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08 09:48:33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6篇【热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6篇【热门】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天然的斑纹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施教时间:9月21日——9月28日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式表现1-2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能否总结出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与同学共享。

  教学准备:

  教师:表现不同肌理的课件,一只布袋子、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

  学生:提前搜集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水粉色、毛笔、调色盘等。纸。

  第一节:

  活动一:

  请学生将手伸到教师带来的布袋子中随便摸一件东西,并凭触觉说说它表面的花纹是怎样的,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然后拿出来看猜得对不对。

  说说自己凭什么这样猜的,你平时注意到物品的这些细节了没有?

  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注意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活动二:

  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比如说:“树皮给我们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是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有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又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树叶要滋润、细腻……

  活动三:

  布置练习作业:各组同学交换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感受一下肌理,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2-3个用彩色笔或油画棒画一下。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布置学生下节课带拓印工具。

  札记:去年做了一个关于有趣的叶子的幻灯片,里面有好多叶脉的纹理的图片,今天正好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感受自然界的花纹。效果很好,所以说教学资料的积累非常有用。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为学生表演一个魔术:在一张白纸上用油画棒用力涂色,白纸上除下了一些有肌理的画面。请学生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揭示谜底:白纸的下面垫着一张树叶。

  再换一种方法:在树叶上涂上厚厚的水粉颜料,将一张吸水性很强的纸覆盖在上面,轻轻的压,小心解开,白纸上就出现了纹理。

  这两种方法都是拓印。

  活动二:

  启发学生自己想象,还有什么办法制作肌理?

  自己组尝试着做一下。并交流一下制作的效果。

  拓印的方法并不难,但要取得好的效果却也是不容易的.,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尝试,并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的掌握拓印的方法。

  作业要求:用拓印、拓印添画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一幅作业,可以合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作业展示,经验交流。

  收拾与整理。

  札记:孩子们寻找花纹的热情太高了,把纸蒙在电视机音箱上、门边上……结果班主任一进班就高呼:“怎么到处都五颜六色的!”大家又好一通忙乎才把所有的地方都打扫干净。上第二个班时,我先要求学生:“拓印时把纸的四周空出来!千万别弄得到处都是!”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手的结构特点,学习画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欣赏儿歌导出课题,观察认识手、学习手势、自学手的画法,体会手的重要作用和画手的方法,尝试画几个不同的手的.样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养成勤动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儿歌,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2、揭题,现在同学们来猜猜今天我们学习画什么?(手)同学们爱自己的手吗?为什么?对!我们的手最宝贵,我们的手创造了世界的一切。

  二、新授

  1、观察认识手

  同学们,我们该怎样画手呢?

  首先,要认真观察手,然后认识手、熟悉手。

  同学们伸出小手仔细看一看,然后回答:

  (1)手是有哪两大部分组成的?

  (2)手掌、手指的基本形状像什么?

  (3)手有几个手指?他们的名称又分别是什么?

  (4)手背一面手指头上有什么?

  (5)五个手指的长、短、粗、细一样吗?谁来说一说呢?

  (6)中指和手掌比,哪个更长呢?

  2、学习手势

  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对手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把书本打开。

  (1)模仿:看一看书上的手势是什么样的?你们也学着做做。

  (2)设计:自己最喜欢做什么手势呢?自己设计一个手势。

  (3)分析:手势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我们怎样把各种各样的手势画好呢?老师有一种画好手的方法。就是基本形状。同学们不管多么复杂的手势总有一个基本形状,你们看老师做几个手势,你们来分析分析。(张手):这像什么?(树叉);这手势像什么,是什么意思?(枪状)

  三、作业布置

  自己做几个手势,然后把它画下来。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针对学生的总的毛病提出改正意见,画仔细。

  五、作业讲评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进行点评。

  六、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想要告诉大家的?

美术教案 篇3

  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

  这一节《会滚动的玩具》美术课最成功的一点,是这位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始终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各自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一开始,老师就紧紧围绕着“滚“字来启发学生。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的原理不了解。因此,老师通过用可乐瓶、纸杯、盘子当场滚动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的道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欲望。

  接着,老师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开动脑筋,设计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由于,学生的材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而不是老师统一发给的材料,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拓宽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学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老师又要求一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玩具的特点,并展示一下,以此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中那些有独创性和富有个性的作品,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老师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地保护,给他们以成功的鼓励。因此,从整个班级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来看,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互不相同,真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最后,老师又拿出一个他自己做的玩具,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并要求学生们留着课后去探索、研究。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并通过美术可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本次国家课改所提倡的。

  14、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教学目标二:

  1、初步了解牵牛花的生长规律,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观察、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认识、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美。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答:不同点:两套教学目标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套教学目标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表现(3分),第二套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感官体验的培养,重引导学生进行主观感受的表现(3分)。

  相同点:1、两套教学目标的拟定都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特征(3分),具有可测性(1分)。2、两套教学目标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2分),同时又注重了学科间的综合性(2分)。

  五、分析判断题

  1、某教师将《手袋设计》这一课设置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去商场柜台调查:1、手袋的造型、色彩、材料如何为功能服务;2、选择一两款自己喜好的手袋,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好。

  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第一课时的调查结果为自己设计、制作一款个性化的手袋。

  步骤:1、汇报交流:在上节课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学生汇报调查情况并对自己喜欢的手袋作了分析,还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谈思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性格爱好 、生活实际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及制作材料的选择;3、选材制作: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想制作个性化手袋。4、组织分组或集体展示、点评。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养对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教材中的《山山水水》、《饮水的熊》、《丹顶鹤》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会表现出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多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 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本课占了两个页面,分别向学生展示了倒影的魅力,对印制作的步骤以及情趣盎然的学生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图,如在《山山水水》的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课件、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

  (1)设置谜题: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只画一次画就可以得到两张一样的画?

  引导学生往带来的作画工具材料上去想象。

  (2)教师示范对印全过程,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而新颖的绘画新方法——对印,用对印来完成美丽的倒影创作。

  2.欣赏感悟。

  (1)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桂林山水、孤帆远影、朝霞晚月……)

  课件播放表现倒影的艺术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2)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山山水水》的率意、洗练;《饮水的熊》的简洁、浑然一体;《丹顶鹤》的绚丽多姿等。

  3.尝试练习。

  (1)发给学生小纸张,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样事物,初步体验对印的乐趣,再把自己在尝试中的切身感受大胆表述出来。

  (2)师生共同小结:①想好表现的主题;②先把纸仔细对折好;③调好颜色,注意不能太稀;④完成对印;⑤添加想象。

  4.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表现。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大胆表现喜欢的景物,教师从主题内容、色彩搭配、创新思维上予以指导。

  6.作业展评。

  (1)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先请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业,并说说原因,再由教师小结。

  (2)最后提问:除了今天学的单纸对折的对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对印方法?

  (课件展示不同纸张间的对印、玻璃对印、实物对印等,予以提示。)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去尝试探索。

美术教案 篇5

  一、整体情况:

  各位老师均能认真提前一周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化解难点,教案各环节齐备、教学方法选择合理,能够综合学生的实际及年龄特点,渗透德育内容,侧重学法指导,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改进方面

  1、个别教案的进程简单化,尽量详案。

  2、组织教学过程中,要侧重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

  3、个别教案反思流于形式,写得比较简单,希望以后更多有针对性、深刻性的教案反思。

  音乐教案方面

  优点:

  一、教案内容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练习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二、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科学设计教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内容和进度。

  三、 有一定的量,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使下次备课更加完美。

  改进:

  一、教学流程设计时应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等。

  二、老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理解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教学设计时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个别教案的. 写的粗浅,形式化,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没有写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没有改进措施及从中受到的启发或启迪,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

  美术组

  年 月 日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教师拿出拼图玩具

  提问:

  a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玩过拼图吗?

  b谁来给大家拼一拼?

  c教师评价。

  2.师小结。

  三、学习活动一

  1.教师出示收集的拼图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小练笔:试一试你的眼力(书38页图)

  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图片以及被分割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

  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谁能快速的把已分割的图片拼完整?

  b学生思考填写,教师巡视以便掌握学生情况。

  C学生汇报,教师评议。

  3.展示台展示书中两幅图片

  思考:上面两幅图,哪一张制作拼图更容易拼接?为什么?a学生交流

  b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

  4.学生实践:请在卡纸上分别绘制一个简单的.形象和一幅较复杂的画面,然后剪成几块拼图,和同学一起玩玩。比一比谁拼得更快。

  教师要求:

  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a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b小组游戏。

  C欣赏评议:谁做得最好?谁拼得最快?

  d教师小结:

  三、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活动二

  1.课件出示一些用废旧物品摆拼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

  2.欣赏书中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实践:请你利用废弃的画报、挂历或旧照片等,摆拼一个你心中最喜欢的形象。

  a分组,收集材料。

  b学生进行创作,教师相机指导。

  C欣赏评析:在组与组之间评价,比比那组拼摆的造型最有趣。d教师小结。

  三、课外实践:

  请同学没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想一想:还能用那些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并试着做一做。

  四、教师总结。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12-02

美术教案【精选】09-23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精选]美术教案09-14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美术教案【经典】09-12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经典)美术教案08-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