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家一起去旅行》这个音乐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乐曲《库乞乞》的旋律变化,并从一段音乐中分出不同的几个乐句,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于是我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将音乐表现与旅行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幼儿感受音乐并在游戏中学习,供给幼儿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音乐下产生表现的激情,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库乞乞》旋律的变化。
2、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旅行舞音乐:《库乞乞》mp3、导游旗,大黑板、粉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以开火车入场)。
二、说说快乐的旅行。
三、初步感受音乐,大家一起快乐地"库乞乞"。
1、听音乐,说一说库乞乞。
2、聊一聊旅行中最开心的事,喊出你的高兴。
师: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库0︱库0︱库乞︱乞-︱"。(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
四、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
1、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看一下,老师带你们到哪里去旅行?(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教师:"发现了吗?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谁上来指指看。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反复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
2,跟着音乐做游戏。
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
层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库乞乞"。
层次2: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
层次3: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
层次4: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
五,音乐旅行团出发旅游。
教师出示"导游旗",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六、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教师:"除了海边和高山,你们还想到哪里玩呀?"
课后反思:
本活动主要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音乐融入旅行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到大家一起旅行的快乐。引导幼儿探索、思考的表达方式及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旋律在旅行游戏中的表现。利用身体和小手来模拟海边走、爬高山及带团旅游等让幼儿感受音乐,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还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本活动是运用形象生动的乐曲、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2、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秋天里,小树叶飘下来了,那么到了冬天,谁会从天上飘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呀?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是谁来了呀?原来,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儿飘下来了,那小雪花飘到了哪里?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教师: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示图谱"窗户""沙沙沙")教师:(教师揭示图谱"问号")咦?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有谁听到歌曲里是怎么提问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指着图谱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问题唱出来吧!
教师:那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它飘下又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的呢?这些答案也藏在了这些白纸后面的图画里,请你们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说对了,就能把这些小图片叫出来了。(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听清楚了吗?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唱第一段第二句边揭示图谱"雪花")教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次小雪花吧,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教师:你们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飘下来的?(教师在幼儿回答好后揭示图谱"↓")教师:你能唱出来吗?那听黄老师这片大雪花来唱一唱吧。(教师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词)教师:小雪花们,你们听到了吗?我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小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到了,"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教师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词,并揭示图谱"冬天")幼儿看图谱,尝试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2、幼儿尝试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填编第二段部分歌词,学唱第二段。
教师:其实这首歌曲还有第二段呢,郑老师也把它们画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图片,请你们看看他们与第一段的小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幼儿每找出一处不同,就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教师总结:原来第二段中是小雨滴来了,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天上会下小雨来,"沙沙沙沙沙"变成了"嘀嘀嘀滴嗒","飘下来"变成"落下来","冬天来到了"变成了"春天来到了"。
3、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段的时候配上了好听的音乐,这一次,我们把第二段也配上音乐来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听。
活动延伸:
在幼儿已经熟悉歌曲以后,鼓励幼儿创编表现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动作。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熟悉而且特别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吹泡泡》。幼儿吹吹、玩玩中产生了疑问:不同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集体记录实验结果。
3.在吹泡泡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红色圆形、黄色正方形、蓝色三角形的贴纸若干,泡泡水若干,抹布两块,纸杯20个,记录表一份。
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各20个,吸管20个,五边形一个。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活动难点:"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探索、表达、交流的过程得出结论。"
活动过程:
1.游戏"吹泡泡"导入教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吹泡泡"小朋友想玩吗?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桌子前面,拿起吸管吹吹看,再仔细观察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不能对着别人的眼睛吹,注意别弄到眼睛里。)2. 师幼讨论: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能吹出怎样的泡泡。
(1)认识记录表。
教师:看看这里,老师画了不同形状的吹泡器(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表示小朋友想出来的,"眼睛"表示小朋友看到的。
(2)教师:我们用圆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想一想?(猜想的记录下来)
(3)教师:如果我们用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器具吹泡泡,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3. 幼儿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1)幼儿分组实验。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去试一试,圆形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等会把答案告诉老师好不好?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桌子前面。去吹泡泡吧!
(2)师幼小结,并记录下来。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用圆形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自己贴上)
(3)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去试一试,三角形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等会把答案告诉老师好不好?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桌子前面。
(4)幼儿分组实验。
教师:老师还准备了正方形的吹泡器,小朋友想玩吗?我们一起去吹泡泡吧!
(5)师幼小结,并记录。
教师: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自己贴上实验结果)
4. 共同分析幼儿记录表,原来无论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活动延伸:
小朋友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现象,比如我们今天吹得泡泡在阳光下是彩色的,你们想去看吗?那就跟老师来吧!
活动反思:
这节科学活动《泡泡是圆的吗》,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孩子们总是对一些玩的游戏比较感兴趣,孩子们喜欢五颜六色的泡泡,对泡泡充满了好奇心。这节活动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所以利用幼儿的玩具制作了不同形状的泡泡器(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让幼儿来探索、实践。首先,以游戏吹泡泡开始,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然后再抛入问题用圆形的器具能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让幼儿自己大胆想象。记录猜想的结果,然后再来论证,让孩子自主探索。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积极探索,兴趣浓烈,观察不同形状的器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让他通过自己的论证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具,它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小游戏适合各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过程中,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逐步探索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地学习科学、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有关螃蟹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各种材料、多种方法制作螃蟹。
2、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
用各种材料制作螃蟹。
活动准备:
范例螃蟹、剪刀、纸、纸盒、彩泥、蜡笔、毛巾、扇贝、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重现:
1、以歌曲“螃蟹歌”引出,
然后说说螃蟹的事情(主要是特征、大螯的作用、走路样子等)。
2、讨论: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螃蟹?(大家参观一下材料柜)
3、老师介绍:我也做了一只螃蟹,它是用什么做的?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做的?等会儿可以来看一看,再自己动动小脑筋试试!
二、联想创作:
1、自选材料制作,重点观察做螃蟹的幼儿。
2、鼓励幼儿合作进行。
3、完成后为你的螃蟹取名。
三、展现交流(螃蟹展览会):
1、个别幼儿介绍作品 。
2、集体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参加螃蟹们的party)
反馈:
我觉得以个别化学习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点弥补了集体教学的先天不足,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它以操作摆弄的.方式,进行观察、体验、发现,从而积累经验,提升经验,给孩子们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整个活动过程能凸现“二期课改”的理念。
孩子们的发展也较好,爱提问、善观察,特别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刚从小班升上来,对数字没有概念,只会简单的唱数,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数字,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数字课,让幼儿能把数字与图像一一对应,从而对数字有初步的认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数字1——5,能够指认数字并与图卡一一对应。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数字宝宝与图卡一一对应。
2.初步认识数字,幼儿容易混乱,采用儿歌形式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活动准备
1——5的数字图卡及1——5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5只猴子荡秋千》,让幼儿有数字1——5的印象。
二、1.教师:
“小朋友们好!今天有几个小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在认识他们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要不他们会生气的,就不跟我们做好朋友啦!”
2.教师戴上写有数字1的头饰,用有吸引力的声音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1”,很高兴认识你们,我要和你们做好朋友,好不好?”(好)教师:小朋友,这个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啊?(1)出示图卡1,让幼儿记住。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介绍出数字2、3、4、5,(介绍时可以打乱数字顺序,这样避免幼儿只会数数而不认识数字。)
3.把数字1——5的图卡拿出来让幼儿复习认识,拿出图卡“1”,问小朋友“1”像什么?让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1”像铅笔能写字。同样的提问方式并总结出: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
三、游戏:
请几个小朋友分别拿上1——5的数字图卡,并读出图卡上的数字。然后再请几个小朋友也分别拿上1——5的数字图卡,其他的小朋友唱《找朋友》这首歌,拿图卡的小朋友在歌声中找到相对应的数字,成为一对好朋友。{可以多请几组幼儿玩这个游戏。}
四、结束:
送数字宝宝回家。教师:今天很开心,数字宝宝们也很开心,他们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给他们说再见吧!幼儿:“1”再见,“2”再见,“3”再见,“4”再见,“5”再见。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数字1——5。大多数的幼儿能把数字和图卡相对应。但游戏部分不是很精彩,没有做游戏的幼儿积极性不高。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03-13
中班教案03-14
中班教案[精选]08-18
【精选】中班教案08-24
(精选)中班教案11-02
(经典)中班教案09-19
中班教案(经典)10-27
中班教案(精选)09-12
中班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