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22 13:31:3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三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课本第77—78页中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号例题要求)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提问:

  (1)什么叫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大约有多大(用手势来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教师:你知道2平方厘米有多大吗?你怎么想?

  要求学生:

  (1)用手比划大约有多大。

  (2)说出想法。(包含有2个1平方厘米)

  那么,6平方厘米有多大?2平方米有多大?你怎么想?

  二、探索发现,获取新知

  1、引导探究。

  取出一个长方形学具:

  (1)请同学估一估,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取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排一排、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包含有几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启发谈话:如果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的每一个都用面积单位来排一排,数一数,看它包含有几个面积单位,这样的'方法可以吗?假如要计算较大操场的面积,我们应该怎么办?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3、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公式推导:

  教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如果沿着长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沿着宽能摆几个?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小结:沿着长摆,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相同;沿着宽摆,摆的排数与宽的厘米数相同。

  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长的厘米数×宽的厘米数=长方形面积

  这个推断对不对呢?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我们自己拿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看。

  通过自己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公式计算:

  (3)即时训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15厘米,宽10厘米。

  4、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出示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征?这个图形面积是多少?

  (2)想一想:怎样来算它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可以怎么表示?

  引导小结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5、指导看书,熟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78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十九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3题。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通过计算自己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再由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推导出正方形的公式。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

三年级数学教案2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在练习中还有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学,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经常运用学到的口算,既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口算能力。

  1、口算教材有四个编写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39页与第41页的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有关。如44+25的计算。

  思路一:

  40+20=60

  4+5=9

  60+9=69

  思路二:

  44+20=64

  64+5=69

  思路三:

  44+5=49

  49+20=69

  学生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

  (2)组织对比,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既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又为估计打基础。

  教材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在加法口算中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用题组的形式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同样,在减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作出类似的教学安排。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分别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由于学生的算法多样,所以这里的比较应是同一种计算思路和具体方法的比较,是每一名学生自主进行的比较。不能是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比较。仅以上面的思路一为例:

  相同点——两道题都分别算几十加几十与几加几,再把两个结果合起来。

  不同点——由于前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不满10,后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超过10,所以前一道题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几,后一道题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十几,两道例题后面的“想想做做”第1题都预设了可进行比较的空间。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25加四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几呢?57-32与57-39都是57减三十几,为什么差分别是二十几和十几呢?这些对比能引起学生对进位与退位的注意,能有效减少口算的错误。同时,这些对比还为估算作了充分准备。

  (3)带出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和相应的减法口算。

  在前面的教材里,学生已经学会口算不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还没有出现。教材第40页第4题安排了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

  二年级(下册)教材曾经从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带出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如6+8=14,60+80=本单元教材又从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带出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如60+70=130,600+700=。教材以旧带新,不仅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实现迁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这样的题组5+9=14、50+90=、500+900=,会从中想到许多、得到许多。

  第42页第4题用类似的方法带出了一千几百减几百的退位减法口算。教学以后如果把几百加几百和一千几百减几百进行综合练习,如500+700、1200-500、1200-700,学生的计算思路能有新的拓展,思维能更加灵活,而且又一次感受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4)加强估计。

  结合口算教学,教材从两方面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是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从而学会估算的方法。如第40页第5题与第42页第5题。学生只要掌握了口算方法,又能正确地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完成这些估算不会有困难。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估计,如第40页第6题。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三条路,很明显中间那条路最近,渗透了两点之间直线路程最短。比较小明从猴山到蛇馆,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谁走的路近?内涵就更丰富了。小明从猴山到蛇馆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过老虎馆,即44+42;另一条是经过熊猫馆,即35+54,这两条路都要走八十多米。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也有两条路可以走,分别是44+52和35+38,后一条路只要走七十多米。显然小红走的路比小明近。第42页第6题通过估计可以发现足球价钱最贵。

  2、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材有两个编写特点

  (1)利用线段图启示算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43页例题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常见解法有两种。教材不是把两种解法展示给学生看,而是引导他们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联系,形成思路,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教材引领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线段图。根据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已经画了一条线段表示裤子价钱为28元,并用挑战性问题“你能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吗”激发学生继续画线段图的兴趣。多数学生能够从“倍”的意义出发,画出与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同样长的三段来表示上衣的价钱。预计学生会有两种画法。

  这种线段图清楚地表达出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学生借助线段图思考自己的解题方法,教材及时组织学生交流,理解各种解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线段图是形象地显示数量关系的方式,学生画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也允许是多样的。教材在这里倡导策略的多样性,不是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想想做做”第1题用图表达了红线条的长度是蓝线条的4倍,帮助学生巩固对线段图的理解。

  (2)举一反三,让学生解决一些变式问题,组建认识结构。

  教材在“想想做做”里设计了许多变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例题中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从例题到“想想做做”的变化线索是:“几倍”求和的实际问题“几倍”求相差的实际问题“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

  ①“试一试”是例题的延续,从求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到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是问题变式。问题虽然不同,但求总和与求相差数在思路与方法上有相近的地方。

  ②“想想做做”第2、3题是从“几倍”求和到“相差”求和的过渡。第2题用线段图呈现“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从图中得到解法的启示。第3题用表格呈现的连续两问,学生从中体会在求“合计”之前必须先算第二次跳的下数。

  ③“想想做做”第6~9题解决“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以及本单元教学的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从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到先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虽然条件变了,解题思路仍然是一致的。

  这部分教材以例题的思想方法为基础,在“变”中有“不变”,在“不变”中有“变”,既突出了解题思路主线,又培养学生灵活面对具体情况的能力。

  3、练习五的编写特点

  (1)整理口算思路,重视口算练习。

  第1题把本单元教学的口算比一比,其中三组题分别是不进位与进位、不退位与退位、加法与减法的比较。在这些比较中,既有知识内容,也有思考方法,还有学习习惯。第2题给教学提供了大量训练内容,创造高效率的训练方法,以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第4题是加、减口算综合练习,把例题和“想想做做”中教学的口算结合起来,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口算状况的一次机会。在教学这道题时,要注意学生是不是都能算对,速度方面的要求不要过高。

  (2)加强估算。

  第3题中的上下两道为一组,同组两题中的数是精心设计的。在一组加法题中有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不同;有一道题不进位,另一道题进位。在一组减法题中或是减数相同、或是被减数相同,也有不退位与退位的比较。题目要求估计哪些题的得数比50小,哪些题的得数比50大,需要在估算的同时把得数分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第10题结合估计渗透一些运算规律,教学时不仅要学生选用适宜的关系符号,还应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能初步体会各题里隐含的运算规律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估计一下”不是估算出结果,而是对式子的整体感知。如70-32○70-23,两个式子的被减数都是70,减数32比23大,所以70-32的差比70-23的差小。

  (3)开放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5题和第12题给学生的条件信息较多,但没有提出具体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这些题把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第5题以提出一步计算问题为宜,并口算出结果。第12题要鼓励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第13题是答案开放的题,在回答第一问时只要看哪两种体育用品的价钱和小于100,可以通过口算或估算作出判断。这题的答案很多,教学时不必求全,但要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策略、方法以及答案的多样。

三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三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质疑: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谁大谁小?

  小结: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并记住这句话: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提示: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四、小结

  1、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加强学生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2、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五、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

  =288 =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课本第112页的第2、3、4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己正。

  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达到计算熟练,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

  (1)直接说出答案。(回答语句要说完整)

  (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估算练习。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回答语句要完整。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

  3、笔算练习。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注意点:乘法计算中:

  (1)要注意进位问题;

  (2)要注意积的书写位置。

  除法计算中:

  (1)商的书写位置;

  (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

  (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

  (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进行交流后、回答、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

  计算:856÷7 2309÷3 2832÷4

  四、课堂活动

  1、计算2346÷5并验算

  要求: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计算。汇报结果,并说一说除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验算中,要注意什么?

  2、课本第112页的第2、3、4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点

  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新知

  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

  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

  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三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口算

  35+3=24+9=45+30=28+7=

  87-5=36-8=72-50=93-6=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1)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2.学生提问题。

  (2)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32+39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 8。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 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 8?

  ②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在生活中

  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 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8 ≈ 240(元)30 × 8=240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

  (4)适时引进≈:29× 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

  板书≈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境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元钱,够吗?出示补充例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尝试估算。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和同桌交流想法,统一意见。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组1:32×8≈240(元)240元﹤250元30 × 8=240答:带250元够买门票。师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请仔细思考一下好吗?

  组2:32×8≈240(元2× 8=16(元)240+16=256(元)256元﹥250元30× 8=240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组3:32×8≈240(元)2× 8=16(元)16元>10元30× 8=240答:带

  250元不够买门票。

  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 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只买了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票。(板书:还差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250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单,能说清楚就更不简单!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这个组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谢谢你们!

  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观察以上两组算式:29× 8,把29看作30,30× 8=240,够买门票。 32× 8,把32也看作30,30× 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

  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2)和例题29× 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例题在估算后进行比较,而这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师强调: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的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2、继续游览,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开始了。

  (1)出示:二年级有200位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

  (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估算中,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一要符合实际,二要方便计算。课上出现了4种方案:104*49第一种:把104看成10

  0,把49看成50第二种:104看成105,把49看成50第三种:104不动,把49看成50第四种:把104看成110,把49看成50。经过学生间的激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在讨论慢慢发现了第四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因此,教学时要重视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会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知识链接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喜羊羊去摘了好多水果给羊村的孩子们,瞧!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为了能更好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单式统计表。

  提问:对比一下,单式统计表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收集数据同学们一起收集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再进行整理现场组织:请两个小助手,一名同学数,一名同学写。

  先完成男生最喜欢的活动,再完成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分析数据请同学们比较两张表。每张表统计的活动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

  同学们靠自己多次尝试,教师引导多次修改,最终合成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

  分析统计表里的数据,提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

  3、对比表格请同学们对比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概括出复式统计表的优势。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教材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怎样阅读表格?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2.创造统计表。

  分小组统计三名同学的基本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绘制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统计项目一项多项数据一目了然方便对比特点表类

  附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案11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1.教材呈现一幅去书店买书的情境图,并引出“1套12本,每本24元”的信息,让学生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的问题。并得出乘法算式:24×12,把乘法计算的教学置入具体情境之中。

  2.图下面,呈现给两个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小刚的口算法和“小红这样算”的竖式,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并由小精灵明明询问:“你喜欢哪种方法”?或许受前面口算的影响,有些学生喜欢用小刚的想法,但却会出现计算率不高的现象。所以很多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会自觉选择小红的计算法。这儿不是第一次出现乘法竖式,但却是第一次出现两个部分积的形式。所以,在右边给出了笔算的完整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部分积)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看到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同时用“虚写0”的形式提醒学生“个位0不写”,引导学生在了解了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采用这种简明的形式。

  24

  ×12

  48

  240

  288

  3.例题中只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计算的方法。在下方的“做一做”中就对照编排了一些类似的相关的题目,教学时,要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以及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并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建议和思考:

  1.在充分准备中让学生探索新知。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三个竖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教学时,要注意安排两项复习内容:第一,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第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学生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条件。有效的复习,将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在情景交融中学习计算方法。

  计算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把计算教学融入现实情境之中,是今天所提倡的“算用结合”。本节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妈妈(阿姨)买书的情景......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结合开学初很多家长为孩子买书或老师为学生购书的实际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一共要付多少钱”,不用老师说,学生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列出“24×12”,接着探讨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

  (1)24+24+......+24=288(12个24相加);

  (2)12+12+......+12=288(24个12相加);

  (3)24×4×3=288;

  (4)24×2×6=288;

  (5)3×12×8=288;

  (6)4×6×12=288;

  (7)24×10+24×2=288;

  (8)20×12+4×12=288;

  (9)30×12-6×12=288;

  ......

  也有可能学生竖式计算:

  3.在优化组合中寻取最佳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得的计算方法进行分类和归纳。从而得出:第一类是连加;第二类是连乘;第三类是拆数;第四类是竖式。然后对四类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第一类太麻烦,第二类连乘法但是有时候却不能成型,第三类拆数能凑成整十数较好,但是如:41×23就很难凑成整十数,只有第四类用竖式最能解决问题,也最不受局限。然后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而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最终选择第四类的第(5)个竖式。

  4.在顺藤摸瓜中注重算理渗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教师要在学生“理不清”与“理还乱”中适当加以引导。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才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时时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处处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完成计算,并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情感与兴趣,就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5.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评价内涵

  《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算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特别应注重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本节笔算乘法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让学生亲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相互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接着,让学生结合竖式讨论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道理。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解决笔算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运算规则。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年级数学教案12

  学习时间20x()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了解因式公解、公因式的概念

  2、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3、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4、在探索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过程中学会逆向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学习难点如何确定公因式以及提出公因式后的另外一个因式

  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彩粉笔、三角板等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独立思考(课前20分钟)

  1、阅读课本P114~115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因式公解?什么是公因式?

  (2)课本P115页例1、例2你能独立解答吗?

  2、独立思考后我还有以下疑惑:

  二、答疑解惑我最棒(约8分钟)

  甲:

  乙:

  丙:

  丁:同伴互助答疑解惑

  $14.3.1提公因式法导学案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约15分钟)

  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2、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3、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是什么?

  【2】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计算,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1)20×(—3)2+60×(—3)

  (2)1012—992

  (3)572+2×57×43+432

  (学生在运算与交流中积累解题经验,复习乘法公式)

  解:(1)20×(—3)2+60×(—3)

  =20×9+60×(—3)

  =180—180=0

  或20×(—3)2+60×(—3)

  =20×(—3)2+20×3×(—3)

  =20×(—3)(—3+3)=—60×0=0.

  (2)1012—992=(101+99)(101—99)

  =200×2=400

  (3)572+2×57×43+432=(57+43)2=1002

  =10000.

  [师]在上述运算中,大家或将数字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14。3。1提公因式法导学案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或者逆用乘法公式使运算变得简单易行,类似地,在式的变形中,有时也需要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这就是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探究的内容──因式分解.

  【3】把下列多项式写成整式的乘积的形式

  (1)x2+x=_________

  (2)x2—1=_________

  (3)am+bm+cm=__________

  根据整式乘法和逆向思维原理,可以做如下计算:

  (1)x2+x=x(x+1)

  (2)x2—1=(x+1)(x—1)

  (3)am+bm+cm=m(a+b+c)

  【4】可以看出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相反方向的变形,所以需要逆向思维.

  【5】再观察上面的第(1)题和第(3)题,你能发现什么特点

  ◆发现(1)中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x,(2)中各项都

  有一个公共因式m,是不是可以叫这些公共因式为各自多项式的公因式呢?

  因为ma+mb+mc=m(a+b+c).

  于是就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4。3。1提公因式法导学案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约15分钟)

  1、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把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提出完成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运用新知解决问题:(重点例习题的强化训练)

  [例1]把8a3b2—12ab3c分解因式.

  解:8a3b2+12ab2c=4ab22a2+4ab23bc=4ab2(2a2+3bc).

  [例2]把2a(b+c)—3(b+c)分解因式.

  解:2a(b+c)—3(b+c)=(b+c)(2a—3).

  [例3]把3x3—6xy+x分解因式.

  解:3x2—6xy+x=x3x—x6y+x1=x(3x—6y+1).

  [例4]把—4a3+16a2—18a分解因式.

  解:—4a3+16a2—18a=—(4a3—16a2+18a)=—2a(2a2—8a+9)

  [例5]把6(x—2)+x(2—x)分解因式.

  解:6(x—2)+x(2—x)=6(x—2)—x(x—2)=(x—2)(6—x).

  【练习1】课本P115页练习(写在书上)

  【练习2】课本P119页习题14。3第1题(写在书上)

  五、课堂小测(约5分钟)

  六、独立作业我能行

  $14。3。1提公因式法导学案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1、独立思考$14。3。2公式法(一)工具单

  2、练习篇(独立作业)

  七、课后反思:

  1、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反思:

  2、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情况反思:

  3、错题记录及原因分析:

  自我评价

  课上1、本节课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事是:

  2、本节课我对自己最不满意的一件事是:

  作业独立完成()求助后独立完成()

  未及时完成()未完成()

  五、课堂小测(约5分钟)

  (1)=

  (2)=

  (3)=

  (4)=

  (5)=

  (6)=

  五、独立作业(约5分钟)

  1、下列代数式变形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x2—3x+1=x(x—3)+1;()

  (2)(m+n)(a+b)+(m+n)(x+y)=(m+n)(a+b+x+y);()

  (3)2m(m—n)=2m2—2mn;()(4)4x2—4x+1=(2x—1)2;()

  (5)3a2+6a=3a(a+2);()(6)()

  (7);()(8)18a3bc=3a2b6ac()

  2、分解因式

  (4)3mx—6my

  (5)x2y+xy2

  (6)12a2b3-8a3b2-16ab4

  (7)3x2—6xy+x

  (8)—24x3–12x2+28x

  (9)8m2n+2mn

  (10)12xyz—9x2y2

  (11)2a(y—z)—3b(z—y)

  (12)计算5×34+24×32+63×32

  3、先分解因式,再求值:4a2(x+7)—3(x+7),其中a=—5,x=3

三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课文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系列“旅游中的数学”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并学会依靠小组的集体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

  3、让学生在中活动中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是,学生能选择比较合理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师生傾情交谈,引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去过哪儿旅游吗?你们是怎么去的?

  让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说去过什么地方?怎么去的`?是跟旅行社去还是自己去的?

  2、教师:如果你们是自己家里一起去的,那旅游前你们要做写什么准备工作呢?

  了解所要去的城市的介绍,有些什么景点;买火车票、买飞机票......。

  3、教师:买票的话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呢?票价及时刻表等。

  二、解决租车问题:

  1、小组进行合作讨论,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

  教师:方案很多,可是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方案比较省钱?

  最省钱的策略就是车的座位如果不可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

  所以,要租1辆18座大车,2辆12座中巴,是花钱最少的。

  三、解决在快餐店吃饭问题:

  1、教师:平时如果家里没煮饭,爸爸、妈妈会带同学出去吃饭。有时会去快餐店吃饭,下面就有一家快餐店的菜单。

  2、说说各种菜的价格。

  3、教师:你们家出去吃饭,点菜时,你们爸妈会怎么想的?

  每个同学根据家里人的喜好选择饭菜,并准确计算吃家钱。

  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一起帮他验算,看看他算的对不对。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三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课本P8--P9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1)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2)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3.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3)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2.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

  四、做中得。

  1.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一练”第5题。

  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许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

  五、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是几十几的数),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是几十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是几十几除法的算理。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

  60÷3=360÷9=80÷4=

  300÷6=2400÷6=4000÷5=

  2、想一想,填一填

  (1)84里有()个十,()个一。

  (2)46里有()个十,()个一。

  (3)62里有()个十,()个一。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来我们一起看看这道题。

  1、动手操作,理解算法

  (1)出示例题:

  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2)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

  生: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3)理解题意并列式

  板书:66÷3=

  3、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并说明理由,可以借助小棒图。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生1:66就是6捆和6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2捆和2根小棒,就是22根小棒。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和起来就是22。

  师用多媒体演示分一分

  5、借助图片,理解算理

  出示图片1:

  60÷3=20

  6÷3=2

  20+2=22

  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用个位的数去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商。

  6、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96÷3=46÷2=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64÷2=84÷4=77÷7=

  28÷2=69÷3=63÷3=

  210÷3=350÷5=8100÷9=

  420÷6=160÷2=1200÷6=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作业:第13页练习三,第5题;

  第14页练习三,第7题、第9题、

  第10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教案06-07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12-27

三年级数学教案【经典】05-1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15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04-29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5-21

三年级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04-04

三年级数学教案《口算乘法》04-07

秋季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