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1 09:26:3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集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时间》是新世纪小语教材第二册第11个主题单元,本单元以时间为主题,选编了一首古诗,一篇主题课文。并在语文天地中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讨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渗透。结合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认知特点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说话练习。

  2.学习朗读课文,进行情感渗透。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4.懂得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设计:

  一、猜谜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注意听如你们的答案和屏幕上出现的字一样,[课件演示:时间]那你就猜对了!全班一起告诉我,答案是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继续学习13单元时间。

  二、感知时间,学词语

  (一)现在时间是20xx年5月21日9时13分,闭上眼,听,这是什么声?[课件出示钟]在你们闭眼听钟声的时候20xx年5月21日9时13分再也没有了,全世界哪儿也找不到了,时间真是一去不回呀。

  (二)复习《长歌行》,[课件演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插件]提示背诵语气。

  (三)拼读词语,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关于时间的词语你还知道那些?

  2.这也有些关于时间的`词语,你们想知道是哪些吗?请你拼一拼。

  3.[课件演示音节]请小老师带全班读,互相检查书写情况,纠正错误。

  三、学习关于时间的谚语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读谚语,在组内背一背。

  2.[课件演示谚语]合作结果全班交流。 3.你能说说这两句谚语都告诉我们什么?

  四、学习《小河流过我门前》

  读一读,想一想:小河是怎样珍惜时间的?

  五、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1.小组汇报课前实验结果。

  2.推荐汇报。

  3.小实验:一分钟能写多少字。

  4.评出最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5.小实验:一分钟能认多少字?

  6.认字比赛。

  7.小结。

  六、观察图: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1.关于时间你们能像他们一样提出问题吗?

  2.讨论:你将如何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作业布置:回家收集有关时间的谚语或名言,做成书签,互赠、共勉。

语文教案 篇2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综合练习,学会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3.朗读背诵儿歌。

  4.学习打电话,学会打电话的礼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指导学习第1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指导。

  教师范读,边读边勾画山冈、太阳。

  教师:小朋友这时你站在山冈上,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读读儿歌,就知道该怎样辨别方向。学生自由读儿歌。

  讨论:你学会怎样辨别方向了吗?

  请一名同学上台辨别方向,集体评议。

  同桌互相演示,集体演示。

  ⑶齐读儿歌。

  2.指导学习第2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谁能说说刚才学过的辨别方向的儿歌?齐背儿歌。

  ⑶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指名上黑板填空,追问: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表扬填写正确的同学。

  小结:

  3.指导学习第3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搜集资料,想想中午怎么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值得老师表扬。第一大家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明白了中午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第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非常了不起。以后,小朋友要继续这样去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⑴出示卡片认读:花、点、前。

  ⑵指导辩析3个字的异同。

  ⑶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⑴观察3 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指名上黑板临写“花、点、前”。

  ⑶评价、纠正。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学生按要求练习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⑴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

  ⑵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⑶讨论: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会背的给自己画一颗星,背得有感情可以画两颗星。

  交流汇报背诵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打电话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学投影片。

  2.准备电话两部。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打电话。

  2.解题:打电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赤字高,要自觉地说“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学生借助拼音读图旁边的提示。

  讨论:是给谁打电话?为什么要打电话?

  三、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要求。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⑵图上的小朋友在打电话时会说些什么呢?

  ⑶结合看图,提出说话要求:

  2.指导说话。

  ⑴指名一人扮演小亮,另一个同学和他表演电话。

  指导分析:哪些值得表扬?还有什么不足?

  ⑵同桌练习。

  ⑶指名上台表演,评分。

  3.小结。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学习王宁敢于展示自己,热心为大家服务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我选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1.读准“宁、愣、掌”等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

  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个认识过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从教室里响起的一阵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王宁此举的认同和拥护。“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意地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大家的拥戴。

  课文简短易懂,如何让学生体会“我选我”的真正含义,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读,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也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我设计了语文班会课,利用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利用表演前的探讨交流来达到感悟课文的目的。生字学习布置了课前预习,课堂上以检测为主。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把自己在课堂上真正感悟到的以“我选我当 ,我会努力做到: ”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心为大家服务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语文班会课,主题是-----我选我。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我”是谁?“我”选自己当什么?

  “我”为什么要选自己?

  [一个新的课型——语文班会课,引起了学生深厚的兴趣。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质疑,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动画朗读,看看你能解决几个问题。

  1. 欣赏动画朗读,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同学简单说一说。

  “我”是王宁,“我”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因为王宁的.好朋友李小青转学了。李小青爱集体,爱劳动,王宁想像他一样。所以他就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导语)同学们,电脑里面的朗读多好听啊?大家想不想跟它比一比?(想)那我们应该先过什么关? /article/(生字关)

  [情境动画朗读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教师在欣赏前提出要求,在欣赏后又让学生简单地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用课件里生动的朗读激发了学生学好生字、读好课文的兴趣。]

  2.学习生字

  (导语)老师布置了同学们自己预习生字,效果怎样?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一下。请这样读——拼音,什么结构什么旁,组一个词。

  (1)老师点名读,正音,读错的大家一起读

  (2)看课件读没有拼音的字词。

  [二年级的学生,对生字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检测的方式来纠正学生读错的字词,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又节约了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读课文,再现情境

  同学们,现在我们马上就要来模仿课文里的故事上一节班会课,也就是大家都要来当演员了,心情一定很激动吧。大家知道,演员在演戏前,都要认真地研读剧本,体会剧本中人物的感情,还要把剧中人物的话背出来。现在,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老师就是课文里的林老师,你们就是林老师班的学生,我们一起在上一节班会课——选劳动委员。想一想林老师说话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演,想演王宁的同学又应该怎么演,想想表情、动作和语言。

  1.生研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师生交流,提醒表演要注意的地方

  师:当我问“选谁呢”时,我的眼睛会扫视全班,做出思考的样子。

  生:我认为“教室时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这一句同学们应该表现得非常安静。

  生:我觉得让有些同学四处张望,看看其他的同学会显得更真实一些。

  师:就按同学们说的办。一个同学有感情地读,其它同学表演这个情节。

  生:演王宁的同学站起来的时候动作要快一点,说话要响亮,这样会显得更自信一点。

  师:能不能所有的同学都演王宁呢?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我选我,我选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以“预习提示”为突破口,组织课堂教学。

  二、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读“单元知识和训练”中“语言和语境”部分。明确: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

  ②对上下文内容要形成整体认识。

  ③结合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深入理解。

  二、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补充介绍: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思考问题。

  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②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见“预习提示”)作者怎样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三、释词。

  学生在阅读本诗时,对以下三类词理解容易产生歧义。教师需要加以点拨、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1.古今异义。

  学生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四,教师点拨。

  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如果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

  2.一词多义。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五。

  ②教师点拨、归纳。

  ③指导学生除“思考和练习”题五外,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给予注音、释义、归类。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同。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3.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举例。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2.在分析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全诗内容。

  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行复述,避免拖沓。

  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教师结合“序”进行讲解)

  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

  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六、布置作业:

  1.分析“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读音和词义。

  2.给家里人讲述故事《孔雀东南飞》。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叙事诗表现主题的方法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结合语境,理解“黄泉共为友”。

  1.联系上下文,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明确: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

  2.联系全文,理解“黄泉共为友”。

  明确: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由此可见,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可以想见当初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黄泉共为友”。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小结: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对语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越丰富。那么,我们对作品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焦仲卿和刘兰芝)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

  2.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3.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4.学生归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印证“预习提示”)

  三、讨论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如果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涉江》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明确: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四、试比较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

  明确:

  诗经涉江(乐府诗)孔雀东南

  飞发展趋势

  1.形势四言杂言王言不为完善

  2.表现手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断丰富

  3.表达方式抒情诗抒情诗叙事诗不断发展

  4.思想内容奴隶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爱国主义精神反封建思想不断延伸

  五、概括学习叙事诗应注意的问题。

  叙事诗和抒情诗表达主题思想的方式不同,学习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明确:

  1.利用注释、工具书,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注意语言和语境。

  3.理解形象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4.体味古诗的优秀传统。

  六、布置作业:

  1.分析焦母和刘兄的形象以及人物的典型意义。

  2.分析个性化的语言特色,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二。

  3.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

  2.识字14个,渗透性识字。

  3.通过课文的认读与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思维和自学能力。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生字卡片、闹钟式课题卡片、小闹钟实物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闹钟导入:

  1.嘘!听,是什么声音?(闹铃声,生各抒己见)看,到底是谁来了呢?(出示小闹钟)

  2.出示课题,齐读。

  大家认真看,老师把小闹钟的名字贴在黑板上。(贴闹钟式课题卡片)一起读。

  二、读课文。

  小闹钟给我们带来了他找朋友的故事,非常好听,相信你一定会很喜欢的,快看小闹钟来了。

  1.出示.课件,听故事。

  2.自读课文。

  a.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想不想自己来读这个故事?

  b.如果在读故事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c.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大家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选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同时还要给每一段标上序号呀!(生读,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

  课文一共几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他读得对不对?

  4.同桌互读。

  你想不想读给同桌听听?同桌之间分段读,互相帮助,把不认识的字彻底消灭掉。

  三、识字。

  老师来做小检察员,检查一下你的认字情况。

  1..课件逐字出示,学生大声认读。

  2.猜字游戏。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4.选自己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老师邀请大家再来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能体会到什么?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想告诉大家?

  3.提问:

  (1)小熊是怎样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的'?

  (2)如果没有小闹钟,小熊还睡懒觉吗?(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对。)

  五、珍惜时间的扩展练习。

  1.猜谜语。

  你想不想和小闹钟做朋友?小闹钟先来考考你。

  .课件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没有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欣赏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3.时间像小马车,嗒嗒嗒的不停向前跑,一去不回头,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那么你打算怎样来珍惜时间?(学生谈)

  六、课后延伸。

  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像小兔一样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请小闹钟帮忙,按时间表去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小 闹 钟

  珍 惜 时 间

语文教案 篇6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运行课件《月光曲》,音乐声起,幕徐徐拉开)"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课文原文",当第一遍录音朗读完后点击课件右下角的按钮,关闭录音,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板书“()曲子”。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的钢琴曲子。)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了解乐圣"并点击"生平逸话",拖曳文本框右边的滑块浏览。)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点击课件《月光曲》"文件"下拉菜单中的"生字词语"。屏幕显示5个生字,抽学生认一认。)"来,跟着录音读一读。"(任意在字上点击会出现相应的示范朗读录音及音节。)“大家分析一下字形结构吧。”(分析字形结构)

  2、"谁能用这个字组词语呢?"(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下方的空白,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这些字和词句。"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释"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板书:谱谱写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六、在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分成几大段?”

  板书: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七、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并单击"阅读提示"。)"同学们,能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按阅读提示跟着做么?"

  八、读后提问,引导分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写弹《月光曲》从哪儿到哪儿?”

  2、“因此第二部分又分成几个部分。”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谈话:

  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根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继续说像这样的词语。(AABC)

  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

  3、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 平时如果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课文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

  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神奇呢?请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出示课件2:播放《高山流水》

  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光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钟子期的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出示课件3:25、《伯牙绝弦》

  二、 熟读课文

  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指导读音。同学们读得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时学的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吗?还记得那篇课文是怎样读的吗?老师起头,学生接。读《杨氏之子》。出示课件4:《杨氏之子》的朗读节奏。

  2、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读课文。

  a) 现在我们一起来配合音乐读课文。出示课件:《伯牙绝弦》的朗读节奏。

  解题。出示课件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三、 品读感悟

  1、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句子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还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现在就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吧课文中的生字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例如课文注释

  2:“鼓”理解为“弹”,那么第一个句子我们就理解为伯牙善弹琴。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教的方法理解课文,可以分组学习,也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a)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现在我来问问同学们。

  b) 单句提问,学生回答。

  c) 现在我来看看哪组同学理解得最准确,说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d) 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字,但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经典文章。他给我们提供了交朋友的标准,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让我们来细细品读。

  e) 出示课件11:反复朗读,思考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f) 出示课件12、13,通过这几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钟子期的赞叹和俞伯牙的欣喜,更体会到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难怪伯牙会

  说: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g) 出示课件1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句子,伯牙所念,可能不只是高山流水,还会有什么呢?

  h) 出示课件15,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赞叹?

  i) 学写古文,伯牙可能会弹到明月。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找到更合理的表达。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

  j) 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在读读这些句子。

  四、 能力训练

  1、 我们真为伯牙找到知音而高兴,然而世事难料,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

  2、 出示课件16: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出示课件17: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9-23

语文教案(精选)09-28

语文教案【精选】10-22

语文教案[精选]07-26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4

语文教案02-15

语文教案02-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