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比的应用教案

比的应用教案

时间:2024-05-22 08:26:52 教案 我要投稿

比的应用教案精品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的应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的应用教案精品15篇

比的应用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101页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做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解答一半用图画一半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为正式学习解答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准备,图文应用题。

  教具准备

  主体图和小棒

  教学重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9+3= 9-4= 19-9= 9+6= 9+8= 9-9= 10-9= 9+9=

  2. 9+7,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填在书上。

  二. 新授课

  1. 出示课本101页的例3的主体图。

  (1)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有什么?(乐队有5人)又告诉我们什么?(唱歌的有9人)要我们求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已知条件。题目中要我们求什么叫做问题。

  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第二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师:我们现在已学过的题目,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请大家同桌的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问题。

  (2)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因为是把唱歌的人和乐队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小学数学教案《图文应用题》。)

  列式:9+5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一半用文字表示的应用题叫图文应用题。(板书课题)

  小结:我们以后做这样的应用题时,都要首先看清楚题中告诉我们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算式来。

  (3) 9+5怎样计算呢?

  请同桌的同学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讨论9+5怎样计算。

  9+5=14(人)

  教师:在14后面写有“(人)”,这“(人)”是单位名称,应用题解答完后都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2. 完成课本101页的做一做。

  出示主体图。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原来有9个,小朋友拿来6个南瓜。)

  请大家把这道题的两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该怎样列式。

  列式:9+6=15(个)

  提问9和6分别表示什么?得出15个,这15个表示什么?15后面括号里的`“个”表示什么?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1题。要求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9+3=12(只)你是怎样计算的?

  2.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 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同?

  汇报: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用图和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比的应用教案2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连续比较多、少或几倍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推理过程,并能正确解答,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学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对比练习

  1、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对比

  ⑴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下面两题。

  ①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数学得了多少分?

  ②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英语比数学少得3分,英语得了多少分?

  ⑵提问:第①题怎么做的?第②题怎样做的?

  ⑶提问:为什么第①题只要一步,第②题要用两步算?

  2、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②提问;这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③第①题是怎样想的`?第②题呢?第一步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为什么第①题先用加法算,第②题要先用乘法算?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九第7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用减法,第二步用加法?

  2、练习十九第9题

  让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十九第12题

  让学生先讨论,再口答结果。

  四、全课总结

  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首先要先看条件去想能求的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想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正确地列出算式解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8、10、11题

比的应用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 数量 = 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 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 × 5 = 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三个条件改为“ 6个、9个、 12个”,问题不变,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为什么?

  2.将第三个条件改为“200元”,问题改为“可以买多少个书架?”成为例4.

  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 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0÷25=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 ÷(75 ÷ 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改为“400元”、“800元”、“1000元”,问题不变,应该怎样列式?

  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 ÷ 2 = 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35 × 7 = 245(千米) 70 ÷ 2 × 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 ÷ 5 = 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1750 ÷ 50 = 35(时) 1750 ÷(250 ÷ 5)

  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教师提问:比较例3、例4和试做(3),每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

  2.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A.300 ÷ 5 × 720 B.720 ÷(300 ÷ 5)

  C.720 ÷ 5 ÷ 300 D.720 ÷ 300 ÷ 5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A.300 × 5 × 15 B.300 ×(15 ÷ 5) C.300 ÷ 5 × 15

  (3)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某食堂4天用大米800千克,照这样计算,1600千克大米够吃几天?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

  2.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要糊154个纸盒需要多少个同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到底有多少解法

  活动内容

  用多种方法解答“归一应用题”.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活动过程

  1.出示讨论题: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千克,照这样计算,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多少千克?

  2.小组合作,用多种方法解答;组间可进行比赛,看哪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3.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正归一法:先求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 200÷500×1500

  (2)反归一法:先求要榨1千克花生油需多少千克花生? 1500÷ (500÷200)

  (3)倍比法:先求1500千克花生是500千克花生的多少倍? 200×(1500÷500)

  (4)列方程,解:设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x千克..1500÷X=500÷200

  (5)假设法:假设1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千克,那么,1500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200×1500千克,再根据实际÷500即可.200×1500÷500

  4.集体交流探讨,达到共同提高.

比的应用教案4

  目标:

  1. 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

  2.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准备:挂图,算式题卡片。

  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幼儿回答)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又开始招收新的小朋友了,如果你们也想加入快乐数学大本营,就先要通闯过三关快乐数学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游戏:阳光快车

  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朱老师告诉你,我的汽车7点开。)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列好算式并算出得数(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四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4+3=7

  3、出示图片,请幼儿发挥想象把图片编成一段话,举手回答问题。

  4.小结: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讲的都叫应用题,每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起码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要提出一个问题。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抢答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看图编应用题,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大家想一想,编一编。

  1. 教师出示计算卡片,请幼儿根据卡片自编应用题。

  2. 提问个别幼儿。

  五、幼儿每人一张算式题卡,编出应用题说给父母听(每人编2题),编对的幼儿到老师处领一面红旗,表示闯关成功。

比的应用教案5

  练习要求:

掌握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的方法;体会到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的能力。

  练习重点:

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列方程解答下列各题。

  (1)45的3倍与x的3倍的`和等于240。

  (2)什么数的2倍比20多4?

  2.买3支铅笔和4本练习本,一共用去2.76元。已知每支价钱是0.12元,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多少元?

  3.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16厘米,长是多少厘米?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八第12题。

  做题前,先让学生做这道题: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一个码头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船每小时行19.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5.5千米。航行了5小时,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做完后,再做第12题。

  方法一:19.5×5+5x=225。

  方法二:5(19.5+x)=225。

  方法三:225-5x=19.5×5。

  2.练习二十八第13题。

  让学生同时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订正时,让学生说说6.28

  +3.72-6.28和0.78×1.9+0.22×l.9是怎样算的?后一题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练习二十八第14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加上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有:2x+32=17,x=4。

  三、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八第9~11题。

比的应用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第60页例6

  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相向运动求路程的应用题基础上,掌握相向运动求相遇时间的方法并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卡车每小时行50千米,吉普车行完这段路程需5小时。

  (1)吉普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汽车3小时行多少千米?

  (3)行完全程汽车需几小时?

  (4)行完全程卡车需几小时?

  2.列式计算。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3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提问板书:

  50×3+40×3(50+40)×3

  要求学生说出第二种思路的数量关系:速度和×时间=路程

  二、新授。

  1.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相向运动中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向运动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板书课题:相向运动求时间)

  2.出示例6。

  甲乙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甲乙两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要求: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投影出线段图。

  问:(1)这道题是不是相遇问题?为什么?

  (2)例6与复习题比较,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分析数量关系:

  (1)小东和小英两人每分一共走多少米?(50+40=90(米)即“速度和”)

  (2)他们相遇时所走的路程和就是什么?(就是两地的距离270米)

  (3)那么要求他们几分相遇就是求什么?(就是求他们几分走270米,即求270米中有几个90米)

  指导学生看书第60页看解答过程:

  问:(1)第一步50+40=90(米)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出两人每分所行路程的.和?

  (2)第二步270除以两人每分所行路程的和又表示什么?

  指出:270米是两人走的总“路程”、(50+40)=90(米)是两人每分的“速度和”,求得的3分是两人“相遇时间”。

  归纳得出: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0页做一做。

  2、两个码头间航程长832千米,两只轮船同时从两个码头相对开出,客轮每小时行28千米,货轮每小时行24千米,经过多少小时可以相遇?

  3、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边对挖一条水渠。甲队每天挖48米,乙队每天挖52米,这条长800米的水渠,多少天可以挖通?挖通时两队各挖了多少米?

  4、两列客车同时从相距53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比乙车每小时多行6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5、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726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列火车开出1小时后,一列客车从广州出发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7千米,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四、课后作业。

  练习十四第5、6、7题。

比的应用教案7

  教学目标: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蔬菜基地,第一季度收蔬菜30万千克,第二季度收蔬菜39万千克。

  1、根据算式提问题。

  30÷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算式画出线段图,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让学生明确:要画两根线段;表示单位“1”的线段一般都画在上面,比较的线段画在下面;问题用?或()%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3、出示新的`问题:第二季度的蔬菜产量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

  二、呈现问题,探究新知

  1、理解问题,思考:把谁当作单位“1”,谁与单位“1”在比较。

  2、把问题在原先的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并说一说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3、:求第二季度的蔬菜产量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就是求第二季度蔬菜产量比第一季度增产的是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几,简单地可以概括为“增产的产量是第一季度的百分之几”,先求出增产的产量,再除以第一季度的产量。

  4、列式:(39-30)÷30=9÷30=0.3=30%

  5、对比问题、算式、线段图,指出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6、如果把问题换成“第一季度的蔬菜产量比第二季度少百分之几”,又应该如何解答?

  画线段图,把问题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

  7、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说说算理。

  8、试一试:

  向阳商场一月份营业额是万元,二月份营业额是250万元。二月份营业额比一月份增长了百分之几?一月份营业额比二月份少百分之几?

  要求:把问题改变成:( )是( )的百分之几?并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三、巩固新知,迁移应用

  1、基本训练

  练一练1,

  补充几道线段图的练习,加强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

  2、迁移训练

  (1)一块铜锌合金重20千克,其中含铜16.4千克。这块合金的含铜量是百分之几?含锌量是百分之几?

  (2)一个工程队原来每天修路2.4千米,现在每天修路3千米。增加了百分之几?

  (3)一个铅笔盒原来卖20元,现在降低了5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四、全课

比的应用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优选策略教学。

  教学重点:

  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请学生说说学校的教学大楼有几层?每层有几间教室?数一数,我们教室有几张桌子?你是怎么数的?

  2.学生反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第层有多少张桌子?一共有几个教室?一共有几张桌子?)

  4.教师指出: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大家都能解决,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3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1.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组织汇报交流。

  2.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列综合算式,完成例题板书。

  4.小结:求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图书馆问题。

  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放了40本?

  2.提问:根据这些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五、作业

  作业本p17

比的应用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图片:练习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习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习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比的应用教案10

  一.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1.出示学校各个兴趣组的活动情况。航模组18人美术组25人数学组

  2.引导思考,提出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现实情境,将数学问题寓于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要知道数学组有多少人,你有什么好办法?生自由回答,师小结:要知道数学组的人数,必须补充一个和数学组有关的条件。出示所有条件。如果要把这些条件分类,你准备怎么分,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出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少人

  航模组的人数比数学组少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多人

  数学组和航模组、美术组的总人数学组的人数是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的倍数一样多

  师小结:如果补充的是左边的这些条件,要求数学组的人数所需要的条件就直接告诉我们了,只要用一步就可以求出来了;如果是右边的条件,要求数学组人数的条件就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把和数学组有关的条件求出来再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就从大家补充的这些条件中选出三种情况,一起来研究一下。选出三种情况:

  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少人

  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多人

  数学组的人数是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的倍

  谁来完整地这三个题目叙述一下。

  2.学生尝试独立解题这些题如何解决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选出一个最想解决的问题,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伙伴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小组讲座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装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4.观察比较提示课题提问:

  (1)这在三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说一说为什么这两题都用两步计算?

  (3)为什么都在求数学组的人数,而解题方法却各不相同呢?

  (4)刚才这几题都是先求航模组和美术组的总人数,观察这几题是不是也要和他们总数比呢?出示: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差少人

  数学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和美术组的差多人

  数学组的人数是航模组和美术组的差的倍

  生回答后小结:如果是数学组的人数是和两组的总数在比,就要先求出他们的和,如果是和差在比,就要先把差先求出来,然后现进行计算。象这样的两步应用题还很多,但不管这些问题怎样变化,都要先把和问题有关的条件求出来,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百合花有3朵,玫瑰花有5朵,睡莲有8朵,太阳花比百合花和玫瑰的总数多2朵。太阳花有多少朵?

  学生独立完成。

  问:如果3+8=1111+2=13,条件怎么改?

  2.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各式各样的比赛,比如跳绳比赛。

  (1)指名说说能跳多少下?

  (2)互相提供住处猜猜能跳多少下?

  (3)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猜猜老师能跳多少下?

  3.大家都知道,如果谁表现好,老师就会给他加上红五星。现在,三(6)班的几个小朋友正在为比谁的红五星最多吵了起来,我们一起去帮他们分清楚,好吗?明明说:我有5颗星兰兰说:我有3颗星亮亮说:我的星数比明明和兰兰的总数少4个小刚说:我的星数是兰兰的3倍小红说:我的星数是明明和兰兰总数的3倍大家讨论一下,谁的星数最多?并说明理由。[评析:本环节的练习设计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不确定性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最后一个练习题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求异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四.全课总结,知情并举

  师: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对老师有什么建议?[评析: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信心等,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比的应用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

  (3)一条路,已修了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

  (5)甲数比乙数少 。

  2、口头列式:

  (1)32的 是多少? (2)120页的'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1) 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 )=80× =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 )=75×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课后反思: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比的应用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能通过阅读理解读懂题目中文字叙述所反映的实际背景,领悟其中的数学本,弄清题中出现的量及其数学含义.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背景,进行数学化设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调动函数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

  (3)能处理有关几何问题,增长率的问题,和物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2、通过联系实际的引入问题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某些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体现了函数知识的应用价值,也渗透了训练的价值.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函数思想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本小节内容是全章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一节的出现体现了强化应用意识的要求,让学生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实际中去,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是本小节的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本小节的'难点.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常用到函数的知识有:函数的概念,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对数概念及其性质,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在方法上涉及到换元法,配方法,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思方法..事业本节的学习,既是对知识的复习,也是对方法和思想的再认识.

  教法建议

  (1)本节中处理的均为应用问题,在题目的叙述表达上均较长,其中要分析把握的信息量较多.事业处理这种大信息量的阅读题首先要在阅读上下功夫,找出关键语言,关键数据,特别是对实际问题中数学变量的隐含限制条件的提取尤为重要.

  (2)对于应用问题的处理,第二步应根据各个量的关系,进行数学化设计建立目标函数,将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概括,抽象为数学问题,最后是用数学方法将其化为常规的函数问题(或其它数学问题)解决.此类题目一般都是分为这样三步进行.

  (3)在现阶段能处理的应用问题一般多为几何问题,利润最大,费用最省问题,增长率的问题及物理方面的问题.在选题时应以以上几方面问题为主.

  教学设计示例

  函数初步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常见函数的性质及平面几何有关知识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把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应用问题的阅读分析和解决.

  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式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b

  一、提出问题

  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而实际问题中又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刚刚学过的函数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就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几个应用问题.

  问题一:如图,△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在直线的左方被截得图形的面积为,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板书)

  (作为应用问题由于学生是初次研究,所以可先选择以数学知识为背景的应用题,让学生研究)

  首先由学生自己阅读题目,教师可利用计算机让直线运动起来,观察三角形的变化,由学生提出研究方法.由学生说出由于图形的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应分类讨论.分界点应在,再由另一个学生说出面积的计算方法.

  当时(采用直接计算的方法)

  当时(板书)

  (计算第二段时,可以再画一个相应的图形,如图)

  综上!

  此时可以问学生这是什么函数?定义域应怎样计算?让学生明确是分段函数的前提条件下,求出定义域为.(板书)

  问题解决后可由教师简单小结一下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步骤(1)阅读理解;(2)建立目标函数;(3)按要求解决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看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某工厂制定了从1999年底开始到20xx年底期间的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两个三年计划,预计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则第二个三年计划生产总值与第一个三年计划生产总值相比,增长率为多少?(投影仪打出)

  首先让学生搞清增长率的含义是两个三年总产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问题转化为已知年增长率为,分别求两个三年计划的总产值.

  设1999年总产值为,第一步让学生依次说出20xx年到20xx年的年总产值,它们分别为:

  20xx年20xx年

  20xx年20xx年

  20xx年20xx年(板书)

  第二步再让学生分别算出第一个三年总产值和第二个三年总产值

  =++

  =.

  =++

  =.(板书)

  第三步计算增长率.

  .(板书)

  计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关于增长率问题的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指出关于增长率的问题经常构建的数学模型为,其中为基数,为增长率,为时间.所以经常会用到指数函数有关知识加以解决.

  总结后再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问题三:一商场批发某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个80元,零售价为每个100元,为了促进销售,拟采用买一个这种商品赠送一个小礼品的办法,试验表明,礼品价格为1元时,销售量可增加10%,且在一定范围内礼品价格每增加1元销售量就可增加10%.设未赠送礼品时的销售量为件.

  (1)写出礼品价值为元时,所获利润(元)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2)请你设计礼品价值,以使商场获得最大利润.(为节省时间,应用题都可以用投影仪打出)

  题目出来后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找出关键量.再引导学生找出与利润相关的量.包括销售量,每件的利润及礼品价值等.让学生思考后,列出销售量的式子.再找学生说出每件商品的利润的表达式,完成第一问的列式计算.

  解:.(板书)

  完成第一问后让学生观察解析式的特点,提出如何求这个函数的最大值(此出最值问题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方法也是学生不熟悉的)所以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教师可适当提示,如可以先具体计算几个值看一看能否发现规律,若看不出规律,能否把具体计算改进一下,再计算中能体现它是最大?也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最大值的概念来解决问题.最终将问题概括为两个不等式的求解即

  (2)若使利润最大应满足

  同时成立即解得

  当或时,有最大值.

  由于这是实际应用问题,在答案的选择上应考虑价值为9元的礼品赠送,可获的最大利润.

  三.小结

  通过以上三个应用问题的研究,要学生了解解决应用问题的具体步骤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2.9函数初步应用

  问题一:

  解:

  问题二

  分析

  问题三

  分析

  小结:

比的应用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范例,知道加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图片,初步学会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3可以分成1和?”

  生答:“3可以分成1和2”

  老师接着问:“1+2=?”

  生答:“1+2=3”

  老师问:“4可以分成2和?”

  生答:“4可以分成2和2”

  老师问:“2+2=?”

  生答:“2+2=4”

  二、谈话引入:

  1.老师碰到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他有一道难题解决不了,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出示例题:草地上有2只小猫,又来了1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

  小朋友帮中班的小同学解决了难题,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2.师问:刚才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字?还问了什么问题?

  生答:讲了小鸡这件事,告诉我们2和1两个数字,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鸡?

  师问:那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2+1=3)那么2代表什么?1代表什么?3又代表什么?

  (出示课件)

  3.师:刚才的活动中,有一件事情,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个活动叫编应用题。也就是说,应用题的结构包括:说一件事情,有2个数字,还要提一个问题。(出示纸卡)

  三、看图编应用题:

  1.师:再来看一组图片,请你们观察图上的内容,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请小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

  幼儿说出后,把应用题再读一遍,加深印象。

  2.再出示一组图片,老师和幼儿一起编应用题。

  河里有2条小鱼,又游来2条小鱼,一共有几条小鱼?

  幼儿重复读应用题,加深对其结构的认识。

  四、分组练习:

  每组发一张图片,请各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编题念给大家听,老师给予指导,然后请全体幼儿读应用题。

  五、游戏:击鼓传花。

  六、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下课后我们把它们都编出来,好吗?(结束)

比的应用教案1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2n+1,2n-1;2n-1,2n-3;……(n表示整数).

  2.例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2)设元(几种设法) .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x+2, 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另一奇数为x+1; 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2x+1.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一)

  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x+2,

  据题意,得x(x+2)=323.

  整理后,得x2+2x-323=0.

  解这个方程,得x1=17,x2=-19.

  由x=17得x+2=19,由x=-19得x+2=-17,

  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二)

  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较大的奇数为x+1.

  据题意,得(x-1)(x+1)=323.

  整理后,得x2=324.

  解这个方程,得x1=18,x2=-18.

  当x=18时,18-1=17,18+1=19.

  当x=-18时,-18-1=-19,-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

  解法(三)

  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为2x+1.

  据题意,得(2x-1)(2x+1)=323.

  整理后,得4x2= 324.

  解得,2x=18,或2x=-18.

  当2x=18时,2x-1=18-1=17;2x+1=18+1=19.

  当2x=-18时,2x-1=-18-1=-19;2x+1=-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

  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例2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

  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2,这个两位数是10(x-2)+x.

  据题意,得10(x-2)+x=3x(x-2),

  整理,得3x2-17x+20=0,

  当x=4时,x-2=2,10(x-2)+x=24.

  答:这个两位数是24.

  练习1 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53)

  2.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四)总结,扩展

  1奇数的表示方法为 2n+1,2n-1,……(n为整数)偶数的表示方法是2n(n是整数),连续奇数(偶数)中,较大的与较小的差为2,偶数、奇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数与数字的关系

  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

  2.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比较、鉴别、分析、综合,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应用问题中的用途.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1、2、

比的应用教案15

  一、学科教学目标

  注重突破应用文写作“四关”————语言;格式;材料;结构。使学生语句表达有感觉;格式框范有意识;材料处理有方法;结构安排懂逻辑;综合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素养。

  攻克的学生薄弱环节——“态度”、“兴趣”、“注意力”。执着培育学生的“社会人”和“职业人”角色转变,同时结合课本理论,贯穿写作基础知识理论的巩固和加强,发动学生在课本理论学习的同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

  2、提高认识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学科重要性认识,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加强练习

  增加学生练习机会,定期不定期布置学生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进行作业批改和评比,在课堂上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学实例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提高应用文学习时效性。

  三、教学安排

  按照本学期教务处开课安排,教学合为38个课时(注:每周2个课时,第三周开课,第二十一周安排为考试时间,国庆及平时放假近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三周:应用文写作概述、应用文的分类和作用(2课时)

  第四周: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行政公文通告、通知、通报、的写作(2课时)第五周:行政公文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的写作(2课时)

  第七周:宣传应用文概述、消息、写作(2课时)

  第八周:讲演稿、解说词的写作(2课时)

  第九周:法律应用文民事诉讼、刑事自讼的写作(2课时)

  第十周:上诉书、答辩状的写作(2课时))

  第十一周:经济应用文意向书、招标书、投标书的`写作(2课时)第十二周:商品说明、经济合同的写作(2课时)

  第十三周: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书的写作(2课时)

  第十四周:事务应用文求职信、证明信的写作(2课时)

  第十五周:感谢信、倡议书、申请书、建议书的写作(2课时)第十六周:计划、总结、条据的写作(2课时)

  第十八周:调查报告的写作(2课时)

  第十九周:礼仪应用文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闭幕词的写作(2课时)第二十周:总复习(2课时)

  第二十一周:期考(2课时)

【比的应用教案】相关文章:

比的应用教案05-22

小学教案比的应用01-07

比的应用教案【精品】05-22

《圆面积应用》教案11-21

《应用题二》的教案04-10

连除应用题教案04-12

【推荐】比的应用教案15篇05-22

[热]小学教案比的应用15篇01-09

大班教案自编应用题10-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