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能用泥板、泥块制作卧室里的家具,并进行装饰,表现生活中的美。
2、通过欣赏,了解卧室里有哪些家具,感受其造型美。
3、享受亲子制作的过程,感受创造和合作的快乐。
准备:
1、《宝宝卧室》PPT,卧室图三张。
2、陶泥,泥工板,工具,泥浆水等。
过程:
1、说说“我家的卧室”。
“卧室里有些什么?”
总结:卧室里有床、床头柜、衣橱,有的还有小书橱,小凳子。
2、出示卧室图,感受造型美。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卧室图,你们看!”
“这几张图上的家具哪里不一样?”
“你最喜欢哪一个卧室?为什么?”
总结:卧室里的家具有不同的形状,特别是床的靠背,有的是半圆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动物的头,还有的是娃娃的脸。
3、观看《宝宝卧室》PPT,拓展思维。
4、亲子讨论
(1) 做什么样的卧室?如何分工?
(2) 怎么做?
5、集体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简单演示床的'制作方法,并且建议宝宝独自完成床的制作。
6、亲子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大胆制作,家长从旁指导,和孩子合作完成宝宝卧室的制作。
7、展示、评价、拍照留念。
活动反思:
今天的作品很不错哦,但从部分作品的精致程度可以看出,应该大多是爸爸妈妈的杰作。其实,我们的孩子很能干,他们可以独立完成床的制作,可以制作床头柜、桌子、被子。只要给他们时间、机会,他们总能想出办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心中的想法。的确,孩子太小,他们的作品在家长眼里很稚嫩、很粗糙、很丑,但他们那创意的想法和表现手法是我们很多成人都自叹不如的。在亲子陶艺活动中,家长应是支持者、引导者、帮助者。这个道理每个家长都知道,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真心希望家长们给孩子一些时间,鼓励、引导、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创造出看似粗糙但却充满创意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跳双圈集体舞。
2.在彩带提示下,掌握交换舞伴的方法,体验找到、猜出朋友的惊喜。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右手扎着黄或蓝色的丝带,地面画有一个圆。
2.录音机,磁带,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1.和客人老师打招呼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朋友,快和她们打个招呼吧!"教师唱,提问"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你们也来试试用歌声向老师朋友问好吧!
两遍,第二遍"小手举高,和后面的老师朋友打个招呼吧!"
2.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除了摇摇手和朋友打招呼,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幼儿每说一个动作,师引导幼儿找个朋友游戏。
3.学习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1)欣赏完整的音乐。
师:"今天,杨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跟着这段音乐唱一唱,我们还可以玩更好玩的找朋友的游戏!""拉上你的好朋友,站到圆上,轻轻盘腿坐下来。先听杨老师唱一唱。"
(2)提问:"刚才杨老师的歌里,除了打招呼问好,后面还唱了什么?说了什么?"
(3)幼儿学唱。
师:"刚才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如果有会唱的小朋友就请和我一起唱一唱。"
(4)教师示范游戏。
师:"很多小朋友都会唱了,真不错!那这个找朋友的.游戏可以怎么玩呢?轻轻站起来,先看杨老师玩一玩。"引导幼儿观察:看,我现在站到什么地方了?我把朋友推了前面。你们也来学一学这个找朋友的方法吧!
(5)幼儿分组练习游戏。
指导语:"请蓝丝带的小朋友到里面来,黄丝带的小朋友蒙上眼睛。"蓝丝带在老师带领下练习找朋友。提示"一起说--请你看看我是谁",提醒幼儿换位置后大声说出朋友的名字,然后"抱抱"。
交换后黄丝带也练习一下。
(6)完整游戏。
教师带领两个幼儿玩游戏。"这个游戏真好玩,下面我们完整地玩一玩。谁愿意和我一起玩的。"请4个幼儿独立玩游戏,交换朋友后再玩一次。
4.双圈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师:"谁还要玩?大家都想玩啊,那我们变成双圆一起玩!"
(1)学习沿着丝带的方向依次找朋友。
师:"看,这就是我们站成双圆的样子,本来红宝宝和红宝宝是朋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呢?我们也来试一试。"师:"好,请黄丝带的小朋友原地不动,外圈小朋友伸出有丝带的手指向你对面的好朋友,然后沿着丝带的方向走走走,指着下一个好朋友。这就是我们要交换的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边摇手一边走到他的对面,和他打个招呼。"
(2)练习外圈幼儿到里圈找朋友。
双圈游戏时,我们请里圈的幼儿蒙眼睛,外圈的幼儿到里面找朋友。
师清唱后面部分,指导幼儿玩游戏。
(3)交换朋友后,教师清唱幼儿完整玩一遍游戏。
有问题说问题。也可以问幼儿"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杨老师?"
(4)完整听音乐游戏一次。
提示幼儿"外圈的孩子请摇摇手找下一个好朋友,里圈的幼儿请原地摇摇手等待新朋友的到来"。
(5)完整听音乐游戏四次。
5.总结。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朋友,也找到了许多快乐,那今天就玩到这儿,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用图案设计、装饰手套,使幼儿初步了解图案的对称美,知道装饰画的实用价值。
2、引导幼儿装饰时注意两只手套的图案基本一致,涂色均匀有力,色彩鲜艳。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手套,布置一块“手套专卖店”的版面
2、范例手套三副(装饰的花纹、方法各异)
3、画有手套轮廓线的操作材料若干(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套专卖店”的版面,引导幼儿观察手套。
1、请幼儿说说这些手套上有什么图案、是什么颜色的?你觉得哪副手套最漂亮?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说一说。(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老师小结。
二、欣赏范例。
1、老师这里也设计了几副手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故意弄乱的手套)呀,这些手套都弄乱了,谁来帮忙整理一下。
2、请幼儿上来配对,并说说为什么这两只要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图案、颜色一样,是一副。
3、告诉幼儿图案、颜色一模一样的叫对称。两只手套上的花纹应该是对称的.。
三、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老师想在我们班也开一个手套专卖店,你们愿不愿意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帮我设计出更漂亮的手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两只手套的图案、颜色要一致。
四、展示、评价。
1、小朋友真能干,设计的手套真漂亮。现在,我们的手套专卖店可以开张啦!我来做营业员阿姨,如果你来买手套,你会选哪一副?为什么?
2、引导幼儿从手套的图案、颜色是否对称,颜色是否鲜艳来评价。
点画:梅花(中班美术)
教学目的: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⒈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的构图,通过绘画细节表现不同职业的特征。
⒉萌发对未来的憧憬,描绘自己长大后的工作样子。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2页《我长大以后》,作画工具。
⒉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幼儿观看各种职业的工作照片并交流。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的愿望
⒈教师讲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一对快乐的父子,有一天晚上,大头儿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大后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当医生给人治病。天亮了,他把自己做的梦讲给小头爸爸听,小头爸爸也很高兴,拍着大头儿子的肩膀说:你真棒!
⒉回顾我们认识的工作者的`照片,如魔术师、飞行员、司机等。
师:他们是谁?在做些什么?在什么样的地方工作?
⒊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希望自己长大后做什么?你会怎样工作呢?
二画画我工作的样子,引导幼儿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的构图,通过绘画细节表现不同职业的特征
⒈师:你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请你们把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⒉幼儿在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2页《我长大以后》上作画,教师适时地启发幼儿:你会穿什么样的工作服?做哪些动作?你工作的地方是怎样的,周围有些什么?除了自己,你还打算画什么人?
⒊鼓励幼儿表现人物的服饰、动作,以及工作的场景,使画面更丰富,并能表现自己的愿望。
三猜猜我的愿望,引导幼儿描绘长大后工作的样子
⒈完成后,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伴介绍“我长大以后想成为……”的愿望。
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将作品分类,把有同一类愿望的幼儿作品贴成一组,并在一旁贴上相应的职业照片。
⒊引导幼儿谈论:你能从画里看出同伴长大以后的愿望吗?谁和你的愿望相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尝试歌舞表演,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尊敬和关心。
2. 愿意学歌中的好娃娃,在家中做个关心老人的好孩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好娃娃》。
活动难点:尝试用歌舞表演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录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想想他为什么要帮大人做事呢?我们听听歌曲,歌里的好娃娃为家人做了什么事呢。
二、学习歌曲好娃娃
1. 欣赏歌曲
2.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师:爷爷是怎样的?好娃娃是怎样对待爷爷的?爷爷高兴吗?爸爸妈妈看了是怎样说的?
3. 教师示范唱,幼儿感受歌曲节奏并初步学唱
4. 学唱歌曲数遍
三、学习表演唱
1. 请幼儿为曲子创编动作,并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幼儿评价,喜欢哪个动作
2. 幼儿集体表演
3. 分角色扮演
四、教师总结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出示照片让幼儿来说一说,也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了铺垫。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幼儿很快记住了第一段第二段的歌词,但是到第三段时,声音就小下去了,说明大家没学会,我就为幼儿制作了图谱,让幼儿看着图谱来说歌词,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在学唱歌曲时,幼儿也较快学会了歌曲的旋律,同样的还是在第三段时出现了一点疙瘩,我对自己让他们不断机械地反复练唱做了反思:机械地练唱只是让幼儿的记忆停留在表面,是一种机械记忆。以后可以通过找到他们具体每一遍的不足之处,和他们探讨自己的不足,让他们得到改进,这样幼儿也有了参与的主动性。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相对于自己以前的音乐活动教学还是有进步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学习并尝试用“按”的方法种大蒜。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用比较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大蒜若干
2、废旧的小杯子、罐子
3、浇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歌曲《好宝宝》
2、手指游戏。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大蒜头。
师:“这是什么?大蒜头长大后是什么样呢?种下的蒜头能长出叶子吗?”
2、与幼儿共同讨论,准备材料器具。
师:“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与幼儿商量分工准备)
3、带领幼儿种大蒜。
教师示范种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个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头,将尖头朝
上,按进泥土,最后浇一点水。
4、幼儿动手尝试,教师给与帮助与指导。重点观察是否将大蒜头尖头朝上,并请幼儿种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入厕。
四、课后延伸
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种大蒜?水行吗?沙子行吗?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种大蒜》这一活动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贴近幼儿生活。活动能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毫不吝啬地给予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认识大蒜”的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的过程,将“种大蒜”这样的间接经验还原为直接经验,将理性的概念还原为感性的行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脉络中多感官的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对大蒜进行操作和探究,许多关键性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对大蒜的已有经验和自己在活动中探索的新知进行简单句的表达,许多幼儿畅所欲言,都能用简单句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新鲜的种植场景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种植的兴趣,幼儿乐意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按、压”进行大蒜种植,在学会种植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幼儿小肌肉,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在活动中,同时也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幼儿,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如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鼓励和尊重幼儿,采用个别指导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将活动目标和自己的指导有效合一。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又将难题抛给他们,如,还可以用什么来种大蒜,水可以吗?沙可以吗?让幼儿在活动后,回家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解决老师留给他们的问题,让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形成科学的学习品质。
真实的种大蒜这一实践操作的形式也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孩子在学种大蒜的真实的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让多数幼儿达到了目标,顺利的完成了本活动。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多关注如何将静态知识还原为动态过程,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等,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需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中班教案(经典)10-27
(经典)中班教案09-19
[精选]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精选)09-12
(精选)中班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