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16 07:37:0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快乐,尝试在不快乐的情况下,试图让自己快乐。

  2、通过讨论、记录等方式,找寻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3、了解心情愉快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快乐的人物头像(选用色彩明亮的色系);不快乐的人物头像(选用灰色的色调)

  2、白色纸张、有明亮和灰色色调的水粉颜料、小排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1、观察两张图片,了解色彩与心情的关系,并选用合适的词来形容图片内容。

  (1)这两张图片在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从人像表情和色彩上来观察、比较。)

  (2)选择合适的词来说说这两个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多种词汇来表达。)

  2、结合图像,围绕“他为什么不快乐”的.主题进行探讨,了解不快乐的原因,帮助自己或他人找到快乐的方法。

  (1)说说他会因为什么事情而不快乐。

  (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表述。)

  (2)他有这么多不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如何让他快乐起来。

  (3)你遇到过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有没有想办法让自己快乐?现在,如果你再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怎么让自己变得快乐呢?

  3、教师提供操作材料,通过变脸的游戏,尝试改变不快乐的情绪,感受色彩的变化。

  (1)这个不快乐的人像是用什么样的颜色来画的?

  (2)现在我们要把这张不快乐的脸变成一张快乐的脸,怎么做呢?

  (3)幼儿自由操作创作快乐的脸谱。

  4、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幼儿说说自己选择颜色的想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布袋游戏,增强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3、勇于克服困难,体验合作乐趣。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布袋人手一只,组合器材一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幼儿进场分散站立于场内,在音乐的伴奏下随老师活动身体各部分。

  2、 玩布袋

  (1)、教师出示布袋,启发幼儿利用布袋,创造各种玩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玩布袋的情况,提示注意安全。

  (3)、个别幼儿演示玩法,幼儿集体模仿。

  3、“袋鼠”游戏

  (1)、教师提示:“这个小朋友跳的多好啊,你们看象什么小动物呢?那我们学学小袋鼠到草地上做游戏,练本领吧!”

  (2)、幼儿合作游戏。教师:“我们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练本领。”

  (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今天天气真好,小袋鼠们一起去秋游,好吗?首先要越过小河(脚步器),跳过树桩(塑料圈),再穿过树林(塑料桶),最后要通过小桥(滑梯拼成)。”

  (方法:幼儿依次出发,越过各个障碍(在音乐伴奏下),当幼儿感到体力不支时,可到“加油站”加油,通过这个活动进行自我调节。)

  4、 放松游戏:布袋魔术

  5、 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幼儿对布袋很熟悉,但很少拿它来玩游戏,所以她们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第一次探索布袋的玩法时,她们只顾独自玩,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袋鼠跳,几乎所有的幼儿都模仿,所以在玩之前我应鼓励他们玩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再次探索的时候,经过提醒,他们知道除了一个人玩,还可以多个人玩,有更多不同的玩法。

大班教案 篇3

  教育目标:

  1、以身体紧缩或伸展的动作,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

  2、能根据教师的描述或琴声,用身体表现场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能将自己表现的动作通过想象,围绕主题,用简单的画面表示出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气球若干、风琴、小鸟头饰一个。

  2、黑色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运用气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气球娃娃,幼儿玩一玩。

  2、玩后讨论:

  (1)没吹气的时候,气球是什么样的?

  (2)吹气以后呢?

  (3)吹气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二、围绕气球娃娃,展开活动。

  1、幼儿做气球娃娃,老师做吹气的人,进行游戏。

  2、听琴声做胀缩的动作,并进行游戏。

  3、根据情景进行想象活动。

  (1)另一教师戴上小鸟头饰扮小鸟,来找气球娃娃玩,气球娃娃飞到了别的地方。

  (2)情景后提问:会飞到什么地方?遇到谁?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想象)

  三、根据想象,进行绘画活动。

  1、要求幼儿根据刚才的活动,用气球做主题,编出各种有趣的故事画在纸上。

  (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想象故事及布局,启发幼儿自己动手创作)

  2、请已完成的幼儿,把作品展示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引导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编出不同的故事。

  四、展示作品,分享活动。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作品展"中,请幼儿讲讲关于气球娃娃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想出更多关于气球娃娃的故事,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欢快的节奏演唱歌曲,表达想上小学的愉快心情。

  2、初步尝试进行卡农曲式的音乐游戏。

  重难点:能用欢快的`节奏演唱歌曲并进行卡农曲式的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小学生进入校园的一系列场景照片。

  2、歌曲《快上一年级》

  活动过程:

  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讨论:我们将要进入什么小学,家人为我们做了哪些准备?

  观看小学校园照片:说一说小学生怎样上学。

  欣赏歌曲《快上一年级》谈论各自听到的歌词内容。

  共同运用小学校园照片,排列歌词的顺寻。

  学唱歌曲

  运用儿歌的方式,跟这歌曲的节奏诵读歌词,把握欢快的节奏。

  进一步欣赏歌曲,试着将歌词填进乐曲里。

  在演唱中注意控制自己的呼吸 ,在一句结束的时候轻轻换气。

  三、《快上一年级》卡农游戏

  1、按照IX XX X I X XX I X X X X I X -----I的节奏念儿歌。

  背上我的小书包快上一年级

  2、幼儿分成两组,各围成一个圆圈,第一队按照节奏先走念儿歌,念到最后一个“级”时蹲下。

  3、第二队在第一队念完第一句时,接着开始按节奏边转圈走边念儿歌。

  4、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各队人数,将两队变为三队,四队。

  5:规则:

  按顺序在规定的时间接念,不能超前或落后。

  必须符合确定的节奏,不能快也不能慢。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

  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前评析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启发幼儿想象:“我们可以给小鱼穿什么样花纹的衣裳呢?小乌龟身上还可以设计怎样美丽的图案呢? 突然我班幼儿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天,小朋友们象平常一样到卫生间洗手准备吃点心。突然,有几个孩子慌慌张张的跑出来 ,嘴里还大喊着:“不得了了,卫生间有毒蜘蛛,会把我们咬死的!”孩子们吓得都不敢进去洗手了,后来还是保育老师把蜘蛛赶跑了,孩子们才战战兢兢的进了卫生间。孩子们对蜘蛛害怕的情绪看在我的眼里,也记在了我的心里: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蜘蛛呢?于是,我决定开展一次科学活动,让幼儿对蜘蛛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自主探索有关蜘蛛的知识;其次,请幼儿把收集到的资料带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在这个自主探索和准备的过程中,个别孩子居然发现科学书中的错误:“老师,书上说蜘蛛是昆虫,但是我上网查到蜘蛛根本不是虫,是节肢动物!”孩子们探索的热情让我非常感动,所以在活动中我采取了小组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探索科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知道蜘蛛是节肢动物,有吐丝结网的特性。

  2、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蜘蛛,对蜘蛛不再有害怕和厌恶的情绪。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蜘蛛结网的动画。

  2、彩条、橡皮筋、毛线、幼儿电脑、水彩笔、白纸。

  3、在活动室贴上幼儿活动前自己收集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活动过程实录

  1、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请幼儿观察:今天活动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幼儿自由观察贴在墙上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2、 师告诉幼儿: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真能干!今天老师也收集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蜘蛛图片,请小朋友们来看看。然后展示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让幼儿观看。

  3、师请幼儿讨论:

  (1) 你看到蜘蛛心里有什么感觉?

  (2) 蜘蛛是我们的朋友吗?你喜欢它吗?

  4、将幼儿分成两派:喜欢蜘蛛的坐到一边,讨厌蜘蛛的坐到一边。

  5、请幼儿分组商量:为什么喜欢(讨厌)蜘蛛?并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

  6、请幼儿分组起来论述自己喜欢(讨厌)蜘蛛的理由,并鼓励幼儿用表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7、师小结:两组的小朋友都说得很有道理,那蜘蛛到底是不是我们的朋友呢?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它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蜘蛛的小知识吧!

  8、展示课件:蜘蛛织网和捕食蚊子的过程。看完后请幼儿讨论:

  (1)蜘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蜘蛛织网有什么作用?蜘蛛吃掉的蚊子是害虫还是益虫?

  (2) 你对蜘蛛有什么新的看法?有改变吗?(幼儿可以重新选择到哪组)

  9、 师小结:蜘蛛有织网的本领,蜘蛛的身体内有毒,但是它的毒是为了捕捉猎物,如果我们人类不去打扰它,它也不会攻击我们。而且蜘蛛捕食的昆虫大多数都是害虫,所以蜘蛛对我们是有益的。

  10、师请幼儿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蜘蛛捕食的大多都是昆虫,那它自己是不是昆虫?为什么

  11、开辩论会:

  (1) 幼儿分组讨论、商量。

  (2) 幼儿分组发言,讲出蜘蛛是昆虫(不是昆虫)的理由。

  12、展示蜘蛛和蚊子的放大图,师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并请幼儿想一想:蜘蛛是不是和蚊子一样属于昆虫这个大家庭呢?要是昆虫应该有什么特征?蜘蛛它有吗?要是它没有,它又是什么动物呢?

  13、 师小结:昆虫应该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的特征,但是蜘蛛的身体 、却只有头、腹两部分,而且有四对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虫,是节肢动物。

  14、请嘉宾给两组幼儿发小礼物。

  15、请幼儿扮成好忙好忙的蜘蛛,自由组合结蜘蛛网:

  (1)把彩条摆放在地板上,用线条建构一个想象中的蜘蛛网。

  (2)用橡皮筋构成蜘蛛网

  (3)在电脑上画蜘蛛网。

  (4)用毛线粘贴蜘蛛网。

  12、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的作品,活动结束。

  本次教学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基本掌握了小蜘蛛的特征及生活习性,应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不足之处,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赵老师的此次教学活动安排合理,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

  1、请幼儿继续收集和蜘蛛同类的节肢动物。

  2、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建构蜘蛛网。

  3、在表演区摆放蜘蛛和各种小昆虫的头饰让幼儿玩表演游戏。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团结、互相帮助。

  2、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现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孩子把基础律动和表演律动结合起来共同表演。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动画课件

  2、一对水桶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讲故事来导入本节课,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自己挑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他们商量着抬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一个和尚,这下他们共有三个人,于是怎么办呢?他们都不愿意去挑水喝所以他们就没水喝、没水喝。

  2、以念儿歌的形式来让孩子加深印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和孩子用基础的律动表现儿歌旋律(拍手、连指、拍手、连指)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4、以表演律动表现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5、合作表演,分组进行。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小铃、铃鼓、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中国》。

  ●教师告诉幼儿歌名,听一遍录音歌曲,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国》,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现在再来听听,你从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了解祖国大好河山。

  ●教师在中国地图的对应位置上用简笔画标出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唱出歌词。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谁?(中国有56个民族)

  “家里盘着两条龙“指的是什么?(长江和黄河)

  3、播放录音歌曲,幼儿自由跟唱。

  现在你跟着音乐,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4、教师引导幼儿选择打击乐,如小铃、铃鼓、圆舞板为歌曲伴奏。

  选择适合的节奏进行伴奏,如小铃:×000︳×000︳

  铃鼓:×000︳×000︳

  圆舞板:××××︳××××‖

  5、播放《打中国》的`歌曲做背景,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7页“祖国真大”,请幼儿在地图上用蓝色画出长江,用黄色画出黄河,用灰色画出长城,用绿色画出珠穆朗玛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4-08

大班教案04-10

大班教案04-10

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04-11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