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蝉》教案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蝉》教案 1
一、听写词语,引入故事。
1.能与同学们合作是我的荣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寓言故事,你来读课题。
大家都带练习本儿了吧?先请同学们听写五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三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
2.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全对的奖励自己一个五角星。(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投影展示?)
3.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待会儿请你来讲这个故事。
(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刚才学生听写的五组词语。)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二、指导学生练讲故事。
1.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讲得更好,老师还是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先来练讲一遍,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让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
2.现在谁愿意来讲这个故事?(施以鼓励)
(预设: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 )
3.故事听完了,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师指指听写的词语。) (她还能将听写过的几组词语都恰当地用在故事里了。)表扬,鼓励。谁还愿意让大家享受一番?
三、读通课文,理清思路。
1.我们讲的故事就叫——(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这个故事劝说吴王的呢?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后指名朗读。)
2.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 (就是一下子全明白过来的意思。)吴王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他就全明白了?他又明白了什么?请你联系上文想一想。(适时引导学生读第一节。)
3.写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适时解决疑惑
4.老师现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少年表面上是讲趣事,实际上是—— 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
5.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你觉得这个少年怎么样?(足智多谋、机智勇敢……)
四、自导自演,表演故事。
1.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请两位同学上台)你们两个是演员,谁是导演?
今天请大家当导演,给这两位演员导一导表演的动作、说话的语气等。(给“小导演”们导的机会。)
2.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旁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
(选择其中一位同学来作旁白,开始表演。)
(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付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你的未来又多了一条路可走,说不定能成著名演员呢!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像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下课)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读。
3. 师生评价。
4. 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 完成习字册描红。
2. 熟读课文。
《蝉》教案 2
一、导入课文。
先指名说说《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概括《蝉和狐狸》的主要内容。
3、想想这两则寓言有哪些相似之处。(相似之处: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三、细读课文,体会寓意。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歌声多么美妙”、“天才的歌唱家”、“动听的歌喉”,“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朗读狐狸的话。)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表现了蝉在狐狸面前,头脑清醒,保持警觉,并当机立断进行试探。)
4、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5、这是一只的怎样的`狐狸?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说明狐狸露出了真面目,也充分显示了蝉的智慧。)
6、细读蝉对狐狸说的话,抓住“掺杂”、“怀有戒心”来体会蝉因为同伴受害而对狐狸早有警觉,善于观察、思考。)
7、对待狐狸这样的奸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8、理解寓意。
(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4)学习名言: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部分。——罗索(英国哲学家)
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四、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人公形象。
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
蝉: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
五、写话练习:乌鸦听说了蝉和狐狸的故事后,很佩服蝉,特地登门拜访。围绕“受骗”这个话题,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乌鸦说:
蝉说:
乌鸦说:
蝉说:
五、总结:
读了三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从文章结构和寓言寓意等方面谈收获。)
六、出示《伊索寓言》其中的故事,编写寓意。(出示文章或者视频)
七、交流课外阅读《伊索寓言》的收获。
八、介绍书籍,课外延伸。
1、制定读书计划。(一个月内完成)
2、做读书笔记:摘抄《伊索寓言》故事中点名寓意的句子。
《蝉》教案 3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说说“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螳螂捕蝉》。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少年通过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二、抓关键词,复述故事(目的:分散复述的重点)
1、听写四组词语
A、蝉悠闲自由自在B、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C、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D、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2、请联系这四组词语,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要求:大泊中心校束晓燕
边听边记
3、记住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按这四组词语和挂图(出示)复述故事。(可以加进自己的想象,进行发挥、创造,尽量做到具体、生动)
4、指名复述故事。评价
5、故事中有哪几个主人公?9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谁能用箭头来表示一下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过渡:这就是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想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
三、自主阅读,体悟道理
1、请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2、交流。
(1)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2)指名读。(评价、试读)读了这句话后有什么疑问吗?
(它们三个“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是什么呢?……)
(3)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家想想,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独立阅读,从文中找答案;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4)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5)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出示表格,检查学习效果。你会填吗?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6)、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么想的呢?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3、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吴王明白了什么?从中可看出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练读这句话)
过渡: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结合质疑,体悟少年的智慧
1、重点讨论:那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悟到少年是智劝)
2小结:如果说大臣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可见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结合学习第三自然段内容,随机点拨:哪些词语能体现出他冒死巧谏的智谋和决心?练读)
五、练读对话,练习表演(目的:深化理解课文,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复述训练)
a)课文以简练的语句写出了少年冒着极大的风险劝说吴王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表演出来的话,你们觉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熟读对话,读出符合人物身份的恰当语气,最好能记住。
2.根据语言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
3.加进旁白。(结合第3自然段内容,加进这样的想象:花园里此时是怎样的的`一番景象呢?形成表演前的旁白)
b)学生分别逐项准备,逐项汇报。
1.分角色朗读对话,进行评价。
2.自由选择同伴合作练习表演,体会人物的神情、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口述旁白,评议、补充。
c)哪两位敢于上台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评价。
六、总结课文,课堂练习
1、总结课文:这篇寓言故事中的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到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最终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学了课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你身上有过这样的教训吗?
2、这则寓言故事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A、借助故事说明道理:这是寓言的一般表达方式)
(B、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3、课堂练习,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出示句子,指名读:
A、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B、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造句,师生评议。
七、布置作业
1、造句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2、填空
学了这篇寓言故事,我们认识了()的吴王,()的少年,懂得了()的道理。
3、学习课文的写法,编一则寓言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23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基本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探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学生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堪设想”的后果,可在学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蝉》教案 4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二、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 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 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 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 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 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 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诵读欣赏(二)灯蛾
咏蛾
物性自有僻,
附炎岂我情。
宁投明处死,
不向暗中生。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多层次逐步诵读:
1、 读准字音,节奏,了解诗体。
2、 疏通诗意,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诗意的牵引与扩展
1、 民间俗语“灯蛾扑火,自取灭亡。”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举例说说。
2、 对“灯蛾扑火”这一习性,不同的人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你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同一事物的 同一特点,蕴含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可举例说明。……)
3、“蝉”的作者虞世南对“蝉”充满了赞美之情,请你从批评的角度来说一说“蝉”的某一特点。
诵读欣赏(三)孤雁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自己体会诗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将《孤雁》改写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小结:本节课我们用诵读欣赏的方法欣赏里了三首古代咏物诗,这让我们又一次领悟到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动物们,以他们独特的特点寄托着人类的情感,以他们的灵性给人以启迪,以他们的内在品质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关爱生命”人用我们的行动依然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蝉》教案 5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在文章的写作方法、人物的特点、词语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师板书:发现 学到 不理解写作方法、人物的特点、词语的运用、其它)
(学生自由读书,自学,师桌间巡视。)
师:(提醒学生)请同学们先自己发现,再和小组同学交流。另外可以拿支笔做一做旁注。
师:(看到有的同学皱眉头)你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能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思维最敏捷,与众不同。
(学生个人发现、记录,小组讨论交流。)
师:(示意学生坐好)同学们小组交流的气氛热烈,我听到不少同学的发言,觉得同学们都动脑筋了,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吧!
(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发现这篇课文以对话的方式展开的。
师:(点头赞许地)嗯!说得好!这就是本文最鲜明的写作特点,被你发现了,不错!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没有多少优美词句,但文章条理清楚。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开头是总起式,结尾是自然式。
师:(质疑)开头是总起式吗?
生:(翻看作文知识本后,举手)我说!我知道了,刘老师,开头不是总起式,是交代式。
(其他学生点头说:“对,是交代式。”)
生:我读了课文,发现这个小孩很有眼光,有远见,吴王目光短浅。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大臣们有远见,这个少年是听大臣们说的,不能说这个小孩有远见。
生:我来概括一下吧!大臣们虽然有远见,但是理由没有说服力,这小孩利用吴王好奇心让吴王自己发现缺点,他用的办法很好!
师:(点头)这说明少年特别善于说服吴王。道理越辩越明,我发现同学们思维的机器开动起来了!
生:我发现吴王是个武断、固执的人。
生:(不同意)我觉得吴王最终听从了少年的话,能够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说明了他并不是顽固的人。
生:(拿起语文书)我通过课文第二节发现这个少年很聪明,特别想让吴王注意他,是个有心计的孩子。
生:我发现这篇文章中少年借物喻理,说服了吴王。
师:怎么说服的呢?
生:我认为黄雀是诸侯国,蝉是楚国,螳螂是吴国。
生:我来画个图,好吗?
(学生在黑板上画图。)
师:(翘起大拇指)画得真好!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个少年很有耐心,是个关心国家安危的人。
生:吴王是一国之君,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可是通过他对少年的言行,发现他有仁慈的一面。
师:同学们发现了很多,非常好!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不懂为什么吴王攻打楚国,其他诸侯国会乘虚而入?
生:为什么少年在王宫的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而不当面告诉吴王这个故事?
生:文中吴王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少年为什么还敢于对吴王说这番话?
生:文中“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这句话能不能删去?
师:刚才大家认真读书,积极动脑,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一定收获很大。对于大家已经发现的知识老师就没必要讲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好吗?
《蝉》教案 6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蝉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习作者认真观察、有条理叙述的方法,感悟作者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学习本课生字。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
1、简解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他撰写的十卷《昆虫记》,还著有《自然科学编年史》。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他去世后,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称他为"昆虫学家、作家",后来又把他称作"作家、昆虫学家"。这些称号,对法布尔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
2、学习本课生字:
梧桐、伴侣、满不在乎、喧哗、哨子、比邻相守
3、有熟知的古诗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读文探究,了解蝉的特点。
我们曾经学过《所见》,让学生看图一简单地说说诗的意思,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全文,启发思考:读完文章,你想对诗文中的小牧童说点什么?
(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如:小心,别让蝉看到;你可以尽情的唱歌好了,蝉是听不到的;蝉是聋子,你可以唱歌去捉……)
4、从而激发学生们认真读书的兴趣,(自己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的,感悟作者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是完全听不到它自己所发出的声音的”
老师提问:这样的一个科学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体会作者求真求实的精神。
(1)读三段,体会作者观察时间长,观察的细致;
(2)读六段,通过蝉自身听觉与视觉的对比观察、蝉与麻雀的对比观察来体会;
(3)读七、九段,“经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
教师问:为什么这次实验后就可以确定了呢?(讨论后得出:以人性关注自然,科学研究上求实求实)
2、选择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感受作者语言的风趣生动
如:(1)“为安置乐器而缩小内部的器官,这当然是极热心于音乐得了”
(2)就是蝉自己也听不见它这种兴高采烈的歌声它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办法,强迫别人去听而已。
这些句子融入了作者的想象,给予蝉以人的思想,可谓趣味横生。
3、积累、拓展
读《昆虫记》
板书:
蝉的音乐
观察------------——视觉灵敏
蝉的习性
实验——没有听觉
《蝉》教案 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乐幼教课件-照片:蝉
2.乐幼教课件-声音:蝉。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声音演示:听听谁在叫,引起幼儿兴趣。
播放《蝉》的叫声,听一听,是什么叫声?猜猜是谁?
二、展开
1.课件-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蝉》
(1)蝉是什么样子的? (黑褐色)
(2)蝉的头上有什么?
(头上有一对复眼,一对短短的触角,嘴像针是一根空心的管子。)
(3)背上有什么?
(背上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4)身体下面有什么?
(身体下面有三对足。肚子是一节一节的。)
2.师幼讨论,蝉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雄蝉在夏天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蝉的翅膀振动发出的。)
三、结束
讨论:蝉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蝉生活在树上,靠吸树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树木,是害虫。)
《蝉》教案 8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跳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地,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
是一扇有树叶的窗,圆圆扁扁的小叶子像门帘上的花鸟绣,当然更活泼些。风一泼过来,它们就“刷”一声地晃荡起来;我似乎还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多像一群小顽童在比赛荡秋千。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而蝉是拉拉队,在枝头努力叫闹。没有裁判。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
首先捡的是蝉声。
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而是捉蝉。小孩子总喜欢把令他好奇的东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学时,上课分上下午班,这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才有的优待,可见我那时还小。上学时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荫,常常遮掉半个天空。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对我们而言,真是又远又幽深,让人觉得怕怕地。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多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轮到下午班的时候,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
你能想象一群小学生,穿卡其短裤、戴着黄色小帽子,或吊带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紧带贴在脸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书包搁在路边,也不怕掉到河里,也不怕钩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脚上一脚下地直往树的怀里钻的那副猛劲吗?只因为树上有蝉。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
“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树上喊。赶快下面有人打开火柴盒把蝉关了进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飞走了。那种紧张就像《天方夜谭》里,那个渔夫用计把巨魔骗进古坛之后,赶忙封好符咒再不敢去碰它一般。可是,那轻纱般的薄翼却已在小孩们的两颗太阳中,留下了一季的闪烁。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铅笔盒里的小动物——蝉、天牛、金龟子。有的用蝉换天牛,有的用金龟子换蝉。大家互相交换也互相赠送。有的乞求几片叶子,喂他铅笔盒或火柴盒里的小宝贝。那时候打开铅笔盒就像开保险柜一般小心,心里痒痒的时候,也只敢凑一只眼睛开一个小缝去瞄几眼。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讲,我们两眼瞪着前面,两只手却在抽屉里翻玩着“聚宝盆”。耳朵专心地听着金龟子在笔盒里拍翅的声音,愈听愈心花怒放,禁不住开个缝,把指头伸进去按一按金龟子,叫它安静些;或是摸一摸敛着翅的蝉,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对长角,看是不是又多长一节?不过,偶尔不小心,会被天牛咬上一口,它大概颇不喜欢那长长扁扁被戳得满是小洞的铅笔盒吧。
《蝉》教案 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一开头,就可以看出老师是把这篇课文作为写人的文章来教的。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形象,是对的。]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两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
“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过渡:看来,这位少年他是非等到吴王不可了。三天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他是怎么与吴王交谈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指蝉、螳螂、黄雀。螳螂想啄食蝉,黄雀想捕食螳螂。)
⑤引读故事。(师引)蝉一心想着——(生读)眼前的露水,(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螳螂;(师引)螳螂一心想啄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黄雀;(师引)黄雀一心想捕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树下的少年。(师引)蝉、螳螂、黄雀,它们(生读)都只顾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身后的祸患。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让学生弄清情节,通过分角色的朗读,进入情境。然后把少年讲的故事找出来,讲述、讨论,理解寓意,并理解少年“用意”。层次十分清楚。]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少年讲了这个故事,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出示填空: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受到了启发,明白了,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深入探究。
1、少年的目的达到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少年怎么会想到讲这个故事的?(因为吴王所处的环境与“螳螂捕蝉”有相似之处。因此,少年就通过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什么呢?(智劝)
3、小结。侍奉吴王的少年懂得一个好的主意要成功,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他真可算得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引导学生进行对照、分析,深刻地理解少年的形象。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很好地渗透了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而且照应了开头。]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吴王很固执,不听大臣的劝说,一定要攻打楚国。但是,后来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坚决地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你读了这个故事,又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1、复述寓言故事。
2、填空:
《螳螂捕蝉》一文,主要写了少年巧用,从而体现少年的,同时还告诉我们的道理。
板书:
23、螳螂捕蝉
螳螂
(吴国)
(楚国)蝉黄雀(其他诸侯国)
少年智劝吴王(有勇有谋)
[充分利用了文本资料,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少年的形象,学习他的精神和品质;而且从吴王的角度思考,懂得一个人应该勇于改正错误,还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寓意。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抓得也较为全面,既有理解的训练,又有积累和运用的训练。]
(简评:徐伟健)
《蝉》教案 10
【设计特色】开放、有情趣地解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别出心裁入新课
1.歌星—→刀郎—→刀螂—→螳螂—→螳螂捕蝉。(其中简介昆虫:“螳螂”和“蝉” )
2.理解“捕”字。(换成“捉、逮、抓、啄、吃、杀”等来读)
过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设计理念:导入要自然 、亲切、不露斧凿痕迹,学生要在轻松愉快、兴奋不已的氛围中开始学习,才能真正地寓教于乐,才能达到“课未始,情已浓”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
2.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① 指名说;②同学之间互相说;③再概括些怎么说?④点拨: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把内容再“减肥”怎么说?⑤想一想,吴王和侍卫官,主要又写谁?为什么?用一句话来说。⑥过渡小结:一篇5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侍卫官,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侍卫官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前面加一个什么词语?并说出理由来。从课文哪些句子当中找出这些理由?这一遍我建议大家细细地读,边读边画边思考。
(设计理念:强化初读,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跟文本从容对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强化初读,才能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才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减肥”运动,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有利于训练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而发展语言。)
三、细读课文话侍卫
1.细读课文,教师巡视。
2.大家话侍卫官。
板书:侍卫官是一个( )的人。
①完成上述填充。估计答案有:非常勇敢、为国分忧、关心国家大事、有耐心、爱动脑子、足智多谋、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机智勇敢、粗中有细、爱和平等等。
② 师问:侍卫官的劝叫什么劝?(智劝、妙劝、巧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等)大臣们的劝又是一种怎样的劝呢?(直劝、正劝、笨劝等)侍卫官是怎样劝的?劝说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朗读(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胸有成竹地读,不慌不忙地读,沉住气地读、不紧不慢地读等),自由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
(设计理念:多元解读课文,答案应该是多元的。归纳,演绎,演绎,归纳,学生反复玩味,看似多余,其实学生在这种循环往复,盘旋上升的思维过程中逐步对语言进行感悟、积淀到内化,让人感受到语文课里有语文。)
四、品读课文悟关系
1.过渡:你们觉得侍卫官的哪句话最关键?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2.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上台用符号表示。讲讲你的设计。
3.根据课文内容,能不能把板书的内容替换一下?(吴国、楚国、诸侯国;我们、玩耍、荒废学业等)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4.师问: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那些打仗的士兵、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手无寸铁的平民、无辜的老百姓、可怜的儿童和老人等等)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板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设计理念:提倡自主学习,绝不排斥教师的必要指点。放任自流,自然就失去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自主”不是“自流”,“放手”不是“放任”。)
五、玩味词语掀波澜
1.师问:联系上下文理解什么叫“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感悟到:自己愚笨的想法,侍卫官的机智勇敢,国家需要安宁,不要战争等等)
2.师总结:对!不战,不去侵犯别人,不去一心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板书:不战)
(设计理念:学生可以自由感悟,只要基本合理即可。要给学生阅读活动留下个性化解读的空间,引发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总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
?←—楚国←—吴国←—诸侯国←—?
玩耍←—我们←—荒废学业
附阅读短文:螳螂捕蝉
春秋时期,吴王想派兵攻打楚国。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谁要是来劝阻我,我就把他处死!”
有一个年轻的侍卫官,想劝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直说。于是他每天早晨拿一把弹弓,在王宫的后花园中转来转去。衣服都被露水浸湿了,也毫不在乎。他就这样连续在花园里转了三天。
吴王听说他这样,觉得挺奇怪,就问他:“你每天早晨跑到花园里去干什么?”
侍卫官回答说:“我在花园里看到一桩有趣的事情。您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这蝉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并且喝着露水,可是它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螳螂弯着身子,举起前爪打算捕捉蝉,但它却不知道有只黄雀正在它的身旁;黄雀伸长了脖子想去啄食螳螂,然而它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已经瞄准了它。它们三个都是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呀!”
吴王听了这话,恍然大悟,就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还常与“黄雀在后”一起连用,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那个年轻的侍卫官是怎样劝说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的?他这样劝说妙在哪里?
2、你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蝉》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小节,再想一想能不能也讲一讲这个故事。
②指名讲这一故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 )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利用表格辅助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
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⑦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
⑧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
(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
⑨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a 小组讨论交流
b 品读课文体会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在默读课文时可以在书上勾勾画画,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写在旁边。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灌输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则进一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逐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再停留在刚才对故事的理解上,而是能联系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道理的深刻。〕
2、小结
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
(板书:巧劝 智劝)
3、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多媒体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 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设计这样两道练习,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教学的训练,更是为了引导学生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悟,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并且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从多角度去评价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因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感悟、欣赏比理解内容更重要。〕
(少年智劝吴王)
四、布置拓展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练习)
你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蝉》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尝试看图独立折叠完成作品。
2、学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折纸蝉,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重点:
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学习两种折纸蝉的方法。
活动难点:
幼儿能独立看图折叠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折纸步骤图 幼儿用书“清凉一夏”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蝉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谜语,请你们仔细听,教师讲谜面“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2、请幼儿猜,教师说出谜底“蝉”。
3、夏天来了,小朋友有没有看到很多蝉,蝉也可以叫它知了,因为它的叫声很像在说“知道,知道”。
二、看图示,引导幼儿学习第一种折蝉的方法。
1、(出示第一种折法的成品)小朋友,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蝉,看看老师这个蝉是怎样做成的?
一)学习第一种折纸蝉的方法
2、出示第一种蝉的折纸步骤图:小朋友,一看这种蝉是怎么折的吧。
请幼儿自己先看图,并说一说。
3、教师示范并教学折法:①正方形纸对角折后,左右下角分别向中间对折。
②上角依虚线向下折。
③上层的上角依虚线向下折。
④顶角依虚线向下折。
⑤左右角向后折。
⑥添画眼镜,这样就完成了。
二)引导幼儿自主看图学习第二种折纸的方法
(出示折纸步骤图二)小朋友,这是另外一种折纸蝉的方法,待会老师要请你们自己看图进行折纸,看图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箭头的方法。
三、介绍材料及活动要求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多准备了几张正反形纸,如果你折的快一些,就可以多折几个,你也可以想办法让你的蝉变得更漂亮,比如涂上漂亮的颜色,剪贴一些花纹等等。
2、折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认真去看图,看清楚每一步的箭头,虚线的位置等等,每一步折的时候都要记住压好。
3、折好后,老师会帮你们写好名字,我们最后把折好的蝉粘到外面的美工墙上,墙上有树,可以粘到树上,也可以粘到墙上,像是在飞一样,粘的时候小朋友要自己看,粘出不同的姿态来。
《蝉》教案 13
【学习目标】
1.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的含义。
2.学会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3.能够用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理解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课文提示】
1.作者刘向(约前77—前6)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九叹》等辞赋33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2.选自《说苑》。《说苑》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词语积累】
悲鸣饮露委身曲附傍延颈务欲得其前利顾患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原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翻译: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
原文: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翻译:蝉高高在上一边悲伤的鸣叫,一边吸饮露水,(它)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后面;
原文: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翻译:螳螂紧贴树枝弯曲前肢想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
原文: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翻译: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吃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在它的下面(正要弹射它)。
原文: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翻译:这三种情况都是力求要得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忌它们后面的灾祸啊。
【课文分析】
蝉、螳螂、黄雀在同一背景的舞台上,演出着相似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都在于贪图眼前小利而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人如果这样,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潜伏的危机、杀机,最终是免不了要招致灾祸的。所以,居安思危、近忧远虑,应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原则。
【思考问题】
1.本故事给我们叙述了怎样一种场景?
(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想象:拿着弹丸的人欲射黄雀——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委身曲附的螳螂欲取蝉——蝉正得意洋洋地饮露。)
2.怎样描写蝉、螳螂、黄雀的?
(“蝉”、“螳螂”、“黄雀”都为眼前的利益而显示出得意忘形的神态:蝉——悲鸣饮露、螳螂——委身曲附、黄雀——延颈欲啄。然而它们不知道悲剧即将发生。)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本来是告诫君王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现在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防备后患的人。)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螳螂捕蝉。你以前听过这个成语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这个寓言故事有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要将它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总结:少年以螳螂捕蝉劝吴王
3、少年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是别有深意的——(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
大臣与少年都劝说吴王,比较一下。出示结果对比。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为何结果相差如此之大?
4、可是,纵观全文,少年与吴王的对话中有没有提到关于楚国的事呢?
只是说了个故事,只字未提楚国之事,却令固执的吴王改变了主意,这个故事太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三、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到少年所说的故事,再轻声读一读。
2、这就是少年讲的故事。(出示)指名读。
3、学习故事。
A自读课文,能理清里面的关系吗?作图:露水蝉螳螂黄雀少年
B蝉、螳螂、黄雀有什么共同之处?(一心看到眼前的利益,却都不知道身后的祸患)
这几种动物都十分警惕,为什么都没发觉身后隐伏的祸患呢?
——“一心”,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螳螂:供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读读故事,你一定能揣测出它们当时的想法。
出示:望着眼前的(),蝉心想:
螳螂
黄雀
——是啊,我们不难体会到正因为急于获取眼前的利益,才使它们放松了警惕,忽略了即将到来的危险。谁能读出它们的.“一心”得利的心理。
——蝉身后隐伏的祸患是螳螂的捕食,螳螂身后隐伏的祸患是黄雀的捕食,而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是少年手中弹弓的袭击。
5、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读——其实我们应该想到一句老子的话: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什么?引读——攻打楚国是眼前的利益,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是身后隐伏的祸患。千万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身后的祸患,板书:(别因)眼前的利益(忽视)身后的祸患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理解不堪设想。堪,可以,能够。不能够想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各霸一方,彼此之间虎视眈眈。倘若被诸侯国乘虚而入,我们不妨想像一下会有怎样的后果?(国家被灭,人民被奴役……)
6、然而大臣们的反对、苦劝得到的是——出示——引读,少年的故事令吴王恍然大悟,—
—引读。
为什么同一个出发点,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呢?请再读读课文,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会帮你找到答案。
——大臣是直劝,少年是巧劝。
巧,体现在哪里呢?再浏览课文,你一定有话对少年说:少年,你的()让我敬佩。
A智慧——不正面讲对错,用自然界里的故事,揭示道理,用故事启发吴王。
B勇气——冒死劝诫,勇气可嘉。联系到第二小节。
C讲话很有艺术,很有技巧。
语言看似寻常,却是精心设计,一步步地让吴王明白事理。练习对话朗读。语气应怎样?
D耐心——为了说服成功,耐心等待机会。(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如果吴王仍然没有发现他,他会怎么办?(继续等,或想别的办法)
好一个令人敬佩的少年,用智慧、凭勇气,借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劝吴王!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借故事来说明事理,我们会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似的例子,从而深受教育启发。课后,请大家去搜集一下,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存在着“螳螂捕蝉”的现象呢?
板书:少年以螳螂捕蝉劝吴王
(别因)眼前的利益(忽视)身后的祸患
反思:
这篇课文有许多名师开过公开课,所以在上这课时,我停犯难,因为有一个心结没有打开: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设计,以免有邯郸学步之疑。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免有带着镣铐舞蹈的嫌疑。
综观这节课的设计,有几个亮点:
1、几个语言训练点设计较好。如“不堪设想”的理解,我先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想像一下会有怎样的后果,想象吴国的命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对词语的认识。
再如,“大臣会对少年说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艺术,除了寓意的揭示,还让学生领略了说话的艺术与效果。
还有,为了走进文本,我还设计了一些口述训练,如望着眼前的(),蝉、螳螂、黄雀心想:();少年,你的()让我敬佩。
2、课外资料的补充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对重难点的理解。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去反思。
1、要在相信学生上下功夫,用相对整合的问题让学生有表达的空间。
2、概括主要内容时,学生讲得很罗嗦时,教师要有指导,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
3、提问要相对集中,如故事的分析,突出“一心”,不要太琐碎。
《蝉》教案 14
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3、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夏天的时候,当同学们午睡时候,如果有几个蝉在窗外聒噪的时候,是不是觉得非常讨厌,好像很少人喜欢蝉,但是蝉是很值得人尊敬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蝉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三、问题探讨
1、作者开始对蝉是怎样一种态度?由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2、作者后来对蝉又是怎样一种态度?这从文中哪处可以看出?
3、是课文哪里一句话转变了作者的态度?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4、作者写蝉,先抑后扬。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5、“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蝉》教案 15
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⒈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⒉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⒊师小结: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⒋自主发言,说说你对这种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二、观图,分析图意。
⒈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⒉拼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或景物,“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⒊哪些是非讲不可?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⒋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⒌想后:结果会怎样?
三、明确演讲要求。
⒈设计演讲要注意的三点。
①想好演讲的内容。(我敬佩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佩,怎样敬佩,我看不惯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看不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②列提纲,安排演讲思路。
③根据自己特长:选合适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情。)
⒊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演讲准备。
四、小组畅谈,全班交流。
⒈以小组为单位畅谈。
⒉鼓励第一次畅谈不理想的同学再来。
⒊综合评议,选出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到全班演讲。
⒋各组代表演讲。
⒌小组评价,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扩展运动。
写一篇作文,把”最敬佩的行为“或”看不惯的现象“写下来。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①,蝉高居、悲鸣
②、饮露,不知螳螂
③在其后也。螳螂委身
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
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注解]
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
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
⑤弹丸:弹弓铁丸。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
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⑶黄雀延颈()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螳螂捕蝉:
1、
⑴要;
⑵旁边;
⑶伸
2、
⑴树;
⑵蝉;
⑶螳螂;
⑷黄雀
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
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蝉》教案 】相关文章:
古诗《蝉》教案12-25
《蝉》教案优秀10-07
《螳螂捕蝉》教案11-10
《蝉》幼儿园教案优秀12-04
(集合)古诗《蝉》教案3篇02-20
幼儿园蚕和蝉教案09-27
蝉 04-21
《蝉》 02-19
《蝉》 优秀09-14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