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本文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课文中既有作者对科学实验情况的介绍,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教学中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搜集、整理、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探究精神。
2.让学生多层面地了解基因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的实验、事例,使他们明确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对未来的畅想,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以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3.品味本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畅想”一词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本文就是作者对基因(生物体遗传单位)所作的一次大胆想象。
(二)整体把握
1.从题目入手
文章的题目是“基因畅想”,理解“基因”“畅想”两个词的意思,以便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请举出你知道的与基因有关的事例。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领会进行科学大胆的想象的.意义。
3.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习小组讨论,划分文章结构。文中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
(1)叙述的一些实验、事例,有些是事实,有些是对未来的展望,让学生自己分辨。
(2)“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的起因及探索过程。
4.用关键性问题统摄全文
结合课文,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对基因技术进行了怎样的畅想。(意在使学生学习并懂得本课结构上的特点——倒叙)
教师引导、讲析课文,结合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提示:此猪非彼猪——猪身人心——抱憾而去——首开先河——计划被迫暂停——量体裁衣——健康如初。
(三)重点难点突破
1.由于学生刚接触科幻小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通过细读揣摩本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
2.课前引导学生查找、积累资料,采用讨论、质疑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3.自由发挥,畅想未来:“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基因工程会不会也有弊端?如果有,你想如何解决弊端?”议题旨在引起学生的争论,从而进一步巩固并拓展学生对基因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拓展延伸
作者的畅想能实现吗?我国在基因研究方面有何发展、前景如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
(3)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悟长城的威武壮观,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坚强意志、民族经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
重难点、关键
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诗词,导入新课
1.教师将文中第一自然段以诗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2.教师指名反馈: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
3.教师导: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首诗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指名反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滩、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
4.教师: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学生齐答“长城)。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教师板书课题)
(以诗歌的形式将文中的段落作为序,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等特点,然后笔锋一转,自然地导入本课的重点——长城)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教师出示自渎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
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
(尊重阅读课文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
三、集体反馈、突破重难点
(一)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1、指名反馈文中直接描写长城的句子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眺: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1、指名反馈。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
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
2、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导:站在长城上,赛外呼啸着的风、城墙上的古战场遗迹、让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长城的机理以及悲壮的历史来,你们搜集了哪些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来。
2、学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
2、指导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
“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就会知道了!’我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义,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顽强不屈、雄伟气魄的象征)
3.教师。
四、课堂
1、教师出示句子:“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
3、指名说说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4、教师:同学们,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坚强不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10*长城在我心中
长
雄伟壮观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城
语文教案 篇3
一 导入
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
学生甲:桓景很难过。他想一定要为家里人报仇。
学生乙:桓景特别伤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让瘟魔再害人了。
学生丙:桓景看到家人死去,伤心得都哭了。他想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学好武艺,杀死瘟魔。
就是这种一定要斩妖除魔的信念支撑着桓景,他排除万难去拜师学艺。最后,他杀死瘟魔了吗?他是怎样铲除瘟魔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细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画出了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请你快速看看自己画出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
2.集体交流。
对于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1)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对比朗读: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蹚过了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见到了费长房。
①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②从这些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桓景走了很远的路,才见到费长房。
学生乙:路特别远,又不好走,桓景很辛苦。
③桓景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甲:可能会碰到野兽,有生命危险。
学生乙:他的干粮吃完了,鞋磨破了,他挨饿受冻。
学生丙:山路很危险,有几次夜里赶路他差点儿摔下山崖。
④遇到这么多困难,他为什么仍不放弃?
(为家里人报仇,要除掉瘟魔的决心支撑着他坚持下去。)
⑤是啊!每当想起家人,桓景就有了力量。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桓景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了很长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才见到费长房。)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⑦桓景见到费长房时,他会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甲:他的衣服和鞋子都破了。
学生乙:他的身上可能还有伤。
学生丙:桓景一定又黑又瘦。
⑧如果你就是费长房,你会说什么?
(2)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①想象桓景每天都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甲:他每天特别早就起来练习武艺。
学生乙:有时候他练武入了神,忘记了吃饭。所以课文中用了“勤学苦练”这个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恒景武艺学成之后,师傅费长房让他下山,斩妖除魔。默读第6、7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句看出桓景特别勇敢。
①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
(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他们搏斗的情景。
体会“见势不妙”的意思。
②此时山上的乡亲们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甲:他们心里很紧张,因为瘟魔很厉害。
学生乙:他们担心桓景会受伤。
学生丙: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他们相信桓景一定能赢。
(4)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看到瘟魔死了,老百姓什么反应?(欢呼雀跃)
(5) 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 复述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家人死于瘟疫 不怕困难拜师学艺 勤学苦练练成武艺 斩妖除魔为民除害。
2.复述故事情节。
(1)把故事讲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在全班讲一讲。
四 总结
很多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你可以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这些故事。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新课标》指出,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学生读中独特的个性体验。设计教案时,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侧重找出本文中关键的'句、段进行理解、体会、朗读。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别体会,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本文中,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过程是重点。教师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写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个别谈了体会后,再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品读。
不足之处: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却出现卡壳。
1.读一读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再按笔画从多到少排排队。注意书写要工整。
妻 拜 瓶 侵 袭
拜 瓶 妻 侵 袭 袭 瓶 侵 拜 妻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如果……就…… 不仅……还……
(1)(如果)刘明的腿不受伤,他(就)能参加这场比赛了。
(2)(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3)她(不仅)学习成绩特别好,(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4)(只要)坚持锻炼,你的身体(就)会康复。
3.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间故事,讲给大家听。
九九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收获的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语文教案 篇4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从描写那一幅幅劳动场面,让我们感受到忙碌的乡村生活。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随机: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五、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
现在我们赶紧把第一首抄写下来。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坐井观天》是本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先导,学习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文中的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信、傲慢;小鸟的劝告、诚恳的语气。
5、理解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目光短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
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谈话引入课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青蛙和小鸟的卡片)。从前这只青蛙坐在这口古老的井里。一天,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咦!后来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就是《坐井观天》(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现在,把书打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号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很认真)。(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抬头、回答、青蛙、弄错、还有、无边无际、相信、井沿)
师:课题“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课文里讲的是谁“坐井观天”?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的?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2)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4)“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找到句子读一读。
(5)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如果有一天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从这个故事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3、词语总结复习:坐井观天、无边无际、一……就……。
五、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课文。
七、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看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坡”等12个生字。会写“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知道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教学准备:学生按照预习卡的要求预习,教师做好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坡”等12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一上课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播放动画片)
2、动画片看完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有一个作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写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第16课《要下雨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一、板书:要下雨了
4、诶,这题目“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要下雨了是将要下雨;下雨了是雨已经下来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一次课文,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同桌交流: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或选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同桌读一读。
4、检查读书情况。谁能够勇敢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呢?(在听的过程中教师予以评价。
5、通读全文,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
三、趣味识字,寓教于乐
1、看到大家读书这么认真,瞧,生字宝宝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啦!
出示:山坡割草很闷伸腰大喊潮湿
虫子消息搬家一阵哗哗哗(给红字注音)
2、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说一说你觉得读哪个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生字宝宝想知道小朋友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本课合体字居多,可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同时可用熟字带出生字。
4、通过多种形式认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5、通过“帮字宝宝找妈妈”的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将生字贴在黑板上,师扮演妈妈:山坡山坡坡坡坡,你在哪?
学生从黑板上找到相应的字,大声回答:山坡山坡坡坡坡,妈妈,我在这。
四、指导书写“吗,吧”
由于吗和吧的口字旁我们已经练写过,这两个字只需提醒正确的笔顺,并主意左窄右宽,老师范写,就可让学生自己描红,书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9-02
[精选]语文教案09-23
语文回顾教案11-17
语文教案【经典】10-03
语文教案(精选)09-28
语文指导教案11-08
【经典】语文教案12-10
语文教案【精选】10-22
(精选)语文教案12-26
语文教案[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