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5-25 16:26:5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必备【15篇】

小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正确听辨并发出相似音,排除方言干扰,发准拼音声母为“l”和“n”的字音。

  2.学会快速朗诵绕口令,感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已学习区分声母“l”和“n”的读音。

  2.两个小孩的`图片。

  三、活动建议

  1.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图片,告诉幼儿他们的名字叫兰兰和男男。

  2.请幼儿正确叫出这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巩固区别拼音:“l”和“n”的发音。

  3.教师朗诵儿歌一两遍,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并学习发音:

  4.兰兰和男男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搭篱笆的?儿歌里有哪些字读起来是相似的?请你读出来。

  5.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逐步加快速度,要求幼儿又快又准地朗诵,感受快速朗诵的乐趣。

  6.幼儿两人一组练习朗诵。交代幼儿回家后把绕口令念给家里人听,并教会家里人朗读。

小班教案2

  一、活动分析:

  《好饿的小蛇》内容简单,画面形象生动有趣。中的拟声词的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小蛇贪吃的模样吸引着,适合的模仿与表演。因此设计了《好饿的小蛇》这一课题。讲述小蛇见到苹果后会怎么样来开始故事,幼儿根据第一部分小蛇吃了苹果后变成苹果蛇,来反推后面的三个部分,不仅让孩子们回忆巩固自己对香蕉、葡萄、菠萝的认识,还让幼儿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故事中小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让幼儿溶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去,在活动中加深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三、活动准备:《好饿的小蛇》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黄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呀!

  教师出示绘本《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怎么张大嘴巴呢?

  二、欣赏PPT课件,熟悉故事趣味内容。

  1、观察小蛇吃苹果图片

  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教师小结苹果的形状和颜色)

  师: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师: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观察小蛇吃香蕉图片

  师:第二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变成什么样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师:如果是香蕉,那香蕉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观察小蛇吃掉饭团的图片师: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他发现什么?什么形状的饭团,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那小蛇会怎样吃饭团呢?(带幼儿模仿)

  吃下饭团的小蛇图片: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4、观察小蛇吃掉葡萄的图片

  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5、观察小蛇吃掉菠萝的图片

  师: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它扭呀扭呀,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瞧,这一次,小蛇变成什么样了?多奇怪的小蛇呀,小蛇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才变成这样奇怪的样子呀?

  PPT:如果是菠萝,那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菠萝的头上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菠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

  PPT: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萝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菠萝的头上是绿绿的,长着许多长长的叶子;菠萝的身上是黄黄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萝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

  6、观察PPT小蛇吃掉树的图片。(教师重点引导,鼓励宝宝夸张表现。)

  师: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师:小蛇真调皮。老师觉得很奇怪,小蛇是怎么把小树吃下去的?

  引导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哈哈!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好饿的小蛇是怎样走路的呢?(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2、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一一出示小蛇吃过的东西的图片)

  它吃苹果(香蕉、饭团??)时的声音是这样的呢?

  好饿的小蛇吃下苹果(香蕉、饭团??)后,它的肚子变得怎样了呢?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它的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那小朋友想一下为什么小蛇的肚子会变成它吃的.东西的形状?小蛇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简单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撑坏的。

  五、活动反思:

  1、《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听赏与模仿。为了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我用极其夸张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小蛇吞东西的样子,并且鼓励幼儿学习模仿小蛇有趣的吞咽动作,通过拟声词“啊呜——咕嘟”的重复表演,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满足小班幼儿“能听懂、愿意想、喜欢说、爱表现”的活动积极性。

  2、在教学重点环节处,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发散思维大胆猜测小蛇的肚子里到底吃了什么东西?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在孩子认真观察“身体变样了的小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猜测,鼓励每个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测活动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小蛇肚子的变化,而不单单只是引导宝宝猜对了没有。最后,教师出示图片揭晓答案,形象地归纳出变样后的小蛇为:苹果蛇、香蕉蛇、小树蛇??让孩子直接关注故事背后所蕴涵的幽默与滑稽。

  3、本次活动孩子的表演部分过少,结合的太仓促。

  执教教师:小王

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 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能说出父母的姓名以及他们做什么工作。

  2. 能在集体中用较清楚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儿歌的意思。

  3. 体验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较清楚地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说一说家里有谁?他们叫什么名字?爸爸妈妈叫什么?等等。

  2. 每位幼儿的全家福一张。

  3. 已布置好的《我爱我家》主题环境。

  4. 一个娃娃玩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的家。

  1. 小朋友们每天早晨从哪里来到幼儿园?下午又从幼儿园回到哪里呢?哦,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家。

  2. 老师这里有小朋友们的全家福,全家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照的照片。谁来拿着全家福为我们介绍你的家里有谁?他们叫什么名字?用“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语言表述。

  3. 你的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幼儿介绍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地语言帮助。)

  4. 现在请每位小朋友拿着你的全家福,和你的`同伴说一说,介绍照片里有谁?用“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完整的语言表述。

  5.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好多人,都在关心着你们,你们幸福吗?

  二、欣赏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 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小朋友,看,她是谁?(出示娃娃)

  2. 她说她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来听一听。(老师有感情地念儿歌,幼儿倾听。)

  3. 小娃娃喜欢她的家吗?他们一家人是怎么在一起?(理解词语“亲亲热热”)

  4. 你的家和她一样吗?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儿歌吧,要用幸福的声音表达,像小娃娃那样的。

  三、布置《我爱我家》主题环境。

  我们把全家福贴在我们的相框里吧,这样每天都能看到。

  活动延伸:

  在活动休息时间给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一家。

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

2、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

  2、贴绒娃娃8个,猫7只,鱼6只。

  3、盆子1只,8个娃娃的卡片1张,纸剪苹果7个,帽子7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将8个娃娃排成竖行。

  教师:今天娃娃来到我们班作客,有多少娃娃呀?

  二、演示提问

  1.将7只猫一一对应并置在娃娃右边图。

  教师:她们养了许多猫,娃娃和猫是不是一样多?

  (一样多)

  2.启发幼儿说出娃娃多1个,猫少1只。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娃娃和猫变成一样多呢?

  (添1只猫或减少1个娃娃)

  娃娃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和娃娃说:再见

  3.启发幼儿说出猫多1只,鱼少1只,并想办法使猫和鱼的数量一样多。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请猫吃鱼了哦,1只猫吃1条鱼(将鱼一一对应并置在猫的右边)

  比一比猫和鱼是不是一样多?(猫多1只,鱼少1只)

  怎样才能使猫和鱼变成一样多?

  三、操作活动。

  1、请小朋友把盆子中画有许多娃娃的卡片拿出,给娃娃分苹果,把苹果一个对一个地摆放

  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苹果是不是一样多?

  (不一样多。)

  2、启发幼儿说出娃娃所1个,苹果少1个。

  用什么办法使娃娃和苹果一样多呢?

  3、给娃娃戴帽子。

  1个娃娃戴1顶帽子,一个对一个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样多?

  (娃娃多,帽子少)

  四、巩固复习

  趣味练习--比较数量。

  怎样才能使它们变成一样多呢?

  (老师再给每个幼儿1顶纸剪的帽子)

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1.教师掷有点卡的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教师掷有数字的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活动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目标设定为: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目标,我将活动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教学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幼儿达到了目标的学习。但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由于此节活动以复习游戏为主,再加上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另外,我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班教案6

  一、问候时光

  活动目的:

  1、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2、学会说“我叫××”“老师好”。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靠垫

  师:宝宝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认识靠垫,学说靠垫

  师:靠垫宝宝今天见到你们可高兴了,它和你们打招呼呢:宝宝们好!宝宝们,你们应该怎么说呢?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姓名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宝宝主动的与别人打招呼。

  二、快乐时光:《靠垫变变变》

  活动目的:

  1、喜欢与家长一起念儿歌。

  2、能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儿歌:《靠垫变变变》。

  师:宝宝们真棒,刚才都能大胆的和靠垫宝宝们打招呼了,现在靠垫宝宝也要和宝宝们一起玩个变变变的游戏。

  2、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靠垫做动作

  ——在活动中,家长协助幼儿某些动作,如将靠垫背在背上

  3、家长鼓励宝宝到前面来自己表演。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宝宝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宝宝感受念儿歌带来的快乐。

  三、音乐时光:传靠垫

  活动目的:

  1、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

  2、能够用传递动作的快慢来表现音乐的快慢

  活动过程:

  1、宝宝试着围圈传递靠垫

  2、第一次听音乐传递靠垫,在快慢处教师做提醒,并请家长协助在传递中加快速度和放慢速度。

  3、幼儿第二次试着游戏,让宝宝自己听音乐来改变动作

  家庭延伸:家长可在家玩类似的游戏

  四、蒙氏生活教育活动:撕纸花

  活动目的:

  1、体验撕的乐趣

  2、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

  3、发展宝宝的小手肌肉。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进行示范。

  师:看,老师这有也有一个靠垫,可是没有花纹,现在老师这有许多的漂亮的.花朵,让我们把这些飘亮的花朵给撕下来,呆会给靠垫粘上。

  ——教师示范撕的技巧

  2、宝宝自己取材料进行操作。

  3、家长指导和帮助,并及时鼓励宝宝。

  家庭延伸: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五、艺术时光:贴画:《美丽的靠垫》

  活动目的:

  1、体验贴画的乐趣。

  2、学习粘贴的技能

  活动过程:出示空白靠垫

  师:看,现在让我们把小花给靠垫给粘上,然后给它图上漂亮的颜色

  2、向宝宝演示粘贴和涂色的过程,提出要求。

  3、宝宝操作,家长指导。

  4、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供大家欣赏。

  家庭延伸:家长在家可以指导宝宝正确的姿势。

  六、健康时光:体能游戏:《走小路》

  活动目的:

  1、喜欢参加集体游戏。

  2、能大胆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靠垫围成1圈

  师:宝宝们,靠垫现在要来开火车了,快让我们把靠垫一个跟一个围成一个圆圈吧!

  ——幼儿操作

  2、幼儿挨个从靠垫上走过去

  师:乌,开火车了,宝宝们跟着老师的火车头走吧

  ——引导幼儿从靠垫上一个个踩过去

  3、引导幼儿从靠垫上跳过去

  师:现在让我们学小白兔从靠垫上跳过去

  ——幼儿游戏

  4、 游戏:夹靠垫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夹着靠垫行走

小班教案7

  预设目标

  练习走平衡木(高30— 40厘米,宽15—20厘米)。

  尝试多种平衡器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平衡木和其他平衡器。

  录音带《健康歌》。

  《健康*社会》下p.9。

  活动过程

  听《健康歌》,跟教师做动作。

  ——上肢分别平举、前举、上举、足尖走,小步幅随音乐进场。

  ——膝腕关节活动:抖抖手呀,抖抖脚;踢踢腿呀,单脚跳。

  金鸡独立

  ——单脚站立。看谁站的时间长。

  ——在地上画两条线,将幼儿分成两组,让幼儿踩着线走,要求走成一字线。

  走平衡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并带领幼儿练习。

  ——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动作,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想一个动作从平衡木上走过。

  ——选出不同动作的幼儿为其他幼儿做示范,带领幼儿一起练习。如:双手叉腰走、双臂前举走、双臂上举走……

  平衡多又多

  ——指导幼儿看画册《平衡多又多》,体会每种平衡游戏的动作要领。

  ——幼儿自由选择平衡器,照画册上的动作练一练。教师指导帮助,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跟教师一起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小手变化的有趣。

  2.能用手表现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动作,尝试边唱边表演。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伴奏

  活动过程:

  一、“小鸡小鸡在哪里”师生对唱练声。

  老师用手做小鸡(小猫、青蛙)状,引导幼儿唱歌练声。

  二、教师表演,引发兴趣。

  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能变出不同的小动物来,看我的两只小手又做成了什么?(教师表演“雨点状”)幼儿回答。

  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感受小手变化的有趣。

  师边做动作边问:这是什么?雨点从什么地方落下来的?(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演)雨点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老师边唱边提问,引导幼儿来回答)

  师:你的小手会做雨点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师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带领幼儿共同表演。)

  四、尝试用声音的响和轻来表现雨点的小。

  师:雨点越下越了。我们唱的时候声音要怎样?越下越小呢,怎么来唱?

  五、胆想象,创编歌词。

  师:除了歌曲里两只小手能变成雨点,还能变成什么呢?

  师:变出来的东西它是什么样子的.?

  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并边表演边唱)

  六、完整欣赏小手歌。

  师:有一首歌曲就叫做“小手歌”歌里除了变成雨点还变成了许多其他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音乐)

  师:你听到两只小手变成了什么?(幼儿根据歌词回答)我们可以在区域游戏中在来表演。

   :

  这首歌曲是建构式课程“多才多艺的手”中的一个活动,歌曲有五段,在建议栏中说到:适合班幼儿演唱,小班可以作为欣赏。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把歌唱的重点放在歌曲的第一段上,这样比较的短小也降低了难度。

  在活动中先从“小鸡小鸡在哪里?”切入,一方面让幼儿来进行问答练声,另一方面也让幼儿逐步感知用小手改变不同的动作可以变出不同的小动物,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在学唱的环节中,我运用了先欣赏在记忆歌词的方法。我觉得完整欣赏有助于让幼儿更好的感知旋律从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再听过后利用唱着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歌词和歌曲的旋律进行逐步分段的记忆和尝试,这样循序渐进的进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歌曲学会了。

  为了让幼儿能多多的唱几遍,我用了雨越下越和越下越小的情境,让幼儿尝试控制自己的声音进行演唱。这里我觉得有些困惑?运用这样的策略能让幼儿提升歌唱的兴趣,但刚学不久就来尝试控制声音进行演唱,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会只顾声和小声而忽略了歌唱时的音质了出现喊的情况。

  在创编环节中先让幼儿自己用小手变一变,这时我用了边唱边问的方法,幼儿能在回答后自然而然的吧歌词填出来了。

  最后,我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一方面进一步的完整感知,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区域游向下基础,可以把这首可以延伸下去。

小班教案9

  活动名称:语言表达

  活动内容:故事《下雨的时候》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

  活动准备:角色图片、背景挂图、角色头饰、雨伞

  活动过程: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

  1、这是什么?(雨伞)

  2、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用雨伞?

  3、如果下雨时我们手中没有雨伞、雨具怎么办?(请幼儿带着

  最有一个问题安静的倾听故事)

  二、学习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教师有表情清讲故事一遍。

  2、提出问题: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3)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利用角色图片、背景图片

  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一遍。

  4、提问:

  (1)小兔子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

  (2)小兔子用什么办法避雨?

  (5)小兔子看到小伙伴被雨淋湿时,它是怎么样做的?

  5、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幼儿,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

  话。(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6、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三、教育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小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了解鱼骨的结构和生长部位。

  2、了解鱼肉的营养价值学习剔除鱼刺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吃鱼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准备

  1、自制大鱼学具两个,制作方法是:用卷纸芯做鱼骨架,用习惯做鱼刺,用海绵纸做鱼肉。鱼肉铺在鱼骨架两边盖住鱼刺。

  2、根据一周食谱选择午餐有红烧带鱼的那一天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

  一、进入游戏情境

  师:小猫们,今天妈妈烧了你们最喜欢的红烧鱼,快来吃吧!

  二、了解鱼骨的基本结构和鱼肉的吃法

  1.以谈话唤起幼儿的经验,知道鱼骨不能吃。

  师:(将自制大鱼学具铺在地上)鱼身上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师:鱼刺是细长的.、尖尖的鱼骨头,摸摸看,你能找到鱼刺吗?它藏在鱼的哪里?

  2.引导幼儿观察自制大鱼学具,了解鱼骨头的分布的位置。

  师:你们找找看哪里还有鱼骨头,摸起来感觉是什么样的。

  3.引导幼儿学会又方便又安全地拿鱼块。

  师:鱼肉里有这么多鱼骨头,应该怎么吃呢?现在妈妈把鱼分给你们,你们试一试怎么拿又方便又安全。

  4.幼儿每人拿一块“鱼块”,从两边把鱼刺抽出,模仿小猫“吃”美味的“鱼肉”。

  三、梳理吃鱼的方法和步骤

  师:小猫们想不想再吃点鱼?

  四、累计吃鱼的实践经验

  

  幼儿对自制大鱼学具很有兴趣,通过教具幼儿了解了鱼骨的结构和生长部位,不足之处,在吃鱼的方法处时间不够多,幼儿不能很好的知道怎样吃鱼对鱼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向幼儿说明,没有让幼儿积极参与。在后半部分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怎样吃鱼。在活动中没有让幼儿探索。

小班教案11

  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颜色》

  设计意图:班级里幼儿喜欢观察,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在这节活动中,也是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颜色,然后让幼儿去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画棒卡片纸若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

  指导语:(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漂亮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

  (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绿色的天线宝宝

  指导语:(1)快看,谁来了?

  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没有和它一样颜色的?

  (3)谁拿的是红色(橘黄色)的`玩具?

  3、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指导语:还有那些东西是绿色(红色)的?

  二、游戏“照相“

  指导语:大家做个小小摄影师,为玩具拍张照片吧!

  三、洗照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画棒纸)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点水,放在纸上轻轻刷”用刷子蘸上颜料轻轻的在纸上来回的刷,全部刷满颜料后相片洗好了

  指导语:(1)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洗照片

  (2)可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洗相片

  2、辅导幼儿“洗相片”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四、作业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小班教案12

  【活动设计】

  初春到来,万物苏醒,各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们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蜗牛,生成了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小蜗牛》。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引导幼儿在画,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小蜗牛若干。

  2、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

  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只彩色橡皮泥小蜗牛吧。

  1、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幼儿动手制作。

  3、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 】

  1、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小班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观察画面猜测小客人,学会询问,XX,你好!请进请进的礼貌用语。

  2、喜欢听故事,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小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猜主角,了解故事的主角—小猫。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不过,这个小动物它想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呢。

  2、出示小猫,幼儿和小猫打招呼、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谁?跟它打个招呼!(鼓励幼儿大胆用普通话与小猫打招呼)

  继续播放课件,能学会询问,欢迎等礼貌用语。

  二、观看课件。

  1、观看课件第一(生日):

  小猫今天有件开心的事情,他特别高兴,你们看看小猫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出示生日背景图)哪里看出小猫要过生日?你知道今天是小猫的几岁生日吗?哪里看出来的?

  小朋友,你们过生日的时候都有什么?(蛋糕、礼物、面条)

  2、观看课件二:(停电)

  (1)师:哎呀,小猫家里突然变的黑黑的,这是怎么回事?(家里停电了!)

  (2)师: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小猫说:我的朋友马上来了,怎么办?怎么办?谁来帮我想想办法啊(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述解决停电的`办法)

  3、观看课件三:(小猫拿着电筒照)

  师:看看小猫找到了什么?(手电筒)

  4、观看课件四:(门铃;客人来了)

  (1)师:叮咚:有人来按门铃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看到了一个动物的影子:谁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他身上长了这么多尖尖的刺,刺猬)打开门看一看:原来是刺猬来了。(刺猬你好,请进请进!)

  (2)师:叮咚:有人来按门铃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发现了什么呀?谁长着长长的耳朵?打开门看一看:猜对了吗?(小兔,你好!请进请进!)

  (3)师:叮咚:有人来按门铃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看到了什么?长长弯弯的尾巴是谁啊?打开门看一看,是谁啊?(小猴,你好!请进请进!)

  (4)师:叮咚:又有人来按门铃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一下子看到了三个动物朋友的影子:都有谁来了?(长颈鹿、小熊猫、还有梅花鹿,你们好,请进请进!)小结:啊,电来了,灯亮了,我们来看看,小猫家来了几个客人?(引导幼儿从左到右数数,说出总数)今天真高兴,有这么多朋友来为我过生日,生日快乐,真高兴我又长了一岁呀!

  三、完整讲故事。

  教师:这个故事好听吗?我们一起在来看一看这个故事吧。

  四、引导幼儿给小猫送祝福,唱生日歌。

  1、送祝福。

  教师:小猫请大家一起吃蛋糕来。

  小猫:“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我又要长大一岁了!”

  教师:我们也来为小猫说一句祝福的话吧。

  (幼儿自由回答)是呀,过生日那天我们最快乐。当我们有了快乐,就要和亲人、朋友一起来分享快乐。

  2、生日歌响起,引导幼儿唱生日歌。

  教师:我们一起给小猫唱生日歌好吧。

  附故事:

  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它邀请朋友们来做客。

  突然,屋子里一片漆黑,呀!停电了。

  小猫拿来了手电筒,照亮了鞋柜和衣厨。

  叮咚,门呤响了,是谁呀?呀!是小刺猬来了。

  叮咚,门呤响了,是谁呀?呀!是小兔来了。

  叮咚,门呤又响了,是谁呀?呀!原来是小猴来了。

  叮咚,门呤响了,会是谁呀?呀!一个好大的黑影,来到了门前,啊!这么多朋友呀!

  这时灯亮了。

  今天真高兴,有这么多朋友来为我过生日,生日快乐,真高兴我又长了一岁呀!

小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小猫,喜欢小猫咪。

  2、了解小猫的身体部位,并能正确说出其名称。

  3、能给小猫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活动准备

  猫身体部位的图片、各种各样小猫的图片、印有小猫可供涂色的画纸若干、幼儿用书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胡子不多两边翘,说起话来喵喵喵,夜里不睡眼似灯,白天睡觉呼噜噜。这是什么小动物?(谜底:猫)

  二、认识猫。

  ——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猫的特征。

  ——出示猫的图片,请幼儿看一看,跟刚才幼儿描述的小猫是不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猫身体部位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每个身体部位的特点。

  ——教师出示各种各样小猫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这只小猫的特征。

  ——小结:猫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很多人家里都会养猫,猫的品种有很多,有波斯猫、埃及猫、西伯利亚猫等等。幼儿们你们喜欢哪一种呢?

  三、涂涂画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小猫,它们都很有特色,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一只呢?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猫的图片,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猫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吧。

  ——作品分享:教师将幼儿涂好色的画贴在作品展示区,让幼儿相互欣赏、相互介绍。

  活动应变

  如果有条件,可以带一只真猫,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摸一摸,喂小猫吃东西,亲身感知猫的'特征。

  活动延伸

  家里有养猫的小朋友,可以请家长拍一张自己家小猫的照片,拿到幼儿园来跟小朋友分享。

  区角活动

  语言区:将幼儿带来的自家小猫的图片制作成小图书,请幼儿阅读,说说它们的特点。

  环境创设

  主题展示区:张贴各种小猫的图片,让幼儿去认一认、说一说。

  家园同步

  有养猫的家庭,幼儿介绍各种小猫的名称特点,丰富幼儿的认知。

  随机教育

  鼓励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多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小班教案15

  内容与要求:

  1、在听听、说说、玩玩的活动中,感知不同事物的不同声音。

  2、在游戏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录音、若干事物图片、相关的课件

  过程与指导:

  一、找找玩具的声音

  1、(出示各种能发声的玩具)这里有一些玩具,我们一起玩一玩、听一听,玩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引发幼儿对玩具所发出声音的关注。

  2、你玩的玩具发出声音了吗?是什么样的声音?

  ――引导幼儿尝试模仿玩具的声音

  3、小结:我们的玩具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有的……,有的……。

  二、回忆听过的声音

  1、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听到过的各种声音,并尝试模仿。

  2、小结:原来,不仅玩具能发出声音,还有很多东西也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三、听听谁的声音

  1、老师也知道很多声音,你们猜一猜,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播放声音的.课件)

  ――引导幼儿认真地倾听,大胆的猜测。

  2、再听听这是谁的声音,把它找出来。

  ――鼓励幼儿根据听到的声音,把相应事物的图片找出来。

  四、知道很多东西都能发出声音

  (出示各种能发声物品的幻灯)这些东西都能发出声音的,我们猜一猜、找一找,他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4-25

小班教案04-26

小班教案04-27

小班教案04-27

小班教案04-27

小班教案04-27

小班教案04-28

小班教案04-28

小班教案04-28

小班教案04-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