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纸工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纸工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纸工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剪纸拼贴的方法表现螃蟹。
2、探索学习用剪刀剪出圆形、条状以及尖角等技法。
3、喜欢进行剪纸粘贴活动。
活动准备:
1、每张桌子上有小筐子2个,装有剪刀和彩色蜡光纸若干。
2、浆糊和抹布若干。
3、玩具螃蟹或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全身批着硬铠甲,两吧大刀手中拿。从来不会走直路,一生总是横着爬。(——螃蟹)
幼:猜谜底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认识螃蟹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螃蟹图片,提问:
师:螃蟹是什么样子的?
师:螃蟹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看一看,螃蟹有几只脚呀?螃蟹前面的两只大钳子是什么样子的?
师:螃蟹身体两边的脚有几只?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讲解制作螃蟹的.方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好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材料呢?
师:怎么样用这些材料来制作大螃蟹呢?
师:(根据幼儿讲述的方法,师范用剪刀剪出螃蟹的身体、眼睛、大钳子以及8条腿,并逐一贴在前面的白纸上供幼儿观察)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师:看看,老师的螃蟹漂亮吗?
师:可是老师觉得我的画上太空了,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让画面美一点呢?
师:想一想,螃蟹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呀?
师:那我们等一会儿把剪好的螃蟹贴到纸上以后还可以在空百的地方画一点水草和小鱼,让我们的大螃蟹不再孤单,也可以多剪几只小螃蟹,好吗?
师:作品制作完成后请小朋友们帮助螃蟹加个镜框,在边上剪一点小的图案贴上去,这样画面就更美了。(教师师范)
(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展示幼儿的剪纸作品,互相交流共同欣赏。
师: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作品拿到前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谁的螃蟹最形象,并且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大班纸工活动教案2
活动过程
1.参观纸工艺品展览,帮助幼儿初步了懈一些纸工艺品的名称及其艺术特色。
(1)让幼儿欣赏剪纸和撕纸部分,引导幼儿观察,并启发他们思考。
①引导幼儿观察剪纸部分,提问:这是什么?(窗花……)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剪出来的.) 这样剪出来的工艺品叫做什么?(剪纸) 你们觉得剪纸作品美在哪里?(对称、细致等)②引导幼儿观察撕纸部分,并就剪纸和撕纸的不同风格作一些比较。让他们知道,剪纸比较细致,撕纸比较粗犷;剪纸作品有的对称,撕纸作品一般不对称。
(2)带幼儿参观卷纸和折纸部分,在向幼儿介绍名称和制作方法之后,可给幼儿一些纸,让幼儿尝试着卷一卷或折一折。引导幼儿欣赏展品的精美之处。
(3)引导幼儿说出看到过的各种纸工艺品。
你还在别的地方看到过哪些纸工艺品呢?
(4)教师。
这些用纸做出来的非常漂亮的工艺品,叫做纸工艺品。纸工艺品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做各种纸工艺品还能使人心灵手巧。
2、幼儿尝试制作纸工艺品开展剪纸、撕纸、卷纸、折纸等活动,让幼儿学会初步的制作技能。
活动延伸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幼儿交流欣赏。
大班纸工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装饰房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漂亮吗?
(3)他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装饰房子。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你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洁、装饰的漂亮的幼儿。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非常认真,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