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上语文园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1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谈的是读书时怎样才能找到好书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读一读,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二是将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书写提示”安排了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九成宫体醴泉铭》(局部)。
“日积月累”安排了朱熹的两首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和《观书有感(其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每天以“书”为伴,天天与“书”打交道,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不难,但如何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的对话进行梳理、总结,寻找好书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对于比喻句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有难度。学生借助字义理解诗意,积累朱熹的两首古诗,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悟理。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2.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4.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通过欧阳询地看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背诵《观书有感》,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并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达到熟读诵读。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难点:
1.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2.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并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达到熟读诵读。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2.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难点: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同学们,你们每天爱不释手地读课外书,那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课外书的?
板书:找课外书
学生反馈:
①找和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读了一个故事,找整本书来读。如学了《美丽的鹿角》,就可以找《伊索寓言》等。
②读了整本书,找同类书来读。如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还可以读布封的《动物素描》。
③别人推荐的书。比如,同桌向我推荐《安徒生童话》。
教师板书:别人推荐自己感兴趣不同题材……
小结: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我们来说会受益匪浅。
(二)总结规律,综合运用
1.以“书”为本体的`比喻句。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指导。
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一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这三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体现出书的重要性,引导我们去读书,爱读书。
(3)集体交流: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书是我最好的伙伴。
书是世界上最有耐心的老师。
2.课件出示排列错乱的句子。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1)读句子,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
(2)根据意思排列这几句话的顺序,使之形成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3)小声读一读,思考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4)把排序好的这段话抄写在书上。再想一想这段话带给你什么启示,批注在这段话的后面。
小结:我们认真读这段话可以发现,这段话介绍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一个是由外到内,一个是由内到外。它告诉我们,只有先吸取营养,脑子里的东西才会变得有价值。
(三)总结收获,拓展积累
把词句段运用中的三句名言和排列顺序的那段话,写在积累本上,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找课外书
别人推荐 自己感兴趣 不同题材 ……
仿写
词句段运用
排序、理解意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通过欧阳询地看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2.背诵《观书有感》,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并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达到熟读诵读。
二、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并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如:个人读、同桌互读等方式熟读成诵。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都有谁吗?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高度、智慧。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欧阳询的楷书。
(二)观察实践,指导书写
1.播放欧阳询楷书,临写《九成宫醴泉铭》视频。
教师简介: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2.欣赏欧阳询的楷书作品。
3.小结:我们未必一定要学习欧阳询的字体风格,但是我们可以像欧阳询一样热爱中国的汉字,努力写好每一个汉字,将中国汉字写得平正端庄,又富有个性。
(三)朗读积累,丰富语言
1.课件出示朱熹的《观书有感》,并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清每一个字音。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学生自由诵读,想一想这两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体会诗歌的内涵。
2.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那艘巨舰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3.小组汇报:这两首诗似乎在描写景色,却为什么以“观书有感”为题呢?
预设:
其一: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告诉我们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其二:以泛舟为例,让我们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读书须积累,当积累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自然就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4.齐声诵读,一边朗读一边体会诗中道理。
5.将两首诗抄写在积累本上,一边抄写一边背诵。
6.拓展:你还积累了哪些与读书有关的诗句?
(四)布置作业,巩固延伸
读书时可以在书中批注感悟,也可以摘抄好的句子,还可以把这本书推荐给家人或同学。
八、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用笔方整 笔力刚劲
欧阳修的楷书特点
字形竖长 结构严谨
其一 写景中蕴含读书的道理
观书有感
其二 突出春水,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课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的发现,此部分有12小组字:上面的四小组都是横线前的字加上偏旁成为横线后的字,中间的四小组则是横线前的字去掉偏旁成为横线后面的字,下面的四小组都是上面一个字分别由下面两个字组成。此题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发现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的学生有的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成绩好,但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的管不住自己,堂上想说就说;非常随便;有的个性很强,虽有自己的.见解,但以我为中心,心中没有集体概念,学习欠自觉。《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我认为若在堂上积极实施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很好地改变本班学生的现状,学生将受益匪浅。《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集体精神,而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中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培养解决问题、组织能力。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培养创新思维,从而体验获得新知和能力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的激情,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安排7个字要学生认,《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学生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思维,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新理念,在学生认识了这7个生字后,我还引导学生阅读我搜集的儿歌、故事、古诗,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平时所认的字,又在阅读中认识新的字,既增长了课文知识,又在阅读中积累了词语。
教养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教育目标:
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2、拓展学生的识字面。
3、与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识字方法,并将识字方法运用到课外识字。
课前准备:
1、灵灵姐姐图像(能套在手上)
2、制作小动物图片
3、搜集儿歌、童话故事和古诗并打印,给没认过的字注音
4、用彩色卡纸制作花儿、识字苹果树
5、字卡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
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丰富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1)
我们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课外书的?
板书:找课外书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2)
①找和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读了一个故事,找整本书来读。如学了《美丽的鹿角》,就可以找《伊索寓言》等。
②读了整本书,找同类书来读。如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还可以读布封的《动物素描》。
③别人推荐的书。比如,同桌向我推荐《安徒生童话》。
师总结: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我们来说会受益匪浅。
板书:由一个故事到整本书
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读别人推荐的书
5.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②思考,这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③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比喻修辞方法的作用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师: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一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这三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体现出书的重要性,引导我们去读书,爱读书。
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出示课件5)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书是我最好的伙伴。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主要讲了什么?把他们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读一读,再抄写下来。(出示课件6)
①读句子,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
②根据意思排列这几句话的顺序,使之形成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生读句子,排列句子(出示课件7,8)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师:我们认真读这段话可以发现,这段话介绍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一个是由外到内,一个是由内到外。它告诉我们,只有先吸取营养,脑子里的'东西才会变得有价值。
6.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
书写指导:我们在写字的时候,用笔要刚劲有力,学习欧阳询在点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尽量把字写得平整端庄。
7.日积月累
学习《观书有感》两首诗。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朗读这两首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0)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出示课件11)
其二: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出示课件12)
(4)学生读读背背。
(5)当堂测试背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来读,知道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还进行了写字指导,积累了古诗,可以说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写9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学会用形容词把句子说具体。
(2)掌握“观、呼、忙、如”在田字格内的书写。
(3)积累背诵古诗《江雪》,阅读寓言《骑驴》,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有主见,不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运用形容词把句子说具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交际中学习尊重他人、文明交往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独立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写字,积累背诵古诗。
2.学会运用词语。学会独立思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我们能根据它们的字形来判断它的组词,你来试一试。(出示卡片)
2.一起读一读。给词语找一找“好朋友”,说出你的理由。
第一组:根据部首找朋友(山峰看“山”,蜜蜂看“虫”,刀锋看“钅”)
第二组:根据部件找朋友(扫墓看“土”,爱慕从“心”,开幕看“巾”)
第三组:根据部件找朋友(吵闹用“口”,炒饭用“火”,抄写用“扌”)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学习生字:锋 蜜 蜂 幕 扫 慕 墓 抄 吵
4.教师示范书写,书写笔顺。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注意写字时字的间架结构,教师巡视指导。
二、字词句运用
(一)第一部分词语
1.出示课件,读一读。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窃窃私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师:这些词语都跟说话有关,我们要注意词语中除去“言、语”之外的字词,考虑它们的意思。比如“千言万语”除去“言、语”剩下“千、万”,说明多,那“千言万语”就是说得话很多。同样的方法,同学们想一想其他词语的意思。
2.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进行抢答。
3.总结答案,鼓励表扬。不要求“标准答案”,理解意思就行。
4.老师讲解词语意思:
比如:“三言两语”少说话,“千言万语”说话多,“窃窃私语”悄悄说,“自言自语”自己说。简单明了讲解,力求有趣易记。
5.根据词语意思,挑选词语说一句话。
6.表扬鼓励说得好的同学。
(二)第二部分句子
1.出示课件,思考加点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读句子。小组讨论。
3.师生总结,生答,师引导总结。
都是写植物的句子,加点词写了植物的形态(或形状、长得怎样)、颜色。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描写事物时,抓住事物的心态、颜色可以把事物描写的更具体。
4.做练习。
______天空飘着_______气球。
______池塘开满______荷花。
5.总结表扬。
6.作业:试着描写你身边的事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读一读上节课你对身边事物的描写,看谁写的更具体。
二、书写提示
1.导语:同学们,今天又到了写字时间。这次我们学习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2.(出示课件)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怎样写更好看。
3.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儿歌:左右等宽中间靠,左右不等窄让宽。
4.读一读,观察学写的字。
师:“观、呼、忙、如”都是左右不等的字,窄的部分要小,要让宽的部分,还有一句口诀是:左小左靠上,右小右在下。
5.生写一写,老师加强指导。
三、日积月累
1.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学习一首写雪景的古诗,我们再多学习一些描写事物的方法。
2.出示课件古诗《江雪》,借助彩色插图、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3.老师简介诗歌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感情,更好理解诗歌。
(1)教师范读,然后带读。
(2)学生自由读,再点名学生试读。
(3)组织学生评价。
(4)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借机引导学生体会江乡雪景的美好画面。)
4.学生自由读,比赛背。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学习一篇与毛驴有关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的名字叫做《刻舟求剑》。
2.轻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主,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
《刻舟求剑》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墨守成规、死抱教条,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
1.小组讨论:刻舟求剑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因地制宜,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2.小组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故事。
5.分角色朗读,教师引读。
6.如果你在船上你会对丢剑的人说什么呢?如果是你丢了剑你又会怎么做呢?
7.说说你从这则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总结:
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懂得因地制宜,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引入。
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下面两种情况怎样商量?
(1)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借几天。
(2)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7.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5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第五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
生:《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三篇文章。
师:下面请大家再看看文中的三幅插图,说说这三幅图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长城给我的印象是气魄雄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生2: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生3: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长城、颐和园、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我们称它们为文物。(板书:文物)
师:除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文物?
生:北京故宫、北京天坛、丽江古城、泰山、黄山、庐山
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下面我们看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指名读书中那段话)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然后说说你有哪些感受。
生1:我对那些破坏长城周围环境的人感到气愤。
生2:我仿佛听到了长城在哭泣。
生3:我感到很痛心,如果秦始皇看到这情景,他一定会大发雷霆的。
2、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
3、引导学生读口语交际的学习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
(3)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的情况,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
(4)结合本次口语交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 学习成果
1、自主选择,小组内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对保护长城提出的建议;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全班交流展示 ,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还可以提出疑问。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3、教师总结: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即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利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三、拓展延伸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继续收集,交流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2、在保护世界遗产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家乡的风景名胜,你能为保护家乡的风景名胜出谋献策吗?并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6
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2、读通、读懂简短的课外文章,愿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3、学习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4、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
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许多汉字具有相同的部件。
a、出示基本字:牙 令 皮 隹,引导学生认读。
b、引导学生给这些基本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学生自己上台板书。
c、出示书上内容,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看图说反义词。
a、 出示书上插图,读学习伙伴的话。
b、 各组说反义词,看哪组说得多。
二、日积月累
1、读记四字词语。
2、选词填空。
a、 读读词语“漂浮、飘扬”
b、 引导口述:什么东西会“漂浮”?什么东西会“飘扬”?修改意见
c、 默读思考,填写词语
d、 朗读填好词语以后的句子。
3、写话
a、 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b、 展示例话,师生共同朗读。
c、 学生分组模仿老师范文,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
d、 评议部分学生写的话。
4、读短文
a、 自由练读,扫除生字障碍。
b、 教师范读,断句正音。
c、 模仿朗读,读通读顺。
d、 读懂短文,思考讨论:先生为什么夸奖韩愈真聪明?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a、 课件出示:“动物、植物擂台赛”。宣布“打擂”规则。
b、 学生按动物组、植物组分列就座。
c、 言语激趣。
2、推举“打擂”人员。
a、 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互相交流。
b、 各组评选最佳资料。
c、 引导学生将相同的动物、植物资料合并、整理。
d、 组内演讲,推选“武功”高手。
3、“擂台比武”
a、 第一场比武:种类多。
b、 第二场比武:生长特点。
c、 第三场比武:对人类的贡献。
d、第四场比武:比一比谁讲的动物、植物有趣。
四、总结、颁奖
五、布置作业
讲所搜集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分组合作制作,也可以单独制作。图文兼备,可以剪贴。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7
【教学目标】
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表情达意的。
引导学生进行片段朗读,积累语言,灵活运用字、词、句、段。
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直接抒情、叙事抒情、对比抒情等方法来融情入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思路
生活中,是否会有某一件事或某一样东西在不经意间打开我们的心扉,进驻我们的心田,给我们滋养,让我们透悟呢?郭沫若有过,许地山有过,琦君有过,冯骥才也有过。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一,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二、交流平台
1.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1)每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你对本单元的哪篇课文感受最深?为什么?
2.小组交流。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细节进行交流,谈谈自己从文章中得到的启发和收获。
3.集体交流。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2)小组交流,说说三个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三个句子都是通过对比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笔下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师:对比描写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表明作者的偏好、观点、立场等,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这样运用。
出示句子。
(1)指名朗读句子,借助工具书查查“开辟”和“姿态”的解释。
开辟:
①打开,打通,开创(场地、道路、局面等)。
②开发。
姿态:
①姿势;样儿。
②态度;气度。
(2)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语言环境和句子意思进行比较)
(3)教师评议并总结。
(第一组句子中第一句写的是荒地,故而选择释义②,有开发、开垦、垦种的意思;第二句写的是人工智能出现的局面,所以选择释义①,有开创、建设的意思。第二组句子中第一句写的是梅树,所以指的是姿势、样子;第二句写的是人们的状态,所以选释义②,指精神面貌。)
(4)师:关于一词多义的辨析,首先要明确其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语言环境和句子的本意进行比较,才能用得对,用得准确。
(5)补充练习:根据下列词语不同的意思,用每个词语写两句话。
骄傲新鲜自然大方
四、日积月累
1.介绍作者。
2.出示《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
4.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理解诗意。
饮:饮用,喝。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籍:jiè,凭借。
诗意: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师:这首诗有什么含义?(诗人以“蝉”喻指清高尊贵的人,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指导背诵,并默写。
【 】
本次课我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回顾、探求,加深了对课文写作技法的理解,明确了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突出作用。在词句段的运用中,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揣摩重点词语的用法。在古诗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感悟诗意,似乎又翻出了新意,值得提倡。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8
教材分析
本组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通过识字方法的总结归类,让孩子在识记生字时更加容易。“日积月累”包含数量词运用、积累词语、读背儿歌三个部分。积累词语部分除通过读记积累词语外,另一方面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二类生字。“读读背背”要求学生会读会背。这一部分同本组教材中前面几篇课文内容相呼应:体现了生活中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口语交际同展示台则是讲述同学们生活中合作过的事、搜集有关合作的词语、谚语,继续点明和深化本组教材围绕的专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给相应的事物名称填上相应的数量词。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儿歌。
5、通过展示收集的词语、谚语,激发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发现识字方法之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2、给相应的事物名称填上填上相应的数量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儿歌。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带词语的魔方。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通过展示收集的词语、谚语,激发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发现识字方法之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作业——收集好词及谚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伙伴们,我们今天来比一比赛,看谁是我们班的火眼睛金。语文园地五中的第一个内容“我的发现”中,里面藏着重大的秘密,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找出来,最先找出来的同学就是我们班的火眼睛金了。
比赛开始!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钢铜铁钉
衤被裙裤袄
疒病疼痛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哪个同学是火眼睛金呢?发现的同学举起手来说一说。
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还藏着秘密呢?请继续找。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们真棒,在神话小说《西游记》里面,只有一个火眼睛金,那就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而我们班,可真是厉害呀,个个儿都是比孙悟空还厉害的火眼睛金呢。
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展示台
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钢铜铁钉钅与金属有关
被裙裤袄衤与衣被有关
病痛疼疯疒与病痛有关
看偏旁,知字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给相应的事物名称填上相应的数量词。
2、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儿歌。
教学重难点:
1、给相应的事物名称填上填上相应的数量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儿歌。
教学准备:
课件、魔方
一、谈话导入
前段时间,我在批改同学们写的日记时,发现有一篇日记特别有意思,同
学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篇有意思的日记呀?(想)那老师就给大家读一读。
日记:
今天晚上,妈妈给我十元钱,让我一个人去超市买牛奶。我走进超市,超市里的人可真多,货架上的东西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找到了卖牛奶的地方,对服务员阿姨说:“阿姨,我要买三箱牛奶。”阿姨听了,看了看我手上的钱说:“你的钱还不够买一箱的呢!”我听了愣愣地回去找妈妈,我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的钱太少了,我买不到三箱牛奶。”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说: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妈妈说了什么?为什么妈妈会哈哈大笑?(同学交流,猜不出答案也不要紧)
“傻孩子,你用错量词了吧,是买三盒牛奶,不是买三箱牛奶。”哦,我恍然大悟,红着脸又进了超市,这回我没用错量词,买回了三盒牛奶,收银员阿姨找给我零钱,还奖了我一块牛奶糖。
同学们,这则日记告诉我们什么?(量词不能用错)(用错量词可要闹笑话的)
师小结:对,量词一定要用得准确。
(设计理念:通过一则令人发笑的日记,将学生牢牢地吸引进课堂。在同学们笑声过后,明白学习量词的重要性,为后面量词运用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我会填
1、在今天我们学习的《语文园地五》中,便是要考考大家量词的运用是不是准确。
2、出示:一只()一个()一把()
一块()一条()一盘()
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交流,一个问,一个答,看看谁能答对?
(同桌之间互答。)
(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全员参与,通过合作初步完成练习。)
3、请问你们的同桌答得都对吗?老师能不能抽几个同学来答一答呢?想回答的同学请举手。(全班交流答案)
一只(小鸟、蚊子、蚂蚁、小鸡......)
一个(苹果、人、梨、地方、国家......)
一把(铜号、火、扫把、头发......)
一块(钱、蛋糕、砖头、肉、豆腐......)
一条(鱼、小虫、裙子、围巾......)
一盘(花生米、菜、水果、炒肉......)
(设计理念:学生在完成上一个环节后,必须有一个反馈的'过程,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反馈,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和更正。)
4、量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随处都可以用到,现在我就在教室里找一些物品,请同学们给它们加上合适的量词,注意,请全部用数字一开头。
师指出,学生答。如:黑板(一块黑板)、粉笔(一支粉笔)、
电视机(一台电视机门(一扇门)......
(设计理念:将课堂中所学知识延伸至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运用。)
5、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拿起你们的笔,把你心目中的答案填到书上。
6、为让同学们能牢记量词的用法,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儿歌,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一条鱼,两只鸭,三个桃,四块瓜,五辆车,六匹马,七棵果树八朵花。
词语搭配要适当,用错量词闹笑话。
(设计理念:在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中,这是学习量词运用的最后一个环节,旨在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朗读,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牢记量词的用法。)
三、我会读
1、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词语,需要大家来填一填量词呢!哪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出示:书桌板凳椅子棉被运动裤
生答:一张书桌一条板凳一张椅子一床棉被一条运动裤]
(设计理念:五个词语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既检查量词的用法在联系生活实际后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自然的过渡到所学的第二个内容。)
2、其实刚才出示的这几个词语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内容“我会读”当中的内容。
出示词语:书桌、板凳、椅子、棉被、运动裤
本领、习惯、宣布、称赞、议论纷纷
自信、容易、粗糙、疲劳、吞吞吐吐
3、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里面有很多字是本单元刚刚学过的生字,如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语,请你做个记号。
(设计理念:出示词语自读并做记号,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查习惯,为后面所授新内容节省时间。)
4、全班交流不认识的词语。
(设计理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对学生自主识字有相当大的帮助。对于较枯燥的识字教学来说,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会学得轻松且记得牢,不容易回生。)
5、全班齐读
6、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设计理念: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且检查效果与教师检查一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7、师生共玩魔方游戏。
有没有哪位同学想开玩开火车游戏呢?想的话大声说出来。(开火车读词语)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教师带领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再一次巩固所学词语。)
8、同学们都很棒,这么多词语全都认识了,所以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从这么多词语中选出一个或两个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当然,如果你能用这些词语编个故事出来,那就很了不起了。
哪个小朋友想来试一试?(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设计理念:再过一学期,学生就要上三年级了,到时将进行系统的作文训练。所以目前阶段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重要,能将一句话说完整,积累的词语得慢慢学会运用,所以这个环节是需要贯穿于每个教学内容中的。)
四、读读背背
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儿歌。这首儿歌不仅要求同学们会读,而且要求会背呢?老师想问大家,你们有信心读会背会吗?
1、出示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
2、同学们,请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可默读,大声读,想象读,四人小组读,同桌一起读),在读的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设计理念: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结合刚才的读文边看图边思考:图上画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有小猪、小兔和小鹿;它们一起手拉手地走山路)
(设计理念: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进一步熟悉课文。)
4、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儿歌,边读边找,看看这首儿歌共有几句?
5、想一想: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看不清路)答案又是在第几句里面找到的?谁把这句话找出来,然后大声地读一读?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用问题带学生走进课文中。)
6、不同方式练读第一句。(课文较简单,主要突出个人读,能读出着急的语气更好)
7、在动物们遇到了困难,着急的情况下,它们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在书中找找答案,然后读一读。
8、不同方式练读第二句。
9、在他们走山路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谁呀?(小兔帮小猪,小猪帮小鹿,还有秋风婆婆也来帮忙吹走了雾)
10、读第三句。
11、分角色读课文: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女合读第三句。
12、配乐齐读课文。
(设计理念:森林,大雾,山路再加上轻音乐,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读出儿歌的美。)
13、指导背诵
师生合试背
(设计理念:第一次试背,很多孩子因为不流利,会有些胆小,不敢大声地背,这时安排教师跟孩子一起背,一前一后,一问一答,有老师的提示,孩子们背起来就不会吃力,学生的参与面也会高很多。)
分男女生试背
分小组试背
14、他们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有,学习他们的互相帮助)
相机板书:团结合作,友好相处
15、小结
其实本单元中的所有课文都是转绕“团结合作,友好相处”这个主题来编排的。比如:识字五中的“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写的就是“团结合作”;“纸船和风筝”中的松鼠和小熊,他们俩从好朋友到吵架,再到相办法合好,都是教小朋友们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大家应该做到——“团结合作,友好相处”。
(设计理念: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比较娇惯,很多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顾他人感受。在家发爸爸妈妈的脾气,在学校也会因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所以学完儿歌后引导学生找出小动物们身上的闪光点,再回归到本单元的主题,最后延伸至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真正明白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附: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团结合作友好相处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9
教学目标:
★抓住人物对话,读懂故事内容。
★谈话交流,领悟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
★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成语故事,它的名字叫做……
教师板书课题:囫囵吞枣,提醒大家注意“枣”字。
谁能为我们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名参照给出的提示,完成主要内容的概括。
二、提出质疑
在你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你一定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现在小组内交流,组内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组长归纳整理在问题纸上,我们班上解决。
1、小组内提出质疑,组长归纳整理。
2、全班交流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问题预设:
a什么是囫囵吞枣?
b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个办法的?)
c年轻人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三、围绕质疑,深入理解。
a、什么是囫囵吞枣?
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默读(说一说什么是默读)
请大家用默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什么是“囫囵吞枣”?
b、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学生从主人与年轻人的`对话中体会文章内容。
找到主人的话语,读一读,从主人的话中,你读懂了主人要表达什么意思嘛?
主人为何要这样劝告年轻人呢?(引导学生抓住年轻人吃东西的动作描写来体会)
为了年轻人的健康,主任客气地说:(生接读主人的话)
年轻人听到主人这样说,他是什么反应?(愣住了)。
假如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为什么愣住,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从年轻人的想法来看,你认为他听懂主人的话了吗?
面对怎么吃梨和枣,年轻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出示语段:“哈哈,我有办法了,……这岂不是两全齐美吗?”(指名朗读)
练习将“这岂不是两全齐美吗?”换一个说法。说说对“两全齐美”的理解。
年轻人所说的“两全齐美”的办法,具体指怎么做呢?有哪两个方面的好处呢?(出示课件)
讨论:这个办法真的就两全齐美吗?
在场的人听了他的想法后,有什么反应呢?理解“前仰后合”的意思。
师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对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清楚了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学生简单回答)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主人和年轻人的(对话)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同学们想不想扮演一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表演一下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组长安排好角色,一会儿,我们要进行小组展演。
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小组展演,其他小组给出评价。
讨论:
1、在年轻人说完后,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他们在笑什么?
2、年轻人为什么会闹出“囫囵吞枣”这样的笑话呢?
如果你在场,你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呢?
四、课堂小结。
年轻人不进行分析理解,只顾着主人的劝告想出“囫囵吞枣”的办法,真是可笑。大家要记住,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对知识,对情况多加分析与理解。)
五、布置作业
1、向父母讲述文中的故事
2、阅读其他的成语故事。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4、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四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生总结、汇报师总结:(出示课件3)
①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如,《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是________之情;《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___________感情。
②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等来体现课文的感情。如,《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一自然段,可以读得________一些;《少年中国说》的第三自然段应该读得________________一些。
板书:痛惜豪情壮志缓慢、沉痛高昂
2、词句段运用
(1)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出示课件4)
小组活动:
A、朗读这些成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B、这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异同。
C、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生查字典,并说明两组词语的异同。
生汇报:(出示课件5)
每组上下两个成语的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们的感情色彩。上面的成语是褒义词,用作褒扬、赞美;下面的成语是贬义词,用作贬斥、斥责。
生展示自己写的话。
板书:褒义词、贬义词
(2)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出示课件6)
A、读这两个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顿号和逗号,看看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B、体会它们的不同。
C、给最后一个句子加上标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顿号、逗号的异同(出示课件7)
师:逗号、顿号均表示句内停顿,但停顿性质不同。
逗号属句内一般性停顿,而顿号有专门的用途。
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不外乎三类:一是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二是表示句中成分之间的停顿,三是表示句子成分内部的停顿。
而顿号呢,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
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生给最后一个句子加标点:(出示课件8)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3、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
我们在书写一首诗的时候发现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横写的时候,我们要从左到右写,竖写的时候,要从右到左。要注意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对称,使篇章看起来美观。
每个字要做到笔顺正确,结构合理,使每个字看起来很美观。
展示相关书法作品。
学生临写
点评学生作品。
4、日积月累(出示课件11)
(1)朗读这些成语。
(2)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3)感悟两组成语所描绘的不同生活状态,珍惜美好生活。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师总结:这两组成语分别描绘了不同的生活状态。第一组成语描绘的是“太平盛世”下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第二组词语描绘的是 板书:幸福生活---悲惨生活----珍惜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以及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还明白了顿号和逗号的区别,积累了许多成语,收获不小。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的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住词语、句子的意思,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效果较好。
2、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一些成语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来理解其意思,让学生对成语有个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训练,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3、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知识点讲解不到位,致使一些基础不牢固的同学理解不透彻。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11
教学目标
⒈认识“锋、蜂”等9个生字;说说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⒉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⒊发现两组左右结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书写汉字。
⒋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⒌读《刻舟求剑》的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难点:说说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⒈出示第一组。
⑴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⑵仔细观察这组中的3个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⑶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这一组比较简单,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词语的意思,就可观察后面的字的偏旁与前面字的联系来猜测出后一个字。如“刀锋”,“锋”字是金字旁,说明和金属有关,“刀锋”就是刀最锋利的地方。峰:山字旁,说明和山有关;蜂,虫字旁,说明属于虫子。
⑷学生动手连线。
⒉出示第二三组。
⑴学习方法同第一组。
⑵师:第二、三组,我们只有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选出正确的汉字。如“开幕”的“幕”,为什么选巾字底的“幕”,必须先了解“幕”是指起到遮盖、阻隔作用,使外部看不见内部的大布。
⒊小结:这三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表示了这个字的意思。因此,可以根据它的形旁来判断应该选什么字。
⒋出示生字认读,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⒌拓展:选择词语说句子。
二、字词句运用
⒈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⑴出示成语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⑵认读,借助拼音读准确。
⑶小组合作,猜猜词语的意思。
⑷全班交流:
不言不语:什么也不说。
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
三言两语:指很少的几句话。
千言万语:形容有说不完的话,话很多。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语言。
少言寡语:形容很少说话。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师: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汉字“言”“语”,这些成语的意思都和言语活动有关。因成语中其他汉字不同,成语的意思也就不同了。引导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猜测成语意思。如“三言两语”,“言”和“语”都有“话语”的意思,“三言两语”是几句话,话很少。而“豪言壮语”可以先理解“豪壮”的意思,是豪迈雄壮,再连起来说出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是豪迈雄壮的语言;“少言寡语”,要先理解“寡”就是少的意思,是指平时说话不多。
⑸选词语说一句话。
例如: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⒉出示句子。
①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②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⑴读一读。
⑵同桌交流“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是具体说明什么的?
师:怎样才能把句子说具体。例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具体说明后面事物怎么样,如“细长的”说明葫芦藤的形状,“雪白的”说明小花的颜色。有了这些词语,句子就更具体了。
⑶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⒊补充句子。
⑴出示句子读一读:
①天空飘着气球。
②池塘开满荷花。
⑵补充句子
①( )天空飘着( )气球。
②( )池塘开满( )荷花。
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反馈。
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描述。如:(蓝色的、一望无边的、一望无际的……)天空;(五颜六色的、五彩缤纷的、鲜艳夺目的……)气球;(大大的、清清的、碧绿的……)池塘;(美丽的、粉红的、洁白的……)荷花等。
⑶读一读补充后的句子。
三、书写提示
⒈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⑴引导观察,得出两组汉字结构位置上的不同:“观、呼”左边短,右边长;“忙、如”左边长,右边短。
⑵范写“左边短,右边长”的“观”和“呼”,左边部分要写得窄小些,位置略往上靠,右边部分要写得宽大些,注意与左边部分笔画的穿插与连接。如“观”的右边“见”的撇要穿插到左边“又”的点下面,“呼”右边“乎”的横要与左边“口”的'横连接。
⑶范写“左边长,右边短”的“忙”和“如”,方法同上。“忙”右边“亡”的横要穿插到左边竖心旁点的下面,“如”右边“口”的横折要与左边女字旁的提连接。
⒉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⒊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⒋拓展:归类练习其他类似结构的汉字。如“左边短,右边长”的字有“吹、呀”等;“左边长,右边短”的字有“归、打”等。
四、作业布置
⒈认读“字词句运用”中的成语,并选择一两个练习句子。
⒉按照书写提示书写汉字。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⒈猜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教师板书:雪)
⒉同学们知道关于雪的词语有哪些?
⒊还知道哪些写雪的古诗呢?
⒋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江雪》。
二、初读古诗
⒈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⒉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⒊重点理解字词:
①绝:无,没有
②径:指小路。这里的“万径”指许多条小路。
③人踪:人的脚印。
④孤:孤零零。
⑤蓑笠(suōlì):蓑衣和斗笠。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蓑笠翁”就是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⑥独:独自。
⒋再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全班齐读。)
⒌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诗句的意思?
诗句之意: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三、想象意境
⒈诗与画是相通的,古人说:“诗中有画”。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展开想象,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交流。)
⒉描述画面:皑皑白雪覆盖了群山,飞鸟躲进了自己温暖的窝巢,山间的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而更加人迹罕至,这是多么寒冷啊!江面上,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地垂钓,他是多么的孤寂啊!
⒊再次交流“看”到的画面。这是怎样的环境?(板书:寒冷、寂静)
⒋出示孤舟独钓图,看着画面再读全诗,读出对寒冷天气和寂静环境的感觉。
四、感悟诗情
⒈在这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的凄凉背景下,有一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地垂钓,你能体会这位渔翁此时的心情吗?(板书:孤独)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他的孤独。(自由读、指名读。)
⒉仔细看看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稍停)读读每一句诗开始的第一个字,“千、万、孤、独”,体会一下,这是一般的孤独吗?这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啊!谁来把全诗读一读,读出这种万千孤独,读出这环境的寂静、清冷和凄凉。(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
⒊这位渔翁独自一人在这寒冷的天气里钓鱼,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为什么渔翁独自一人在这冰天雪地里垂钓呢?”)
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吧!(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和柳宗元生平简介。)
⒌现在你明白了,柳宗元是借这个渔翁寒江独钓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自己坚强不屈的决心。(板书:坚强孤傲)
⒍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把你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⒎尽管环境是那样的冷寂,心情是那样的孤独,但是柳宗元的内心还是那样的坚强,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朗读全诗。(配乐学生朗读。)
⒏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能不能背诵了呢?(学生背诵、默写。)
五、作业布置
⒈朗读并背诵古诗《江雪》。
⒉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⒉板书课题,齐读。
⒊解题:“刻”是用刀子来刻。“刻舟”就是用刀子在小船上做一个记号。“刻舟求剑”意思是用刀子在小船上做一个记号,然后寻找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自学生字,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⒉检查初读课文的效果。
⑴指名回答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听辨字音读得是否正确。
⑶再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⒈学习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装束:从图上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从前”是什么意思?联想“一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的情景。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
⑷这个人在宝剑掉到江里去了后是怎样的神情?(一点儿也不着急)从哪儿看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指名读句子)看图理解“船舷”、“刻”的意思。
⑸他“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记住宝剑是从船舷上刻了记号的地方掉下去的。)
⑹指导学生体会那个人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⒉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⑵读第1句,思考:“还不赶快捞!”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快点捞吧!”或“赶快捞吧!”)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旁边的人怎样的心情?(替他着急。)
⑶读第2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说有用,还是说没有用?(没有用。)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你觉得哪种说法语气更坚决,心情更急切?
⑷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催促的语气和急切的心倩。
⒊学习第3自然段:
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不慌不忙”这个词语的意思。
⑵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⑶“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示很有把握。)
⑷这个人难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到:因为宝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船在不断地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刻记号的地方就再也不是掉剑的地方了。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剑的。)
⒋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
⒌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学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⒍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
⑴“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⑵学了这则寓言以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
⒈在读中体会那个掉剑人和同船人的神态、表情及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⒉要着重指导学生要读出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的语气。第三、四自然段的对话,可分角色练习朗读,要读出同船的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⒊指导背诵。
五、启发想象,拓展思维
⒈船靠岸以后,那个人是怎样从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剑的?
⒉他没捞到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⒊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捞到剑可能又说些什么?
六、作业布置
⒈把《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
⒉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故事的蕴含的道理。
七、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
不着急 刻记号
(催) (没用)
不慌不忙 靠岸捞剑
不知变通,不听劝告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能选择词语说句子。初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
2、展开想象,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3、能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4、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2、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给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指名读词语,针对读不准的生字,集体商议识记的好方法。(生活识字法,形近字对比识记法,数笔画识记法)
4、交流:你的家人中有这些职业的人吗?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一下。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本短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画面内容。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们?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图片展示)
3、指名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小河——飘带月亮——白玉盘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写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
5、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两句话中带点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特别:第一句中的“特别”强调“格外、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经历”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通过某个地方”的意思。
4、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四、我会写话
(一)引导交流,明确训练目的。
1、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事?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课件出示三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好朋友。
(1)淘淘的好朋友,剃了光头。眼睛很大,睫毛像小刷子一样长长的,密密的。
(2)君君的好朋友,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细缝儿。
(3)大宝的好朋友,眉毛很粗,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3、学生猜测,并交流自己猜测的理由。
4、教师小结:只有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来介绍,才能让别人知道你介绍的好朋友是哪一位。
(二)观察实践,介绍朋友外貌。
1、学生回忆或看照片,想一想:自己好朋友的外貌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2、指名交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可以猜一猜同学介绍的是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不认识的,可以把照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说一说介绍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好朋友的外貌特点。
3、根据评议时大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再来回忆一下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用准确的语言说出他的外貌特点。
4、过渡:好朋友的外貌是我们熟悉的,和好朋友经常一起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清楚的。请你想一想,你和好朋友经常一起做什么事情?
5、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
(三)练习写话,落实写话要求。
1、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清楚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事?可以采用书中表格的形式填写内容,也可以将这三个方面连成一段话,完整地写下来。
2、学生动笔实践,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子?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他吧。
五、展示书写、交流经验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写话片段,重点展示书写美观的片段。
2、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书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展示:你最近有没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写作品,展示给小组同伴,组员互相评价,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或有什么建议。
4、经验交流:你是怎样把字写得美观漂亮的?
预设:
(1)我在写字时注意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得越仔细,字就写得越漂亮。
(2)我在写字时还特别注意了书写姿势,姿势正确,字才会写得更端正。
5、请大家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句子,美观大方地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回忆同学总结的.经验,并用上这些经验。
6、将同学的书写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参观、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交流句意。(学生先自由说,教师总结)
3、读了这些谚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4、背诵并积累这几句谚语。
5、小结: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地帮助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读完小组交流。
3、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节,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正音。
5、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踮、疲倦、挂牵”,放到句子中理解)
6、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地继承和发扬。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认识和了解到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13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14
一、教材说明
这个语文园地里有五项练习,包括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近字、读句说句和读儿歌。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认”,是复习学过的带“讠、亻、口”的三组字。通过归类认读加深记忆。为此要让每个同学独立练习,忘了的字查查生字表,读完之后想想每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读问问,老师可用三组卡片变序抽检。
第二项“我会读”,内容是学过的字组成的词。这些词在口语中常用,多读几遍有利于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可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互相读读。横向读、竖向读,让学生自己变换读法,读得有兴趣。读前老师要提示读准字音,读后要注意检查,纠正不准的读音。
第三项“比比写写”,需区别六组形近字再写下来。有四组是一笔之差,有两组字形差别在两笔以上,要引导学生仔细辨认,学习深辨细究,把字看清楚。比较时要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清楚地说出每组两个字的不同。如:“日”,读rì,红日、生日的“日”;“白”读bái,白云、雪白的“白”。“白”比“日”多一撇。或“白”去掉一撇就是“日”。先同桌的两人你说一组,我说一组,互相说说、互相补充,再全班交流。比较清楚后再写一写。提醒学生写字时要把不同的地方记住,字要写正确。
如“马”第一笔是“”不带“钩”,“鸟”第二笔是 “”与“马”不同,里面还有一点。要借助田字格把字写匀称,没把握的`同学可再看看课文中的范字。
第四项“读读说说”,要求通过读句,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这三个语气词都可用在问句里,“吗”一般用于是非问句,只需别人作肯定、否定的回答;“呢”用于特指的问句,需对方说出具体的答案;“吧”用于推测、估量的问句,回答也只需肯定或否定。这些用法只供教师判断学生用词说句合适不合适,对于学生则只要求通过读句来培养语感,学着说一说。教学时先指导学生明白题目要求,再读三句话,启发学生想想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然后分组练读学说。最后检查说句的情况。
第五项“我会读”,内容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想象丰富,形象地描绘出白云的姿态,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与第12课《雨点儿》有一定的联系。儿歌中“站、躺、凉、肥、才”没学过,“着”是多音字,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轻声的读法。朗读中可启发学生想象自己在看白云,与白云谈话,力求把儿歌的韵味读出来。儿歌的内容不必讲,要通过读来感知了解。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五上语文园地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五》教案04-10
《语文园地六》教案04-03
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2-23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5-25
《语文园地六》教学教案11-21
语文园地五 15篇08-08
教学“语文园地”的反思09-03
《语文园地》 03-21
语文园地 04-23
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