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1
教材分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名作,写这首诗时,他已经年近七旬。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前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情!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更充分地展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哀”,会写“僵”“哀”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体会“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进入新诗。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陆游写的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学生展示查阅资料。
对陆游,你有哪些了解?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陆游的生平、作品等。
师:南宋光宗三年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阴山骤起一场大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陆游的心弦,虽然他已隐居两年,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人灵感又随风雨同至,写下了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十一月四日的夜晚。
三、自读古诗,了解诗意。
1、自读古诗,要求:
(1)反复读古诗,做到读通顺,正确。
(2)注重生字,读准字音并识记字形。
(3)结合课前查的字词,理解古诗大概意思。
(4)把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古诗,齐读古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说说怎么记。
(3)通过刚才的自学,你学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理解的字词或诗句意思,并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
(4)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句,互相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帮助。
3、理解诗意
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吗?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学生说整首诗大概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融入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次齐读古诗。
四、深入品读,感悟诗情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诗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学生自学,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如:A、前两句,诗人很爱国,还想着为祖国守卫边疆。(读前两句,读出爱国之情。)
“僵卧孤村”——诗人当时的境遇,年老力衰、孤独无助、与世隔绝。
“不自哀”——教师通过提问:作者如此凄凉,为什么还“不自哀”呢?体会作者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境遇放在心上。
“尚思”——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
B、后两句,诗人忧国忧民连做梦都梦见自己身赴战场。
“入梦来”——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
问:作者为什么只能在梦中身赴战场?
生:结合前两句,诗人年老力衰。
师介绍背景,以便学生理解:作者所处年代正是南宋与金兵交战之时,作者也曾当过官,他一直坚持抗金,并且也曾多次身赴战场,奋勇杀敌,保卫自己的祖国。但当时统治者却腐败无能,面对强敌只知道逃离,于是,与他们思想格格不入的陆游处处受到排挤,最终被罢官,隐居在阴山故居。作者目睹自己的祖国面对强敌,国土丧失,人们在金兵的铁蹄下苦不聊生。作者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却不能实现。
2、此时此刻,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对统治者的愤恨;不能实现愿望的痛苦;在梦中实现愿望的高兴;醒来后的失望……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复杂的心情。
师:是啊,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渴望万里从军,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但却壮志难酬,无路请缨,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著,对理想愈是执著,它的悲愤愈是强烈。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啊!
再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理解想象画面。
结合理解,尝试背诵。
五、总结学法,拓展积累
回顾这节课学习方法。
课后自学陆游的《示儿》,并背诵下来。
六、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爱国诗歌,所以,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同时从诗歌的题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入手,提醒学生古代的月份是按农历月份算,实际上,应该是阳历的十二月中旬,引导学生想象南方阴冷潮湿的环境,一个年迈的老人,孤独的生活在凄凉的村庄,更能够为学生塑造想象意境,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诗歌。
通过教授本课,认识到只有老师深刻、深入的了解古诗的含义,才能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从达到课堂内容最大限度的延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2、读中悟、悟中读,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3、掌握重点字词,培养学生品味情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
对“风吹雨”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历史上写诗最多的是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大家能想起他的哪首诗?一定是《示儿》。
学生背诵《示儿》
作者在临死前念念不忘的是收复中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看他借诗歌抒写怎样的一腔情怀。
(二)释题入文
从题目中了解了什么,并带着疑问自主读诗。
(三)读诗
学生自由读诗。
1、读准字音:阑戍
2、读出节奏、轻重、缓急、情绪。请学生试读
3、谈初读体会
一行学生自由谈感受或质疑
生一:我从“僵卧”知道他身体不好。
生二:我从“孤村”读出作者的孤独,境况的凄凉。
生三;我知道了夜已深作者还没有入睡
生四:我想知道作者不睡觉,为什么在听“风吹雨”。
师:同学们的见解和质疑都很有道理,但是你们了解了作者的处境和经历一定对诗歌理解得更深刻。(师生讨论解决)
(四)知人论世悟背景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此诗写于诗人68岁,当时,金人南侵,南宋已丢失半壁江山。面对强敌入侵,国土沦丧,诗人却被罢官归隐,只能将满腔爱国热情和悲愤之情融入诗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
(五)引导探究,悟诗情
老师范读,学生悟听
1、短短的七言绝句浓缩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请借助字典、课下注释加上自己的理解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吗?同桌互相讨论,说出诗的字面意思。
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思:想着。
戍轮台:戍守边疆。
夜阑:夜深。
风吹雨:风雨交加。
铁甲: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的河流。
我直挺挺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品意境,悟意图。
集体再读
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1)鉴赏前两句诗,思考: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自哀”?
诗人心系疆场,在为国家的命运担忧。
(2)后两句诗扣住哪一个字去写的?诗人做了一个什么梦?
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金戈铁马出征北方疆场。
(3)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怎样一个陆游?
教师总结: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位体弱年迈却充满爱国情怀的诗人。
(4)把握文章主旨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时间跨越了千年,这种爱国情感早已融入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让世界听一听我们每一个爱国者的声音!师生齐诵。
(七)拓展(老师结合作者经历师生探讨)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八)结合现实理解陆游的爱国之志
老师介绍《金错刀行》诗句:“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结合中国现在的处境,让学生明白中华的复兴重任就在他们肩上。
师:让我们再次高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以慰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小结:
真是“亘古男儿一放翁”。他“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让我们将他的爱国之志铭记心间,努力前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知作者爱国情;
2、品读字词,体会用词之妙。
3、入情入境,说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字词,鉴赏诗歌,体会用词之妙,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字词,鉴赏诗歌,体会用词之妙。
课型:新授课
四、教材资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五、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名家介绍陆游导入新课
(二)解读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知作者爱国情;
2、品读字词,体会用词之妙。
3、入情入境,说爱国情怀。
(三)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由学生了解到的作者解说,课件展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四)活动一:读准一首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请同学们读给同桌听,读出节奏。
(五)活动二:读懂一首诗
1、请同学们放慢节奏,读出作者的情感。
2、结合注释,合理想象,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活动三:读懂一种情
找一找,品一品:
从诗中哪些词、句,你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在本首诗歌里,有一些字、词是我们不常用的,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你还能找到那些字或词?能不能用你写作中常用的字或词替换下来。
有思路后,小组同学间交流下,确定一句来展示。
示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词意: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替换:“卧直”或“直卧”“躺卧”对比分析:僵卧既有直挺挺的躺着的`含义,又包含作者此时无所作为的含义,此词不好替换,说出了作者此时胸怀报国志,无人可引荐的思想。
(七)拓展阅读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八)活动四:痴情话梦,说报国
请以“我认为陆游是一个xx的人,我是一个xx的人,我能为国家做xx”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的报国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首诗
2、课下搜集陆游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中华文化丰厚博大,而古诗便是这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瑰宝。今天我们继续再学习一首陆游的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板书课题)写这首诗时,陆游已年近70。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二、知诗人,初步朗读。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陆游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2、要想学懂这首诗,还需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谁课前有所了解?
陆游自(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3、指名朗读。除了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
4、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汇报朗读效果
5、齐读,读出节奏。
三、明诗意。
1、师:这短短的28个字浓缩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到之人无不为之动容。你们能借助课前预习以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吗?
2、小组汇报。
3、带着你的理解一起朗读这首诗。
四、悟诗情。
1、出示图片。此时此刻,陆游拖着病体躺在冰冷的'床上,他听到了什么?他会想些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地图,了解南宋背景。
你感觉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
2、出示资料,感受陆游的爱国之情。
陆游是个爱国志士,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爱国热情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中年入蜀抗金,48岁时投身军旅生活,率领将士们在沙场驰骋。短暂军旅生活的体验和出任朝廷重臣的踌躇满志,使他对祖国收复失地的愿望更加强烈。
指名朗读,读出爱国的悲壮之情。
3、补充资料,感受内心强烈的悲愤。
老年时作为主战派,受投降派打击排挤,退居家乡,凄凉寂寞。看着山河破碎,国家飘摇却报国无门,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这有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悲愤、痛心、渴望)
指名朗读。
4、诗人在六十八岁高龄,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他会想起很多往事。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都会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心头闪现。他亲眼目睹南宋王朝面临强敌入侵,丢了半壁江山,政权摇摇欲坠,便将满腔爱国热忱和悲愤之情化为豪壮诗句——(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读)
五、情感升华。
师: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这首诗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六、小结
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你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定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2、了解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学习本诗“寄情于梦”的写法
4、在品读中把握关键字句,体会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
1、学习本诗“寄情于梦”的写法
2、在品读中把握关键字句,体会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具:
录音、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诗人与李白肝胆相照的友谊梦;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词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
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爱国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在朝中任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两朝实录》和《三朝史》,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此时诗人已是68岁的老人,让我们结合以上简介一起赏析这首诗歌。
(三)初读感知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1)全班齐读
(2)正字音:押韵:哀台来
(3)明节奏: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如:僵卧/孤村/不自哀
(4)播放范读
(5)个别朗读
赏读诗歌,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要求:紧扣词语,体味诗中的内容
一位肌骨衰老,卧病在床,生活孤苦,居处僻所的老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仍然想着为国家戍守边防,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于是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四)再读品析诗歌,悟诗情(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品析诗句)
1、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意味着什么?
答:前两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意味着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
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答: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3、"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答:“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如梦境。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板书“壮志难酬英雄梦”)
(五)小结
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巧妙联系起来,把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读来荡气回肠。
(六)比较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七)赏析诗歌(从现实和梦境入手,赏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部分,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贞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部分,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现实的壮志难酬和梦境中的豪情壮志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词人那种壮志难酬的悲壮。
(八)小结
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6
学习目标:
1、深情朗诵,感受爱国之情;
2、合作鉴赏,体会用词之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所有的诗人里面,有两位最让我感动,一位是“诗圣”杜甫,一位是被梁启超赞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这位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读准一首诗: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自由朗读本诗。
自学指导一:
1、读准字音:戍
2、读出节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学生试读,点评。
集体朗诵。
三、读懂一首诗:
自学指导二:
结合注释,合理想象,四人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反馈。
四、读懂一种情:
自学指导三:
找一找,品一品:从诗中哪些词、句,你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学生发言。
僵卧:诗人年迈体弱,赋闲在家,无事可做;
孤村:孤寂荒凉,远离朝堂,诗人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只能泪洒荒村。
大家是不是觉得可悲可叹呢?然而诗人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了吗?为什么?
没有,“不自哀”,他还在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
找同学朗读这两句。
夜阑:夜已将近,诗人忧思难眠。
入梦来:窗外寒风呼啸,如战马嘶鸣;雨打柴扉,似万箭齐发。在梦里,他终于踏上金戈铁马的战场。这是一个多么豪壮的梦啊!然而,这只是一个梦呀!
找同学朗读这两句。
这一个梦,陆游竟做了一辈子。
陆游三岁的时候,金兵的`铁骑就踏破了中原,攻占了北宋都城汴梁,他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被金兵侵占,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他从小就立志杀退金兵,收复中原。
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二十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临死前: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从未得到重用,多次遭到打击,晚年更是落魄困窘,但是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一生都在想着江山社稷。陆游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一边是冰冷残酷的现实,一边却是热血沸腾的理想。在这本书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爱国。而这种情感也时刻在老师的心中激荡,于是,在一个深夜,我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年迈的诗人
瘦成一杆长矛
被遗弃在,这穷乡僻壤
他在黑夜里闪着锈迹的寒光
怀想着曾经的战场
北望北望
死,也要死在这片曾经的土地之上
葬我在黄河的边上,替大宋守卫着这辽阔的北疆
天地之间,您是南宋铁骨铮铮的绝响
孩子们,时间跨越了千年,但这种爱国的情感早已融入了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让世界听一听我们每一个爱国者的声音!
师生齐诵。下课。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相关文章:
《暴风雨的启示》教案12-22
十一月的工作总结02-28
十一月工作总结03-24
:《大作家的小老师》09-15
大作家的小老师 08-05
《大作家的小老师》 01-14
《大作家的小老师》 03-03
大作家的小老师的 01-29
十一月工作总结(精品)07-06
小班十一月工作总结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