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29 08:07:0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教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大班教案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观看过录像,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师: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2、基本部分:

  (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

  师: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

  (2)学习“跳竹竿”游戏A、讲解游戏玩法师: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

  队形:梯形队

  (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

  (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队形:梯形队

  (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师: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队形:四散

  4、游戏“叫号接棒”

  队形:四散反思:

  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跳竹竿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它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弹跳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的高,但是在教师的演示部分,讲解的还不够完整和透彻,导致在桥竹竿的'时候,有的幼儿将竹竿托起,离开了地面;在讲解跳竹竿的时候,我只是演示了一遍,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跳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孩子们理解得不彻底,可以加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最后漏掉了一个放松运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它。

  2、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结合相关动词短语句讲述故事情节。

  3、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它。

  2、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结合图片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一个神秘的礼物盒。

  2、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图片。

  3、幼儿用书《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耷拉着一只耳朵的小兔子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只小兔子的耳朵和我们平常看见的有什么不同?

  2、幼儿回答:小兔子的耳朵掉下来了。

  3、这只小兔子有点特点,他的一只耳朵总是耷拉着,怎么也竖不起来,他想去找朋友玩可是发生了许多事。你们想听故事《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吗?

  (二)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布布去找伙伴们玩,伙伴是怎样对他的?他们怎么说的?

  2、幼儿:你的样子真滑稽,快把你的耳朵竖起来,你应该和我们一样才对。

  3、布布的`耳朵和伙伴的不一样,所以大家都笑话他,如果你是布布,你会怎么想?还会怎么做?让幼儿猜猜说说耳朵竖起来的方法。

  2、讲述故事第二段,先讲小兔子用的第一个方法。提问:布布想了什么办法让耳朵变直?

  幼儿:倒挂在树上、把煲汤的锅戴在头上把耳朵遮住、在耳朵里插红萝卜、把树枝和耳朵绑在一起、用鱼竿把耳朵钓住、用气球绑住耳朵。

  教师:他想的办法有用吗?可是小伙伴们还是取笑他,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讲述故事第三段,提问:因为小伙伴们的取笑,布布到医院去想把耳朵割掉,但是医生是怎么告诉他的?布布又是怎么想的?

  4、讲述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后来布布想明白了,他又去找小伙伴们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布布笑得最开心?最后小伙伴们喜欢布布吗?

  (三)看幼儿用书感受小兔子布布被伙伴们取笑的心情,使幼儿懂得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独特性。

  

  《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这个活动,我设计的目标是涌过让幼儿理解故事,知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地方,懂得欣赏自己,欣赏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不应该取笑别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在活动中,我先是出示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图片,让幼儿观察,并与幼儿谈话,使幼儿知道布布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接着,我讲述故事,让幼儿边看边倾听,然后我与幼儿谈论,被小伙伴取笑的布布怎么样?最后让幼儿找找自己有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及小朋友身上特别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配伴奏。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重点难点

  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环境与材料

  1、幼儿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这首乐曲,使幼儿熟悉旋律。

  3、自制大乐谱,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图片若干。铃鼓、镲、双响筒、碰铃、三角铁。

  4、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

  一次备课

  一、看图讲故事

  教师结合音乐,边摆图片边讲故事(图片摆放格式按乐谱的格式):

  [1-2]小节:"草地上走来四只羊"。熟悉舞蹈音乐及动作结构,学习跟随音乐跳集体舞。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2]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每拍摆一个大羊图片,并试着拍一拍。

  [3-4]小节:"草地上又走来七只小羊"。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3-4]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半拍摆一个小羊图片。

  [5-6]小节:同[1-2]小节。

  [7-8]小节:同[3-4]小节。

  [9-10]小节:"牧羊人大步走来"。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9-10]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人的图片。

  [11-12]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1-12]小节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鞭的'图片。

  [13-14]小节:同[9-10]小节。

  [16-17]小节:同[11-12]小节。

  [18-20]小节:同[1-4]小节。

  [21-23]小节:同[5-7]小节。

  [24]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把大羊、小羊赶到了一起"。教师讲完这一句,边哼唱[24]小节的旋律,边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图片摆在[24]小节相对应的位置上。

  二、配乐器

  教师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三、演奏

  1、在教师的指挥下看图谱演奏。

  2、请幼儿做指挥,进行演奏。

  反思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选自堪称经典之作的影片《音乐之声》。音乐以木偶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并通过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这首音乐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它的衬词部分,诙谐、有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出发,木偶剧的欣赏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剧间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从教师角度出发,要剖析音乐内部结构,找出幼儿的兴趣点——衬词进行模仿、创造,并帮助和引导他们领悟到音乐的深层结构(这首音乐表现的是牧羊人和羊群们之间的事情),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课题。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独的牧羊人》向幼儿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画面:一个孤独的牧羊人,通过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声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里的人、喝酒的人、小姑娘等。为什么他的歌声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就是因为他的羊群们为他的歌声进行了伴唱,这句是其中的衬词部分。于是对衬词的学习便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单单学习衬词的演唱,形式过于单一,再继续深入挖掘其教材,我们会发现,原来可以赋予衬词相应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声和小山羊的歌声。从两种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征出发,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对音乐理解的升华部分。让幼儿在学习掌握衬词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迷津”了。

  从幼儿的情感体验来分析,与教师合作完成一样东西,便是一次愉快的体验,由此也可以达到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师幼师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将成为歌唱艺术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

  以上便是本人对此活动教材的粗浅分析,并在基础上做的一些艺术处理。可能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准确大胆的书写自己的名字。

  2、幼儿能够从自己名字的笔画和结构特征出发,对自己的名字进行装饰和笔画沿伸,绘画出美观的创意名字。

  3、在活动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幼儿绘画工具:勾线笔、白纸

  2、幼儿已会写自己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认识你呀真高兴

  1、小朋友们好,老师认识你们真高兴,你们认识我开心吗?

  我们一起来开心唱一唱:认识你呀真高兴。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谁会写自己的.名字?谁想来写一写?

  3、小朋友,你们认识他的名字吗?一起来读一读。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创意名字

  1、空心字创意。

  教师:老师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我叫姚书鼐,我也把我的名字写了下来。

  提问:看,老师写的名字和小朋友的写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这样写法,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空心字。

  2、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小朋友的名字也变成空心字。

  3、欣赏各种艺术字图片,让小朋友通过看图片猜猜什么是艺术字?

  4、教师小结:艺术字就是将文字根据字体特点和文字含义来变形的一种具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

  5、欣赏其他班孩子的作品

  三、幼儿创作名字创意画

  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给自己的名字来个大变身呢?

  2、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的一种方法来给自己的名字大变身吧。

  (注意:我们在用线条给笔画沿伸的时候不能破坏字形,让人家一看还能认识你的名字。)

  四 、作品评

  1、你还认识这个名字吗?

  2、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活动延伸:

  1、交换卡片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创意名字卡片,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互相交换,留作纪念,下课后我们还可以给名字卡片加上电话号码,在你想他的时候就可以打电话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练习平衡、钻、攀爬的基本动作;

  2、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探险活动,在游戏中增强孩子的活动能力。

  3、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爬竹梯。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为游戏做好身体的准备。

  2、请幼儿欣赏照片,说说这些照片是在哪里照的,照片中的人在做什么?怎样做?(照片是在牛鱼嘴探险时照的,有钻、爬、攀登、平衡的动作。)

  老师:“你去过牛鱼嘴风景区吗?你参加过探险吗?在哪里?有哪些项目?”

  3、学习探险:

  老师:“今天老师也准备带小朋友去探险,小朋友想不想去呀?那现在我们先来学习一些探险的本领,好不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过独木桥、钻山洞、爬高山。”

  老师:“我们先来学习过独木桥,谁会过呢?”出示平衡木,请一个幼儿出来示范走,请全班幼儿说说他做得对不对,并引导幼儿说出走平衡木的要领(眼睛看着前方,手可以侧平举帮助平衡);全班幼儿排队走一次,老师从旁指导。

  组织幼儿在放好拱门的地方坐好(拱门下铺上海棉垫),老师:“现在我们又来到了这个狭窄的`山洞前,怎样才能过去呢?谁来告诉我?”请幼儿说说要怎样过拱门?(手脚着地爬行,身体不能碰到拱门),老师带领幼儿在海棉垫上爬过拱门,并提醒幼儿身体不要碰到拱门,否则那个“山洞”就会划伤我们的身体的。

  引导幼儿观察竹梯,说出它的名称,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

  老师:“这是什么?你见过吗?有什么作用?”(竹梯;可以用来搞卫生、挂窗帘……)

  老师:“想不想知道这个竹梯在今天的游戏中有什么作用呢?”(爬高山)

  老师:“谁会爬这把梯子呢?现在,老师来教大家爬,好不好。你们可要认真学习呀,要不然的话,等一下我们去探险的时候你就会爬不上高山的,OK?”

  教师讲述攀爬的要领:手脚要协调,同一方向的手先上、握牢,脚跟着上、踩稳,上完以后再换另一方向的手和脚。(配班老师示范一次,教师提示幼儿观察)。请个别幼儿尝试攀爬,教师指导,加深幼儿对攀爬的认识,

  请全体幼儿练习爬竹梯,教师注意幼儿的安全及动作的协调性,帮助胆小、不敢爬的幼儿。(梯子的倾斜度要合理,保证幼儿安全)

  4、探险之旅:

  老师:“现在我们就要准备出发去探险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没有?先来检查自己的鞋子穿好没有。”

  教师介绍探险线路:“今天探险的线路会经过独木桥(平衡木)——钻山洞(过拱门)——爬高山(爬竹梯)——坐滑道下来(滑梯)”

  引导幼儿讨论“探险时的注意事项”。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游戏时要注意什么?要怎样做?”

  教师小结探险之旅要注意的事项:活动时不能推、拉、撞别人;不能争先恐后,要排队一个跟一个进行游戏。

  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活动,教师从旁指导,纠正幼儿的不足之处,帮助有需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

  小结游戏情况,指出不足之处,表扬勇敢、积极的幼儿。

  再次进行集体游戏1到2次,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5、探险比赛:

  在终点插上一面旗子,两个两个小朋友进行比赛,先到达终点的幼儿夺下旗子为胜。

  6、老师:“今天的探险活动就要结束了,小朋友玩得高兴吗?我们清新是漂流、探险之乡,有空可以叫爸爸、妈妈陪你去尝试一下,好吗?”听音乐做放松活动,游戏结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2、师幼讨论:谁能有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记录单上的6组答案中,那两组是相像的?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活动反思:

  《分铅笔》是让幼儿"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能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标记"。在上一次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已做过"找出相像的两组作上标记",因此,幼儿结合7的分合,很快地就完成了作标记的任务,但有部分幼儿给三组相像的数做的都是同一个标记,经过引导幼儿马上明白并进行了修改。在第二环节分铅笔并记录时,我强调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准",并让幼儿完成后进行交流。我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从相像的二组数字中受到启发,能从一组分合数字中推导出另一组,这样的话,7的.分合共有6种分法,只要分三次,就能得出6种结果了。从幼儿交流的情况来看,所有幼儿都运用了数字变大变小的规律进行有序记录的方式,说明幼儿已很好地掌握了数字渐变的规律,这和前几次活动一直在强调"有序"记录,发现记录中的秘密分不开的。在幼儿交流结束后,我展示了一组运用交换数字的方式进行快速记录的方法,给下次活动留下了伏笔。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8-15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13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7-23

大班的教案11-22

(精选)大班教案10-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