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4-04-18 15:55:1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实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案【实用15篇】

小学美术教案1

  一、教材聪明的机器人分析

  对“聪明的机器人”我们并不感陌生,“铁臂阿童木”就是我们较早熟知的机器人动漫形象。聪明的机器人现实中见到的机器人以及它的频频研制面世和趣事是我们常常谈起的话题,如“精彩的机器人足球赛”、 “活灵活现的机器人动物园”等。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聪明的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对人类有危害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作业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聪明的机器人实际上我们所见所闻的机器人只不过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但它的特殊功能、智能能力和独特的造型美仍然令我们时常感到神秘和好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题材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设置是探索机器人的独特造型与功能作用。教材编排了各种造型和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图片。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设计和制作的美术活动,了解机器人的造型美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审美评价能力,感受各种材料制作模型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的意义在于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与进步,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美术学习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社会责任感,反过来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习行为,体现出本单元设置的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的理念,即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一为机械手臂设计。该课时的教学,既能使学生了解机器人手的形体结构特点,学习机械形体的画法;又能使学生对设计产品的功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特征得到直观认识,领会“物以致用”的`美术设计理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态度与价值标准。让机器人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是无数机器人设计者的梦想。教材编排了称为“三指灵巧手”的机械手,能轻轻拎起一个易碎的鸡蛋,可见它的灵敏度与人类已无差别了。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机械手的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机械形体,整合关节传动部分进行造型的活动,因此基本的机械形体的画法是设计机械手时要掌握和解决的基本技能技巧。教材编排了灵巧手一个节状体的画法与过程,对异形的立体形与螺丝帽的表现过程进行步骤分解,为本课作业的完成提供了绘画技巧上的指导,也是在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尝试训练的重点内容。两幅学生作业为学习效果的表现提供了样式。

  活动二为制作机器人模型。该课时的教学,旨在利用各种媒材制作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能,针对机器人的不同造型特征合理寻找和运用媒材,提高学生的制作工艺和欣赏审美水准,促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型的制作是根据已知的机器人造型来进行模仿,在制作机器人模型的不同局部时,选择适合的媒材和采用相应的方法是制作活动中的教学重点。教材编排了三件学生制作的范式和文字提示,对选择媒材尝试方法及机械连接,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其中对一个范式进行媒材运用、制作方法及制作步骤的提示,如泡沫包装物的割锯方法,对机器人结构之间的固定方法,以及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的运用,暗示了应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技能训练基本要求提出,通过尝试训练并进行动手体验,发现规律方法。机器人虽有仿人形机器人类型,但并非所有机器人都是人形的样子,从外观造型来分析还只是一台机器的模样。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完成一个机器人的模型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二、教学目标

  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题材内容是学习工业设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与知识,了解机械立体形的线描画法与机械手设计创意以及掌握机器人模型制作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设计制作及应用能力。宜采用线描笔、单色笔和各种纸质材料、废旧材料、蔬菜瓜果等媒材,通过线描,采取卷折、剪切、割裂的制作与组合等手法,进行设计和制作的造型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准备针对两个课时不同的教学内容,考虑精选机器人的动画片片断和图片,布置学生收集适合制作的各种媒材,制作适当的模型实物及选择和制作相应的教学等。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应以机械立体形的画法和不同媒材制作不同机器模型的方法为重点,采用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机械手设计和机器人模型制作的学习任务。

  活动一机械手设计的教学,以机械立体形绘画学习为前提,机械手设计的整体效果为结果目标,功能设计为学习延伸,组织相应的尝试、欣赏、创意、评述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可作如下安排:机器人动画片欣赏——认识机器人——认知机械手结构——尝试机械形体画法——探讨功能,创意设计——创作表现——展示创意,审美评述——功能应用,学习拓展。

  活动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教学,以机器人造型欣赏感受为基础,寻找和运用合理的工具材料制作机器人的各部分形体为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制作、合作组装完成机器人模型的制作任务。小组合作时应关注学生组内策划与任务分工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模型范式分析,获得方法——媒材运用尝试,解决要点——小组策划,分工制作——组内交流,集体组装——作品发表,审美互评——功能应用,学习拓展。

  四、教学选择

  活动一的教学实施,在补充课程资源不足,不能观看到机器人动画片,和通过欣赏到更多的图片时,可利用教材、教参已有的资料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多感受欣赏,互动交流关于机器人的信息,来认识和了解机器人。教学设计可作如下选择:认识机器人——欣赏感受,了解机械手——分析结构,尝试形体画法——创意交流,设计机械手——展示作业,审美评述——应用交流,学习延伸。

  活动二的教学实施,可能因为地区差异出现制作材料上的变化,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一般纸材的可塑性大,通过卷、,折、揉团、粘贴、插接等手法可进行多数机器形体的造型、模仿,其他材料如纸盒废旧材料等媒材,教学设计时也可调整选择。如:模型范式分析,获得感受——媒材尝试,学习方法——欣赏机器人,小组策划——分工制作,集体组装——作品展示,评述应用。

  五、教学建议

  1.教材编排的小训练应采用相应的方式和材料组织实施,让学生尝试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如:活动一的小训练建议尝试描绘一个六角螺丝帽或一个有连接头的机械造型特点的立方体指节,了解一简单机械形体的线描造型方法,举一反三,对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提供学法指导。活动二的小训练建议尝试用白卡纸卷圆柱体、卷贴圆锥体、折贴立方体等,或用蔬果切制圆轮、削制插接其他特殊形体等,解决媒材选择与制作方法的技术问题。

  2.一般情况下可让学生借助资料进行机械手的设计和机器人模型仿制,对美术素养基础好的学生可引导想像,创意具有个性化的机械手和机器人模型,有效地促进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3.本单元教学时不可忽视造型设计制作与相应的功能作用的评述和思考,设计与应用是现代工业设计与制作的一个整体理念,也由此加深学生对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作用的理解,达到在美术学习中启智育人的目的。

小学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绘画的工具材料不拘束。

  3、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准备:常规美术用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鸟随鸟妈妈搬迁到一个美丽而陌生的地方。好奇心驱使它告别妈妈,和其他的小动物一起玩耍。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朋友们都回家去了,可它却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家。

  2、出示教科书第十页的放大挂图。要求学生看图思考,互相讨论:“说说小鸟是怎样找家的。”

  3、请一些同学表演小鸟是怎样找家的。

  4、抓住这种有利气氛,顺势引入新课:小鸟找不到家,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学生又带着疑问开始思索。

  5、看书P11,分小组讨论:“小作者是怎样帮小鸟找家的?谁有更好的办法能帮小鸟找到家呢?(当即表扬敢于表述自己见解的学生,表扬他们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告诉他们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就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东西借助笔、颜色、材料等工具表现出来。)

  6、教师:小鸟找不到家是因为天黑了,要帮小鸟找家,首先要有光、有灯,因此在画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到这一点。

  7、将一些作品挂在黑板上启发学生,将构图注意事项编成顺口溜。即:“树儿稍微画大些,鸟窝画在树杈间,星星月亮不可少,这才体现是夜间。打着电筒和灯笼,照着小鸟回家中。”并作简单的示范。

  8、布置作业: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9、巡视辅导。发现有新意的作品拿给同学们看

  10、让同学间交换作品,欣赏作品,交流评议。

  11、:抽一些作品挂在黑板上分析、讲评。并亲手将画得好的贴在班上学习园地中。B、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小学美术教案3

  课题:化装晚会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面具或头饰和服装。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如何对自己进行有创意的装扮。

  教具学具:卡纸,皱纹纸,尺、铅笔、剪刀、胶水、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们学校要举行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其中有一个游戏室呢,非常有意思,要小朋友啊全副武装,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画故事中的形象,或自己喜欢的形象去参加化装晚会。小朋友愿不愿意呢?

  2、新授:今天我们就来为自己先设计一个有趣的头饰和面具了,师出示面具请小朋友观察它是怎么来做的?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做?你想为自己设计怎样的面具呢?

  制作方法:

  (1)设计:平面额顶头饰一般包括形象和头扎两部分。形象的大小可为15厘米左右,头扎以自己的.头围而定。

  (2)印稿:将设计好的形象复印在卡纸上。

  (3)装饰(涂色、剪贴……)

  (4)组装:将形象沿外轮廓剪下,再剪出头扎及两端的切口组装而成,也可将头扎用定书机固定。

  3、有了好看的头饰,什么还缺些什么呢?--衣服。今天我们就来为自己设计一件特别的衣服。制作衣服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呢?皱纹纸、挂历纸、卡纸、盒子……可以设计瓢虫的衣服,各种动物,卡通形象的衣服,欣赏图例请小朋友自学,这些形象你会做了吗?请选择你喜欢的来说一说,你还可以创造出更有趣的形象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谁的衣服最漂亮?

  五、拓展:

  一起穿上头饰和衣服,化装舞会开始了。(音乐响起)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在线绕活动中,有趣的线绕画发现有趣的线绕画形象。

  实践与创造:体验不同线条产生的艺术魅力有趣的线绕画。

  欣赏与评论:介绍自己的有趣的线绕画作品,有趣的'线绕画点评同伴的作品

  知识点:

  学习流畅的线条。

  技能要求:

  学会用胶水一笔画的同时把绳线粘上。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材质的绳线,绕成作品。

  教学难点:

  在一笔画基础上展开联想。

  教具准备:

  学具:各种绳线、胶水、油画棒

  教具:有色卡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尝试:

  1、欣赏课本

  提问:课本上的画是用什么做的?

  有什么特点?

  2、出示课题:有趣的线绕画

  3、教师拿一长线,演示线绕画。

  ①让学生欣赏到在随意的线绕中发现有趣的东西有趣的线绕画。

  ②对绕出的形象进行想象。

  象什么?

  ③教师小结,根据学生想象教师进行涂色、添画。

  4、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长线在桌上尝试绕线,随意地绕,注意线条流畅。

  5、欣赏讲评

  你们绕地的图形像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绕线时要有重叠、流畅。

  二、讨论与制作

  1、提问:用什么方法固定线?

  2、小组讨论:固定方法是什么?

  3、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演示固定方法。

  注意:胶水不可太多,保持干净。

  方法①边绕边涂胶水,固定。

  ②涂好胶水再绕线。

  4、学生绕线练习

  选择喜欢的纸与线,边戏边贴。

  三、发散思维:

  1、想一想

  欣赏绕好的画,想象一下象什么?

  2、添一添

  在绕好的画上根据想象用水彩笔添色或添形象。

  四、欣赏讲评

  1、自评:学生交流创作体会。

  2、互评:根据线条流畅,想象丰富的标准互相评价作品

  3、奖励:比一比哪一组小星星最多,表扬。

小学美术教案5

  一、教材内容梳理

  本课的主题是“未来新式房子”,通过对房子的想象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想像的“王国”自由发挥。本课的核心在于教学如何将房子的形象与功能表现出来,达到在画面中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房子的基本形状已经有一定的掌握,但有些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需要教师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发挥,展现出他们的创造力。

  三、课型

  本课属于绘画课,学生需要使用油画棒、硬水彩笔等画笔和彩色画材料,以及16开图画纸来完成绘画任务。

  四、课时

  本课为1节课,共40分钟。

  五、教学目标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新式房子的构想中自由发挥,得到快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他们掌握将形象转化为画面的技能。通过了解未来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影响,让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保护。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将房子的形象和功能表现出来,达到在画面中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通过改变构图表现出设计构思,让学生在想象的“王国”自由发挥。

  七、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创设法、问答法、对比法、联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场景还原、问题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八、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房子资料图、轻音乐、磁铁。学具:油画棒、硬水彩笔、彩色画材料、16开图画纸。调查:学生对房子的结构和外形特征了解程度,以及学生过去有没有画过房子。

  第九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打开课件,介绍新课题。

  1、通过欣赏图片,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房子样式,并进行简要介绍。

  2、教师引导学生看看现实中的房子,并指出今天的课程将涉及未来房屋的设计。教师板书课题。

  (三)导入:图片欣赏,展开想象。

  1、学生观察屏幕上的范图(课本第40页),认真寻找其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图,并加以肯定和表扬学生。

  2、教师问学生:“你们想象中的未来房屋在哪里呢?”教师归纳板书给予补充,包括火星、海洋、太空、树上等。

  3、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未来房屋的样子,并与同学分享。

  4、教师展示一些未来房屋的`图画,并介绍其独特之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激励学生画出他们自己设计的未来房屋,鼓励学生设计成现实。

  (四)学生绘制,教师指导、辅导。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设计。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构思设计,并在必要时纠正不良画法和姿势,鼓励学生。

  (五)作品评价

  1.根据同学们所绘制的作品,将画贴在黑板上,并请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2.运用鼓励性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以及指出不足之处。

  (六)教师总结

  1.今天,我们完成了设计房子的任务。同学们的构思非常大胆且充满创意,画的作品也十分漂亮。未来你们或许真的可以住进自己所设计的房子中。然而,请不要忘记,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

小学美术教案6

  一、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魔幻的颜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节课通过学习三原色的同时学生掌握原色与间色之间的关系,了解原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运用原色和间色作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及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会观察色彩的变化,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三原色或用三原色调配的颜色作画,加深对三原色、三间色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色彩的魅力和变化,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知识,掌握三原色调色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三间色,能用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并作画。

  二、学情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都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和艺术的感知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色彩表现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色彩感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根据本课的特点,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启发探究法、实验法。启发探究法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辅以试验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

  四、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首先将采用学生观察,直观感受的学习方法,然后学生能自主探究,在试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初,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么作用?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新授:

  1、认识三原色: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颜色中,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

  (2)、观看课件(一段拟人卡通动画)后问:“看了动画,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吗?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呢?”

  (3)、得出定义: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

  2、认识三间色:

  (1)、观看视频,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2)、出示三色轮,引导学生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教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3)、做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教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提问:“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

  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教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4)、得出定义:通过讲解、实验,发现这三间色里,不管哪种间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给间色下定义,先提问:“同学们知道间色是什么吗?”然后教师总结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三)、练习:

  用水彩画材料,运用三原色和间色完成8开彩虹桥或七色花作品。

  (四)、展示与讲评:

  练习完成后收集全班学生作业,从中选出三幅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自己来评价,画面中的原色、间色在哪里。最后教师根据几幅代表作品对整个学习进行总结评价。

  (五)、小结:

  用拓展思考的方式进行小结:用画笔绘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

  六、板书设计

  本课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思路明确,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

小学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蔬菜、瓜果、雕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1.教师演示课件:“池塘里的小青蛙”。

  2.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二、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联想

  形体(圆鼓鼓)

  南瓜色彩(黄绿色)青蛙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4.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分组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2.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注意安全。

  3.要求学生自学教材,阅读说明文字,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四、赏析作品,创造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3.教师拍摄作品。

  4.欣赏石玩作品。

  第6课玻璃水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过程与方法: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玻璃、水彩颜料、画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

  个树根

  (二)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山峰、石峰……

  教师提问:像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对,像老人,像……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r美的形象。

  二、新授

  (一)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二)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范式教学

  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弓:动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2.点水渗化开来..3.覆盖纸张,轻抹。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复谓移穑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四、学生作业

  (一)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二)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各种扇子的图片,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山水画或花鸟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画的特点及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各种扇子,感受祖国传统文化,掌握扇子的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

  了解扇面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扇子的范作,不同形式的扇子。

  学具准备

  卡纸,牛皮纸,剪刀,油画棒,彩铅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的古代女性手里都拿着什么?你见到了哪几种不同的扇子式?

  (2)教师进行总结,并由此引入新课[扇面画]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的种类及作用。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带的扇子,都是什么材质,形式和画面,都有什么作用?(选代表进行介绍,教师小结)

  2.出示扇子的图片

  (1)学生欣赏(象牙扇,宣纸折扇,绢丝团扇,羽扇)

  (2)教师进行小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随手摘取植物叶和禽羽,进行简单的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也有障日之称,后来扇子取材广泛,有竹,纸,草编等……

  3.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1)出示形状,材质相同的空白扇面和绘图扇面,询问同学如果送你一把,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学生交流回答)

  (2)教师小结: 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既可以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又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3)教师向学生讲述[题扇桥]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原本价格低廉的扇子卖不出去,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即使价格高昂,也有人买呢?[学生作答,教师小结: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

  4.通过欣赏体会扇面之美

  (1)出示扇面画,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并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欣赏学生作品

  (1)点名学生进行评价,从内容,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点评。

  (2)教师总结点评。

  四.实践活动

  (1)教师出示扇面作画步骤的小视频,并讲解。

  (2)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设计一幅?什么形状?用什么材质?装饰写什么?

  (3)学生动手进行扇面画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作业点评

  (1)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各种形状材质的扇子和扇子的几种作用,以及扇面画的装饰步骤,了解到了扇面装饰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们能不断地发掘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传承下去。

小学美术教案9

  一、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

  本课是以学生讨论和发表见解为主的“现代主义绘画大评说”。在本单元的主题教学中,我们作了一系列观念和欣赏的铺垫,进行了特殊技法和抽象绘画的体验,理解了抽象美感和形式美规律。最后围绕“现代主义绘画是‘皇帝的新装’吗?”这个挑战性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考,使探索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引导学生在课后主动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与解释,体现了探索的渐进过程,探索是基于问题发现和解决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活动与策略、组织课堂教学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等。

  (一)教学方案设计(二)教学活动

  1.有备而来的学生主题发言。

  本课的主题发言沿袭每次轮换两位学生的常规,这样可以拓宽教学活动的空间,轮到发言的学生作了认真准备,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翔实的资料和图片,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演讲稿,发言观点鲜明,有一定的深度,他们之间个性观点的碰撞,激发了学生探究和发表的积极性。

  2.利用网络平台的小组讨论和发言。

  为了充分利用特有的信息和网络优势,我们重组了适合电脑房的讨论小组,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分工,讨论增加了即时利用局域网美术资源库和互联网查找资料的环节,并选派一位学生担任“书记员”,用文字记录和整理发言内容,并通过教室网络进行交流和传播,丰富了学习交流的方式。

  讨论后,每一个小组都派代表作即兴发言,文字发表也作为讨论的一部分,教师进行即时的点评,肯定发言中出现的闪光点,强调其中的主要观点,教师在点评中适当重复和强调,可以加强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有效性。

  3.拓展学生视野和审美视角的教师引导。

  面对学生来自不同角度的对现代主义绘画的理解,教师的发言在师生交流中显得很重要。教师对有关现代主义美术的信息资料有较多的积累,有较充分的分析和整理,有自己明确的观点,较好地发挥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讲解注意使用引导性、探究性的语言,立足引导学生从绘画以外的角度人手,寻求更多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来理解现代主义绘画,把单一的信息传递和灌输,变为引导和拓展。

  二、关于美术欣赏教学学习环境设计的几点认识

  几年来在美术欣赏教学学习环境设计中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念进行探索与反思,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促进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设计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有效途径。设计不是教学的终结,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在学习环境设计中,伴随着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以及同伴互助和专家引导,进行教学再设计和再实践。这种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的过程,既是教师修正与完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教学理念与技术的过程,因而也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

  其次,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要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包括思考的空间,要大力扶持与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与维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对资料图片进行的信息过密的呈现和讲解,会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超负荷而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无疑会压制学生思维的开放。

  另外,要注重教学设计的生态性特征,注重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测性、可变性、生成性。一是要考虑到学生观点的生成性,学生们在课堂讨论中相互启发,会不断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提出新的见解,或更加自信和坚持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考虑到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实际教学很可能会因为某种情境因素的变化而暂时与原先的教学目标发生游离,这时不能置现场情境于不顾,要针对游离的目标作出即时设计,并注意把学生引向最终的教学目标。 文 章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冬天生活的体验和回忆,发现冬天生活的种种美好情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图片、多媒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回忆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或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的思维,勾起他们对冬天生活的回忆,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情感。

  教学难点:注意学生之间地域差别,引导学生创作时表达出南方冬天的特色。通过线型人物造型的学习,掌握人物各种动态的表现。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第二课时的技法的学习做铺垫) 1、你们看,这是一张白纸,还有蓝颜料,现在请每一位同学睁大你的眼睛,瞧好了,我呀要给大家表演魔术了。看——(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操作:在白纸上画上蓝颜料,马上出现事先用白色油画棒画的雪花。) 2、你看到了什么?(雪花) 3、多漂亮的雪呀!看着雪花你联想到了——(冬天),对,今天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刚刚过去的冬天。(板书课题)

  二、走进冬天,回忆冬天。(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打开思维之门) 1、那你对喜欢冬天吗?为什么?(这教师提问的节奏可以快点,问题不用深入,学生自由发表)过渡:冬天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迷人的冬天吧! 2、能把你了解的冬天与众不同的特征跟大家说说吗?(冬天的特征:冷,衣着,动作,雪,结冰,植物,动物冬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这让学生充分回答,同时让学生把自己带的照片等资料跟大家一起分享,用实物投影仪出示。) 3、你最喜欢冬天里哪些特有的活动和游戏?(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活动,游戏范画,滑雪、跳绳、打雪仗……) 4、在今年、去年的冬天有让你难忘的事吗?有好玩的事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乐乐。(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给爸爸洗鞋》、《糖葫芦》、《斗鸡》等一些作品) 5、你能看出他们都在做什么游戏或者活动吗?(多媒体出示人物活动的图片:线型人物动态) 6、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提出创作要求。师:刚刚我们回忆了这么多关于冬天的景、事、物,现在请每一位同学定下心来静静地思考几分钟:今天你将选择什么内容来画记忆中的冬天,要画些什么?怎么画?(在这主要解决学生的构图,取景问题。) 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画雪景,和雪有关的事还可以画人们,或者动物,植物,在冬天特有的活动,变化……(多媒体出示课前收集的不同表现内容的范画。)

  三、学生创作表现冬天,教师个别指导。要求:在作业纸上画出你心中与别人不一样的冬天。

  四、简单点评初稿,总结延伸全课。 1、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展评,如构图、没有表现出冬天特征等问题,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2、总结,提出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如何表现冬天的雪景呢?除了我们用油画棒的.方法,还有更多的技法呢,先请同学们课后以自由小组为单位去尝试研究,下节课我们将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水粉颜料,画笔,对头脑中的生活形象加工,体验创作乐趣,感受利用水粉画材质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学生掌握表现雪景的特殊技法,如:撒盐法、点弹法、修正液等。通过对北方冬天的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表现雪景的特殊技法,体验水粉画材质独特艺术效果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对冬天的感情。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水粉画工具材料,牙刷,盐、修正液、透明胶等一些特殊技法的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课前尝试的心得、经验。 1、简单小结上节课创作情况,学生提出画底稿时的问题。 2、学生交流汇报。师:课前大家尝试了表现雪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体会(问题)?生:撒盐(先画上颜料,趁其未干时撒上盐,过会儿会出现奇怪的现象,并留下痕迹),滴水、油画棒,用透明胶撕……(学生讲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示范) 3、在学生交流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的小结、补充,同时展示相应的表现技法的范作。

  二、学生继续完成创作稿,教师个别辅导。 1、提出上色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表现雪景的技法。 2、教师个别辅导,集体问题集体解决,注意维持学生的兴趣,鼓励为主。

  三、举办小型展览,评价。 举行以“”为主题的作品展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说说创作的感受、困惑。同时也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小结。

  四、欣赏,延伸。 1、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北方的冬天及风俗吗? 2、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照片、图片,增强视觉感知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材分析:

  神奇的口袋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神奇的口袋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神奇的口袋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神奇的口袋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神奇的口袋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神奇的口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神奇的口袋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小学美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学准备

  毛笔、生宣纸、墨汁、颜料等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辅导法等。

  作业要求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一、导入:猜谜(树)

  简笔画山水画大家都会画,那国画中的山水画大家会画吗?所谓山水就是既有山又有水,有山肯定就有树,国画中的树该怎么画呢?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二、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欣赏自然界的树,和国画中的树)

  三、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四、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

  ⒈、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⒉、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⒊、松叶点又叫密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围成的扇形,起笔,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⒋、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

  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介绍树叶画法时,除挂图外,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办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作画步骤:

  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

  ⒈、画主干。

  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用墨宜稍淡,画成之后,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树的精神就出来了。

  ⒉、画枝干。

  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

  ⒊、点叶。

  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

  画完后,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

  六、作业要求

  临摹或创作一棵树或多棵树。

  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

小学美术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教材中的文字提示为线索,了解马蒂斯生平及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

  2、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是他的艺术巅峰。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比较、归纳,能够总结马蒂斯的艺术特点。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生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巅峰的事实,学习做事有恒心,不轻言放弃、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教学难点:对马蒂斯较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马蒂斯剪纸像)提问:这个人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他在手术后进行剪纸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响20世纪的画坛巨匠——马蒂斯。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马蒂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画家呢?(看书4页资料)

  野兽派画家

  2、为什么马蒂斯晚年要“用剪刀画画”呢?(看书第五页资料)

  马蒂斯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不幸的是到了晚年,却患了肠癌,只能在病床或轮椅上从事创作。但顽强的他没有被病魔吓倒,反而激发他更加努力的创作热情,并使这一创作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他后来也被人们称为“用剪刀画画的人”。

  3、马蒂斯在艺术高峰时期的剪纸作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1:

  马蒂斯的剪纸作品《王者之悲》

  组内谈感受:(关注造型上和色彩上的特点)。提问1: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演奏的王子、六弦琴、求助者、舞蹈着、飘落的树叶提问2:你认为作者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生:黑、白、红、黄、蓝、绿;色彩鲜明、大胆、有节奏

  师小结:这幅《王者之悲》是马蒂斯的彩色剪纸的代表作之一。表现的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据说,古以色列国王大卫因童年杀死了菲利士的勇士歌利亚而抱憾终生。无法借助弹琴和天堂美女的舞蹈来安慰自己。画面虽然能让人辨认出三个抽象的人物形象,但画家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黑、白、黄、桃红和深蓝等色彩的对比,表达出自己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愉快心情。马蒂斯如此绚烂的窗外,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无论是从他的画笔下,还是他的剪刀中,到处都是愉快的气氛,轻松的感觉。即便是这幅《王者之悲》,也没有使人感受到死亡的悲惨,而是恰恰相反的展示了梦幻般的色彩和诗一样的境界。这幅剪纸作品充分证明了马蒂斯在驾驭这种色彩语言上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4、马蒂斯的剪纸与传统的中国剪纸有什么不同点?不同:造型简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欣赏2《常春藤与花》

  提问: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感受?师小结:这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马蒂斯晚年转向高度色彩与装饰性的简约化风格。这幅作品以红、绿、蓝、黄四种鲜明的色彩展现了常春藤勃勃的生机。绿色、蓝色的叶子,仿佛在阳光下跳动。红色的花散在叶片之间,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知识游戏: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色块的组合对比口夸张的装饰色彩口细腻的写实色彩口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三、欣赏马蒂斯粉丝们的作品

  提问:他们都表现的什么题材的内容?什么样的心情?(快乐)讨论:这张剪纸作品是如何制作的?

  四、作业要求:学习马蒂斯的艺术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剪纸作品。

  五、剪纸缤纷秀: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造型和色彩)

  六、小结拓展:

  你们知道吗?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一位著名的雕塑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马蒂斯用剪纸的方法为汶斯礼拜堂创作了彩色的玻璃窗,这是他80高龄的作品,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写照。

  知识游戏:通过本课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马蒂斯的绘画口马蒂斯的剪纸口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口马蒂斯与野兽派口其他口

  寄语:希望同学们也像马蒂斯爷爷一样,做事要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20世纪艺术大师——马蒂斯》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学生对于马蒂斯的的艺术作品不了解,初次接触时并不接受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甚至有的觉得他的作品“乱七八糟”。我深感欣赏教学的难,一是难在让学生感受作品;二是难在把握欣赏的尺度,教得太深,学生不理解,太浅,居于表面又不行。因此,我先从他的剪纸作品入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贯穿他的生平,让学生逐渐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以及马蒂斯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并与其他画派的绘画风格做对比,体会马蒂斯绘画风格的创新性和他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纸艺术的巅峰。

  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风格。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野兽派”,“野兽派”的相关内容很多,我把它集中在让学生了解其造型的夸张特点和色彩的鲜明对比上,而且这一知识点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马蒂斯的作品后自己去整理和归纳的。两个环节中只要处理好了第一个内容,那么第二部分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对马蒂斯的作品评述的资料,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这样以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尊重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艺术大师马蒂斯,同时让学生了解了“野兽派”的由来及包括马蒂斯在内的“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

  同时,通过课件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不同,进而总结出马蒂斯的剪纸艺术更接近“剪贴”,了解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语言之后,同学们进行了“走近马蒂斯”的彩色纸剪贴创作,从学生的作品中依稀能够看到马蒂斯作品的影子,很有意思

  《威武的盾牌》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六册中的第六课。盾牌是一种古老的战争武器,它最初的功能是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的。从这一课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教材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从美术角度来阐述的,告诉我们盾牌除了具有防御功能以外,还可以通过盾牌上的动物头图案设计使盾牌增强威武感,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本课主要是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来表现动物头图案的威武感。最重要的是通过盾牌这一渠道,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它的独特作用,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创设动态教学启动情景,播放战争场面的录像片,力求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通过直观感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受古代人民的勇敢和智慧,引导师生共同进入良好的参与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角色。

  然后通过学生介绍关于搜集到盾牌的资料,了解盾牌的古今发展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较是提高观察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欣赏动物的头像,请学生分析威武的表现方法,老师创设悬念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以“悬”牵住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认真地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然后在欣赏丰富的学生作品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开放,思考能力更广更宽,并从中吸取到了新的美术营养,老师的角色就是只点燃鞭炮的小火引,让串串鞭炮爆发出去。通过有序的分工及合作,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

  在作品的展评部分,让自己认为很棒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在普通的作品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将课堂兴趣延伸到课外,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学生各抒己见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这堂课上完,从学生的作业反映出了他们较强的合作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而且也体现出了他们强烈的创新精神。但同时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渗透了盾牌文化,仅仅是蜻蜓点水,教学方法过于单

  一、直白,应加强艺术性,听了领导对我的评课,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美术教育上的浅薄。面对机遇与挑战,到底如何上好美术课,有待于不断学习,探索、实践。为人师者,要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光辉!

  本课也有一些不足,在作品展评这个环节我做的也不是很到位,我怕时间不够用,所以评价的时间用得少了些,显得很仓促。评价时,应该让更多一些学生参与进来,各抒己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引导学生围绕盾牌的功能和特点正确评价,从图案是否威武、颜色是否鲜艳、构图是否合理等几方面进行交流。然后,教师有重点的进行点评、总结,指出不足,肯定成绩,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吸取教训,克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更趋完善。

小学美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的练习,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在具备了基本形体塑造技巧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如写生训练,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艺术修养,为将来人物头像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提要:

  (1)素描几何形体

  (2)素描静物

  (3)素描石膏像的结构表现

  (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

  重点、难点分析:形体塑造,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固有色、质感、光线、空间的结合。

  重点:形体的塑造。

  难点:固有色、形体塑造、质感的结合。

  原则和方法:为了很好的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素描的教学目的,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拟定如下教学程序:

  素描的训练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结合。了解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确定训练的内容和难异程度。在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概括的手法和归纳组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长短与所表现内容的关系,最好是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

  第一章:素描几何形体、素描石膏像

  教学目的: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对构成立体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并在写生训练中掌握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透视关系、明暗变化规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为今后真人写生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人的特征的认识表现。教学难点:1、掌握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2、人物和重心问题、动势和比例关系。

  教学场所:1、专业画室2、教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几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几何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结构的表现方法。

  3、线的表现方法

  4、全因素的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整体感在素描写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素描静物

  教学目的:在几何形体写生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注重质感的表现,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备了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学重点:形体的塑造,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相结合。教学难点:1、形体空间感、体积感

  2、形体结构与明暗、质感的结合

  教学场所:画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静物

  教学内容提要:

  1、静物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结合

  3、形体的结构表现方法

  4、形体的全因素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静物写生训练在绘画中的作用

  讨论练习:

  1、结构的产生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表现因素的分析、讨论结构与光线的关系

  4、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

  评价标准单个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

  1构图2透视原理掌握及准确度3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空间结构理解表现的能力

  多个几何形体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的准确程度3黑白灰关系明确

  静物的结构表现1构图完整2透视合理3形体结构、空间结构清晰

  静物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许确度2光的原理的`把握3质感及明度变化的掌握4线条及虚实的把握关系

  石膏像的结构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像生动3解剖结构准确4表现手法(线条、明暗、虚实)

  石膏像的明暗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黑白灰关系明确3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确度2光影原理的掌握3明度变化掌握4不同材质感的表达

  第三章:继续实践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教具: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小学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构成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制作适合纹样。用颜色绘制、雕刻制作、剪纸粘贴、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泥于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形成开放的思维意识,并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3、通过学习,感受适合纹样的艺术特色,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难点:掌握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适合纹样图片和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绘画工具。(教师)课件、范作,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

  第一课时

  1、欣赏揭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引导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师展示部分图像后请学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纹样结构特点的认识。由于师生未曾探讨过,所以学生还不能讲清楚纹样的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

  2、讨论研究。

  (1)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

  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2)结合教材中的图例,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同时小结板书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教师再利用课件让学生感知图案样式。

  (3)组织学生讨论适合纹样的内容选择。

  ①教师播放课件收集的适合纹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

  ②师生共同归纳纹样内容选择:花卉、人物、动物、风景、几何形状等。

  (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趣。 ①学生看图片范作。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设计创作一幅适合纹样作品。

  (2)允许用不同的绘画工具。

  (3)圆形或方形均可。

  4、交流评价。

  (1)老师展出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3)同学之间互评并提出建议。

  (4)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6、提示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用不同材料设计适合纹样:编制、雕刻、剪贴、物品粘贴等,以便学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6-13

【热】小学美术教案06-16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6-18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6-16

小学美术教案【精】06-16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6-16

小学美术教案【荐】06-17

【荐】小学美术教案06-17

小学美术教案【热】06-17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6-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