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3 07:53:1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必备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必备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学习以“愿望”为主题的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及识字、写字、造句、听故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三篇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友好的措施;知道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从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2.识字29个,写字15个。

  教学重点:理解两篇主体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拔苗助长》的寓意。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7——8课时。

  第一课时 拔苗助长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寓言《拔苗助长》,使学生知道凡事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

  2.识字14个,能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15个,能熟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放映《拔苗助长》。谁听过这个故事?给大家讲讲。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拔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认一认。

  2. 互教互学生字。

  3.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游戏找朋友(一位小朋友举起拼音卡片,另一位拿出于拼音相对应的生字)

  4. 给生字找“邻居”并读一读。

  5. 熟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 指名读课文。

  2. 讨论:(1)农夫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为了让秧苗快快长高,农夫是怎样做 的'?这样做你觉得怎样?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种种子的体会: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种子快点长大?你用了那些办法?

  3. 师小结:像农夫那样做是愚不可及的蠢事,他违反实物的发展规律,好心办了坏事。

  4. 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太急了不行?

  四.巩固复习。

  1. 指名读词语。

  2. 读课文。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拔苗助长

  拔 苗 助 总 终 于 疲 力 尽 累 非 常 枯 死

  拔苗助长 总是 终于 筋疲力尽 累坏 非常 枯死

  教学回顾: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采用多种读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交流中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自己获取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字5个,写字8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

  3.复述课文内容,对小山羊和小灰兔做简单评价。

  4.懂得讲信用的重要,自觉做到“说话算数”。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

  懂得讲信用的重要,自觉做到“说话算数”。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动物贴图 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看看他们是谁?

  出示小山羊和小灰兔图片(贴图或板画),让学生充分说一说。

  2.板书课题,生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老师配乐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 。

  3.检查识字情况,出示词语认读。

  4.小声读课文,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山羊和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什 么事?

  指名回答,评议。

  2.再读,体会相约时的心情。

  (个别读、分角色读、男女分读、齐读)

  3.过度:小山羊和小灰兔好开心啊,因为他们可以一块儿到森林里采蘑菇了。那么同学们,小灰兔回家拿来篮子,和小山羊去采蘑菇了吗?你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4.那么,小山羊和小灰兔之间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出示自学任务

  ①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山羊做法的语句,用“——”画出来。

  ②再读课文,找出写小灰兔表现的语句,用“﹏﹏”画出来。

  5.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第一次

  (1)小山羊是怎么做的?

  小山羊在家里等啊等啊,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灰兔来。

  ①生自读这句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感受(抓住“等啊等啊”、“等了很久”重点词语,体会小山羊很守信用)。

  ③生体会读。

  ④男女赛读。

  (2)小灰兔为自己的失约找了什么理由?

  刚才在路上遇见了小刺猬,我们聊了一会儿,耽误了一点儿时间,咱们吃了午饭再去吧。

  ①指名读。

  ②谈体会(结合“直到快吃午饭了,小灰兔才来”与“聊了一会儿,耽误了一点儿时间”对比体会)。

  ③感悟读,再次悟出小山羊很守信用。

  ④组内赛读。

  (3)总结学法

  ①分别找出小山羊和小灰兔表现的语句,读一读。

  ②抓重点词交流感受。

  ③读出感悟。

  第二次

  (1)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学第三自然段。

  (2)小组展示读。

  6.因为小灰兔不讲信用,所以当它让小山羊第二天再等它时,小山羊还是那么坚决吗?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7.第二天早晨,小山羊会不会等小灰兔呢?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8.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说话算数,做一个讲信用的.人。)板书:讲信用

  四、总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在这里,老师送给你们两句古语(完成“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背一背)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言必信,行必果。

  板书设计:

  小山羊(图)和小灰兔(图)

  第一次 等了很久 和小刺猬聊天

  第二次 等到太阳下山 和小花狗玩

  讲信用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讲信用中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学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第一课《我必须去》从正面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而本课则出现正反两个人物的对比行为,让学生体会不守信用时,对别人人造成的伤害,致使他人对自己不信任继而失去了朋友。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在出示课题时就让学生对此质疑,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会让学生有自己探究学习的兴趣,自己发问,自己学找答案。

  低年级学生对游戏充满兴趣,所以我在复习词语时,利用词卡、游戏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效果。

  文中第一个自然段描写了两个好朋友相约采蘑菇的事情,让学生揣摩他们的心情,加以体会,在读中感悟。让学生从自身体验语言的重要。继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在学习二、三自然段时,先由老师知道学习,接着回顾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做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学习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利用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男女赛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不守信用对别人造成的伤害。

  在学习结束时,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让他们明白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课堂中会多多注意纠正。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可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写小松鼠听说花生很好吃很高兴,想着秋天就可以吃到花生了。

  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写小松鼠每天都去看花生。

  第三部分(第四、五自然段)写小松鼠没能看见花生,他很疑惑。

  一般叙事文章都会将“过程”作为重点,但本篇课文却将过程略写而详细叙述了“找”前和“找”后的情况,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对这件事的思考。

  “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这也是小松鼠留给读者的问题。这个结尾告诉孩子们遇到问题我们要动脑筋,多看多想多问,才会解决问题,并也会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教学理念

  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的阅读实践代替了教师的分析。

  2、通过生动形象的童话形式讲授知识,开发智力。激发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产生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体会小松鼠心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松鼠及鼹鼠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同学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学生:花生

  师:同学们,动物乐园里可爱的小松鼠听说花生很好吃可是它不知到哪里去找花生,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和小松鼠一起去找花生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它找到了吗?并标出自然段。

  (三)朗读感悟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小松鼠去哪找花生呢?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你们能把看到的美景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的插图)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体会小松鼠对花生这种果实的喜爱和盼望。

  3、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重点强调“每天”一词。

  (2)“结”是多音字,你们知道它另外一个读音吗?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齐读本段。

  4、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师:小松鼠每天都去地里看花生结了没有,它找到花生了吗?

  带着问题,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小松鼠找到花生了吗?你能读给大家听吗?假如你是小松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出示插图2)

  师:花生真的被别人摘走了吗?你们能帮小松鼠找到花生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再齐读课文。

  (四)课本剧表演(学生戴头饰)

  (五)拓展延伸

  谁还知到在我们吃的事物中还有那些是长在泥土里的?

  (六)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那些收获?

  (七)作业: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八年级下苏教版教案)。

  2.理解沙漠中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重难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二、设计思路

  本文叙事生动,用例典型,教学本文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题目引导完成学习。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先让学生讲述自己听说过或在网络、书籍中看到过的有关沙漠的奇怪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或小黑板l。)

  明确: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要求:记住作者。

  三、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

  2.开头运用法显、玄奘的例子作用是什么?

  3.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你读过本文后能解释清楚吗?同桌试一下。

  4.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试从文中找几个句子分析这一特点。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人类认识沙漠,研究沙漠,进而改造沙漠。你能设想几种改造沙漠的方法吗?说说看。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

  明确:(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等科学小品)本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2.开头运用法显、玄奘的例子作用是什么?

  明确:(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出说明对象。)

  3.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你读过本文后能解释清楚吗?同桌试一下。

  明确:(课文主要描述了两种奇怪的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了解文中描写的如诗如划的月夜景色,体会作者热爱故乡,赞美故乡的思想感情。

  2、读、写、默本课的生字新词。

  3、体会指定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4、积累文中的好词语和好句子。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指定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要求:

  1、学习课文字词。

  2、读通课文。

  3、给课文分段。

  4、学习课文1、3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揭题。板书:啊!故乡那轮明月

  二、预习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借助词典理解新词。

  2、作者写了故乡哪几个季节的`月夜景色?

  3、按“总一分一总’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生字新词的音。

  2、理解词义。 无瑕:瑕,玉上面的斑点;无瑕,没有斑点。 萦系——围绕,牵挂的意思。 浩瀚——广大,繁多。

  3、写反义词。朦胧(清楚) 增添(减少) 驱赶(迎接)

  4、开火车读课文。 思考:作者写了故乡哪几个季节的月色景象? 板书:仲夏夜,秋天,初冬夜,春天。

  5、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明亮的故乡月晶莹剔透,纯洁无瑕,时常萦系着作者思乡的心。· 第二段;(2~6)故乡一年四季各具魅力的月夜景色,突出月夜是故乡最美的时候。 第三段,(7)赞叹故乡的明月是那样的美丽,那样地让人思念。

  四、学习课文第一,第三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故乡的明月是怎样的? 板书:明亮、纯洁无瑕、晶莹剔透。

  2、感情朗读。

  3、学习第三段。 课文第三段告诉大家故乡的明月是怎样的? 板书:美丽,叫人思念。

  4、感情读第三段。

  小结:课文第一、第三段告诉大家故乡的明月是明亮而美丽的。究竟怎样美丽?怎样叫人思念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抄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要求;

  1、学习课文第二段,了解文中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月夜景色,体会作者热爱故乡,赞美故乡的思想感情。

  2、体会指定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3、积累文中的好词语和好句子。

  4、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6小节,思考;(1)故乡月夜景色美在哪里?(2)边读边圈。(3)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完成课后练习2。

  3、出示句子:(1)仲夏夜,海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着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2)夜空里没有一丝云彩,如银如水的月光倾洒在海面上,没有一点阴影。

  (3)这样的月夜,看一眼,都让你陶醉。

  (4)复习“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的方法和步骤。 A、理解词义。 B、体会词的感情色彩。 C、感情朗读。

  ①“追赶,驱赶”把明月写富有人动作;表现作者对明月的喜爱之情。

  ②“如银似水,倾洒“写出了月光的质地,写出了月色如诗如画的景色,从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到月光的海岛是如此的明朗。

  ③“陶醉”写出了作者陶醉于水产丰富的喜悦之中,体会作者思乡爱乡之情。)

  板书:追赶晚霞,驱赶余日,迷人,似轻纱,如银似水,暖意,银光闪闪陶醉 (5)指导感情朗读。

  二、积累句子。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 2、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

  三、作业:摘录比喻句,反问句。

  总板书:啊!故乡那轮明月明亮 晶莹剔透纯洁无瑕仲夏夜追赶晚霞驱赶余日秋天 迷人似轻纱 如银似水初冬 暖意春天 银光闪闪陶醉 美丽叫人思念。

语文教案 篇6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2-24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6

语文教案02-26

语文教案02-27

语文教案02-27

语文教案02-29

语文教案02-29

语文教案02-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