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识字量差异很大,如何让已经认字的孩子依然保持强烈的识字热情,同时,简单生动地教会不认字的孩子一些难认的字,如:金,耳等,成为本课的一个重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汉字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人口手足舌牙耳目”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尤其是“目”和“口”,能说出每个器官都有什么作用
一、自学:看图
1、猜谜语:小时四只脚,大时两只脚,老时叁只脚。 。
(谜底:人) 看图,认读
给汉字找朋友:人——好人、人们、人群......
2、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许多不可缺少的器官,比如,这是我们的——手。
说一说,你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
认读:手
3、除了手,还有哪些?(出示:图)自己看一看,说一说
二、互学:认识汉字
1、指名说
2、和他们相对应的汉字你认识吗?
我的十分钟:
小组活动:
1、联系图,认一认,如果有不认识或者不确定的可以问一问同桌或前后左右的小朋友。
2、说一说每一器官有什么作用。
3、给每个汉字找一找词语朋友。
三、交流所学
1、你认识了哪个汉字朋友,上来说给大家听
示范:我认识了口,口就是嘴巴,请大家跟我读——口。
2、我们的小嘴巴有什么用?
你能给它找到词语朋友吗?
(剩下的6个用同样的形式学习)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
2、游戏一:“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游戏二:“找朋友”老师指字,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指身上的'部位。
3、齐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金木水火山石田土”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这些自然物质在大自然中有什么作用。
3、正确区分同音字“木”和“目”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
多种形式认读。
2、这些都是我们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器官,今天我们要认识8个汉字,他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自然物质,瞧,有哪些?
[出示:图和字] 仔细看一看,读一读
二、互学:认识汉字
1、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2——3组)
2、“金”:这个字谁会读?(强调读音:前鼻音,读准确)开火车
见过金吧?说说在哪里看见过?
你能给这个汉字找到词语朋友吗?
我的十分钟:
小组活动: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剩下的七个汉字。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或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
四、交流所学
1、认识了哪个汉字朋友,上来说给大家听
示范:我认识了木,木头的木,请大家跟我读——木。
2、木头有什么用?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中有哪些是木头做的?
你能给它找到词语朋友吗?
(剩下的6个用同样的形式学习)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
2、游戏:“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3、齐读
四、总结
1、16个汉字一起出示
读一读,读出韵味
2、学生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认一认1
人 口 手 足
舌 牙 耳 目
金 木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2
教案背景:
《识字2》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教材以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韵语歌,读起来押韵上口,便于诵读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是新教材具有独特创意的一块内容。
教学目标:
1、 按顺序观察图画,同识字2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2、 学会读韵文。
3、 学会三种新笔画和两个生字。
能够明白学校生活的有序及规律,明白在学校及游戏等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安全,正确游戏。
教学重点:熟读韵文,学会三种新笔画和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将图画与识字2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种笔画,你还记得它们叫什么?怎么写吗?找一位同学来说一说,看谁的记忆力最好?
2、师评:这位同学的记忆力真好,你能带着大家领读一下吗?每个读两遍。 再评:如果边读边用手指写就更好了,谁能再来领读一下,读两遍。认识了这些笔画,我们就能更好的学习生字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2,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二、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早上几点起床?起床后又做了哪些事呢?谁来说一说?
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她叫芳芳,和大家一样,今年她也上一年级,每天早上是芳芳最忙碌的时候,我们来看看,芳芳是如何度过的?
三、授课
1、首先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耳朵灵不灵,眼睛尖不尖,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用我看到 。
我听到。
2、这些说明了什么呢?是啊,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太阳公公笑眯眯的升起来了,闹钟大声的响起来了,外面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说:“起床了,起床了!”
3、太阳 闹钟 小鸟
(1)你能读准这三个词语吗?谁来试一试!
(2)老师发现这里有两个字是三拼音节,你找到了吗?是几声(都是三声)?当两个三声在一起的时候,第一个字读成几声?谁能带领大家把“小鸟”这个词先拼读一下,再连起来读一下?
(3)我想我们班的同学看到这么美好的早晨,心情一定很开心,很高兴,你能读出这种开心的感觉吗?自己先试一试!
找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听老师读一遍,看看我和这位同学谁读得好?
哪一组来试一试?
4、看,芳芳听到了太阳公公、闹钟、小鸟的话,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她接着做了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第二行的三个词语:
穿衣 下床 起早
(1)你们知道什么叫起早吗?(就是起的很早)你们在家里起的早吗?我们可不能做一个小懒虫啊!
(2)起床后的芳芳精神一定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有精神的读读这三个词语。 (师提醒:我们读得时候要注意,穿和床是翘舌音。起早两个都是三声,第一个字要读成二声。)
(3)谁能把第一行与第二行连起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谁再来试一试?男女生比赛,看谁读得最有精神?
5、芳芳起床后又干什么了呢?看图。
出示:用餐 刷牙 洗脸
① ② ③
(1)你能把这三个词语按顺序排一下吗?谁能按着顺序领读一下?
(2)师小结:我们说话和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否则就让人听了不明白。
(3)谁能填空来说说这个句子呢?
芳芳起床后,先刷牙,然后,最后再。
(4)让我们一起学学芳芳的样子,读读这三个词语吧!
(5)第六组开小火车,看这组小火车开的.顺当不顺当?前4组和后4组比赛,看谁读得最准确?
6、早餐吃饱后芳芳开开心心的去上学了,上学以后芳芳又做了哪些事呢? (升旗 做操)谁能读好这三个词语呢?
(1)我们怎样读好“上”和“升”这两个字呢?(舌头要翘起来)
(2)怎样读好“做操”这两个字呢?(舌头要放平)
(3)同学们喜欢做操吗?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读读这行词语。
上学 升旗 做操
(4)第五组开火车,看哪一个同学读得最好,一人读一个。
7、读全文。
师:好了,老师把所有的词语宝宝都请来了,你们会读了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同学们真棒)男女生分开读,男读前两行,女读后两行。
(1)去掉拼音后你还会读吗?一二组读第一行,三四组读第二行,五六组第三行,七八组第四行。注意:读出你们的感情。
(2)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就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做每一件事,这样才能把每件事做好!
(3)下面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早上起来后做是的顺序,我们有感情的朗读2遍,看谁能最先背下这些词语!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小”,这个字读什么?
(1) 在学写“小”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新的笔画竖勾,教师范写,知道写
勾。
(2) “小”有几笔 ,都由哪些笔画组成?
(3) 师范写,学生念笔顺歌。
(4) 学生念笔顺歌,书空。
(5) 组词。
2、出示“鸟”,这个字读什么?
(1)教学横折钩和竖折折勾。
这个“鸟”字今天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两位新的笔画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请看黑板。教师范写笔画。
(2)“鸟”的笔画有些复杂,我们一起跟着电脑老师学一学吧。看看“鸟”一共有几笔?
(3)看完了老师的书写,有哪些小朋友已经会写了,请你告诉大家。学生说笔顺歌,教师范写。教师说注意点。
(4)念笔顺歌,书空。
(5)组词。
3、书上描红,教师巡视写字姿势。
五、作业布置。
1、读一读,朗读《识字2》。
2、说一说,对爸爸妈妈说说芳芳早上都做了些什么?
3、念一念,念一念笔顺歌并且书空。
六、板书
识字2
小:小鸟
鸟:小鸟
:
《识字2》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四行12个词语,分别从表示清晨到来、小朋友按时起床 、洗漱用餐、上学参加升旗做操这四个方面,表现了小学生在新的一天开始的生活场景。我觉得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因而教学本课,我创设情境,把认识事物和认识词语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感受起早的乐趣。如听小鸟的唧唧喳喳声、听闹钟的叮叮当当声,交
流你听到了什么,从而导入读词语“小鸟、闹钟、太阳”;从交流太阳、闹钟、小鸟说些什么,导入词语“穿衣、下床、起早”的认读,既认读了词语,又让学生感受了健康生活带来的乐趣。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认识了词语,提高了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3
课题
10. ao ou iu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 学会3个复韵母ao ou iu和它们的四声,了解复韵母的组合特点,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能正确认读由声母与ao ou iu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三拼音节,会读拼音词和拼音句。
教学重点
1、 ao ou iu的正确发音。
2、 ao ou iu与声母的拼读,尤其是三拼音节的拼读。
教学时间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9月29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音节。(略)
2、 抽读声韵母卡片。
二、 学习ou iu与声母的'拼音。
1、 学习ou iu与声母的拼读。
(1) 出示(略)
(2) 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3) 点名拼读。
(4) 出示另一组,教学方法同上。
2、 看图读拼音词。
(1) 出示,点名分析声韵母,练习拼读。
(2)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狗。找出三拼音的声介韵母,点名连读拼音词。
(3) 出示另一个拼音,自由练读,指名拼读。
(4)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5) 点名连读拼音词。
3、 看图读绕口令。
(1)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2) 出示绕口令(略)
(3) 引导自由拼读。
(4) 讨论难拼读的音节。
(5) 点名读绕口令。
三、 巩固练习。
1、 读一读,比一比。(略)
2、 分解音节。(略)
四、 作业。
1、 练习读拼音句。
2、 抄写有关音节。
教 后 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的用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我们出发。
(课件:美丽的郊外)
师: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丰收的果树,多美啊!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出示课题:用数学)
生:能。
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2个(课件演示)。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课件出示大括号)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2=6,草地上一共有6人。
师:谁有问题要问?
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生:原来有4人,又来了2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4和2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
生:4和2可以组成6,所以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太佩服你们了。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幅画。)
师:看这幅画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 ?号,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7个,?在上面。
师:你说得很好,那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还剩几个?
师:这个问题我们分小组来解答。
师:请小组汇报,说清楚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列式?
生:我们小组用减法来计算。因为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就是从7里去掉2个,还剩5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7-2=5。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这次郊游你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它们。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反馈强化
(课件出示石榴树)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谁飞来了?(课件出示蝴蝶图)
师:你们能解决蝴蝶的问题吗?
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当堂巩固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想。
师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选一题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那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现在让我们回家吧。
完成书上第51页的第1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
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就是为了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的计算问题。这里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并且用大括号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这部分教材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注重学生亲身经历去观察画面、理解画面的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5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尽管教学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例题的教学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书、英语书是分开放的;饼干、油、面粉三种食品也是各摆一层。然后体会为什么这样摆放,对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有什么好处的交流,要充分一点。
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
想想做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从分类的标准惟一或多样、分成两类或三类两个方面有层次地安排。前两道题的分类标准都是惟一的,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惟一的。第1题的标准是题目中明确告诉学生的在水中生活,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准确理解能在水中生活的'意思。狗虽然会游水,但不在水中生活;青蛙虽然经常在岸上,它能在水中生活。二是如果有学生不认识的动物,应该告诉他们。三是圈出有关的动物并校对后,还要让学生说说11个动物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分的;其中一部分动物怎样,另一部分怎样,从而体会分类。第2题分一分的标准是通过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加以提示的。先让学生逐一说说名称和用途,各在哪里行驶,然后思考应该按什么分,分几部分,哪几部分。在分的时候,可以画不同的记号。如陆地上行驶的车辆下面都画?,水上行驶的船只下面画○,天空飞行的飞机下面画△。第3题学生可以按形状或者颜色把树叶分成三类,体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第4题的分类标准是开放的,让学生确定,进一步体会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多样的。可以按性别分,可以按衣服颜色分,还可以按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分第5题引导学生以分类的思想整理书包和房间,既培养良好的习惯,又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使学生能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右手和左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举得对不对。
提问:生活中你的两只手能够做什么呢?(学生议论、交流)
(1)上课发言要举手,(教师示范)应该举哪只手呀?
(2)我们写字时一般用的是哪只手呀?
(3)你注意过没有,解放军和警察叔叔敬礼时举的是什么手? 组织学生模仿敬军礼。
讨论:我们的右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并交流)
提问:另一只手我们叫做什么?(左手)
谈话: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右手有分工,双手协调齐 动作,相互帮助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观察情境,认识位置
1.认识左右。
(1)提问:把书翻到第9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手是哪只手?
(2)提问:第一张课桌坐的是小明和小红,谁能说说小红在小明的哪面?小明又在小红的哪面呢?
追问:第二张课桌上放着练习本和数学书,说一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哪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哪面?
(3)讨论:你还能看图说一说吗?
学生可能说出:
①小刚在小芳的左面,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②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如果学生 说不出来,可以直接提问:看图想一想,小明和小刚的位置 是什么关系?)
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④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学生发言时,注意指导学生说清楚谁在谁的哪一面。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游戏。
(1)讨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好 朋友吗?
(通过讨论并汇报,进一步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 眼,左脚、右脚。)
小结:我们身体右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左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
(2)谈论:人的手、脚、耳、眼都有左右之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听老师下达的口令,做动作。
①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②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③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在谁的哪一面。
2.说一说。
(1)坐在你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前)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3)(三位小朋友站成一横排)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再次强调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3.看图说一说。
学生可能更多地用上、下描述物品之间的关系,要提示还可以用左、右来描述面包和牛奶的关系。
4.摆一摆。
(1) 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
(2) 把文具盒摆在中间,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左面,把学具盒摆在文具盒的右面,最后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5.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6个学生上讲台,侧面对着底下的学生。
(1)提问:(指第二个同学)XX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请第三个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底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说一说。
6.看图说一说。
(1)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2)月季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创设厨房的场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碗、苹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别比较辣椒和萝卜、萝卜和土豆的轻重,初步体会物体有大小和轻重。知道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简单推理,自己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 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
[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并随机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根据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及乐于助人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既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又能学习数学知识。]
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
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呢!(出示场景图)
1.看一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图,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
2.比一比。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比较、交流。)
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小的下面画○,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出大小的。
教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学生也帮老师比一比,谁轻谁重。再请一两个学生上 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出示土豆与萝卜(重量相差不大),让学生想一想用掂一掂的办法是不是能比较出土豆和萝卜的轻重。
出示支架,介绍支架,请学生借助支架来比较土豆和萝卜的轻重。(打开第6页,在重的下面画,轻的下面画○。)
小结:用掂一掂或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评:由学生的讨论轻松地引入到探索新知的环节,让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
三、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
1.活动一:套环游戏。
谈话:现在小朋友做个游戏(出示教具:套环两套,请两名学生进行套环比赛,每人套3个套环),其他同学进行观察比较,互相说说谁套得准,谁套的环大,谁套的环小,并说出是怎样知道环的大小的。
2.活动二(出示课件或投影)。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4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小朋友来当裁判,看看一只小花猫和一只小鸡谁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把结果填在书上第7页)
3.活动三(幻灯出示狐狸、小鸡、小花猫场景图)。谈话: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它们应该怎样拿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果: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
4.活动四(幻灯出示大象)。谈话: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重谁轻。(幻灯出示第4题的场景图)说一说这三种水果,谁最重?谁最轻?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评:教师把教材想想做做的习题巧妙地编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中学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 总结评价
提问: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比较大小、轻重)。回家后把学会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些实物比一比,好吗?
[评:巧妙地把数学延伸到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11月23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火车读词语:
2、听句: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说正确
祖国是花园,我们是花园里的花朵。
二、学文
1、朋友们打开书,自读课文第一句
想一想第一句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他们的家分别在哪儿?
2、请小朋友自己读这一句4行,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且讨论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行。
3、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一行,请你读给大家听)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1) 蓝天是白云的家。
老师把这幅图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贴图)
白云在蓝天的怀抱里,它们觉得多高兴啊!你们能把它读好吗?
(2)同法教学2-4行
你还喜欢哪一行?读给大家听。 (同法指导)
①(树林是小鸟的家)
② (小河是鱼儿的`家)
③ (泥土是种子的家)
4、小结第一句
5、课文学完了,小朋友们觉得喜欢吗?
三、教学拓展
1、出示三幅图(海洋、森林、天空)
2、请小朋友拿出你准备的小资料,小画片,给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3、想一想,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说话练习:xx是xx的家。
四、总结课文
五、板书设计(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大地是石油的家,
草原是牛羊的家,
高山是绿树的家,
大海是轮船的家,
天空是云朵的家,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讲述: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思索探究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交流共享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开心吗?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堂作业。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总评] 认位置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具体地讲,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索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识
4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如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要求
1、指导朗读并讨论说话;练习背诵。
2、指导写字。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并讨论说话;练习背诵。指导写字。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摘苹果:苹果树上挂满了写有本课生字的苹果。学生读对一个,就奖励一个苹果。
2、自由朗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赏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并且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角色,好好练读。
2、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美读课文,参加全班读课文比赛。组内其他成员精心指导参赛选手。(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
4、读书比赛。全体学生做评委,评出“大大方方奖”“语音准确奖”“有声有色奖”等。
三、练习背诵
四、指名表演
1、在基本背出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将课文所描写的.情景表演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小组练习,指名表演,相互评价。
2、想象:嫦娥姐姐看到原来低矮的房子现在……原来狭窄的马路现在……原来浑浊的河流现在……原来……现在……
学生自由想象,小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全班交流。
再次想象:如果嫦娥回来了,你想怎样招待她?
3、再次表演。
观众可以提问小演员,比如问飞船:你觉得你的家乡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太空中你还有哪些伙伴?问嫦娥:原来你的家乡是怎样的?你是怎样飞到天上去的?……
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
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体验角色。
五、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来的么去
方法同前,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小组自学生字,教师加以点拨、指导。
六、作业设计
七、课外作业
有条件的,可以从网上再去了解一些有关我国宇宙飞船的知识,制作成小卡片。
教后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2
数一数
分一分(1)
认位置(上下、前后)
认位置(左右)
1―5的认识及书写
几和第几
0的认识
8和9的认识
认物体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意思。
2、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
3、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5、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6、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总结拓展
四、能力检验:练习与测试
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的:
1、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让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请四位小朋友表演小猴、小狗、小猪、小熊)
1、小猴和小狗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奔跑。小猪和小熊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圆柱和球奔跑。
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球这么快就掉下来?
2、揭题板书(有趣的拼搭)
二、实践操作
(一)滚一滚
1、猜测:如果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哪些物体滚的快呢?
2、提出活动要求,请一小组示范,强调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
3、分组体验
4、交流验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二)摸一摸
1、示范摸;2、同桌互摸;3、组织评价。
(三)猜一猜
1、提出要求;2、学生互编互猜;3、师生评出最佳谜面。
三、拓展应用
(一)堆一堆
1、提出问题:把四种分别向上堆,想想哪一种物体最难堆?
2、分组体验
3、交流验证
4、总结归纳,引入生活
(二)搭一搭
1、提出问题;
2、分组体验;
3、汇报交流
4、师生评出最佳作品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8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1~8的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8个小五星,1~8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
a.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b.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c.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而且还学会了8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了解8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的组成)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课件演示)。
星期六,老师要带我们一(1)班的学生去绿城广场踢足球,准备带8个小足球去,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足球吗?
[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由问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再者教师创设这种情境,是有意识地拉近抽象的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两者的距离,使数学走进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另外,学具具有可操作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a.请你拿出8个小五星来代替8个小足球,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b.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c.请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意见,其他小组做补充。(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d.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e.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地摆一遍。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不包办代替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和约束。无论从创设情境的课堂引入,还是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都体现了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框架,这也正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3.小组讨论,巩固新知。
a.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了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就想到。这样只记住4个即可:
b.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同学们知道了1和7、2和6、3和5、4和4组成8。由1和7组成8,想到7和1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8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会背。
c.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背完后,教师问:你是怎样记的?
d.指导学生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55页,请同学们看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反馈练习
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8的组成。(如,师举1,生举7。)
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8的组成。
3.填空。
[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认识8、9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课引入时,我采用了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知识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向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新授部分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即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小组讨论,巩固新知;反馈练习,强化新知。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8是怎样组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第二、三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通过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同桌互相交流等方式,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人人都动口、动脑参与学习,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4
一、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圆的,滚动的和转动的,都是圆的。优美、柔和、活泼,是圆的感觉,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大胆用彩笔表现这圆圆的可爱世界。
课时:1~2课时
二、1、教学目标:
*说说对圆形物体的感觉,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
*启发学生认识圆形,认识各种圆形物。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添画有趣的细节。
三、重、难点:
认识圆形,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能用彩笔表现。
巧妙画出圆形物,并运用恰当的构图和色彩。
四、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球、钟、游泳圈、纽扣、葡萄实物及圆形物图片、范图,吹泡泡物品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生活用品线描写生稿及圆形物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如锅、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时钟等。
2、欣赏实物及图片、感受圆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圆的,圆形给人优美、亲和、活泼的感觉。
3、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方便,灵活)
4、说说自己对圆形物的感觉。
——游戏及体会
1、师生玩游戏”吹泡泡”,体会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2、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赏及评述
出示范图,了解作品在造型、构图、色彩几方面的特点。
要求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展示及介绍
六、板演示范
徒手画圆,添画,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画圆的几种方法,如上半圆,下半圆;左半圆,右半圆;一口气画一个滚溜园等。
——讨论与练习
1、画出几种你知道的圆形物,要求用线条色彩来表现。
对部分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提醒注意圆形的画法,添画的构思、操作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可用用勾线平涂方法画生活中的圆形物;也可用运用身边的线、绳等材料排一排,摆一摆,摆出美丽的图形;亦可用彩纸撕剪等法表现圆形。圆形的相互重叠亦很有趣!
我们不仅要动脑筋想画什么,还要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造型饱满、作业细心,添画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们常说:画无定法,就是说,画画没有一定的方法,关键是看完成后的艺术效果,鼓励学生多去尝试。
七、小结与评价
1、作业展评、小结。让部分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画的。
2、课后作业:多去画画周围的圆形物,让圆圆世界变得更有趣。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5
课题
9.大海睡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天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天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激情导入
1、猜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胸怀真宽大,江河容得下。潮涨幕就落,风起掀浪花。)
2、板书“大海”,请学生认读“海”
3、回忆:你们见过大海吗?能说一说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吗?(学生交流发言)。
4、导入:在小朋友们眼里,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大海的小诗——《大海睡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音读课文。
2、喜欢这首小诗吗?自由读读,注意读准字音,又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拼音,也可以问问老师和小伙伴。
3、反馈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4、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5、师生交流课文朗读课文。
三结合图文,初通诗意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2、出示:()的夜空
()的月儿
()的星星
()的大海
3、看图说话
4、多么静寂的夜呀,大海睡熟了,哪位小朋友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我们一起静静地欣赏欣赏。
四、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月背里她抱
2、小组内自学生字,说说你认识哪几个生字,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学生共同讨论。学生自由说如何记忆字形。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一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教案04-07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04-04
一年级上册教案[实用]04-23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4-22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5-16
一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11-04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案11-20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优秀01-01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5-20
一年级上册英语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