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美术课教案

小学美术课教案

时间:2024-03-06 06:59:5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课教案常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课教案常用(15篇)

小学美术课教案1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通过看看动画片、做做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节融欣赏、表演、创作、表现为一体,探索美术学科与音乐、语文、德育等学科相结合。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魔幻的颜色》、《万花筒》两课,让学生对颜色的性能和对称的图形有了概念性的了解,本课是在此基础上的一节创作课。为以后《今天我值日》、《巧巧手》等创作画打基础。所以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绘画创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学情分析

  课前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但学生在绘画时构图是否完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比较的方法,并会用这种方法制作出“大人国”或“小人国”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色彩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难点: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小学美术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

  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4、浏览中国皮影网。

  教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那小朋友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

  二、讲授新课介绍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劫难之后至今未能扭转。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看来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真是了不起啊!刚才呢,小朋友已经了解了皮影的原理,那我们小朋友是否可以到大自然中,在我们玩的游戏中去找一找呢?譬如:在太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以及大树和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师在投影仪的光照中用手做出各种动物的形状)。

  小朋友也可以自己来试着做一做各种造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描画下来。并思考在不同光线下影子的不同变化。

  三、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影子造型,了解皮影的相关资料,及制作。

  四、小结

  教学随感:

  学生了解了皮影戏的制作原理和方法,也明白了根据太阳方向的不同,影子的方向也不同,为下节课的作业打下了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皮影,也知道了它是我们中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一种。同学们如果还有知道更多内容的,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小朋友们可以利用电脑查找我们需要的各种知识,真是又快捷,又省时间。不会的可以求助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世界艺术大师——马蒂斯。

  (一)欣赏他那独具风格的剪纸作品。

  马蒂斯他用剪刀创造的植物世界,色彩鲜艳,造型简单、有趣,充满动感,使人感受到他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精神。

  本来马蒂斯只用油彩画画,后来他发现了色纸。他先用色纸做出布局,再开始画。剪刀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线条简单有力、色彩鲜艳明亮。

  马蒂斯真正剪纸是在年纪较大时。有一次开刀,身体复原期间,只能做一些不吃力的工作,像画素描或剪纸,才发现剪纸比绘画更有趣味性。马蒂斯的剪纸看起来很简单,变化却很多。红色、橘色、蓝色的树页,果实、美人鱼、鹦鹉,像是一首大自然的组合曲;同样简单的线条,也可以变化充满旋涡动感的海洋。

  他说,在剪纸的过程里,并不知道要剪出什么,只是完全信赖他的手,当他剪出一只鹦鹉时,他觉得自己就变成那只鹦鹉了。剪纸使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在大自然光的造化下,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请同学们把你观察到的奇妙景象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老师看看谁最勇敢?

  (二)发展阶段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也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光下做出各种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和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欣赏书中图例,并谈谈感受。

  三、布置作业

  画有趣的影子

  作业要求:

  1、合理的构图,使影子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画出来。

  2、描画的影子清晰,造型基本准确。

  3、在影子造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胆添加和美化。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每个小朋友画的都非常有自己想法,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七、课后拓展

  1、向大师学画,运用色彩组合和变化。完成具有装饰意味的影子画。

  2、试着做做你熟悉的故事中的形象把它做成皮影戏。

  教学随感:

  由于上节课的分析和范画的欣赏,学生以基本了解光源不同,影子也不同,影子是不断变化的,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已经理解了科学的判断,作业情况很好!

小学美术课教案3

  课时:1课时

  类别: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 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知道鸟是人

  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情导入

  1、 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 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

  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3、 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小鸟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画小

  鸟好吗?看看谁画的小鸟最美

  二、探究学习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 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 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

  出示《写生珍禽图》,介绍写实手法。出示《凤凰图》,问学生画的'是什么鸟?世界上有这种鸟吗?它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7、“凤凰”是人们想象出的形象,非常美丽。你能想象并表现出一只美丽的鸟吗?说说你心中美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三、 提出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及课后延伸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2、谁是最美丽的鸟?谁的样子最奇特?

  3、你知道那些鸟是人类的朋友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小学美术课教案4

  教材分析

  在感情世界里,有一个字叫“爱”。有了爱,便会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感受,许多心情,许多渴望。孩子便是爱的结果,爱把孩子和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爱”便由家而开始……

  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

  学情分析

  1.学生主体条件。

  很多时候儿童都能够用五彩画笔创造出造型奇异、色彩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只要老师给予的是鼓励与支持,他们就更能将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信心十足的表现出来。选择温暖、美观、实用的家居图片,通过对同龄人创作的“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表象素材,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联想空间。但教师除了适当的引导与促进外,不过多地示范和讲解,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用语也应尽量是肯定与鼓励。

  2.适宜学生的工具。

  考虑到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培养探索精神以及体验成功教学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常用材料,让学生坚决自信地“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教师不进行范画,不限定创作规则,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1、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2、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难点:如何画出父母家人的形象与性格。

小学美术课教案5

  教材分析

  用作画的方法来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使之达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形式丰富的效果,是教材向学生介绍的一种新型的日记方法————日记画。

  与一般日记相比,日记画有形象直观、色彩鲜明、内容丰富、概括力强等特点。日记画不仅在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表现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典型的事例与环境加以表述,帮助他们处理好画面内容与文字叙述的关系,使学生画得生动、写得有趣、学得带劲。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学_与语文知识的关系,了解日记画的特点。

  2.引导学生多侧面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3.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平衡发展。

  教学重点:

  典型事例的分析与表现方法;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与空间层次的体现。

  教学难点:

  画面与文字的相互关系,画面的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

  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和日记的实际情况,收集学生的优秀日记画_作。

  学具准备:

  选择一篇自己认为较好的日记,彩色水笔、钢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行为规范,稳定课堂学_秩序。

  二、导入新课

  1.复_语文知识:日记。(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回答问题。)

  2.出示日记画范样、板书课题。(教师配合动作与板书,用语言进行衔接,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①这幅日记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日记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②画面与文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致、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图文一体。)

  ③作者选择了生活中的什么事例进行表现?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较为特殊的事例。)

  2.赏析课中图例。

  请学生把课本翻至第14页。

  ①图例表现方法分析。

  有黑白、白底有色、有底色有色彩三种表现形式。

  ②图例是如何选择表现内容的?

  《钓鱼》,小作者选择了星期日与父亲在湖边钓鱼的活动内容,仅用下饵的瞬间,概括了活动过程。

  《帮妈妈做家务》,选择了整理家务中的扫地一事,小帮手手中的道具、屋里陈设反映了扫地的结果。

  3.日记画的特点。

  以画为主,文字叙述为辅,文画一体,相映成趣。

  4.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方法:

  ①选择利于自己表现的事和物;

  ②合理分配画面与文字叙述的位置;

  ③铅笔起稿;

  ④草拟与画面相符的文字;

  ⑤着色。

  要求:

  ①注意文与画的整体关系;

  ②画要形象鲜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特定环境;

  ③文字叙述言简意赅,与画面相呼应。

  (教师可结合上述方法和要求,作步骤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根据自己的日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形式完成一幅日记画(彩色、黑白均可)。要求事例典型,环境独特,语言冼练,构图饱满,主次分明,对比中有协调。

  辅导要点:

  ①合理分配位置(根据学生日记的特点进行辅导);

  ②主体形象的刻划(出示学生能够接受的人物画资料,供学生借鉴、参考);

  ③环境气氛的渲染(强调对比关系的运用);

  ④草拟文字(注意语句的连贯、通顺及与画面的关系);

  ⑤黑白对比方法(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⑥色彩关系的运用;

  ⑦文字书写(要求规范,注明时间、作者、年龄)。

  五、小结

  优秀日记画讲评。

小学美术课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染纸作品。

  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尽情享受创作成功后的乐趣。

  六、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七、板书设计: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小学美术课教案7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勾勒填色激发方面的有关知识,学生并能够运用这一技法表现物象,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水仙花的结构、颜色和婀娜多姿的形态,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运用勾勒填色法进行表现水仙花。

  2、过程与方法:运用ipad来表现水仙花的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ipad表现水仙花。

  教学难点:叶子的前后穿插,花的不同形态。

  (四)媒体使用

  电脑(ipadkeynote、drawingbox、黑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导入新课

  对水仙花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介绍水仙花的基本知识

  了解水仙花的'叶子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了解写意画所表现的意境美。

  了解如何使用ipad表现水仙花

  古诗导入新课,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花?展示图片——水仙花。

  水仙花挺拔、清新、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是画家们喜欢表现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仙花一课。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仙花:

  水仙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属于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几十种,花色很多种,有单瓣和复瓣两大品系,可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盆景。水仙花是吉祥纯洁和高尚的象征。

  我们 一起来近距离领略这吉祥之花的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仙花的花和叶。说一说水仙花的花和叶的外形及颜色有什么特点?

  叶子是带状,每朵水仙花上有六片白色的花瓣,中心还托出一个金黄色的杯子状的副冠,里面还隐约可见的花蕊,这样美的水仙花在画家的笔下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小学美术课教案8

  教材分析

  从画玩具到画家具,把学生观察的视野,我家的家具由个人玩赏的小天地引向家庭的各个角落。把从画“喜爱”的引向画“好看”的。这不单要求学生的观察要深入一些,而且也是在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家的家具

  这一课用一幅相片,介绍了客厅里使用的(看到的)家具:柜、几、电视机、瓶花、挂面、电冰箱等;又介绍了四幅学生作品,分别画了各种家具,不论画的是单色还是彩色的,大都是画平面的,“排队式”的,这正是儿童画的特点,说明小孩子的观察和感知比较笼统、概念化,对空间观念还较模糊。这是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必然反映,歹可有过高的要求。

  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后的一次记忆画练习,教学时应善于从比较中看到学生的进步,从分析中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力求改进,以利于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习惯,学习能选择“好看”的东西凭记忆把它画出来。

  作业要求

  凭记忆画出家里“好看”的家具;画出家具的大致外形、内部特征和色彩、注意不同家具之间的大小比例及摆设的`位置。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家里的家具,看看哪件是属于“好看”的,认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为画好记忆画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提问学生:你家里有哪件你认为好看的家具,能把它的形象特征讲出来吗?

  二、指名要两三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线画出自己想画的一件家具,并发动同学评一评:

  谁画的好看。

  三、教师列举一些家具的名称和形状,如桌、椅、橱、柜、炉、锅等等,要学生联系前课画方形、圆形、三角形来记忆物象的形象,以此做好这次的作业,并着重提示学生注意表现这件家具的形状特征。

  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谈谈课本对学生作业所提出的要求。宣布这次作业是要求

  每人画一两件自己感觉最好看的家具。

  五、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择优介 绍。

  六、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家里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它的家具是什么,怎样摆设的。

  第 二 节

  一、启发谈话:前一课,每人都能画出自己家里最好看的家具来。老师布置观看自己家中某一地方有些什么家具,是怎样摆设的?有没有细心观察?

  二、指名几位学生谈观察感受。教师着重说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同,使用的家具也不会完全相同,摆设更有各自的特别之处。学生谈观察感觉时,一定要具体真实,才会画得好。

  三、作业:画自己家中的一角。要画上家具及摆设的位置和涂上色彩。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讲评:择优表扬。

小学美术课教案9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也比较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并且能够运用粗细不同的、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达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并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创新再造能力。

  2、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美术学科的线:直线与曲线、绘画中线条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道具、各种画笔、颜料、纸张。

  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将带着你们走入奇妙的“线”的世界。今天我还带来了几位线宝宝,现在就让它们出来跟你们打个招呼吧!

  一、创设情境:

  1、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这些线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吧!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线,直线、弧线、波浪线、折线

  2、游戏:(下面让我们先来做个冰与水的游戏)

  a、游戏说明:假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潭清澈的湖水,老师的音乐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了,身体要随着冻结,然后音乐响起,冰裂开了,春天来了,冰又融化成水。(学生游戏)现听音乐,在大脑里用线条记录你身体的动作,琴声停止后请同学说一说

  小结:人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线条。如:老师的琴声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产生的波浪线、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产生的直线和冰裂开产生的折线

  b、问,这三种线当中,哪种是表示静止的,哪种是表示运动的?

  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平直的线如:冻结的.冰面、门框、墙角线还有马路等会给人以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表现静止的感觉就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烈,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线条的动与静。(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二、积累资料,感受新知:(先让我们欣赏几组图片:)

  1、欣赏中国古代及中外现代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分别播放古代建筑课件和播放现代建筑课件)说说这些建筑都运用了什么线?(指名说)师总结: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

  板书:平直的线条——静止

  2、问: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那些物体?怎样表现?(指名说,并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

  师总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可以做相应的提示,如:公路、高压线铁塔、路灯、长江大桥等)并指导学生用直线表现简单的物体。(根据学生作品简单评价)

  3、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烟花、海浪)如果让同学们用线条来表现这些画面,你将如何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体会生活中的线条运用广泛且丰富多彩,艺术大师们也恰恰利

  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了不朽之作

  4、欣赏大师作品:(播放课件并逐一作简单的介绍)

  师: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格子》造型简洁,用平面、直线、矩形表现出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吴冠中《山水人家》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出村落静谧且充满生机;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以不失中国传统的方形壁与梦幻般的水泡形成了鲜明的静、动对比;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了塔身的稳定与高度;敦煌的飞天壁画、城市中标志性的雕塑作品、民间剪纸作品及节日里舞龙的欢腾又给了我们极强的动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板书:弯曲的线条——流动

  5、师:线有曲、直之分,其实音乐也有舒缓和欢快的区别,让我们听听下面的音乐,你能用你刚才认识的线把音乐的节奏表现出来吗?歌曲《小桥流水》,《小竹桥》学生用线表现)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A、请同学们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的作品。

  可用绘画(多样的绘画工具)、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B、教师做简要示范。

  学生绘画,课件循环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作品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并再次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思维拓展:生活中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比如现代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曲线设计,给人以流动、延伸的感觉,例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流线型跑车、甚至我们家里用的窗帘、床单和衣服上的图案也都用到了奇妙的“线宝宝”,只要我们善于用眼睛发现美,艺术尽在我们身边!

  六、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

  2。线条的动与静

  平直的线条——静止

  弯曲的线条——流动

小学美术课教案10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4分钟)

  1、导入新课

  老师折电线

  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

  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平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齐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 、折线 、曲线 、交叉线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17分钟)

  1、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的情感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小学美术课教案11

  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师),水粉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实验引入,揭示课题。

  (1)在一个大玻璃杯里倒入黄颜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蓝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杯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颜色慢慢地由黄变绿直到变成蓝色)

  (2)小结:色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识,我们将认识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像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

  出示课题:《色彩的世界(二)》。

  2.排列游戏,理性分析。

  (1)将刚才两种颜色水的变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来(由黄色排到黄绿色、绿色、蓝绿色,再排到蓝色)。

  (2)将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颜色的渐变排列(由绿到粉绿到白色,由绿到黄绿到黄色),并作相关的色彩实验游戏。学生观察、感受。

  (3)出示示范图片,让学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来观察,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

  (4)小结:

  ①色相: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色彩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这就是色彩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②纯度(彩度、饱和度):在活动中我们还看到色彩在渐变过程中其纯度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学上也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渐变。

  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世界通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它就可以告诉你它存在的意义。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早上朝霞升起的时候能看到渐变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灯色彩是渐变的,天空是渐变的,海水是渐变的……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渐变色彩,实际上有一种绘画中也常用渐变色彩,就是装饰画。

  (提示:讲解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理解,阐述色彩的冷暖变化。)

  4.欣赏教材,观察分析。

  (1)提问:观察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说说它们的色调特点。运用渐变色彩画出来的画与普通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小结:画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与空间感。

  5.讲解示范,明确要求。

  (1)选择好渐变的色彩,想一想将这种色彩变成另外怎样的色彩。

  (2)颜料里不要随意加水。

  (3)渐变色彩的第一格颜色就是直接挤出来的色彩,比如红色,然后慢慢地在红色里加入黄颜料,要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越往后黄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黄色涂上。

  (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在一排方格内完成三组色彩的推移。如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

  (2)选用恰当的颜色,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为空白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7.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色彩绘画中多尝试渐变色,并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欣赏、小结。

  准备一幅你认为最有色彩感觉的绘画作品在下一节课展示。

小学美术课教案1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从主人公克莱德的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通过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让学生充分感受道德的力量,即宽厚、仁慈和友爱的力量,了解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通过对《等待戈多》的学习,认识现代荒诞派艺术,学习正确评价荒诞派艺术的成就;通过赏析《格尔尼卡》,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对现代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理解并尊重“现代派”所创造的新文化,增强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并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现代派艺术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格尔尼卡》。

  通过对三部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作品与时代联系起来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判断的能力;通过对《格尔尼卡》的介绍,提高学生分析现代美术作品和艺术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鉴于教材对三部文学作品的介绍比较简略,而很多学生以前又没有读过这些作品,因此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阅读这三部文学作品的青少年版。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较详细地介绍这些作品,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及交流,明确作品内容与特定历史背景的关系,逐步形成对20世纪世界不同地区文学艺术的正确理解。

  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他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欣赏,提高学生鉴赏现代美术作品的水平。

  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教学的重点。

  《美国的悲剧》通过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对人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作者将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约翰·克里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反映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

  《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西方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逐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

  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名字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他是立体派绘画艺术的开创人,他把数学概念引入绘画艺术,用“三度空间”来画人物,把不同角度的同一对象表现在同一幅画面上。作品《格尔尼卡》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难点:学生限于认知水平,很难理解《等待戈多》的内涵,也难于感悟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因此如何理解和评价现代派艺术是本课的难点。“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在本课《等待戈多》和达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荒诞派艺术在表现手法上有悖于传统的艺术规律和原则,以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为主要特点,涉及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诸多领域。西方现代荒诞派艺术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同时也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剧,许多人为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于是就有人借助艺术,以怪诞、扭曲、反理性等形式来宣泄人类的这种不良情绪,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可以说,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对教材提到的每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教师都应对其产生的背景、内容、艺术风格及影响有所了解,这对教师来讲是必须的。搜集对《美国的悲剧》、《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待戈多》、《格尔尼卡》等作品的名家评论,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查找毕加索、达利的代表作品,制成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美国的悲剧》、《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待戈多》这三部文学作品的青少年版,了解其主要内容。查找毕加索、达利的代表作品及简介,形成对现代派艺术的初步印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文学名著。

  1.《美国的悲剧》;

  2.《约翰·克利斯朵夫》;

  3.《等待戈多》。

  现代美术。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作答。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

  学生听讲,观看录像,两名学生朗诵剧中两个流浪汉的部分对白。

  学生援引搜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回忆:《蒙娜丽莎》、《向日葵》等。

  方案一:请看几条报刊上的消息标题:“等待戈多──汽车三包何时来?”“房贷证券化──等待戈多”“等待器官,就像等待戈多”。

  这些标题中都提到了“等待戈多”,这一典故从何而来呢?

  方案二:1997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向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的居民专门发出一封致歉信,就60年前德国空军对小镇的轰炸表示“认罪”,并“请求宽恕”。德国人何以在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以后承认自己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犯下的罪行呢?这要从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说起。

  提问:说一说你都读过或知道哪些20世纪的世界文学名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重点介绍的三部文学名著。

  请学生介绍《美国的悲剧》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克莱德悲剧产生的原因。

  请学生介绍《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内容,让学生畅谈阅读小说后的感受以及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评价。

  介绍《等待戈多》的`内容。播放舞台剧《等待戈多》的录像片段。然后选择剧中两个流浪汉的部分典型对白让学生朗诵。

  提问:①听了两个流浪汉的对白,你有什么感受?

  ②你认为戈多是谁?

  ③你觉得《等待戈多》要表达什么寓意?

  学生讨论时,予以适当补充和点拨。展示贝克特自己和其他人有关《等待戈多》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该剧。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了解过的世界近代美术名作。待学生回答后,加以转折──到了现代,产生了与我们熟知的写实绘画作品迥然不同的现代派艺术。

  1.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学生观看后,谈自己的感受。作了课前准备的同学展示自己搜集的毕加索的作品图片,并作解说。相互讨论。

  认真观赏《格尔尼卡》,了解画面内容及风格,可就此适当讨论。

  结合作品内容、创作背景和毕加索的话思考毕加索艺术的社会性。

  展示毕加索的多幅作品如《亚威农的姑娘》、《三个舞蹈者》,等等。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后感,让学生相互交流,注意适当引导。然后展示介绍立体派绘画的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重点分析《格尔尼卡》,展示该画,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引文了解画面内容及风格。相应介绍这幅名作的创作背景,并展示毕加索发表于《法兰西文学报》的一段文章,引导学生推论出:毕加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与他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人格分不开的。

  2.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学生观赏,发表观后感,体会超现实主义绘画追求超现实的精神世界,描绘梦境、幻觉的特点。

  展示达利的代表作,如《记忆的永恒》、《里加港的圣母》、《西班牙内战的预感》等。相应介绍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

小学美术课教案13

  课 题: 快乐的小蜗牛

  授课地点: 深圳市罗湖区罗芳小学美术室

  授课时间: 20xx.12.5

  学 生: 一年级(2)班同学 40人

  授 课 人: 王 建

  一、优秀教案思路

  根据儿童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为切入点,设想将艺术领域的绘画和歌唱等自然地进行融合,探索不同于单纯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所以,本课学习目标确定为:通过教学活动,让同学感受蜗牛的形象特点,并能发明性地描绘蜗牛;跟唱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体会欢快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艺术游戏过程中的胜利感和愉悦感。针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和战略:

  1、 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一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同学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同学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同学猜,再引出蜗牛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习了。

  2、创设情境让同学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快乐小蜗牛》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同学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蜗牛形象,边引导同学进入蜗牛形象的想象之中,并随同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同学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防止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蜗牛范画,教师扮演蜗牛角色来配音,与同学进行情境对话。同学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示蜗牛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发明表示。

  同学在歌曲旋律《快乐的小蜗牛》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蜗牛,同学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蜗牛小屋”分别取名:《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让同学将自身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身对自身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师生一起欣赏简评。

  6、扮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哟、哟”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习。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习。

  二、教学中典型的情境:

  情境一:

  当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小蜗牛》时,同学看见屏幕上一个个造型奇妙可爱的小蜗牛动画,听到欢快悦耳的歌曲,很多同学都露出了愉快的的笑脸,很快地就进入到动画和歌曲所表示的艺术情境中了。有的同学情不自禁的说:那是蜗牛小弟弟,有的说:那个背包的小蜗牛最好看?有的说:那个蜗牛的屋子还在冒烟呢?有的说……

  看见同学兴奋而投入的表情,我就轻生地跟着旋律轻唱起来,同学也就很自然地跟着学唱起来。同学的声音逐渐由小到大,由不整齐到整齐,由轻声唱到边唱边摇头晃脑的投入的唱。同学情绪非常高涨,被艺术的氛围所感染,艺术活动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情境二:

  当教师用投影仪放出蜗牛的范画时,我用“小蜗牛的话”和同学进行情境对话。我说:“你们好,我是蜗牛姐姐,看看我的房子是什么形状啊?”一个同学说:“是圆形的,象一朵漂亮的花。”另一个同学又说:“象个美丽的太阳。”我说:“你们说的真好!”。接着我又出示一幅范画说:“我是蜗牛小弟弟,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去,你们看!我有什么样的花纹和颜色呀?”一个同学说:“他的花纹象水波浪,颜色嘛——有红、白、黑、黄、绿”我赞扬地说:“你说的真棒!别忘了给你画的蜗牛用上更多的花纹和颜色啊!”。这一次出示的范画蜗牛是没有壳的,我刚拿出来,有很多

  同学都说:“啊?怎么没有屋子呢?怎么没有壳啊?”,这是我从容不迫地说:“我是可怜的蜗牛小玲玲,粗心大意的王老师竟忘了给我画上小房子,害得我没有家了,呜!呜……”边说边做出哭的表情。有的同学着急地说:“快给她画上房子。”我又说:“你想给她画个什么样的房子呢?”

  一个女同学很认真地说:“我要给她画个象蘑菇一样的房子”。一个男同学说:“我要给她画一个象树一样的房子”……。就这样,师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童话般的情境对话中,既欣赏了美丽的范画又展开了判断和发明想象的思维训练。使同学

  对艺术学习充溢浓厚的兴趣。

  情境三:

  当我将纸制的三个“蜗牛小屋”挂在黑板上,请同学将自身的画放进自身认为合适的“小屋”里时。同学兴奋地看着这三个新颖漂亮的小屋,仔细看着自身的画,心里好象在想:我的画该放进“自我创新”还是“模样好看”或“颜色鲜艳”的小屋呢?有的同学兴奋地跑上前,满意地放进了“小屋”;有的同学拿着画上前去,站在“小屋”前犹豫一阵后,小心翼翼地把画放进“小屋”;有的同学把画放进“小屋”后,犹豫片刻又拿出来放进另一个“小屋”。看着同学们仔细而天真的表示,我心里为这个特别的优秀教案而感到兴奋不已。

  三、教学自我评价和反思

  本课努力地探索小学低年级艺术课的教学实践,将美术中的绘画和音乐中的歌曲教学融入到美术课教学中,并通过可爱的动画、动听的歌曲,巧妙的对话来创设一个童话般的蜗牛世界情境,使同学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学习;始终围绕《快乐小蜗牛》的歌曲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和发明。充沛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优秀教案和引导启发,同时又体现了同学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同学较胜利地描绘出了各自想象发明的小蜗牛形象,并能基本跟唱《快乐小蜗牛》的歌曲,同学学的主动,同学开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得到了艺术课教学的点滴经验和效果。

  我们都知道:教学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进行反思,只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才会有教学的改进。

  我认为本课教学后,有几个值得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1、本课教学虽然在优秀教案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解脱保守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束缚,在歌曲学习与绘画学习的融合和过渡上还显生硬、不自然。

  2、教师出示的范画过多,对同学 的发明思维有一定的局限影响,没能更充沛的调动同学的想象发明力。

  3、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在对歌曲的教学处置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身缺乏较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积累。使同学的歌曲扮演唱练习效果不太理想,远未达到预想的艺术扮演唱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案14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

  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

  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

  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中国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

  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

  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

  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学

  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

  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反对盗版,支持原创!)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小学美术课教案15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用速写、照相、收集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再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2、教师收集各地旅游节海报,旅游地图等参考资料。

  教学重点:

  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

  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5)学生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6)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第二课时:

  1、学生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2、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3、师生评析作业。

【小学美术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课教案08-25

美术课教案11-23

幼儿美术课程教案10-20

小学美术课 03-21

小学美术课 07-10

小学美术课 【优秀】07-06

小学美术课 15篇04-19

大班美术课教案《有趣的石头娃娃》反思12-18

小班美术课教案彩色花花布反思12-19

美术课后 11-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