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体会文中充满童趣的生动描写,摹仿课文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通过讨论课文有关内容,观看多媒体演示了解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的技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体会文章充满童趣的描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技法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过程:
1、导入:在去年6月6日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松鹰图》以880万元的高价成交,中国画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魅力驱使人们花这么多的钱去买一幅画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去看一下中国的另一位著名画家丰子恺小时候是怎样学画画的,也去领略一下我们中国画的神奇魅力。
2、整体感知:朗读整篇课文,试着用简洁的话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不作具体要求,能大致讲出课文内容即可)
3、自主探究:体会课文充满童趣的生动描写。
A、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了小时候描竹影、学画画的事。课文中的这些描写生动、活泼,富有童趣,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他细研读课文,勾画出你自己喜爱的句子,然后在课堂上跟大家交流一上,并说说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比如:语言好在哪里,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等。(答案不强求一致,理之有理即可)
4、拓展延伸:摹仿课文大家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让大家共同分享。(准备3分钟左右,然后举手发言,)
5、过渡转入:中国画的技法特点
看来,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而丰子恺的童年乐趣之一就是画画,那么接下来丰子恺的一幅中国画并比较一下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有什么特点:(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丰子恺的一幅竹画和一幅油画)
6、联系课文有关内容结合多媒体演示,大家讨论一下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有什么特点,然后,叫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较难,教师视需要进行适当提示、点拔)。然后明确:
(明确: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两部分,中国画的关键在内容而不在形式,注重写意,西洋画注重写实,中国画强调神韵,西洋画强调神似,所以西洋画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中国画要更精深一些。现在大家明白中国画中的竹子为什么多是墨竹了吗?因为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用墨笔就够了。)
板书:
中国画:强调神似意境深远,情趣高雅
西洋画:强调形似客观再现,趣味平谈
6、大屏幕再次显示,让学生欣赏,以加深他们对中国画的了解。
7、质疑大挑战:课文今天就学到这里,关于文章,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了,有的`话提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8、总结:今天我们品味了画家丰子恺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也初步了解我们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其实,丰子恺也正是这们从一个画画的爱好者一步一步而成为画家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从此拥有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善于创造得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让生活随时变成学习的课堂,让我们平凡的生活变的更加多姿多彩,更希望未来的艺术家就在我们这里诞生……
9、作业:①、收集有关丰子恺的材料,课后交流
②、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不限字数)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耐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沛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身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身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胜利。]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身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身的朗读要求。
[充沛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布置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扮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扮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扮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从不同角度对文章的内容、人物、写作特色及主旨进行一句话概括。
2、体会本文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与难点】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价人物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1课时
【课前准备】:利用早读时间,充分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的字词,要求在早课时思考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人物形象及性格。
【预习导学】:
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然后在书上给生字注音。
发酵( ) 穆( ) 吆喝( ) 招徕( )贿赂( )
查(姓 )( ) 忿忿( )然
补充你认为容易写错或拼音错的字(5个)
2、完成练习册上的 预习积累部分。
3、记忆书下词语解释。将书中你不能理解的词语写在下面。
4、你觉得文章哪个地方你还不能理解?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30分钟)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出示:“本文写了……的故事”,同学们2分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小结。
二、探究人物,挖掘人物个性。
1、找出本文的出现的人物。
2、以“……是一个……的人”句式说一句话,根据课文依据进行对人物个性的分析。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人物进行分析,然后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学习,每一组内的同学都要发言。
3、学生汇报,从文内找出人物个性依据。
4、拓展延伸: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三、朗读,品味本文写作特色
1、读:自由朗读,可全文,可段落,可句子,自己喜欢。读的时候要做到声音响亮、感情充沛、读音准确、语速适中。
2、赏: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品味,用“……写(用)得好,写出了……”的句子说一句话,同学们自由选择段、句、词甚至是标点都可以谈谈。小组学习,最后组内代表汇报。
3、老师补充小结。
四、体会、感悟,深入主旨。
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本文进行一句话总结,谈读完文章后你的感想和体会。句式是“读完《选举风波》,我……”,(可从“我觉得”、“我感到”、“我认为”、“我想”……等方面来谈。)
五、总结,同学们自己谈谈从本文中学到的自学方法。
1、归纳上面四个句式分别从哪个角度入手的。
2、学生总结后老师点评。
六、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秦文君的小说;
2、综合性活动:编写课本剧
【当堂检测】(5分钟)
基础题――初显身手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上拼音。(10分) 招徕( ) 贿赂( ) 忌讳( ) 内疚( ) 巾帼( ) 茅塞顿开( ) 发酵( ) 舆论( ) 忿忿然( ) 耿耿于怀( )
能力题――挑战自我(5分)
2、根据意思在横线上填写词语。 ( ) :形容非常高兴或得意的神态。 ( ):危险已经过去,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豪华美丽,有气派。 ( ) :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 ):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形容忽然理解、明白。
3、拓展题――勇攀高峰 (5分) 小说想告诉少年朋友一个什么问题?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5、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问的句子改写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的用法。
2、逐句读读,体会句子意思,说说省略号的用法。
3、仿照例句,写几个有省略号的句子。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
2、指名优等生改写第(1)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自学短文,读后讨论: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我们”指谁?这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要求当红军时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重点指导两个孩子的话。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好分析。故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掌握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一课时)
(一)由“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入手,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听读课文:(课文朗读录音)
1、提出听读要求:①给生字词注音;
②思考:你认为米妮是什么样的人?
2、听完录音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全班56个人,分成14个小组,四人一组自主合作学习。
1、思考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写米妮的勤劳的?找出这些语句并加以分析?
②文中两次写到米妮观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③作者又是怎样写米妮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的?
④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交流活动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准备)
(五)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话题目:我跟米妮比一比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创设情景,迁移训练,培养能力
作文片断练习,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1、创设情景一:放录相看杨丽萍的《孔雀舞》,描写其舞蹈动作的优美;
创设情景二: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活动描写。
(情景一: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情景二:让学生有话可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二、精彩片断
在教授本课时,有两处最精彩的片断。
1、说话练习片断:学生根据两个题目大胆发言,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在家从不干家务,过着“衣来伸身,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学生还大胆地承认了自己考试舞弊的行为;还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自己的缺点,还指出了同学的不足……敢于坦露自己的心底,把缺点摆出来加以解决。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2、学生对习作评价片断
这一环节形成了本堂课的最高潮,学生涌跃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比较准确。现将几个同学的发言实录下来。
①对胡迪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她的习作写的好,几个动词用的好,比喻句也很形象。
学生乙:她从侧面进行了描写,写了观众的反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有,突出了舞姿的优美。
学生丙:我认为应该要重点写动作,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学生丁:我同意学生丙的看法。我认为文中的句子要尽量避免重复,用词也要避免重复。
②对姚铮铮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我很喜欢她的语言,很幽默,令人发笑,她的每篇文章的语言都是这样的,值得我学习。
学生乙:她写了自己的高兴心情,还写了她回家路上见到和想像的情景,这是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
学生丙:这种写法与课文中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的写法相似。
学生丁:写的太短了,还可以写长一些。
③对廖智勇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廖志勇读得很有感情。他写了受到老师批评后的心情。不过,他是我们班学习最认真表现也最好的学生,应该没挨过老师的批评,本文是他想像出来的?。
学生乙: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更突出了他的心情。
学生丙:我受到批评后的心情和他写的一样,我认为他写的很真实。
三、
1、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了教材内的知识以后,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这种教学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这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
2、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童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蓝本。基于这一点,我设计的两个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3、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专家点评
本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对教材处理得好,把它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的“范例”和“中介”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观,与以往的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材观是截然不同的;二是教学按“知识──能力──素养”逐层推进,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努力,这是一种大语文观,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三是通过设计题目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要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多对教材的语言进行品味思考。这堂课在这方面有些欠缺。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读写“解数、颠簸”等字词。
2、在读中感受北美大瀑布的特点,热爱自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3、揣摩精彩句段,学习运用恰当的比喻写景的方法。
【知识链接】
1、 尼亚加拉大瀑布简介: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尼亚加拉河仅长57公里,却从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上横亘着一道石灰岩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抖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经山羊岛分割成几个部分,如美国瀑布、新娘的面纱和马蹄瀑布。它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2、关于选文的一些说明:
(1)本文在选入教材时,部分内容被删节,如前往观赏的人忍不住跳进瀑布去和有的人专门到那里自杀的段落,如非重点描写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内容。
(2)作者在原文开篇便将此游记的格调定的很高:“写本前往结束自己生命的人终于获得了人生的力量,懂得了怎样赞美人生,谱写人生。那是一切名山大川应该给予人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查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顷刻( ) 解数( ) 颠簸( ) 黯淡( ) 绮丽( )
急遽奔流( ) 栈桥( ) 挟着( ) 磅礴 ( )
(2)在横线上抄写你认为还需要强调字形或值得积累的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画出关键词,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瀑布旁边——( )——( )——瀑布半中腰——栈桥
(2)想一想题目“奔落的雪原”在文中指什么?作者写了哪几个瀑布?重点写的是哪一个瀑布?
3、水是自然的灵魂,大自然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灵气,古往今来,咏水的诗句不计其数,请写出两句描写水的诗句。
二、合作交流
(一)预习反馈,感知瀑布
1、教师指生给预习中的易错字音注音,听写重点字词(2人板写)。
2、交流第2题,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和初读收获。
3、小组轮读课文(一组读一段),在听读中画出尼亚加拉大瀑布留给对你印象深刻的词句。
(二)深入探究,研读瀑布
1、结合相关描写,说说从文中你看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有什么特点?
2、作者记录了这次北美观瀑的经历,多次写到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结合对作者、写作背景的了解,想想这些感受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1、作者为什么把尼亚加拉大瀑布比喻成奔落的雪原呢?找出文中把瀑布比喻成雪的语句,说说这样比喻的好处。
2、你还知道哪些写水的名句?
三、达标测评
1、作者通过描写尼亚加拉大瀑布的 ,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2、妙笔生花,学习运用恰当的比喻写景:
水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大海小溪,冰霜雨雪各有魅力,请选择其中一个,运用比喻修辞写一两句话。
宗璞《奔落的雪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奔落的'雪原》课内阅读
这时在关国瀑布下面和对岸加拿大一侧的山谷中,都有三三两两的黄衣人在行走。什么虾兵蟹将?我们问。原来可以通过隧道下去,到瀑布近身处看。在美国这一边的叫“风洞”。我们兴致勃勃地去了。穿上雨衣雨靴,也都成了虾兵蟹将。乘电梯从岩石中下去,走过隧道,到得洞口,洞外有栈桥,位置在关国瀑布和“新娘面纱”之间。水声轰鸣,比在船上时更强十倍!我们不管浪花飞舞,循栈桥向大瀑布走去,真走到它身旁了!离水流只有25英尺!这时仰面上看,急流自天而降,仿佛就浇在自己头上!
却是奔跑着的活的浮雕。风挟着水蒙头盖脸而来,风和水都是硬的。这里不是水花水汽,简直是置身波涛中了。这奇异的站立着的波涛啊!“我们算是到过瀑布里面了。”一个西班牙人说。
啊!崩落了还在奔跑的雪原!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
我伸出手,想和瀑布巨人握一握。他却置之不理。又是一阵水浪浇来。“快走,请快走。”管理栈桥的人说,他的声音在雷鸣般的轰响中又消失了。
我又伸出手来,抓住一捧水。水从指缝间漏出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姿却永不会从我的记忆里筛去。我会永远记住你的伟大精神,你的磅礴气势,你的力量,你的速度……我会永远记住你那如同崩落的雪原般的流水。
1文段中加点的“虾兵蟹将”指什么?
明确:这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瀑布给人的压迫感。
2文段的结尾,作者写道:“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姿却永不会从我的记忆中筛去。”除了文中所写,还有哪些方面深深打动了作者?
明确: 紧扣课文,言之成理即可。
3“我又伸出手来,抓住一捧水。”试分析“抓”字的精妙之处。
明确:“抓”字突出表现了作者想留住瀑布的急切心情。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水窖、作孽”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祖孙俩如何对待水的句子,能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品悟人们对水的珍视。
3、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懂得应该珍惜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祖孙俩如何对待水的句子,能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品悟人们对水的珍视。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我国水资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出示句子:在我生命里曾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1、指名读句
2、生读句质疑。
3、齐读课题:真正的愤怒。
二、整体感知
1、轻声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碗怎样的水?
2、生交流。
3、补充媒体资料:西北龟裂的大地。
三、深入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祖孙俩是如何对待水的?边读边划,体会水的珍贵。
(1)她双手捧着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了吧!”
①想象读句。
②变幻人称,做动作读句分角色读(板书:视如整个生命)
③这是一碗多么珍贵的水啊!我们看见——出示引读(屏幕)
(2)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木盖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理解词语:水窖
指导朗读,板书(视如珍宝)
(3)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颗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地抚摸睡梦中的婴儿。
(4)引读祖孙俩对待水的句子。
2、理解祖孙俩将水视为生命。
师:在这里想要有水师多么不容易呀,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
(1)理解词语:作孽
(2)重点学习小姑娘“救水”的句子。
(3)边读边划出小姑娘“救水”的动词。
(4)指名读,要求读出姑娘急切的心情。
(5)从小姑娘的这些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把水视如生命。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西北来体会一下水的珍贵吧。
播放视频《美丽的大脚》片段。
3、理解水孕育着生命、希望。
(1)读到这里不禁让我们想到了村口那绿绿的苗圃,读读这段话,能结合你读懂的课文内容说说对于这片土地意味着什么吗?
(出示第2节)
交流随机板书(孕育希望)
(2)用孕育希望的水洗脸,难怪老妇人喊:“作孽啊!”
深入理解词语:作孽
4、对真正愤怒的理解。
师:现在让我们看看一碗水为什么会带来真正的愤怒。
师引读句子:
(1)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颗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地抚摸睡梦中的婴儿。
(2)她双手捧着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了吧!”
(3)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良久,我们才从小姑娘的口中知道,这村周围黄河大堤旁的小树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来的,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水窖里也难以存住水了,为了让刚载上的小树苗存活,老妇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
(4)老妇人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蹋水,我心疼呀!”
四、全文,心灵表白。
1、:一碗水对于祖孙俩是(珍贵)的,他们把这一碗水(视如珍宝、驶入整个世界、视如生命)对于作者来说也是(珍贵)的,因为是这碗水使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同样我们也深深地受到了教育,他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敲响了节水的'我警钟。孩子们,下面就请你把最想说的话写出来。
2、写话,交流。
板书设计:
29、真正的愤怒
视如珍宝
珍贵视如整个世界孕育希望
视如生命
教学效果反馈:
细节描写是的一大特点。教学时可分为三个小目标逐层加以落实。首先,通过读文品句,体会西北地区饱受缺水的状况,让这些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有初步感知,为后文作铺垫。其次,在细节研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体会到感受那里人们对水的极度珍视,进一步理解祖孙二人的行为。最后,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将自己对“真正的愤怒”的理解写下来,从而升华主题。这三个环节内在有着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且层层递进。教学中,在细节描写的部分,应让学生有充分研读的时间,并充分表达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予以点评,并归纳方法。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2-10
语文教案(精选)09-28
语文教案【精选】10-22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8-31
(经典)语文教案09-02
(经典)语文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