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家庭教育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庭教育教案1
活动中强调:
A、创设丰富的活动:满足婴幼儿不同的兴趣。如:在活动中让宝宝利用各种纸盒、奶罐、易拉罐、碗进行垒高游戏。
B、同一活动内容不同玩具:满足婴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如:发展宝宝走的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推着球走、拉着呼啦圈走、用玩具引导宝宝走、借助楼梯来锻炼走。
C、采用个性化教育和个别化指导方法
如: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用语言或者故事来引导宝宝进行游戏,并不是包办代替。
如:活动《洗澡》。可以采用吹塑纸制作娃娃,用浆糊把娃娃弄脏,让宝宝们擦洗娃娃,并将娃娃擦干净。
如:语言活动由家长和宝宝自己选一个故事内容并扮演其中的角色,再选用相应的道具,然后自选一个场地表演故事。
如:活动名称《五彩串》(19—27个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情感。
活动材料:
吸管、小木棍、塑料弯棒、软电线、绳子。
雪花片、各种珠子、纽扣、餐巾纸小桶。
(1)游戏观察法
当婴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游戏活动时,成人不加任何干预,只是观察记录婴幼儿的各种表现。记录的内容有:对游戏的兴趣、游戏的'态度、持续的时间、使用哪些玩具等。
(2)个案分析法
教师指导家长为婴幼儿建立个个案,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个别化了解。
(3)电话访谈法
内容有:询问宝宝在家情况、上周在作业在家的延伸活动表现、进展如何、解答家长的疑难问题、告诉家长下周的内容有哪些等。
(4)角色扮演法
定期地举办角色扮演表演活动,激发家长开展亲子活动游戏的激情,丰富和挖掘亲子游戏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家长自编亲子游戏的能力,也积累了大量的亲子游戏素材。
(5)专家讲座和讲座咨询
组织专家讲演团和定期开放咨询日,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教育中的疑点和疑难问题。
(6)多媒体辅助法
(7)案例辨析法补充:幼儿园还开展了一新的知道方法,对0—3岁婴幼儿进行送教上门活动。活动须知:自带拖鞋、进门洗手、换上工作服、做按摩操、视听玩具、俯卧训练、侧翻。
家庭教育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道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及原则。
3. 知道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家庭教育的实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今,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教育也自然而然成了重中之重。但是统观现代家庭的教育,大部分家教均有溺爱孩子的现象,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下,问题少年地出现,青少年犯罪的产生,不能说与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不无一点关系。孩子的成长,与家庭自然脱不了关系,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三四年的时间在家度过,上学后除了在学校的八小时,剩下的时间几乎也是在家中度过,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放在首位,好的家庭教育培育出栋梁的例子也举不胜举,比如哈弗女孩刘亦婷,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把天才变成庸才的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伤仲永”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家庭教育与小学生的成长》
二、实例说明,分析理解
(1)、教师讲述几个“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例子”以引起家长注意。
事例一:
说到家庭教育,这让我想起在、曾经有家长和我说起:老师,孩子最听您的,我们管不了,您多费心了。
我无语,我不敢苟同,这么大的责任家长怎么会一推二五三呢,我岂敢担当此重任呢?
教师分析: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说明了什么?家长把家庭教育放在了哪里?不单单是这个家长,有好多家长都会这样说,自己管不了孩子,让老师多费心……孩子这么小,家长管不了,可见您与孩子的沟通在哪里?
建议:
1.约束多让孩子失去自我
2.过分苛求事与愿违
3.恋母情结伤害孩子
4.父亲作用别被忽视
小结:只有夫妻双方积极地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更多地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夫妻双方共同商量,才可以避免一方的盲目,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2)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
特点:1.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2.知识学习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3.成才与成人教育相结合。
内容:1.合理安排生活,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2.培养子女的求知兴趣,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培养子女优秀的品德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4.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初步的欣赏美。
5.加强子女的劳动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与生存自理能力。
方法: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家长要想成为一个理想的'艺术家'',就不能生硬地照搬学校教育的模式,而必须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出发,重视教育方法的选择和教育手段的运用.常见的方法有:
1.理解并宽容孩子的探索性失误。
2.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书上事例)
3.培养孩子的良好兴趣。(书上事例)
4.遇事而诲,遇物而教
成功案例: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3).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仅有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这种差别不缩小,不但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影响农村家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中国人口质量-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现代化的进程。也许有些危言耸听,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连锁关系。中国的许多问题,常常要以农村是否解决作为标志。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人口质量,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幸福。
建议: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应对策
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个体、教育和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拯救对策以遏制其进一步恶化。
家庭要做的: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让孩子在情感上有归依感、安全感。
3、寻找“代理”。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需要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而祖父母又没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亲戚朋友中为孩子寻找“代理妈妈”。“ 代理妈妈”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完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严格要求孩子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来,改进教育方式,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拓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儿童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小结: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学校的事了!”于是对孩子就不闻不问,放任自由,一旦孩子成绩差就兴师问罪。更有甚者当着孩子的面责问老师,这无疑使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甚至使孩子不再尊敬教师!这是多么不利孩子的教育啊!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父母的职务作用对子女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最早期的教育,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和长辈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好的行为和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孩子就像白纸一张,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所以家长的“以身立教”绝不能轻易丢掉。
家庭教育教案3
首先谈一下语文的学习。
先解释一下,我本来主教英语的,但由于实习老师岳欣然老师实习期到了,所以这学期改由我来担任语文老师。
首先说说我们班的语文学习。
成绩一直稳定的有:
进步较大的有:
退步较大的有:
学习习惯好的有:
学习习惯需提高的有:
写字好的有:
书写有待进步的有:
其实语文和英语也都是互通的,都是一门语言课程,像英语中关键是掌握单词和对话,语文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字词句段篇。这学期还剩2个月了,所以在这2个月里怎样有效提高孩子的成绩呢?围绕我们这册书来说,书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每个单元中出现的练习)、背诵的课文、每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这些掌握了基本75分以上到手了。还有课外阅读(10分左右)和写作(15分),这个是需要平日的积累,不是背背题就能立马提高成绩的,当然我这里是说的是得高分,基本上学生能得个10分以上。要想提高这两方面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阅读,多写写。多看书是可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我们学校也在学生阅读方面下功夫,将书带回家等。今年我们读书节倡导亲子共读,每个同学都发放了一张好书推荐卡,孩子们可以从图书室借,学校没有的话希望家长能够支持,给孩子买回来,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如果一个人有了阅读的好习惯,我想他会受益终生。而且我从自身就发现,我们现在的孩子不愿听父母的唠叨,就拿我四岁的儿子来说,吃饭一直是我们家一个大问题。一直愿意边看电视或边玩着吃着,吃饭没个正经。我就买了一本吃饭的绘画书,和他一起多看了几遍,现在自己也知道吃饭前收玩具、关电视、洗洗手之类,不用我说自己主动去做,虽然有时做的也不是很好,但起码他有这个意识了,以后我再教育他的时候就容易多了。所以读书,明事理,长知识,增内涵,其中的好处真是妙不可言。
其次我再说说教育孩子的问题。现在我也是家长了,真是切身感觉到了我们这些做爸爸妈妈的真是不容易,但现在教育好一个孩子更是不容易。
孩子怎么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这里我有一个小故事先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
问: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问:影印过。
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自己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提高孩子)
其实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家长!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象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其实这些也是对我自己说的,我们同是家长,我们真应该学学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然后是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培养优秀的孩子。因为家长教会孩子的首先是做人,学校也是,虽然一直喊着教书育人,其实我看应该先育人再教书。
最后,想争取我们家长的大力支持。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们每个家庭就为这一个孩子,但我们老师要面对这近50个孩子。而且我也一直有很多的原因不能对每个孩子面面俱到,学校里我有教导处的工作,这里面的工作就跟我们说的针线普罗一样,繁杂而且没有头绪,在学校里有时想批个作业或找个孩子给他辅导辅导,谈谈心都得挤出时间来,在家里还有个宝宝,正是粘人的时候。其实我自己的压力很大,在接这个班时我跟同学们立下一个目标,本来我想的是全班30个能考A,但一个孩子说老师,你能不能让我们全班都考A,我说好,我们一起努力试一试。去年五一接过他们班2个月,通过我跟孩子们的努力,我们的英语有很大的提高,所以现在我也充满自信,虽然不敢说全班都考A,但我相信没有白费的功夫,只要我们付出了我们必然会有所收获,我希望每个孩子取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在他们的小学生涯中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在这里,我、孩子们、家长们,我们都是不可缺的。希望家长们多看看他们的作业,多听写听写生字,多检查他们的背诵,多给孩子买书看,多引导孩子看一些好的书等等,也多和老师沟通,共同关心孩子。在这里我想把我们的QQ群利用好,还没有加入的,希望家长们会后加上,我会在里面谈谈孩子的学习,有时分享一些教育的方法。
感谢家长们耐心听我的这些唠叨,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还请指正。谢谢
家庭教育教案4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明白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引导孩子正确做事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引导孩子正确做事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孩子学会做事是孩子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演习,尤其现在的孩子,他们做事的能力是欠缺的。光教会孩子做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正确做事。今天就一起谈一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做事。
二、授课
1、请家长说出你孩子在做事方面有哪些不良习惯?
2、做事方面的不良习惯主要有:
(1)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
(2)孩子不能使用文明语言
(3)孩子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不能遵守交通秩序
(5)在家里帮倒忙
3、提问:孩子的做事不良习惯你在家里是如何教育的?
三、引导孩子正确做事的方法
(一)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1、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经常带你的孩子走出家门,让他多和其他人接触,你可以带他去公园的人群中,和小朋友一起用餐,一起滑滑梯,一起玩积木等。多带孩子一起去发现生活中充满乐趣充满欢快的地方,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慢慢地,害羞就会自动消退。
2、对孩子的害羞不要大惊小怪。一个害羞的孩子可能在面对陌生人时会显得有些笨拙。作为父母,你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执意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父母也不要一个劲地要求孩子做,更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害羞的孩子”,甚至拿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比如“你看某某小朋友多好,多有礼貌,你为什么不是这样?”如果父母长期将“害羞”这个词定格在孩子身上,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害羞的人,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小朋友格格不入,他会更加封闭自己也会更害羞。
3、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做准备。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让他适应和别人的交往。每次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之前,不要一再催促孩子“今天你可要记得和别人打招呼话”之类的。这样不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临走前孩子不愿意说再见,你可以对孩子这样说:“妈妈知道你还没有准备好说再见,是吗?没关系,我们下次再说。”这样会减缓孩子紧张的心理。
4、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如果家附近有幼儿园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带自己孩子一起加入。这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龄小伙伴玩耍的乐趣。可能在一开始孩子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你,但慢慢地他就会试着加入孩子们的队伍。不过如果孩子想走,一定不要勉强他继续呆下去,只有让孩子感觉轻松自然,才有利于缓解他的羞涩。
5、多做社交游戏。父母可以经常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做此类游戏。比如,你们可以模拟一次购物,你做店主,孩子做顾客。又或者做警察和行人问路的游戏。这样可以让孩子熟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社交场景,孩子也能学到更多社交礼仪,从而变得大胆。 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会与他人相处的,社交经验需要一点点地积累。当孩子不再拒绝和他人交往的时候,父母应该进一步鼓励孩子,点看,咱们家长还是非常懂教育的。但送的情况不太好,个别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门口。也许您会认为,这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也许,你觉得这点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那么咱今天就从这点“小事”、这个“细节”谈起。
(1)首先给你的孩子传递一个信号:“噢,老师说的话原来可以不听!看,老师说送到……,我妈妈把我送到门口了!妈妈就不听老师的话。原来为了方便,舒服,可以不听老师的话啊!”您不经意间就对孩子进行了这样一个误导,影响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明确的是非观念,以后当老师再说什么时,对的,不对的,孩子不去想,只想这事对我是不是有利的!时间长了,孩子不信任老师,不听老师的话,也就成了理所应当,孩子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当您的孩子被送到门口后,如果她是一个上进心强,是非观念明确的孩子,他一上午或一下午都会为这事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担心被小朋友笑话,担心被老师批评。我曾见过有的小朋友被别人检举出来以后,眼泪汪汪地,非常委屈地跟我说:“老师,我不让妈妈(爸爸)送到门口,他非不听!”其实真的是这样,绝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家长把自己送到门口,都是家长不放心才这样做。这个时候的孩子,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的威信受到伤害,孩子感觉在大家跟前抬不起头,慢慢变得不自信,畏缩,您觉得让孩子少走了几十米是件好事,岂不知这短短的几十米的距离,让你的孩子失去的太多太多! 其实孩子有能力自己从指定的位置走到学校,家长应该信任孩子,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逐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我谈到的只是众多规章制度中的一种,学校类似的规章制度还有很多,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咱们家长把握住一条原则:只要在预备铃前的10分钟到校即可,不早到,也不迟到。还有:下课不准追逐打闹,要有秩序地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走,进出公共场合有秩序,不挤不抢等等。这些制度、规则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设立的。不仅学校,社会上这样的公共秩序和规则也很多,比如: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排队时不插队……生活处处是细节,细节处处见教育,我希望我们家长在每时每刻都能以身示范,做好孩子的楷模,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
(四)引导孩子文明用语
建议一: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表率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教材。父母想让孩子文明礼貌,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生活中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同时,要给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让孩子主动接待客人,使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孩子做的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可以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通过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步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建议二:规范孩子的文明举止
孩子的言谈举止可以反应出自身教养问题,孩子拥有文明的举止,是孩子有教养的表现,会对他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举止文明,培养孩子的文明素质。特别重视对子女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他们采取各种方法,如解释、亲身示范、引导孩子经常实践、及时提醒、耐心培养习惯等,从小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待人和气,举止大方。家长常常嘱咐孩子们注意自己讲话的语调,不要高声喧哗;倘若别人偶尔心情不好,对你不友好,你就应予谅解;如果有同学发音不对,应该用委婉客气的`语气帮助他纠正,而不应该讥笑;如果佣人情绪不佳,愁眉不展,你应该安慰她,使她高兴起来;睡觉前不要忘记向大家问晚安。文明举止包括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父母要从这两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文明礼貌用语要求不说粗话、脏话,教孩子学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等等。文明礼貌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如爱护公共卫生,穿着朴素大方;遵守交通规则等。
建议三:强化孩子的自尊意识
文明礼貌习惯看起来是孩子的一种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与孩子的内心修养,特别是与孩子是否具有自尊和是否尊重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尽量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获得他人好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想要获得自尊孩子就必须先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注意文明礼貌。一个缺乏自尊的孩子很难有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实际上是人满足自尊心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培植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满足自尊心的时候学会文明礼貌。
建议四:教孩子掌握礼貌用语和常识
礼貌教育是孩子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基础,不懂礼貌的孩子的主要体现是不会使用礼貌用语。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孩子掌握礼貌用语。但是孩子的礼貌还要靠孩子在生活中的运用。要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接受了别人的礼物要感谢,做了错事要和别人道歉等基本的礼貌常识父母也要和孩子讲清楚,当孩子有不礼貌的行为时父母要冷静地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成为文明礼貌的孩子。
建议五:及时制止孩子的不文明行为
孩子自身的体验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孩子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也不足,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文明的行为,就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孩子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父母要保持认真的态度,有时一个眼神就能传达给孩子信息,阻止孩子的行为。及时制止、纠正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才能让孩子逐步学会文明礼貌,才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五)如何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家里的东西要放置的有条理
2、要学会做“懒爸爸”“懒妈妈”
3、孩子的事情要有个固定的模式
4、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
5、运用表扬鼓励,让孩子正视自己的能力
四、引导孩子正确地做事应注意
启发孩子自己抉择是非取舍,贯彻正确地做人处事准则。比如,对于一个粗心大意不拘小节的孩子教导他谨慎小心,而对于一个本来就胆小怯懦的孩子以同样的方法教育就不对了。
1、正确地做事,意味着能够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去做事。
2、做正确的事,意味着对这个孩子来说是正确的,但对那个孩子来说可能是错误的。家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3、培养孩子正确地做事而非做正确的事。仅做正确的事是不够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如果认一个死理,抓一个死的方法,就是僵化的,局限的,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是呆板、刻板的,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
4、帮助孩子认识到“变”是常理,不变是相对的。尝试让孩子明白事物的相对性,让孩子知道有时这样做是对的,有时这样做做反而是错的,让孩子知道事情的变易性、相对性,帮助孩子认识矛盾是世间永恒存在的。
5、当孩子充满困惑不要紧,激发孩子去思考,去参想。道理再多,只有通过孩子的思考而得到的结论才是他自己的。
6、让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家长成为一个诠释人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一个代替者。 启发孩子正确地做事,让孩子独立去思考、去抉择,去决定,去实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贯彻正确的人生准则。正确地做人与处事。能够随时依据条件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抉择。而非只是做正确的事,当变化了的情况下,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五、小结:
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地去思考、去选择、去决定、去反思,从而帮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学会做事”的真正要义。在生活实践中教会孩子正确地做事,教会孩子做正确的事。
家庭教育教案5
一、班会背景: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努力,本班学生转变了先前对于班集体缺乏责任意识的状况,在言行举止诸方面约束自身,较好地做到了对集体负责,班级也连续四次获得了流动红旗。但是,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接触中,我发现本班学生在对家庭负责这方面做得较差,原因存在于学生、家长等诸多方面。对家庭负责是对孩子责任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育他们养成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的身心大有裨益。
二、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要对家庭负责及其小学生对家庭负责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家长问卷中孩子“对家庭负责”的具体体现让学生比较清晰地了解“对家庭负责”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学生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的原因所在,让学生体会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并通过视频进行情感升华,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三、班会准备:
1、明确班会主题:“对家庭负责”,并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重点放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方面。
2、编写剧本,组织学生排练小品《回家之后》。
3、设计了一份以“对家庭负责”为主题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家长配合作答。
4、搜索与班会主题相契合的视频《天下父母心》。
5、制作相应的PPT。
四、班会过程:
活动环节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通过温馨的音乐和主题词,使学生迅速融入情境,进入主题讨论。
2、小品表演:《回家之后》。
3、交流讨论:你觉得小品主人公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4、指名交流:类似的言行举止是否也存在于你们身上?由小品引出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所作所为。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用心去看、去想,在小品中学会辨析行为的对错,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5、怎样做才叫对家庭负责?
交流,随机板书。师小结。
6、对家庭负责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让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的想法。出示PPT。
7、有些同学在这些方面做得很不错,下面我就一些同学选择其中的一、两点,谈谈她是如何对家庭负责的。在学生感性辨析行为对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其对家庭负责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展示家长对此问题的看法,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想法。在此基础上,邀请榜样结合自身行为谈谈是如何做到对家庭负责,真正做到让学生乐于参与,自主体验、有所感悟,从中受益。
8、老师的疑问:为什么有些同学这方面做得很好,而有些同学却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学校表现不错,回到家却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
9、思考原因,讨论交流,随进板书。在榜样介绍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部分学生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让学生明晰对该问题的认识,从而针对性地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10、老师的期望。
11、播放视频:天下父母心。
12、结合视频谈谈观后感。
13、出示父母的期望,让学生自己读读,并简要谈谈感受。在辨析什么叫对家庭负责与理性分析如何做到对家庭负责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播放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亲自读读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为他们由爱父母到承担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
班主任发言
正如你们的家长在调查问卷中所说的那样,好好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在对家庭负责。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相信大家对“对家庭负责”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感受。其实,我们的班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这学期我们班连续四次获得了流动红旗,这与我们每位同学的努力分不开。老师相信,只要我们精心呵护我们的班集体,把集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承担应有的责任,那么我们的大家庭将更加和谐和温馨。
五、班会效果
活动圆满完成。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对如何对家庭负责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承诺将付诸于行动。本次班会为学生明确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六、反思重建
方案设计初期,曾计划邀请家长代表来班会现场介绍经验,更好地实现家校互动,但后期由于家长工作繁忙,没有付诸实现,可谓一大遗憾。如有可能,将会在重建课中加入该环节,让活动的内容更充实,指向性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家庭教育教案6
一、 解读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一定预示着他的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认真观察并去解读其中孩子有什么样的需要。
罗老师首先用了一段视频作为开场。这段视频应该大多数家长都看过,就是一个大概不到两岁的宝宝,利用撒娇的手段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家长不予理睬,且不断走开换场地的情况下,宝宝依然我行我素,追着家长哭闹。并且他在家长看不到的时候不吭声,等走到家长视线内时才又躺在地上撒起娇来。引得我们家长阵阵发笑。可是仔细想想,宝宝的行为预示着什么呢?他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从而满足他的要求或需要。
接着老师分析讲解了幼儿园发生的三个故事:
1、入园串串烧
小班宝宝们刚入园的时候,都会哭闹不止,这时候家长都很着急,心疼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其实孩子在幼儿园慢慢适应后,都过的非常开心。而且作为老师,会仔细观察,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了很多秘密。
A. 孩子已经长大了;
B.孩子会喜欢老师、小朋友、幼儿园。
C.孩子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D. 孩子需要被欣赏;
E.孩子需要引导。
其中得到这样的感悟——积极引导会发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2、搬运大垫子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用到大垫子,孩子在收拾垫子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没有规则,常常搞得很混乱。但是从孩子的行为中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秘密:孩子享受你推我挤的快乐;孩子喜欢齐心协力的成果。但是相同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次,说明孩子是没有经验的,老师当然此时要及时干预,给予引导。
于是老师开展了关于大垫子的竞赛游戏和集体教学活动:
在竞赛游戏中,老师分别对三组团队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放手、暗示、参与。这样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成绩最后,中等,最好。并且老师让孩子讨论在竞赛中认识到了什么,孩子的发言都很到位:人多并不力量大;一起做事应先商量再行动;搬垫子要4个人才行;做啦啦队感觉很好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团队合作搬垫子,而且让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
在后来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利用垫子的有趣游戏:滚垫子、头顶头、解放军匍匐、跳跳床等等。孩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体验不一样的乐趣。整个搬垫子的活动,既强化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又让孩子掌握了合作技巧。
我们应该从孩子行为中发现教育契机:
静观——静静观察
静思——经常思考
笃行——采取措施
智慧引导孩子的潜力和行为。
同时从孩子的行为中更新教育方法:
顺应——等待中发现精彩——孩子的.精彩
反驳——否定中发现精彩——孩子的个性
激发——矛盾中发现精彩——孩子的领悟
感悟——乐意引导最终会读懂孩子的内心。
二、 解读孩子的作品
主题:假如我是老师
老师以此为命题,让孩子各自画一幅画。8个孩子画了8幅不同的画,让我们家长仔细观察,解读一下其中的寓意。家长们意见不一,但是孩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由孩子自己来解释。老师放了每个孩子的录音,解释各自画的寓意,我们家长才焕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意思。足可见孩子的智慧和想象力是无穷的。
老师也解释,作品正是反映了孩子的需要:
1、安全感的需要——向孩子大胆表达爱
2、认识世界的需要——让孩子大胆探索
3、自我表现的需要——对孩子尽情放手
4、发展想象的需要——让孩子异想天开
如此可见,解读孩子背后的内心需要也是一种智慧。我们成人应跟进行为,满足孩子的需要。从孩子的画中,可以看出儿童有其自身的心理视角,这也是获得经验的感受。儿童也有其自身的心理水平和个性特点,需要我们家长仔细观察、分析、思考。
罗老师的讲座生动活泼,不仅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而且与我们家长的互动也很深入,有趣。罗老师从观察孩子的细节入手,聆听孩子的心声,思考、解读孩子的行为,发掘孩子的内心世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教育典范。罗老师从其独特的视角,告诉我们家长一个既简单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多观察、思考孩子的行为,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如今我们大多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家长们多是工作繁忙,很难放慢脚步来观察孩子、聆听孩子,更别说解读孩子了。罗老师通过孩子的小事和作品,指导我们家长如何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还在不断的成长中,他们更需要我们家长的理解和引导,才能在家庭和社会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会自信和成长。有了我们大家的共同支持和理解,他们才会成长的更健康、更快乐。
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家长还进行了现场交流互动,对家长提出的家教方面的困惑进行了解答,此次活动不仅架起了幼儿园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家园合作,更提升了家园教育水平,更好地促进了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教案7
每逢生日、新年,孩子总要给我和她爸爸送张贺卡。起初,她送给爸爸的贺卡是这样的——将心中浓浓的爱意化做千千的祝福,祝爸爸生日快乐,永远快乐!然后,封面又画个小狗和小老虎,小老虎手上捧个心给小狗,(我和孩子属虎,爸爸属狗。)她爸爸看了内心也很感动,但只是喜悦地说了句:哟,女儿长大啦,记得爸爸的生日了,谢谢你。随手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当我的生日到来时,女儿同样也给我寄了一张卡片,她在卡片中这样写到:送您一张很小的卡,说上一句很真的话,不必说母爱是丰满,是美好或是博大,只因她洋溢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就已是最美的神话。妈妈生日快乐!然后,又在卡片醒目处画了一大一小两个老虎,欢爱之情跃然纸上。我看了后非常激动,热烈地向孩子致谢,我说,妈妈太感动了,我将把这张贺卡永远保存。这真情的流露给孩子的鼓励是巨大的。在后来的日子里,她给爸爸的生日卡、贺年卡越来越简单,以至于到今年就成了走过场的“祝爸爸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而给我的贺卡却岁岁不同,真挚动人,每每使我激动不已。1999年我的生日,女儿的贺卡是这样写的——妈妈:任岁月如水滑过,任时光从身边流逝,当一切事物都黯然失色,当所有的容颜都失去光泽,母爱的.光辉却不褪色,她像首永恒的诗篇,在天地间无悔地闪烁!20xx年的圣诞,女儿的贺卡又是这样写的——那天的彩虹很灿烂,那天的晚霞很迷人,那天的秋风很飒爽,那天的世界很完美,那天是哪天?是我同我妈走过的每一天。祝妈妈圣诞快乐!每当我跟孩子的爸爸分享这些快乐时,他都会颇有微词,认为孩子对我比对他用心,我便对他说:同样一个孩子,在给我写贺卡时感情充沛,而给你写的却流于程序,这便是激励和欣赏的作用啊!
(二)培养孩子的好品格
平时我们以讲故事的方式,把知识传导给孩子,让他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学会宽容、礼让、仁爱。20xx年春节,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突然问我们:“你们谈恋爱的时候,是谁追谁?”他爸爸笑而不答。我说:“是妈妈追爸爸。”孩子知道我们是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他说:“妈妈,那时爸爸的学习成绩一定特别好。”我说:“不是。”他说:“那你怎么会追他?”我说:“孩子,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我告诉孩子:大学三年,我几乎没跟你爸爸说过话,他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但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件事震动了我。那是一次重要的考试,由于临近毕业,同学们忙于找工作,复习不充分,考场纪律可想而知,成绩公布,大家都很理想,惟独你爸爸得了60分,他的同桌说:“秦洪伟真傻,他不抄。”就是这句话,让我爱上了你的爸爸。他的文化课成绩虽然只得了60分,但他诚实的品格,我给他打了100分。我告诉孩子:“品格胜于分数”、“品格不能打折”。做父母的能在言谈举止方面给孩子作榜样,孩子就会去模仿。秦聪小学结业考试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但他发现语文成绩多给了一分,就向老师提出,结果他失掉了原来的第一名。我问他后悔不?他说:犹豫过,但不这么做心就不安。多年的育子实践告诉我: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只要知道他有学习兴趣,肯用功就够了,但对他的习惯、为人处世、道德品质不能马虎。
家庭教育教案8
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教师与父母如何配合才能教育出具有美好心灵,具有创造力、有信心、有责任心、有责任感而且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们架构起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心,较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特举行家庭教育征文活动。
一、征文范围
围绕家庭教育的学习心得、育儿体会、读书笔记等,(征文内容建议:指导孩子交往的案例、指导孩子学习的案例、孩子习惯培养的案例、亲子沟通中的案例、读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的体会等等)
二、参加对象:
幼儿园全体家长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5日至5月16日
四、征文方式:
20xx年5月16日前把征文案例的电子文档交到各班班主任处,各班班主任于5月19日前上传到教学处。上交征文时同时一并上交1、2张亲子家庭照。
五、文本要求:
1、在案例文本中运用日常生活中教育细节的真实故事。
2、案例文本撰写的可以是成功家庭教育细节,也可以是缺失的家庭教育细节。无论哪一类细节,对细节的描述以及生活中的故事一定要阐述详细,不应空发议论。
3、案例文本内容格式
(1)标题:细节名称,字体:宋体三号加黑居中。
(2)正文: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故事、教育细节的分析、教育细节的效果与反思,字体:宋体小四。
4、案例字数不限。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老师动员幼儿家长踊跃参加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尽量全员参与,每班上交不少于5篇。
2、幼儿园组织园骨干老师进行征文评选,最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奖仪式在毕业典礼进行颁奖。
一、活动目的:
为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以充满智慧和艺术性的方式开展与孩子的教育互动,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和协助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我校将邀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九五、十五重点课题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特约研究员刘秀华老师到我校为学生家长作专题讲座。
二、活动主题:
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
9月13日上午8:00—11:30
四、活动地点:
一、二年级课室、电教室
五、参加人员:
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和全体老师
六、活动主持:
欧海棠
七、主讲:
刘xx
八、具体工作安排:
1、讲座横额、活动拍摄
2、活动音响
3、会场布置、环境卫生
4、协助停放车辆
5、联系广播站
九、具体要求:
1、请一、二年级班主任在星期四前把开展讲座的通知发给学生,并动员学生家长准时参加活动。
在讲座的当天,不准学生回校,以免影响讲座的进行。
2、一、二年级班主任要在当天早上7:45把课室门打开,做好本班学生家长签到。在9:15前结束本班的家长会,并引导家长到电教室听讲座。
3、其他老师要在9:15前到校听讲座。
4、协助停放车辆的老师要提前7:40在校门口集中,协助门卫做好家长车辆的停放工作。
以上安排请有关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按要求做好,确保这次活动能顺利完成。
家庭教育教案9
一、家庭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一)家长重视幼儿园教育多于重视家庭教育
从“学区价值”看,家长幼儿园关注的点大到办园水平、园所发展趋势,小到班级保教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多数家长重视学校教育,且年轻化的家长更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从教师对未入学幼儿进行入学前家访看,行为习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等出现比较大的差異,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幼儿行为习惯比较好,生活自理能力强,入园后对班级规则适应比较快,集体活动及游戏中表现的专注力、细心、自信心等良好学习品质比较突出。
(二)“被动式”家园合作现状为日常
虽说家长是教育的参与者、合伙人,但对于家庭教育这个问题,教师没有责任与义务来承担,家长应该告别“只要是教育就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家园合作的口号呼喊多年,还是呈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学校使劲拉扯,家长被动接受。例如,幼儿园开展丰富的活动指导家庭教育、密切家园合作,有专家讲座培训、亲子游戏、观摩活动等,部分家长不参加或请人替代,甚至参与过程中也表现出不积极的被动状,平时教养幼儿以老人完全替代的不在少数。
(三)“问题”幼儿数量增多,家园教育有断层
从入园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利导致的幼儿行为问题呈逐步上升趋势,就拿特殊癖好来说,某一个小班有36个幼儿,开学初要带小被子、玩偶上学且不离手的孩子有4个,吃饭、上课、游戏、睡觉、外出活动都不肯放下,一旦离开便不安且哭闹不止。从家长处了解,几乎都是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家长认为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这些“特殊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家长陪伴的缺失,幼儿对这些物品的依赖取代了对亲情的'依赖。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亲子互动不断形成亲子依恋关系的时刻,家长却以避免哭闹为目的,用物品加以安抚,久而久之,便形成特殊问题,再想试图切断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则须花上更多时间与精力干预与矫正。
二、家庭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
(一)家长理念固化,受自己童年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后,家长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均呈现多样化趋势,初生家长与二孩家长年龄相差几岁到十几岁的比较多,甚至有差二十岁以上的,就家庭教育课程的实施推广来说会面临比较大的障碍,年龄偏大的家长思想固化,往往会受自身童年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当下社会变革、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还沿用祖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普遍认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品”,这样的权威性亲子关系是常态。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理性对待孩子的犯错,而是使用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其次,家长群体中,这些年龄大的家长很多有两个孩子,“大宝照书养、二宝当猪养”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放任式的教育导致的一些弊病显而易见。
(二)代际教育影响,一定程度上干扰正常的家庭教育模式
代际教育问题是家庭教育问题中比较常见的干扰。这一代孩子的父母自身是独生子女的很多,祖辈对他们的教育比较娇宠。而且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父母的工作原因,完全由祖辈在承担幼儿的家庭教育,虽说有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养祖辈有比较高的觉悟,但绝大多数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在隔代教育问题上暴露出比较多的问题:毫无原则地宠溺骄纵;与孩子互动方式简单;关注生活方面远远多于关注个体发展……如此循环往复,难以改变现状。
(三)缺少强制性,模式较模糊,推广有难度
一个家庭中,家庭教育是否发生、是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发生频率及效果无法计算,也无法用某种量化标准来界定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只有当某个孩子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个性问题、习惯问题等时,才考虑到是否因家庭教育问题而产生。社会层面目前也无法通过强制行为,为准家长们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
三、家庭教育的创新模式
(一)建立家庭教育宣教机制
学校机构建立家庭教育宣教机制,通过新生家长会、家长学校、学校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形式,将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方法等进行宣教,更多是将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进行推广。
(二)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
学校机构建立一支专业指导团队,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家长工作骨干教师、家长志愿者等成员组成。明确工作室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分工,通过问卷、量化分析等手段每学期排查各班家庭教育现状,依据排查结果或主动寻求指导的家庭进行家庭定制矫正方案,按计划给予辅导,做好个案跟踪,灵活调整矫正计划。
(三)社会保障家庭教育管理机制
设想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将家庭教育纳入终身学习,须定期进行学习,不同时期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如可分为0—1岁新生儿家庭教育课程、1—3岁低幼儿童家庭教育课程、3—6岁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义务教育(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义务教育(中学)家庭教育课程、青春期家庭教育课程……内容有必修课、选修课,将家长的学分与个人信用、保障机制挂钩。社区开设“家庭教育门诊”,主要针对0—3岁婴幼儿家长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发放宣教手册、新手家长上路指南等进行宣教,必要时通过入户指导、案例指导等进行干预和指导。
家庭教育教案10
【教学目的】
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进入初三以后学习和心理的变化。
指导家长明确自己对孩子升学期待目的的弊端和反思自己的做法。 指导家长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期望,根据孩子实际,掌握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和心理的特点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来实现梦想。
【教学难点】
指导家长反思自己对孩子升学期待的弊端。
【教学方法】
家长、教师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第一个话题:
学生进入初三后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初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学生群体,自然倍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初三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在这期间,学生开始逐渐地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个人对升学的期望值与本身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会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及行为表现。因此,初三也是一个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极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是一个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案例一:
①请几名家长说一说对文中小玉的看法。
②在生活中你的孩子有类似的情况吗?您是怎样做的?
家长自由发言,请其他家长评论并支招。
小结:初三学生心理上常见到这些障碍:
1、学习氛围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2、目标和水平脱节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
3、青春期身心发育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
提出问题:面对孩子的压力,我们大多数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家长讨论交流。
案例二:
家长交流互动环节:
①请几名家长说一说对文中小强和他妈妈的看法。
②小强的妈妈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呢?
③在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您是怎样做的?
家长自由发言,请其他家长评论并支招。
小结: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多几分技巧、幽默就会达到目的。故事中的小强妈妈见孩子去学习了,要见好就收,别再说什么,要学会忍耐,这样家庭氛围就变和谐了。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站在孩子的角度说话,孩子容易接受。
(2)意见不一致时,家长可选择以退为进。
(3)把难题“踢”给孩子,避免矛盾。
三、第二个话题:中考准备的指导。
进入初三年级,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讲,都面临着人生第一个大的挑战,来自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压力,愈来愈大。
案例三:
提出问题:孩子现在面临中考,面临升学,下面请你们回想一下,面对迫在眉睫的升学考试,我们神经已经绷紧了,孩子是什么表现呢?
家长互动:
(1)家长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并记录。
(2)请几名家长说一下自己的反思。 小结:引导家长调整期望,用实际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升学。
建议如下:
1.要学会与学生沟通。
交流时要特别注意
(1)要平等。
(2)找准话题。
(3)鼓励。
2.面对中考,激发学习动力。
(1)家长定位要准确。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
(2)“帮”。
(3)早动手,先下手为强。
(4)家长提醒学生实现中考前四个抓住。
3.关心孩子的成长环境。
四、总结本讲内容:
我们家长面对即将升学的孩子,一定要积极了解他们学习和心理变化的情况,要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才可以及时有效地予以帮助。
五、布置作业:
1.思考自己在期待孩子升学方面有什么不当之处,并加以改正。
2.在生活中,与孩子发生过矛盾吗?您是如何做的?
3.孩子面临升学,你有什么建议呢?
六、结束语:
最后,衷心地希望每一个家庭幸福、和谐,希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谢谢大家。
家庭教育教案11
一、教学目的:
1。让每一位学生去深入了解家庭,父母的含义,其中所包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即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的知识面和素质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我的发展该朝哪条路走,这时家庭的正确引导是很重要的,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消除因时代引起的代沟,将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得以更好的诠释。
2。邀请部分家长出席,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各类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和对子女深沉的爱,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内心深处所思和所想,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处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为家庭的和谐和子女的健康成长创立一个良好的氛围。特别是有个别家庭现在因为高三的学生学业要求暂时有冲突的家长和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消除误解,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整堂主题班会以“沟通”为基调,所准备节目都和日常生活有关,小品、诗歌、游戏、歌曲等无不体现了“沟通”是现代家庭稳步发展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基本原则。
4。整堂主题班会力求人人参与,在班干部的统一带领下,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出谋划策,出金点子,强调人人都是一个完美家庭的主人,在排练的过程中,锻炼班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每一位同学都应在其中担任角色,力求节目精彩,有吸引力并且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过程:
1。诗歌朗诵:《啊,母亲》
同学自己写的诗作为主题班会的首档节目突出伟大的母爱,使整堂主题班会的主旨精神得到升华。从祖国母亲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殷殷之情到自己的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奉献,是同学自己用心去描述,情节感人,让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都能体会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
2。游戏:你知,我知
请家长和同学一起上台,回答几个问题,如:对方的生日,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颜色,最讨厌的行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等,看一下父母对子女和自怒对父母这两大家庭最基本要素之间的了解程度,特别是作为子女,同学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懂得关心他人,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引导作用极其重要,要让每一位同学了解关心父母就要从了解他们做起。一句问候,一句关心都是维系家庭温馨和爱的桥梁。
3。歌曲联唱:妈妈,再爱我一次;爱的奉献;牵手等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新闻片断,如:有的孩子残疾了,父母如何倾家荡产带他到处治病;一个已是中年的男子的跨国寻母记等;还有我们身边的故事,如:父母亲顶着烈日为孩子买参考书,参加高考咨询等,用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在场的每一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4。讨论:我们该怎么做
由主持人事先设计的几种场景,如:有比较好的异性同学经常打电话;同学沉溺于网上聊天;重要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让学生提出他们会怎么处理以及希望家长如何帮助他们,然后让家长提出他们的处理方法和希望学生的态度。这样开诚布公的交流可以缓解相互间的矛盾,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
5。表演:我爱我家
请一户班级中的学习型家庭的父母和同学三个人准备了几个小品,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怎么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和如何大家一起学习知识和现代技术提高每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希望每一位同学和家长通过示范的例子,再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沟通。
6。游戏:知识就是力量
准备了各类知识题目,由家长和同学共同合作,看看谁的知识面更广。还有各类动手的活动,如:做饺子,订纽扣等,还请各组同学当场设计学习型家庭的网页。整个游戏突出个人的知识面,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并与时代的新技术相结合,突出时代性。
7。综合文娱表演
由学生和家长表演各自拿手的绝活,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学习的气氛,你唱我跳,你讲我写,一派家庭融融的气氛,其实班级就是大家的家,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相互爱护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8。回家作业:真情流露
根据附录中的几个家庭故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由班长决定一个时间段,大家开通一个BBS,进行网上的一小时的虚拟交流。(内容见附录)
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班会,对于即将十八岁成人的高三学生而言,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更深的了解,明确自己做肩负的责任和确立今后人生的奋斗目标,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树立家庭的观念,扬起人生的风帆。
附录:
家庭教育教案12
案例背景:
此事件发生在前年秋季,尧尧当时七岁,刚进入二年级学习。每天放学,回到家里总是喜欢泡电视,看动画片,从不主动读书。每次问他作业做得怎么样,他总是说,早在学校就写完了。所以,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一般。
案例回放:
尧尧很聪明,但最令妈妈头痛的是不爱读书。妈妈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儿子都已经读二年级了,可妈妈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放学后,同往常一样,尧尧带着笑声回到家。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妈妈突然想起一个念头来——何不让孩子当我的老师呢?尝试一下,看看效果好不好。吃完饭后,忙完了家务,妈妈坐下来检查儿子的作业,发现他的拼音错了不少,就让他去当一下他爸爸的老师,让他一遍一遍地教他爸读。呀!真不错。上学期,儿子对读拼音总是一种想睡觉的感觉,没想到今晚,他一直不厌其烦地读,到要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妈妈,我忘看电视了……”
第二天,妈妈想继续扩大战果,让儿子当她的'老师,培养他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妈妈说:“儿子,因为妈妈那个时候读英语不多,所以不懂英语,你来教妈妈,当妈妈的老师,行吗?”儿子说:“不行,我又懂得不多!”“行的,儿子。在学校,老师教你什么,你回家就教妈妈什么,妈妈保证能学会。儿子老师,不相信你的妈妈啊?”“那我就教你学单词好了。”“儿子,得把日常用语教给我吧,要不然,妈妈学会了单词,却学不会对话,你让妈妈怎么说英语呀!总不能和人家对话要妈妈我一个一个单词拼吧!那样人家就会说儿子没能力,教不了妈妈了!这样不好吧?”“行,我学啥教啥,每天教你一小段。”妈妈高兴地说:“真是好儿子,妈妈也会让做个好学生的,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就这样,每妈妈儿子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虽然妈妈很吃力,但看到儿子教得那么认真,而且对每篇课文都能熟读成诵,成功的喜悦于是在她心头融化开来!一学期下来,尧尧养成了一回家就读书的好习惯,而且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很优秀……
案例分析:
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是不稳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其实养成学习的习惯很简单,主要有四条: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认真复习。其中读书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能力是人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而且在中小学阶段培养阅读能力尤其重要。本案例的妈妈重视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大胆尝试,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从而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理和强大的内趋力,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方法和策略符合儿童的心理,值得大家借鉴。不过,运用这样的方法不能凭一时心血来潮,要持之以恒,才有效果。
家庭教育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案例出示】
美国纽约州有一个酒鬼兼赌徒马克斯朱克,在他之后七八代的子孙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处死刑,63人因偷盗被判刑,因喝酒死亡或成残废者竟多达400余人!“人种论”者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然而当时的教育学家作出另一种统计是:美国纽约有一个儿童救护会,它收容和照顾的孩子大多是乞丐、流浪者及贫民窟的孩子,即当时所谓的“低能儿童”。由于救护会付出酬金,把孩子送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教育,结果在50年内总计收容的2.8万儿童中,有87%成为教授、医生、技工等有用之才。最有趣的是,前面提到的马克斯?朱克一个第九代孙,也被该救护会收容,送到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寄养。截至1917年所作统计为止,他的操作和学习成绩都特别好。他已经20多岁,被舆论认为是“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
案例结论: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
二、什么是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氛围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1、环境氛围:
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案例出示】“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一个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信服环境能影响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古训如同“孟母三迁”一样告诉着人们:拥有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将是多么重要!我们虽然没有条件总是搬家,但给孩子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子女稳定的心理因素,还要依靠家庭文化氛围的支持。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有的家庭吃过晚饭,看过新闻联播后,父母子女各自回到自己的房中看书读报,或低声吟诵,或埋头作业,孩子能享受悠闲自由的文化氛围。但是客观事物显示当前在我国各种类型的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差别很大,这是很值得家长们引起关注的。
三、目前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一位母亲说:“我40岁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在家里,她要啥就给她啥。”这种爱似乎很无私,实际上是一种畸形,无能的“慈爱”。这种盲目的爱只会造就家庭的小暴君。
2、爱慕虚荣
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些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考试得高分,取得好成绩。为了保证子女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切家务劳动都由父母承包,子女本来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使孩子从小养成不劳而获的懒散习惯,根本不重视他们的劳动观点,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取得高分,考上重点,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但却染上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
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有些家长整天为挣钱奔忙而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他们都觉得教育孩子太累。但在心底深处,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于是花钱请保姆、家庭教师,或由文化水平低的母亲辞职,在家承担对孩子的教育。
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
目前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一是祖传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孩子,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第二种是随意,张嘴就来,想起一出是一出;第三种是金钱关系渗透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帮父母干家务劳动要给钱,干前还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不给或钱给少了不干。不仅如此,有的小孩子做作业,考试得高分都要向父母要钱,把钱看成是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使孩子形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有求必应的思想。第四种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在课外报舞蹈、书法、英语、作文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强硬地安排子女的学习时间,挫伤了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
6、家庭结构破损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和创伤。
有一部分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愿抚养孩子;有的尚未从阴影中走出,不管孩子或把怨气都出在孩子身上,常常非打则骂。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生理,心理早已出现了消极反应。
四、怎样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如: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为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可设置家庭图书角,收看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传播准确科学的资料信息等等,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要避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还要注意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三)尊重、理解、信任孩子:
家长要尊重孩子。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家长和孩子之间就谈不上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家长来说,要尊重孩子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老是本着“你是孩子就要听话”这种僵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甚至任意打骂、体罚孩子,完全把孩子视作家长的附属品。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表情和身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尊重,诸如面带微笑和孩子谈话,尝试着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都会使孩子感到家长的尊重。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是尊重,他们就会从心理上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就会使得双方的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总是摆出一副“家道尊严”的面孔,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有些孩子逆反心理强,对此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造成与家长关系紧张的局面。
家长要理解孩子。陶行知说过:“教育儿童,就要揣摩儿童的心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家长应该注意了解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做家长的如果对孩子有较深的了解,就能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容地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与孩子之间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而导致关系紧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情绪起伏、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期,思维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家长只有充分理解孩子,才能针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老拿“一岁孩子的衣服去给五岁的孩子穿”,这样做怎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所以,家长应该尝试以孩子的观念去看周围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要信任孩子。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长多大都是孩子。”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为他们安排好一切。殊不知这样一来却使孩子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因此,家长应该敢于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勇气,相信他们的智慧。家长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甚至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放”孩子去探索,锻炼他们的能力。比如学校开展的郊游等集体活动便是家长“放”孩子的一个好时机,也好似考验家长敢不敢“放”、肯不肯“放”的试金石。只要家长敢于适当的“放”,那么必将发现孩子可以发展得更好!而这对于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完善自身人格,对子女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应做到乐观进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情趣高尚(如看书、旅游、帮助他人),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首先,家长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要留心国际政治风云、国家大事,言谈举止与国家的命运、前途同喜同悲,培养孩子爱国情感。如台湾的问题成为目前的焦点,可让孩子和你一起看电视、报纸、杂志上关于台湾的话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孩子明白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有人从中作梗,身为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更有义务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每个家长要多学习岳飞母亲的鸿鹄之志、博大胸怀……
生活中要自觉按时上下班,积极工作;为人正直、清廉;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给孩子以榜样进行熏陶。
其次面对文化商品纷沓而来,家长要分情良莠,区别真、善、美、精和假、恶、丑、粗,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多看书看报,知晓一定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艺术体育等知识。家长的博学多才会成为孩子上进的动力,会自觉地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己,向家长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面对几代人宠爱的独生子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家长应努力做到的。教育部门一再重申,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有其深层原因的。现实中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自杀案件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家长要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正确面对挫折,于失败面前百折不挠。要帮孩子分析挫折,与他一起笑对挫折,战胜挫折,还可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让孩子提前在逆境中锻炼挫折容忍力,使他们在逆境中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炼。可以让孩子隔几天过点“苦日子”,吃几餐粗粮咸菜,对孩子买玩具、制新衣等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要求他们进行某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在比赛中有意识安排与强手交锋,利用寒暑假送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
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六、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家庭教育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老师沟通。
2、掌握多种沟通方法,有效实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
3、能够及时共享幼儿家园动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长信息反馈表。
活动过程:
一、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困惑
1、会议前,教师与家长谈话,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需求,并积极展开讨论。
2、对于家长的一些困惑,教师及时进行梳理。
二、带问题,观看视频,排解家长在园与老师沟通的困惑
家长观看视频,教师适时进行讲解。
三、展开讨论
1、什么时候和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沟通?
2、怎样和老师沟通?
3、其它沟通渠道。
总结:根据观看视频、教师讲解与讨论,使家长掌握了在园与如何老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有效的达成此次家长会的.目的,并将以实施。
四、填写信息反馈表
通过家长对此次家长会的反馈信息,分析整理出合理的有效信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家庭教育教案15
八种亲子教育的指导形式:
(1)亲子活动游戏法:讲解目的、方法——家长指导宝宝游戏——教师观察。
活动中强调:
A、创设丰富的活动:满足婴幼儿不同的兴趣。如:在活动中让宝宝利用各种纸盒、奶罐、易拉罐、碗进行垒高游戏。
B、同一活动内容不同玩具:满足婴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如:发展宝宝走的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推着球走、拉着呼啦圈走、用玩具引导宝宝走、借助楼梯来锻炼走。
C、采用个性化教育和个别化指导方法
如: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用语言或者故事来引导宝宝进行游戏,并不是包办代替。
如:活动《洗澡》。可以采用吹塑纸制作娃娃,用浆糊把娃娃弄脏,让宝宝们擦洗娃娃,并将娃娃擦干净。
如:语言活动由家长和宝宝自己选一个故事内容并扮演其中的角色,再选用相应的道具,然后自选一个场地表演故事。
如:活动名称《五彩串》(19—27个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情感。
活动材料:吸管、小木棍、塑料弯棒、软电线、绳子。
雪花片、各种珠子、纽扣、餐巾纸小桶。
(2)游戏观察法
当婴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游戏活动时,成人不加任何干预,只是观察记录婴幼儿的各种表现。记录的内容有:对游戏的兴趣、游戏的态度、持续的时间、使用哪些玩具等。
(3)个案分析法
教师指导家长为婴幼儿建立个个案,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个别化了解。
(4)电话访谈法
内容有:询问宝宝在家情况、上周在作业在家的延伸活动表现、进展如何、解答家长的疑难问题、告诉家长下周的内容有哪些等。
(5)角色扮演法
定期地举办角色扮演表演活动,激发家长开展亲子活动游戏的激情,丰富和挖掘亲子游戏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家长自编亲子游戏的能力,也积累了大量的亲子游戏素材。
(6)专家讲座和讲座咨询
组织专家讲演团和定期开放咨询日,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教育中的疑点和疑难问题。
(7)多媒体辅助法
(8)案例辨析法
补充:幼儿园还开展了一新的知道方法,对0—3岁婴幼儿进行送教上门活动。
活动须知:自带拖鞋、进门洗手、换上工作服、做按摩操、视听玩具、俯卧训练、侧翻。
【家庭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教案11-09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02-20
家庭教育公开课教案10-29
家庭教育 05-17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03-30
家庭教育的工作总结范文12-23
家庭教育 05-22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08-23
家庭教育指导 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