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 和 >”,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 < ”两套。
活动过程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7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操作,游戏帮助幼儿巩固7的加法应用题。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乐意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难点:初步学会7的加法运算
活动难点:创编、计算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课件、若干种动物卡片,水果,图形卡片,内容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导入:(复习6以内的加法题)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2+3=?
(拍手,拍手,右手伸出2指,左手伸出3指)
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2+3=5!
(拍手,拍手,左手伸出2指,右手伸出3指,说出得数)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4+2=?
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4+2=6!
(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习7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6条鱼,又来了1条鱼,一共有几条鱼?(6+1=7)
老师:小朋友,请看谁来了?。
播放小鱼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鱼原来有6条,又来了1条,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条?
幼儿:7条。
老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儿:6+1=7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4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4+3=7)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儿:4只蝴蝶。
老师:是呀,有4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儿:3只蝴蝶。
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花丛中先飞来4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儿:7只。
老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儿:4+3=7
3、小鸡在啄虫子,第一次有5只小鸡,第二次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
(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5+2=7
4、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苹果,先长出来了3个苹果,又长出来了4个苹果,一共长出来了几个苹果?
(老师问,小朋友答)3+4=7
老师板书所有是7的加法算式1+6(6+1)2+5(5+2)3+4(3+4)
三、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1、幼儿分组创编得数是7的加法应用题。
第一组动物卡片(一边学习口述创编应用题,一边取出相应数量的卡片)
第二组水果卡片(同上方法)
第三组图形卡片(同上方法)
2、请个别幼儿口述创编的7的加法应用题
四、结束部分
1、本课内容
2、对操作积极,认真的幼儿表扬鼓励,
3、听音乐收拾学具,有序放到指定地方。
大班教案 篇3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绿色菜篮子
主题二:绿色菜篮子
活动(一):菜地里的歌
目标:
1、区别蔬菜的不同品种,了解更多的蔬菜品种;
2、通过观察菜地里的蔬菜,认识蔬菜的茎、根、叶、果实;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过程:
1、带领幼儿到农民伯伯的菜地里参观,说说你认识的蔬菜宝宝的特征;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萝卜、茄子、青菜,并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蔬菜吃的部位也不同;
3、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蔬菜宝宝,如:菠菜和荠菜、青菜和大白菜;
生成与反思:由于孩子比较多,平时出去的机会比较少,这次带孩子们到野外观察孩子们异常的兴奋,我们在菜地边上看到了篱笆,虽然是农村的孩子,现在也很少看到篱笆了,对于书上一直说的篱笆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实际的观察经验;到了菜地,孩子们对正在开花的茄子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茄子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也让孩子们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茄子是它的果子;孩子们在看到红薯时很兴奋,纷纷跑来跟我说:“老师,这个地底下有山芋”,于是,我又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红薯的茎、叶、根,我还和孩子们一起从泥土里挖出了一个红薯,我们回到教室,讨论红薯的吃法,结果孩子们一致同意生吃,于是我们把红薯洗干净,切成一片片的分着吃,孩子们可开心了。其实,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东西也并不熟悉,即使平常看到,也没人告诉他相关的知识,通过老师的梳理,提升,孩子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才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二):去菜场
目标:
1、通过参观菜场,认识更多的蔬菜宝宝;
2、鼓励幼儿通过询问卖菜的阿姨、奶奶,知道一些他们不认识的蔬菜的名称、食用方法、食用部位;
3、引导幼儿如何正确询问别人:有礼貌、表达清楚、大声的等;
4、能想办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向卖菜的阿姨、奶奶要一样蔬菜宝宝带回去;
准备:照相机
过程:
1、布置任务:告诉幼儿我们今天去菜场干什么,要注意点什么?(包括路上)
2、去菜场;
3、参观菜场,教师注意幼儿的表现,并及时指导幼儿正确的处理方法;
生成与反思:孩子们平时或许也经常跟着爸爸或妈妈到菜场买菜,但是和老师一起却是第一次,所以当菜场的阿姨看到我们一群小朋友,表现出一种很喜欢、很开心的样子时,我们的孩子感觉很骄傲;一开始他们还有点害羞,但后来他们都很大方地和卖菜的阿姨交谈起来,陈皖小朋友第一个拿着一个芋艿问阿姨:“阿姨,这是什么,”阿姨很开心的告诉了他,接着在我的提醒下,他又问了其他好多的问题,别的小朋友在他的带头下也开始大胆地询问阿姨,由此,他们认识了许多平时不知道的蔬菜;在完成任务时,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要到蔬菜,回到教室,我问他们怎么没有完成任务?他们告诉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有几个小朋友说:“卖菜的阿姨不理我”,我就问他:“你有没有主动和阿姨商量呢”,他说:“没有”,于是我就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孩子也比较虚心的接受了。
活动(三):好吃的蔬菜
目标:
1、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及食用方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及成功后的'愉悦;
准备:各种蔬菜:萝卜、马铃薯、芹菜、青菜、莴苣、黄瓜、番茄、茄子等;制作材料;幼儿通过区角游戏,已有切蔬菜的经验;
过程:
1、送蔬菜宝宝回家: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把蔬菜宝宝分别送到自己的家:根茎类、叶茎类、果实类;
2、说说讲讲,请幼儿说说这些蔬菜的食用方法,食用部位,同时整理归纳幼儿的经验;
3、制作糖醋黄瓜;
生成与反思:活动开展至此,幼儿对蔬菜的认识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所以,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欲都比较强,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比平时发挥的好,声音响亮、表达完整,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在不经意中积累了好多的经验,如:一个组的小朋友该怎么分工合作;糖和醋应该放多少;黄瓜片的厚薄对味道的影响;等等;通过开展这么一次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贴近幼儿生活的,才是最真的。
主题实施情况:在“绿色菜篮子”的活动开展以后,小朋友的家长纷纷反映孩子回家后都比以前喜欢吃蔬菜了,还嚷着要自己做冷菜,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动想要达到的目的,家长说:孩子最近的话题总离不开蔬菜,而且问题很多,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积极性,因为他们都喜欢,都有话可说。
: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
B、什么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运送货物、交通工具、娱乐工具)
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二)、新歌教学《铃儿响叮当》
1、视频《铃儿响叮当》
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其中有一句旋律我们都会唱,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B、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景?(孩子们在雪橇上唱歌玩得很开心)。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歌曲。(作品介绍)
2、再听歌曲《铃儿响叮当》。
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次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遍歌曲。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A、B两题)
A、歌曲情绪怎样?(欢快活泼)
B、划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复的地方在哪里吗?
C、找出反复之处。
2、请大家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提醒大家要注意换气与附点节奏哟!)
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首歌曲啦?老师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3、教唱歌曲。
A、跟琴学唱
B、个别乐句反复教唱。
C、跟琴演唱。
4、雪橇从远处滑了过来,又从身边滑走了,你觉得怎样表现由远到近的这种效果呢? 你觉得哪句应该唱的重一些,哪句应该轻一些呢?
(三)、巩固练习
1、请大家跟伴奏一齐演唱这首欢快的歌曲,一定要注意表现由远及近的效果哟。
2、分组演唱。
3、唱得真好,我仿佛听到了那种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老师有个提议,看看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铃声呢?比如说拍拍手、跺跺脚。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一起来呈现出来。(给学生讨论几秒钟,然后跟伴奏再唱一遍)
4、不错,不过老师好像还不过瘾,毕竟不是真的乐器,下面拿出乐器(课前准备几样打击乐器),先研究一下能在歌曲衬词“叮叮当”处加上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或节奏来表现歌曲。(个别起来说)
5、学生创编动作,并随视频一起表演。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创造”。(出示PPT)
7、让我们再次跟着音乐演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四)、小结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在你们唱唱跳跳中老师看到了你们脸上的的喜悦,你们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这样开心快乐,并且老师希望你们把这份开心与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一人。能做到吗?!(说完后出示最后一张PPT,并安排学生有序走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能围绕一分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活动过程: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评价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小结: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小结: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延伸: 1、制定一分钟记录表投放在数学区供幼儿记录;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如何改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飞舞的景象。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
活动重难点:幼儿能自己创编动作。
活动设计:
1、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
树叶怎么都地上啊?(因为现在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
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
2、录音机范唱《秋天》
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
(幼儿讨论)
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
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
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模仿落叶的样子。(放录音2遍)
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
5、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动作。(放录音1遍)
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7、延伸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
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8、小结:
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
9、回教室,结束。
结合季节特点,我班在教室里布置了丰收的果园、落叶拼贴作品等充满秋天气息的环境。教室的环境都是孩子们与老师共同参与制作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很有亲切感、兴趣浓厚、自然地融入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生活的美,感受语言活动的趣性。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乐于表现。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大部分孩子乐意去说、大胆去说。而且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
但是我在采用落叶的教具上欠缺了考虑,所使用的落叶卡片与头饰可以更换真实的叶子,或用叶子做成可以戴在头上、挂在身上、手上等饰品,使其更生动、有趣,这样孩子的参与兴趣会更高。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磁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活动主动探究磁铁的穿透性,帮幼儿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2.让幼儿在实际的主动操作中感受探究的快乐,在评价中体现成功的愉快。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块磁铁,各种物体(小磁铁、铁钉、扣子、塑料袋、纸片、布片、纸杯、泡沫等),操作纸(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了解“发现”
1、 提问:幼儿上课的环境有什么不一样?
不断的说出“发现”这个词,让幼儿对“发现”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发现环境的不同,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缓解幼儿紧张的情绪,以便导入课题。
2、 提问幼儿前段时间玩磁铁的发现? 请幼儿依次发言,老师作小结:
① 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② 磁铁能和磁铁吸起来
3、 老师:老师带来了不是铁的东西,问幼儿能不能被吸起来(请幼儿依次回答)。
4、 老师: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将它们吸起来。
揭开每组桌上用来遮盖的布,每组的幼儿分别从篮子里拿出各种物体试验看能不能被磁铁吸起来。
5、在记录纸上画下来,先画磁铁,再把自己吸住的东西画在磁铁上
6、将幼儿的记录纸收上来贴在黑板上,配班老师将每人小盆里的东西倒入大盆子中
7、请幼儿导黑板前来,分别讲述自己将什么东西吸起来了。幼儿说出自己吸到什么东西后,老师再问其它幼儿有没有跟他一样的。
8、老师: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小朋友吸的东西多,幼儿开始比赛。
9、老师分别到每组前讲述比赛结果,分组数,并在黑板上记下每组的数量
10、老师:我们再进行一轮比赛好吗?
11、老师分组讲述比赛结果,分组数,将重复的东西剔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
12、幼儿帮老师收拾操作材料
13、老师:磁铁真的把不是铁的东西吸起来了吗? 幼儿分别回答,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做实验,实验成功后,老师问:磁铁到底在吸什么?
小结:磁铁还是在吸铁,只不过透过纸、布片把铁吸起来了。
老师:磁铁还能透过哪些东西把铁吸起来呢?我们去找一找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自始自终都围绕着老师创设的环境进行,刚开始老师让幼儿了解“发现”一词,循序渐进,让幼儿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这个活动基于幼儿在以往的活动中已有发现磁铁的经验,启发幼儿回忆有何发现。在幼儿操作后,在记录纸上画下自己用磁铁吸住的东西,记录纸下方注有“姓名”一栏,但没有一个小朋友将自己的名子填上,没有起到作用。
在幼儿分别讲述自己用磁铁将什么东西吸起来的时候,老师应引导幼儿是怎样把不是磁铁的东西吸起来的`,在比赛前,老师没有交待幼儿一定要吸不是铁的东西。
在小组活动时,老师应引导幼儿合作探究,在数数量时应让幼儿自己数自己组的数量,再报出来,或者为了更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可在比赛时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几个人拿东西吸,一个人专门记录吸到的东西,并数数。
本次活动有静有动,有可操作性的由西,整个活动安排的比较轻松。
本次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其它幼儿无法参与进来,幼儿无法实现相互交流,无法实现互动,这个环节值得老师思考。
“让幼儿与环境对话”表达了环境创设的一种新取向,实现了环境创设的一种质的转变:变静态环境为流动环境,变单一环境为整合环境、变局部环境为宏观环境,变物质环境为心理环境,同时促进了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发挥了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真正实现了环境与幼儿的“对话”。
小百科:铁在生活中分布较广,占地壳含量的4.75%,仅次于氧、硅、铝,位居地壳含量第四。纯铁是柔韧而延展性较好的银白色金属。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表达的一种最为直接、能最快让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响范围已逐步由年轻人向幼儿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别是一些节奏欢快、曲调变化简单,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青睐,在孩子的生活中已占据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俨然一位超级小“泛丝”,对很多歌曲达到了张口就来的程度。自从SHE的歌曲“波斯猫”在街头巷尾唱响以后,经常在幼儿园的孩子口中能听到她们的“童声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众人和,气势雄壮之极,尽管他们对其中歌词的意义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对乐曲的曲调和节奏却可以丝毫不差的进行演绎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智能教学CD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乐曲,乐曲那跌宕起伏——活泼、舒缓与气势宏大的叙事诗般的曲调风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极其相似的乐曲,更是让我激动,于是,一个流行音乐与古典交响乐的融合点所触发的教学思路,在我脑海中渐渐形成了。
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通过一个很古老又很经典
的“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乐的内容,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内容,感知乐句力度的强弱变换以及曲式风格的不同。
2、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对自己进行简单装扮,以更好的表现作品内容,感受表演的乐趣。
4、培养幼儿独立与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情景剧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波斯集市”剪辑、有关背景图4幅、化装脸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活动流程:
分段欣赏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整体表演——装扮自己——汇报演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小老鼠,问:
1、小朋友看,这是谁?(幼儿回答后,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我是一只小老鼠,快乐的小老鼠。)
2、小老鼠长得什么样子?(启发幼儿说出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
3、听说,今天小老鼠的很多朋友也要出来逛逛,瞧,他们来了。听,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时出示图谱,老师有节奏地进行儿歌朗诵:我是一只小老鼠,快乐的小老鼠,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朗诵儿歌的声音由轻到响。)
(自评:从浅显易懂的儿歌节奏和图谱中,自然地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特点,幼儿有感性经验,容易理解和感知。)
二、分段欣赏并表演:
(一)、欣赏表现第一段音乐。
1、提问:小老鼠在唱什么?
2、小老鼠唱的歌前后声音有什么变化啊?(先轻后响,表现老鼠越走越近,越来越大的样子,请幼儿用身体动作和声音表现这种变化。)
3、小老鼠今天出来干吗?这段音乐中,你能感觉小老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非常欢快)
(自评:音乐中的弱——强渐变的过渡通过儿歌的声音渐变表现了出来,结合幼儿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容易感知距离远近、声音强弱和身体大小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幼儿的身体和有节奏的语言的帮助,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力。)
(二)、欣赏表现第二段音乐。
1、正在小老鼠高兴地寻找食物的时候,谁出现了?(欣赏曲二波斯猫)
2、请有兴趣的幼儿进行歌曲演唱。
2、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只波斯猫会怎样唱呢?(引导幼儿创编波斯猫歌词,同时加上体态律动进行练习,感知、表现波斯猫沉稳、机智的形象,注意和音乐节奏的匹配。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和幼儿探讨,一起对创编的内容用简单的图谱记录。)
(自评:孩子们对“波斯猫”的音乐已经耳熟能详,特别是对后半段的音乐特别感兴趣,基于幼儿这样的特点,选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类似风格的音乐,作为波斯猫出场的音乐,一方面幼儿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创编歌曲打下了基础,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同时潜在地让幼儿领略了交响乐和流行音乐风格的不同。这个环节中幼儿对歌词的创编是个难点,教师对创编出的歌词的简单而有趣的记录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创编的乐趣。)
(三)、欣赏表现第三段音乐。
1、波斯猫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讨论回答)
2、看见波斯猫睡着了,谁最开心了?他们会怎么做?(幼儿创编并即兴绘画图谱,表现小老鼠偷东西和左右观察的情景,用身体动作表现。)
3、突然,波斯猫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小老鼠看到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幼儿讨论并表演。提示幼儿根据音乐的渐弱变化,从动作神态中表现出小老鼠对波斯猫的偷偷接近想试探他,蹑手蹑脚的情形)
(自评:这段音乐的情节性、曲折性较强,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的转折与强弱渐变,加上故事化的情节,幼儿的情绪始终都沉浸在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兴趣的提升激发了幼儿进一步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帮助了幼儿以最贴切的动作表现音乐的特征。这个部分是对上两个环节的提升,从教师示范的图谱,到幼儿和教师共同制作图谱,到现在的幼儿独立制作图谱,幼儿的能力也在活动的过程中渐渐提高。)
(四)、表现最后一记结束强音。
延续前一段游戏情境,突然播放强音部分,波斯猫表现抓住小老鼠的情节,让幼儿讨论,如何才能不被波斯猫抓住?
(五)、连贯表演。
1、幼儿整体表演:(1)、集体共同表演。(2)、分角色表演。
2、要求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材料简单装扮自己,进行汇报演出。(提示:注意脸彩棒和平时使用的油画棒的区别,不能将油画棒的颜色直接涂抹于脸上)
(自评:这是活动的高潮,以往的音乐活动表演,幼儿通常都戴上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头饰进行表演,这次的活动了某些“嘉年华”庆祝活动中的装扮手法,让幼儿通过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脸上进行自由绘画装扮,表现出两个角色的不同特征,幼儿这时的情绪既新鲜又激动,加上装扮后的戏剧性的脸谱效果也能进一步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从而也丰富了幼儿对音乐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现能力,激发了幼儿今后进一步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更加丰富的废旧装饰材料,如:旧报纸、碎布、小铃铛等,让幼儿在表演区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进一步的装饰,并表演。
2、尝试借助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节。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色、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逛公园。
(1) 春天到了。公园正在举办《花卉展览》,我们一起跟着爸爸和妈妈去逛公园看花卉好吗?
(2) 幼儿围成大圆圈,开展音乐游戏《逛公园》。
(3) 小猫捉老鼠了,爸爸、妈妈带着大家一起来到了公园。哇!公园里的花卉真漂亮呀!听说公园有花卉展,许多朋友纷纷前来,快来看——谁也来公园了?
2、布置花卉场景,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操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 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色,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4、讨论活动: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
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色。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演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