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07 18:12:22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2.在认识和理解6~9后,进一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不同含义。体会数的顺序。

  3.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6~9的大小。熟练符号的用法和写法。

  4.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小朋友已经通过学习认识了不少的数字宝宝,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已经与哪些数字宝宝交了朋友?共同回忆。

  二、基本练习

  1、师:引导学生拿出尺子,认真观察。

  (1)在尺上有哪些学过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2)5离8近一些还是1近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也能想个这样的问题考考你的同桌吗?

  2、师:数字宝宝从尺上走下来,自己排起了队,可是离开了尺子,有几个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小朋友能帮帮忙,把他们排进空位吗?(5,6,7,8,9)

  (1)小朋友独立填一填,再交流:你是怎样知道该填几的?

  (2)上面的数比8小的有哪几个?在哪里?比7大的呢?比6大的呢?比6小的呢?

  (3)看着直线上的数,请小朋友按顺序读一读。既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读一读。

  (4)师:小朋友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三、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为了奖励大家,小马拉来了一车的水果(出示24页第5题)

  1、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水果?一共有几个?

  2、小朋友独立填写。

  3、交流:菠萝前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苹果后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

  4、师:小朋友你能比一比老师这里苹果和梨的'数量吗?(出示书25页第8题。独立填一填。)

  交流:为什么这么填?你是怎么比出来的?(体会一一对应)

  师:苹果比梨多,也就是9比5多,可以写成9>5。

  5、小朋友可以用“>”、“<”号来填一填书上的第7题吗?

  6、写数练习。

  书25页第11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的思维活动中体验、理解、掌握知识。即使是写字,也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写,然后再书写,让学生养成有步骤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联系生活用数字说话学生还说得不够好,不够开阔。学生的思维面有点窄,不过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只要逐步加以引导,以后的学习还是会比较顺利的。开课用它来复习旧知,在掌握新知以后又运用了多种活动形式把教材中的习题融入课堂,加入实践性的数数游戏和排队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2

  目的要求

  1、让学生认识1元及1 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2 、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在活动中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及互换。

  一、 导入新课。

  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上学要买文具,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买来?(钱)对了,买东西离不开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知识——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二、 新授。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出示书66页第一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

  a.图中画些什么?

  b.三名孩子在做什么?

  三名孩子要买东西,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2)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币。

  a.先让学生自己辨认,再指名回答。

  b.教育学生人民币是我们国家印制的,人人都要爱护,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不能乱折或损坏。

  (3)出示教材第66页第二幅图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

  a.图中的学生说了什么?营业员阿姨说了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请你从自己所带的人民币中拿出1元来。

  (1元=10角)(有的学生拿一张1元,有的学生拿10张1角,都可以,进一步建立元与角的进率关系。)

  b.从图中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请你从自己所带的人民币拿出1角来。

  (1角=10分)(有的学生拿一张1角,有的学生拿10个1分。都可以,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c.完成书第66页填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元=10角 1角=10分

  学生齐读。

  (4)除了1元,1角,1分以外,1元以下还有这样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幅图)

  (5)刚才我们学习了1元以下的人民币,谁来说说1元以下的人民币有哪些?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1元以下的人民币有5角、2角、1角的纸币还有5角、1角、5分、2分、1分的硬币。

  三、换一换

  1)1张1元纸币可以换成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几枚5分硬币可以换成1枚1元的?同桌两人换一换。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活动情况。

  2)指名说说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这样换?

  四、练习:

  1、第1 题。

  连一连,看谁都能连对。

  2、算一算。第2、4题。

  得出元和元加得几元,角和角加得几角,分和分加得几分。10角=1元

  3、付一付。第3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根据数的组成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4、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0+5=,6+10=,10+7=

  12-2=,14-10=,19-10=

  2、口答: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32页情景图。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0+4=,4+30=

  34-30=,34-4=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

  ,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

  3、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34,所以4+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34中,

  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4=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56-50=,62-2=,96-90=

  3+50=,2+80=,20+6=,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2、“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4、“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馈交流。

  6、“想想做做”第5题。

  (1)“相邻数”是什么意思?

  (2)学生写数后交流。

  7、“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4

  目的要求:

  1、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2、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一、复习。

  (一)口算:

  1.14-6 =   10-8=   13-5=

  15-7=   12-7=   14-5=

  2.40+7=   23+2=   35+2=

  20+2=   20+8=   46+3=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1、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2、明确目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仔细观察提问:三个小朋友各有多少张画片?(30张、34张、8张)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生答师板书:

  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30一8=

  小军比小玉多多少张?34一8=

  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34一30=)

  在这三个问题中你会算哪一个?怎样算?

  (34一30=4)

  (2)计算30一8。

  ①30一8算的是什么?30一8怎样算呢?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吧?请小朋友们拿出3捆小棒来算一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情况,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②集体交流操作方法,提问: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把3捆小棒分成了3捆和10根?

  ③想一想“把3捆小棒分成2捆和10根”也就是把“30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谁能说说30一8我们是怎样算的?

  生答师板书:

  30-8=22

  20 10

  2

  ④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30一8你是怎样算的.?再指名说一说。

  (3)计算34一8。

  ①34一8算的是什么?34一8怎样算呢,也请大家先摆一摆小棒算一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摆法。

  ②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怎样计算。

  ③集体交流,各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答师板书:

  (一)34 一 8 =26   (二) 34 一 8 =26

  24   10   20   14

  2   6

  (4)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34一8你是怎样算的?再指名说一说。

  (5)老师小结。

  计算34一8的方法不止一种,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个位不够减,计算时方法不止一种,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

  (1)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

  (1)独立计算。

  (2)集体交流,比一比每组的3小题,你能发现什么?

  每组中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都相同,减数也相同,都是退位减法。

  做下面2题时都要用到第一题的结果。减数相同,被减数大,差也大。

  3.完成“想想做做”。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都能算对。

  4.完成“想想做做”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评讲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得出:一共的本数-还剩的本数=借出的本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两位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怎样算?

  五、质疑。

  六、作业设计。

  1、填一填,算一算。

  34- 8 =□   50- 6 =□

  □ □□   □□ □

  2、口算。

  78-9=   58-9=   41-2=   27-9=   82-6=   63-7=

  39-9=   86-9=   60-3=   25-8=   70-6=   55-7=

  3、列式计算。

  ①一个加数是32,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②被减数是53,减数是7,差是多少?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游戏:师生对口令(9的组成)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题图。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图中有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板书:8+1=口,1+8=口)

  怎么想8加1和1加8等于几?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1=口)怎样想9减1等于几?

  (4)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8=口)怎样想9减8等于几?

  (5)想一想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4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6)小结:

  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相应的减法算式,这里的四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2、动手操作:让学生把9个花片分成两堆,有几种方法?观察每一种分法,再想出相应的4条算式。同步交流。

  3、全班交流,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一种分法及相应的.4条算式。(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要说出相应的得数。

  4、归纳整理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有顺序地整理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及9减几的算式,然后让每组的学生把整理的算式在全班交流。

  三、游戏体验,巩固知识。

  教师说活:小茄子博士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他就想邀请你们到动物之家去走一走。

  游戏一:

  小茄子博士先带你们到小蜜蜂那儿去看一看,看看它那里有没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蜜蜂的数学问题是“火眼金眼”显神威。

  想想做做第1题(凑成9)

  让学生说出加法算式。

  游戏二:

  小鱼吹着泡泡欢迎大家,它也有问题考大家。(想想做做第2题)用9减每个鱼泡泡上的数,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游戏三:

  “乖乖做作业”(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把12条算式写在卡片上,让学生以口算形式抢答。

  游戏四:

  动物大本营(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动物大本营要举行数学竞赛了,你们愿意参加吗?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

  □+□=9 9-□=□

  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对。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们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板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1=9     1+8=9

  9—1=8     9—8=1

   :

  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活动这一情境入手,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既提起了学习兴趣又很快带动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根据加法学减法,教材这样安排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讲解加减法的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练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的练习比较过程,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在计算前先估算得数范围的习惯。

  3.使学生体会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估算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

  一、情境比较唤起回忆。

  34+2=2+35=61+8=

  34+5=2+53=80+17=

  34+20=20+35=3+36=

  34+50= 20+53= 37+20=

  ①学生独立做题后,观察第一竖行的题目,再看第二竖行的题目,再看第三竖行的题目,分层比较。

  ②选一组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③集体核对计算结果并统计结果。写一写,读一读。

  二、计算练习估算培养

  1.完成练习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选个别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过渡:计算之前怎样检测计算的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和对题进行估算。

  2.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65+30=4+52=60+13=53+20=

  56+3=25+4=31+6=20+35=

  ①出示对比题组卡片,说说得数是几十多

  ②计算看看你的得数和估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③小结: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审题,检查正误。

  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完成练习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47+2○47+204+75○75+4

  50+48○40+503+66○30+66

  ①学生独立比较填写。

  ②交流:你是怎样比的?

  鼓励学生运用“找相同比不同”的思想,找出每道题目中相同的'部分,明白剩下的部分越大结果越大。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七第4题

  ①从图中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

  ②边读边画出问题,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全班交流想的过程,列式计算并解答。.第8题

  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的方法,然后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七第5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全班交流、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你觉得自己对本单元的知识,哪些掌握地比较好,哪些还需要努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

  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

  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

  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你知道两面三刀位数是什么意思吗?请座位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2)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教学后记

  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学生从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6>38  38<46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8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啊,这几天天气晴朗,星期天有没跟爸爸妈妈出去玩啊?(有)

  我们看,蓝蓝双休日就和妈妈去了动物园玩,但他碰到了一些问题,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一帮他吗?(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描述:他数了一数,有64只鸽子,50只小鹿,9只老虎,26只兔子…。接着妈妈准备考考蓝蓝:

  (1)鸽子比小鹿多多少只?

  [预设]学生列式计算:64-50=14(只)

  (2)老虎比小鹿少多少只?

  [预设]学生列式计算:50-9=41(只)

  (3)兔子添上几只就和小鹿同样多?

  [预设]学生列式:50-26=?(板书)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50-26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

  (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答案,教师要追问他是怎么算到的?)

  同桌同学讨论计算方法

  师:我发现小朋友讨论出了很多方法,有摆小棒的,有用计数器的,还有小朋友用竖式计算的。

  [预设]

  生1:我准备借助小棒来计算(教师一边引导,一边板书)

  50我们可以用5捆小棒来表示,50-26,怎样拿掉2捆6根呢?

  我们不妨拆开一个整捆的,现在5捆小棒变成了4捆加10捆单根小棒,我们从10根小棒中拿掉6根,从4捆中拿掉2捆,这时还剩下2捆和4根,所以50-26=24

  (教师在圈小棒的过程中,提醒学生1捆小棒拆开来就是10根单根小棒“1个十就是10个一”)

  请小朋友结合图在自己座位上说一说,然后大家一起说说过程

  生2:我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计算

  师:恩,很好!刚才我们是用摆小棒发现50-26=24,我们再用计数器拨一拨验

  证一下,刚才用小棒摆的结果对吗?

  问:50应该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啊?

  生:十位上拨5颗珠子(师生共同演示)

  师:那减26应该怎么减那?由于个位上的0不够减6,因此要向十位上借“1“ 在十位上拨去1颗珠子,就是在个位上拨上10颗珠子,“这里教师要突出说明1个十就是10个一”然后在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这时计数器上个位上还剩4颗珠子,十位上还剩2颗珠子,所以50-26=24)--(师生共同演示)

  ☆生3: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

  师:是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也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那怎样计算那?(教师一边板演过程,一边讲注意点)

  (1)先用纸遮住左边十位上的数

  师:个位上的0够减6吗?(不够)

  师:那怎么办哪?学生讨论(预设:可以向十位借“1”)

  (2)拿开遮住十位上的纸

  师:为了表示个位向十位借了“1”,我们通常在十位上画一个小圆点。这里借的“1”表示1个十, 1个十就是10个一,10个一减6个一就是4个一,所以4要写在差的'个位上。

  (3)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的数

  师:现在我们来观察十位上的数,发现5已经被借掉了“1”,剩下4就是4个十,4个十减2个十就是2个十,十位上应该写2,所以结果是24。

  5 0

  —2 6

  2 4 (板书)

  注意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这里的1是指1个十;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戴上小圆帽的数要少看1

  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竖式掌握了吗?请你们把书本翻到90页来“试一试”

  师:做完的小朋友谁来说说思考的过程。

  (学生自述过程)

  小结:刚刚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了50-26这个减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有摆小棒,有用计数器还有利用竖式计算。今天老师就是和大家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揭示课题

  三、巩固训练

  1完成90页想想做做“1”

  师:接下去老师和小朋友来做几个练习,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统计错误人数)

  2.当当小医生

  师:现在这里有几道算式,有几道有一些“小毛病”,你们愿意当当小医生来帮它们治治病吗?

  3.填一填

  师:刚刚蓝蓝和妈妈看到了很多动物,现在他们看到有两个班级的生物小组正在收集昆虫标本,你们愿不愿意一起帮他们去算一算,填一填。

  蝈蝈蚂蚱黄粉虫蜘蛛一班捉的只数231816二班捉的只数1913合计405162

  4.拓展提高:

  师:请小朋友开动脑筋,填一填,再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你们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啊?(竖式)那你们说说竖式要注意哪些地方啊?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82~83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9加几和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和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课题:练习六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六第1题。

  (1)课件出示左边的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1)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2)课件出示右边的图,让学生按学边的图的方法来自学。

  (3)全班交流算法。

  (4)引导加深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

  2、做练习六第2题。

  游戏“钻山洞”:两名学生做山洞,手持写有“9+□=□”的卡片。其余的学生手里分别拿写有1~9的数字的卡片,在钻过山洞时必须说出正确的答案才能通过。如果说错了就要说对才能钻过。

  3、做练习六第3题。

  游戏“跳树桩”:同桌间合作口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83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9加几和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我们做了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六第5题。

  (1)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3)指名板演,订正。

  2、做练习六第6题。

  游戏“开火车”:指名一个小组说出式子的得数。

  3、做练习六第7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回答问题:哪只猫钓的鱼最多?

  哪只猫钓的鱼最少?

  (3)问:你还能看图提出哪些问题呢?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想法。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本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并理解“0”的其它含义起点,分界线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工整地书写“0”。

  2、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0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小兔采蘑菇》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星期天,有四只小兔告别了兔妈妈结伴出去采蘑菇,它们高高兴兴地向森林走去。其中有三只小兔采蘑菇的时候非常专心,采了一个又一个蘑菇。还有一只小兔在采蘑菇的时候一会儿看看远处的风景,一会儿看看飞来的蝴蝶,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探究交流

  (一)出示课件

  1、学习例题3

  教师:你知道故事里的那只三心二意的小兔是哪一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别的小兔采了多少个蘑菇,你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教师:小白兔一个也没采到,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

  教师指着小兔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板书:一个也没有)

  教师:小兔采蘑菇的时候三心二意,所以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向它那样,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2、试一试

  (1)看图,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试着用几句话把这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再跟同桌说一说。

  (2)思考: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

  这里的0表示什么?

  集体交流,小结。

  (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3、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教师:小兔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我们用0来表示。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桌上有三个苹果,爸爸吃了一个,妈妈吃了一个,我吃了一个,结果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这时苹果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你能说出几个要用0表示的例子吗?(学生说,教师正确地引导。)

  4、生活中的“0”。

  教师:现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0呢?

  (门牌号码上的0;电话号码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图片)

  (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1、观察自己的直尺

  教师: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声的把直尺上的数字读一遍吗?

  2、出示图片(直尺)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些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

  教师:谁来把这些数大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一生到黑板上指读)

  教师:这个0表示什么呢?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起点的意思。(板书:起点)

  3、出示图片(温度计)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生尝试说)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所以这里的0表示分界线。

  4、小节  0的三个含义。

  5、学习写0。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的这么多知识,0应该怎么写呢?

  你们看这个0像什么?(生发挥想象,充分说明)

  (2)师在日字格里示范书写0。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上半格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圆圆的没有一点棱角,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这里还有一首有关写0的小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写好数字0,封口之处是关键”。

  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并书空临摹。

  (3)学生描红,独立书写,教师指导。(你们写得真漂亮!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

  (4)展示两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写的怎么样?哪还需要改进呢?(学生评)

  三、反馈完善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学习的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练习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小猴来到果园里,他看到桃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在书上表示出来。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树上还有几个桃?用数字几来表示?在书上表示出来。

  (3)小猴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在书上写出来。

  (4)小猴索性把最后的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在书上写出来。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填写并交流读一读。

  四、全课小结

  教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

  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的思维活动中体验、理解、掌握知识。即使是写字,也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写,然后再书写,让学生养成有步骤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课的特色首先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中,学生的对话、小兔采蘑菇、小猴摘桃,这些童话无不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其次,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0的意义到写0,到学习活动的总结,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数量比较和说明数量大小差异程度的过程中,获得数的大小差异程度的实际体验,发展估计意识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把握数量大小差异的不同程度

  教学准备:例题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醒经验。

  1、展示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星。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说:“我做了38个。”

  提问: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38>34,34<38;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引导: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得多吗?

  学生可能用口语表达: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小组交流汇报。(小猴比小猫做得少一些)

  提问:还可以怎样比?

  得出:小猫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小狗做的比小猫少得多。

  2、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两三个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

  三、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看图,问:“少得多”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在班内交流。说说选择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在果园里,小熊说:“苹果有4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梨可能有多少个?

  出示:小芳:我拍了50下。我拍的比你少一些。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理解题意,小组交流,汇报。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做后汇报,并说明思考的过程。

  5、“想想做做”第5题。

  右边的书大约有多少本?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思考过程。

  6、“想想做做”第6题

  讲述:小猫和小兔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在玩比数大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展示: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猫拿数字卡片45。

  提问:猜一猜小猫和小猴分别会说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别扮演小猫和小猴互相说。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多(少)一些、多(少)得多

  34比38少一些38比10多得多

  38比34多一些10比38少得多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搭一搭、画一画、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4种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间的联系。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丰富识别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推理能力。

  3、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主动寻求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摆一摆(练习四1)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能不能摆出一些图形呢?请大家拿出6根小棒摆出题中的图形。

  操作后交流。

  2、折一折(练习四2)

  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说折出了什么图形?展开,说一说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3、画一画(练习四3)

  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折一折(练习四4、5)

  (1)、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两个的三角形吗?

  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集体交流,反馈。

  (2)、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请学生扮演,交流,反馈。

  三、找规律

  照样子接着滑下去(练习四6)

  学生观察图形排列规律,自己试着画一画。

  小结:在这些动手实践中你对学过的图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四、启发思维,隐身拓展

  1、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看图,明确没副图下面的填写要求。

  引导学生数一数,结合交流适当指导。

  2、组织“动手做”

  让学生说说课本上用学过的图形拼成的格式什么图案。

  引导:你能拼成怎样美丽的图案?在小组里试一试,互相交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4

  一、引入

  师:小猴贝贝带着小伙伴们来给大家拜年了。

  媒体呈现一幅画面:一棵桃树下,一群猴子在玩耍。

  师: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猴子?

  师生一起数,共有13只。

  师:小猴子最顽皮了,你看——

  媒体动画呈现:一些猴子爬上了桃树,地面上还留下6只猴子。

  师:咦?树上到底爬上了几只猴子?

  有的学生说5只(画面上可以看见的是5只),有的说7只。

  二、展开

  1.引出例题,探究算法。

  师:树上有7只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有13只小猴子,现在树下有6只,13-6=7只。

  教师适时板书13-6=7,并设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10-6=4,4+3=7,所以13-6=7。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因为6+7=13,所以13-6=7。

  生3: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算法:

  算法一:因为10-6=4,4+3=7,所以13-6=7。

  算法二:因为6+7=13,所以13-6=7。

  算法三: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2.挖掘材料,组织尝试。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树上真的是7只小猴子(媒体出现树上的所有猴子),你们算对了!你能根据现在这幅图再列出一些减法算式吗?

  生1:13-7=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一共有13只猴子,树上有7只,算地面上有几只就是13-7=6。

  师:那你是怎样算出6的呢?

  生1:因为6+7=13,所以13-7=6。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指名学生说说不同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让学生观察列出13-5=8和13-8=5后说说想法。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可以根据颜色不同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真厉害!那就请你选择一题与同桌同学交流一下算法吧。

  学生同桌交流算法后,教师分别指名回答。

  3.练习。

  (1)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

  12-7= 12-4= 14-8= 12-3= 13-6= 18-9= 11-2= 15-8=

  反馈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说同桌是怎样口算的)。

  (3)看卡片口算(全班学生参与,用手势表示结果)。

  14-8= 12-8= 11-8= 10-8= 17-8= 13-8= 16-8= 15-8=

  计算后,教师把算式及答案随意呈现在黑板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排排序,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 小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计算,你会做了吗?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学生说说算法。

  师:猴贝贝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出色,他想邀请大家一起去玩,但有一个条件:请你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数(课前教师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猴贝贝还让老师帮忙选几位小朋友当导游,请刚才奖励到小旗子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在课中,教师已经把旗子作为奖品发给了几位小朋友),每位小导游的旗子上都有一个数字,如果你算式的得数跟哪一位导游旗上的数字一样就跟在这位导游的后面。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游戏、排队伍,然后走出教室。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5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

  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六、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09-25

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11-20

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02-27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11-07

一年级数学教案:减法04-0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2-11

一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04-03

一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学04-03

一年级数学教案《数豆子》04-0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