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并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体验匹配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和纽扣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有个东西向他滚来,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颗纽扣。
提问:咦,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呀?谁能来说一说?(圆形的、白色的、上面有四个洞眼)
师:嗯,观察的真仔细,那这颗扣子会是谁的呢?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二、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的颜色、形状、扣眼数量的不同。
(一)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颜色不同
问:小老鼠在路上看见了谁?(小狗)它会对小狗怎么说呢?小老鼠拣到的纽扣是小狗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狗,应该怎么说呢?
(二)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形状不同
问:小老鼠来到了萝卜地里,看见了谁?(小白兔)它会对小白兔怎么说呢?小白兔拿起放大镜看了看衣服的我纽扣,会怎么说呢?为什么?如果你的小白兔,应该怎么说?
(三)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扣眼数量不同
问:小老鼠这回找到了谁了?(小猫)它对小猫怎么说呢?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小猫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会怎么说?(要求说完整话)
(四)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大小不同
看接下来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蜜蜂)小老鼠说:为什么你觉得不是?
小结:大象的纽扣比小老鼠的纽扣大,蜜蜂的纽扣比小老鼠的小。
三、观察画面,感知发现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的纽扣相同
(一)师:那纽扣到底是谁丢的呢?小老鼠回到家,发现了什么?(妈妈身上的衣服纽扣丢了)你们和小老鼠一起观察观察它手上的纽扣和妈妈身上的纽扣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一样呢?
小结: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扣子上的洞洞数量一样,还有大小也一样,是妈妈的纽扣。
(二)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妈妈心里怎么样?
四、操作感知,体验匹配活动的乐趣
(一)出示操作图片,交代要求。
师:刚才我们帮小老鼠找到了丢纽扣的人,今天,许多小动物的纽扣丢了,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找回来,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它的纽扣是哪一个,然后把纽扣贴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根据需要择时介入指导
(三)小组或个别分享幼儿操作作品。
五、活动延伸
这些操作板放到区角里,我们下次还可以玩,也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玩。
: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对孩子而言,可能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了,通过让孩子了解点彩画的表现特点,尝试了点彩作画。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感受点彩画的独特美。
2.喜欢点彩画,乐意尝试,体验点彩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相关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
2.颜料、画笔。
3.绘画纸、棉签。
活动过程
1.小小“魔术”,激发兴趣。
“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小点点。他还会变魔术呢!”(播放教师教学资源。)“睁大眼睛仔细看,瞧,这是什么?”
“我们接着往下看。”(将放大的画缩小到原来的.大小。)
“看,小点点变出了什么?”
小结:小点点变的画好神奇啊,近看只是各种颜色的点,退远了就组成了一幅画,这就是奇妙的点彩画。
2.出示教学挂图,欣赏作品,感受点彩画的美。
“这幅画什么地方比较特别?”
“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整个画面是不是都布满了小色点?”
小结:画面上蓝天、云彩、小船、湖面都是由不同颜色的点构成的。
3.幼儿尝试点彩,体会点彩画的乐趣。
幼儿自选材料,进行颜料点彩。
4.展示点彩作品,进行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由浅到深,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教学。通过这堂课,引导孩子初步了解“点彩画”的特性,欣赏了点彩作品,很多孩子能独立创作一幅点彩作品。只是在一些小细节方面,我觉得存在一点点问题。如教师示范时,画了一条鱼,很多孩子就都点画了鱼,所以在启发孩子创新方面还不够。而且点彩画是需要耐心去点画的,在孩子作画时,尽量让孩子静下心慢慢的画,这样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百科:点彩画派即"新印象画派",亦称"分割主义"。是运用圆点绘画方法作画的画派。点彩画派源于法国。是从印象派的光与色彩的原理发展而来。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能根据瓶、罐口的大小及其它一些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匹配。
2.尝试用瓶、罐、盖子及一些辅助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愉悦的情绪。
准备:
1. 与幼儿共同收集各式各样的盖子和瓶子、罐子若干
拧的瓶盖---优酪乳,胶卷合资,药瓶,橡皮泥盒子
按的瓶盖---杨协成豆奶,大大卷,薯片
铁罐的盖子---奶粉罐,八宝粥,茶叶罐子 。
2.彩纸、剪刀、双面胶、范例 等。
过程:
一. 出示盖子,感知盖子的不同。
师:瞧我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盖子。
师:他们都一样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有大的有小的,有塑料的,有铁的;颜色也不一样)
二. 选择合适的瓶罐和盖子匹配。
师:这些盖子和他们的好朋友分开了,现在他们都很着急,想请我们帮忙找一下他们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1) 教师示范(将各种瓶子罐子逐一排在场地四周)
师:我先帮这个盖子找找他的朋友 “找找找,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找到啦找到啦,我的朋友找到啦!”
师:瞧!盖子与瓶子能紧紧抱在一起,这才是好朋友
(2) 让幼儿操作(找好朋友的瓶子陈列在前面)
师:还有很多盖子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的好朋友?
找的.时候要拧一拧、按一按,盖子与瓶子能紧紧抱在一起的才是好朋友!
(3)大家来找碴
师: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盖子宝宝全都找到了朋友,但是到底是不是找对了朋友呢?
师:请你们在找对的瓶子盖子上贴上笑脸娃娃,反之贴上鬼脸娃娃。
分别展示找对和找错的瓶子和盖子,让孩子说说是怎么让盖子找朋友的?并帮助找错的瓶子和盖子重新找朋友! 提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好办法帮助盖子找到好朋友的?
三.装扮瓶子宝宝
师:刚才你们帮助盖子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可开心啦!现在这些瓶子罐子宝宝要开化妆舞会啦!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范例—瓢虫,火箭,鱼等)
师:他们是谁变得?(瓶宝宝,薯片罐子等)
师:你们想不想帮助其他瓶子,罐子宝宝化化妆?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让它们交朋友后变得东西更好玩、更有趣!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欣赏幼儿的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先做好的幼儿吧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听。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近期,我班有好几个小朋友过生日,蛋糕对孩子来说十分的熟悉,绝大部分孩子喜欢蛋糕,但蛋糕上的精美花纹又往往会引起小朋友“啊”的一声。因此,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一定会让他们心花怒放,喜笑颜开,在充分满足其好奇心的同时,又能真切地感受做蛋糕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他们懂得珍惜食物,懂得感谢他人,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得以更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标花蛋糕,初步了解蛋糕纹样的基本制作过程。
2、学习挤捏的动作,锻炼幼儿手指的活动力度。
3、培养幼儿懂得珍惜食物,学会感谢他人的情感。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难点:
能用适当的力度进行挤捏,并能标出简单的花纹。
活动准备:
事先制作完成的成品标花蛋糕一个,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个(略大于幼儿),幼儿制作用的小蛋糕、奶油装袋人手各一份;切好的小水果若干(如小蕃茄);擦手用的毛巾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客人送来了一样礼物(教师故做神秘的打开盒子)
1、引导幼儿说说蛋糕是什么样的?
2、说说自己最喜欢蛋糕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幼儿交流)
二、了解、学习蛋糕纹样的'基本制作方法
1、你们知道蛋糕上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吗?(幼儿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奶油做出来的)
2、示奶油袋
师:瞧!这是什么呀?;本文(奶油)你看它的样像什么?(伞)
3、教师讲解演示:
A、演示:这顶伞我们呀要倒着来用,用手握住伞柄,将伞尖朝蛋糕,用五个手指用力的挤捏(请幼儿边听边模仿老师徒手做一遍动作),让奶油从袋里出来,标到蛋糕上(教师示范标出简单点状花纹)
B、引导幼儿观察手指用力与不用力时奶油的变化,并练习捏的动作。
三、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标出与老师不同的纹样。
2、提醒幼儿留意挤捏的力度,动作稍慢些。
3、表扬标出不同花纹的小朋友,并为制作完成的小朋友提供小水果,加以点缀。
四、作品展示
小朋友的蛋糕太美了,我们一起开个生日会吧!(大家齐唱生日歌,吃蛋糕)结束。
: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