样子,请幼儿在每天观察鱼缸里的鱼儿时,如果发现生病的鱼儿要及时告诉老师,教师及时给鱼儿喂药。
1.生病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
2.生病的鱼儿身上会有白斑,身体会发生倾斜,好像游不动的样子。
三、说一说
为什么鱼儿会生病?怎样让鱼儿健康,不生病?
四、小结。
活动反思:
大部分幼儿不知道鱼儿生病是什么样子的,看到生病小鱼的图片,小朋友们都特别着急,纷纷问道:老师,怎么办呢?老师,可以给小鱼吃药吗?一个个表达着对小鱼的关爱,知道喂药后小鱼会好起来,一个个又绽放了笑脸,希望我们班的小鱼不要生病。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经典)科学教案09-17
(精选)科学教案08-31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科学教案(经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