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教案目标:
(1) 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 丰富词汇:得意。
二、教案准备: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 、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爱妈妈》
三、教案过程:
1、 幼儿室外站好,导入:“孩子们,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听《去郊游》进入教案室。出示课件:大树林“美丽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么鸟?”出示课件:乌鸦“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帮助它寻找食物好不好?”听《小乌鸦爱妈妈》做热身运动。“它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
2、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
(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
3、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把肉骗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狸怎么样?(狡猾)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爱听好话、奉承话、赞美的话)我们能不能学习它?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 讲评幼儿教案情况。
四、教案延伸:
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准备:1~9的数字卡片,数量是9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学生主动探索架设桥梁,过度自然,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请你拿出数量是8的学具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学具,分一分,自己总结出数的组成,记忆会更深刻,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组内汇报,目的是让学生个个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产生集体感。]
三、讨论交流,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分小鱼,知道了8的组成,你能想办法把它们都记下来吗?
2、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①按顺序记。②看一个,记两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同桌讨论中发现规律。]
3、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生1:我拍1,生二:我拍7,
生
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记忆8的组成与分解,并且掌握规律。]
4、自学9的组成与分解(可以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并说说你的记忆方法。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8的组成与分解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9的分解与组成。]
5、练习
9999
8()7()()()()()[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反馈,了解学生情况。]
四、运用新知,反馈练习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抢答
()()8998
35272()()5()11()
3、哪两张卡片合起来组成9?请用线连一连。1476083592[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一起研究新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个指导者。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巩固8和9的组成与分解。而且,运用变式练习,使学生灵活运用,为学习8和9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抽象概括,小结出今天学的新知识,让学生从中体会。] :
这节课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等方面来设计,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教学中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主要体现在: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悉的“钓鱼”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节课的内容“8和9的分解与组成”,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自学,去思考,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自学、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学生,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不能理解的学生,也在自学中发现困惑所在,在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中,困惑得到解答,有恍然大悟之快感。
3、实践应用,在有趣的游戏、精彩的练习中感受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老师说,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学生很难“活”起来,“动”起来。在本课中,我注意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如在巩固“8的组成”时,同桌合作做“拍手”游戏;又如在反馈练习中,师生共玩“数字卡片”游戏。做到师生互动、知情交融,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民主、欢快而又紧张的课堂气氛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沟通。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学生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
2、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
2、难点: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自制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活动
⑴生活片段事例《明明怎么办?》
片段内容:星期天,妈妈去市场买菜去了,只有小明一个人在家,他正在认真地玩拼图,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明问:“是谁呀?”一个陌生的'声音答:“我是李阿姨,找你妈妈有点事,请开门。”小明犯愁了,该不该去开门呢?
2、提问:(1)什么人在敲门?
(2)小明该去开门吗?
(3)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4)小明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当爸、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能轻易给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到家长回来再来,或让来人在门外等,也可以到爸妈上班的地方找等等。
二、讨论
1、如果是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加深幼儿的印象)
2、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你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三、游戏《评评看》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中,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哪一位小朋友做得对哪一位小朋友做得不对?图片内容:
⑴拿小刀、剪刀等尖利的东西来玩。
⑵自己拿电器的插座插。
⑶在椅子、桌子上跳来跳去。
⑷一个人静静地看电视。
2、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3、教师小结结:当父母不在家时,我们要注意安全,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
四、结束环节
有一首歌曲是说一只兔子也和你们一样聪明,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做的,放《小兔子乖乖》请小朋友欣赏,活动结束。
活动廷伸
幼儿自制图《如果我独自在家我会......》
本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而设计的,在活动中我通过课件、图片,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安全知识,小朋友对本活动很感兴趣,在幼儿讨论的时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提升。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碰到和测量有关的活动,由此引发了这个课例。在实验材料方面,我选择了对比性比较强的软尺和硬尺;在测量的对象方面,我尽量选取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且有特性的物品,比如人体、桌子、皮球等。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采用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的形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软尺与硬尺的区别,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2.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幼儿探索事物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内放:软尺、硬尺、白纸、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观察软尺和硬尺,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幼儿自由分组坐好。)
师:(出示直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请幼儿自由讲述。(出示软尺)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身体软软的、可以弯曲的尺子叫做软尺,身体硬的不能弯啦的叫做硬尺。
2.通过猜测、实验,进一步了解软、硬尺各自的优点。
(1)以游戏情境,引发幼儿探究软、硬尺不同优点的兴趣。
师:有一天,硬尺碰到软尺,硬尺说:“瞧你的身体软绵绵的,能有什么用处啊?”软尺不服气地说:“我的用处呀,比你还要大呢!不信,我们就比比吧!请小朋友来做裁判。”
(2)教师出示记录表,师生一起进行猜测并做记录。
师:老师这里有四个任务,请小朋友来猜一猜硬尺和软尺谁能完成这些任务。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预测结果记录在总表
“硬尺与软尺”活动集体记录表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猜测
试验结果
测量皮球的周长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围
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
测量桌子的长度
(3)幼儿分组实验
师:不行,这样不公平。硬尺和软尺都不同意这样的结果,它们要小朋友做裁判,帮助他们找出正确地答案。
老师请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要求:每组请一名小组长来领用品收用品,分工合作,轻声交谈。每一项用两种尺进行测量,进行对比。请小组记录员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上。
“硬尺与软尺”活动幼儿实验记录表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猜测
试验结果
测量皮球的周长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围
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
测量桌子的长度
(4)交流和讨论。
实验结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每组的测量结果,看看实验的结果和猜测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软尺和硬尺各自的优点,并做总结记录。
3.教师用情境性的语言小结软、硬尺的特点。
师:硬尺说:“啊,原来你的身体软软的,能够随着物体的曲线变换形状,测量起圆的东西来比我方便多了。”软尺说:“你也很不错啊!要画直线的时候我就不如你了。”他们在实验后都发现了别人的优点,还成了好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助,再见!
【设计评析】
因为做中学强调的是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参加实践,帮助幼儿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所以在实验的设计上以简单、易操作为核心,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同时使用情景性的语言使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感觉轻松、愉快、不枯燥。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争论和意见,比如有的用软尺和硬尺都可以,但在记录时他们都能商量着解决这些问题。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同时发展了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知道金属的材料能导电,塑料管,纸,毛线等材料不能导电。
3简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线,铜丝,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纸绳,电灯泡,电池。
2记录表,笔,橡皮。教师自制道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魔术
1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池
2电池的两端一样吗?介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
二实验一
1出示铜丝:它是什么?铜丝铜丝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出示纸绳:它是什么?纸绳纸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2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电线,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请小朋友实验。哪种材料能是小灯泡亮起来?
3介绍记录表:在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在不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
4幼儿操作实验,教师指导观察。
5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和幼儿总结:金属材料能导电,所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毛线纸等材料不能导电。
三结束部分:出示两根电线(一根两边露出铜线的,一根两边没有铜线的。)
1它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请幼儿实验
2教师总结:电线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导电的,他是保护我们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但即使这样,小朋友平时也不要随便去摸电线,电源插座。因为平时生活正的用电,电压很高是很危险的。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和感知队形图示的基础上,用动作和队形表现音乐形象。
2.创编舞蹈动作,并选择合适的动作变换队形。
3.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活动准备:
1.音乐、音响设备。
2.队形示意图、磁性底板。
活动过程:
一、理解队形示意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张图,这是跳舞用的队形示意图,你知道图中的`标记表示什么吗?黑的表示什么?白的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出来,这表示什么队形吗?这"两横排"是怎么排出来的呢?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排队的时候,横排要对齐,竖排要对齐,每个小朋友之间还要空开一定的距离,这样跳舞的时候才好看。
师:有没有哪组小演员愿意来试一试,排成这样的两横排呢?
师:排好了吗?"观众们"觉得他们排的怎么样?
师:其他两组想试试吗?这次我可要提高难度啦!我数到10,就要站得像这组这么好,可以吗?
师:刚刚,我们的"两横排"已经排的非常好了。那会不会排其他队形呢?看,这是什么队形?哪些小演员先来试试?注意间距哦。
二、创编动作。
师:今天,老师收到一个通知,森林里面要开舞会了,请仔细听,会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听音乐!
师: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啊?他们跳舞时会做什么动作呢?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一学各种小动物吧!(自由模仿)师:小朋友,这么好玩的舞会你也想去参加吗?那我们也要排练个节目,要不我们也来跳个舞,怎么样?就刚刚听到的音乐,你最喜欢做什么动作呢?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三、变换队形。
师:现在我们要来站队形跳舞了。看,这张队形示意图表示什么意思呢?先是"一横排",再变成"圆形",那刚刚做的2个动作哪个更适合换队形呢?好,我们来试试看,哪组演员先来挑战?
师:小朋友,你们还会做什么动作呢?那我们是在什么时候换动作呢?
出示新的队形变换图,边换动作边换队形。
师:好,再请一组小演员上来,记住,要换动作变队形哦!
师:你们还想换什么动作呢?(再请一组)
师:小演员们可真厉害,跳的舞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参加舞会吧!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圣诞节是12月25日,了解圣诞节相关知识。
2、学习制作小礼品,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画纸、卡纸、剪刀、圣诞节物品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
1、出示圣诞老人:他是谁?我们在什么节日能见到他?你们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日吗?
2、小结:我们在圣诞节的时候能见到圣诞老人,圣诞节是12月25日。
3、出示图片:你知道人们是怎么样过圣诞节的?
4、幼儿讨论后小结:每当圣诞节来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屋子打扫的漂漂亮亮,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礼品,家人们坐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玩各种好玩的游戏。大家放松、休息、非常开心。
5、传说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会骑着鹿拉的雪橇从遥远的地方赶来,趁着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把礼物放在袜子里,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圣诞礼物。
二、制作圣诞礼物。
1、袜子里的圣诞礼物是圣诞老人送来的,我们自己也可以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别人,祝福其他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圣诞礼物吧!
2、播放音乐,分发活动材料,幼儿设计制作圣诞礼物。引导幼儿用话语表达自己的祝福。
三、结束活动。
1、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圣诞节。
2、了解圣诞节的吉祥物,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进行对比,感受中西节日的不同。
3、通过欣赏歌曲《圣诞快乐》感受"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配器。
4、通过尝试制作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画心中的圣诞,折圣诞帽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圣诞》主题的图书和故事。
2、收集有关圣诞布置的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进行圣诞节及春节的主题环境创设。
3、铃儿响叮当VCD碟片、多媒体课件。
4、剪刀、胶水、抹布、操作作业纸、彩色皱纹纸、图片、拉花等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复习节奏乐《铃儿响叮当》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圣诞节由来。
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初步了解圣诞节的由来。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圣诞节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圣诞节。
活动二:介绍圣诞吉祥物(圣诞老公公、圣诞树)的`由来让幼儿了解,丰富幼儿有关圣诞节的知识。
1、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老人的传说。
(1)圣诞老公公是谁?
(2)圣诞老公公是怎样给小朋友送礼物的?
2、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树的传说。
(1)老爷爷为什么会有一棵挂满礼物的树?
3、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
(1)从颜色、吉祥物、吃、穿、人们的活动等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文化的差距4、欣赏歌曲《圣诞快乐》
(1)感受歌曲"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的配器。
自选区域活动
区域一:美工(1)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制作圣诞树
区域二:手工(1)做驯鹿拉的圣诞老人。
区域三:折纸(1)幼儿通过看流程图,尝试折圣诞帽。
区域四:绘画(1)画画心目中的圣诞节。
区域五:科常(1)通过各个方面进行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进一步学习、感知。
区域六:排图讲故事(1)通过理解、阅读故事中的文字,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四:请"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发放礼品,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听音乐合拍做动作的基础上,学跳有情节的新疆舞。
2、按舞蹈情节记忆动作顺序。
3、初步体验新疆舞蹈的欢快与民族特色。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新疆娃娃或新疆帽一顶。
2、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在《水果丰收》乐曲伴奏下,复习踵趾步及摘果子等动作。
2、了解《葡萄丰收》舞蹈情节。
(1)教师出示新疆娃娃或新疆帽,幼儿观察并说出这是新疆小朋友以及新疆人最爱跳舞的特点。
(2)教师讲解舞蹈情节。
3、学跳舞蹈。
(1)教师示范,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舞蹈,幼儿观察并说出老师跳了些什么动作。
(3)先练习“手”的动作。在座位上坐着做、站起来站在椅子前面做。
(4)重点练习踮步与进退步。
(5)教师边说故事情节,边示范舞蹈,幼儿跟着老师学习舞蹈。
(6)重点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动作,在继续完整练习舞蹈。
(7)教师或一些幼儿戴新疆帽舞蹈,其余幼儿欣赏并拍手伴奏,体验新疆帽舞蹈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
4、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进行即兴地齐奏或轮奏。 对于踵趾步孩子还是不太会,一折一折的,没有美感!看来不止要教会,还要培养他们对于舞蹈的美感。
因为教室场地比较小,所以我把动作分成手和脚两部分。先根据情节练习手部动作。然后再站起来练习脚部动作。
因为有了故事情节动作顺序倒不难记。
就是踮步与进退步需要特别的练习。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维吾尔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位,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好这个舞蹈,我预先创编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活动时,我神秘地对大家说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维吾尔姑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什么呢?孩子们很好奇,猜各种各样的名字,当我出示“阿依古丽”四个字时大家都说太好听的,有的男孩子还兴奋地笑了。这时我马上给大家讲述创编的故事,想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来熟悉舞蹈结构。
并提问:“阿依古丽早上做了什么事?她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接着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把这些事编了一段好看的舞蹈。”随着欢快的音乐,我热情地为孩子们表演舞蹈,让幼儿欣赏舞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开心极了,都嚷让着想学哪个哪个动作,顿时教室内变的嘈杂起来,我使了很大的劲,才让活动正常进行。整个活动上得非常累人,孩子掌握舞蹈的动作也不是太好。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活动过程和教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仔细回想,活动中女孩子对舞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习时认真仔细,积极练习;而男孩子呢,有的动作做的不到位,有的则根本没有认真学,活动时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和其他班老师一交流,她们也出现了这种状况。
如何改变韵律活动中的类似情况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针对班内幼儿多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这样学习时对掌握不好的孩子老师能个别指导,根据男女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鼓励女孩创编不同的动作,在自己的实际能力上得到提高。
2、学习动作时,孩子之间会互相遮挡,可以把动作图谱先分散在教室四周,让孩子自由选择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等孩子基本掌握动作后,在放在一起连贯表演。这样,更尊重幼儿、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3、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来控制幼儿的情绪,如眼神、动作。另外音乐指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1234567来让幼儿起立准备、7654321回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让音乐活动上得轻松自如。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1-22
大班教案(经典)09-10
[精选]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10-05
[经典]大班教案09-1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