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17 09:07:1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大全(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

  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与关键经验:

  幼儿进入大班,运动能力不断增强,动作更趋灵活,但对身体关节的作用及保护方法了解很少,容易造成运动中关节拉伤、摔伤和碰伤。由此,通过有趣的关节游戏、关节表演等内容,使幼儿知道关节对人体活动的作用,学会在运动中保护关节的方法。

  1、 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2、 学会简单保护关节的方法。

  活动材料与相关环境创设:

  纸夹板、纸夹长臂、线绳、水彩笔若干、大型积木一套。

  图书区投放与人体关节骨骼有关的书。《幼儿用书》中画有人体关节图人手一张。

  教师录制幼儿生活和游戏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护的现象。

  活动准备:

  对人体骨骼有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有关人体各部位能弯曲变化的问题。

  教师录制幼儿生活和游戏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护的现象。

  活动过程:

  1、 教师带幼儿在户外练习跳绳、玩“高矮人”游戏后回班讨论:绳子是怎样摇起来的?人为什么能变高变矮?(摇绳时靠臂的什么部位,下蹲或站起时靠腿的什么部位)引发幼儿认识人体的关节。

  2、 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再次讨论:有了这些关节人体才能怎样?没有这些关节人体又会怎样?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关节的重要作用。

  3、 游戏“会表演的关节”。幼儿找一个裸露在外的关节。大胆地在关节部位上用水彩笔画一样东西。

  如:小昆虫、小人脸等。然后动一动这些关节,发现关节上图形会一弯一伸的动起来。(加深幼儿对关节弯曲作用的认识)。

  4、 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幼儿分成两队,一队扮机器人将纸夹板用线绳绑住膝关节,双臂套纸夹长臂。一队扮小精灵,教师扮“工程师”发出口令。两队分别取放积木盖建房子,比赛看哪队先将房子盖好,两队互换角色重复游戏。。引发讨论:为什么小精灵队盖的快,机器人队盖的慢?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关节对人体活动和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5、 教师请幼儿观看他们的生活游戏录像,画面出现推、拉、拽的现象。

  与幼儿讨论:这些现象会使小朋友怎样?容易发生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关节,避免伤害?帮助幼儿提升保护关节的经验:

  活动时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体育活动中注意互相躲闪避免摔伤;跳跃或提拿重物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关节,不使关节拉伤或扭伤。再次观看正确的游戏活动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录像。

  相关经验:

  绘画:各种昆虫的绘画方法。

  卫生常识:人体骨骼关节的保健常识。

  活动评价:

  在幼儿活动或运动中能否注意不推拉碰撞同伴,有无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延伸与扩展:

  1、 创设“我喜欢的运动”墙饰,将制成的活动“小人”由幼儿意愿摆放成自己喜欢的运动状态,并相应写上自己表述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

  2、 与家长沟通和宣传,注意在家庭活动中保护幼儿的关节。提醒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富饶,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感知、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尝试仿编。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一:美丽的秋天

  准备:安排一处秋季特征明显的郊外。

  过程:(通过郊游和观看录像带,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富饶。)

  师:秋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幼: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叶。

  幼:淡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

  幼:黄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香蕉,白白的棉花。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你闻到了哪些气味?

  幼:甜甜的水果味,清香的稻谷味。

  幼:桂花、菊花的香味。

  幼:烤山芋、糖炒栗子的香味。

  师:秋天一过,冬天就要来了。动物、植物是怎样为过冬作准备的呢?

  幼:燕子飞往南方,青蛙、蛇、熊准备冬眠。

  幼:蚂蚁、松鼠储藏粮食。

  幼:喜鹊忙着搭房子。

  幼:有些树叶变红了,有些变黄了。

  幼:风一吹,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

  活动二:凉爽的秋雨

  准备:在园内户外场地进行。

  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秋雨,感受秋雨中的景物及其变化。

  师:下雨了,我们一起来听听雨声是怎么样的。

  幼:小雨滴滴答答,大雨哗啦哗啦。

  师:秋雨落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幼:很凉快,很舒服。

  师:一阵秋雨过后,你觉得周围有什么变化?

  幼:天气越来越凉。

  幼:树叶变黄了、变红了,一片片飘落下来。

  活动三:欣赏《秋天的雨》

  师:我们来听一篇很美的散文《秋天的雨》。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1、优美生动的多媒体运用,突破了幼儿学习的难点。

  《秋天的雨》篇幅偏长,容量偏大,特别是散文中一些优美的比喻,描写的意境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秋天画卷。其营造的.生动形象、诗情画意的动态画面,把孩子们带入了秋的美妙意境,不仅激发了幼儿兴趣,而且在轻松愉快中突破了幼儿学习的难点。

  2、形式多样的感官欣赏,激发了幼儿美的情感体验。

  为了保持幼儿欣赏的积极性,始终能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其中,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精心设计每一段的欣赏形式:色彩美的段落先感知、讲述再欣赏作品,并开展送颜色的游戏;味道美的段落,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倾听富有情感的配乐朗诵,孩子们闭着眼睛陶醉之中,而想象之舞、情感之舞却慢慢随之展开;活动美的段落教师则让孩子们分角色表现。这些丰富而又富有变化的欣赏形式,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3、富有感染力的教师语态,演绎了活动过程的精彩。

  优美的文章需要美的语言来传达,教师的语态能不能以情激情,以情感人,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上备足了课。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语言富有感染力,朗诵声情并茂,始终与作品的情感、意境相融合,注重感染幼儿,提升幼儿,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作品。

大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且操作性强的一项活动。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己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测量对象的关系活动中应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工具进行测量。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乐于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积木木棒、铅笔、大熊图片

  【活动建议】

  1.出示大熊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大熊制作一个和桌子差不多长的玩具橱,可他不会,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工具和测量长度。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的长度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方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提醒其他幼儿进行观察。

  (3)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4)请幼儿运用心经验擦亮并记录。

  3.鼓励幼儿运用不同工具测量。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P28,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测量的次数。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测量次数和结果不一样?

  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次数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多。

  (4)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感兴趣的物品。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有了对时间认识的基础。加上大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他们喜欢用姿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知。而本班的幼儿想象创造的能力比较强,因此我选择了这个音乐。让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利用自己的姿体动作来表示3点,6点及12点。

  活动目的:

  1、通过节奏、律动、游戏等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感受并区分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3、能模仿音乐配上合适的乐器及创编优美的肢体动作,并能愉快地参与游戏。

  重点:能够区分二分音符及八分音符

  难点: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秒针及整点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时钟一面与自制可用于拨钟点的钟一面

  2、音乐《快乐的时间》

  3、乐器:木鱼、单响筒、双响筒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小时钟在说话》。

  二、运用节奏进行问好。

  1、师幼问好:X XX / XX X/

  2、运用同样节奏让小朋友同客人老师问早。

  三、师幼共同讨论生活中的各种声响节奏,复习基本节奏

  提问:平时你在家里都能听到哪些声音?师幼共同讨论敲门的声音及厨房切菜的声音。

  四、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

  1、出示钟,复习其特征

  (1)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会发出奇妙的声音,看看这是什么?对了,钟。平时你们有没有听过钟的声音?

  (2)秒针是哪一根?秒针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走路的?

  (3)到点时,有一种大钟,它会发出什么声音。1点时敲几下?3点、6点呢?

  2、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引导幼儿用乐器伴奏

  (1)听音乐分辨不同的声音

  提问:在音乐哪里有秒针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唱歌的声音?哪里有当当当整点报时的声音?

  (2)最先听到什么声音?

  利用节奏卡让幼儿熟悉八分音符

  XX /XX/ XX /XX (利用拍手、跺脚、舌头等感受)

  (3)除了秒针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X-/ X-/X-/

  3、引导幼儿使用乐器找出音乐中秒针的`声音。

  4、用肢体动作创编秒针滴答滴答走的样子。

  五、通过自制时钟,玩音乐游戏〈快乐的时间〉之时间造型游戏。

  1、教师拨出时间(3点、6点、12点)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这三个时刻。

  2、选出最合适的动作集体练习,并运用到音乐游戏中。

  六、音乐游戏〈快乐的时间〉之敲钟游戏

  1、创编敲钟的动作。(两个小朋友创编敲钟的动作)

  2、将创编敲钟的动作运用到音乐游戏中并与老师互动。

  3、进行守时教育。

  活动反思:幼儿在活动中非常的积极踊跃,特别是在最后的创编活动,利用姿体动作表示3点,6点及9点。以及两个小朋友敲钟的动作创编非常的非常丰富。赢得了家长的阵阵笑生及掌声。但是,在感受8分音符时,特别是利用乐器跟着音乐伴奏时。很多幼儿跟不上节奏。因此,在活动中,我及时调整。让幼儿跟着老师的儿歌来感受8分音符。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国庆出外旅游的情况,激发幼儿对旅游景点的向往,培养幼儿(幼儿食品)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已有的简单资料进行汇总,学习用最初步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前一阶段都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

  2、国庆放假以前发过一张旅游去的统计表,国庆过后资料已回收。

  3、前一次活动中幼儿对去过的地方进行过交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旅游景点。对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统一了标记。

  4、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讨论,集体探索

  1、提出问题:今年国庆节,很多小朋友都跟着父母外出旅游去了。隔壁班的老师问我,你们班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出去了,有几个人没去?都到哪几 个地方去过了?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我一下子回答不出,小朋友,你们帮帮忙,你们能帮我算一算吗?

  2、展示幼儿有关旅游去的绘画作品以及交来的表格。告诉幼儿凡是旅游去的孩子都交来了一张表格,请幼儿用自己的办法统计。

  (1)逢双数

  (2)5个5个数

  (3)逢单数

  (4)6个6个数

  (5)一个一个数

  3、我们班共有35个小朋友,外出旅游的有26个,那么没有出门的有几个呢?

  (1)减一减

  (2)数用来表示没去的人的花片等

  4、26个出去玩的小朋友当中,有的去的地方是一样的.,那么26个人一共去了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1)教师出示空白统计表格。告诉幼儿小格子里表示旅游景点,用标记表示,大格子里用画勾的方式统计去过的人数。

  (2)按着顺序统计,从第一张第一个景点开始统计,再一张一张往下。

  (3)统计人数时,也要挨着顺序往下找,有1个人打一个勾。

  (4)不重复景点,也不重复人数。

  5、观察得出结论:一共去过18个地方,到杭州去的人最多。验证:看一共有几个勾,是否是26个?

  二、提出问题,小组积累资料

  1、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中,弟弟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妹妹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分成弟弟组,妹妹组,分别把自己旅游去的景点和弟弟妹妹的标记做出来,分别帖到两块黑板上去。

  三、个别探索,集体交流,了解统计小方法

  1、弟弟拿着表格,统计妹妹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妹妹拿着表格,统计弟弟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3、两个两个交流检查,看统计结果是否一样。

  4、小组绘制成一张大统计表。

  5、交流弟弟组和妹妹组的统计结果。若发现不同答案,则及时寻找原因:景点重复记或去过的人重复统计等。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经典】大班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经典】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13

大班教案[经典]08-15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10-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