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平均数》 教案

《平均数》 教案

时间:2024-05-30 14:26:00 教案 我要投稿

《平均数》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均数》 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均数》 教案

《平均数》 教案1

  预设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正确求某一种相关数量的平均数。

  2、 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知道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择优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作业纸。

  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2. 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鹿鸣山风景一日游。

  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行社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鹿鸣山风景一日游门票价格:甲方案:成人每位120元,小孩每位40元。

  乙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80元。

  3. 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买票?二. 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1. 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先尝试发表意见,初步知道选择买票的方法不同和参加旅游的人数有关。

  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四、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成人7位,小孩3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 成人3位,小孩7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首先,你要明白这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团体购票与个人购票)3.怎样计算甲方案平均每位多少元?4.如果按甲方案购票,下列各种组队情况平均每人多少元?请大家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一。

  5.怎样比较两种方案?6.什么情况下按甲方案买票省钱?(小孩人数多,成人人数少)什么情况下按乙方案买票省钱?(成人人数多,小孩人数少)7.除甲乙两种方案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案吗?三. 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完成练习纸作业。

  四. 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2.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哪些因素?(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3.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小组合作,分开计算,再把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集中在一起,交换检查,观察对比,想想各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案省钱。

  引导学生得出最合算的方案。

  练一练的题目,先让学生判断各种应采用的方案,再计算。

《平均数》 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练习八第5---10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根据统计数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能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初步了解抽样估计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有关特点,提高解决平均数问题的能力,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估计意识。

  3、使学生获得应用平均数知识的成功体验,体会学习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服务于生活;能够在他人的指导下,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深化理解。

  1、回顾、交流。

  (1)引导:举出一个平均数的例子,说说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揭示课题;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数,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两种方法:移多补少 先合再分。

  2、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出示练习八第5题,引导学生读一读三小题的说法。

  引导: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平均数不是指一组数据的每个数都是这个数,而是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大,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小。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匀得同样多得到的数,它的范围在最大和最小的数之间。

  二、解决问题,掌握方法。

  1、做练习八第6题。

  (1)思考口答。

  学生阅读条件和统计图,交流知道了些什么。

  引导:根据统计结果,你想到了些什么?

  你估计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课,是怎样想的?

  (2)计算交流。

  引导: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究竟是几棵呢,算一算,比一比,看看估计得怎么样。

  交流:这“8”是哪几个数据的平均数。

  2、做练习八第7题。

  学生阅读题目,说说知道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先算出平均每个橘子重多少克,再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交流:怎样算的?

  追问:这里最后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大约”多少克?

  为了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题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任意取5个,不是挑选5个呢?

  3、做练习八第8题。学生了解每人每场得分情况。

  估计:你觉得谁平均每场的得分最高?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计算各人每场得分情况,比较结果。

  交流:强调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一组数据的和,再用除法计算平均数。

  提问:计算的结果谁平均每场得分最高,和你估计一样吗?

  追问:平均数可以怎样计算?

  4、做练习八第9题。

  (1)说说每个评委老师打出的分数。

  口答第(1)题,估计平均得分。

  了解计算比赛平均分的规则,按规则完成计算得出平均得分。

  交流:选手的最后得分是怎样计算的?

  (2)阅读“你知道吗”

  谈话:比赛时的平均分为什么压平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呢?

  交流:你知道比赛时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平均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5、做练习八第10题。

  把收集的时间填写在第10题的统计表里。 学生计算这一周做家庭作业时间的平均数,填在表格里。

  提问:对于合理安排时间,你有哪些体会。

  三、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你对平均数的内容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平均数》 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专用,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例3的主题图

  谈话:四年级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你想了解他们的比赛情况吗?

  第一轮:

  课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谈话:我们来看这两个小组同学的套圈情况,第一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刚,女生是小燕(分别出示表示两位同学套中个数的直条),他们各套中多少个?(6、4)谁套的准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谈话:这数字6可以代表男生组的水平,那么女生组的水平可以用?来代替。

  第二轮:

  谈话:第二个出场的男生分别是小明(课件出示直条6),女生是小娟课件出示直条4),(结合手势,表示整体)比较每组中同学的比赛成绩,你认为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些?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预设:生1,比总数,生2,比每个人套中的个数)

  提问:这时,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水平吗?(预设:生1,6、4,生2,12、8)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第三轮:

  谈话:第三、四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宇和小杰(7、9),第三、四、五个出场的女生分别是小敏、小芸和小芳(7、5、10)(完整出示条形图),现在,你能比较是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啊?你想怎样来比较呢?学生讨论

  提问:我们先来想想,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一般水平?

  生交流,总结出(28、30)来表示不合适,也就是比较总数不合适。

  那你认为要找哪个数,才能代表男生组的一般水平呢?(这个数要基本反映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1、探究男生求平均数的方法

  谈话:我们先来仔细找一找男生组的这个数,男生的得分各不相同。我们怎么来找这个数呢?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能代表整体水平吗?那你觉得这个数应该在什么范围呢?

  给大家3分钟,在练习纸上想办法找到男生组的那个数。(练习纸)

  交流:

  方法一:移多补少(课件演示)

  方法二:先合后分(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预设:

  如果只答出方法一:除了像这样局部调整,得出平均数,还有其它调整方法了吗?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可以把所有男生的个数先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再把这些个数平均分配给他们。

  如果只答出方法二:除了像这样,把他们的得分先加起来,再重新平均分配给他们。还有其它调整方法了吗?给大家一个小提示:能否只移动其中一小部分个数,使得男生的个数一样多。

  交流。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能表示男生组的这个数7,我们来回顾一下。

  一种方法,通过移动来局部调整,把多的一部分,移给少的,从而得到男生的平均个数,你想帮它取个名字吗?(板书“移多补少”);

  另一种方法,通过整体重新分配,先把所有的个数先加起来,再平均分给他们,也得到了男生的平均个数,你也能取个名字吗?(板书“求和平分”)。

  2、揭示课题

  谈话:两种方法都得到了一个新的、能够反映男生组整体情况的数据,就是7个。没错,这个数就是男生组(6、6、7、9)的平均数。

  用课件显示图中平均数画线,直观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让学生也在练习纸上画线。请你用一条线把这个数7表示到图上来

  提问:得到的这个数7表示什么含义?你觉得这个数是一个怎样的数?能不能说男生组中每人都套中了7个?这个数7与小宇套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平均数比最厉害的个数?比最差的呢?

  3、迁移类推,感悟意义

  谈话:现在,请你们也来找一找女生组的平均数吧。(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并交流)

  说说“6”的意义

  交流,提问:现在可以比较出哪组套的准了吗?(完整板书)

  提问:仔细观察这两组的平均数,你想说些什么?原来的数据和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发现?高于、低于平均数的有几个?(其中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高,有的比平均数低,初步感受平均数的范围)

  感受平均数的优势:老师啊觉得平均数真厉害,因为它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也能公平的比较出男生和女生哪组的水平高,老师说的对吗?

  三、巩固练习,应用平均数

  1、书本练一练。(课件逐个出示笔筒)

  第1个笔筒有( )枝,第2个有( )枝,第3个笔筒有( )枝。

  怎样移动笔筒中的铅笔,找到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铅笔。(课件动态显示移多补少的过程,然后逐步变化为条形图)我们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样更直观。(显示移的过程)

  交流:当然,你还可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求和平分)

  如果用求和平分,怎么计算?综合算式?

  2、第一题

  出示丝带图,提问:这时你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一下子找出它们的平均数吗?

  估一估,平均长度到哪儿?

  想一想,应该在多少厘米到多少厘米之间?(平均数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

  算一算,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

  提问:如果每条丝带都增加1厘米,平均长度会有什么变化?(相当于每条丝带的长度增加了1厘米,也就是平均长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厘米)

  如果把其中一条丝带的长增加3厘米,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厘米?如果减少3厘米呢?(刚刚每条丝带增加1厘米,总体增加了3厘米,那么现在呢?)

  指出:一组数中有一个数据变化了,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平均数很敏感。

  3、第4题(假如我当经理)

  先估计一下苹果和橘子平均每天卖出的箱数,再同桌分工计算,然后画出表示平均数的那条线。

  提问:如果你是水果店的经理,看到这样的数据和平均数的情况,你会有什么想法?

  4、第3题(篮球队员的身高)

  提问:李强是学习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出示篮球队5名队员的身高统计表)

  小结:同学们,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整体情况的数,如果只知道平均数,要去推测其中一个数据是多少,这个数据会有很多种可能性,这就体现了依据平均去推测其中一个数据的(不确定性)。

  但是,知道了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可以用“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后分”明确地得到平均数是多少,体现了求平均数的(确定性)

  思考:如果姚明加入学校篮球队,平均身高会如何变化呢?(图片显示)

  出示现在的平均身高,提问:这时得到的平均身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增加了姚明,小队员的身高都在平均数一下了?(太高的人,对平均数的影响很大,所以姚明的身高在这组数据中属于极端数据,具有极端数据的话,平均数就变得不一样了)

  介绍: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像这种不一样的平均数,你想知道吗?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生读)

  谈话:通过xx的介绍,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带这这个新认识去看看吴萌的诗朗诵比赛吧。

  完成练习八第9题。(口答综合算式)

  四、总结经验,感悟平均数。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平均数有那些认识?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愿大家能带上今天的学习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平均数》 教案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31

  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2、知道求“平均数”的一个基本方法——平均数=总和÷个数;

  3、知道平均数是个“虚拟”的数,它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意义与方法,2、培养学生一定的估测能力,能对平均数的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3、培养学生具有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用途,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夹玻璃球的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200个玻璃球,要平均分给我们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能分到几个玻璃球?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要用除法来做?

  生:200÷5=40(个)平均分

  2、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玩夹玻璃球的游戏,先听清游戏规则

  (1、不能用手拿2、掉在桌上和地上的不算,时间:30秒钟。好,谁愿意来做裁判,帮大家看时间?我也加入一组玩。)

  3、请小组长负责统计每组夹玻璃球的总数。

  按组汇报板书

  【教学策略说明:从夹玻璃球的游戏导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比一比每组夹玻璃球水平的高低是怎样的?

  2、师:就请大家把自己这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算一算。

  生:汇报各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

  师:这些表示各个组平均每人夹玻璃球的个数叫作“平均数”,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

  师:算出了平均数,现在可以比出夹玻璃球水平高低的名次了吗?

  3、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出示:

  同学们跳集体舞得分统计表

  年龄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总分760588480人数865

  师: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4、通过第一个游戏和为集体舞比赛排名,谁能说说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

  板书:总和÷个数=平均数

  5、例题教学

  师:同学说得很好,现在来看看这几座大桥,你们都认识吗?

  师:现在老师把五座大桥的长度告诉你们,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忙算出五座大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师:完成后翻开书P31进行校对并读一读书上是怎样介绍平均数的。

  师:(媒体上)在这道算式上,括号里的一组加法运算表示的是什么?5表示什么?得到的最后结果叫什么?

  师:这个平均数6584。6米又表示什么意思?那么这五座大桥的长度有没有等于这个平均数的?说明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它是一个“虚拟数”。

  师:再来看看我们一开始做的两组题,200÷5=40是平均分,40是一个什么数?而右边一列算出每组夹玻璃球的平均数是个什么数?

  6、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知识后我们来看这道题

  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

  56g,55g,54g,58g,55g,53g,54g

  先请同学估计一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你是怎么想的?

  生:试做并交流(56+55+54+58+55+53+54)÷7=55 (g)

  师:请将平均数55与每个鸡蛋的实际重量比一比,结果怎样?这道题算出的平均数与条件中一些数据会一样,是不是平均数就变成实际数了?为什么?

  师:观察平均数和每个鸡蛋的重量,你发现了什么?

  7、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怎样来求平均数?还明白了哪些道理?

  【教学策略说明:比一比每组夹玻璃球水平的高低引出要“算出每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比”,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让同学们根据跳集体舞得分统计表来排名,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实际作用以及计算的方法:总和÷个数=平均数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1、选择题: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中是最矮的一位。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1)他的身高是160 cm 。

  (2)他的身高是160 cm以下。

  (3)他的身高是160 cm以上。

  (4)他的身高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拓展题:

  有3包糖,第一包35个糖,第二包有40个糖,第三包有45个糖

  有3组小朋友,第一组12人,第二组有8人,第三组有10人

  怎样分糖,比较合理?

  四、总结:

  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懂要问的吗?

  Ⅱ:教案设计说明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平均数”安排为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是由平均数的认识,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应用三个部分组成。本课则是第1课时,让学生认识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集中趋势,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结果是不同的,要弄清“虚拟数”和“实际数”是教学的难点。

  (一)从夹玻璃球的游戏导入新课

  1、先让学生将200个玻璃球,要平均分给五个小组,引出200÷5=40(个)平均分的意义。

  2、接着组织学生玩夹玻璃球的游戏。

  3、请小组长负责统计每组夹玻璃球的总数,按组汇报结果

  这个开头既很快的复习了平均分的意义,又非常吸引学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游戏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比一比每组夹玻璃球水平的'高低引出问题——因为每组人数的不同,看夹球的总数比哪组夹玻璃球的水平高,有学生认为是不合理的,由此引发——“怎么比才合理”,通过学生的讨论问题最终获得解决的方法,“算出每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比”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

  2、让同学们根据跳集体舞得分统计表来排名,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实际作用以及计算的方法。在两个生活实例的引导下,学生就比较内容能够得出总和÷个数=平均数的结论。

  3、有了上面两道题的铺垫,书上P31的例题我就让学生去体验求平均数的完整过程与方法。

  4、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知识后让我让学生来看这道题“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

  56g,55g,54g,58g,55g,53g,54g

  先请同学估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再计算”。这道题是例题下的试一试,因为数字比较小而且较接近,所以我利用学生估测的结果和实际的平均数引发讨论出“平均数”是个虚拟数的的意义所在之处。以实例来证明,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安排了基础题和拓展题,基本题就是选择题,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真正含义,也是检测本课知识目标是否达标的有效方法。

  拓展题让学生悬念顿生,迫使他们自觉产生思维碰撞,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一般方法。

  总之,这堂课力求使既定的三维目标都能达到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能够初步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Ⅲ:

  “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统计”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平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等。粗略地看,这部分内容好像无异于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但仔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知识还是这些知识,但通过这些知识所要传递的理念和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平均数的教学应该呈现出新的气象。本学期,我就以“平均数的认识”开了一堂课,颇有感触。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平均数是表示“集中量数”,这样的专业术语是难于理解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景:分小组在30秒内,玩夹玻璃球的游戏,然后统计每个小组夹玻璃球的总个数,最后进行比较哪组夹得多。因为我将每组的人数安排的有多有少,所以学生在比较时提出看夹球的总数比是不公平的,引起争论,为解决问题大家经过讨论想起了算出每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来比就公平的,从而我很自然的介绍了平均每个人的夹球数又叫做“平均数”。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把握平均数的意义。这个教学情景的创设,调动了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有趣的游戏吸引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乐在其中,整个学习活动没有一位学生是等待状态的。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对“平均数”得到多方面的感受。

  二、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感受。本节课在练习设计中,我大幅删减了纯粹的技能训练,每个练习题在保证基本的双基训练功能的前提下,都力图呈现各具不同的侧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在知识技能以外的其他方面得到提升。

《平均数》 教案5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

  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是虚拟的量。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略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索发现

  1、教学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这个地区这几年城镇和乡村的人数变化呢?学生交流后,得出可以制作统计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提出问题: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如果我要很快地知道xx年与xx年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变化情况?那该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并列排放来比较,并思考怎样把它们合并起来。

  2、教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试着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复式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区分两个内容,采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

  (4)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结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同时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3、教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教材第96页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独立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怎样绘制?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的是年份,所以画出的条形是横向的。

  (3)分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4)比较纵向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统计图,思考:丙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当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统计图后的问题。

  (三)巩固发散

  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请你动手绘制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么进货?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本节课学习并掌握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五)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教学后记

  略

  第3课时

  营养午餐

  一、教学内容

  营养午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常识,培养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3、明确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科学分析结果,合理安排搭配方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菜?这些菜搭配是否合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探索发现

  1、自主配餐。

  (1)出示教材第101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择一份菜谱。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出示每份菜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

  3、小结。

  我们在进行午餐营养判断时既要看热量又要看脂肪,只有两种指标都不超量时才能算是营养的午餐。

  (三)巩固发散

  1、学习合理搭配。

  如果让你动手搭配菜谱,你会了吗?每人只搭配一组就行。要求:在这十种菜中任选三种搭配一起,营养一定要合理。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2、小结。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3、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菜谱。

  (1)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收集数据,教师记录。

  (2)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g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六、教学后记

  略

《平均数》 教案6

  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为什么两个阿姨都领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再认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作业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两位阿姨排队买票的情境图(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另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

  师:从画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买票时应该怎样做?(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件依次演示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买了两张票。

  师: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两个阿姨都带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学龄前儿童免票的规定)

  2.引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板书:平均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熟知的乘车买票情境入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1.组织学生讨论: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1)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

  (2)1.2m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

  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

  课件出示: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指导学生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学生进行计算,独立填表,排出名次。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实际比赛中计算平均分的规则。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实际比赛中的评分规则和平常的求平均数方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并汇报: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4.小结: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的记分方法。

  5.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个数有变化,所求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平均数》 教案7

  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胆重组教材,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冲突"、"解决问题,感受意义"、"引导探究,构建方法"、"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评价反思,感受成功"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9~51页。

  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学生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多次经历统计数据的全过程,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观念不是很强,尤其是用平均数对统计图进行分析是第一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这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继续,又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及统计图表做准备。教材由套圈比赛双方的人数不相等时如何公正的评判哪个组的实力强,引出了需要计算出平均数,突出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学生在动手操作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得出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对策: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形成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1.出示套圈比赛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三五班的同学们正在举行一场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一组和二组的成绩统计图。(一组、二组人数相等)

  师提问:从图上你能看出一组和二组,哪一组的套圈的水平高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判断】

  (引导学生发现:人数相等时,比较两个组各自套圈的总数就可以比出两个组套圈水平的高低。)

  3.出示一组和三组的成绩统计图。(一组、三组人数相等)

  师:一组和二组比一组赢了,那么一组和三组比又会是哪个组赢呢?

  【学情预设: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可能说比总数不公平】

  (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明白: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比较两个组套圈的整体水平的高低。)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比出一组和三组哪个组套的更准一些,水平更高一些呢?

  【设计意图:利用人数不相等的比较,再次激发矛盾,引发争论,学生在据理力争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平均数的真正含义。从而突破难点。】

  二、解决问题,感受意义

  1.学生讨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让每人套中的的个数一样多,提出可以比较第一组和第三组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想法。

  师:大家可以在统计图上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2.展示学生"移多补少"的过程。

  3.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移多补少可以在图上看到第一组每个人套的个数都变成了同样多的7个;第三组每个人套的个数都变成了同样多的6个。所以,第一组的水平高一些。)

  揭示: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数就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课题:平均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交流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强化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

  5.深入理解平均数。

  师:一组的平均数7是指一组每个人实际套中的个数吗?三组的平均数6是指三组每个人实际套中的个数吗?(不是)

  【学情预设:学生从图上很容易看出有的套的比平均数多,有的套的'比平均数少,有的和平均数一样多】

  师:仔细观察统计图你发现平均数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

  (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师:一组的平均数7和他们小组王宇套中的7个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平均数7和6可以代表什么?王宇的7个能代表他们小组的套圈水平吗?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追问引发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三、引导探究,构建方法

  1.提问

  师: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了一组和三组套圈的平均数,并比出了这两个组套圈的整体水平的高低,如果比赛的人数很多的时候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还能很快的找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吗?

  师:你会算出这两个组套圈的平均数吗?

  2.观察(出示第一组移之前和移之后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发现移之前和移之后套圈的总数不变,要想让每人套的一样多,就要用总个数除以总人数来得到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3.演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过程。

  师:你能给这样的方法起个合适的名字吗?(先合后分)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体会出求平均数最基本的方法,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领悟到知识的一般规律。】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比较三组和二组哪个组套的准的问题。

  师:

  2.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

  (1)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2)小河平均水深130cm,灰太狼身高145cm,他过河有危险吗?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培养学生统计观念和估算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学到的?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思路

  1、准确定位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定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淡化术语与纯粹计算,重视理解性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节课在"学什么"的问题上强调对平均数意义、特点的把握,注重对其统计含义的理解,以及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运用它解决问题,淡化单纯学习学习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比较,目标定位准确。

  2、选择的学习内容要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和社会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如比较两组同学的套圈水平等都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知识构建的过程

  体现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感,学习平均数的意义时,以拍球活动导入,教师以游戏者的角色介入学习过程,不但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而是自然地将平均数的意义不断引向深入。使学生深刻感悟到当两组套圈人数相等时,可以逐个比、比总数或平均数都可以判断哪个组套圈水平高,但当套圈的人数不相等时,只有比较平均数才公平,突出了平均数的比较功能。

  作者简介

  辛慧军,女,小学高级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省骨干教师","首届山西省青年教学能手","第七届中小学教学能手","三晋名师"等称号。现任教于山西省宁武县实验小学。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平均数》 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51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图形直观或具体数据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寻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活动,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反映,了解平均数在统计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能对别人的想法提出质疑或建议,初步培养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难点:

  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说说参加过哪些游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

  说明:这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引导:你能从图上知道些什么?男女生套圈比赛要比的是什么?你认为可以怎样比?

  二、解决问题,认识新知。

  1、交流解决方法。

  讨论:这里记录了同学们想的积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方法是合理的?为什么?

  (学生对不合理的方法提出质疑、否认,确认因为人数不同,比较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是合理的。)

  2、初步认识平均数。

  (1)移一移-----探究男生套中的个数。

  提问:从图上看,你打算怎样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讨论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移的,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提问:我们是怎样做的,每人平均套中几个?

  追问:男生套中的平均数是7个,刚才是怎样得到的?

  (2)算一算-----计算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交流:你是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的?

  追问: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启发:通过“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这两种方法,得到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想,这里的“7”表示的是谁套中的个数吗?

  4、加深认识平均数。

  (1)探究女生套中的平均数。

  引导:你能求出5名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吗?准备用什么办法求?

  先在统计图上移一移,再列式计算,得出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和男生的比一比

  交流:移多补少是怎样做的?求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还有什方法?

  这里先算的什么?为什么接着要除以5? 追问:这求出的“6”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回顾问题。

  我们在解决怎样的问题是用到了平均数?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感知平均数的大致范围。

  观察:从统计图上看,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为什么会有比平均数大或小的呢?

  讨论:你发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有什特点吗?它一定在那个范围之内,为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做“练一练”

  (1)学生观察笔筒里各有多少支铅笔。并按题里情境出示。你能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吗?

  提问:怎样移的,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

  (2)你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求呢?自己求出平均数。

  提问:这求出的“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做练习八第1题。

  说说每条丝带的长度。

  出示数据: 14厘米 24厘米 16厘米

  提问:这里出示的3个数据中,你认为哪个数据可能是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为什么?

  提问:18是哪些数据的平均数?

  3、做练习八第3题。

  依次回答两个问题,说明理由。

  说明:队员的实际身高就可能会有155厘米的和超过160厘米的。

  4、做练习八第4题。

  (1)解决第(1)题,同时指名板演。

  提问:是怎样解决的?说说想法。

  (2)讨论第(2)题。

  提问:说说你们的讨论结果。为什么会有超过平均数的箱数?

  通过和平均数比较,你对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要说的。

  四、全课总结。

  你对学习平均数,知道了哪些知识?

《平均数》 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能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得出总数,个数变化时平均数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算法。

  2、知道在计算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教学难点:

  总数、个数有变化时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师:小丁丁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了96分,数学得了98分,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 学生单独思考解答。

  3、 学生汇报交流: (96+98)2 =1942 =97(个)

  答: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7分。

  4、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学生回答) 板书:总数个数=平均数。

  5、 师:那么如果现在我们知道了英语得分是97分,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你会怎样计算呢?

  6、 学生可能会有二种解答方式。

  7、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计算的问题。 板书:平均数的计算

  二、 探究新知

  (一)新授1

  1、 师:我们来看一下,四位小朋友制作了很多的动物模型。(课件演示)

  2、 师:这一小队平均每人制作了几个动物模型??

  3、请小组讨论交流,你会这样思考?(时间留足让学生充分思考)

  4、 师:谁来愿意说一说你的想法?请学生把不同的答案板演。

  5、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小胖这位好朋友的答案是否和你相同呢?(课件演示)

  6、 师:你认为谁的方法更加适合呢?

  7、 学生交流讨论。

  8、 小结: 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平均数;当资料中相同的'数据较多时采用小胖那样的算法比较简单。

  9、师:对于7.5个小动物这个数据你有什么疑问吗?

  10、小结: 因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所以在计算平均数时,人数,个数可能会出现小数。

  11、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算式:(请说一说理由) 上海八月的一周气温情况如下表: 小丁丁平均每次得分是多少分?

  A.(32+30+32+30+34+32+34)7

  B.(323+302+342)7

  (二)新授

  1、快速列出算式: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2 = 6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共做17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176+284)(22+24)=10朵 五(1)班学生为学校做纸花 ,男同学22人平均每人做6朵,女同学24人共做284朵,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226+284)(22+24)=10朵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里没有直接出现总数,而且得到总数先要利用平均数乘以个数得到其中一个总数,然后加上后面的总数。

  4、学生小组合作,解答问题。

  5、小结:做题需看清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找到对应的总数和个数,然后用总数个数,求出平均数。

  6、试一试:国庆节黄金周参观科技馆人数的情况。

  ( 46781 4 + 83615)(4 + 3 ) =(187124 + 83615)7 =2707397 =38677(人)

  答: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有38677人参观科技馆。

  (三)小结

  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要看清题目中给出条件中隐含的意义,不能光从数字上来理解。

《平均数》 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4、能正确、全面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

  学情分析:

  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课件。

  师:你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种运动?四(1)班的孩子也很爱运动,他们将进行踢毽子比赛,请你们来当裁判。

  比总数,再引导看一般水平,女生每人6个,女生的一般水平就是6个。男生每人7个,男生的一般水平就是7,男生的一般水平比女生高。女生敢不敢再赛一场,让我们快来看看第二轮成绩。各位裁判,这一场,谁赢了?你怎么想的.?女生:6+9+7+6=28男生:10+4+7+5=26在黑板上列式。

  这一场女生胜利了。这一组一个请病假的男同学来上学了,正好赶上了这场比赛,他也要参加,你们同意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四(1)班的女生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看到成绩后,就得意地笑了。女生为什么会得意地笑了?女生总共28个,男生总共30个呀?生:因为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比的是一般水平。

  6、9、7、6个,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

  10、4、7、5、4,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和同桌讨论。汇报。

  师小结:平均数常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二、巩固新知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生活中你有听过哪些平均数?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平均数的信息,咱们来看看。例子1:903路公交车,乘客平均等候时间是10分钟。例子2: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xx年日均起降700架次飞机。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讨论:水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130厘米,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北京自然博物馆门票信息,估平均数,求平均数。谈建议。

  三、拓展。

  如果男生再加一人参加比赛,这名队员踢几个就能和女生打平手?思考并汇报。

  四、课堂。

  总结。

  谈谈收获。

  作业:书93页第1、2、3题。

  板书:

  移多补少。

  同样多。

  一般水平。

  求和平分。

《平均数》 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这一重要定理;

  (2)能运用定理证明不等式及求一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不等式的结构的分析及特征的把握掌握重要不等式的联系;

  (5)通过对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和等号成立的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认识习惯,进一步渗透变量和常量的哲学观;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一个重要的不等式:,根据这个结论,又得到了一个定理:,并指出了为的算术平均数,为的几何平均数后,随后给出了这个定理的几何解释。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掌握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积有最大值,积为定值时和有最小值的结论,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平均值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单方面强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注意到平均值定理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发现使用定理求最值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才能大大加深学生对正确使用定理的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全面深刻地掌握平均值定理求最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㈠定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公式以及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和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都是正数。

  例如成立,而不成立。

  (2)这两个公式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因此对其中的.“当且仅当……时取‘=’号”这句话的含义要搞清楚。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当时取等号,其含义就是:

  仅当时取等号,其含义就是:

  综合起来,其含义就是:是的充要条件。

  (二)关于用定理证明不等式

  当用公式,证明不等式时,应该使学生认识到:

  它们本身也是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用比较法(将在下一小节学习)证出的。因此,凡是用它们可以获证的不等式,一般也可以直接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用比较法证明。

  (三)应用定理求最值的条件

  应用定理时注意以下几个条件:

  (1)两个变量必须是正变量;

  (2)当它们的和为定值时,其积取得最大值;当它们的积是定值时,其和取得最小值;

  (3)当且仅当两个数相等时取最值.

  即必须同时满足“正数”、“定值”、“相等”三个条件,才能求得最值.

  在求某些函数的最值时,还要注意进行恰当的恒等变形、分析变量、配置系数.

  (四)应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

  在应用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注意;

  (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正确写出答案。

  2.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建议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为背景,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自然且合理.

  (2)在新授知识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引导、启发,让学生逐步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应用它们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对有关概念使学生理解准确,尽量以多种形式反映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比较中得到深刻理解.

  (3)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4)可以设计解法的正误讨论,这样能够使学生尝试失败,并从失败中找到错误原因,加深对正确解法的理解,真正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

  (5)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客观世界并反作用干客观世界.为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平时教学中就应适当增加解答应用问题的教学,使学生不禁感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推导并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

  2.理解定理的几何意义;

  3.能够简单应用定理证明不等式.

  教学重点:均值定理证明

  教学难点:等号成立条件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们完成了对不等式性质的学习,首先我们来作一下回顾.

  (学生回答)

  由上述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列重要的不等式.

  二、讲授新课

  1.重要不等式:

  如果

  证明:

  当

  所以,

  即

  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又可得到

  2.定理:如果是正数,那么

  证明:∵

  即

  显然,当且仅当

  说明:)我们称的算术平均数,称的几何平均数,因而,此定理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都是正数.

  )“当且仅当”的含义是充要条件.

  3.均值定理的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

  以长为的线段为直径作圆,在直径 AB 上取点 C . 过点 C 作垂直于直径 AB 的弦DD′,那么

  即

  这个圆的半径为,显然,它不小于 CD ,即,其中当且仅当点 C 与圆心重合;即时,等号成立.

  在定理证明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4.例题讲解:

  例1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是定值 P, 那么当时,和有最小值

  (2)如果和是定值 S ,那么当时,积有最大值证明:因为都是正数,所以

  (1)积 xy 为定值 P 时,有

  上式当时,取“=”号,因此,当时,和有最小值.

  (2)和为定值 S 时,有

  上式当时取“=”号,因此,当时,积有最大值.

  说明:此例题反映的是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的方法,但应注意三个条件:

  (1)函数式中各项必须都是正数;

  (2)函数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

  (3)等号成立条件必须存在.

  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熟悉均值定理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

  课本P 11练习2,3

  要求:学生板演,老师讲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应用它证明一些不等式,但是在应用时,应注意定理的适用条件.

  课后作业:习题6.2 1,2,3,4

  板书设计:

  §6.2.1 ……

  1.重要不等式说明)4.例题……学生

  ……)……练习

  )……

  2.均值定理3.几何意义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均值不等式定理;

  2.会应用此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解题中的转化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定理内容及其适用条件.

  (学生回答)

  利用这一定理,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也可求解某些函数的最值,这一节,我们来继续这方面的训练.

  二、讲授新课

  例2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分析:此题要求学生注意与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形”上发生联系,从而正确运用,同时加强对均值不等式定理的条件的认识.

  证明:由都是正数,得

  即

  例3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深为3m,如果池底每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

  分析:此题首先需要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即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求函数的最值,其中用到了均值不等式定理.

  解:设水池底面一边的长度为 x m,水池的总造价为 l 元,根据题意,得

  当

  因此,当水池的底面是边长为40m的正方形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

  评述:此题既是不等式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应注意数学语言的应用即函数解析式的建立,又是不等式性质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应注意不等式性质的适用条件.

  为了进一步熟悉均值不等式定理在证明不等式与求函数最值中的应用,我们来进行课堂练习.

  三、课堂练习

  课本P 11练习1,4

  要求:学生板演,老师讲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掌握利用均值不等式定理证明不等式及求函数的最值,并认识到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

  习题6.2 5,6,7

  板书设计:

  均值不等式例2 §6.2.2例3学生

  定理回顾…… ……

  …… …… ……练习

  …… …… ……

《平均数》 教案12

  教学内容:

  第42页的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学用具:小棒、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式计算。

  把24名学生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

  2、导入

  刚才我们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6人,这个"6人"是每队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4队一共有24人,平均每队有6人,这个"6人"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队都有6人,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是"平均分"的问题,而后者是"平均数"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讲述平均数的含义。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

  2、出示挂图。

  (1)看懂图意。问: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自己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3)怎样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4)动手操作。

  (5)用小棒摆一摆。

  汇报:

  生1、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

  生2、运用移多补少方法,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6)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

  (7)指导列式计算。

  (14+12+11+15)÷4

  =52÷4

  =13(个)

  3、得出:

  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

  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

  (1)收集各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的原始数据。

  (2)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设计。

  第44页练习十一第2题。

《平均数》 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例2的学习,能初步理解“移多补少”或“剪长补短”的简单的教学思想方法,了解平均数的实际含义。

  2、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明确求平均数的方法实质是各数量的和÷数量=平均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

  拔河比赛的绳子、秤(称人体重量用的)、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导出问题

  1、全班同学都到操场上举行拔河比赛。

  (1)注意挑选一、二组6人、三、四组6人。

  (2)教师挑选一、二组气力,个子最小的6人,挑选三、四组气力,个子最大的6人。

  (3)结果有什么不同?第一次交锋胜负不明,持续时间长;第二次交锋时间短,不比亦知胜负。

  (4)宣布比赛规则。(6个人的总体重要相同)(两个队的总重量不变)(相同重6人或轻重搭配)

  (5)自报体重,验证体重。

  一、二组先挑选6人,称好体重的总重量,然后算出平均数,由三、四组的平均体重较接近的6位同学参加比赛。

  2、设问:为什么要求两个参赛队的体重相等?

  (读比赛有关规则)

  (二)自学自问,感知“平衡”

  1、自学课本第73页中的准备题。

  (1)是否只有搬动的惟一办法,即总共有多少,堆成了3堆,每堆有几块?

  (2)可以机械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块。

  (3)可以把三堆加起来,求共有多少块。

  (4)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块?

  2、先算例2,再看结果。

  由投影出示例2,每位同学自己独立计算。

  例2:(1)体育锻炼小组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6厘米,152厘米,149厘米,147厘米,151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校对答案:予以评价。

  (每一个组派一名学生介绍计算过程)

  (3)自学课本例2,自我校对,自我评价。

  (三)练习“试一试”,开展“比一比”

  1、出示课本第74页中的“试一试”:

  第一中队的少先队员捡麦穗。各小队捡麦穗的重量是:第一小队845克,第二小队913克,第三小队1014克。平均每个小队捡麦穗多少克?

  (分四组进行比赛。分两步:第一列式,第二计算)

  2、比一比。

  (1)先叙述列式。

  (2)再进行计算。

  (3)评出优胜组。

  (四)“练一练”第75页第1、2两题(要求课堂完成)

  (五)课堂小结:平均数=各数量的和÷数量

  (六)作业:《作业本》第61页[五十八]。

《平均数》 教案14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解题方法,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平均数。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这一新颖、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探究,观察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演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规律,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多媒体教学

  运用微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觉发现、意识到问题存在,可激活学生思维,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又可以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寻求多种计算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直观形象,再结合语言表述,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内化。

  四、教学过程

  1.复习较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出示复习题。

  求平均数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平均数?

  把复习题稍微改动一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

  2.学习例题①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①的已知和问题与复习题的有什么不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

  3.学习例题②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②与刚学过的例题①有什么异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人?

  怎样求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

  (教师应告诉学生,求得的平均数有时不能恰好除尽,这时只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就可以了。这道题中已知数只有一位小数,因此得数取一位小数就可以了。)

  (4)例题①与例题②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注意什么?

  (再次强调例题①与例题②的区别,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死套公式。)

  4.完成书后“做一做”

  五、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填空。

  (1)平均数=( )÷( )

  (2)( )×( )=总数量

  (3)总份数=( )÷( )

  2.选择题。

  (1)五年级两个班为希望工程捐款,一班42人共捐168元,二班45人共捐210元,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 )

  A.(168+210)÷2 B.(168+210)÷(42+45)

  (2)一个工厂前3天烧煤4.8吨:后4天烧煤7.8吨,这个工厂一星期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 ( )

  A. (7.8+4.8)÷(4—3) B. (4.8+7.8)÷(4+3)

  ●综合练习

  1.劳动实践。

  (1)同学们在校办工厂里糊纸盒。第一小组10人,平均每人糊7个;第二小组8人,平均每人糊6个;第三小组5人,平均每人糊4个。三个小组平均每人糊多少个?

  (2)春光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领来白杨树苗140棵,梧桐树苗60棵,桑树苗25棵,共分给5个班种,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2.下表是四年一班各组同学寒假阅读课外读物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看多少本课外读物?(得数保留整数)

  各组人数

  12

  14

  13

  12

  平均每人阅读本数

  6

  4.5

  5

  5

  ●实践与应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如下:

  第一次:语文92.5分 数学100分

  第二次:语文88分 数学97分

  第三次:语文94分 数学98.5分

  第四次:语文98.5分 数学100分

  第五次:语文99分 数学97分

  先分别算出五次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再制成统计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统计表

  年 月

  板书

  求平均数

  ①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算式:(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②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各组人数

  12

  11

  10

  平均每人投中数

  2.5

  3

  3.2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2+11+10=33(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95÷33≈2.9(个)

  综合算式:(2.5×12+3×11+3.2×10)÷(12+11+10)≈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平均数》 教案15

  学习内容:

  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

  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学习重点:

  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学习难点:

  比较平均数,得出新的信息

  学习准备:

  统计图、记录卡、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导入

  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课件出示例2图片

  (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个队要高一些?

  (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

  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

  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

  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____5

  =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____5

  =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

  (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

  5、猜测

  (1)哪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

  (2)分析原因。

  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现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2、交流算法。

  3、提问、补充。

  四、达标测评

  练习十一第5题

  五、总结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平均数》 教案】相关文章:

《平均数》的 03-28

平均数 02-05

【精选】《平均数》 07-06

《平均数》 06-16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案04-07

《求平均数》 09-07

求平均数 09-05

《平均数》 (推荐)07-10

《平均数》 (热门)07-20

《平均数》 15篇(精选)05-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