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说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木偶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木偶人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儿:老师好。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那我们一起来请他出来好吗?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师以木偶的语气对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叫木头人,我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边拉动木偶边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表演结束,教师用木偶人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可以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就不许动,不许说话了。
(2)如果谁动了,就必须伸手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游戏时间。
(1)教师和全体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2)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3)幼儿两两为一组说儿歌玩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除了木头人,你们还见过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稻草人,石头人等)
游戏时再进行仿编儿歌。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还有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倾听,不理解规则。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听说游戏。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玩水
活动目标1、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体验玩水的乐趣。
2、了解水的作用,知道人离不开水,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过程记录
一、教师边玩水边提问
1、教师将玩具、容器等倒入装满水的盆中,边玩边自语:“怎么玩具倒入水中后有的沉下去,有的浮在水面上?-------”
2、教师用两个容器相互生水并倾倒,让幼儿看水从容器里流到盆里。
二、小朋友分散玩水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容器、玩具,随意玩水。
2、师:请大家试一试,哪些玩具会浮在水面上,哪些玩具会沉下去?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玩水,并对幼儿在玩水中的尝试精神和得出的尝试结论作评价。
三、小朋友感受水的流动
1、教师请小朋友把盆里的玩具试着拿出来。
2、给幼儿有漏洞的容器,让幼儿进一步取水。总结:水会流动。
3、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水流动?水流动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四、教师用透明塑料袋盛白开水,请幼儿观察
1、听听水流进塑料袋的声音。
2、看看水是什么颜色。
3、在塑料袋上戳个洞,请幼儿用饮用水的杯子接水,听听水流进杯子的声音,闻闻、尝尝水的.味道。
总结:水无色无味,流动时会根据水流的急、缓与流入不同的容器,发出不同的声响。
五、鼓励幼儿用滴管、水枪、针筒、塑料袋、颜料等尝试各种玩水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问:哪些地方可以玩水?水有什么用途?
六、总结水的用处,揭示人和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小班的音乐律动《碰碰舞会》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活动很枯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做着自己喜爱的动作,感受律动的乐趣,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从而激发了孩子们表现音乐的欲望。《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将音乐活动与幼儿游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可以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快乐活动中直接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旋律,能在散点状态下,有节奏地表现小熊走路的姿态。
2、由个人到合作表现身体可“碰碰”的部位,初步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
3、体验与同伴友好轻碰身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音乐剪辑
教学重难点:喜欢律动,能够由个人到合作表现身体可“碰碰”的部位
教学方法和手段:游戏法、演示法。电脑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激发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是谁来了?”(点击课件出示小熊)
“今天小熊家要开一个“碰碰舞会”(点击课件),你们想去参加吗?”
(此环节出示小熊,引出“碰碰舞会”激发幼儿兴趣,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
二、分段熟悉音乐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碰碰舞”吗?”——碰碰舞就是碰碰身体跳跳舞。
“想一想身体的哪些地方可以碰一碰?”(恩,我们可以碰碰手,碰碰头等)
(一)熟悉音乐第二段,玩碰一碰游戏。
1、个别探索,同伴互学
(1)师:“那你想碰碰身体的什么地方?(哦,碰碰头,碰碰手,真高兴)高兴的动作可以怎么做呀?”
(2)师:“哦,碰一碰,真高兴。碰一碰,真高兴”。
(此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有节奏地念“碰一碰,真高兴”(头、肩膀、手等),为下面要进行的碰一碰游戏打好基础)
2、出示图谱,随音乐做“碰碰手,真高兴”的动作。
(1)师:“看看小熊做了什么动作呀?“我们也来做做看,碰碰手,真高兴;碰碰手,真高兴”。
(2)师:“一起来听音乐玩碰一碰游戏好不好呀。
3、俩俩合作玩。
师:“和旁边的好朋友一起玩碰碰手的游戏,想想可以怎么碰?可以两个手一起碰喔!”(随音乐练习)
师:“你还想和好朋友一起碰哪里?”
出示图谱,随音乐做“碰碰脸,真高兴”的动作。
4、完整随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来完整的做一遍吧。
(由个人到合作表现身体可“碰碰”的部位,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碰碰舞的基本动作)
(二)熟悉音乐第一段,随乐模仿小熊走路。
1、出示图谱。
师:小朋友们,你们学会碰碰舞了吗?我们可以去参加舞会了。可是小熊家怎么走呢?让我们认识一下去小熊家的路。
一个脚印走一步,去小熊家还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要看好红绿灯,不能乱闯。
2、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看姜老师是怎么走的”。
3、师:小朋友一起来一遍,准备好了吗?
(此环节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旋律,能在散点状态下,有节奏地表现小熊走路的姿态。)
三、完整玩音乐游戏。
(一)随乐看图谱完整梳理音乐。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去小熊家是怎么走的?
走到小熊家(提醒幼儿到小熊家后要马上找个朋友手拉手)——跳碰碰舞——回家。
“我们来跟着音乐练习一次,要做得棒棒的才能去小熊家表演。”随音乐在座位上做一次。“想一想除了碰碰脸,还能碰哪里?”
(二)完整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1、第一次游戏,能随乐根据ABA句式变化动作。
师:“你们做的真棒,现在我们去参加笨笨熊的舞会咯,起立,红灯、绿灯、出发……”
2、第二次游戏,交换游戏伙伴,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
师:“再来玩一遍,我请小朋友带路,听好音乐,可不能走错哦”
活动延伸:创编到其他动物家参加舞会的情节,在与同伴游戏中分享更多的快乐。
(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完整的进行游戏,初步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进一步体验与同伴友好轻碰身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错、穿错,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鞋子对对碰》的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
,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幼儿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
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
方式会使
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游戏:对对乐。
1、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
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评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让幼
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中,连平时常拿错鞋子的几个小朋友也配对成功。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进行分组)
2、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评析:这一环节与第一环节首尾呼应,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难度,
通过师生共同检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反思: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
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大小,并练习用重叠和并放的方法进行一一对应。
2、能积极动脑筋寻找正确的答案。
活动准备:
瓶盖两套:一套为从小到大有盖的瓶子4个,另一套为一样大的有盖的瓶子4个。
2、杯子和杯盖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瓶与盖比多少
1、情景导入
教师:狗妈妈在家大扫除的时候,找出了许多瓶子和盖子,你能帮瓶子找到盖子吗?
教师: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
2、重叠对应比多少
教师出示一样大的瓶子和盖子若干,与幼儿讨论。
教师:用什么办法知道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呢?
引导幼儿将瓶与盖重叠对应(一个盖子盖在一个瓶子上),再说说谁多谁少。
3、并列对应比多少
教师出示从小到大有盖的.瓶子一套,与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知道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呢?
教师:如果不用盖子盖瓶子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出瓶子与盖子谁多谁少呢?
引导说出并列对应的方法。
二、帮瓶子找盖子
1、介绍比赛活动
教师请幼儿观察两组瓶子(一组为从小到大的三套,另一组为一样的三套),请6名幼儿分两组比赛将盖子盖在瓶子上。
讨论:哪一组快,为什么?
巡回比赛。
三、幼儿操作活动。
帮狗妈妈整理东西
看,这里有许多套杯和瓶盖,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