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4-05-20 18:29:19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能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运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八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计算的。

  3、全班组织交流评议

  二、做练习八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做练习八第8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

  2、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3、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四、做练习八第9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做练习八第10题。

  1、学生准备好《少年报》的报纸。

  2、讨论计算面积必须已知什么条件。

  3、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反馈交流。

  4、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1)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测量

  (2)尝试计算出结果。

  六、全课: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何收获?

  2、作业:完成练习册。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渗透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T缓缓地拉出贴有手掌印的黑板)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大小。

  二、认识面积,观察比较。

  (一)认识面积。

  1.课桌的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得多。

  2.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3.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要大得多。

  (二)观察比较。

  1.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面,你能找到两个面,用大/小些、大/小得多或者差不多来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同桌互相说说。(互说——指名说)

  2.S汇报。

  A、若学生直接说到面积。 T:真了不起,已经能用今天学的新词语了。

  B、若学生只说到面。 T: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的大小呢?

  3.(T拿出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上有很多面,你能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吗?(让学生用面积)

  三、动手探究,培养能力。

  (一)引发矛盾。

  1.T: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平面图。

  T:在这个平面图上,每个建筑物都有它们各自的面积。你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听到“差不多“这个词,那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没有办法比较差不多大小的两个物体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要通过活动找到方法。

  (二)动手实践。

  1.(两张差不多的纸片)你们有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你们在比较的时候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用什么材料,当然也可以不选用.

  T:等会在汇报的.时候王老师看看哪一组采用的方法比较多。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

  --1学生汇报方法中间不要打断他。2评价以学生为主。

  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面”和“面积”的转换。

  4操作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4.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练习。

  1.(T出示课件:没有方格的图,但是有编号)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呢?(数方格)

  2.S独立作业。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深化体验。

  (一)课堂小结。

  1.T:我们今天学了——面积。

  T:还会说了“***的大小就是***的面积。”你能试着说说吗?

  2.(T出示湖面照片)

  T:王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到里面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吗?

  (T出示房子照片)

  T:还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二)周长、面积谁的本领大。

  T:“面积先生”和“周长先生”的本领有没有高低啊?我们要和“面积先生”做朋友,也要和“周长先生”做朋友!

  如果时间够,做书上“想想做做”第四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1、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

  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

  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我国劳动人民就是运用他们创造出了民间艺术——剪纸,又叫做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有10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内外人士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部分代表做品。(板书:奇妙的剪纸)

  2、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4、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2)小组讨论。

  学生的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或以颜色分类。

  (3)。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4)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2、研究方法。

  (1)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教师出示以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这样漂亮的图案,你们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3)谈话:大家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

  学生观察书上两种正方形剪纸的步骤,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具体做法。

  指名说说并演示两种方法如何折纸、剪纸。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剪法试着剪一剪。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教师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2、独立创作。

  谈话:想想正方形纸还可以怎样折?你们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创作,后交流各自的做法。教师对学生新颖的设计给予肯定和夸奖。

  3、提高阶段。

  让学生自学课本上63页用长方形纸剪纸的做法,并模仿剪一剪。

  提问:用长方形纸你还能剪出什么漂亮的图案?

  学生思考,独立动手剪一剪,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情况,并参与讨论交流。

  四、全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瞧,你们创作出了这么多的精美图案,真令人佩服!请选择一件你最为满意的作品,将它贴在白纸上,并写上你的名字,然后放到讲台上展示,让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创作的乐趣吧!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4

  本单元的内容分成四部分,依次是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以及需要笔算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还编排了一道思考题,探索两位数乘11的积的规律;编排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我国明朝计算乘法的方法——“铺地锦”。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28~29页)

  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进行的一步,因此,在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前应该先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安排是从两位数乘10开始,然后向两位数乘几十迁移。

  例题创设了一个搬牛奶的现实情境,根据问题列式12×10,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10。虽然学生以前没有算过12×10,但现实情境能给学生启发,于是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如图中已有9箱牛奶,又往上放1箱会启发学生算12×9+12;图中把10箱牛奶平均分成两堆,会启发学生算12×5×2……学生的各种算法中,有的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融的产物,有的是类比推理的结果,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许多人会自动选用从12×1=12类推出12×10=120这种方法。教材及时安排“试一试”,学生计算12×30,可能转化成12×10×3进行,也可能从12×3类推,再次组织算法交流,更多学生能接受因为12×3=36,所以12×30=360这样的推理。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题里,让学生先算32×3,再算32×30;先算4×21,再算40×21……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想想做做”分引、练、用三个层次编写。第1、2题是“引”,发挥“题组”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带出相应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第3、4题是“练”,提倡同桌学生合作,以口答为主,提高练习的效率。第5题是“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验数量关系:每盒的数量×盒数=一共的数量。

  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0~32页)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例题以订牛奶为题材,为了计算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列出算式28×12。例题不急于教学竖式的算法,仍然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为学习笔算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学生可以估计,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计算来解决。在交流时要突出“番茄”卡通的算法,即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要多少钱,再合起来就是12个月要的钱,这种思路和竖式算理是一致的,应该让全体学生都理解这种方法。

  “试一试”中调换28和12的位置相乘,既让学生独立进行一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又让他们看到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也是不变的,并应用这个规律验算乘法。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要求是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计算,一般不提速度要求。教材认为,通过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学生能理解并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需要再以文字叙述的法则指导学生怎样算。教材这样处理,并不是不要总结法则,而是要组织学生在自己体验的基础上总结算法。“想想做做”避免了大量的机械训练,如果学生能把教材中的题算对、算好,既能减轻负担,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发生错误,较多地集中在进位上。教材“想想做做”里的题,一般都不连续进位,先让学生学会算法,树立信心。然后从练习三起安排一些需要连续进位的题。为了减少进位时的计算错误,教学时要经常组织一些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如3×7+2、6×8+5……

  3.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3~35页)

  这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因为日常生活里经常需要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估计的方法往往是多样的,虽然有的估计误差大一点,有的估计稍精确一点,都不影响估计在生活里的作用,都是具有一定数感的表现。

  例题呈现29×42的积比800多、比1500少、在1200左右三种估计,教材提示学生研究“他们各是怎样估算的”,通过研究学会估计,选择自己喜欢的估计方法。学生在二年级(下册)估计36×2的积大约是多少时是这样想的:因为36在30和40之间,所以36×2的积在60和80之间。在三年级(上册)估计613×8的积时是这样想的:613接近600,613×8的积接近4800。这些已有的估算能力支持学生现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他们可能把29与42分别看作20与40,于是判断29×42的积比800大;也可能把29与42分别看作30与50,于是判断29×42的积比1500小;还可能把29与42分别看作30与40,那么28×42的积在1 200左右。

  “想想做做”里有许多估算练习。第2题算一算同组的三道题,比一比中间的题与上、下两题的乘数与积,就能发现47×23的积比40×20的积大,比50×30的积小,在800和1500之间。第3题在第2题的基础上进行,不求出积是多少,只估计积的范围。第4题让学生自己选择估算方法,可以估计积的范围,也可以估计积大约在多少左右。练习四第2题组织合作学习,在小组里相互估计卡片上的乘式的积。

  这段估算教学,形式比较多。有估计积的范围,也有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就估计积的范围,又有比多少大些、比多少小些、在多少和多少之间。回答问题的形式又有说出估算结果,还有选择适当的答案。教材中出现这些形式,其主要原因是鼓励学生估计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用估计方法。并且还能调动学生估算的积极性,发展其个性。众多估算形式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不笔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精确积,利用口算求得积的近似值,都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数乘法,都是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时绝不能重形式、轻本质,要把握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形式虽然不同,思想方法和基本策略都是一致的;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形式和方法进行估计,不要强求统一。如第4题,可以估范围,也可以估大约是多少。即使估范围也可以比几大些、比几小些或在几与几之间,只要方法正确,结果合理,都是可以的。

  教材里还安排了一些笔算,在笔算前先估一估积大约是多少,笔算后看一看是不是和估计的一致,使笔算和估算相互促进。练习四第3题渗透乘法的运算律,这里仅是渗透,要让学生感觉到,但不对乘法运算律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同组的两道题的得数为什么会相同,只要解释中有一点“味”就可以了。

  4.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36~38页)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中如果不需要进位,可以让学生口算;如果需要进位,一般都列竖式笔算。对例题里的25×30,由于有前面的学习为基础,有的学生可能会先算25×3得75,再推理出25×30=750。也会有学生直接列出25×30的竖式计算。教材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积,再在交流中比较两种算法,体会25×30的积只要在25×3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25×30比较简便的竖式。竖式上标的一条红色虚线,指出了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成虚线左边的25×3得75,再在虚线右边写上一个“0”,积是750。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竖式有些“特殊”,“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已经列好的竖式上计算,从第2题起让学生自己列竖式。第2题还从两位数乘整十数带出整十数乘两位数。

  第2题通过题组再次让学生体会“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得数末尾添0”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同时还通过题组引导学生笔算40×23时可以把竖式写成

  第5题,通过解题和交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租4条船正好坐20人”可以知道每条船坐5人,无论是5×7=35、35<38还是38÷5商7余3,都能判断“7条船不够”。

  第5题结合填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通过解题初步概括“速度×时间=路程”和“路程÷速度=时间”。这些数量关系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他们有所体会。

  5.单元复习。

  复习的内容大致有两部分:先整理本单元教学的口算、笔算和估算,再解决实际问题。

  第5题渗透积的变化规律。由于学生还不能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所以在填表后,只让学生把左边的第一列与其他各列分别比较,从中发现变化规律。在叙述自己的发现时,可以说成: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乘几。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扩大几倍”“缩小几倍”这些数学概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5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题的场景。

  谈话: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2、学生观察分桃的情景,各抒己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提出问题

  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⑵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谈话:请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小组内成员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⑶班级交流。

  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吗?

  ⑷课件演示分地3/4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⑴提出问题,猴妈妈:“我有10个桃,平均分给5只小猴,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⑵学生用学具分一分。

  ⑶班级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一是分得这些桃的3/5,另一是分得这些他 3/10,引导学生讨论。

  ⑷课件演示分得3/5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1份,在图上分一分。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2

  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的份数,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独立完成。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同桌交流。

  4、想想做做4

  问:2/3、3/4是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有这样的几份呢?

  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得出结果。

  与同桌边练习边交流,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1题。

  (1)出示图,学生独立涂色完成。

  (2)指名口答,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师生共同归纳:先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看涂了几份。

  2.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2题。

  (1)独立在课本上填写合适的小数。

  (2)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

  3.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3题。

  (1)出示题目,请学生口头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各是几元几角?

  (2)比较,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比的。

  (3)。

  4.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4题。

  (1)引导看懂数轴,理解题意。新课标第一

  (2)独立完成,思考哪个数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3)全班交流反馈。

  (二)综合练习

  1.填空。

  (1)1元的6/10是()元,写成小数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0.5分米是()分米,是1分米的(),是()厘米。

  (3)零点八(),2.6读作()。

  (4)1.4米=()米()分米3元2角=()元0.4分米=()厘米7角=()元16.5元=()元()角

  2.在○里填上>、<或=。

  0.5○0.91.2○0.82.6○3.410.5○9.8

  3.把2.4、0.9、1.7、1.5、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在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3.2米,小高跳了2.8米,小军跳了4米,()跳得远。在100米比赛中,小明跑了15.6秒,小高跑了16.5秒,小军跑了16.9秒,()跑得快。

  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

  小组校对、交流。

  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有疑问的题目。

  5.作业:练习十第5题(前四个)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8

  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58-60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5题。

  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在体验多种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掌握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知

  1、认识面

  师:在我们的教室后面,有许多听课老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老师的到来。(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真热情。刚才我们两只手掌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师:伸出你们的手,用手掌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学生摸一摸)

  教师巡视后示范摸数学书封面的全部,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摸一摸。

  师: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摸一摸桌子的面。

  2、认识面积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教室看看你能找到那些物体的面。(ppt出示,指名交流)

  提问:黑板的面和五星红旗的面,有什么不一样?流动红旗的面和五星红旗的面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面有的大有的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提问:什么是面积呢?谁能说一说。(物体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PPT出示)

  例:凳子面的大小就是凳子面的面积。

  照这样子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和面积交上了朋友,接下来请同学们选两件身边的物体,摸一摸它们的面,比一比这些物体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交流)

  提问:这两位同学说的物体的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3、出示教材第58页下部的两个图形,提出要求:把其中的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蓝色。

  学生操作后,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是指哪个部分的大小?(涂有红色的部分),长方形的面积是指哪个部分的大小?(涂有蓝色的部分)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一些?为什么?

  启发:你能想办法验证上面所作的判断吗?(PPT验证)

  4、师:刚刚我们学会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那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指什么?正方形?圆呢?

  师:长方形的`面积是指(长方形的大小),正方形的面积是指(正方形的大小)……它们都是平面图形,所以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平面图形的大小 )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在纸上画一个平面图形,再于同桌比一比,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一些。

  6、你能比较出下面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大?哪个的面积小吗?叫学生先估一估,说明:运用观察法已经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你能想一想其他的方法吗?同桌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信封,借助老师提供练习纸上同样大小的方格子,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请学生上展台演示,数出红色长方形有16个格子

  适时提问:你是怎么数的?

  绿色长方形有15个格子,大家一起数一数。所以红色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比较面积大小的办法——数格子,(板书)

  师:接下来我们就趁热打铁,请你在练习纸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同桌比一比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为什么?点名学生上台展示,并且比较大小(我画的长方形有()个格子,我画的长方形有()个格子,所以谁的长方形的面积大,谁的长方形的面积小。)

  7、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看到这些图形,你想到了什么方法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用数方格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由于梯形图形的特殊性,鼓励孩子用割补的方法数出格子个数。再交流反馈。)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中国地图,老师介绍: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在这张地图上老师描下四个省,分别是江苏省、青海省、山西省、湖南省。你能用观察法比较出哪个省的面积大,哪个省的面积小吗?

  生:青海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师:老师告诉你们江苏省约10万平方千米、青海省约72万平方千米、陕西省约15万平方千米、湖南省约21万平方千米。看来同学们都具备了火眼金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找一张中国地图,比一比有关省份面积的大小。

  2、想想做做第5题

  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进行比较面积大小。试着让学生说一说。遇到图形大小的面积有争议的时候,引导学生只要说出面积大小差不多就可以了。

  3、生活中的数学

  看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老师在过年的时候绣了一副十字绣,量得它的长 40厘米,宽30厘米,老师想帮十字绣装上相框,相框至少长多少厘米?如果老师还想帮十字绣配上一块玻璃,玻璃得有多大呢?

  从题中,你知道什么?要求相框长多少就是求什么?口答

  要求配的玻璃有多大就是求什么呢?(玻璃的面积)

  可是玻璃不小心碎了……

  数学可真奇妙呀,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等着我们小朋友去一探究竟。

  4、小小设计师

  请你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是6个格子的图形,并用水彩笔涂上颜色。请你用你的画笔再借助你的数学思考,看看哪位小朋友画的图形既美观又新颖?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跟全班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后回答: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都有面,这些物体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学会了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有观察法,数方格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9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的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学具准备:彩笔、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创设问题情境:

  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生和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

  (出示P94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图表)

  这两张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看一看,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参加人数、每人的成绩等)

  2、探索解决问题:

  那你认为是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设法表示男、女生的套中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的说明问题)

  如果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较起来的确就很容易了。那么怎样才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试试看,然后说给大家听一听。

  先求男生的。

  A、通过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多补少”,为学生提供感性基础。

  B、揭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一般方法。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全班交流。

  为什么这里要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了吗?

  3、交流

  问题解决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表意见。(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些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中,男生的平均数是7个,这“7个”就说明了男生套圈的一般情况,我们也用它来和女生的情况进行比较。但这“7个”是不是表示每个男生都套中7个?(不是)

  二、想想做做

  “1”:让学生根据要求操作,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独立练习。

  “3”: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什么意思?(所有的队员身高如果变得同样高的的话,是160厘米,说明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有的超过160厘米)。

  “4”:注意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信息的能力。

  教学后记: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多亮点,学生的回答精彩极了。培养学生开展数学小辩论,学生们言词犀利,我眉开眼笑。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比较小数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逛商店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逛商店。我们先到食品店去逛一逛。在逛的同时别忘了记一记你所看到的食品的价格。(课件播放视频)

  师:你记住了哪些食品的价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回答,以此来复习小数的读法。)

  2、接下来我们到文具店去逛一逛。咦!这儿有三个文具店。这三个文具店分别叫“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 “豆豆文具店”,我们挨个进去瞧瞧。(课件3出示三幅图)

  (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对三家文具店的商品的价钱进行介绍。)

  二、探究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1)师:新学期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买一个铅笔盒,请同学们帮他拿拿主意,他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些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分析自己的看法。

  (3)问: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

  (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师完成板书:4.9元<5.1元)

  2、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了不起。

  3、我们的好友笑笑也还准备到这三家店里买些学习用品,你猜猜她可能会买什么?应该到哪家去买?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提出问题。

  (可能会买尺子,彩笔,书包,橡皮)

  ①“去哪家文具店买书包便宜?”

  (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师板书:8.2元<8.5元)

  ②“去哪家文具店买橡皮便宜?”

  板书:

  2.63元2.36元2.65元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先进行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进行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得出:

  2.36元<2.63元<2.65元

  4、小结:

  先观察这几组小数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元),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元)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角),以此类推。

  三、新知应用

  1、(第4页的第1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他们俩清点了自己的钱包,发现都还剩有很多钱。这是淘气剩下的,这是笑笑剩下的。(课件出示图片)

  说一说他们各自剩有几元钱?谁剩的钱多?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第4页的第2题)智慧老人看见同学们表现这么棒,也想来考考大家。

  (1)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并把结果填在课本上。

  (2)班内反馈时请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和自己判断的过程,让其他学生进行判断,并补充不同的判断方法。重点处理3.50元和3.5元的大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想法进行比较,总结出两个数是相等的。

  3、(练一练第2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三个新开的百货商店。(课件出示第2题图)

  (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然后读出各种商品的价格,并用几元几角几分进行口头表达。

  (2)解决“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3)如果要买牙刷,到哪个商店买便宜?如果买牙膏呢?

  四、总结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增添了许多智慧。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到几家商店看看,在商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要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这就叫“货比三家知好坏,价问三处知贵贱。”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1

  教学目的:

  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小黑板出示

  14+5954-2316×5230×4

  168÷830×20xx×1050×80

  2.完成复习的第1题

  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写上算式。

  23×58

  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

  完成复习的第3题

  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

  三、笔算

  小黑板出示:

  43×2125×2356×78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

  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

  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规律

  完成复习的'第3题

  集体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

  五、解决问题。

  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

  六、课堂作业。

  复习第2、4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2

  学习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法提示: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学习准备:

  课件、年历。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奖品,你们想不想得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年月日。那么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一个大月有几天?那几个月是小月,一个小月有几天?(出示课件1)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那我们再做一个小游戏,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手,再请小月出生的同学举手。

  3、 教师质疑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不举手?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个别学生说出他是二月出生的)。澳!原来是这样。

  4、 我们已经知道二月是个特殊月,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当二月是28天时,那一年就是平年,当二月是29天,那一年就是闰年。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设疑预习。

  1、认识平年、闰年。

  (1)看二月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看20xx年年历。说明二月是28天。

  问: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板书:再看20xx年年历。说明二月是29天。问: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板书

  (2)计算全年的天数。

  计算:20xx年全年有几天?小组合作。看哪一组的方法最简便?你能不计算说出20xx年全年有几天?

  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出示课件2)

  2、判断平年、闰年。

  (1)谈话:如果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怎么判断呢?现在老师既不看全年的天数,也不看二月份的天数,就能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们相信吗?

  (2)学生考老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年历卡考老师,学生只要告诉老师哪一年,老师就能说出它是平年还是闰年。当同学们还在觉得神奇时,老师告诉同学们:“其实,这里面有个小窍门,你想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三、展示互动,质惑解疑

  1、出示1993~20xx年各年二月的月历。(出示课件3)

  2、学生观察。(出示课件4)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

  4、分组计算。(出示课件5)

  一组:1993÷4

  二组:1994÷4

  三组:1995÷4

  四组:1996÷4

  五组:1900÷4

  四、学法引导,探究提升

  1、交流结果。

  提问:一、二、三、四组计算结果有余数吗?

  讲述:闰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要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就要看这一年的.年份数是不是4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果不是4的倍数,就是平年。

  提问:五组,1900÷4有余数吗?(没有)

  讲述:虽然它没有余数,但它不是闰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所以用“一般”、“必须”两个词来说明。通常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出示课件6)

  2、明确什么是公历年份。(公历是指阳历)

  3、想一想:为什么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而整百年的时候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呢?(出示课件7)

  五、学习总结 作业练习

  1、判断平年、闰年。(出示课件8)

  2、练习十二第1题。

  3、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平年和闰年:

  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二月29天, 全年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4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

  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交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学会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说说40÷2可以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屏幕呈现文字:有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得几根?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21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充分的'说一下)

  充分让学生回答如:a、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来是21;b、十位上得4是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个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

  同学们用小棒分一下,说一说你们一共分了几次,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找一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一遍,老师再用大屏幕演示一遍。

  2、那么63÷3可以怎样想呢?再让学生说一说。

  3、如果这4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根?

  1)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2)得数是多少?(让学生感悟口算的难度,可以找举手的同学说说,但大多数同学口算还是有难度)不像前面的题那样快的说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十位上不能一次分完,也就是出现了余数。)我们可以先借助小棒来分一分。想想,应该分几次?试一试!

  3)用小棒来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再找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再找个同学复述一下。

  4)尝试笔算:口算比较困难的题我们可以摆小棒,可是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摆出来,那就太麻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的另一个好朋友来帮忙了,它是谁呢?——竖式!竖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过程展示出来。你能用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板书除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开始询问:

  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呢?指着竖式,10×3=30,从总数中减去30,还剩下几?10,这个是10要写在被除数的下边,写在十位的下面,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呢?12根,12减去12得0,说明分完了。

  你能用这个竖式写一下,并边写边说!

  4、尝试练习

  1)9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进行的那个题吗?42÷2,这个的竖式也写一下。

  对比以上三个题,观察这道题与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数除完没有余数。)

  3)这三道题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分两步计算,从高位算起,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意义,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同桌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今天复习什么内容?(运算律)什么是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一些规律)

  2、出示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各运算律。

  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45+26=2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3×56=5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22+(78+45)=(□+□)+4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7×25×4=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5×67+45×33=(□+□)○4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回忆各运算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提问:我们在四年级一共学习了这五个运算律。你学哪个运算律时觉得最轻松,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个运算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运算律的字母表示式。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 c = a×(b×c )

  乘法分配律:a ×(b+c)= a×b+a × c

  减法性质:a-b-c = a-(b+c )

  除法性质:a ÷ b ÷ c = a ÷(b × c )

  二、查漏补缺,强化知识点。

  1、你觉得哪个运算律的'知识学习起来最难?为什么?

  2、举例比较,启发思考。

  (1)出示题组:125×(80×8)125×(80+8)

  (2)老师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在做时容易出错。

  (3)这两题你会做吗?请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3、基本训练。

  当个小法官: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

  ① 65+35÷7×6的第一步算65+35,这样很简便。()

  ② 101×46-46=100×46。()

  ③ 134×8=125+9×8。()

  ④ 25×(40×4)=25×40+25×4。()

  ⑤ 350÷50×7=350÷(50×7)。()

  ⑥ 125×7+3×125=125×(7+3)。()

  三、知识整理过程,构建知识联系。

  1、如果将这五个运算律的知识来理一理,分分类?你会怎么处理呢?(先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再汇报)

  在“乘法分配律”时,设问:乘法分配的表达式中即有乘法也有加法,你觉得分在哪一类合适呢?有不同的意见吗?

  2、刚才从运算方法上分成了两类,你能横向再看看、再理理吗?引导学生再从规律特点上继续思考。(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观察数、符号、式子的特点,理解相关运算律的特点。

  3、通过刚才的整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你还会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搞混淆吗)

  四、综合训练。

  1、关于乘法分配律的专项练习。

  (1)自主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各种题型。

  77×37+23×37156×37-56×3725×(40+4)25×(40-4)99×37+37101×37-37102×3598×35

  (2)汇报展示,学生口答。

  (3)通过训练,你有什么新收获吗?(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二是相关的解题经验。)

  2、星星水果店运进32箱苹果和48箱梨,每箱都重15千克。运来的苹果比梨少多少千克?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67-89-1125×32×125728×72÷3676×25+8×75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12-27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1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8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平移和旋转04-1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小数04-12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6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教案11-20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05-13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数学教案01-17

最新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