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0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8—11业信息窗2第1、2个红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出6~10个物体的个数,并能认、读、写10以内各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6~10各数的具体含义,理解序数,发展初步数感和符号意识。
3、会用6~10描述入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感受数学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6—10各数的含义,正确书写6—1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下课喜欢到操场玩吗?你们都去干什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希望小学看看那里的同学们下课都在干什么吧。(幻灯片展示)
师:仔细观察画面,操场上都有什么?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树、小朋友、足球、向日葵(后面的都观察到了)……(对于自觉运用数字进行表达的学生予以表扬)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出了这么多信息。那谁能提出一个与数学与有关的问题吗?
生:不会提问题……
师:不会啊,没有关系,老师先来提一个,仔细听好了:跑步的有几个?现在谁能向老师这样,提几个数学问题?
生1:大树有多少棵?
师:嗯,第一个提问,问的问题也非常好。(板贴)还有谁能提出问题?
师:向日葵有多少棵?(板贴)
生2:好,谁能接着提问?
生3:吊环,足球……(板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好,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下吧。从第一个开始,跑步的有多少人?(对板贴,跑步的人)
生1:6个!
师: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上来指一下。
师:6个物体我们可以用六个简单的图形表示,比如6个圆点。现在老师手里有几个圆点,谁能上来摆一下,其他同学数着看他对不对。
生:黑板摆一摆,引导其他学生数数。
师:还可以直接用数字6来表示。
师:你能把6用到生活中吗?(提示学生,比如六根粉笔)
生:六根铅笔,六本本子,六个苹果……
师:嗯,举出这么多例子,真厉害。现在我们接着来解决下一个问题,看看谁反应最快,表现最好。大树有多少棵?
生众:7棵
师:嗯,非常好,谁能上来数一数。
生1:黑板手指数,其他同学跟数。
师:可以对应接个小圆片?谁上来摆一摆?
生1:摆,其他数
师:来大家数数她摆的对不对?7棵树也可以直接用数字7表示。下面说一说生或中的'7。
生:7本书……
师:嗯。真会举例子,反应也很快,真聪明。下面我们接着解决我们的问题。吊环有几个?
生:现在手指着,跟同桌数一下,看看你说的对不对。
师:有几个?
生:8个。
师:几个圆点表示?表现最好的同学上来展示。大家数着对不对
生:摆8个。
师:大家看他对不对
生:对。
师:对应那个数字来表示?
生:8
师:好,反应真快。说一下生活中的8.
生:8朵花。
师: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快数数几棵向日葵?
生:9
师:摆一摆,联系生活
师:下面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足球有多少个?
生:10个
师:找同学上来摆一摆,联系生活中的10.
师:观看计数器操作,体验叠加过程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师:好了,黑板上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完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桌角上小包内防有学具,现在快速打开数出8个小蝴蝶。数完了的同住互相做下小老师检查一下,看看他数的对不对。
师:再数10个小苹果。
师:嗯。现在问题又来了。填涂圆圈。
活动四:6~10各数的书写。
同学们看刚才老师写的字好看吗?你想不想也写一些看看?
教师在田字格示范讲解6——10各数的写法,重点说从哪里起笔,哪里拐弯,哪里停笔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步骤:1讲解写法2像什么3手指比划4描红5本上写)
注意8的写法。反复练习,注意引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10的认识》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继续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
2、正确感知1至10之类数字的排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数字卡片1—10(打印)
2、四张实物卡(打印)
活动过程:
1、通过欣赏《数字歌》PPT课件,复习数字1至10。
1像铅笔细又长
2像小鸭水里游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称菜
6像哨子吹的响
7像拐杖咚咚咚
8像葫芦藤上挂
9像气球飞的高
10像铅笔加鸡蛋
2、复习数字1—10。
(1)教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教师:我们请来了几位数字朋友,看看都有谁?
(2)教师出示实物卡,请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并粘贴。
教师: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你把它找出来。
3、活动结束。
《10的认识》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三部分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说明
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
①刚才已经介绍过了,这一单元是由义务教材第一册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拆分得来的。教材的知识顺序和结构与义务教材相似,只是不再采用一个数一个数认识的方式,而是合并为三个部分。把6、7结合教学,8、9结合教学,10由于较特殊仍单独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②而且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的各个不同方面一起进行认识。
③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了一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相应的加减法,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
2.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单元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比较注意现实性。
①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原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其次,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有趣。如第72页用小鸡觅食的生动画面引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及算理。
③再次,教材除了在和计算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外,还在教科书的第46和57页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科书的第47页、第51页、第58页、第62页安排大量“用数学”的内容,还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习题。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数学都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各小节教材说明
1.6、7的认识及加减法。
1.16、7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6和7。教科书第42页,与1~5的认识相同,由打扫教室卫生的主题图引入――先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人物(6名学生,7个人,加上老师),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6和7,让学生认数6和7,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小棒。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43页,与1~5的认识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首次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借助点子图来比较数的大小,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义务教材中都是呈现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这里第一次将3个数排在了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5再增加1是6,6再增加1是7;6比5大1,7比6大1。
(4)第几。与1~5的认识不同的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让学生区分第6瓶和6条,第7瓶和7条,表明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将数的基数与序数含义同时进行教学。
(5)写数。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44页,我们设计了涂圆圈的方式,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有6的组成后的图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可能很有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的组成没有全部给出,通过操作分木块,给出了3组,提出一个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看到1组想到另1组,让学生联想,抛弃形式的东西,领会其相同的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也为加减法教学做准备。(与义务教材相比难度降低了,原来在教学5的组成的时候就让学生由4和1组成5、3和2组成5,联想出1和4组成5、2和3组成5。现在到7的组成时才不出全,才让学生联想。)
1.26、7的加减法。同义务教材相同,首次通过操作教学一图两式及写算式。教科书第45页,首先安排了摆小棒和摆圆片的两幅直观图,分别让两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的得出5+1=6、1+5=6和7-1=6、7-6=1两组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接着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去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的知识。
1.3生活中的数。在教科书第46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包括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1.4用数学。教科书第47页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画面是一个整体,用情境反映数学问题,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深入,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情境来列加减法算式。教科书第51页也安排了类似的用数学的内容。
2.8和9的认识及加减法。
1.18、9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8和9。教科书第53页,与6、7的认识相同,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图引入――数数的资源更加丰富了,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8和9,让学生认数8和9,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图片。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54页,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将相邻的3个数排在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7再增加1是8,8再增加1是9;8比7大1,9比8大1。
(4)第几。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也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不同的是让学生分别将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5)写数。与6、7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55页,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摆出8和9的组成,并且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要求比6、7的组成略高一些。
1.28、9的加减法。
教科书第56页,提供了一幅画有8个恐龙的图,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一图四式。接着在教科书的第57页,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再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在教学一图四式时,在教科书第56页,呈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教学要求与义务教材有所不同。老师们一定都很熟悉,原来义务教材要求学生能看着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现在教材中有的学生写出一个算式,有的学生写出二个加法算式,有的学生写出二个减法算式,有的学生写出四个算式,都可以,只要不错就可以。反映了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教学中老师应灵活掌握教学要求,不要试图在一节课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有过程的,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互通有无,互相启发学习数学知识
1.3生活中的数。在教科书第57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包括信封上的邮政编码、计算器键盘上的数字、电话机上的数字、街道小区编号、车牌号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通过这些内容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能用学到的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4用数学。教科书第58页安排了一组用数学的内容。画面是一个整体,用情境反映数学问题,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深入,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情境来列加减法算式。与6、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的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10的认识和加减法。
除主题图换成了和平广场放和平鸽与原来不同外,其它方面与义务教材相同。
3.110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10。教科书第64页,由“和平广场”的主题图引入――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10,让学生认识,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10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图片。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65页,同样是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与相邻的数9排在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2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9再增加1是10,10比9大1。
(4)第几。考虑到学生已经比较熟悉数的序数含义了,这里就没有象前面那样具体介绍。
(5)写数。与前面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满10要向进一,所以10的组成很重要。教科书第65页,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填出10的五种组成,再让学生推想出10的另外4个组成,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3.210的加减法。省去了学具拼摆等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计算,而且在计算5+5和10-5的时候,还取消了点子图,让学生直接想10的相应的组成算出得数。要求进一步提高,反映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
第69页第10题,统计拼摆小鱼用的黄色和红色三角形卡片的数量,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列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减法。关于小鱼头部的黄三角形算几个,有的老师问:“要不要求学生重复数?”我们认为在一年级(上)不主张重复数,义务教材也是在思考题中出现的。而且由于是用卡片拼摆出的鱼的图案,统计黄色三角形卡片的数量,所以不用考虑拼在一起的大三角形。如果学生算上了大三角形,也不能算错,应肯定他是对的,但不要故意引导学生去重复数。第11题,“图中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呈现了一幅学生们在农家小院里玩耍的情境图,这次是第一次出现给出算式让学生找情境的题,以前都是看图让学生列算式。而且在前面讲加减法含义时我们有过这样的渗透,让学生体会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老师们记得吧,学生拿着纸鹤走到一起的情境。现在是渗透不同的事情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简明。
3.3填未知加数。教科书第70页,通过事物的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里填几。
4.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科书第72、75页,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来解决,并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教材结构与义务教材相同,但在素材的选取及呈现方式上与原来相比更形象直观,更具有连续性。
例如在“加减混合”这一部分,我们呈现的主题图与义务教材相比更形象、直观而且与算式联系更加紧密了。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第75页,原来有4只天鹅,先飞来了3只,用4+3计算,现在有7只;后来又飞走了2只,再减2,下面配合给出算式4+3-2来计算。我们用连续的情境图清晰地表明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给出算式,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加减混合来解决,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建议
以上就是这一单元的内容,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活动。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数概念和相应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在每一小节之前都安排了一幅主题图,除了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在教学6、7的认识的时候,老师可充分挖掘画面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编写数的认识时,教材都是从数数、认数、数的顺序、相邻两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序数含义、写数、数的组成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认识的。教学当中老师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感受数的含义。而且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创设适当的情境,把学习活动变成一种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概念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材当中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通过学具拼摆计算;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在教学时老师应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教科书第82~83页,这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的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这些材料为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了学习线索。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有以下五个活动组成: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
在教学中,老师应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活动。不要把它变成一种单纯的看图说话或看图回答问题的学习材料,应该设计成学生的活动过程。在调查时,听了两节课都非常精彩,老师组织的好,学生配合的也好。老师在小组间巡视,每一组学生把这些活动都做了一遍,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活动,并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例如“数字谜宫”的活动,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们在书上画一画就完了,而是真的在教室的地中间画了一个数字谜宫,让学生去走一走。在活动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不想和前面的同学走同一条路,就想办法走出不同的路。整节课上下来非常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量很大,并且很愉快。
另外,教材提供的只是供学生活动的资源或线索,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增加,从而使活动从内容到实际更加适合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
《10的认识》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2、尝试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连线的方法勾画某一物体的外形。
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游戏,感受自己长大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设计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图片引入。
师:小朋友,黄老师的水果店里有很多不同形状的水果数字宝宝,想知道有哪些水果数字宝宝吗?
生:想。
出示菠萝数字宝宝。
师问:这是什么水果数字宝宝?
生:它是菠萝宝宝1。
师:这个呢?
生:这个是苹果宝宝2,(依此方法出示水果数字宝宝3、4、5、6、7、8、9、10。告诉幼儿这些水果数字宝宝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集体读一次。)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长大了,长大了,好不好?(好)
长大了做的事情可多了,会认字,还会做个小小设计师,上节课,我们班的小朋友就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新房子,今天我也请小朋友再做小小设计师,设计新衣服好吗?(好)。
二、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回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内容导入新知识。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子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的?(我们是按从数字小到大的把数字旁边点子连起来,新房子就成功设计出来了)
2、自由设计长袖衣服。
(1)、师:你们看这张图上有什么?(出示一张放大的红色大衣服设计图,引导幼儿说出上的点和数字。)
(2)、如果用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会设计出怎样的衣服呢?(让我们一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看看吧!(请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衣服,体验设计的'快乐。)这是你们自己设计的衣服喜欢吗?
3、出示衣服设计图请幼儿观察小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进一步理解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观察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
师:看看这张图上有什么?让我们从10开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找一找,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还要用手指旁边的小点子。
(2)、学习讨论按倒数的顺序连线的方法,激发幼儿设计小衣服的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手按倒数的顺序点了图片上的小点子,如果我们用按照倒数的顺序把这些点子连起来,会设计出什么样的衣服呢?谁愿意上来帮老师连一连(引导个别幼儿尝试示范)他是按什么顺序连点子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连点子的)他设计的是怎么的?
(3)、教师带领幼儿用彩笔按倒数的顺序把点子连起来。
三、实践操作设计房屋,感知数字10-1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
1、教师:小朋友要按顺序连小点,记得要用直线连哟!
教师:连好的小朋友按连的顺序用手点一点小点,还要读一读点旁边的数字,看看你设计出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把自己设计的房屋图展示要黑板上。
3、同伴通过手口一致地有序点数,达到互检的目的。
《10的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借助主题图让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
2、让学生知道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顺序。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题材的综合情境图。让学生在喜欢的活动中感序数的意义。另外,从操场上小朋友跑步的顺序,绿化带中的树木,使学生感知“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游戏场面,说一说图中做游戏的、看游戏的、操场上跑步的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图中还有哪些数,并提出数学问题。
二、你说我讲
1、出示红点标示的问题:
让学生数一数扎长辫女孩排在第几?并说一说:你是从什么方向数的,还可以从什么方向数她排第几?
2、小博士的问题
你还知道其他人排在第几?你是从什么方向数的?以进一步认识“第几个”的问题及数数的'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其他信息,如:运动员跑步的顺序、绿化带的位置等,加深对“第几个”的认识。
3、出示绿点标示的问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动员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体会到6表示6号,不是6个人或跑第6。
4、学习5——10的书写。
三、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周围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如:排队、住楼房等。
四、自主练习
完成练习中的1、2、3题。
《10的认识》教案6
目标
使幼儿认识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习辨别10以内的序数。
准备
1. 5盘贴绒苹果图片,每盘有1~5个苹果,每个盘子涂上不同的颜色;10个贴绒动物,10级贴绒台阶(侧面逐级变高的形状,以便于贴小动物),贴绒板。
2. 幼儿每两人5张数量为1~5的香蕉或其他水果的果盘图片。1~10的数字卡片每组一套。
过程
1. 认识10以内序数
(1)教师出示贴绒台阶和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数一数有几级台阶,几个小动物。接着把小动物逐个放上不同的台阶,请几名幼儿从下面开始数,说说10只小动物分别在第几级台阶。
(2)教师取下小动物,请10名幼儿上来每人拿一个放在不同的台阶上,分别说一说自己摆放的是什么动物,从下面开始数,摆在第几台阶,其他幼儿评判说得对不对。
2. 区分基数和序数
(1)教师出示贴绒果盘图片(不按盘内苹果的'数量多少的顺序,可以5以内任何一个数做开头),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有几个盘子,再说一说从左到右(或说从红盘子开始数)每个盘子的顺序。幼儿数对以后,教师再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每盘有几个,引导幼儿发现盘子里有几个水果和盘子在第几个是不一样的。教师提问,有几个和第几个一样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小结:有几个和第几个不一样,一个是说有几件东西,一个是说排在第几。
(2)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用手里的图片任意排队,互相说各个果盘的次序,并数一数各个盘中水果的有几个,进一步明确有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3. 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练习。
4. 翻数字、跳格子
教师把幼儿分成10人一组,玩跳格子的游戏。教师先在地上画几组10个连续的大格子,从1到10标上数字。各组幼儿按顺序在数字卡片中抽一张数字卡片,说出自己抽到的是什么数,然后按卡片上的数,一次一格,单脚或双脚跳到相应的格子里,直到组里所有的幼儿都跳进格子里。 《认识10以内的序数》
《10的认识》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相邻数。
2、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方法:
情景学习法、游戏法、操作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套、学具袋、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律动:一到十的手指操。
2、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
二、谈话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旁边和你挨住坐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指名说)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急着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出示数字卡片1——10)。
2、教师打乱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小朋友认读。
3、请小朋友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课件出示)
二、初步认识相邻数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 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把5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给5找邻居)
(3)出示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2、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两个相邻数,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3、师:数字宝宝很高兴,他想考考我们大家,我们来看一看他给我们出了什么题?(课件出示说一说练习,指导幼儿完成)
4、课件出示写有门牌号的房子,请幼儿说说邻居的'门牌号是几?
四、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游戏: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 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2、游戏<<智救羊羊>>
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我只是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游戏数遍)
六、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
1、活动<10以内的相邻数>是授课的第一课时。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朋友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
2、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游戏贯穿到教学当中。并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3、在活动的过程中,请小朋友为数宝宝找邻居的这一过程,我是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转换,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幼儿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相邻”的关系。
4、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宝宝操作,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探究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
《10的认识》教案8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48--49页整理和复习1--5
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1--10的大小顺序,区别基数和序数
3、巩固比较方法,正确比较多少,会熟练应用〈,〉、=
4、熟练掌握一图四式
5、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看图写算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完了一单元,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复习一单元的内容。
2、带领学生回忆
3、小朋友认识了哪些数?你们会顺数和倒数吗?抽学生数后全班练习
4、48页1,填完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数的规律
5、49页2,独立完成
6、49页3,独立完成
7、小朋友会比较大小,什麽时候用〈,〉、=呢?
完成48页4
二、练习
()○()=()
△△△△△
△△△△△()○()=()
○○○○○○○()○()=()
□□□□□□□□□()○()○()=()
★★★★★★()○()○()=()
★★★
课后记:
第22课时
教学内容:49页--51页6、7、8、9、10
教学目的:1、通过亲身经历,探索,感悟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整理方法
2、观察发现加减法表的一些规律
4、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观察发现规律
2、初步学会整理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整理的欲望
我们已经学习了0以内的加减法,谁来说说你辉酸10以内的`哪些加减法题?
学生说,老师板书
老师:看了这些算式,你想说什麽?
那我们今天就来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
二、经历整理的过程
1、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
2、整理加法表
(1)分小组合作完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交流
(3)学生填49页6
(4)出示加法表
观察:横看,你发现了什麽?
竖看,你发现了什麽?
除此以外,你还发现了什麽?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横看:得数分别是1、2、3、.........
竖看:几+1几+2...............
1+99+1等只是交换了位置
于是我们把45个加法算式分成两部分,是左边25道,右边20道,我们只要记住左边25道就可以了
3、整理减法表
(1)50页学生填
思考:横看,你发现了什麽?
竖看,你发现了什麽?
你还发现、了什麽?
讨论后交流
横看:2-几................10-几
竖看:几-1.................几-9
于是把减法表也分成两部分
三、练习
1、50页7
2、51页9
3、51页8、10
课后记:
《10的认识》教案9
教材简析: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通过学生们在校园活动的画面,以浓厚的兴趣数这些物体的个数。而且教材还把从综合画面里提取了物体,按个数从少到多排列在综合画面的下方,并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会写610这几个数字。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会认、读、写610各数和数的组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结合插图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喜欢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
教学难点:
会认、读、写610各数。
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学具盒、投影。
教法学法: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说出小朋友的位置,并且根据图片让学生大胆提出其他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运用学生的学习情绪,来和他们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教师检查学生对110的认识。复习15的写法。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
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扎辫子的女孩子排第几?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例如大树有多少棵?有几名跑步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同位互学的形式开展你说我答,教师巡视。然后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学生通过排第五排第一中的第明白1、2、310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形成基数和序数的初步概念。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片,跑步的小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进一步区分6号和第6的区别。指导学生自主提问:身上的8、10表示什么意思?
三、学习写数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610的形状及正确的书写方法。(可以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
2、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笔顺。困难学生个别指导。
3、把你写的数字给老师展示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最好。
4、把你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
四、教师小结。
现在我们把我们学习的110数一数,写一写。
五、课后作业。
读写110。
《10的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36页例1、2,37页课堂活动1、2、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一图四式
3、通过实践操作,掌握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4、感悟凑10
5、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知
请小朋友拿10只小棒,分成2堆,有几种方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3句化说图的意义
(2)学生用小棒代替笔,摆一摆,说一说
(3)写算式:3+77+310-710-3
(4)看书例1右图怎样填,并说算式意义
(5)全班交流
2、教学例2
(1)出示图,学生看图,理解图的意义
(2)摆一摆,学生用10个圆,分成2组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3)论:这样分有什麽好处?
(4)划一划,写一写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9+1=101+9=1010-9=110-1=9
.........观察,你发现了什馍?
齐读
三、课堂活动
1、37页1
2、2、找朋友游戏
凑10,学生拿卡片,看和谁凑10
3、37页3
课后记
第17课时
教学内容:38--40页练习四
教学目的:1、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数学思维
4、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对10的口令
二、练习指导
1、出示38页1的`图
(1)(2)两图根据算式中给的一个数,在说意义
(30图有四种图意
(5)图告诉了什麽?要求什麽?学生交流后列算式
全班说四图的图意和算式
2、39页2、4
定时计算
3、39页3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后再比较。
4、40页5
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问:5+(-)=1010-()=4()-9=1
你是怎样想的?
5、出示40页6题图
(1)老师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思。
(2)老师示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课后记:
《10的认识》教案11
活动目标:
引发幼儿学习单数双数的兴趣。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单数,双数磁性字卡,红包,1元硬币一个,1元纸币一张,1到6数字磁性卡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
二,话题引入
教师出示红包教师:这是什么?(红包)是的,红包,过年的时候长辈们都会给我们小朋友一些压岁钱,有了这些压岁钱,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你想要买什么呢?
幼儿:xxxx
教师:嗯,有想买xx那我们上哪儿去买这些东西啊?
幼儿:......
教师:是的,那小朋友有没有听说过两元超市啊?(听过或没听过)那你们想想,什么是两元超市啊?(幼儿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超市里面有很多很多东西卖,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通通多少钱啊?(2元钱),这就是两元超市。你们想不想和郑老师一起去逛超市啊?(想)展示PPT(5元代币劵)老师准备了一张代币劵,几元的啊?(5元的)你怎么知道啊?(幼儿各抒己见)教师:像这种圆圆的,硬硬的,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硬币)那这种软软的,纸的,叫什么啊?(纸币)像这种圆圆的,硬硬的硬币一共有几个?(5个)那这张代币劵就是几元钱的啊?(5元)嗯,刚刚老师说了要带小朋友一起去逛两元超市的,那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样买东西的?
老师先用两元买xx再用两元买xx最后剩下几元?还能买吗?差几个?
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几张代币劵(PPT课件),是一元到六元钱的,小朋友也想想,圈一圈,看看你的代币劵能买到几样东西?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看看你画的和小伙伴画的是不是一样呢。
讨论结果。收好代币劵和笔。
1、哪几张是两元两元的花刚刚好花完的?像这种两元两元的花,刚刚好花完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双数2,哪几张是两元两元的花没花玩的?没花完的剩几个?像这种还剩一个的.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单数。
小结:单数有哪几个?双数有那几个?
三,游戏
今天我们认识了单数和双数这两个好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庆祝一下吧。老师把代币劵上的数字宝宝请来和大家一起玩游戏。游戏规则:我出单数小朋友自己抱自己,我出双数小朋友和小伙伴们抱一起。
四,结束
我们带上代币劵排好队一起去逛超市吧?(播放PPT最后一页)
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0的认识》教案12
设计意图
数字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而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中班幼儿对于“序数”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序数的认识是零散的、无意识的。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对序数有更系统、更深层地认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6-10的序数,了解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并能正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
2、发展幼儿观察、理解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愿望,体验学习序数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2、难点:能从不同方向排列物体的次序。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学PPT,音乐《郊游》、《火车快飞》。
2、幼儿:房子展板和数字贴纸人手一份、每人一张写有1——10任一数字的“车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郊游》入场。
2、谈话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幼儿:春天)对了,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谁要一起去?(幼儿:我们要去。)那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基础部分:
(一)、创设情景,引出序数。
1、创设情景故事,引出问题,抛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播放PPT)小朋友看,我们到了。这是一片美丽的森林,听说在这片森林里呀有一群非常好客的小动物!它们知道小朋友今天来森林玩,赶紧出来迎接呢!哇!谁来了?
(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2、观察动物排列次序,复习5以内的序数。
(1)师:(播放PPT)看这是谁?(老虎)还有谁呀?……(依次认识五只动物)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幼儿:五只)请小朋友告诉我,哪只动物排在第一位?(幼儿:老虎)谁排在第2位呀?(幼儿:小猪)你是怎么数的呢?(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从左往右数的,那我们用这样的箭头表示(出示从左往右的箭头标志),让我们一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数数吧。 老虎排在第一位,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呀?
(2)依次提问:XX排第几位,用数字几表示?
(3)知识小结:我们把小动物排列的次序用数字表示出来了,一个数当用来表示物体排列次序时,叫做序数。
3、观察动物排序,认识6-10的序数。
师:(播放PPT)哇!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是谁?小鸡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猫又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依次提问五只小动物的排序,感知序数6-10)
(二)、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1、师:刚才小朋友都是从左向右数的,现在小箭头的方向变了,你来数数看,会发现什么秘密呢?
(依次请幼儿按从右向左的方向说说小动物分别排在第几位,PPT出示两种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对比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知识小结:序数真有趣,当方向发生改变,它也跟着变了。
3、师:“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动物还跳起了舞,它们变成了一竖排,小朋友们看小牛排在第几位呀?你是怎么数的呢?”(引导幼儿说出从前往后。PPT相应箭头标志。)
依次提问几只小动物排在第几位。
师:“还能怎样数?”(引导幼儿说出:从后到前。PPT出示相应箭头标志。)
师:“数数看小猫现在排第几位了?(幼儿:第四位)
知识小结:原来方向发生变化,序数真的会跟着变呢。
教师分别指出几个小动物,请幼儿说说它们排在第几位。
(三)、操作活动,理解序数。
1、引导幼儿运用“第几层”的形式帮小动物找家。
师:“跳完舞小动物们都累了想回家休息一下,老师听说动物们住在丛林中最高的.楼房里,(出示楼房的展板)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好高的楼房呀,你们知道有几层吗?我们一起数数吧?”(幼儿:1、2、3……10层)“每层有几间呢?”(幼儿:1间)“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动物们的家分别在几层吗?请小朋友将小动物家的楼层序数贴在它们楼层旁边的圆圈里。
2、幼儿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检查。
3、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并小结。
三、结束部分
师:小动物都回家了,我们也回去吧!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椅子底下的车票,上面的数字代表你要在哪个站台上车,现在小朋友往后面看看,这里有10个站台,等会请你按照车票上的数字到站台排队等候火车。(提问几个小朋友,请他们找找自己应该在哪个站台候车)
请幼儿根据各自的车票找站台。
播放音乐《火车快飞》幼儿依次搭火车回教室。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条理分明,层层深入,能很好完成活动目标。我先创设了“郊游”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利用小动物排队,复习5以内的序数,巩固幼儿对“序数”这个定义的理解。然后,从“序数”的方向性入手,从多个角度让幼儿了解按不同的方向同样一种物品的序数是会发生变化的。再通过让幼儿操作材料,加深对“序数”的认识。运用游戏让幼儿进行巩固,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将“序数”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戏化。最后运用游戏让幼儿进行巩固,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将“序数”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戏化。
《10的认识》教案13
目的
要求1、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2、理解10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3、大胆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
准备
每张座位上贴上1-9的数字,每人一张胸卡(有数量不等的小动物)、大色子一个
活动过程: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进场)(2)游戏:找座位,根据胸卡上图片的数量找相应的座位号。
师:我们每人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只?那要去找数字几呢?9只刺猬找9号座位,这就是对号入座)请你看看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动物应该找几号座位?
(3)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相互检查验证。
师:请你用'几只动物找几号座位'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请你们相互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
评析: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兴趣,活动中对号入座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复习9以内数物的匹配。
2、学习活动,认识数字10(1)复习9以内的数量师: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公园吧!草地上有什么?(柳树)有几棵?河里有几只鸭子?有
几棵桃树?飞来了几只蝴蝶?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谁的卡片上也有和它一样多的小动物请上来。
(2)认识数字10并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师:看天上飞来了几只燕子?(9只)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合起来有几只燕子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目测数群)10只燕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10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10)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10永远1在前,0在后面);数字10除了可以表示10只小兔,还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上哪样宝贝正好是10?
(3)游戏:掷色子,通过数数、认认、巩固10以内的数量。
游戏玩法:先由教师掷色子,看最上面的一幅图,如果掷到的是图片,请每个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如果的是数字,请您找到相应的图片.(幼儿游戏3-4次)评析:通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看公园美景,先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在新授认识数
字10时,教师运用合起来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10的由来。活动中还运用掷色子的游戏通过观察、数数、比较找出相应的卡片帮助孩子感知10以内的数。
3、个别操作活动:变成一样多(1)要求:教师出示范图,请幼儿根据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使圆点的总数和数字相等。
(2)个别讲评:观察幼儿的作业情况,出示错误的进行视频讲评。
评析:幼儿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巩固了对10的数物匹配,同时活动中孩子的自我检查和同伴检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四、游戏:数糖果。巩固感知10以内的数量,拓展幼儿思维。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棒,我也有奖品送给你们呢!奖每个小朋友10粒糖,请你想一想,如果不满怎么办?如果多了又怎么办呢?完成后请给后面的老师检查,分享糖果。
评析:分糖游戏达到活动的高潮,增加了活动的难度。再次让孩子在操作中寻找让数物对应(相等)的办法,或添或去,给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空间。
《10的认识》教案14
看图连线,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连的?
看数涂Ο,独立完成,同桌互相交流。
看图写数,并分组说一说各有几个?
动手操作,排一排,读一读。按一定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字娃娃排队。
让学生先独立数一数,再写一写。
看数补画出缺少的花。
二、几个和第几个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数一数第一排从××同学到××同学一共有几个小朋友?(5个)从前往后数,第5个小朋友是谁?这里的“5个”和“第5个”一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知识—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出示排队买票图,谈话,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请用一句话说出来。
2、数一数有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无帽子排第几?
3、排第2是谁?第5是谁?
4、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个人?排在第4个的是哪个人?
5、谁能说一说刚才排在第一排的.5个小朋友和第一排中的第5个小朋友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自主探索、应用新知;
1、指名说说自己座位的一排中有几个人,你的座位在第几个?
2、请5个小朋友站在前面。
前后排,一共几个人?从前往后数,第1个是谁?第4个呢?
左右排,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一共几个人?从左边起,第1人是谁?××排在第几?
(四)巧妙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1—5题。
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10的认识》教案15
认识数字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2;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1-2;
4、会写1和2;教学重、难点:写1和2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1-2 20分钟,写1和2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 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
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
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
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
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认识数字3、4和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3-4;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3-5;
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
写3、4和5。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 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
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
三、巩固练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四、作业写3、4和5各8排。
:有些孩子3和5写不好,有些孩子喜欢用以前的手势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以后用手指算数时更加方便,要求学生用大拇指表示5。
认识数字6和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6、7;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6、7;4、会写6和7。
教学重、难点:
写6和7。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数字卡片6和7、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6-7 20分钟,写6、7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1--5。
2、请生用点点表示1--5。
3、看点点表示数字。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看图填数字。
6、按顺序填顺序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6(出示课件)。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6像什么?(6像口哨吹得响)(出示课件)谁会写6?来数数有几只口哨?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7。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口哨?谁还能数出7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7像镰刀割小草)(出示课件)数镰刀。
三、巩固练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6、7。
四、作业写6和7各8排。
:学生基本上都会写,但"7"有少数同学会写反。
认识数字8、9、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8、9和10;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8、9和10;
4、会写8、9和10。
教学重、难点:
写8、9和10。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数字卡片8、9和10、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8、9和10 20分钟,写8、9、10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件)数喜羊羊,青蛙,鸽子。
2、看尺子填数字。
3、数珠子。
4、看点点写数字。
二、新授1、(出示课件)数一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吊环?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 分别引出8、9、10。
2、指名生上来写数字。
3、指名根据数字画点点。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数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抢答某数的前后是几?
三、作业写8、9、10各写了5排。
:8很多孩子写不好,有的能连写,有的不能连写。9的孩子写得真的像个球。有部分孩子把10写反。
【《10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10的认识》教案优秀09-26
认识9和10的教案模板01-21
小学数学认识数字10教案01-08
大班教案认识a的教案10-10
认识光的教案04-28
《圆的认识》教案04-30
《分米的认识》教案05-15
0的认识教案05-11
《认识前后》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