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学美术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1
一、教材评析:
漫画作为一种简单夸张的绘画形式,因其幽默风趣的风格和言简意赅的表达,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初中美术第14册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所涉及的卡通漫画,更是当下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备受青少年欢迎的一种绘画形式。本课的学习要点是掌握卡通漫画的制作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幽默、观察和想像能力。课本的设计考虑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创造和欣赏视觉造型艺术。
二、学生分析:
根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只有30分钟左右。其中对卡通漫画故事感兴趣的学生比例高达39%。尽管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卡通和漫画的世界,但是他们对这种视觉艺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未有多大创新或想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临摹仅仅是培养学生绘画技巧的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肖像漫画,初步了解漫画的造型方法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2. 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能进行简单的肖像漫画创作。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到漫画艺术的表现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激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自主创作一幅具有特征突出、个性鲜明,真情实感的肖像漫画。
四、教学重点:
1. 掌握漫画肖像画的变形与夸张手法。
2. 了解漫画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生活中的设计应用。
五. 教学难点:
运用漫画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形象设计,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备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漫画范图若干张、铅笔、纸张。
七. 学具准备:
教材、笔、作业纸。
八. 课时安排:
1课时。
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展示著名漫画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夸张有趣的脸。通过肖像漫画介绍漫画肖像画的变形与夸张手法。
二. 试一试,应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五官的单独设计:
漫画创作重点在于五官的设计,因为五官是最能体现人物特征和情绪的地方,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夸张变形手法尝试设计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每位学生可以设计6个不同的造型,小组选择其中之一,展示最有创意的五个图形。
三. 玩一玩:师生互动,完成一张夸张有趣的脸:
1. 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张肖像漫画创作。
2. 第一步,画出几何形作为脸型。
3. 第二步,第一组同学代表在几何形的上方画出眼睛。
4. 第三步,第二组同学完成眉毛的设计,画在眼睛的上面。
5. 第四步,第三组同学负责画鼻子。
6. 第五步,第四组同学通过夸张手法设计嘴巴。
7. 最后,第五组同学添上头发和耳朵,完成一张夸张而有趣的脸的设计。
通过这一环节来让学生感受漫画的夸张和有趣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合作精神。
第四步,第三组同学完成在眼睛下方画鼻子的步骤。
接着,第五步由第四组同学完成鼻子下方画上嘴巴的步骤。
最后,加上耳朵、皱纹、头发、衣服等,一个肖像漫画就完成了,由老师完成最后的步骤。
2、交流展示:
这个方法简单有趣,只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不同有趣的鼻子、眼睛、嘴巴和发型等,就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肖像漫画。设计意图在于添加图形趣味,通过初次创意设计使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由于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夸张的脸型,因此给同学们的初次创意设计降低了难度,并示范了肖像漫画的步骤。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四)欣赏评述、探索归纳夸张、变形的方法:
漫画中的人物只是我们的想象,虚拟存在。如果我们要创作真人版的肖像漫画,还能如此天马行空地随意夸张随意变形吗?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夸张变形呢?下面我们欣赏几幅漫画来探究这个问题。
1、根据脸型进行夸张:
姚明的方形脸、巩汉林的长脸和傅彪的圆脸等不同类型的脸部特征。
2、抓住五官中最突出的特点进行夸张:
这两幅漫画的夸张点是哪里?是牙齿和鼻子。
3、抓住性格特征、个性动作、爱好等进行夸张:
多媒体展示学生自画漫画肖像,展示如何通过夸张变形表现出肖像的个性。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欣赏不同造型的作品,让学生深入探究漫画方法并拓展漫画知识面。
(五)找一找,人物的肖像特征:
小活动: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说一下老师有什么特点。如何通过肖像漫画自画像来表现自己的特点?让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老师则通过线描的方法在16k素描纸上做出示范。突出老师所戴的眼镜,夸张了眼睛与嘴巴的小巧,表现出发型和职业特点。
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夸张和变形只是表现手法的一种,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所描绘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师现场作画和示范来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
(六)画一画,自画像创意设计:
请同学们为自己或他人画一张肖像漫画。
提示:
1、画自画像的同学应对照镜子或照片仔细寻找自身特点。
2、挑选具有独特特质的同学进行创作
目标:
1、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
2、把握特征,凸显人物个性
3、表达真实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案2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丰富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享受设计活动的快乐。
知识技能:
欣赏古今各式杯子,了解杯子的主要结构、材料、功能,初步认识杯子与杯子功能之间的关系。从杯子的造型、功能等方面,结合生活需要,画出设计效果图。
过程方法:
欣赏法、观察法、分析法、
重点:
了解杯子各部分造型与杯子功能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设计效果图的形式,设计一个杯子。
难点:
杯子设计的造型新颖、美观,有所创新。
设计思路: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造型的杯子,启发学生设计出实用、新颖的杯子.
教学准备
教师:常规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常用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
图片猜谜导入:出示戒指杯和镜头杯的一部分,让同学猜猜这到底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谜底——杯子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今天的设计打好基础)
出示课题:杯子的设计
三、授新知:
1、情景设置——走进杯子家族大派对,一起欣赏不同材质的杯子.
a、玻璃杯:晶莹剔透、健康
不方便携带、易碎
b、陶瓷杯:造型多样、色彩新艳
太沉、不便捷
c、塑料杯:结实、方便、轻巧
含有化学物品、不健康
以上是杯子家族的三大材质,接着再来看看其他材质:
波斯镀金银杯、玉云形杯、木杯、纸杯
(在欣赏不同材质杯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杯子率先有一个
直观的认识,更加的熟悉,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设计环节中能有更多的想法)
2、杯子的设计步骤和要点。
杯子的设计要点:
a、外型上(符合实际的创新)
b、功能上(以人为本的开发)
总结:的设计是两者的结合、共同存在。
设计步骤:
a、先设计杯口:简化成基本图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等),功能上可以加入测量功能、加热功能等)你还能想到什么外形和功能?
b、杯口:从多媒体中找出其外形与功能相结合的妙处。
c、杯盖:造型的形状、功能的添加。
d、把手:利用不同物品的特点,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样式。
e、杯底: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功能使杯子更有趣。
(分步骤、有规律的带领学生了解设计的'方法步骤,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懂得杯子的具体画法)
3、设计效果图:
欣赏书中作品,分析出设计效果图的要点:
a、造型的新颖
b、功能上的文字介绍
c、尺寸的标注:高与宽
d、色彩添加(渐变色及点画法的运用)
四、艺术实践。
请学生设计一款自己的杯子,并把它变成一幅设计效果图,注意色彩的运用和涂色方法,设计具有全面性。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杯子设计的更有价值,以及渐变色是如何衔接,怎么样使画面丰富自然)
五、作品讲评,创意开发。
分小组展示自己作品,并讲解杯子的设计思路。评选出——“功能杯”“简洁实用杯”“创意新颖杯”“色彩绚丽杯”……
小学美术教案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生活中许多平常的自然材料,经过巧妙构思,雕刻插接,就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形象,雕萝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训练学生安全地使用材料、工具及运用材料,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二)教学目标
①造型游戏活动中,启发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②学习利用各种萝卜拼接组合,雕刻简洁的造型。
③巧妙利用萝卜的形与色,进行联想,创作有趣的形象。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萝卜、刀、图片资料等。
●学生准备萝卜、刀、牙签、豆粒儿、大头针等。
(二)教学过程:
●导入:一盘各种各样的`萝卜(包括剖面、横截面)实物展示。
●观察:教师取一段胡萝卜切开,再插上牙签拼接组合。
●欣赏:课本上学生制作的雕萝卜作品。
●启发:这些有趣的“形象”是利用萝卜的什么特点创作的?
分组评论评述:列举课本上学生作品的例子说明如何利用萝卜的颜色和外形进行创作。
●设计造型:仔细观察分析自己带的萝卜,精心构思,然后进行雕、刻、剥、切等造型活动,再用牙签拼接组合,用豆粒儿当眼睛,装饰完成(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安全)。
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到家田、萝卜地里去亲近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到菜市场去观察各种不同的萝卜,然后有选择的购买,将观察、联想、构思的步骤放在菜场里进行,也很有趣。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并且能用语言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能否利用萝卜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加工造型。
●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积极的动脑、动手。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风貌特征;能画出心目中家乡的美丽,并能将主次构图关系运用于画中,培养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进一步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家乡景物特征的认识和主次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家乡景物特征的把握与表现。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爱家乡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
二、引导记忆
家乡具体体现在哪里?有哪些不同于别处的地方?(山水、田地、特产、风俗等)让学生尽情的诉说。
三、观摩教材
1、课本上的学生的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2、在构图上是怎样处理的?(前主后次、前虚后实、前大多、后小少)
3、都画了哪些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人们等)
4、各运用了哪些工具材料画出来的?(彩色水笔、色粉笔等)
四、用实例述说身在他乡的人们是怎样怀念自己的家乡的,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为将来建设家乡而努力。
五、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1)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可将自己与家乡人画出来。
(2)注意教材中的图片与构图样式,有主次有取舍。
(3)绘画工具不限。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六、作业展评,课堂。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断的观察和想象,能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联想创新能力。
2、以鞋为对象,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以鞋为对象,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想象,进行鞋的联想创意,提高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作业展示图、鞋(实物)、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播放多媒体,齐做手指操,活动手指。
2、播放多媒体,讲明比赛规则,欣赏各种各样的鞋,激发学生兴趣。
3、学生出示鞋(实物),说说鞋的作用。(护脚、装饰、美化等)
4、想知道师穿的鞋是什么样的?(师画)
5、请生也来画一只自己喜欢的鞋。(生画,师板书——鞋)
6、生展示并请其他同学猜是什么鞋。(师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并小结)
7、多媒体欣赏联想后的鞋(鞋形花瓶、鞋形公鸡等)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读课题。(板书——鞋的联想)
看屏幕,它们是怎么被想出来的.?(生小组讨论)
有从鞋子的外形上想
有从不同的摆放位置去想
还有从被破坏的鞋子去想
2、出示师画的鞋请生联想(生发言,可以从以上三点去想,师速画其中一种想法)
3、现在以你画的鞋进行联想,小组交流,选出好的想法集体交流
①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②一只鞋可以想到不同事物,不同的鞋也可以想到相同的事物
③学生讨论,谈谈自己的设想。
④出示范画,进一步启发学生发挥创造力,大胆去设计。
4、请生小结绘画步骤:a.画鞋b.联想c.添画d.上色(师板书)
三、练习:
媒体播放音乐,鼓励生奇想
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师参与生创作活动,并给予肯定
四、讲评:
生自评、互评、师评
谈想法和感受,发奖。
五、小结
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今天的一只鞋有了如此多的奇想,明天的任何事物都是我们联想的对象,让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去不断的创造美吧!
小学美术教案6
一、教材分析
根据小朋友爱在小纸片上画画写写的心理,由小变大的画画变大的画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画变大的画是指由不同的可以拼合的小纸片画面来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画的过程。此过程需要随机应变的思考,由小变大的画依据已画的内容或是情节的需要适当拓展,既有趣又要动脑筋。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5课 由小变大的画为了呈现变大后的效果,教材编排有三种样式:
1.几张小纸片的拼合变大。
2.将大些的画纸折小后从一小块开始画变大。
3.从拆开的小纸盒反面的某一块开始变大。变大只是一种形式,而目的在于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不断关连,扩大合理想象的空间。《火车跑》中的火车画到了头,而前面又需要再画些东西,这需要画面空间补充。画一位摩托车手难于构成你追我赶的气氛,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扩大和添加。《郊外的汽车》一画中,桥下水中的故事既丰富了画的内容,又是合理的延续。所有这些想象都是从一小块画面开始的,小朋友很乐意这样去画。也许画得不美,这不要紧,在不知不觉中大脑进行了想象与表现,主动投入才是最重要的.。
教材中的儿歌,是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编写的,可以学习背诵。儿歌包含了一种快乐,也包含了一种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教育。
二、教学目标
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教学设计学儿歌导入
激励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背诵。由环境保护——废纸片不乱扔——可以画画过渡到教学的中心环节。
出示变大的画,师生问答评析范例。设问“这样的画是怎样变大的呢?”再过渡到教学的重点,即怎样变,变多大……用多媒体演示不断变大的过程。每一过程之前让学生猜想多种可能性,使学生互动,但要适可而止。联想得好的,教师应予以肯定表彰,促使举一反三。三种样式的简介。重点介绍较大纸的折小:把小于16开、大干32开的图画纸折成大小不等的多块,作业时露出其中的一小块,其余的先折叠好,作业过程中视其需要逐步展开,慢慢变大。多张小纸片拼合画大和拆开的小纸盒的变大画的样式是不难理解的。
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每位同学自选一种样式进行创作,内容不限。也可采取分组集体作业的形式。为避免学生作业中的麻烦,教师要强调动笔之前应有所构思。要从最适当的一块开始,分散的小纸片可以编号标记等等。
作业要求:
学生自选一样式(多张小纸片的、拆开的小纸盒或大纸折小的)进行独立作业。内容自定,基本符合逐步变大的过程,具有一定创意和想象,未涂抹色彩也是可行的。允许画面留有一两块空白。
四、教学建议
本课作业也可以采用分组集体作业的形式。
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作业纸样式,然后分组接力续画。
同学之间的作业交换续画。这样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活泼。
小学美术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杯子的制作材质,掌握设计杯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动手操作,体会杯子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前人设计的杯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设计新颖独特的杯子。
2.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的材质来设计有特色的杯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呢?如果你可以为乌鸦换一种方式喝水,会给它换一个什么样的喝水工具?引出杯子的设计。
2.新授:(1).既然想设计一个杯子,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杯子,你知道杯子都有哪些材质么?
(2).欣赏不同材质的杯子。(陶瓷、玻璃和塑料)
(3).我们了解杯子的材质,现在我们了解下杯子的组成?哪位同学可以跟我们分析一下呢?出示杯子的组成部分,再介绍各个部位的作用。(杯底、杯身、杯盖、杯把手)
(4).到了我们的关键环节,如果你想设计被自己,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杯子呢,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些独特的杯子图片。
(5).欣赏杯子,(从古至今新颖精致的杯子图片),总结出杯子的设计理念:大胆想象,造型各异,材质拼接。
(6).总结看来我们的古人很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杯子,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边示范边讲解)
3.设计要求:实用,美观
4.实践展评:(评价围绕要求,既说优点,又要说不足,如何改进)
5.作业要求:把课堂上的作品拿给你的爸爸妈妈看,并讲述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认识喷绘手法的原理,了解喷洒不同颜色的彩点可以产生新的色彩,并尝试用牙刷、毛刷、喷笔喷洒彩点,或用废弃的蜡笔屑粘贴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点彩画。
2.过程与方法:在喷色实验中感受色彩的变化,在欣赏同龄人点彩画的作品中,拓宽创作的思路。
3.情感与态度:学习采用多种方法制作色彩斑斓的彩点画,体会喷洒彩点或蜡笔屑粘贴成画所带来的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将认识点能成画的原理。
难点:学生将能够设计与制作彩点画。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喷笔,画纸,剪刀,范例,胶水,记号笔,蜡笔,卷笔刀。
学具:喷笔,画纸,剪刀,胶水,记号笔,小纸碟,蜡笔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准备了一些学生喷绘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并问道:“你们在这些画中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
2.教师指导欣赏两幅世界名画,并仔细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其中一幅为彩点画作品,另一幅为水粉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彩点画的特点及其和其他常见作画方法的根本区别。
3.教师问道:“除去喷笔喷绘的方法,你们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制作彩点画?”并展示案例:用棉花棒点画、用水彩笔点画、用废弃蜡笔屑粘帖等方法。无论实践方式如何改变,它们都是由细微的点组合而成的彩点画作品。
4.揭示课题:
二、授课: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调配适宜水分的颜料,一般来说,水分偏少时,喷出的颜色颗粒更加细腻、色彩更深。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如何用喷笔喷绘出一个较理想的画面效果。例如,当用牙刷喷色时,牙刷需要朝前推刮,颜料就会朝外喷,图案边缘需要喷的颜色深一点,喷色时需要细而均匀。
2.用蜡笔屑粘贴成画的制作方法:
(1)用水笔勾出图案的轮廓。
(2)卷出各种颜色的蜡笔屑。
(3)涂上胶水,胶水不能涂的太多,均匀地涂在纸上,这时的画纸就相当于粘纸,各种颜色的`蜡笔屑就成了彩色的沙砾。
(4)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不同颜色的蜡笔碎屑,撒在画布的不同位置上,填色时不能遮住线条,同时可以适度混合颜色。
(5)用手轻轻按压,并粘合蜡笔碎屑与画布。
3、学习剪刻图案进行底色喷涂:
先剪切出喜欢的图案,将其放在底色布上,然后进行喷涂,最后剥离图案,留下原始形状。
4、在彩点底色上剪切出图案: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人物或动物图案,底色为喷涂的彩点,图案则为白色人物或动物。
三、课堂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方式,创作一幅点彩画。(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自主选择独立完成或小组2-3人合作)
2、教师巡视指导,强调背景的添加应根据图案的线条和色彩进行决定。冷色与暖色可以进行搭配,横向线条与纵向线条也是可行的,确保画面形成主次分明,更加鲜明。
四、评价:
1、分类布展:
根据创作方式的不同,展示学生的蜡笔碎屑点彩画、喷绘雕刻版阴阳喷点彩画等。
2、学生互相交流创作感受和技巧。
3、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情况,师生共同完成课后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有趣的点彩画》
小学美术教案9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制作立体贺卡,掌握立体贺卡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设计制作、造型表现等综合能力。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更关注生活,热爱美术。
教学重点:
立体贺卡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制作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立体贺卡。
教学工具:
各式各样的贺卡实物、示范作品、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
收集各种贺卡,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油画棒或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儿童节的快乐音乐,当歌声响起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悦)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在这个开心的时刻里,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画一幅画送给朋友,想用贺卡的形式把这份幸福送给亲人、朋友、老师。
师:这是个好主意,这位同学的心灵真美!
师:同学们看这些是什么?
生:贺卡。
师:回答的不错,谁来说一说,这两张贺卡有什么区别?(分别出示一平面、一立体贺卡)
生:平面贺卡、立体贺卡。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这张立体贺卡是在平面贺卡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大家知道吗?贺卡是用来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使者。贺卡虽小,礼轻情义重。如果谁能在六一儿童节收到这样一份亲手做的礼物,那他是多么的幸福呀!让我们一起成为这传递幸福的`人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立体的贺卡吧!出示课题:《贺卡制作》
2、讲授新知,探究体验
师:要制作出精美的贺卡,首先要了解不同贺卡的特点。请同学们拿出各自收集到的贺卡,就以下4个特点,在小组内进行小声讨论。
学生讨论:
①祝福语(突出节日特点,教师节,祝福对象为教师)
②装饰画(符合节日特征,新年贺卡,画面充满了喜悦的气息)
③材料(选择能突出设计特点)
④形状(多样树叶形、心形、长方形,单页、双页、多页)
师:同学们归纳得真好,我们的书本中还有很多美丽的贺卡,快打开书 12页,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美丽的贺卡都使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生:……如:镂空法、粘贴法、绘画法等。
师:你观察得真细致,同学们想知道如何制作这样美丽的立体贺卡吗?
生:想!
师:制作立体贺卡的方法就藏在课本里,大家认真的看一看,请同桌相互轻声讨论一下,制作立体贺卡有哪些步骤?
师:看好了吗?谁来告诉大家?
生:……①确定主题(制作什么类型的贺卡?什么主题?送给谁?)②装饰(选择适合自己的制作方法,选择现有的材料,美化贺卡)③写寄语(送上祝福)
师:这位同学看书真仔细!立体贺卡就是这样出来的! 下面老师就按照这种方法演示一遍,大家认真看好了。(首先,确定主题,老师要做一张送给小朋友过儿童节的立体贺卡;第二,装饰内页和封面,采用纸贴法,制作出立体的框架,再用拼贴法,贴上装饰的图片。这一过程中,请同学们大胆的进行立体构造,设计出一张与众不同的立体贺卡。第三,最后给贺卡写上寄语。好了,一张美丽的立体贺卡就制作完成了。
3、自主创作,大胆表现。
①、学生尝试制作立体贺卡。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立体贺卡的制作步骤了吗?想不想自己做一做啊?
生:明白了,想!
师:我希望同学们在制作中,将收集到的材料大胆的进行贺卡的设计与创新制作发挥想象,装饰图案要注意与贺卡的主题相吻合,设计出更多美丽、新颖的贺卡。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最后别忘了保护教室卫生。记住了吗?(记住了)开始做吧。
②、评价学生作品(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制作,及时表扬好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张贺卡真有创意,我们请做这张贺卡的同学来介绍一下她是怎么做的好吗?
生:先~再~最后
师:你的手真巧,谢谢你!
师:这位同学在贺卡的立体贺卡创造设计中非常新颖,色彩搭配十分到位,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经过向这位同学学习,相信第二次制作,同学们一定能做得更好,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希望能看到大家制作出更多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贺卡。
4、作品展示,评述总结。
师:第二次制作完成的同学请将贺卡陈设在台上。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哪张贺卡最有创意?为什么?
生:……(指着贺卡,面对大家说)
师:哦!这张贺卡(指着),是哪一位同学制作的啊?哦!是这位同学!你真能干!/你的手真巧!/给这位同学送去掌声!/掌声在哪里?……这位同学评价的真到位!谢谢你!
师:(老师欣赏)真是太美了!老师的讲台变得美丽极了!谢谢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也学会了贺卡的制作方法,许多同学完成得很好,比如这些贺卡,造型特别有创意,让欣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还有这些贺卡,花纹设计有创新,很好运用了线、点、面的结合来表现美,大家都是好样的!这节课,我相信大家在创意设计的同时,也享受到贺卡带来的乐趣。贺卡承载着许多祝福,我们还可以在节日、朋友的生日时,赠送贺卡为别人送去祝福,送去欢乐。
师: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请大家课后将桌面和地板收拾干净。(下课)
板书设计: 贺卡制作
贺卡特点:①祝福语 ②装饰画 ③材料 ④形状
制作方法: 镂空法、 粘贴法、 绘画法
制作步骤:①确定主题 ②装饰 ③写寄语。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感受并了解中国画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以及用笔的疏密及膜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体验国画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体会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配以中国古典乐曲。
二、图片导入,感悟体验欣赏优美的家园视频和照片。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风光无限美好,让学生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园的风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出示课题:《彩墨家园》。
三、作品欣赏,分析作品
思考画家是如何表现树和点景的,是如何表现景物远近的?
(1)齐白石的《农耕图》中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
(2)石涛的《村舍》中树和点景、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
四、现场演示,讲解技法重点
学生初步体验用笔用墨的方法,教师点拨并演示。
1.树的画法:
(1)鹿角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状是鹿角状的,所以称为鹿角法。
(2)蟹爪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下出枝的,形状像螃蟹的爪子向地下抓去,所以称为蟹爪法。
2.叶的画法:
点叶法是用粗细和干湿浓淡的笔画而成。有介子点、个字点、垂叶点等。
3.点景的画法:
点景应注意位置.大小、藏露等关系的变化,用笔要简练.果断,有韵味。寥寥数笔传神为妙。
五、学生创作前指导学生练习的步骤
欣赏回顾:欣赏名家名作,回顾前面内容。
1.结合作品,说说近、中、远景的特点与表现方法。
2.树的画法
(1)回顾鹿角法.蟹爪法不同特点。
(2)点叶法
(3)点景
创作一幅家乡美景
1.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画出远近层次。
2.注意用笔的疏密及墨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
六、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七、作业展示
(1)将作业张贴在展示区。
(2)小组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让作者谈谈自己的创作体验。
(3)教师点评,小结。
八、课后拓展
品评学生的练习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其他同学的作品,寻找不足及改进方法。并学会运用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小学美术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花儿遍地开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花儿遍地开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花儿遍地开在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花儿遍地开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学建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思路也可考虑进行有主题性设计意义的沙雕造型,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一个大的沙雕造型。在这个思路中,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及有序组织较为关键。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思路,但应防止低效的教学活动,为玩而玩,导致美术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小学美术教案13
活动目标:
1。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画、记号笔、人手四张不同颜色的彩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请小朋友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诶,那什么是顶天立地呢?
二、观察“哈哈小人”,尝试画出一模一样的“小人”。
1。重点解释顶天立地。
教师出示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原来,顶天立地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的意思。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模仿画出相同的“哈哈小人”。(第一次请个别幼儿画)
2。比较作品与范例的差异。
三、探索“哈哈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1。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第二次画)
师:在第二张纸上再画一遍你观察到的顶天立地的小人,注意不能打开这张纸。你发现这张纸跟刚才那张纸有什么区别吗?注意在画的.时候不能把纸打开。画完后放好笔,打开来看看跟刚才画的小人有什么区别。
2。幼儿绘画,观察幼儿选择绘画的位置。
3。引导幼儿观察打开后白纸上小人的变化。
教师小结:折纸的方向和断掉的部位有关。把身体的某个部位画在折过的地方,那个部位就断了。折过的地方叫折痕。
4。探索小人变化的原因,观察连线后小人的变化。想想出现不同变化的位置的原因。
师:有什么办法把小人断的地方连起来呢?请全体幼儿在自己的纸上把小人断的地方连接起来。连接完成后把断的同样部位的小人贴在一起,教师讲讲分别把什么部位变长了。
5。小结研究后的结果。
6。幼儿再次操作,老师提操作要求。(第三次画)
师:再给你第三次画的机会,这次请你先想好要把身体的什么部位变长,再把要变长的那个部位画在折痕上。画完后打开来把断的地方连接起来,看看又有什么变化。
7。 展示幼儿的作品,观察彼此把画面的哪里进行了变形。
看看谁变得最有创意,评出最佳创意奖。
四、延伸活动:
引发思考,想象折纸方向、数量的变化会给变形带来什么变化。师:如果把纸斜着放再折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小朋友回家去试试看。
小学美术教案14
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教学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
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小学美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使幼儿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并知道要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活动式为幼儿准备1—2本大挂历,平时引导幼儿观察。
2、实行值日生轮流制,让每个幼儿当值日生。
活动过程:
一、认识“今天”。
1、今天是谁做值日生?请做值日生的幼儿说说今天为班上做了什么事情,并让全班幼儿回忆自己今天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今天是正在过着的这一天,拿出挂历,让幼儿说说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3、老师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早上起来自己刷了牙,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今天做了早操,还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今天做的天气记录。在挂历里我们知道了今天是1月5号,原来今天就是正在过着的这一天。
二、认识“昨天”。
1、通过交谈让幼儿感知昨天的概念。老师来考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想想昨天是谁来记录天气的?昨天你们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2、请幼儿根据今天的日期,推出昨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3、今天是星期四,那你们知道昨天是星期几呢?今天是1月6号,那昨天又是几号呢?
4、个别提问:XX你还记得昨天是谁送你上幼儿园的吗?
4、老师小结:有很多小朋友都还记起得昨天自己做了什么事,今天是1月6号,昨天就是1月5号,今天是星期四,昨天就是星期三。昨天就是今天的前一天,是刚过去的一天。
三、认识“明天”。
1、今天是星期四,那有谁知道明天是星期几呀?明天到了吗?明天你们又打算做什么事情呢?
2、今天是1月6号,那明天是几号呢?(明天是7号)。我们把挂历往后翻一页看看。
3、老师小结:明天就是将要过的一天,今天晚上睡觉起来就到了明天了,明天是指还没有到的.一天。
4、昨天和明天都是今天的好朋友,是离今天最近的日子。昨天已经过去了,今天正在进行,明天还没有到来,所以小朋友要珍惜今天,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好,不要推到明天来做。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6-13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6-18
小学美术教案【荐】06-17
【荐】小学美术教案06-17
【精】小学美术教案06-17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6-16
小学美术教案【精】06-16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6-16
【热】小学美术教案06-16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