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实用)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我会填 这是一项数笔画,按笔画数填写的练习。题中有六个汉字,三个花瓶,花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每个花瓶里有两朵花,要求把这六个字按笔画数进行分类,把笔画相同的字写在同一个花瓶的花朵上。这六个字的笔画数不多,填起来不算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复习学过的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过程建议
1、 出示卡片:子、头、长、出、飞、火,这些都是我们见过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读,注意字音是否标准。)把这些字贴在黑板上。
2、 你会写这些字吗?(组内练习书空,纠正错误的笔顺。)
3、 出示花瓶图或教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说说题目要我们做什么?
4、 同桌商量,共同完成题目。(提示学生在数笔画时要仔细认真,书写时要工整干净。)
5、 汇报,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如逐个数、逐个填;将所有字的笔画都数好后,再归类填写。
看看读读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让学生懂得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题中配有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图,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在巩固字词、正确使用量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不同渠道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培养语感。
过程建议
1、 同学们,老师带大家去郊外参观,出示图画或课件(不带词语),看!多美的景色呀!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点击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读词。)
2、 你能根据图画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 出示“一只小狗 一条小河 一朵白云 两只鸭子 一条木船 几朵野花”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 在生活中象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组内练说然后汇报,注意量词用得要准,教师随时纠正。)
5、 拓展:五( )星星 一( )山 一( )同学 两( )书 几( )小鸟 一( )画 四( )房 一( )飞机 三( )树 一( )水
读读画画这项活动是复习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题目中有一个大转盘,周围是十四个学过的生字,里面有三朵不同颜色的花,花分别写着“艹、扌、足”花的颜色提示了将要涂的字的`颜色:“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红色。通过“读、思、说、画”,让学生的口、眼、脑、耳、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指导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过程建议
1、 出示大转盘,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向自由读字。
2、 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培养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的良好个性,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3、 这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涂色吗?怎样涂?(组内合作,先说说怎样涂,然后再动手。)
4、 汇报,集体订正。
5、 你还知道哪些“艹、扌、足”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氵、亻、口”旁的字。读读背背《东西南北》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儿歌能帮助学生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过程建议
1、 游戏:指方向。教师说方向,学生用手指出来,比比读的动作快。(将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打乱顺序练习。)
2、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东西南北。
3、 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 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5、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弄清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6、 看图:小女孩早晨起来面向什么方向上学去,你还能判断出其它三个方向吗?
7、 老师在教室里指出东方,让学生找出其它方向。
8、 你还知道其它辨别方向的方法吗?9、 齐背儿歌。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这个口语交际练习有两幅图,这两幅图色彩鲜明、环境优美,可是有些人的行为与这自然的美不一致(在草地上踢球、浪费自来水)。图中的大姐姐和小弟弟都在说“这样做不好”,这是在劝说别人不良行为时常说的一句话,可是这样做为什么不好?能把理由说出来让对方信服才是关健。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有礼貌,并且学会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所在。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交际准备挂图或课件组织过程
1、 揭题: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不良的行为,比如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摘公园里的花,乱摇小树,在公物上乱写乱画……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板书课题。)
2、 师出示课件或挂图。看这两幅图,你能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
3、 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
4、 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如果你看到了这种行为,会怎样劝说呢?在劝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明确要说出这样做不好的理由,道理要能把人家说服,说话时还要态度大方,有礼貌,语气温和,不能强硬等等。)
5、 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6、 汇报:每组推选出两名代表,一人说一幅图。(师生评议,注意听他表达的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分,讲话是否有礼貌,挖掘出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和肯定,适当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明确:小草也有生命,在草地上踢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可是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7、 表演: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练习表演,注意劝说者的语言、方法、态度、表情,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动作。可以两个人表演,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可以选择一幅图练习,也可以两幅图都说。
8、 哪组想汇报就让哪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人声鼎沸”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给课文分段。
3.能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简介钱江潮的成因及观潮的由来。
(2)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 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3.想象练说。
(1)自由读第二段,思考: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
(2)摘录描写大潮的词句,品读。
(3)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潮来时的情景。
①请学生说潮来时的情景。
②评价:从几方面来说潮来时的情景。(提倡多角度表述)
③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准备,练说。
4.作业。
(1)有条理地说潮来时的情景,学生互评。
(2)摘录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的意思。
2.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1)钱江潮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你从哪些词句看出钱江潮的壮丽奇特?
①自由读文,选词句品读。
②交流。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理清顺序,体会壮丽。
①师出示学生摘录的有关句子。(幻灯)
②请学生按不同方面排列句子。
③讨论:为什么不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④说一句赞美钱江潮的话。
(4)理解长句的意思。
①出示长句(课后练习题3),思考:句子把浪的样子和潮水的声音各比作什么?
②这个句子写出了浪的气势( ),声音( )。
③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5)拓展:说一说其他景观。
2.按一定顺序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1)确定介绍的景物(或景观)。
(2)想一想,从几方面有条理地介绍。
(3)在四人小组内练说、互评。
3.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3
21、画家和牧童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 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 识字教学。
2、 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 认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看字型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联系生活识字:
“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
“购”,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粮食”。
(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
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
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
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
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13、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看看书中的学习伙伴有什么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并说说在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4、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的下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
价:字内有三个撇,但最后一撇与前两撇不一样。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注意与“浅”比较。
购:左右都写得比较瘦长。
5、学生自由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课后题。
2、请学生读读句子,体会“一”的作用。
(1)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画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2)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
3、请学生用“( )一( ),就( )。”“( )一会儿( ),一会儿( )。”的句式说句子,写句子。
语文教案 篇4
学生视角:
《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
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
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
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
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
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
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l、学会读、写本课13个生字。,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
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
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来解决。
(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
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
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
四、学习第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1
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画杨桃这部分(25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
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什么?
3.联系前文想想,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
5.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
请读读相关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会怎样想?
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
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
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
七、课堂练习。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
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
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
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
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
1.什么是教诲?
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
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六、教师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
七、课堂练习。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八、实践活动。
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
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
2.写一篇《画杨桃》的读后感。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5
《三峡之秋》是修订后六年制小语教材人教版第九册新增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层读书,层层深入,感受三峡之秋的奇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1、通过各种读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能简单说说三峡之秋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了解三峡各个时段的景象特点
4、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1、了解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物。
2、能体会三峡之秋一天当中的景象特点。
多媒体课件、搜集三峡的图片、有关音乐
一、导入课题,初读感知,质疑问难,从整体上感悟美
⑴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⑵ 交流读后的一些初步的感受。
⑶ 请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描写了三峡之秋的哪些景象?
(4)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首先,学生自由朗读,重点是为了解决字音问题,把课文读通顺;然后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初步的阅读感受;再一次默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即从作者描写的几个时段的景象中感悟它的美丽。这时,学生的感受一般是浅显的,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以便调整下面的教学。)
二、读书想像,解决疑问,在细读中感悟美
1、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把读得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大家仔细听并展开想像,听完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这个环节以读代讲,读中想像,读议结合,将语言文字和生活观察相结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三峡之秋的美,避免了教师串讲串问。)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按照时间的变化有顺序地安排交流,利于学生有顺序地想像三峡景象,感悟秋景的奇丽,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培养语文能力。)
3、欣赏三峡的录像片断,请学生说说观后的感受。
〔这里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三峡的美景,帮助学生丰富想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三、感情朗读,练习说话,在表达中升华美
1、比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读,男女对读,表演读等),读出三峡之秋的美,大家评议。
(这个环节通过竞赛,给学生选择朗读方法的权利和相互评价的权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美读,在美读中进一步升华阅读情感。)
2、比赛:在学生明白了如诗如画的三峡的意思的基础上,请学生作诗作画作广告,赞美一下三峡之秋美景。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可以自由说话,尽情表达对自然、对三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在说话中进一步明白成熟、明丽、热烈等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
四、了解写法,对比读书,在对比中体会美
在这个环节里,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题型:
1、必答作业:(在小组里说说、画画、议议。)
作者把三峡之秋描写得如诗如画,看看作者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浅显地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从而受到启发。)
2、超市作业:(任选一题,在小组里交流)
⑴ 读了: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和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这两句,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⑵ 欣赏: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一句,如将画线的词语去掉,你有何想法?
⑶ 对比: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不同景象,你感受到什么?
⑷ 换换结尾:将结尾这一天,正是中秋换为其他句子,并从中表达作者的感情。
(这里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于学生全体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再来深入感悟自然的美,评价文章的美。)
五、课后练笔,搜集资料,在实践中展现美
1、课后可以继续搜集、阅读描写三峡的文章、图片,并进行相互交流。
2、办一期奇丽的三峡的墙报。
(这个环节是课内学习的延伸,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引导学生在练笔、搜集资料、办墙报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由生字带出的新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激发情趣:在鸟类中,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数量很多的小鸟,它们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好听的歌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因为人们对它们太熟悉了。但今天我们学习的《麻雀》一课中讲述的这个故事却是我们不曾见过的,更是令人感动的。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情境。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和同桌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口头扩词、扩句了解字义。
3、联系上下文或理解由生字带出来的`新词。
4、检查、反馈学生的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集体正音。
(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绒”、“博”。
(3)、理解由生字带出的新词语。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默读质疑,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不好懂的词语、句子记下来。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课后第2题自学。
(1)、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2)、初步想想,课文中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动。
3、全班讨论交流自学后的结果。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 13、麻雀
梧桐 绒毛 掩护 嘶哑 搏斗 庞大 危险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07-26
语文教案(经典)08-13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02
语文教案[经典]08-11
(精选)语文教案12-26
(经典)语文教案08-26
(经典)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精选)语文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