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1 08:35:1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在一个安静的小院里,生长着两棵可爱的小树,一棵是小柳树,一棵是小枣树。(板书:15小柳树和小枣树)“枣”这个字谁认识?

  2、齐读课题:四季交替,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齐读课题。

  二、识字写字

  chéngsuīrěn

  乘凉虽然忍不住

  Qiǎnsīsi

  浅绿色思意思

  Tūqū

  光秃秃弯弯曲曲

  1、指名读准。适时指导“思”在“意思”这个词语里的读音。

  2、开火车读。

  3、适时指导多音字“曲”的读音,它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能组个词吗?

  4、指导写字:“弯”,观察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写字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练写。

  三、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

  1、师过渡:同学们生字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读2—3自然段,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交流

  预设:小柳树样子的句子:(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了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学生自由交流。

  图片:这就是小柳树的样子,你们觉得她怎么样?

  指导朗读:读出“细细的,绿绿的”“浅绿色的衣服”的美。

  过渡:是呀!小柳树在春天里就是这样的美,而小枣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小枣树样子的句子:(1)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2)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理解词语“弯弯曲曲”。文中说什么是弯弯曲曲的?你能把树枝与弯弯曲曲的调换一下吗?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理解词语“光秃秃”。小枣树不仅树枝弯弯曲曲的,而且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她什么也没有长,什么也没有长就是哪个词?“秃”字为什么上面是一个“禾”呢?

  指导朗读。(个别读)

  四、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

  1、过渡:美丽的春天里,小柳树细细的,绿绿的,美丽极了,而小枣树却是光秃秃的,于是小柳树得意极了,她对小枣树说话了,她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

  2、出示:“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个别读)

  预设: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小柳树说话用的什么语气?你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吗?

  3、理解词语“得意”,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谁得意的样子吗?能做个这样的动作吗?同位做着这样的动作来读一读。

  4、出示:“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就让我们做着得意的动作一起来读一读小柳树说的这一句话。

  过渡: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到了秋天,小枣树怎么样了?小柳树呢?

  当看到小枣树结了许多枣子,小柳树是怎么想的呢?小枣树是怎么说小柳树的呢?

  5、出示: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体会词语“温和”,生活中谁对你说话是温和的呢?就请你像他们那样温和地读一读小枣树说的这段话。(个别读,师生合作读)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后怎么样了?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为什么?

  小结:是呀,生活中像小柳树和小枣树这样的人和事经常发生,就像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取长补短。

  五、拓展《比脖子》

  1、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怎样发挥我们的优势做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呢?在《比脖子》中你就能找到答案。读一读平行阅读《比脖子》,看看里面出现了几个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2、师生交流。

  预设: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你就读哪个小动物的话。

  出示:长颈鹿一抬头,摘下树梢的红果子,得意地说:“我的脖子特别长,这果子,你们能摘到吗?”

  乌龟毫不示弱,把脑袋缩进壳里,很快又伸了出来,说:“你们看,我的脑袋平时伸在外面,遇到危险就很快缩进去,全靠脖子灵活。”

  水牛诚恳地说:“你们都有好脖子,给自己带来了方便,我只有粗笨、结实的脖子拖犁、拉车,为人类干活儿。”

  学生个别读,师生合作读。

  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推荐阅读:《狮子和老鼠》

  《木匠与木头》

  板书设计: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细细的弯弯曲曲,绿绿的光秃秃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自卑,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注意取长补短”这一深刻的道理。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对学生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童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感悟。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美。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回答“小枣树和小柳树你喜欢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再次细读文本,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2、掌握变音记号——升记号,了解滑音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

  3、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扮演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猜谜(出示谜面:人→男人→他很勇敢→新疆是他的家乡→他很聪明、风趣、幽默→民间流传许多有关于他和地主老爷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够猜出此人是谁吗?

  生:阿凡提。

  2、 讲故事

  教师:阿凡提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今天,老师也来讲一个给大家听一下。

  从前有一个穷人,他肚子饿了,走到一个饭店的门口……

  教师:故事讲完了,阿凡提给人的感觉怎么样啊?

  生:非常的聪明。

  教师:提到了阿凡提你们想到了他的亲密小伙伴,是谁啊?

  生:小毛驴。

  教师: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我们现在来学习阿凡提骑小毛驴。(师生一起扮演)

  二、发声联系,认识“#”记号。

  教师:你们知道“阿凡提”这三个字的意思吗?老师告诉你们,“阿凡提”在新疆是代

  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老师的意思,那么你们想要做一个小阿凡提吗?

  生;想。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两种身手,比比谁像一个真正的小阿凡提。

  教师:第一个身手是看老师的手势发声,看谁发的又准确有好听。

  (出示板图呜——————

  嘿

  哎 嘿 )

  教师:老师成了魔术师,用手就能发出音来。小朋友们第一个身手学得真棒。

  教师:第二个身手是要考我们同学的耳朵。老师先来弹两组旋律,是不是一样的呢?竖起你们的耳朵来。

  2 2 1 2 | 3 —|

  2 2 #1 2 | 3 —|

  生:有点不一样。

  教师:那到底是哪个音不一样呢?(教师再弹一遍旋律)

  生:第三个音。

  教师:那两个音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生:第二组的第三个音高了点。

  教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是这个“#”记号在起作用(出示“#”记号)。知道这个记号的名称吗?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是升记号。(出示键盘画图,了解C、#C的位置)。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不愧为小阿凡提,那么快就学会了两种身手。

  三、初听乐曲

  教师: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从音乐中你们能听出谁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情绪?(听音乐)

  生:阿凡提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活泼、风趣的'情绪。

  教师:那你们听到阿凡提带乐器来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到底他带了没,假如带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乐器吗?(复听歌曲)

  生:有,是琵琶、二胡……

  教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新疆的一种乐器叫做冬不拉。

  四、逐句学唱,解决难句

  教师:① 6666 6 | 6717 6 | 2222 2·1 | 7 17 6 |

  第一句是阿凡提唱的,那么第二句你们知道是谁唱的吗?

  生:小毛驴。

  教师:那我们女小朋友来学阿凡提,男小朋友来唱小毛驴的。

  教师:② 5·4 32 | 0 1 2 | 3·5 |

  (教师边唱边扮演,在空拍的时候跺一下脚,嘴巴不发出声音。)

  五、整首学唱(顺带“滑音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

  教师:你们在这首曲子中发现了哪些不认识的记号了?这些记号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教师对比着唱有记号和把记号去掉的乐句,请学生说出不同之处,并判断

  怎样更合适)(在伴奏下演戏横征收歌曲)

  六、创编

  歌词创作“谁要……”要充沛发挥学生的发明力,拓展他们的 思路,这是综合能力的显示。

   :这是一首比较活泼、风趣的歌曲。因为阿凡提是我们同学所熟识的,所以我一开始设计的谜语,他们很快就揭晓了谜底“阿凡提”,也胜利地导入了乐曲。整首歌曲的节奏有点快,而且旋律也比较复杂,所以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加上我在中间交叉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学会唱这首歌曲。录音带里中间有一段很长的旋律,我想空着很可惜的,所以我想到了让学生来念这段歌词,效果非常好,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课堂活跃的气氛也提高了不少。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长城的历史,明确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正确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古诗《长城》

  汪遵(唐)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是一首写长城的诗,对于长城,历来赞美较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又对长城有什么样看法呢?

  二、作者介绍

  葛剑雄,1945年生,浙江湖州人,历史地理学家。他以灵活的笔法把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世界上不止有中文》一文中,他把清代英国使节所带来的英文版文书客观翻译后的内容与当时清朝臣工们翻译给皇帝看的内容放在一起,使得清末统治者们自欺欺人的做法显露无遗。

  三、关于长城

  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燕、赵、魏、秦和中山等国都筑有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燕、赵北面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增筑新的城墙,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秦以后,又经许多朝代的重修或增筑,现在的长城是明代在旧有的基础上修筑的。西起甘肃嘉峪关,中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东到河北山海关,长约6300公里。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我们也常用长城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查找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断垣残壁、未谙事宜、众志成城、风雨沧桑、强词夺理、畸形繁荣、流风余韵、自圆其说、不言而喻、一厢情愿、长驱直入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五、整体感知

  1.作者对有关长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批判?

  明确:

  ① 作者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一些传说及赞叹的不合理性;

  ② 作者否定了长城价值要依据美国宇航员在太空能见到的唯一建筑是长城的观点;

  ③ 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2.哪一点是全文的中心?

  明确: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六、研讨课文

  1.文章开篇说:“不知道长城的中国人大概绝少,但真正知道长城的中国人我敢断定也不多。”作者是怎样证实这一论断的?

  明确:用了两个自然段先提出人们对长城的普遍了解,再从史实的角度一一加以否定。

  2.作者指出人们的错误看法有何用意?

  明确:为了自然地引出后文对用长城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观点的否定及提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

  3.很多人以美国宇航员“长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建筑物”的话为荣,可作者却认为那只是一种偶然,为什么?

  明确:在作者心目中,长城就是长城,它的价值应该由我们自己来确立。

  4.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者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长城从来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5.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长城历史上在民族团结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

  第8段,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手段。

  第9段,长城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

  第10段,作者认为康熙的统治思想才是英明的,也如孟子所说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的根本,在于修德安民。

  6.具体地说,作者肯定了长城的'哪些方面,否定的长城的哪些方面?

  明确:

  否定方面:

  防御的军事手段,限制民族间交流,固定农牧业界线。

  肯定方面:

  修德安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怎样的呼吁?

  明确:在特定历史阶段看待长城的意义,它所象征的“保卫中原,防御外族人侵”的意识不可再保持下去。

  8.你怎样看待作者对长城的看法?

  参考:

  赞同,作者能由此想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问题实在难得,他为我们思考长城的价值开辟了一条新路。

  不欣赏,作者的思考过于冷静,以长城作为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契机未尝不是件好事。

  七、作业

  1.自主查找关于长城的古诗词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长城的价值

  葛剑雄

  否定——肯定

  防御手段——修德安民

  限制民族间的交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定农牧业的界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语文教案 篇4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继续学读轻声。认识大写字母,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750个左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

  2.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能运用。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4.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认真思考。

  3.继续学习说普通话。看图或观察事物以后,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4.当众说话,做到语句完整,有礼貌。

  (四)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学习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4.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5.能阅读注音的儿童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五)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3.能写留言条。

  4.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写法。

  2、学会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3、感受农民工子女上学的困难,让我们感受父母精神的伟大,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从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学会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难点: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简介新闻评论。

  2、本文的主副标题分别给我们告诉了怎样的信息?

  二、自渎文本:

  1、自学字词。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理解文本。

  围绕文本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而且,差异并不算小”中的“差异”指什么?

  2、怎样理解这句话:与其他问题有时无明显参差的回答相比,这里出现了陡然而生的数据。

  3、从文本中的哪些地方可以反映出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很高?

  4、文章最后提到的“最震撼人心的信息”指什么?

  5、文章中传达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6、分析本文的结构脉落。

  提示:

  (1)、公布结果。

  (2)、调查过程。

  (3)、展开评论。

  7、归纳文章的`主旨。

  8、本文是如何体现新闻评论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的特点的。

  四、拓展阅读。

  1、试还原作者写作本评论教师所参考的调查统计表。

  2、完成配套练习册67页第7小题。

  五、情感交流。

  1、自己的父母是否在打工?对子女的上学问题持什么态度?

  2、对那些在外打工的父亲你最想说什么?

  六、作业:

  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一封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5

语文教案02-16

语文教案04-28

语文教案05-04

语文教案05-04

【经典】语文教案12-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