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线段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认识线段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线段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线段教案1
课题
量一量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5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10月15日
教学目标
1、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在实际生活能选择工具,进行正确测量物
体的长度。
2、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3、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生活能选择工具,进行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卷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认识尺
二、量一量(学生尺)
三、各种尺量
四、实践活动
五、全课总结
1、你们见过哪些尺?出示各种尺学生认识。
学生尺、米尺、卷尺。
2、介绍各种尺。
学生用来量比较短的物体,用什么单位?
米尺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用什么单位?
卷尺有什么优点呢?
1、(出示长方形的纸)要量出一张长方形的四条边,你准备用什么尺?
2、学生量四条边:
纸上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
纸下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
纸左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
纸右面的一条边大约长()厘米。
通过量你发现什么?
3、把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
汇报:怎样折的?有多长?
怎样折?折痕最长?小组讨论。
如果用米尺或卷尺量方便吗?
要量自己的一乍、一步、一庹大约是多长?你准备用什么尺?同桌合作。
汇报:用什么尺?怎样量的?
讨论:
1、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大约几米?用那种尺量比较好?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能量出篮球场的长吗?
3、不爬到篮球场的上面,你有什么办法量出篮球场的高?
4、你还可以量出篮球场的哪些线段?用什么工具?
学生实际操作。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1)、测量的正确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2)、在测量一步有多长时出现错误,有些学生测量的不是前脚和后脚的垂直长度,是倾斜的,不够准确。
授课日期10月23日
认识线段教案2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拉、折、画等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认识线段教案。
2.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3.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1.认识线段的特征。
2.画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红线、直尺、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就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教案《认识线段教案》。(板书:直直的)
(二)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三)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四)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课件出示第1题)
(五)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六)折线段(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有几条?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5.在这张纸上能这出多少条线段?(无数条)
(七)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八)画线段
1.明确画线段的工具,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画一条比它短的线段。如何看出的?
4、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汇报。说说有什么发现?
2.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3点呢?4点呢?
省独立画一画,再比较交流。
3.欣赏生活中线段应用的图片,说一说、找一找。
四、总结
谁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最好能有顺序、有条理的说一说,不如用1、2、3等表示。
五、拓展
出示线段图,画一画,说一说有几条线段?数这样的线段有什么规律?
认识线段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4页例题和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 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
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 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5) 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 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 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 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 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 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师:线段就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5) 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P45第1题 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5第2 题 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出示校园环境图片,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吗?根据学生汇报,软件同时在该物体某边上呈现出线段。
2. P45第3题 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 请学生指出某图形横向、纵向各一条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公共点。
(2)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现了什么?
3. P45第4题
(1) 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2) 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4.P45第5题
(1) CAI出现两个点,师: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几条线段?
(2) CAI出现三个点,并同时出现题目。
师: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3) 学生独立练习,实物展台展出,集体讲评。
5.P45第6题
(1) 猜一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画一画。
(2) 实物展台展出学生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
6.全课总结: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认识线段教案4
课题
认识厘米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5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10月10日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
动中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尺,会用厘米量和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尺,会用厘米量和画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估计一些物体大约几厘米。
教学准备
线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体验
二、认识厘米
三、量一量
四、估一估
五、画一画
六、课堂小结
1、量一量,课桌有多长?这三人为什么数的不同?
2、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小组活动。
3、揭示:统一量的标准。
1、出示米尺观察:尺上有什么?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2、0到1表示1厘米,1到2呢?每一大格就是1厘米。
学生看尺: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画一下。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看一看:2厘米有多长?从尺上指出,同桌讨论。5厘米呢?
相互找一找3厘米,6厘米。
1、这只铅笔有几厘米你能用尺量出来吗?学生尝试。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各种方法交流)
2、下面这几种量法对吗?(出示P47第3题)说说为什么?
3、出示P47第4题两条线段都是大约8厘米对吗?
4、量一量食指的`宽度,手掌的宽度
5、你还想量什么?
1、
估计
量一量
你的中指
大约()厘米
大约()厘米
数学书的短边长
大约()厘米
大约()厘米
文具盒的长
大约()厘米
大约()厘米
2、你还能估计出身边的哪些东西的长度?
1、你能画出一条4厘米的线段吗?学生自己尝试画。说一说怎样画的?
小结:画线段要注意什么?
2、再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
哪条线段长?长多少?怎样知道的?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感受
1、学生都能够认识1厘米有多长,但是有些学生不知道从3厘米到7厘米这一段有多长。
2、在活动的组织上还应该加强纪律教育。
授课日期10月21日
认识线段教案5
课题
量长度的复习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5本教时为第5教时备课日期10月15日日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熟练正确地运用适当的尺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回顾
二、基本练习
三、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一起回顾
这个单元你有哪些收获?
小组同学相互说说看
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
(1)线段的认识
(2)厘米的认识
(3)米的认识
(4)认识各种尺
1、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在括号里画“√”(略)
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桌互查)
3、估一估,量一量
(1)筷子的长度,估计大约(),量一量大约();
(2)窗户玻璃的宽度,估计大约(),量一量大约()
4、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1)家里的墙壁高约3()
(2)手机大约长10()
(3)家里的房间长约5()
(4)家里饭桌长约80()
(5)妈妈身高约160()
5、在()里填上>、<或=。
8米()7米2厘米()2米
100厘米()1米20厘米()2米
1米()10厘米200厘米()2米
引导学生自己小结
课后感受
有个别学生在填写正确的长度单位名称时出现错误,其原因在于对米、厘米的不理解。
认识线段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生每人一小段毛线、一把学生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感受线段的“直”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看下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瞧,左边的小朋友在跳绳呢,看她玩的不亦乐乎,而右边是在进行拔河比赛呢,看看是人的力量大,还是大象的力气大。通过刚刚的图片,那老师现在就有一些疑问了,明明都是绳子,为什么一个是弯的,一个是直的呢,那么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拿出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的信封,将里面的一根毛线倒在桌子上,观察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弯的),那么你有办法将这根毛线变直吗?
2.初步感知线段
好,老师想让一个小朋友来演示一下你究竟是怎样将这根毛线变直的?让学生拉着线,师边指边说: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往两边拉直,小朋友们看好老师手指过的地方,两手之间这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边说边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出示课题认识线段),一起读一下课题。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那么接下来,老师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究竟是从哪里到哪里的,小朋友们小眼睛看清楚了。看清楚了吗?好,现在老师想让一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学生试一试)那么像这样,两手紧紧拉住毛线的两头得到线段,这两手捏住的线的.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读两遍。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两个)谁来指一指老师手里的线段端点在什么地方?(请学生来指一指)他指的对吗?你会指吗?学生活动:现在请两个小朋友相互合作,一个小朋友拉线段,另一个小朋友像老师这样边指边说(这是线段,这是线段的两个端点),然后再交换一下。那现在你会判断什么是线段了吗?好,那老师先考考你们,仔细看好老师手中的毛线。
教师拉手中的毛线,直的,斜的(是线段,为什么是,因为虽然位置斜了但它还是直的还是有两个端点。),弯的(追问:为什么不是线段?),让学生进行判断。
通过刚刚的学习,哪个小朋友能来总结一下,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呀?(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将两个特点连起来说一说
4.深入感知线段特点,认识线段示意图
那么在数学上怎样来表示线段呢,我们有专门表示线段的方法,因为线段是直的,所以我们要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我们在线的两端画两条短短的小竖线用来表示端点,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线段示意图。记住了吗?其实呀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线段。比如说老师把这本书的这条边看成是线段可以吗?哪个小朋友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呢?
引导学生说出:我把书的这条边看成是线段(边指边说),那么它的端点在哪里呢?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
师: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在我们的教室里很多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你能发现吗?同桌相互说一说。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线段(指名个别学生说一说)
数线段。
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线段,那你能找找这每个图形都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吗?(图片1指一指线段和端点)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数一数。集体交流。
5、连一连
学了这么多,我们来比比看谁是最心灵手巧的人。
师:给你2点,你能连接这2点画出一条线段吗?连接这2点还能画出另外的线段吗?(不能)
那连接两点能画出几条线段呢?谁来说一说。(连接两点能画一条线段)那现在老师再多给你一个点,3个点连接其中的2个点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线段?画成的会是什么图形?那个小朋友先来猜一猜呢?他们猜的对不对呢,小朋友们一起来动手画一画验证一下好吗?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你们画的跟他一样吗?
原来啊,连接三个点可以画出三条线段,只要两个两个点连起来就可以了。画出来的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呀?(三角形)
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想挑战一下吗?
师:(出示4个点)4个点你还能像这样连一连吗?连完之后数数一共能画几条。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展示两种不一样的画法,强调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这两个点可以连起来吗?这两个点呢?所以呀这个图形中间还可以画两条线段。
(针对学生的画法)启发:刚刚有小朋友画的时候漏掉了两条线段,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小朋友们看屏幕,老师在四个点上标上A、B、C、D,我们可以先从A点开始看,A可以和B连,可以和C连还可以和D连,然后再看B点,B和A已经连过了,那么B还可以和C和D连,C可以和D连。看看,这样有没有都连起来了。像这样按照顺序一个点一个点的连,就可以避免漏画线段了。老师的方法小朋友们明白了吗?那我们来试一个好吗?用这种方法连接5个点,看看能画出几条线段?
认识线段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故事导入:猫捉老鼠。
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变曲为“直”。
引导学生观察学具(毛线),问:你们能想办法把这根线变直吗?
比较:拉紧后的线与原来的线有什么不同?
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一手拉住线)问:这样能得到线段吗?怎样才能得到线段?
得出:用手捏住线的两头,这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两头的点叫做“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3)变式判断。
师捏住线的两端进行变式,引导学生观察。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建构线段模型。
(5)小结特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2.强化特征。
(1)到生活中找线段。
①引导学生指出直尺上的线段。
②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线段。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到图形中找线段)。
3.操作实践。
(1)折线段。
组织学生折彩纸,体会“线段有长有短”。
(2)画线段。
引导学生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4.深化理解。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理解“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
引导学生先猜想“画成的是什么图形”,再完成。
三、自主总结,课外延伸。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拓展延伸,激励探索。
认识线段教案8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
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
一段线、练习纸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认识线段
二、实际应用
三、画线段
四、全课总结
1、请学生观察左右两组线,你能发现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出:线有直的,也有弯的,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这根线有几头?指出:这两头就叫两端。
3、你能把这根线变直吗?,你是怎样变直的?
4、现在象这样两手之间的这一段直的线叫什么?请打开书小朋友会告诉你。这段线叫什么?
5、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6、特点: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是一条......(线段)
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
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直的)
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7、(手拿线操作)出示U这是线段吗?为什么?这样的`呢?(I)为什么?如果变成这样还是线段吗?为什么?再换一段更长的说一说。
8、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老师板书)
9、线段的特点,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略)
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
(1)拿出看它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两头是什么?
(2)黑板的边是线段吗?指名摸一摸,它的两个段点呢?黑板还有其他线段吗?
(3)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2、平面图形找线段
(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
(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
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
3、比长短
(1)拿出长方形纸,你能折出一条线段吗?同桌说一说
(2)这两条线段谁长?怎样知道的?
(3)出示一把竹针,你有办法找到最长的和最短的吗?
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然后交流,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
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
5、4个点呢?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还学会了什么?
课后感受
学生认识的很好,只是在画线段时还不够精确,并不直.
另外,在最初画时,有些学生忘记画端点。
授课日期10月20日
认识线段教案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要求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建立相关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
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
教师出示毛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毛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弯的、弯曲的。)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并上台演示。
(操作: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课件出示文字)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认识线段教案1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吗?瞧,它们来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猫捉老鼠的课件
提问:你们知道哪一只猫会先追上老鼠呢?为什么?(生答)
师:说的真棒。
师:这条直直的路线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线段里的学问可多了,想和它交朋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一起读一读,多响亮啊,多有精神啊!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师:(教师取出一根线,拉直并捏紧两端,学生观察。)
提问:瞧,这是谁的路线?(生答)为什么?(生答)为什么不是小灰猫的?(生答)两点间这一段直的线叫做“线段”(板书:线段)(课件出示线段)它和
小黄猫的路线一样是?(板书:直直的)它两边还有?(点)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端点。看,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2个端点)
2、小组交流探讨:能和你同桌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开始吧!说好了吗?好,你来试试。
3、比较发现:
师:刚才,老师是把这条线段横着摆的,你还有其他摆法吗?请同学们拿出用具,同桌合作,试试看!
引导学生思考:当线段竖着摆、斜着摆时,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摆好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找两个小组来汇报作比较)
师:(竖着摆、斜着摆)那么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生:老师,我还可以这样摆。(“v”字型)
师:哎,他们摆了几条线段?这两条有什么不同呢?教师评价:你们真有创意,了不起!
4、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操作来看,线段它可以方向不同,长短不一,但是无论怎样摆,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5、练习:你能说出下面哪些是线段?(课件出示)
学生通过观察,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师评价:你们真的好眼力!
6、合作探讨:我们身边的'线段可多了,让我们一起找找,说说吧!
师评价:小朋友们,善于观察,找到了这么多线段,真棒!
7、欣赏生活中线段:(课件出示)
师:在我们生活中线段无处不在。瞧,芭比公主漂亮的小木屋就是由许多条线段组成的,这条红色的线段就是其中的一条;电视显示屏上也有许多条线段,这就是其中的一条;咱们吃饭的桌椅上也有许多条线段呢!你们看到了吗?小朋友们最爱玩的滑滑梯上也有线段呢!它在这儿;这是一扇漂亮的门,你看到门框上的这条线段吗?最后再来看看椅子的漂亮座垫,它上面也有线段呢!
小结:这些图片多美啊!我们的祖国也很美丽。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我们先来轻松一下。
8、欣赏音乐:(课件出示)
师:让我们用一双灵巧的小手,一支美丽的画笔,画出你喜欢的线段吧!
三、画线段
1、画线段
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哎呀,你画得也不错,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4、谢谢这两位小老师,我们知道了画线段时的注意点。那么你能画出两条方向不同,长短不一的线段吗?谁来展示一下。
5、如果没有尺,想想看,还能用哪些物体画线段呢?(生答)(出黑板报,我们用线弹出又长又直的线段)
师:看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用处真大,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学好数学哦!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线段了,也会画线段了,可线段在和我们捉迷藏呢?看:
1、数一数
课件出示一条红领巾,提问:这是什么?红领巾的表面像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谁来指指?
课件出示国旗,提问:这是?国旗的表面像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你知道长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吗?
课件依次出示五边形、六边形,它们叫?它们由几条线段围成呢?请你们拿出图形小组合作数一数吧。
那么,现在老师想画一个十边形,要画几条线段呢?师评价:你们真爱动脑筋。
2、画一画
小朋友,还愿意接受挑战吗?
请看题目:(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和5
五、思考题
课件:数学博士也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图1:提问:你能数数下面这幅图中有几条线段吗?
出示图2:这幅图上有几条线段,你知道吗?
六、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线段教案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3页线段,完成想想说说和练习十八第1~6题
教学要求: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感受线段的特征。
⒉使学生学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⒊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线两根、小棒三根、直尺、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先让学生猜谜语:
“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
“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提问:“这是什么呢?”
“线。”
二、揭题:
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线段。(板书课题:线段)
三、教学线段的认识
⒈引出线段的概念。
⑴请小朋友将带来的红线放在桌面上。教师同时在投影仪上放一根弯曲的线。
问:“桌子上的线是什么样的?”
指出投影仪上的线也是弯的。拿出另一根黑线让学生双手捏着两端拉紧。
问:“怎么样了?”
指出:这时,两手间的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⒉比较,揭示线段的'本质特征
⑴问:“桌子上的线有几个头?手里的线段有几个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个头又叫“两端”。
⑵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
⑶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两根铁丝(一根—形和一根U形),分别用手摸一摸,体验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帮助学生感受由曲变直的过程。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线段是直的)
⑷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根小棒。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按三种位置摆一摆。
讨论: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长短一样吗?
小结:线段可以是横的、竖的、斜的、长的、短的,但必须是直的。
⒊联系实际举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边是线段。请同学们就你所见过的物体举一些例子。并请他们指一指。
⒋用图形表示线段
课本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请你摸一摸这条边的两端。出示投影,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出课本的一条横边的两端。我们可以将这条横边用一个图形表示。(慢慢地抽动课本的投影图,出现 )
图中有两个点,联系课本的边想一想,这两个点分别表示什么?
指出:这两个点就叫端点。
问: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⒌回顾小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想想它有哪两个特征?
⒍做第63页的想想说说,投影出示。
四、教学线段的画法
同学们能够认识线段和它的图形了,那么如何画出来呢?请同学们看着这个图形学着画。(前面投影出示)
教师小结:画法可以有三种:⒈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两点;⒉先点上两点,再画直的线;⒊先点上一点,从这点出发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另一点。三种方法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
五、巩固练习
⒈练习十八第一题,同学们仿照书上的样子折一折,折好后将自己所折的线段指给其它同学看。
⒉练习十八第四题,(投影出示),先看第一幅图,指导学生数线段(注意指出图形的顶点作为两条线段的共同端点)。
让学生独立数后面的几个图形。讨论并汇报,教师填写答案。
⒊练习十八第五题(投影出示)。同学们认真观察,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比较方法:先看左边端点有没有对齐,在左端点对齐的情况下,再看哪条线段右边的端点在最右边,端点在最右边的最长。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前面用过的三根小棒,你能比出它们的长短吗?你是怎样比的?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启发学生将三根小棒竖起来等在桌面上比)
⒋练习十八第六题,同学们在书上独立完成后,投影出示。
六、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 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留给同学们一个思考题:
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线段。
认识线段教案12
课题
认识米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5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10月10日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使学生经历用米尺和铅笔、身高及桌面长度相比的活动,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认识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
2、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认识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
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一米的线米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导入
二、认识厘米
三、估一估
四、量一量
五、比一比说一说
六、全课总结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哪个单位?你能比画一下?
2、分组用你的尺量一量1、你的课本。2、教室的长。
3、通过刚才的量,你们有什么想法?
指出: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1、出示米尺:这是什么?它的`长度就是1米。
2、比画:1米有多长?
3、你见过大约1米的物体吗?(身高桌子等)
4、看看米尺你能发现什么?(1米=100厘米)
5、还见过什么尺吗?(卷尺等)
1、教室的宽大约有()米。
2、教室的门大约有()米。
3、黑板的长大约有()米。
1、量一量上面这些长度。
2、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大约是()米。
用卷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大约是()米。
走10步
大约是()米
立定跳远
大约是()米
肩宽
腰围
裤长
袖长
量出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
4、用米你还想量什么,然后汇报。
1、在()里填上米或厘米(出示小黑板P49第3题)
2、在()里填上>、<、=。
a)床长2()
b)粉笔盒高8()
c)铅笔长20()
d)旗杆高15()
出示P49第5题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为什么
今天你认识了什么?
课后感受
学生已经认识的米,但是在测量的时候还是有误.
在测量肩宽、腰围时不够准确。
授课日期10月22日
认识线段教案13
教学内容:
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6-17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探索并发现、理解三种线的特征,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理解三种线的特征,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课件 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说一说
1、师板书:线
2、谈话:这是什么字?说说你平时见过的线。
3、导入:刚才大家谈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看到的、摸到的线,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的三种线,这三种线分别叫做直线、线段、射线,同时板书课题:线的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4、引发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活动二:看一看
1、课件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图。
2、画一画:
(1)教师示范用线表示一条斑马线。
(2)学生试着用线表示:斑马线、射灯发出来的光线、铁轨。(学生在纸上画一画,教师及时展示,并相机对比用上直尺和没有用上直尺的同学的作品,适时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课件演示抽象出来的三种线。
活动三:想一想 认一认
1、思考:你们觉得这三种线都可以叫做什么?为什么?
2、认一认(课件演示三种线的名称,并认识端点)。
3、闭眼想象,动手描描。
活动四:说一说
1、独立思考:直线、线段、射线都有什么特征?
2、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4、讨论:这三种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认可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当学生汇报时没有用表格形式整理,教师可以出示:
名称
共同点
不同点
直线
都是直的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不可无限延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延长
活动五 读一读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种线,请个别学生辨认。
2、学生在本子上分别画出三种线,同桌相互辨认。
3、提出问题:其实这些图形都有自己的名字,书上16页告诉大家怎样读。(学生自学课本)
4、同桌相互读一读。
5、提出问题:射线AB和射线BA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
活动六 闯一闯
1、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有始有终 无始无终 有始无终。
2、找一找。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射线、直线吗? 总结反思。
1、说说收获。
2、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我们的知识在一天天增长,如果说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线来表示你们日益增长的知识,你们喜欢用哪条线来表示?
以生活中的线引出数学中的线,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开门见山引出三种线的名称,直接切入课的主题。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整理并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直线、线段、射线的过程,为进一步体验、对比三种线的特征做基础。
在起名和说原因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三种线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三种线的表象。
这个环节重点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汇报整理,进一步理解三种线的特征、联系、区别。重点引导学生从线的形状、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线的认识。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交流。
教师在总结时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画、辨认加强对每种线的特征的认识。
自学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拓展练习设计,通过几个成语的出现猜线的名称,沟通学生对语文文字理解和数学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
此练习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三种线之间联系的理解。
认识线段教案14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流程:
一、 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师:村长交给了喜羊羊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一曲一直两条线段)你能来帮喜羊羊解答一下这两条线哪一条更长吗?
根据学生反应,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呢?
预设学生回答:把弯的那条拉直
师:(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线)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学生展示)
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线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见线段是直的。(黑板贴展示线段,直的)随后指两名学生指一指毛线哪一段是线段。(注:从左往右指和从右往左两种指法)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你能从他手中的毛线上找到线段两端的点吗?指学生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
师: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师:现在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个人拉住毛线,另一个人指出哪一段是线段,并说说端点在哪里。
3.深入感受线段特点
师:通过刚刚我们对线段的学习,你认识线段了吗?预设学生踊跃说认识。
师: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在是线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线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将这些线段分类呢?
师:将不是线段的去掉,说一说线段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仔细观察线段,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特征?(有长有短)
讲解完后,师:现在你闭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二、巩固线段特征
1.从生活中和图形中找出线段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蕴藏着许多许多的线段,不知道细心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比如我们的小尺上就有线段,你能找一找嘛?
师:你再观察一下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并指出端点。
师:聪明的小朋友不仅帮喜羊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能从身边的物体中找出线段,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从我们学习的图形王国里找到线段的,想不想来挑战一下?
展示
师:这是一个几边形?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吗?(分别请同学指出线段和端点)
然后独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题,展示成果后,让学生猜测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由此可得: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从长方形纸上折出线段
师: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村长又出难题了。看老师这里,(将纸对折)告诉我我折出的这条折痕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条比她短的线段?比它长的呢?最长的呢?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有长有短)
3.学会画线段
(1)让学生试画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线段,你能不能选择一条画在你的作业纸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
(2)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作线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预设学生线画的不直,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的线段画的完美吗?哪里有欠缺?
预设学生少一个端点,师:他的线段画的完整吗?少了点什么?
(3)老师演示线段
师:左手用力按紧米尺,另一只手沿着米尺的边从左往右画出来一条线,然后再线的两端画出两个小竖线代表端点。这样一条完整的线段就完成了。
(4)学生巩固画线段
师:现在,你能画出一条比刚才更漂亮的线段吗?同桌互相欣赏。
三、作业巩固
师:既然大家已经会自己动手画线段了,那想想做做第三题我相信你一定也能顺利解决。(让学生自己读题)
师:那如果有三个点,每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猜猜看,画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呢?自己动手试试看。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纸上操作,并交流互相欣赏。
师:三个点都难不倒你们,现在给你四个点,你能再试试看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操作,小组互相交流。学生班级交流。
师:有人只画了四条,你们画了几条?是哪两条遗漏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预设回答说:先画四个外边,再将对角线连起来。
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从一个端点画起,与其他的点都先连起来。指名一个学生到投影上进行动画操作,要求该生先确定一点,再全部画完。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喜羊羊的步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节课认识了什么那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呢?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本领呢?回去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下节课再交流。
认识线段教案15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能够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能数出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设计:
一、认识线段,把握特征
1、直观感知线段(让学生感悟到线段可以测量有端点且是直的)
师出示一条彩带,(拉直)让同学们先估计一下,有多长?(10厘米)
请学生用尺子测量,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估测意识
我们可以把这条长10厘米的彩带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你能在本子上试着画一画吗?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
画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如学生会说要画的直,两边要有堵头等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线段的基本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有限)---------引出概念:线段。
2、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地方有线段?小组内交流
二、认识射线,把握特征
1、如果我们把这条彩带的一端(右边),用无数条这样的彩带接起来,你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学生会感到彩带向右不断的接长,不知道用了多少根,没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度
师在黑板上演示,把10厘米长的线段AB沿着B端无限延长,引导学生想象用了2根,三根,5根,不断地接下去,体会也是无限长的-----------引出概念:射线。
让学生交流射线的特征:有一个端点,无限延长
2、找一找生活中象射线的例子,哪些地方有射线?
三、认识直线,概括特征
1、如果我们这根彩带的两端不断地用同样的彩带接下去,它会不停的长下去。如果可能的话,它会穿过我们的教室、穿过我们的学校、穿过我们的地球、穿过我们的宇宙甚至更远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引出概念:直线。
2、让学生概括出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了,无限长
四、共同探讨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直线、线段、射线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1、都是直的.
2、线段是直线、射线的一部分
3、端点的特征
4、能否测量
五、练习
(1)火眼金睛孙悟空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射线
(2)眼观六路小一休
举例:我们周围的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线段有一个大本领。就是它还能围成许多我们学过或没学过的图形。你知道它能围成什么图形吗?教师随着学生说出的图形画出草图。
请大家来数一数,刚才你们说出的线段分别是由几根线段围成的?先学生说出根数再课件验证。
拓展提高:
1、用尺子在下面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1)先安排学生猜一猜:如果交给你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如果交给你三个点,你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四点呢?如果交给你六个点,你猜你又能画出几条线段?
(2)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相应点数的线段。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出现异议时,教师用课件验证。
2、过点画直线
(1)现在我们要大显本领画直线了。请看:(课件出示“经过”显红色。)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谁想来猜一猜,不过在猜之前,我想问一下怎样叫“经过”?
(2)学生根据题目尝试画直线;
(3)讨论三点不规则排列时能否“经过三点画一条直线”?电脑验证无论从任何角度出发都不能经过三点画出一条直线。课件再次出示:你知道三点怎样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
(4)讨论得出: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当三点呈一条线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
六、课堂小结:
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认识线段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线段》 03-06
《认识线段》 09-16
《线段》教案03-18
《线段的认识》 (8篇)09-15
《线段的认识》 8篇09-15
《线段的认识》 8篇09-16
认识线段数学 12-17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线段04-04
《线段》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