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苏轼词优秀教案

苏轼词优秀教案

时间:2024-07-01 07:59: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词两首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词两首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轼词两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背诵、默写全词并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理解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一、文本导入:

  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苏轼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中的“大江东去”正是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千古传颂的词,去领略苏学士的人格魅力。

  自主学习: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先听录音,后自读。)

  2、体会作者在词中的所见,所想,所忆。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片状写赤壁之景,下片抒写人生感慨。

  合作探究:

  四、分析鉴赏。

  补充:“赤壁怀古”——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

  1、题目为“赤壁怀古”,怀古包括哪些内容,“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分析鉴赏时可适时提出一些子问题,比如: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意境阔大、气势雄浑。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2)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A.以美人衬托英雄。

  B.着力表现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周瑜什么形象。

  指挥若定足智多谋】

  2、在写赤壁景观的词句中,你认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好在哪里。哪些字写得传神。试分析。

  参考:这一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有气势夺人、惊心骇目之效。

  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石壁之高耸。再写江面波涛,“惊”写出江面波涛之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之激烈。“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千堆雪”句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声绘色,蔚为壮观。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作者借此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雄姿英发的豪杰们,寄寓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3、作者在最后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

  对作者的这种情绪,你是如何评价的。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目,可结合时代背景,辩证地去评价,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

  (1)理解,但不赞成。

  这一句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

  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就会悲观失意。而人越是身处逆境,越是要顽强直面逆境。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2)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

  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3)人生短暂、生命易逝,而江月永恒,因而我们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

  小结:

  这首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有伤感的情绪,但从他笔下的景和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出更多的是旷达、豪迈的情怀。

  作业:

  背诵默写全词。

  一.文本导入:

  自主学习: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先听录音,后自读。)

  2、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三、分析鉴赏。

  1、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以小见大,这是一种写作手法。解答此题,应着重理解词人由生活小事阐发的人生哲理,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几个子问题:

  (1)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而作者的反应怎样。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态。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这一心中事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作者虽然不在意风雨,但雨过天晴后,本应欣喜,但作者反应如何。

  由此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在《定风波》中作者写了在一次出游途中遇到阵雨的经过。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作者没有雨具,却依旧手持竹杖,脚穿芒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交加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

  作者实际上是以自然风雨来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于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遇变不惊,见怪不怪了。作者正是通过这一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那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2、(小结)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参考: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

  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1、背诵默写全词。

  2、课外拓展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3、课外预习《辛弃疾词两首》,完成导学案各学习目标。

  同步测评

  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 故垒公瑾纶(ɡuān)巾雄资英发

  B. 神游华发樯橹酹(lèi)江月

  C. 狼狈何妨吟(yín)啸竹仗

  D. 料峭斜照回首潇瑟(sè)

  A.“雄资英发”应为“雄姿英发”。C.“竹仗”应为“竹杖”。

  D.“潇瑟”应为“萧瑟”。

  2.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D)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C. “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D. “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B.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C.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历经坎坷,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D.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

  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成名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苏轼词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背影》的优秀教案优秀05-07

《台阶》的优秀教案优秀11-21

说反义词教案12-10

《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优秀10-14

《金色的草地》的优秀教案优秀04-29

有教无类优秀教案11-16

足球优秀教案03-11

《推敲》优秀教案02-13

小班教案[优秀]07-23

小班教案(优秀)07-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