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逐段阅读,扶放结合,引导自学、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船的演变,感悟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发展。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重难点、关键: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认识船演变的最初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1如果让你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导入 新课。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5指名强调识字重难点。
(1) 字音
棍 喷 稳 舰 扁
(2) 字形书写
喷 舰
6回到课文,同桌合作练习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找一找:船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变化?
船的演变:树干筏子独木舟有了船桨帆船把桨装在船尾的大轮上蒸气机带动轮桨原子能发动机
四学习课文的确1、2自然段,了解船的发展变化。形式
1具体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文中介绍了船的哪几种发展形式
?各有什么特点?
(3) 朗读这段。
2小结学法:默读课文找出船的发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认真读文体会。
3学法导读,放手自学第二自然段。
独木舟:又快又安全,可以放东西。
配船桨:走得更快。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快。
五总结课堂,初步感悟。
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说说:你从船的这些演变中,体会到了什么?
3设问,引导课后自学:接下来,船的发展又经历哪些变化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并查找有关船的其他资料。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
17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2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发展。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各种船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文中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导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船的几种发展形式,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学法导读,自学课文35自然段。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指名介绍学法。
(2)教师强调:默读课文找出船的发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认真读文体会。
2同桌合作,运用学法自学课文35自然段
3独立填写自学反馈表。
船的发展形式多样
特点
体会
4指名反馈:展示、介绍表格中填写的内容,评议。
(1) 船尾大轮上装桨:轮子转动就能走
(2) 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3) 原子能发动机:大、先进(客轮、货轮、军舰
油轮、潜水艇
5总结感悟。
(1) 教师引读板书内容,加强感知船的演变过程是日益先进。
(2) 思考、交流:从船的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类的智慧与探索;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
(3)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拓展激励,结束课堂。
1拓展:说说你知道哪些船?向大家介绍介绍。
2激励:正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不断探索,才使得船从一根树干演变成为今天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威武的军舰,神奇的潜水艇。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相信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勤奋努力,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3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
18祖冲之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与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重点、难点、关键: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18祖冲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2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祖冲之对月食发生的时间的研究。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月食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人物。
板书课题 介绍祖冲之。
二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并标出段落序号。
2从文中找出本课生字新词,读读认认。
3分段指名读课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认读生字词。
(1) 字音
资 证 州 置 剩 准
(2)字形
敲 剩
6 同桌互读课文。
三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祖冲之的一件什么事?
3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4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 祖冲之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2) 祖冲之用事实向人们证明月食是自然现象。
5指名分段,评议。
(1)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2) 第二部分:46自然段。
6男女分段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探索。
1教师导言:祖冲之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在这一篇课文中主要讲他研究什么呢?(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他为什么想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又是怎么研究的?结果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
3交流。
(1) 研究的原因:人们的愚昧发生月食慌作一团,认为月食不吉利。
(2) 研究的过程:刻苦认真翻阅、分析、研究、验证。
(3) 研究的结果:清楚月食发生的原因,准确推算月食发生的时间。
4指导朗读。
五总结课堂,设置导读。
1谈谈:读了课文13段的内容,你对祖冲之又有哪些新的了解?
2学生发言。
3教师导读:祖冲之经过努力准确地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后,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思考。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
18祖冲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课前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说说:人们刚开始是怎么看待月食的?祖冲之又是如何去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的?
3学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
1导读:祖冲之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
2学生自由读46自然段。
3交流。
(1) 人们的愚昧,不相信月食是自然现象。
(2) 祖冲之对月食的胸有成竹,对科学的坚信与执著。
4分角色读书4、5自然段。
5结合朗读,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坦然、处置、皓月当空、灯火辉煌体会祖冲之的平静,及当时环境与月食现象的反差,感悟科学是不容置疑的。
6学生读6自然段。
7引导想象:众人为什么全呆了?你知道他们当时的心里回想些什么吗?
8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愚昧的人们面对真实的科学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心里。
三总结全文,拓展了解。
1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3拓展延伸,了解月亮的变化。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
语文教案 篇2
复习目标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复习重点
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复习难点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难点突破
可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法,对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汇,在复习本课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文言文的常用词也适当练习。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
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板书课题 五柳先生传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可据学生情况处理)
四、知识点梳理
1、文学常识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2、掌握重点字词句(侧重课下注释)
3、反复朗读,回答问题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2)、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革瓢屡空”。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一类文章。家庭式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教育学生爱家、爱亲人是对他们进行人文熏陶的基础。因此本单元与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学习本节内容,要使学生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品味记叙散文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能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来学习写作自己家庭生活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一幕,从而做到我爱我家,我爱社会的目的。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的,这里有浓浓的父母之爱,有深深的手足之情,因为学生有亲身体会,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字词句方面已经不存在障碍,能明确的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会简单的运用各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情感抒发。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亲情的再次感悟,从而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的至爱亲情。用自己的.写作能力抒发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学生认知障碍点:环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思想起到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阅读方法上可采用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能正确认识母爱,理解母爱,从而报答母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复述两则寓言故事。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学会写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的最后谁得了冠军?它为什么能得冠军呢?如果它们再举行一次比赛,你会想什么办法使小白兔反败为胜呢?
2、揭题并板书
二、学习《知了学飞》。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
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分段读这则寓言。
说说知了是怎样学飞的。
照样子写词语:
爬来爬去东张西望
用以上两个词语仿说一句话。
3、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4、小组讨论:《知了学飞》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班级汇报交流。
三、学习《蜗牛和蚯蚓》
教法同上。
在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蜗牛和蚯蚓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来分析它们的'形象,从而悟出道理。
四、再读这两则寓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蜗牛一样,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样,空有理想,而不能脚踏实地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只能是一事无成;更不能像蚯蚓那样,满足于现状,害怕辛苦,那样是永远不能改变生活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整体导入
这两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指导朗读。
《知了学飞》中,知了“东张西望”、“爬来爬去”的神态和动作要重读,两次出现的“知了!知了!”在读时可适当夸张,以突出知了的自满和不耐烦。
三、选自己喜欢的一则寓言进行复述,可加上自己的想像和动作。
小组练习复述。
推选复述优秀者进行表演复述。
四、识字写字。
认识的6个生字,通过组词的方式练习识记。
写字。
注意“嚷”的书写指导和“翅”的读音矫正(读chì不读cì)
五、拓展:
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等书。开一次寓言故事会。
语文教案 篇5
一、谋篇立意
自古以来,灿烂的星空就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小行星从发现以来只有200年的历史,可已有8000多颗被观测记实。本文作者以详实的资料和科学的分析向读者介绍了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方法,增强了我们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天文工作者的观测和研究,尤其是对1号、2号、5号介绍较为详细。之后重点说明了小行星的编号和命名:“在不同的年代里有三次以上能根据预报观测到一颗小行星时,才给予正式编号,同时,发现者获得小行星命名权。”最后,文章还说明了小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绝大多数都是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还有近地小行星。关于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以及有待研究的新课题,文章在最后也作了简单介绍。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介绍了小行星的存在及存在的位置。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的,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它们大多数都是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第二部分(第2至第9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小行星的情况。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2至第4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小行星的发现史。这一层首先说明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在 1801年1月1日被意大利西西里岛北部巴勒莫天文台台长皮亚齐发现的详细经过,揭开了小行星的发现史。接着在第4自然段中介绍了小行星发现过程当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说明在科学技术还不很发达的时候.小行星的发现是一件比较艰难的工作。最后说明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发现并获得永久编号的超过8000颗。这就是小行星的发现史。
第二层(第5、6自然段)介绍了小行星的命名方式。其中,第6自然段又介绍了有趣的“中华”星的命名情况。
第三层(第7、8自然段)介绍了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近地小行星的发现情况。
第四层(第9自然段)介绍了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
第三部分(第 10、11自然段)介绍了科学家们对“为什么在九大行星间夹杂着这么多的小行星,而不是一颗大行星呢”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见解,并鼓励我们进一步去更多地了解小行星。
三、说明重点与说明顺序
课文围绕小行星,主要谈了两大方面和几个小的方面。两大方面是:①小行星的发现史。②小行星的命名方法。几个小方面有:①小行星的`位置。绝大多数都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比较集中在距离太阳2。3-3。3天文单位间的几个区域内,另有4颗近地小行星。②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并由此提出新课题:为什么众多的小行星不是一颗大行星呢?简单介绍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及意义。
全文从总体上看是逻辑顺序,由总到分。文体部分是并列关系。每一层次的顺序又不尽相同,在说明小行星的发现史时,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四、列数字说明方法的运用
本文主要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其中最大的1导小行星的直径也只有1000千米”。在列数字的过程当中又使用确数和约数。确数和约数有不同的作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了全面、精确的程度,应用确数予以说明,如“小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8个天文单位”,其中“2。8个天文单位”准确说明了小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尚未达到全面、精确的程度,应用约数加以说明,如“约在50万颗以上”。确数和约数的合理使用,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
五、精当的用词
课文用词精当,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在说明第一颗小行星被发现时用了“陌生天体”一词,照应“发现”照应“任何星图上都没有标注”等语。说明它闯入了科学家的视线,闯入了科学研究领域,开启了天文观测的新篇章。
又如,“1804年和1807年,3号和4号小行星又相继被发现”“相继”一词,既说明了先后顺序,又说明两颗小行星的发现相隔时间之短。
另有“风采”、“着实”、“杳无音讯”、“雨后春笋”等用得都很精当。
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建议
要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我感悟,提高自学品质,形成适宜的学习策略。在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应是:使用一切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用语言暗示、趣事导入或设置富有逻辑关系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适时予以点拨。要突出学习过程的意义。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感受语言的过程,而感受语言是达到领悟语言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拥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阅读经历,才会形成对语言敏感性、联想性、想像性的认识,才会积累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也正因为如此,才可能会在其中蕴藏着可贵的独立性、独创性,才会克服消极被动学习等弊端。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应真正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诚心作学生探究问题的伙伴,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于挑战书本与权威,敢于发表一己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