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31 07:19:3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常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常用[10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花样繁多、流布广泛,表征着“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意义。民间常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一个孩子的朝气蓬勃、活泼可爱。我园地处江苏省苏州市蠡口街道。蠡口家具城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家具交易市场。我园很多幼儿的家长都从事家具生产与销售行业,与之相配套的布艺靠垫孩子们也司空见惯。布老虎靠垫上面造型稚拙可爱、色彩对比强烈的布老虎形象,容易引发大班幼儿的欣赏兴趣。我尝试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色彩鲜艳、形象夸张、图案对称等艺术特色,理解其中的吉祥寓意,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欣赏、对比欣赏、多角度欣赏等形式,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2.感受、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难点:能清楚、大胆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关于“布老虎”系列(如布老虎玩具、布老虎衣服、布老虎鞋帽等)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2.PPT教学课件、PPT背景音乐《琵琶语》。

  活动过程

  1.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 装饰纹样中的色彩美

  (1)自主欣赏:感受布老虎的夸张造型与丰富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几个非常特别的小靠垫,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你喜欢这几个小靠垫吗?为什么?

  (2)交流与分享:自主欣赏后的审美感知和理解

  师:谁来说一说,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甲

  幼1:这几个小靠垫是用布头做的,上面有一只小老虎。

  幼2:小老虎的头好大呀,真可爱,真好玩。

  幼3:这几只小老虎很特别:老虎的头在下面,屁股和脚在上面,超级可爱。

  师:你喜欢这几个“布老虎靠垫”吗?为什么?

  幼1:花花绿绿的,颜色很好看,我很喜欢。

  幼2:喜欢这几只小老虎,老虎头很大,牙齿都露出来了,样子很酷。

  幼3:小老虎的头在下面,脚在上面,很滑稽,很可爱。

  师:这几只花花绿绿的“布老虎”给你什么感觉呢?

  幼1: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我觉得很热闹,很喜庆。

  幼2:看了这几只小老虎,我心里感觉很高兴,非常快乐。

  幼3:我觉得喜气洋洋的,好像快要过年了一样。

  2.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对称美

  (1)重点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

  a.重点欣赏照片①。

  师:你喜欢这只“布老虎”身上的哪一种花纹?请你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这只“布老虎”身上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布老虎”五官花纹特点:各种彩色线条,有直线、虚线、斜线、折线;鼻子上的花朵纹样是桃花;布老虎五官排列、花纹排列呈“左右对称”的装饰布局。

  引导幼儿关注“布老虎”四肢的花纹特点:靠垫四角花纹是扇形图案、小草纹样,这四个角也是布老虎的四肢;布老虎的上肢、下肢也是按“左右对称”的规律装饰的。

  b.简略欣赏照片②、照片③、照片④。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第2只、第3只、第4只布老虎,它们身上的装饰花纹都有什么特点?

  幼1:后面的小老虎也是左右对称的,眼睛对称、耳朵对称、牙齿也是对称的。

  师:“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幼1:是的,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

  幼2:小老虎眼睛、眉毛上面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鼻子上面的花纹也是对称的。

  幼3:小老虎身体上所有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颜色一样,大小也是一模一样的。

  师:是的,小老虎五官形状、花纹大小、花纹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是左右对称的。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4只布老虎。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4只布老虎的后背上,都有一个相同的装饰图案,这是什么图案呢?

  幼1:这个图案我认识,是一个字,是“福气”的“福”字。

  幼2:边上还有花朵呢,这些花朵也是左右对称的。

  师:谁知道布老虎后背上的这个“福”字,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3:我知道了,这只小老虎能带来福气,就是这个意思。

  幼4:小老虎是吉祥物,会保佑孩子们健康长大的。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中聚焦、放大、拉幕、画笔勾勒等便捷操作功能,进行直观操作与形象演示,幼儿讲到哪里,教师电子笔就点到哪里,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左右对称”的纹样装饰规律。

  (2)对比欣赏:进一步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布局

  师:我还带来了另外2只布老虎靠垫,请你看一看,这2只布老虎靠垫和刚才我们看到的4只布老虎靠垫有什么不同?

  幼1:刚才的布老虎靠垫上面只有一只小老虎,这2只布老虎靠垫上面各有两只小老虎。

  幼2:刚才的小老虎的头是在下面的,这两只小老虎的头是在旁边(左右两边)的,真有趣。

  师:前面我们看到的布老虎靠垫只有一个老虎头,叫“单头虎”。这只布老虎靠垫因为有两个老虎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头虎”。

  师:谁来说一说,“双头虎靠垫”是用什么方法来装饰的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翻照片查看器”功能,将第5只靠垫、第6只靠垫的照片进行90度、180度或360度旋转式“多角度对比”观察与欣赏。有助于幼儿充分感知、透彻理解民间装饰纹样中“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常用装饰方法。

  3.感受、理解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寓意美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小靠垫吗?这样的布老虎靠垫有什么用处呢?

  幼1:妈妈带我去家具城买家具的时候,我看见过的,是放在床上的。

  幼2:小老虎靠垫还可以放在沙发上面,当成沙发靠垫,客人们肯定会喜欢的。

  幼3:后面那两个长长的、有两个老虎头的靠垫,是小孩子用的小枕头。

  师:“布老虎靠垫”是专门给谁用的呢?

  幼1:是专门给小宝宝用的。

  幼2:是大人买给宝宝的,因为小老虎很可爱。

  幼3:我属小老虎,我家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小枕头,我很喜欢这个小老虎枕头。

  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要买“布老虎靠垫”这样的礼物送给宝宝呢?

  幼1:小老虎很漂亮,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

  幼2:我也是属老虎的,小老虎很厉害的,其他小动物都不敢欺负它。

  幼3:小老虎很强壮,大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教师小结:布老虎靠垫又好看、又实用,这样的礼物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给孩子们这样的礼物,是希望孩子们也能像小老虎一样虎头虎脑、健康又活泼。“布老虎”就像是孩子们的一件小小吉祥物,寄托了大人们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健康、茁壮成长。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收集“布老虎”系列物品,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有关“布老虎”系列物品的来历及“布老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2.在美工区提供水彩笔和各类浅色沙发边角皮料制作而成的“皮靠垫”,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刚刚学到的“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民间装饰纹样的装饰技能与方法,鼓励并支持幼儿创作“皮老虎靠垫”,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出自:屈老.师!

  五、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关于汽车这个话题,一直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大班教案 篇3

  时间:9、20—10、10

  活动目标:

  1、初步获得有关祖国地域风貌、民族风情、人文、物产等方面的认知,感悟古老的传统和文化,感受祖国的美好和伟大。

  2、通过活动,使幼儿领悟到我们是人,我们是聪明的人,产生“做一个人”的自豪感,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内容: 第一周(9、20—9、24)

  第二周(9、27—9、30)

  第三周(10、8—10、9)

  1、我知道的`(晨谈)

  1、妈妈的生日(晨谈)

  1、国庆节的见闻(晨谈)

  2、祖国的标志(社会)

  2、祖国一家人(社会)

  2、爬长城(音乐游戏)

  3、我们的首都北京(社会)

  3、大(打击乐)

  3、美术:美丽的祖国

  4、我最爱祖国 (语言)

  4、好听的京剧(社会)

  5、国旗、国旗红红的哩(音乐)

  5、京剧脸谱(美术)

  6、我爱北京天安门(音乐)

  6、祖国之最(社会)

  7、小朋友爱国旗(美术)区域活动:

  科学区:引导幼儿将收集来的各种祖国特产(实物、图片)分类,布置祖国特产展。

  美工区:

  1、各种质地的彩色纸、尖刀、胶水等,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拉花、彩带等装饰物,装扮国庆的教室。

  2、学习折新疆帽,做西藏裙。

  3、椭圆形的铅画纸,引导幼儿设计脸谱。

  阅读区:收集祖国各地名胜风景图片,幼儿扮演主持人,介绍名胜风景,丰富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环境布置:“我们的家” “祖国宝贝展览会” “地图”等家长工作:家长配合收集各种图片,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收看有关国庆的电视节目,一起关心时事。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3、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沙锤、盒子、袋子。

  三、活动过程:

  (一)猜猜想想,引出主题“雨”。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地上看不见”

  2、提问:你喜欢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可以滋润大地,当小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时,还会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1、幼儿欣赏诗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听雨》,请你们跟我一起说说题目《听雨》。

  (2)提问:散文诗的题目是什么?小雨刚才都发出怎样的声音?

  2、幼儿再次欣赏诗歌。

  师:当小雨发出这些好听声音的时候,它都落在哪些地方呢?我们再来听听

  3、幼儿观看课件,理解内容。

  (1)刚才小雨落在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

  (2)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它在和树叶干什么?

  (3)小雨落在伞顶上,发出滴滴答,它在伞顶上干什么?

  (4)小雨钻进花蕊,发出吱溜溜的声音。为什么会发出吱溜溜的声音呢?

  (5)小雨落在窗玻璃上,发出叮叮叮的声音。在和窗户干什么?

  4、幼儿完整欣赏,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师:小雨的声音多好听!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静静地“听雨”吧!

  5、幼儿朗诵。

  师:这首散文诗美吗?现在我们用最美的声音一起来朗诵一遍。

  (三)创编诗歌,大胆表达。

  1、提问:调皮的小雨除了落在树叶、伞顶、窗玻璃上,它还会落到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

  2、幼儿大胆创编,并在集体面前表达。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雨乐器。

  1、出示沙锤。

  师:今天老师给小雨带来了一位朋友(沙锤)。谁来学学这个声音!

  2、出示盒子。

  师: 听! 谁来学学这个声音!好象小雨落在了哪里?

  3、出示尼龙袋。

  师: 这是什么?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谁来试试

  (五)结束——小雨音乐会。

  教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当小乐器,发出像小雨一样的声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这些有趣的乐器!来开一场小雨音乐会好吗?

  附:散文诗《听雨》

  下雨啦,下雨啦,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沙沙沙,沙沙沙,小雨在和树叶玩耍呢。

  滴滴答,滴滴答,小雨在伞顶上翻跟斗呢。

  吱溜溜,吱溜溜,小雨钻到花蕊里拉。

  叮叮叮,叮叮叮,小雨在和窗玻璃打招呼呢。

  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小雨在唱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动听的歌呀!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单双脚交替跳、投等动作,发展幼儿跳跃、投掷和平衡能力。

  2、喜欢参与体育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格子房子10间,沙包10个。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请幼儿观察房子,并通过自由跳房子,感受跳房子的乐趣。

  二、合作尝试,学习游戏“跳房子”。

  1、教师根据幼儿自由跳房子的情况作小结,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跳法。

  2、尝试单双脚交替跳。教师示范跳法,并请幼儿分组练习,并进行竞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3、出示沙包,学习合作游戏:“跳房子”。

  ① 教师与幼儿合作,交代游戏方法:2人一组游戏,以‘石头剪刀布’定游戏者先后顺序,并按顺序轮流进行,同时根据数字顺序投沙包,先把沙包投入1格,然后双脚跳入格子,同时拾起沙包,直至跳完所有格子,请第2名幼儿跳1,直至两名幼儿跳完所有格子,看谁先跳完格子。

  ② 根据游戏情况,集体制定游戏规则:如果沙包压线,投出格子或不按数字顺序投均停止游戏一次。请幼儿根据游戏规则再次游戏。

  三、结束谈话,激发幼儿游戏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幼儿扮演“记者”,体验接着的工作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社交方式,增长见闻,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绘画能力。

  2、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类采访器材。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记者采访素材带、VCD机、电视机、统计表、各类废旧材料(纸箱、饮料瓶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素材带,讨论新闻就是播报员的事吗?

  二、一则新闻还需要谁的合作?他们负责干什么?

  三、分工讨论:如果你是小记者你该怎么做?(采访对象、需要采访的事情)摄像师需要做什么?主编有什么用?

  四、出示各类材料,激发幼儿创造兴趣。

  你能用这些做什么采访用的器材?(幼儿分组制作)

  五、记者团采访

  幼儿可二人或三人一组自由组合进行“采访”。

  六、“记者行动专栏”:

  在显眼的墙面设立“采访报道专栏”,贴上大张白纸,让“小记者”将“采编”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报刊杂志”:

  提供四开的绘画纸,“小记者”们自己设计安排版面,共同合作将“采编”来的各中信息绘制在纸上,以“报纸”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也可将信息描绘在本子上制成“杂志”。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活动的设计

  本次活动,作为我园十一五课题中期汇报的公开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活动设计上,我从太湖蓝藻爆发引发无锡自来水发臭这样一个社会热点出发,结合大班的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职业》以及大班孩子好奇爱问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堂以语言为主体,与科学及社会相结合的活动。

  2、记录形式形象、巧妙

  活动开始部分,我通过一段优美的画面,巧妙地把活动的主题引入到太湖水上,引发幼儿抛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无锡的自来水为什么会变臭?”,“无锡的水变臭了,能不能喝?”,“蓝藻是怎么爆发的'?”“怎样可以控制蓝藻爆发?”“如何处理蓝藻?”“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现在的水跟以前的不一样”等等。考虑到大班的孩子还不会写字,因此在采访记录时,我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既形象生动,也易于孩子理解。

  3、“黄金搭档”配合默契

  活动中我尝试让两个幼儿组合成“黄金搭档”,根据幼儿自身的特长,进行分工与合作,毕竟两个人的智慧比一个人要大得多,让幼儿在相互商量中解决采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地缩短了活动的时间。

  4、注重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进行小记者播报时,我除了对幼儿的播报进行适时的点评外,还注重了解了幼儿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帮助提高他们在以后活动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时的《太湖美》的音乐及幻灯片的作用比较单薄,可以适当地设置提问“太湖美在哪里?”,让孩子再欣赏一遍美的图片,感受以前的太湖美。

  2、活动的最后制作倡议书这个环节,虽然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是也因此让活动的时间增长了不少。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感受到,社会与幼儿切身相关的热点最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因为只有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才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

  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

  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

  "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

  "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

  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活动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一个是教师精简了3个不同方向的简笔画嘴巴作为示范,能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住|的,但在夸张上还不够深入挖掘;二是设计了一个情境,能让低年级学生马上进入教师预想的“助人为乐”的思想上去,避免学生给大嘴怪加上破坏、作恶等不良特征,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缺点与不足之处有:

  1。整节课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在其中加入小组学习,让学生会的自己解决,节约时间。

  2。课上应该再加些大嘴怪的学生作业欣赏,不在多,是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避免最后作业千篇一律。

  3。课堂节奏掌握的还稍有欠缺,可以请学生摒弃铅笔,直接在作业纸上大胆的用勾线笔画出大嘴怪,或直接用颜色画出(前提是学生在平时课上习惯直接绘画)。

大班教案 篇8

  主题目标:

  1、 爱护动物,有目的地观察和比较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 有初步的保护自然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设计意图:

  我们组织幼儿去上海动物园参观,孩子们玩得很愉快。回园后,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动物。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猩猩长得和人很像?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会那么长?大象跑步快吗?……于是设计了“我喜欢的动物”的活动。让孩子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再介绍给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儿也喜欢动物。让孩子知道每一个动物都非常可爱,我们要爱护所有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在变戏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图形拼贴各种常见的动物,并初步学习统计图形的数量。

  2、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动物的外貌特征。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行等图形若干、纸、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已有经验迁移,引发兴趣

  1、先说说幼儿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并说明理由。

  有的说喜欢猴子,有的说喜欢小鹿,有的说喜欢大象,有的说喜欢老虎,有的说喜欢孔雀,有的说喜欢......

  还有的.幼儿喜欢的是动物园里没有的,象小猫小狗,小鸭小鹅......

  2、图形宝宝要来变戏法,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想一想,可以变出什么小动物?

  3、幼儿相互讨论。

  (二)、幼儿拼图,师个别指导。

  提示:大胆想象,拼贴不一样的动物。

  有的拼出了小兔,有的拼出了长颈鹿,有的还拼出了小山羊...

  (三)、探讨交流

  1、说说贴了一个什么动物,用了那些图形?

  2、数数每一种图形用了几个?

  3、想想用什么办法既可以记得快又不容易忘记?幼儿个别操作、演示

  4、全体幼儿统计图形,师个别指导。

  5、幼儿之间相互作检查。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那一种统计办法最合适。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述自己对漫画的理解。

  2、尝试用一些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声音来体验漫画的幽默与风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介绍父与子的形象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吗?那我们一起来把他们请出来吧?

  2、看,他们来了。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

  3、他们是怎么跳舞的?来,学学看。

  4、其实啊,这两个人啊,一个是爸爸,还有一个呢是儿子。我们来仔细看看,他们是长得什么样子的?

  5、小结:这两个人呀长得真有趣,爸爸长着密密的胡子,翘翘的眉毛,头上却没有一根头发,而儿子的头发多倒是蛮多就是太乱了,像一堆草堆在头上……长得可真有意思。他们是德国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漫画大师卜劳恩画的一个爸爸和儿子。在这个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卜劳恩都把它们画下来了,记在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组“最后的一个苹果”,看看他们父子俩发生了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二、欣赏漫画

  (一)第1次完整欣赏

  1、欣赏课件第一幅画后提问:瞧,他们这对父子在做什么呢?这棵苹果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树上有几只苹果?怎样才能得到这最后一个苹果呢?(幼儿讨论,商量回答获得苹果的办法)

  刚才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方法,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2、继续观看课件,完整欣赏结束

  提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为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动作与情节的幽默)

  第一幅: 这幅画中有什么?儿子手里拿着什么?老爸在干什么?为什么晃树…?(启发表演)咱们一起来学学老爸撅着屁股晃树的样子吧!看谁更像漫画中的老爸。

  第二幅:儿子想出了好办法(用手杖砸),结果手杖砸在了哪里?老爸被手杖打中脑袋的样子好笑吧? (启发模仿)你来学一学,儿子会在想什么?(幼儿表演,做模仿动作)

  第三幅:哈哈,没拿到苹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么办法了?啊呀,我的天,好可怜的苹果树(幼儿模仿苹果树的样子)

  第四幅: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哦,原来是。。。。。你们有没有也这样去采过水果。

  第五幅:哎呀,不好,苹果没打着,靴子却挂在了树枝上,老爸又在忙什么?

  请小朋友到前面,学一学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样子。

  第六幅:靴子好不容易掉下来了,折腾了半天,结果怎么样?(失望地走了),不料这时候……?

  (旁白) 哎呀,白忙活了!

  3、谈话:老爸和儿子虽然没拿到苹果,但却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办法,大家一起来说一说用了哪些办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这种好笑、幽默的画叫什么?请小朋友重复“漫画”这个名字。漫画最早在中国是没有的,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二)第2次完整欣赏漫画

  提要求:漫画除了有幽默的情节有趣的动作,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现在请小朋友用耳朵仔细的听一听,找一找,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1、提问:除了动作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的?

  (幼儿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音效与画面的幽默)

  2、教师小结:原来漫画除了画面上有趣的`动作以外,还有很多滑稽的声音和幽默的形象组织起来的。

  (三)完整欣赏:(完整配乐讲述)

  1、教师:小朋友,今天咱们看到的这组漫画《最后一个苹果》,有趣吧,下面咱们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说,一边表演好不好。

  (师幼随乐共同表演漫画故事)

  2、其实,这对父子还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漫画大师卜劳恩把它们都画了下来,如果小朋友还想知道其他有趣的漫画故事,可以到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找一找看一看。

  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你们还看见过哪些有趣又幽默的动画片呢?

  三、律动创遍表演

  刚才我们小朋友看了这组漫画,都开心的在跟那个爸爸和儿子在学动作,费老师觉得你们做的动作很好玩,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做做这些有趣的动作,好吗?

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本活动以图画书《蛤蟆爷爷的秘诀》中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情节为线索设计。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迁移理论,我将故事前置,让幼儿了解图画书的内容,熟悉故事主要情节,并根据游戏的需要对个别情节稍加改编,这样的支撑降低了幼儿学习音乐游戏的难度。活动过程中,选配恰当的音乐形象来增强故事情境的渲染,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内在情感,在动作设计上不追求整齐划一,让全体幼儿在高密度参与活动的同时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活动只准备了一个音带,力图体现本人对“低耗高效”教学原则的推崇和运用。

  【活动准备】

  《瑞典狂想曲》音带(曲谱见光盘),活动前花15分钟左右时间讲述改编的《蛤蟆爷爷的秘诀》故事,幼儿有“丢手绢”游戏中追逃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引导下,跟随音乐玩“蛤蟆历险记”游戏。

  2.根据故事情节记忆游戏顺序,并能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对话来展开“蛤蟆历险记”游戏。

  3.在充满趣味的律动游戏中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享受游戏的快乐。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回忆故事主要情节及顺序

  1.说一说《蛤蟆爷爷的秘诀》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2.带着对第三个秘诀的`猜测进入游戏。

  二、分段学习,随情境开展游戏

  (一)学习第一段游戏

  1.教师随乐示范蛤蟆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反馈和模仿。

  2.幼儿听A段音乐一起练习,并跟随音乐节奏和动作加入语言“饥饿的敌人在哪里”。

  3.教师扮蛇,“小蛤蟆”逃到灌木丛(座位上)。让幼儿了解由“蛇指定爷爷”的规则,进行角色间“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勇敢”的对话,并进行与对话相对应的动作练习。

  4.听蛇出来的音效和B段音乐练习对话、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内容及规则。

  5.完整进行第一段游戏。

  (二)学习第二段游戏

  1.迁移第一段游戏经验,出现鳄龟音效,引导幼儿表现鳄龟的机智和个性化的动作。

  2.教师悄悄指定“鳄龟”角色.幼儿完整进行第二段游戏。

  (三)学习第三段游戏

  1.迁移第一段、第二段游戏的经验,引导幼儿体验情节变化带来的游戏规则的变化。

  2.引导幼儿想象怪兽抓住蛤蟆爷爷后小蛤蟆的做法,并能大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3.教师悄悄指定“陉兽”,幼儿完整进行第三段游戏。

  三、完整游戏,体验连贯游戏带来的挑战和愉悦

  1.伴随音乐,将三段游戏连起来,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大胆表现。

  2.梳理秘诀,让幼儿对第三个秘诀进行发散想象。

  3.回归到图画书,讲述故事结尾,揭示第三个秘诀。

  【活动反思】

  1.有益的玩就是学,像玩一样来学习。日本幼教专家本吉圆子说过一段话:“孩子仅仅聆听语言的说明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孩子要通过自身整个身体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才能得到教育,通过手及身体的接触使身心和头脑运作起来。”本活动从把握幼儿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出发,以绘本为基本内容进行再创。同时,选配了与故事形象非常吻合的“蛇、鳄龟、怪兽”的音乐,通过肢体、表情等多通道感官参与,把幼儿带人游戏情境。活动中,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用与角色形象匹配的个性化动作、表情、语言表达游戏内容,自然而快乐。

  2.“简单重复”教学原则,使幼儿体验更深刻“简单重复”是我园“艺术启蒙”课题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教学原则,是基于幼儿认知特点提出的。站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简单重复”的学习、游戏能够促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简单重复”的游戏不等于每个幼儿都是整齐划一地表达、表现,而是基于幼儿自身已有经验基础上的表达、表现。它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更给予幼儿同伴问相互学习的机会。“简单重复”还可以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经验给予幼儿不同的挑战,激起幼儿更大的学习兴趣。

  小百科:蛤蟆há ma( 蟆单独读má ),也叫蟾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8-15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13

大班的教案11-22

【经典】大班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经典】08-29

大班教案(精选)09-07

大班教案(经典)09-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