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钓鱼的启示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诱惑、皎洁、沮丧、实践、告诫”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求放回鲈鱼的理由,读懂我从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教育学生自觉抵制诱惑,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求放回鲈鱼的理由,读懂我从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二、通读课文,把握内容
1、在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导学生从事情发生的时间、原因、过程将内容简练清楚地讲一遍,并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钓鱼、放鱼)
2、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这件事却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请快速到课文中寻找能告诉你答案的句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抓住重点,深入感悟“诱惑大”
1、师:三十四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钓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前那个夜晚我钓到的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汇报交流
鱼大——
重点指导朗读: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首先读出“大”——围绕这个句子,让学生再从文中找出表明鱼大的词句。其次感受我的高兴与得意,用朗读表现。
鱼钓来的艰难——
过了好长时间、小心翼翼等
3、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谁再过过钓鱼的瘾。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四、抓住重点,深入感悟“抉择难”
1、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道德抉择,什么抉择?请自由朗读4——9自然段。
2、面对这个抉择,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谁能清楚地说出来?
3、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从我的哪些言行中你感受到了“难”?
(1)请默读这几段,在书上做上记号。自己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2)随着学生的交流回答板书:急切——伤心——依依不舍
(3)指导朗读:
读父亲与我的对话,先评价我的话读得好不好,然后指导读好,再重点说说父亲的话该怎么读。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你能读懂“看了好一会儿”中所包含的东西吗?“得”——坚决,读出父亲明确的态度。
再指名朗读4——7段的对话,请一个学生读叙述部分。
(4)想象写话: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我到底想说什么呢?请发挥想象说一说,学生如果只说到求父亲别放鲈鱼,教师引导——你能把不放的理由讲充足吗?到上下文中找一找、想一想该怎样说,指名说。
(5)引读: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去下来——大鲈鱼——
五、作业
1、生字书写
2、课堂作业本前几题
钓鱼的启示教案2
教学要求: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小结导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
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一)出示小黑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师: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①生汇报句子,看出鱼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鱼的大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钓到这样大的鱼,我和父亲肯定很高兴,书上有个词就能看出。结合文中的词语谈一谈。读出作者钓到鲈鱼后的惊喜、得意。(板书得意洋洋)
还可以怎样读呢?
③除了看出这条鲈鱼大,还能看出什么?说说。
(鲈鱼鲜美,营养丰富。《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谁再过过钓鱼的瘾。
③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2、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①生说难题。
②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爸爸:坚定,从哪儿看出?
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
a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
b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朗读指导。
③分角色朗读。
3、父亲要我放回去,而我舍不得放回去,同学们,我到底该不该放回去呢?讨论:
要求:小组内讨论,谈谈各自的看法,不要空谈,结合实际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结合自己听说过的小故事,要说真心话,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待会儿还要在班级里发言。
3、小结升华:尽管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1、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
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2、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附:板书
29 钓鱼的启示
父亲 我
钓鱼 得意
放鱼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启示 严格教育 有道德的
钓鱼的启示教案3
《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而这种抉择的勇气和力量需要从进行培养。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
直接引题:
板书课题,并齐读。
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初步理解课文
小组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好后,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的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钓到鱼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逐句朗读指导,在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二)父亲的情感。
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女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父亲呢?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交流、指导
把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有什么不同?
理解“得”字,你从“得”密切协作了中体会到什么?
讨论:父亲要把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小结:
(三)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学生读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指导。
出示重点语句,体会“鱼”是指什么?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小结
拓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这时,你怎么做?比如:
父亲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休养的名言警句。
钓鱼的启示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
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朗读并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通读课文。了解渴文主要内容,从中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老师请同学们猜一条谜语,看看你们谁能猜到谜底是什么。(课件)有这样一本书,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这本书没有作者的名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它的作者。(课件)《生活》
2、揭示课题:对,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第4组,先来学习(出示课件)《13、钓鱼的启示》
3、解释:启示:启发提示启发开导
这篇课文,看看从中能使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有哪些生僻的词语和不容易读好的句子,一会儿和大家交流。(生自由读。)这一课有哪些生字词语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2、明白了吗?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词语,大家是不是都读准确了?请同学们看屏幕来读词语。(课件出示生字词语:鱼饵、涟漪、小心翼翼、鲈鱼、操纵、鱼鳃、翕动、皎洁、嘴唇、沮丧、抉择、告诫、实践。)
3、读通句子:
①这篇课文中有一些长句子读起来很拗口,你们发现了吗?(生读句子,大多都在同一自然段。)
②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把难读的地方读正确。(生自由读。)
③谁愿意把这几句难读的话再读给大家听?(生再读句子,师随机指导把这些句子读准确、流利。)
4、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①同学们都能读正确,很了不起。大家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你是结合课题来说的。谁还能说得再具体些?
③看来,课文内容大家都读懂了。不过,我有个问题,为什么爸爸非要“我”把鱼放了呀?(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别急,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生读课文。)a找到答案了吗?这样难得的鱼,为什么父亲一定要我放掉呢?谁来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b课文第2自然段写了,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而且他捕到鱼的时候还没有到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读课文相关内容。)
④什么是鲈鱼开放日?为什么在这之前就不能捕捞呢?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课件出示
(鲈鱼:鳍科,体长可达60多厘米,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味鲜。栖息于近海,也进入淡水,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产卵期间禁捕。)(生读资料。)
过渡语:是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物种都是因为人类没有节制地捕杀而绝种的呀!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是当爸爸让“我”把鱼放掉时,“我”却难以接受。
⑤大家默读课文的4@@@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课文里有合适的词语能概括出作者的心情,你就把它画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词语,你可以自己找出合适的词语来概括,把这个词语写在书边上就可以。(生读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⑥能概括作者的心情有哪些变化吗?
⑦你能试着读出乞求的语气吗?(生试读。)
⑧他是哭着在说。(师范读。)你能再读一读吗?(生再读。)大家一齐读。
⑨文中“我”的心情还有怎样的变化?
⑩非常好。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部分,注意读出大家体会到的这种心情。(生分角色读课文。)
⑾我们来看课后的'第2道思考题,结合刚才大家的理解试着完成这首题。(生动笔完成。)谁来读一读你填的结果。大家填得不错,还有不同意见吗?
⑿这样填也可以。你能不完全按照书上的空填写,说明有自己的想法,有主见,这样做很好。尽管“我”很伤心和无奈,但父亲坚持要“我”把鱼放掉。我们来读读课文倒数第3自然段,读出父亲的坚定和“我”的依依不舍。(生读课文。)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文。)
⒀我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⒁的确不错,“我”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是那样的无奈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三、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作者当年放掉大鲈鱼时的那份无奈和沮丧。课文中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我们下节课我们交流这些句子的含义。
板书:
29、钓鱼的启示
我
钓鱼得意
↓
放鱼疑惑→乞求→依依不舍
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案5
设计理念:
大写意的语文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学设计不是面面俱到,不是“深挖洞”,而是删繁就简,求一而舍全,腾出时空于核心问题。《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课堂提问杂而碎的现象,以“作者多次写到‘月光’,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月光如水的晚上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永久的回忆和终生难忘的启示?”这一问题贯串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感悟。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开去。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正确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联系实际,受到“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4、 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环境衬托手法的巧妙运用,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意境美、行为美、心灵美,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文中蕴含的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内在美,,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难点
课文中部分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 鼓励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读有关诚信的文章。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3、 回忆或收集生活中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欣赏美。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美妙的画面往往叫人赏心悦目。欣赏美、品味美能净化人的灵魂。
在我语音未段的导语后,伴着优美的乐曲,几幅精美的月夜突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入情地欣赏着皎洁、清柔似得月夜图,自然陶醉其中。
2、问题引路,揭示课题。
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咱们跟随主人公来一次情景再现。——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
3、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初读课文领略美。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生字词,边读边用笔画出来,可多读几遍。需要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
2、指名逐段检查朗读情况,边检查边指导,对易错的字音相机领读,对难读的句子范读。
3、整体感知。你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发现了,课文多次写到月光。现在请你再快速浏览全文,划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语句,看月光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1)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次,“我”和父亲来到湖边时: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第二次,“我”得意地欣赏钓到的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时: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第三次,“我”哀求父亲留下鲈鱼是: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第四次,每当“我”回忆起这件事时: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2)指导学生将这种美妙的情景读出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配音展示读。
(3)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划分层次。(钓鱼——放鱼——启示)
(4)刚才大家欣赏着描写月光的优美句子,心中一定有话想问吧?
4、老师小结。是啊,多么美好的月光啊,它常常能引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借月抒情。那么,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呢?月光的描写在这里又起什么作用呢?
三、深入品悟感受美。
(钓鱼部分)
1、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从作者对月光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体会出:第一处描写表明在作者的记忆中,这件事情非常美好,连那一天的月色都是这样美,还表明作者和爸爸一起钓鱼时轻松愉快的心情;第二处描写则衬托了作者钓到少见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是欣喜、兴奋的心情。
3、进一步深入品读。
同学们,除了能从月光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来?请同学再逐句品读第3自然段作进一步的体会。
4、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感悟出:
(1)直接表达内心惊喜的句子,如:“啊,好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的欣赏着……”
(2)对“我”钓鱼的动作及鱼儿挣扎的情景的细腻刻画,如:“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迅速拉上岸、得意地欣赏”;“鱼儿不停地甩动鱼尾并跳跃着,在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出不少水花……”进一步体现了作者此时惊喜的心情。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表达美好的心情。
假如你就是作者,听着鱼儿甩尾时发出的“啪啪”声,看着鱼儿跳跃时溅起的水花,心情该是何等兴奋啊!那么,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此时兴奋的心情呢?(先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可自己边品味边读,可同桌互相读,可小组成员齐读;再指名读,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或范读、领读。最后齐读。)
6、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美好的夜晚,与作者一起分享了钓到鲈鱼时的快乐,特别领略了作者独到的表达方法。然而,作者和父亲没有得意多久,就遇到了难题,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研读“放鱼”部分。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和父亲去钓鱼,作者钓到了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父子二人欣喜异常。可是,父子二人没有得意多久,一道难题却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它像一杯陈酿酒令作者三十四年间回味无穷?这节课咱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那个夜晚。
二、继续赏文感受美。
(一)(放鱼部分)
1、自由读课文4——9段。了解父子二人面临的难题是什么。
2、分角色读。在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入情如镜,体验面对难题,“父亲”和“我”态度又和不同,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交流体会。(边谈体会便出示相关语句,进一步引导理解感悟)
父亲:态度坚定,没有商量的余地。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你猜, 父亲此时在想什么?
(2)“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从哪个字中你体会出父亲态度的坚决和不容争辩?父亲说这句话时语气会怎样?你能试着添加一个提示语吗?
(3)“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你从爸爸的平静中读出了什么?
“我”:不理解——难过——哀求——依依不舍——沮丧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从“我”的质问中,我似乎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让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鲈鱼放掉,你理解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外查阅的相关资料回答)
(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觉得委屈,与父亲大声争辩着,可文中并没有具体写出“我”跟“父亲”争辩的内容,你能想象出他们是怎么争辩的'吗?请同桌扮演分别扮演“我”和“父亲”,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当时争辩的情景,看谁能找出最充分的理由说服对方。(双方辩论)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此时,“我”没有再争辩什么。我们知道,一定是刚才的争辩“我”没能辩过“父亲 ”。可“我”还是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你想像一下作者还想对父亲表达什么?
(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尽管我是那样的舍不得,我还是把鲈鱼放回湖里。假如时你,心里当时会是什么滋味?)
4、再次分角色朗读,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
5、师质疑:读到这段课文时,老师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没解开:在“我”和父亲争辩不休时,作者却插入了这样的描写:“皎洁的月光下看不到其他人和船的影子。”这处描写起什么作用?你能告诉老师吗?
(1) 引导学生感悟到:父亲是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教育我自觉遵守钓鱼规则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父亲的行为就像这皎洁的月光一样美好。
(2)出示孟得斯鸠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它在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齐读)
6、小结过渡。
(1)小结:尽管只有两个小时就到鲈鱼捕捞开放时间,尽管除了他们父子二人不会再有他人知道他们钓到鲈鱼的时间,尽管詹姆斯是那样的舍不得放掉那条少见的鲈鱼。但是,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他还是把鱼放掉了,遵守了钓鱼的规则。当鲈鱼游走的一瞬间,“我”怅然若失。
(2)师质疑: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作者当时明明很沮丧,可在结尾他却写道——(出示第11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究竟是什么,这么值得他难忘?
(二)(启示部分)
1、请仔细品读第10段,看谁能解决老师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
虽然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的严格要求,但34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对父亲充满崇敬之情。因为父亲当年的劝诫给了“我”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师导引:下面咱们就跟随作者,再次品味父亲的教诲。(投影出示父亲告诫“我”的话。)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到的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就 “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理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它往往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利益,需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这么难以抉择的事情,我还是做到了。这得感谢谁?
(2)当年“我”放弃了那条大鲈鱼,却在人生路中收获了更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3)齐读父亲告诫“我”的这段话。
3、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引导体会)
(1)这诱人的“鱼”还是海里的鱼吗?(对自己有利却违背道德的事物)
(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还会遇到哪些与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的诱惑。)
(3)面对这些诱惑,“我”抵制住了吗?是什么力量让他战胜了诱惑,战胜了自我?(再次读父亲劝诫自己的话)
(4)“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用“因为……所以”说一说“放鱼”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4、老师小结。
作者正是因为这次不同寻常钓鱼,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才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所以说——
(1)(引读11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2)、师质疑:最后这段,作者又一次写到“月光如水”,这里的描写又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感悟:那个晚上,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获得了终生受益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每当回忆起来,都觉得十分美好。同时,它贯穿全文,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
三、理解升华表达美。
1、同学们,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生活中,你也很可能遇到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是怎样选择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启示?是否也像作者一样乐于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做法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共享。)
2、总结。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四、读写结合,巩固提高。
1、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注意环境衬托手法的灵活运用。
3、文中描写美丽月夜的句子,进行摘抄积累。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月光如水的夜晚)
钓鱼——放鱼——受益
“我”(惊喜)——(沮丧)——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钓鱼的启示教案6
教学要求: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
师: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
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
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教师可以放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
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二、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
生:自由交流
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三、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
1.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两天内完成)
2.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
3.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
参考资料:
鲈鱼又名花鲈、鲈板、鲈甲、真鲈等,俗称鲈鲛,为浅海近岸鱼种,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汇处和淡水中。其体长而扁,口大,两颔下长上短,有毛齿,体披小栉鳞,体侧及背鳍散布着黑色斑点。鲈鱼肉质细嫩,味美清香,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钓鱼的启示教案7
【设计思路】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34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理解,但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理解课文的内容不是难点,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就是父亲说的话: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要理解这个难点,必须从文中钓鱼这件事去理解,从我钓到大鲈鱼的得意,到放鱼时的依依不舍和沮丧来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体会“我”钓到鲈鱼时的得意和放鱼时的沮丧做为教学的重点,由体会这种心情的变化来理解道德实践的艰难,理解父亲的话。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纪律的好学生,冒昧地问一下,老师不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违反过纪律?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老师欣赏你们的坦诚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李卓然和周锦泽学习,学习她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遵守纪律,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律”。做到这两个字很不容易。今天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他美好的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13课,《钓鱼的启示》。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自然引出“自律”并使“自律”贯穿全课。)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生字词都认识了吧,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师:生字词自学得不错,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不要急于回答,再浏览一遍课文。
生: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了我得到的启示。
师:课文读得不错,把主要内容说出来了。
生:我还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去钓鱼,再写了父亲让我放鱼,最后写我得到的启示。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理清课文。)
师:课文内容了解了。预习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课文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他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你会从课题入手去想问题。
生:父亲为什么让我把鱼放了?
师:是啊,为什么要放了呢?
生:父亲盯着鱼看了好一会,为什么看了好一会儿?
师:你会从细节入手,读书真仔细。
生:课文写钓鱼,怎么后面又写了“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课文中“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个“鱼”指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说明在读书的时候,思考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同学们再去读书,从书中寻找答案。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读书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加细致地读书,更深入地思考。)
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师: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我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
生:我钓到了一条从没有见过的大鱼。
生: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上来了。
师:说得精彩极了,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生读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吗?
生:高兴。
生:得意。
生:大喜过望。
生:喜出望外。
生:欣喜。
生:惊奇。
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心情,可见语言能力较强。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生读这句话。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读这句话,体会我得意的心情,更能表现出大鲈鱼的诱人。为下文“我”放鱼时的不舍做好了铺垫。)
师:我正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的时候,父亲却让把它放了,我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的4~9自然段,标画出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生:急切、难受、伤心、依依不舍、沮丧。
(读书有自己的理解,既能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我”的心情,又进行了词语的训练。)
师:我心情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我和父亲的.对话中,请同学们练习一下父子的对话,体会 “我”的心情。
(从具体语句中体会“我”心情的变化,表现我对大鲈鱼的不舍。)
生:自由读,展示读,男女生读。
师:当我看到四周没有人的时候,我把乞求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父亲,想一想,我会对父亲怎样说?
(利用课文的空白,进行补白,体会人物的心理,反衬在无人看到的情况下,实践道德的艰难。)
生:爸爸,求求你,把这条鲈鱼留下吧。
师:孩子,还不到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啊,不能留下。
生:我们什么时候钓到的,又没有人看见,还是留下吧。
师:天知地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父亲这样做,对吗?
生:对,因为还不到捕捞鲈鱼的时间。
生:因为他父亲想教育孩子按规定做事。
师:父亲不喜欢吗?
生:父亲也很喜欢。
师:你从哪里看出父亲也很喜欢这条鲈鱼?
生:从“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和“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知道的。
师:刚才有位同学问“父亲为什么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明白了吧?
师:我尽管依依不舍,但是还是把这条鲈鱼放回了湖里,同学们,这时他舍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呢?
生:舍弃了鲈鱼,得到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师:你会联系下文来说,什么是道德实践呢?
生:就是去做。
师:说得很好,就是按照正确的去做。
(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角度去看问题,父亲也很喜欢那条鲈鱼,也在进行着道德的抉择,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道德实践的认识。)
师: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但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他会遇到哪些诱惑呢?
生:金钱。
师:对,这里的鱼可以指金钱。
生:职位、小便宜。
师:说得不错,能联系他的职业来说说吗?
生:比如说,他在给别人搞设计的时候,两个公司竞争,一个公司给他很多钱,让他给自己的公司设计的好,而故意给另一个公司设计的不好。
师:这时,他会怎么做呢?
生:他不会要那个人的钱。
师:他会想起父亲的话。刚才有个同学说“钓鱼这件事和他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现在想一想,有没有关系?
生:哦,我知道了,因为父亲的教育,才使他严格按正确的去做,才最后成为了一名著名建筑设计师。
师:是啊,当他一次次面临道德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话。我们来读一读父亲的话。
生:读。
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道德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放了大鲈鱼就是对的,不放,就不对,但是真正让他放的时候,他却不舍得了。
生:有一次,老师多给了我分数,我一看很高兴,终于比同桌高了,但是当我仔细再看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错误,老师没有扣分,我就想若是给老师看了,我的分数就比同位少了,可是不给老师看,就不诚实了,我很矛盾。但是,我想起了老师平时教育我的话,就给老师看了。
生:我有一次,借了同学的橡皮,我看到他的橡皮很好,就自己留下了,不想还给他了。
师: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
生:知道。
师:尽管知道,但是看到那么漂亮的橡皮,还是不想还给同学。
生:也就是说的时候很简单,做的时候就不舍得了,就很难了。
生……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父亲的话理解得较好。教师应该做一个小结,突出舍弃个人利益的困难,突出主题。)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看来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不仅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也给同学们以深刻的影响。让我们端起书来,再次回到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生:配乐朗读课文。
(创设的情景非常好,学生在月夜背景的衬托下,倾听着舒缓的音乐,仿佛在慢慢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我都被陶醉了。今天同学们提得问题我们读懂了,但是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今天的学习能给同学们以帮助。
钓鱼的启示教案8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3、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3课(师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上节课,从课文中我们了解到整个故事是围绕着一条鱼(板书:鱼)来展开,大家自己读读下面的词语,看能不能用上它们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复习词语:得意地欣赏 大声地争辩 乞求的目光 依依不舍地放回 终生的启示
2.学生用词说话,师相机补充。
3.是的,这正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所说的:“三十四年前和终生的启示。”(示句子,生齐读) 二.讲读课文 1.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生:月光如水)这么美的夜晚,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2.抽生汇报,并示配图与句子。 ①如此美好的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齐读句子)。这一圈圈彩色的涟漪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呢?(皎洁,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②让我们再次和着音乐融进这醉人的月色中吧(配乐读句子)。 3.这美好的夜晚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故事发生的时间恰好是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引导生齐答)围绕着这条鱼(指板书)发生的事,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4,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5.抽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留 放。
6.围绕着“留和放”,我和父亲展开了一场争辩,请你找出来,读一读。(生自由读)
7.(示争辩句子)师生分角色读争辩部分。
8.你看,儿子觉得应该“留下”,而父亲却觉得应该“放了鱼”,是留下还是放了,咱们先找找理由,你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我把鱼留下的理由是什么?
▲第3自然段:(时间长、好不容易钓到鱼——通过动作描写表现、鱼儿非常漂亮)
▲第4自然段:离开放捕捞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第7自然段:四下无人。
9.是啊,这鱼儿太诱人了,捧着这条大鲈鱼,我真想
。(学生补充)
10.既然这么想留下这条鱼,我们再试试用上关联词,把理由向向爸爸说清楚吧。(师每一生说都讲: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11.可是,面对着儿子的苦苦哀求,父亲只是说:“(引读)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12.咦,这难道父亲一点儿不喜欢这条鱼吗?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
▲盯着鲈鱼看了一会儿。 此时,父亲盯着鲈鱼,他在想:(虽然大,但还有两个小时才到捕捞时间;尽管无人知道,但这是个人人知晓的道德公约。)
13.(师生引读,读出争辩的语气)想到这,父亲把目光转向了我,我急切地问道:
14.是的`,尽管心里有多么的不舍,心里有多么的不忍,父亲还是要求我:“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从哪个词看出父亲的坚决?
▲这句话中的“得”可以换成什么词?
▲文中同样表达这种坚决的词还有哪些?(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父亲为什么这么坚决?
15.创设情景,反复朗读:
▲虽然自己和儿子一样喜欢这条鱼,但父亲还是不容争辩地说:
▲虽然儿子在乞求留下这条鱼,但父亲依然不容争辩地说:
▲尽管离开放捕捞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父亲还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地说:
▲尽管此时无人知晓,但父亲最终还是态度坚决地说:
16.这有大又漂亮的鱼儿又走了,带着我的不舍,带着我因它而产生的梦想又走了,所以说(再出示最后一段)引导读。
17.年少的我不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直到成年后,我才真正读懂了父亲——(师配乐读启示段)
18.成年后,我才知道父亲坚决要我放鱼是为了告诫我:“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却很难。”
19.引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却很难。”并理解。
▲就放鱼这件事来说,留下鱼是(不对的),而放了鱼是(正确的),(边说边说边完善板书)。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坐起来却很难,你说难在哪?(难以判断对错,做事不够冷静,不想后果。克服占有欲,自我约束)
▲是啊,真难。看来道德二字(板书:道德)不仅仅是是与非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你看这“德”字,中间的这一横就像一把丈量自我的尺子,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这尺子始终要放在心上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描红一横) 20.这尺子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也碰到了许多诱惑人的“鱼”,这鱼是什么?(金钱、荣誉、利益)
▲当我面对“金钱”这条鱼时,我想起了父亲说:
▲当我面对“权利”这条鱼时,我想起了父亲说:
21.那么今天,我们同样会面临很多诱惑人的“鱼”,如
▲面对家中开放的电脑,
▲在没有老师在场的课上,我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怎样才能抵制诱惑人的鱼?) 22.是的,当我们每一次遇到诱惑人的鱼的时候,我总会告诫自己:“道德只是个简单勇气和力量。” 三、拓展升华 1.三十四年后,还是那如水的月色,我和父亲又来到了这湖来钓鱼,父子之间又产生了一段有意思的对话,请你展开想象,写下来。 2.是啊,从同学们的回答了让大家懂得了:““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却很难。”所以说:“
“三十四年前和终生的启示。”
四、作业
1.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用心感悟,你便会有所收获。生活中发生的哪件事使你得到启示呢?到生活中去发现吧,然后把它写下来,这样你的体会会更深刻。 2.课外阅读语文书第 页《剥豆》一文。
钓鱼的启示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支配、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同学的语感。
3、教育同学遵守社会公德,做老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俺”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俺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绩,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俺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2、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板书:钓鱼启示)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10分钟)
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哪局部写了钓鱼,哪局部写了启示?
2、反馈并补充板书:放鱼
3、浏览全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研读“钓鱼”局部:(10分钟)
(1)过渡语:很明显,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俺们还必需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局部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2)引导同学体会:“俺”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重点词下打上着重号。(板书:俺父亲)
(3)反馈,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板书:得意)
重点指导:啊,这样大的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出示课件)
相机提问:“俺”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俺得意什么?父亲得意什么?
(板书:得意)
指导朗读:你想重点突出哪些词?
(4)“钓鱼”这局部有关于月夜的描写,写得很美,能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吗?你想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什么?(美、静)
(5)小结:谁来归纳一下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请在书上做笔记。
2、研读“放鱼”局部:(15分钟)
(1)过渡语:是呀,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假如是你,你舍得放走这条鱼吗?
(2)你的.这种心情,文章中的“俺”也有,而且心情很复杂!读课文“放鱼”局部4--9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俺”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读。(板书:依依不舍)
(3)这一局部对话较多,俺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来学?(分角色读或扮演等)
(4)引导提问:在“俺”钓到鱼时,父亲是得意的,而此时……你想到什么问题没有?
(板书:不容争辩)
(5)小结:谁来归纳一下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请在书上做笔记。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2分钟)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俺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俺有什么启示?这些内容俺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课外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局部,提出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29、钓鱼的启示
俺 父亲
钓鱼 得意 得意
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案10
教材分析:
课文回忆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是按照发展过程记叙的:从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34年后的感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学情分析:
本文生字不多,故事情节简单,写的又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经过预习,能利用生字表和字典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多数生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而对课文中“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一段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本文的前天,班上有一位叫罗继鹏的学生拾到一台手机,主动交给了班主任,还给了失主。这一机遇恰可用于教学。结合这件事教学,能让学生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前准备:
学生: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生字表、字典认识生字,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和疑问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观察生活中有规则的事例,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2、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整篇教学设计先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文章的内容,使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明晰,为第二课时的细节讲解做好铺垫}
四|、指导写字
学生写本课生字及生词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教师读歌词,提问:“个中的小女孩为什么把钱交给了警察叔叔?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课文中将那天么?父亲给库伯先生打电话的时候,使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我没有拾到过钱,也没有中过奖,但是我喜欢钓鱼,并从中得到了启示。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3、学生齐读课题。
{从简单的儿歌入手,让学生有所思,从学过的课文入手,让学生有所忆。}
二、初读课文
1、这次钓鱼给了我什么启示呢,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2、学生接读课文
3、学生评价,并回答所提的问题
4、出示课件: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5、小结:得到这个启示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回到那三十四年前的晚上,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去回味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学生通过读课文学生应该是能够找到钓鱼的启示的,比较明显,让学生在可以开始就找出启示,直奔主题,是希望学生知道,这是本课的重点、难点,这几句话学生觉得在理解中是有难度的,并让学生知道,我们这节课将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学习}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条鱼是不是我一下子就钓上来的?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这鱼怎么样?
3、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小结:这是条多么可爱,多么漂亮的大鲈鱼啊,我从来没有见过,今天,我竟钓了一条这样的鱼,我真得意,真兴奋啊,但是爸爸的一句话让我从快乐的云端一下子跌进无底的深渊。
{让学生明白,通过对钓鱼的细致描写,明白鱼来之不易及鱼很可爱。}
四、学习四至九自然段
1、出示课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2、分角色朗读
3、结合第四自然段,小组讨论:爸爸为什么让我把它放回湖里去?
4、学生进行汇报。
5、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在这次钓鱼中,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6、小结:从我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我是不愿放这条鱼的,道理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真的很难。
7、出示课件: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8、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
{通过分析使学生深刻地体会道德实践是有难度的。}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1、出示课件: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想像一下,这时,作者心里想对父亲说什么呢?
2、乞求是什么意思?
3、爸爸,我想:
4、学生说说小作者想说的话。
5、出示课件:当父亲看到儿子用那乞求的目光看着自己时,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6、爸爸答应了么?
7、爸爸会想:……学生说。
8、爸爸对我是很严格的,正因为如此,爸爸让我学会了,让我懂得了,让我知道了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拒绝诱惑
五、学习第十自然段
1、出示课件: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①、这里的“鱼”指的是什么?
②、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请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和体验想一想,说一说。
2、教师进行提示
学校里,教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对于这样的与你怎么办?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
过马路时,红灯亮了,周围没有警察叔叔,冲过去,还是等一等?
3、教师小结
生活中,与那条路与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我们经常遇到,把握自己,拒绝诱惑,你就是个诚实的有道德的人。其实,不只是小作者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是自己的不能要,做个有道德的人,很多的名人也是这样要求我们,并自己去实践的。
{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父亲告诫我的话,并从中进一步了解我的父亲教子有方,品德高尚,以及我受到的教育是非常的严格的,通过对比,进一步体会。}
六、拓展延伸
4出示课件: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希腊哲学家)
5、学生自读。
6、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不是自己的不能要
拒绝诱惑
做一个有道德的诚实的人
钓鱼的启示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学习过程
三、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四、初步了解课文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五、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
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六、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七、当堂训练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2、朗读课文。
钓鱼的启示教案12
【教学目的】
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
一、质疑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学会什么?
二、答疑
导:就从某的问题入手学课文。这个问题学懂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1、出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⑴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板书)时说出来的吗?作者直接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导: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写:
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⑵捕捞鲈鱼是有时间的,在什么时间?是放?是留?父亲和我对待这条诱惑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读书。
(板书。)
①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
(讨论。)
尽管作者“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谁跟他的意见一样?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③我的心情怎样呢?
语言:
①小组合作读对话。
②引读。
③表演。
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
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反映人物心理。
2、再出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⑴“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⑵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板书。)
⑶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总结
1、本文的主要内容。
2、写法上学会了什么?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
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3、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板书】
父亲我
钓鱼得意
放鱼不容争辩依依不舍
启示严格教育道德实践有道德的
钓鱼的启示教案13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前准备:
★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四、初读理解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五、复习生词
◆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a.“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争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 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b.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
c.齐读第3自然段。
◆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读5~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
◆转眼问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a.出示:“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b.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c.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 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钓鱼的启示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戒、实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前准备
1、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2、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3、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词和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理清课文条理。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抽查情况)
1、小组内学习展示。
(1)这节课,我学会了“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戒、实践、不容争辩”等词语,理解了小心翼翼、不容争辩、诱惑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4)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解决了一些课后的思考题或每课一练中的题目等。
2、抽查学习情况。
抽查生字的读,说或写的情况。(主要是针对中差生)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我”小时候一次钓鱼的经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的启示。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理清课文条理
按时间顺序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回忆11岁时和父亲去钓鱼,按规定将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去。(1—9自然段)
第二部分:34年过去了,作者牢记着钓鱼的事,在生活中严格实践道德的是与非。(10—11自然段)
(3)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朗读展示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说说自己读完以后的感受。
3、朗读了《钓鱼的启示》,你有哪些收获?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3、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尝试自己或小组内创作。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诱惑,“我”做出了为难的抉择,这件事也对你有很大的启发吧,我就让我们一起细读本课。
2、提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4)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并说说体会。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1)深入体验“我”的情感。(小组展示,互相补充)
A、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B、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2)体会父亲的情感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得到启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融入感情,注意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部分,通过朗读来展示每一个人的思想。)
4、小结写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句子和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展示搜集到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展示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5、展示搜集的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此环节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
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钓鱼的启示教案1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谈话:
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词:
易错音:沮 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
四、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
(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
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诱惑,“我”做出了件难的抉择,这件事也对你有很大的启发吧,我就让我们一起细读本课。
二、研读第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看题目,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启示)请打开书,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读了此段,你想知道什么?
三、研读第4~10自然段
1、整体感知:
⑴ 学生边听录音边默读边想。
⑵ 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4~9自然段:
⑴ 请学生画出描写作者言行的句子。
⑵ 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⑶ 比赛读:
你可以把“我”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⑷ 讨论:
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
⑸ 你同意父亲叫“我”把大鲈鱼放走吗?
(学生表态后,进行辩论比赛。)
3、学习第10自然段:
⑴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0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有没有能说服对方、赢得这次辩论比赛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画上一个小问号。
⑵ 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句子。思考重点句: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鱼指什么?
⑶ 讨论:
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
⑷ 父亲怎样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
(指导读父亲告诫“我”的话。)
⑸ 联系父亲的话,用“因为……所以……”说说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⑹ 教师点拨:
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感悟:这“鱼”就是面临道德抉择的各种诱惑。
⑺ 听了父亲的话,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联系课前搜集到的有些名人因为从小受到严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⑻ 开展全班讨论: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总结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钓到大鱼→ 兴奋→ 得意
放鱼回湖→ 沮丧→ 急切 争辩 哭 企求
受到启示→ 感激→ 依依不舍
道德:是与非
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 ”,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钓鱼的启示教案】相关文章: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02-10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优秀03-12
《钓鱼的启示》 (精选)07-07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04-03
钓鱼的启示 08-30
《钓鱼的启示》 07-26
钓鱼的启示的 12-28
《钓鱼的启示》 11-17
人教版钓鱼的启示 03-03
《钓鱼的启示》 (荐)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