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时间:2024-04-16 07:08:13 教案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1

  学习目标:

  1、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在文中找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2、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3、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知识链接:

  1、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于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

  2、作者介绍

  关于王羲之

  (1)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杰出的'书法家。

  (2)王羲之自小文才出众,深得当时学界名流重视。时太尉郗鉴求婿,遍观王氏子弟,待选者中惟王羲之若无其事,卧东床坦腹饮食自若,郗鉴叹息道:“这才是我真正的佳婿。”乃以女妻之。这是“坦腹东床”这句成语的来历,此后人们也把女婿称为“东床”。

  (3)王羲之先后在东晋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后人称“王右军”。

  (4)晚年,他常和一些道士隐者,游历名山大川,最喜与志同道合之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饮酒赋诗。著名的《兰亭集序》便在此时写成。

  (5)王羲之七个儿子,有五个“并工草隶”,以王献之最为知名。

  学习过程

  一、1、看清字形,标注字音

  癸 丑 修 禊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形骸 游目骋怀 趣舍 万殊 若合一契 齐彭殇

  2、重点实词

  修 列坐其次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不知老之将至 感慨系之矣 喻之于怀 其致一也

  3、重点虚词

  之:

  ①极视听之娱

  ②夫人之相与

  ③ 所之既倦

  ④ 感慨系之矣

  ⑤品类之盛

  所以:

  ①所以游目骋怀

  ② 所以兴怀

  因寄所托

  虽: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虽世殊事异

  4、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 死生亦大矣 一觞一咏 极视听之娱

  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为虚诞 流觞曲水 游目骋怀

  5、古今异义

  俯察品类之盛 引以为流觞曲

  俯仰

  6、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映带左右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合作探究,梳理课文

  1、诵读课文,准确流畅,读出节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2、集体默读,细细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点拨:注意重点的四字短语)。

  3、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分析如何变迁的,为何有如此变迁(用原文回答)?

  (点拨,根据文中分号分析其内容)

  4、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点拨:注意作者写了哪些人)

  课下思考: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得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而作者文中的悲叹是不是悲观消极的体现,讨论思考作者的人生观,形成文字。

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和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书圣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兰渚之亭,即兰亭,因此成为了流芳万古的文人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情遣怀。现在便成了绍兴一处极具的'旅游名胜。

  (伴着音乐,展示兰亭美景)

  二、随着音乐,教师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刚才老师读的就是传唱至今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

  三、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投影内容)

  四、作者介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投影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

  五、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欣赏配乐朗读,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熟悉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尝试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明确:“乐”、“痛”、“悲”。(学生可能很难找出这三个词)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同学们摘录其中写景句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心境

  明确:写景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作者心境:信可乐也

  3、集体默读,细细研读,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补充:写法上注重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4、有一小组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为何有如此变迁?

  明确:有“信可乐也”,转而“岂不痛哉”,原因在于“死生亦大矣”。

  补充提示: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5、联系文章内容,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死生亦大矣”这一观点?

  明确: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都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提出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6、请一同学朗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齐声回答)

  明确:悲夫!

  7、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明确:为此而悲:1、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 (死生亦大矣); 2、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为时人、亦为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补充提示: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作者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情真意切。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8、小结

  明确: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9、组织学生齐声朗读三遍,一遍读顺,二遍读熟,三遍读情。

  六、概括本文的句法特点

  明确:骈散并行,以散为主。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八、延伸班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兰亭集序教案3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六、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七、朗读

  八、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九、习题

  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诞(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

  B.殇(shāng) 稽(jī) 骸(hái) 晤(wù)

  C,悼(dǎo) 禊(xì) 骋(chěng) 契(qì)

  D.嗟(jiē) 觞(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词语中加黑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5.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1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兰亭集序教案4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背诵线索: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1、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2、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3、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的心思到哪儿去了。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3、第四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1、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2、学生列举“古今文人论生死”。

  例举摘要: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人生意义来讲)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从人生意义来讲)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生命规律来讲)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坦然面对)

兰亭集序教案5

  1、导入: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曾皙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大得孔子赞赏。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春风沂水的三月,在那崇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亲密的朋友携手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那该是何等怎样的乐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的长河,走进那兰亭,一起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过渡句:《兰亭集序》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王羲之其人及其写作背景。)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郡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在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兰亭集序》。

  (提问:什么是序呢?)

  明确:一般放在书或者文集的前面,是说明书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过渡句:《兰亭集序》不仅是一幅书法极品,誉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更是散文中的佳品,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诵读、理解去探究文字的丰富的内涵。)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们认真听一下录音。

  (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停顿、字音)

  2、学生齐读

  (指导学生的朗读)

  (过渡句: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文意的理解,首先应该是字词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并尝试翻译,请特别注意老师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的字词及划线部分。)

  4、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梳理字词

  5、品读课文,读出情感

  (过渡句:字词的梳理,可以说是为我们理解文意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接下来我们请男生读一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勾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乐

  作者为何而乐呢?

  1、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

  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翻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一段时光。

  2、美景:山、水、天气

  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

  《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

  《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可以说,真是洗尽铅华。写竹,只言其“修”而舍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足以让人心境澄明,心旷神怡,物我同化。

  3、乐事: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之饮

  (提问:对于王羲之等人来说可乐的事仅仅在于“修禊事”吗?要求: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就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亦足以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4、赏心:游目骋怀

  提问: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那么,他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

  提问“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置于: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呢?

  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明确:游,骋,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我们游目骋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这个时候,已经是见山不只是山,见水不只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

  6、美读课文,感悟情怀

  在这样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王羲之等人游目骋怀,尽享耳听和眼观的乐趣,最后作者把心情归结为一个“乐”,如果让你们再一次朗读这一部分,你会怎样来读呢?

  明确:舒缓―稍快―舒展曼婉,语调要清新。

  学生齐读,并尝试背诵。

  7、小结

  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净化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尘埃蒙蔽的双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不安的心回复平静,使原本堆积的烦恼渐渐融化。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王羲之从这次兰亭盛会中悟到了什么呢?他想通过这篇许文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这些留待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

  8、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三、四段,想一想,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兰亭集序教案6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3、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有极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着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兴可乐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点: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

  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

  而为“痛”?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兴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分析体会语言特点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第三段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

  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五)总结全文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六)收集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兰亭集序教案7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二、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趣(qū)舍万殊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

  (一)记叙兰亭盛况;

  (二)抒发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兰亭集序》知识点全面归纳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 ②胸前; ③心里存着; 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兰亭集序》

  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兰亭集序教案8

  [自读导言]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

  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

  一、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二、介绍背景,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更远的背景着眼,讲清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三、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随机控制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

  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采用导学式教学,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自读点拨]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全文这种由乐转悲的写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二,这种写法有其历史源渊: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怪了。

  3.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4、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以及与前文怎样联系。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集会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6.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解说]

  讲清写作背景和有关社会背景是打开学习《兰亭集序》大门的金钥匙,其他几个问题则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而设置,理解好这几个问题,就能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自读思考]

  1.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4.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

  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层写古人、今人xxxxxxxxxxxxx;

  第三层写后人xxxxxxxxxxxxxxxxxxx;

  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xxxxxxxxxxxxxxxxxxx。

  5.填空下文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已经盛行。本文在修辞上xxxxxxxxx藻饰,xxxxxxxx典故;在句法上xxxxxxxxxx兼行而以xxxxxxxxxxx为主,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xxxxxxxx构成了和谐统一,确实是一篇“不类常流”的佳作。

  6.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提示:

  1.文中对天气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上是说上文的地理环境、景物、人们的活动如果没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便都不会呈现出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4.生死是人生大事;对生死的感慨;对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我”的感触 5.不尚 不堆砌 骈散 散 内容

  6.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如,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兰亭集序》知识点全面归纳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xxxxxxxxx》,王羲之,字xxxxxxxxx,xxxxxxxxx(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xxxxxxx家,有“xxxxxxxxx”之称,世称“xxxxxxx”。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

  【语段点将1】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人之相与:

  ⑵ 取诸怀抱:

  2、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足以极视听之娱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判断下列句子翻译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有的把思想感情寄托在爱好的事物上,不受拘束,放纵游乐。( )

  ⑵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译:虽然人们的要求、舍弃不同,安静、急躁的性情各异,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自己所需要的暂时得到了,欢快地感到自我满足的时候,就曾经忘记了衰老即将到来。( )

  4、本文多骈句,试从本段中举出两例。

  〖参考答案〗

  1:⑴ 相互交往

  ⑴ 思想抱负

  2:A

  3:⑴ √

  ⑵ ×

  4:⑴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⑵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语段点将2】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随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基调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2、这一段话的议论与上文的叙事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这一段写兰亭集会后的感触,以“悲”字为基调,主要围绕“死生亦大矣”展开议论。

  2: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紧承上文“群贤毕至,少长感集”,由此也引出了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教案9

  1.,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5.本文的语言特色: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三)[能力训练]

  A.癸(ku)丑修禊(al)流殇fallozls)游目骋(汕ellg)怀

  B.激湍(tuAn)形骸(hi)嗟(仰)悼感慨系(if)之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句:

  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所寄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变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兰亭集序教案10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字音;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

  重难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展示今年柳州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的四位书法家的墨宝,同时展示《兰亭集序》的书法,“兰亭”奖的由来就是《兰亭集序》,我们可以看到《兰亭集序》的书法是多么的“飘若浮云,矫若蛟龙”。《兰亭集序》不但是因书法美而流传,同时也因为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兰亭集序》。

  二、通读全文,自行正音。

  小组之间互相朗读、正音——老师展示重点字词的读音——请2个学生辨音——全班齐读课文。

  三、根据导学案、课本注解和以前的学习经验,小组讨论出重要的10个字、词,3种不同的句式。

  四、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讨论出来的`10个字词,3种不同的句式,再请同学解释所展示的字词和句式。

  五、展示老师选出的10个字词,3种不同的句式:

  重点字词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3、茂林修竹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6、故列叙时人

  重要句式

  1、定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介词短语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省略句引以为流觞曲水

  六、总结“之”的用法

  1、动词:往、到去

  2、代词:

  ⑴代人、事、物

  ⑵指示代词这(些)、那(些)

  3、助词:

  ⑴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的标志

  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结构助词:的

  学生根据上面“之”的用法,分类找出课文中“之”的用法,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七、小结。

兰亭集序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文章写景言情时的重点文言词语,感受文字之美。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及暗含的生命哲理,欣赏文学之美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领悟文化之美。

  教学重点:

文本的情感脉络与渗透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痛”与“悲”

  教学方法:

朗诵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兰亭集序》背景音乐、《生命的感动》视频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情境创设:

背景音乐《平湖秋月》,课件背景,高天,兰亭课题

  01

  导入:播放视频《生命的感动》

  刚才视频的标题叫《生命的感动》,画面中的无臂少年叫刘伟,他用双脚演绎了生命的精彩。

  其中的一句“要么死,要么精彩的活着”让人震撼。

  1600多年前,也有这样一个人,在一次兰亭集会上,借助一篇序文,以超越历史的眼光审视生命。

  他是?(王羲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兰亭集序》。看看他眼里的生命及对生命的思考。

  02

  诵读,体会文本之美

  1、疏通字词字音,大家预习过课文,是否还有诵读或者字词句特别理解困难的地方。

  2、《兰亭集序》全文只有324个字,可是预习中我们会发现,文字中情感跌宕起伏,作者在文中有哪些情感变化?找出关键句,简单讲解(板书:乐痛悲)

  3、王羲之为我们留下了千古美文,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声音为我们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注意情感变化,学生范读。(配乐)

  03

  品读,“兰亭之乐”中感受生命的活力

  王羲之告诉我们兰亭修禊,信可乐也。兰亭之乐,乐在何处?

  为让大家理解文本,老师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活动。

  活动1:女生读一二段,男生在句号后加“信可乐也”

  品味乐在何处?

  找到所写内容共同点:充满生命的活力(板书)

  04

  品读,“兰亭之痛”中审视生命的无奈

  师:沐浴在三月暖和的春风中,王羲之远望高山,近观竹林,徜徉山水,感受到天地万物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是一件乐事,就如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这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共享兰亭之美,信可乐也。可是下课后呢,再以后呢?美好就只能在回忆里。王羲之从生命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于是有了“痛”。下面我们一起用填句子的方式来品味“兰亭之痛”

  活动设计2:填句

  归纳:由——(原文)———,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于是产生了痛感。

  明确:由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过程的短暂,于是产生了痛感。

  由况修短随化,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长短的被动,于是产生了痛感。

  由终期于尽,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结局的悲剧,于是产生了痛感。

  师:面对满眼充满生机的自然生命,王羲之想到了生命的短暂,长短的'被动,结局的悲剧这些无奈的现实,不禁“痛”从中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板书:生命的无奈)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05

  品读,“兰亭之悲”中领悟生命的困惑

  第四段中一声“悲夫”让我们顿时感受到王羲之心中沉甸甸的“悲”感,他到底为谁而悲?悲什么?缘何而悲?悲的结果怎样?接下来,我希望大家联系前后文,认真思考讨论“悲夫”前面的文字。

  活动3:研讨

  王羲之为谁而悲?悲什么?缘何而悲?悲的结果怎样?

  明确:为谁而悲?昔人、时人、后人

  悲什么?生命的短暂,生命的困惑

  缘何而悲?(社会政治背景)

  悲的结果怎样?留下美文“故列叙时人———”。齐读

  小结:其实在老师看来,“悲”字的构造告诉我们,非心所愿即是悲,违背心愿,故而伤心,想青春永驻,可朝如青丝暮成雪。明明知道生命短暂,可又无可奈何,大家想想,无论古人今人来人,哪个人心中不藏有这样的困惑,这样的伤悲呢?(板书:生命的困惑)

兰亭集序教案12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

  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13

  一、教学目的

  ㈠知识目标

  1.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2.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㈡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㈢德育目标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3.背诵全文。

  ㈡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㈠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㈡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㈢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㈣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气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兰亭集序教案1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兰亭集序教案15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文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二.朗读课文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五.课堂小结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六.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一、二。

  2.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教案优秀10-17

兰亭集序教案精品02-09

兰亭集序说课稿07-0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大班教案认识a的教案10-10

音乐教案-灯-教案03-25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板凳游戏教案及教案反思03-06

小班科学教案:搬玩具教案及教案反思03-16

大班教案民族大联欢教案11-11

中班教案《捉迷藏》游戏教案12-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