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班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11.9是国际消防日,并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效仿常识。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宝宝一起寻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资料。
材料准备: 1、消防图片若干或幻灯;
2、消防车玩具、电话机;
3、娃娃四个;“担架”(可用布袋或小椅子替代)
流程: 感知激趣——讨论交流——游戏迁移
过程: 一、感知激趣: 1、出示玩具消防车(如有条件,网上下载动态的消防车)
2、讨论:这是一辆什么车?它的用途是什么(它的本领)
二、讨论交流: 1、火灾是怎么来的?(人为的、自然的)
2、老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小结。
3、家中着火了怎么办?
1、幼儿讨论:幼儿小组先讨论、说说,然后个别回答,引导幼儿能关注别人说了什么?学会倾听。
2、出示图片或幻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三、游戏迁移: 1、让我们也来做小小消防员好吗?
1、情景:叮铃铃,(教师接电话)妞妞家着火了,我们出发去救妞妞家的娃娃们吧。
2、游戏:两人合作持“担架”接力跑。规则:不能将娃娃摔倒地上。
3、分享:重点请幼儿说说合作的方法与过程;
经验提升:游戏抢答“家里着火怎么办?”答的又快又对的宝宝有小奖品。
在一阵“抢答”中孩子们很自然的进入了“消防”的主题。
活动反思: 建立在幼儿前期经验上的教学活动更能发挥宝宝的主动性。在本周与搭班老师的配合下,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散步活动等日常生活中,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对消防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这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而宝宝认知经验上的丰富,为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言行提供的丰富的“话题”,于是参与性与主动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的提高。
来自于生活并能运用与生活的教学活动更受孩子们的青睐。于是在活动中我利用电话、娃娃等这些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来带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拨电话求救”“抬担架救娃娃”等游戏情景来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巩固对消防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们乐此不疲。
游戏情景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到合作的快乐。“合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游戏行为多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但本次活动中的“抬担架”游戏,在材料的限制中却必须两两合作,于是孩子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同伴,从开始的自顾自,结果娃娃“受伤”到讨论后,知道两个仍必须一起走,走的速度要差不多,两人必须都注意娃娃的状况等认识上的转变,让我欣喜的看到小班宝宝的合作意识的初步显现。
小班教案 篇2
《了解居住的地方》是一节以社会领域为主的小班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环境,知道自己家的地址,从而激发幼儿对居住地周围环境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请爸爸妈妈帮忙在家中告诉幼儿自己家的准确地址,并在回家的路上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初步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从而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过程中,我的导入环节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宫的形式导入,熊宝宝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请小朋友帮忙,幼儿对活动充满了兴趣,通过小朋友帮助熊宝宝回家,引出幼儿对问题的思考:为什么熊宝宝会不了家了?从而引出主题: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不了解,不熟悉。在展开环节,我通过一连串的提问:你的家住在哪里?住在几楼?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环节设施场所?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且在这一环节对幼儿进行适时的鼓励,这种对幼儿的肯定让幼儿充满了自信,我的`充分提问让班级中几乎大部分幼儿都有机会进行表达,注重了提问面向全体和对幼儿的鼓励教育。然后,我出示一些幼儿常见的场所图片,如:诊所、学校、饭店、广场等,联系了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此外,我还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我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一张场所图片,请幼儿找一找、圈一圈,从中找出自己家周围的场所,并且进行标记,从而让幼儿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深。幼儿的最喜欢的就是游戏,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活动中也为幼儿提供了游戏:带路。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内化了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最后,我请幼儿欣赏我们生活的城市济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场所风景设施等,让幼儿的认识得到扩大和提升。
本次活动物质准备充分,活动前的准备体现了家园共育和家园合作,活动过程中关注全体幼儿的均衡发展,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注重提问面向全体,能够联系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游戏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完成了教学目标。我觉得不足的是活动气氛平淡,应该再提升一下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学过程平稳,缺乏亮点。其次,没有动静交替,缺乏互动环节。另外,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这都是我今后应该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跟着筛子跑,发展动作的敏捷性。
2、探索筛子的玩法,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活动准备】
筛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场地上画好起点线和终点线。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带着幼儿双手在胸前作手握方向盘状,开汽车来到活动场地,边开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红灯停,绿灯走,黄灯亮了慢慢行,看见行人按喇叭,嘀嘀嘀。”根据儿歌的内容做停止、跑、慢慢走、按喇叭等相应的动作。
二、探索活动。
1、出示筛子,看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有什么用的?
2、以前我们玩过竹梯、篮子、扁担,还没有玩过筛子,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筛子,好吗?
3、每人一个筛子自由探索筛子的玩法。
4、幼儿介绍筛子的玩法,你是怎么玩的,请你演示一下给同伴看,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
5、师小结刚才小朋友的几种玩法,再次探索。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玩法来演示给小朋友。
三、游戏《轮胎轱辘轱辘》
1、引导幼儿想想筛子像什么?(轮胎)轮胎可以滚动,你能追上滚动的轮胎吗?
2、幼儿尝试边滚筛子,边追着跑。
3、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4、集体练习一次。
四、比一比,谁先到。
1、全体幼儿站在起点线上,比赛滚筛子,看谁最先到终点为胜利。
2、小结滚动式要看准方向,不要让筛子走斜了,要对准终点线。
3、再次进行比赛活动,表演最棒的孩子。
五、整理活动材料,把筛子滚回活动室。
: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用日常生活中是物品来制作简单的乐器,并会用节奏XXXXX、XXXXXXXX进行伴奏。
3、初步掌握轮奏及看指挥演奏的方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材料准备:独木桥,城门(进口处贴有节奏符号的'标志),图谱、节奏卡、打击乐器。自制乐器材料:罐子、钥匙、碟子、豆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设置情境以去“玩具国”为目的,在去的路上(小桥处、城门处)引导幼儿打出节奏XXXXX,XXXXXXXX。
三、熟悉音乐并配器演奏。
1、出示图谱,请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
2、分析乐曲节奏。
3、请幼儿用响板、串铃、沙锤进行演奏。
四、引导幼儿自制打击乐器,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
1、出示收集的生活物品,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乐器。
2、幼儿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乐器,教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用自制乐器演奏两遍。
五、随音乐做动作出活动室。
教师小结,舞蹈《快乐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滚动竹球,练习双膝着地爬着顶球。
2.在游戏中体验玩竹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竹球(人手一份) 录音磁带 小猫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小猫们跟着猫妈妈练本领喽!
2.模仿操(音乐)
二、探索竹球的玩法
1.自由探索玩球妈妈真喜欢爱运动的宝宝,!瞧,这是什么(竹球)有多少竹球?(许多)你们想不想玩竹球,妈妈请你们每人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竹球,想想怎样让竹球滚起来?
幼儿探索玩法。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探索竹球玩法。
交流不同的玩法。
妈妈发现宝宝的本领真大,想了许多的办法让竹球滚起来。谁愿意来说说,你想了什么办法让竹球滚起来?(小竹球,滚呀滚,我用小脚把你滚,滚滚滚,滚呀滚,竹球竹球真好玩)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学讲(我是用****来让竹球滚起来)
2.练习爬着顶球
①请幼儿试试用头来顶球。
②妈妈示范。我们把手撑在地上,用头轻轻顶球,小球滚起来了,看看小球在哪里呢?我们爬过去,再用头轻轻顶一下小球,小球又滚了,找找小球在那里?找到了,看看某某小猫的本领大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③练习爬着顶球,幼儿练习,从这边滚到那边。
④下面,我们来进行"把球顶进球门"的比赛。看谁先把球顶到"球门"里。
三、放松运动竹球说玩累了,我们让它们休息一下。
宝宝们累不累,我们也来休息一下,玩热了,我们来洗洗澡,配上一点音乐。
抱起小竹球,轻轻送回家。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表情表达歌曲的情绪。
2、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的有关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你们生病过吗?生病了找谁帮忙?(医生)生病难不难受呢?
2、医生给我们看病,我们要对医生说什么?
二、熟悉歌曲内容
1、出示肚子痛、流鼻涕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小朋友怎么啦!肚子痛、感冒了是怎样子的表情?出示医生图片,医生会给我开什么拿回来吃,病就会好呢?我们对医生说什么?(医生,谢谢你)
三、学唱歌曲《医生,谢谢你》
1、教师范唱
2、在表演时教师引导幼儿生病时表情是怎么样子的,病好了又是怎么样子的表情。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随音乐作表演动作。
四、结束活动:
小结:生病了我们很难受,所以,我们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多喝水,这样子我们就不会生病了。
活动反思:
本活动贴近幼儿生活,所以,在本活动中很多幼儿都是有经验的,大胆说说自己生病了是如何把病治好的',在活动引导幼儿说说生病时是怎么样子的,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用图片和肌体动作让幼儿更快的熟悉歌曲内容、 整首歌曲的歌词孩子们很熟悉,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当我范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马上有了感应,和我一起唱:哎哟哎哟肚子疼! 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一起学,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还很有节奏。可见,来自孩子生活熟悉的东西是很能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动中的唱与肌体动作,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欲望。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小鸭爱洗澡
设计思路:天气逐渐转热,孩子们的运动量也增大了很多。有时我会听到孩子们自己会说:“我已经满头大汗了。”接着会有孩子说:“我晚上洗澡的。”大家都纷纷说:“我也洗的……”于是在孩子们自由讨论中,我设计了这次主题性的音乐活动《小鸭爱洗澡》。能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形式表现表达洗澡的`乐趣,并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嗓音、愉快的情绪进行歌唱。
2.教育幼儿尊敬长辈。
重难点:初步学唱,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图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猪小弟》
1.猪小弟去找小动物做游戏。
请小朋友唱歌
2.猪小弟去找小动物做游戏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唱歌的时候要唱得怎么样?(跳跳的)
3.为什么小羊和小兔都不跟他玩呀?(它很脏,小动物不跟它玩)
4.那猪小弟心里怎么样?(很难过、很伤心)唱的时候要怎么样?(慢慢地)
5.后来猪小弟怎么样了?(它回家洗澡)洗干净了,小动物又跟它玩了,它心里又变得开心了。
6.我们唱得时候要把猪小弟不一样的心情唱出来。再请小朋友唱一遍。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想不想听?(想)
2.欣赏音乐。请小朋友听听从音乐中感觉到什么?
3.请小朋友说说从音乐中感觉到什么?(很开心、快乐)
4.再欣赏音乐。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其实音乐里讲了一个故事,请你们听听音乐中讲了什么故事。
6.边放音乐边出示图片。
7.请小朋友说说音乐里讲了谁的故事?(小鸭子的故事)小鸭子在干什么?(在洗澡)
8.是呀,夏天到了,小鸭子到小河里洗澡,真舒服呀!你们想不想也去洗个澡呀?(想)小鸭子们,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快活地洗个澡吧!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
9. 小鸭子你们刚才是怎么洗澡的?(洗头、搓手、搓脚、搓背)是呀,我们要头、手、脚、背都要洗才洗得干净,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洗干净!
10.老师为这首音乐配上了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呀?(想)老师念儿歌。(两遍)
11.请小朋友说说儿歌里小鸭子是怎么洗澡的?(摇摇脑袋、摆摆尾巴)
12.你们想不想跟小鸭子一起去洗澡呀?(想)请小朋友边念儿歌边做洗澡动作。
13.老师发现有好多小朋友把儿歌唱进歌曲里了,本领真大!其实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小鸭爱洗澡》。小鸭是个爱干净的乖孩子,我们也是爱干净的乖宝宝,对吗?(对)
14.请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歌曲。
15.哟!我们小朋友都洗干净了,开心吗?(开心)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三、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1.请一个洗得最干净的乖宝宝来做大鲨鱼。请其他小朋友做小鱼。
2.请小朋友听音乐做游戏,要求小鱼要跟着音乐做动作。当音乐变成鲨鱼的音乐,小鱼马上变成石头或水草不动,鲨鱼跟着音乐做动作。
3.当音乐又变回小鱼的音乐,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变回来跟着音乐做动作。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在游戏情景中学念儿歌。
知道鸡蛋可以变成娃娃。
能分析儿歌情节,培养想象力。
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鸡蛋、小猫、小狗,图片1、2、3、4、5。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师:(出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师:(出示图片2)小狗在干什么?
3.师:(出示图片3)小猫在干什么?
4.师:(出示图片4)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5.师:(出示图片5)小狗、小猫在干什么?鸡蛋变什么了?
(二)学习儿歌《鸡蛋变娃娃》
1.教师朗读儿歌《鸡蛋变娃娃》
2.幼儿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三)学做蛋爸爸蛋妈妈。
1.师:我们也来做鸡蛋的爸爸妈妈吧。
2.幼儿扮演鸡蛋爸爸妈妈。教师提醒幼儿要搂着、抱着蛋,蛋才会变成鸡娃娃。
(四)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是圆的》主题活动中,我选择了《鸡蛋变娃娃》这首儿歌作为集体活动。因为它情节简单,形象鲜明,充满了童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图片,能使幼儿在了解儿歌内容的同时,尝试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经验。
活动在一个个图片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进来,孩子们被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直观教具深深吸引,使幼儿仿佛置身其中。在反复欣赏之后,孩子们能较好地掌握儿歌内容,并自然地念起儿歌来。最后,游戏的'展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尽情地感受着学做爸爸、妈妈的角色体验,心情非常愉快。
反思这次活动,感觉有几点不足:
1、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对“鸡蛋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答不上来,如果事先请家长帮忙丰富知识经验,效果可能会好些。
2、在游戏中,幼儿对角色的概念仍很模糊,我应该在游戏开始部分给与幼儿适当的提醒,效果可能更好。
小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小班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换圆圆》是小班下册《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的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小班的孩子在建构游戏中经常会拿方形的积木去拼插车一类的东西,他们也在思考:为什么方形的东西不会转呢?他们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这节课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小班的孩子创新思维的能力还很弱,我们只能从孩子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慢慢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幼儿分析】
小班的孩子以直观性思维为主,他们还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这需要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借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引导他们去创新思维。小班的孩子喜欢玩,会滚动的东西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本节课中我以滚东西比赛的形式导入,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兴趣是思维的前提,孩子们在兴趣的引导下,进一步动脑筋思考,教师抛出问题,让孩子们有具体的问题去想,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动手操作的过程,让孩子的创新思维得到实践,孩子在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幼儿动脑的良好习惯。
【设计思路】
小班的孩子喜欢动,喜欢模仿,喜欢热闹,我以滚东西比赛的形式导入,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我的怎么滚不动?她的为什么滚得快?幼儿在互相交换玩的过程中发现圆圆的东西会滚动,方形的、三角形的物体不能滚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你见过什么东西是圆的?会滚动吗?幼儿结合自己的一点点生活经验说出见过的圆圆的东西,比如:汽车轮子、电动车轮子、球、易拉罐等等,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小猪的球为什么投不进去呢?小猪的小推车为什么不转呢?小猪的遥控车为什么不跑呢?幼儿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找出原因,下一个环节,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换圆圆的游戏中,幼儿加深了对圆圆物体的认识,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2、提高幼儿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圆柱体的奶粉罐若干、玩具车轮、中、小型的呼啦圈;方形的铁盒子、纸盒子;三角形的物体若干;图片三幅,积木若干,圆形轮子、方形轮子、三角形轮子若干,三种形状的球篮,小球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上课,出示准备好的圆的、方的、三角形的物体,引导幼儿进行滚动物体的比赛。
师:孩子们,来来,自己选一样东西,咱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滚得快。教师自选一个圆形的物体滚动,引导幼儿进行活动,幼儿自己进行滚动尝试。
师:为什么你滚动的快?你用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我的是圆的,滚得快。
师:为什么你滚动的慢?你用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我的是方的,滚的慢。
师:为什么你滚动的慢?你用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我的是三角形的,滚不动。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体的形状,鼓励幼儿互相换着玩,感知不同形状的物体滚动的快慢。让幼儿通过活动,实际感知圆形物体可以滚动,三角形的、方形的物体不能滚动。
(教师指导用语:仔细看看,你手里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会不会滚动呢?为什么呢?)
2、组织幼儿回到座位上,稍微休息一下,教师小结:圆圆的东西会滚动,如果换成方的、三角形的就不能滚动了。
3、引导幼儿人说一说,你见过什么东西是圆的呢?它会滚动吗?为什么?幼儿思考后,分别说一说,教师给予鼓励。
4、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
(1)小猪的球为什么会投不进去?怎样就能投进去?
(2)小猪的推车为什么不转?怎样让小推车转起来?
(3)小猪的汽车为什么不跑?怎样做汽车就会跑?
5、给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试一试,怎样让球进去?怎样让小推车转起来?怎样让遥控车跑起来?
幼儿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导用语:你是怎样把球投进去的?你真聪明!你的办法真不错!来,试一试!还有别的办法吗?)
6、教师小结:圆圆的东西会滚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东西是圆的,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能够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活动围绕活动目标进行,让幼儿在玩玩、想想、做做的过程中解决了换圆圆的问题,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习惯。不足之处,教师多引导孩子去说,去观察,根据孩子的能力大小提出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幼儿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教师语言需要简练一些。
小班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小班孩子的美术技巧还不是很熟练,但是对于各种各样的颜色很感兴趣,尤其是当自己的手沾染上好看的颜料时他们会特别兴奋。
学情分析:
本次拓印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拓印玩色的游戏中进一步了解了蚕宝宝的外形特征,也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神奇性,从而更加喜欢自己的身体,同时还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美术创造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能用树叶蘸上颜料并进行拓印。
2、能用超轻黏土进行制作蚕宝宝。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树叶蘸上颜料并进行拓印。
难点:能用超轻黏土进行制作蚕宝宝。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师范画、黑色卡纸、绿色、黄色颜料、白色彩泥、黑色记号笔。
学具准备:树叶、黑色卡纸、绿色、黄色颜料、白色彩泥、黑色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调动对蚕宝宝已有的生活经验。
1、教师PPT出示蚕宝宝图片,提问:今天老师带来可爱的蚕宝宝来班级做客,谁来说说蚕宝宝长什么样?
2、教师小结:蚕宝宝白白的、长长的、身体有环节像小火车,有许多小脚。
二、通过图片重点观察蚕宝宝。
1、欣赏蚕宝宝吃桑叶的图片(出示PPT图片),提问:蚕宝宝在桑叶上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你们猜猜它们都在干嘛?
2、教师小结:有的蚕宝宝抬起头来寻找哪里的桑叶更好吃,有的在睡觉,有的埋着头吃桑叶,还有的和好朋友在玩耍。
3、学习揉搓的技能,表现蚕宝宝的不同造型。
三、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兴趣。
1、引导语:蚕宝宝们可真可爱!我们先用叶子印画的方法给蚕宝宝准备了好桑叶,你们想不想请这些蚕宝宝客人过来玩?
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PPT课件
五、作品欣赏
1、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2、今天每位小朋友表现都很棒,蚕宝宝们玩得非常开心!让我们也来学学蚕宝宝的爬行动作,一起到外面吃树叶吧!
: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