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和表现京剧旦角人物特征,引起对京剧的兴趣。
2.体会做事应有次序、不遗漏,初步学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带来了报纸上有关京剧演出的海报,引起大家广泛的兴趣。
2.插入材料:京剧人物服装三套。
三、活动过程
(一)利用海报,进行有关京剧的谈论
1.海报上是谁?说说有关她的事情。(这是杨贵妃,她是一位皇后,又会唱歌又会跳舞。还会喝酒,喜欢洗澡……)
2.我们在路上怎么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打扮的阿姨,京剧演员的化装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京剧化装的都是古代的人物,她们脸蛋是桃红色的,眼睛眉毛往上翘起,还穿着美丽的长裙,带上有珠子和绒球的帽子……)
(二)了解旦角人物特征,思考作画步骤
化装:有个小姑娘要表演京剧,开始化装。化装要梳头、上油彩,描眉毛、眼线和涂口红,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呢?(教师按幼儿的讨论进行演示,使幼儿体会顺序的意义)
小姑娘表演杨贵妃,化好装上舞台,导演说:“不行!”为什么?(衣服还没有穿好)她穿好服装上舞台,导演又说:“回来!”为什么?(没有戴帽子,贵妃戴的是凤冠)她带上帽子上舞台,导演还是说:“慢!”贵妃还把什么道具忘了?(一把扇子)现在贵妃出场为大家表演舞蹈,大家热烈欢迎,还说:“再来一个!”现在表演文成公主:(注:文成公主十分勤劳,她出嫁到西藏,教那时的人们织布、种田,直到现在大家还在纪念她)赶快换装,换上另一件戏装能上舞台吗?(不行,没换帽子)快换上头花能上舞台吗?(不行!没拿扇子)文成公主拿着佛尘(注:打扫灰尘的工具)随着锣鼓声出场,大家热烈欢迎。
再表演一个会打仗的穆桂英。现在该做什么?(由幼儿提示,教师操作)(1)换装;(2)戴上有两根长长的野鸡毛的`帽子;(3)手拿马鞭表示骑在马上。
(三)引导创作
1.扮演一位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化装。
2.交代规则:(1)必须由自己完成化装,中途不能问别人:“好了吗?”(2)完成化装的小演员听到出场的锣鼓声后才能出场。
3.联系日常经验按自己的想象为角色“选配服装”,例如:有凤凰的帽子,有海浪的长裙等。教师适当引导幼儿观赏同伴的创意,进一步引发想象。
4.画一画剧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并适当装饰舞台背景,丰富画面。
(四)评价观赏、继续谈论
1.模拟敲响锣鼓,演员出场,集体检查他们是否完成化装,对完成化装出场和没有完成化装不出场的幼儿表示鼓励。
2.幼儿自报演出剧目,教师协助记录。例如:《贵妃醉酒》、《贵妃舞蹈》、《文成公主纺纱》、《文成公主种菜》、《穆桂英练武》、《穆桂英大败金兵》等。
3.要给幼儿时间完成作品,并将作品和“剧目”同时布置展览。
4.继续谈论京剧人物的故事,搜集有关图书画片或录像等。进一步引发对京剧人物的兴趣。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2、探索使物体旋转的方法。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
材料一:风车、陀螺、飞机、地球仪、时钟、穿着绳子的木珠、各种会旋转的塑制玩具、儿童玩具等;
材料二:手绢花、草帽、杯子、筷子、薯片罐、工艺伞、水车、装水的烧杯、竹蜻蜓、线、纽扣、塑制玩具、硬币、草裙等;
2、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难点:探索使物体旋转的方法。
活动流程:感知发现--尝试探索--实践归纳--拓展体验
活动过程:
一、感知发现(出示材料一)
1、指导语
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老师带来的玩具,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2、幼儿感知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你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让它转动的?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旋转的现象。
3、集中交流自己的发现:说说你的发现。
(分析:这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自由地感知、探索、交流,发现了这些玩具有一个共同的秘密:都会转动,初步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尝试探索(探索材料二)
1、指导语
你去试试这些玩具会不会旋转?
可以用什么办法?
2、幼儿再次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你用了什么办法?它绕着什么在旋转?
重点引导幼儿探索使不同物体旋转的方法。
3、集中交流、演示自己的发现:说说你的办法。
(分析:带着疑问,幼儿开始进行有目的地探索:这些玩具是不是都会转动?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自己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同时让幼儿相互交流或演示自己的发现和使用的`办法,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并从同伴那里获得更多的经验。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是本次活动幼儿所掌握的最主要的科学方法。)
三、实践归纳
1、指导语
请小朋友去玩没有玩过的玩具;
你可以试试刚才大家介绍的办法,也可以想想其它办法。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进一步尝试使物体旋转的多种办法。
3、交流归纳。
(分析:幼儿从同伴间获得了更多的科学经验,但还不全是自己建构的经验,安排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再一次实践、验证,继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逐步地引导和一次次深入地探索中,幼儿才形象地感知到了什么样的转动是"旋转"。)
四、拓展体验
1、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会旋转?
(结合课件)
2、试试你的身体会旋转吗?
(分析: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扩散了思维,拓展了生活经验。
最后在音乐声中,让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旋转,既是对探索旋转的延伸,又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使活动达到了知情意形的有机整合和前所未有的高潮。)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2、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筷子若干、竹筒4只、花生、黄豆、沙包、弹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筷子
1、 这是什么?你们平时都用它做些什么?
2、 筷子除了可以吃饭,还可以做很多游戏,你们有没有用筷子做过游戏?
3、 筷子还可以做哪些游戏?
二、自由选择、结伴游戏
1、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筷子和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和它们做游戏。
2、 观察场地和材料:分三块场地(一块是地毯,上面放有许多筷子;第二块场地上放有筷子和竹筒;第三块场地上放有花生、赤豆、沙包、弹珠和筷子。)
3、 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进行游戏
三、交流讨论
请三组的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和筷子是怎么做游戏的。
四、幼儿再次游戏
鼓励幼儿学一学其他同伴的方法,与筷子和其他玩具一起做游戏。
活动反思:
1、 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 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精选)09-07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经典)09-17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