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科学活动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能够简单的对垃圾分类方法。
2. 教育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新型垃圾箱的照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废物,有关垃圾危害的图片,自制小型分类垃圾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区中新型垃圾箱照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这个垃圾箱和我们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 “可回收”的垃圾
1、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再三循环的垃圾。)
2、你觉得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呢?
3、幼儿讨论,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三、认识“不可回收”的垃圾
1、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就是不可以再次利用,工人叔叔会把它们填埋掉)
2、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3、幼儿讨论,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四、幼儿操作,分类投放垃圾
1、垃圾分类投放很重要,这儿有一些垃圾,大家先看看,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2、请幼儿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投放到垃圾箱里。
3、集体检查投放得对不对。
五、活动延伸
咦,那废电池呢?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让我们回家找找,还有哪些垃圾也是有毒垃圾呢?
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掌握将图形一一对应放入不同形状图中的方法。
2、体验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准备小兔手偶或几只玩具,每人一份粘图形用的板子。
2、设置魔术箱,每桌一个,里面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确保图形数量足够让每位幼儿拼摆一座房子。
3、提供纸制小路,上面雕刻着不同大小的几何图形,分别与纸路上镂刻的形状相对应。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入,教师说道:我刚接到求救电话。昨晚,森林里大风吹倒了小兔的房子,我们需要帮助它们来建新家。谁愿意出手帮小兔子们呢?一边讲述,一边展示小兔手偶或玩具。
2、当幼儿积极提出要帮小兔盖房子时,教师补充:这里有个'魔术箱',房子需要的.材料全在里面,小朋友们可以从'魔术箱'里变出材料来哦!
3、每桌放置一个'魔术箱',邀请幼儿自行打开箱子,挑选几何图形,进行感知、操作与拼摆,将所选的图形粘贴在板子上,帮助小兔盖房子。
4、鼓励幼儿将自己建好的房子送给不同的小兔。教师适时用小兔的口吻与幼儿互动:谢谢小朋友的帮助!你可以告诉我,你盖的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吗?墙和窗户呢?鼓励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必要时给予引导,比如幼儿说窗户是圆的,教师便回应:哦,你的窗户是圆形的。将幼儿的房子分成三组,分别放置在三只小兔旁边。
5、教师提到:小兔的新房子建好了,再修一条新路就能去新家,与它们一起玩了。教师一边说一边展示纸制小路和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这条小路上还有很多坑需要填平。请你们把圆形放进对应的圆形坑,把三角形放入三角形坑,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填平这些坑,路就修好了。
6、幼儿自愿组成小组,根据坑的形状和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逐一填平坑,铺好道路。教师根据情况强化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感知。
7、路铺好后,幼儿模仿小兔跳跃,沿着自己铺好的路去看小兔和他们的新家,并在新家前与小兔们一起玩耍。
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数小鸟》。
2.复习1-10、序数、瘦胖矮高等概念。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小鸟》。
2.若干图片,上面画有6个、7个、8个、9个或10个不同物体。
活动过程:
一、听讲故事《数小鸟》
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请幼儿欣赏故事。
二、讨论故事
1.教师:在故事里,狐狸数小鸟数了几遍?(3遍)小鸟究竟有几个?(五只)哪一遍数错了?(第一遍)
2.教师:狐狸在第二遍数小鸟的时候,为什么数对了?(因为小鸟都站在数枝上)
3.教师:狐狸在第三遍数小鸟的时候,为什么也数对了?(因为狐狸运用了新的`方法:抓住了每个小鸟的特征,不漏数,不重复数。)
三、点数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2-3人,给每组幼儿若干张图片,图片上分别画有6个、7个、8个、9个和10个物体,能数清这些物体的难易程度可由教师根据幼儿水平决定。
教师:请每一组中的每个人都数一数,每幅画中有几个东西?再看一看自己数的与小组里别人数的是不是一样?
科学活动教案4
教育目标:
1、 认识雨具,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 知道雨天出门要带上或穿上雨具。
3、 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萌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雨天出门要怎么样才不会让自己淋湿。
2.物质准备:雨衣、雨伞及雨鞋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下雨的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帮助我们不被雨淋湿呢?
2.教师分别出示雨衣、雨伞和雨鞋,引导幼儿观察和辨别不同的雨具。
3.以提问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下雨天人们使用哪些雨具和如何使用雨具。
提问:(1)下雨了,你是用什么雨具来帮助自己不被雨淋湿的?
(2)你会使用吗?怎么用的?
4.教师示范穿雨鞋、雨衣和打开雨伞,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5.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学习穿雨鞋、雨衣。让幼儿知道打开自动伞时要看一下身边有没有人,注意不伤及别人;看见旁边的`人要打开雨伞,自己要避开,注意保护自己。。
6.让穿好雨鞋、雨衣或已打开雨伞的幼儿,随教师到雨中指定的地方去漫步,
引导幼儿听听雨滴打在雨伞、雨衣表面的声音,在雨中轻轻地踩水玩。
活动延伸:
选择不同的雨具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引导幼儿观察哪种雨具最容易干,哪种雨具最不容易干,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教师或父母。
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乐意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自然风光。
2、能讲述东西岩的奇异特征。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东西岩的图片,向长辈打听东西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导入
T:你们喜欢去什么地方玩?
你还知道哪些好玩的地方?
2、参观东西岩的景区。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景点。(可以从东西岩的图片、从长辈打听到的东西岩的特征去判断。)
(2)教师介绍各个景点的.名称。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东西岩。
T:这些景点你记住了哪些?
分别有什么特点?
4、教师小结
解释与分析:
幼儿平时跟父母去东西岩的机会不多,即使会也不能详细了解各个景点的名称,集体外出参观为幼儿提供了讲述、交流、表达的机会。这样,既让孩子陶冶了情操,又让孩子领略自然风光的神奇。
科学活动教案6
学习目标
了解动物的颜色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感受自然界神奇有趣的现象。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加强对颜色的敏感。
活动准备
事先制作与活动室四周颜色相似的变色龙图样,例如绿色、咖啡色、红色等。
视频短片“野生动物”(《狮子和蛋》电子书)。
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只有趣的小动物,然后讲述故事《神奇的变色龙》:
(出示绿色的变色龙图样)这只小动物的名字叫变色龙,因为他的样子不好看,别的小动物都不愿意跟他做朋友。有一天,变色龙独自走到森林里,小动物们一看见他就躲起来,不愿意跟他玩。变色龙只好在森林四处溜达,他爬到咖啡色的树干上(把咖啡色的变色龙图样放在活动室里咖啡色的地方),其他动物就发现他的身体变成了咖啡色;他又走到红色的花朵上(把红色的变色龙图样放在活动室里红色的地方),身体就变成了红色;当他走到绿色的草丛里时(把绿色的变色龙图样放在活动室里绿色的地方),身体就变成了绿色!变色龙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变成与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了,都觉得既神奇又有趣,纷纷走到变色龙的身边说:“变色龙,你的本领真大,你能每天都表演变颜色给我们看吗?”从那以后,变色龙每天都会到森林里,给其他小动物表演它的变色绝技,于是,他跟小动物们都成了好朋友。
2、向幼儿提问:
变色龙有什么本领?(身体会随着环境改变颜色。)
为什么变色龙的颜色要与四周环境相似?(这是动物的保护色,可躲避敌人的攻击、方便觅食等。)
3、播放视频短片“野生动物”让幼儿欣赏,观察哪些动物与四周环境的颜色相似。
4、请幼儿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如果活动室里躲藏了一只有保护色的动物,它会是什么颜色。
5、请幼儿在图画纸上创作一只“活动室里的动物”,并设计它的颜色,然后把动物图剪出来,贴在活动室里相似颜色的地方。
6、创作完成后,幼儿可尝试找出躲藏在活动室里的不同的动物。
活动评价
能说出变色龙变色的原因。
备注
活动建议:
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动物保护色的资料,使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可以玩“保护色”游戏,请幼儿为自己设计一套“保护衣”,然后玩“捉迷藏”的游戏,体验动物保护色的作用。
科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磁铁能吸引铁之类的物体。
2、让幼儿感悟到磁铁不同磁极的相斥作用。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磁铁若干,幼儿钓鱼玩具,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材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吸铁石。
1.出示不同形状的吸铁石,请幼儿识别——它是吸铁石吗?(是或不是)
2.提问,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吸铁石的作用。(上课时黑板上要用,妈妈包包上的暗扣等)
3.主要问题:吸铁石能吸住什么?
二、实验操作,体验吸铁石的神奇魅力。
1.出示各种可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请幼儿猜一猜它们跟吸铁石相遇会产生什么情况?
2.让幼儿自主验证刚才自己的结论,两人一包材料。
3.让幼儿通过实验,将手上除磁铁外的材料分成两队,并请一名幼儿给大家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老师和幼儿帮他集体验证。
4.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可吸住的材料。
5.总结幼儿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了解吸铁石的相关知识及它的.学名——磁铁。
三、玩具里的磁铁。
1.出示幼儿常见的“钓鱼”玩具,吸引幼儿兴趣。
2.与幼儿一同分析该玩具中磁铁的位置及作用。
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出示两块有n、s标志的磁铁,演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利用小型的两极磁铁制作磁性小火车,让幼儿体验同极相遇和异极相遇的变化。
3.让幼儿实验,根据同极和异极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车。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了磁铁的哪些新本领。
五、活动延伸
1.通过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利用圆环形磁铁和长棍,制作弹簧磁铁。
2.找一找社区中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下次和小朋友分享,比一比谁找到的多。
科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糖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糖果里含有糖,糖是甜的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吃糖果要适量。
【活动准备】
1、各种各项的糖果若干,画上五官,富有表情。
2、请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两种糖果。
3、情景剧《小熊拔牙》的有关道具及场景。
【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给糖果宝宝找家——情景剧《小熊拔牙》——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大糖的头饰,做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发现寻找糖果世界的秘密。
大糖妈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对,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认识我了,我是麻渠大糖妈妈,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到我们糖果类的大本营“甜甜大世界”去,在那里你们会认识更多的糖果,发现糖果世界的许多秘密,下面让我们快乐地出发吧!
二、看一看
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参观,请幼儿认真观察各种糖果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包装。
大糖妈妈:小朋友,“甜甜大世界”到了!你们看,我的糖果伙伴们正在向你们微笑呢!快去和它们做朋友吧?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糖?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他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幼儿自由分散的观察,教师个别引导)
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糖?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以前吃过吗?是什么味道?它和别的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尝一尝
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亲自品尝糖果的味道,加深幼儿对各种各样糖果的认识。
大糖妈妈赠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礼物,请小朋友每人挑选一块糖果进行品尝,并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四、说一说
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糖果?吃过什么糖果,什么形状、颜色、味道等?
五、给糖果宝宝找家
请幼儿根据不同的`要求给糖果宝宝找家:
1、按照颜色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红色、黄色、绿色、白色、棕色等)
2、按照形状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圆、方、椭圆、半园、三角等)
3、按照软硬程度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棉花糖、橡皮糖;冰糖、水果硬糖)
4、按照味道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如菠萝味、桔子味、奶味、巧克力味)
六、表演活动:情景剧《小熊拔牙》
请幼儿观看情景剧,知道吃糖果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利。
看完表演后提问:
1、小熊为什么要拔牙?
2、你看了这个表演,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糖妈妈小结:糖是我们身体里面必需的营养,但是不能多吃,要适量。吃多了不仅会伤害牙齿,还会造成肥胖。所以吃糖要讲究科学,不能无节制地乱吃。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晚上睡觉前千万不要吃糖。
七、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离开甜甜大世界,到美工区利用糖果包装纸去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科学活动教案9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喜欢玩磁铁,但是对于磁铁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买来了一件玩具,是用磁铁做的,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好奇,有几个小朋友还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那个小鱼可以钓起来啊?于是我决定设计这样一节课让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和感知活动中认识磁铁的特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2、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
一、引题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但是去那个地方玩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进去,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幼:磁铁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幼:好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
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小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
幼:因为它是塑料的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
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幼:他们都是铁做的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做它的朋友
二、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
幼:好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
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师:真聪明!老师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师: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
幼:把他们捡起来师:但是这样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
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
幼:可以师: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师:小朋友,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
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
四、活动结束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幼这么多的本领,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教室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实验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强调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当然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就是准备的磁铁数量不够充分。是极个别幼儿玩得不够尽兴,在今后教学中将会做得更完善。
科学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应该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油、色素、水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他们3个混合在一起的现象是幼儿不知道的,因此这一活动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这个活动只是一个载体,并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诣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油、水、色素三者混合后的现象
2、能有序的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能基本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
教学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有序地进行实验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活动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彩虹雨”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水杯、色素、筷子、油、水、实验记录表
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对水油和色素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图片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表示天气的图标,请你们来猜一下,它表示的是什么天气。(下雨)(引起兴趣)
2、请问小朋友,我们生活中的雨是什么颜色的呢?(无色) 3、那今天老师来带领大家来制作一场漂亮的彩虹雨吧。(导入课题)
(二)新学环节
1、教师说介绍实验材料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实验材料,请小朋友观察里面都有什么(水、油、筷子、实验记录表、色素)
2、教师带领小朋友一一对应实验记录表的图片(联系旧经验) 3、教师介绍操作规则:今天的实验采取探究模式,需要幼儿一边探究一边记录,所以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的指令
(操作一)色素+油(习得新经验)
1、提出假设,色素与油混合,色素是沉到水下还是浮在水面上,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在表格上
2、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交流总结:色素会沉到油的下面
4、色素与油能否相溶,请幼儿搅拌一下杯子中的色素和油,观察能否相溶
5、幼儿交流总结:色素与油不相溶
(操作二)水+油(习得新经验)
1、提出假设,油水在一起会使什么现象,观察并记录在表格上
2、幼儿交流总结:油浮在水上面
3、油和水能否相溶,4、幼儿交流分享现象:油水不相溶
(操作三)制作彩虹雨(习得新经验)
1、拿出一杯水,把装有油和色素的杯子倒入进去,观察其现象
(三)结束环节
教师总结:
1、教师讲述原理:由于色素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所以色素会沉到油下面,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油浮在水的上面,装有色素的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沉,在水中溶解,形成彩虹雨
2、通过榜样法,树立楷模,引导小朋友向表现好的小朋友学习
(四)迁移环节
1、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彩虹雨的制作过程吧。(巩固新经验)
(五)延伸环节
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实验一下油和水在一起能否相溶,如果不能相溶,应该加什么材料帮助其相溶呢。(拓展新经验)
个人
这次的活动的`目标是:
1、通过实验了解油、水、色素三者混合后的现象
2、能有序的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能基本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
我将此活动内容定位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我的重点放在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探索、发现,实验现象,并将探索到的发现和结果,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一、优点
1、以图片导入的方式进入导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也很快进入了课堂的气氛,创造了一个孩子们比较愿意接受的活动气氛,对接下来的科学探索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2、重视孩子们自由探索的过程,教师不急于揭示答案,给予孩子们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发现,鼓励孩子们敢于动手,在活动中尽量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地去实践操作,去感知实物,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
3、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感受实验的操作方法以及实验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材料的投放不够
孩子的操作材料欠缺,可以给孩子多些实验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并且让幼儿体验操作的过程,多给予孩子多种颜色的色素让孩子体验色彩斑斓的彩虹雨。
2、活动过程中的引导欠缺到位
由于材料的投放,就需要孩子进行自主地探索过程,而活动的气氛也相对的比较轻松,孩子们比较放开、投入,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就出现了将材料全部混淆在一起,以及个别幼儿有嬉闹的现象,并且教师对幼儿实验现象过程中的指导也有所欠缺。
3、系统性的总结不够。
孩子们对探索活动很感兴趣,也能根据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去推敲,但孩子们的经验是散乱的,很多也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所获得的结果。这时教师的系统性的概括经验是非常得必要的。一次次的探索,都应该有小结和提升经验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及时,而提问是教师直接引导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通过问题想孩子们传递,激发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
在科学探索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很重要。在探索的时候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在孩子需要知道和帮助的时候就是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来帮助他们。在小结的提升经验的时候给孩子们表达的机会,教师以非常严谨的语言来帮助孩子们增加生活经验,解决他们力所能及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相互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而更愿意进行下一次的科学探索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初步学着按图形的形状进行匹配。
2、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及口语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honey 、danfer 、billy各一只。
2、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honey。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对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要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来祝贺,你们想知道我请了谁吗?)
二、认识图形及进行图形匹配。
出示danfer 、billy
1、幼儿逐一认识,然后观察他们嘴巴的形状。
2、出示各种形状让幼儿认识。
(小动物说他们要吃和他们嘴巴形状一样的饼干)。
请幼儿说一说三角形的饼干给谁吃,圆形饼干给谁吃,正方形的饼干给谁吃。
三、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要给小动物吃和他们嘴巴一样的饼干,边喂边说:“honey,给你吃圆饼干等。”
四、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honey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小动物的肚子喂得饱饱的,所以honey也要奖励小朋友,看她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出示三种形状的饼干)
活动结束:
幼儿要说出:我要吃什么形状的饼干,说对才能吃。
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结合已有经验,加深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帽子的认识,乐于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2、能积极观察比较,了解帽子的不同质地、不同用途,并能根据帽子的不同尝试设计分类标记。
3、萌发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幼儿用书“多彩的服装”、分类操作作业纸各一个。
学具准备:幼儿用书“多彩的服装”人手一册,分类操作作业纸、铅笔、油画棒、师幼一起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帽子(绒线帽、草帽、太阳帽、头盔等等)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观察展示的帽子,加深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帽子名称的认识。
师提示语: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活动室里多了些什么东西?
你们认识这些帽子吗?谁认识的最多?这里有你不认识的帽子吗?(一起认认说说)
二、观察感知帽子的不同质地,了解其功用并尝试分类。
1、师:你们喜欢这些帽子吗?那让我们赶快选个自己喜欢的帽子,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
提问:你选的是什么帽子?为什么喜欢它?(自由交流)
你喜欢的帽子是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用?(鼓励幼儿先和好朋友一起相互比比说说,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
2、在孩子讲述的基础上,老师基本用孩子的原话进行小结:小朋友发现帽子有很多的.用处……小朋友还知道制作帽子的材料也很不一样……原来帽子还有这么多的不同,那小朋友想不想把这些帽子根据他们的不同来分一分呢?
帽子还有什么不同?可以怎么分?
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并把自己想法设计相应的标记记录在操作纸上。
3、鼓励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
三、 扩展有关帽子的知识和经验。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不错!那除了这些帽子,你还知道那些帽子呢?(幼儿自由表达)
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图片:你们看,这些是谁?他们戴的是什么帽子?
请小朋友阅读操作材料相应画面,师幼一起阅读、讲述,进一步拓展孩子对帽子的认识。四、激发思维,启发幼儿创造设计的欲望。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帽子,你最喜欢什么帽子?
那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顶帽子,你想让你的帽子有什么特殊功能呢?(鼓励幼儿自由到动手区去设计、创造)
科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乐于参与探索活动,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体验科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乐于参与“让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
难点: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装有水的整理箱每组一个。
涂蜡和不涂蜡的纸船若干、油画棒、干毛巾、白纸。
幼儿已有玩水的经验。
幼儿用书第6册第9页。
活动过程:
纸船会变化。
观察纸船(教师出示纸船)。
——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
——你们想要怎么玩呢?
自由玩纸船,边玩边观察纸船的变化。
讨论观察结果,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纸船被打湿了,有的没有被打湿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船是直接用纸做成的,有的船的身上涂了油画棒。)
——你是怎样玩纸船的?你发现了什么?
蜡船有秘密。
观察教师实验,了解蜡是不吸水的。
——为什么涂了蜡的纸船没被打湿,没涂蜡的纸船被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将水滴在蜡和纸上进行对比:纸吸水,蜡不吸水。
讨论探究怎样让纸变得不吸水。(在纸上涂蜡。)
探讨不吸水的蜡还有什么作用。
——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件雨衣,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在其他需要防水的地方也可以用上蜡。
我们来试试。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幼儿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蜡。
自由玩蜡船,交流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方式。
2、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初步学习看图表述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3、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方式。
活动难点:
能看图表述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找朋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齐唱歌曲《找朋友》,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你喜欢他吗?那你用什么方法告诉他你喜欢他?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
3、爸爸妈妈都是怎么喜欢我们的.呢?
4、:无论好朋友还是爸爸妈妈都很喜欢我们,对我们喜欢的方法也不一样。其实小动物们也有表达自己喜欢的方法。
二、逐一出示图片并引导幼儿看图,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不同方式。
1、这是谁?小企鹅在哪里?为什么它要躲在爸爸的袋袋里呢?
2、这是谁?你找到了小袋鼠了吗?它在哪里?小袋鼠在妈妈的袋袋里会怎么样?
3、蚂蚁宝宝住在哪里?它们的洞穴是谁挖的呢?
4、这只狗妈妈在做什么?只有一只狗宝宝吗?狗宝宝在吃奶时,表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在做这个表情时心里怎样啊?
三、游戏:爱的密码。
1、幼儿根据歌词里说的动物名称,找到朋友,表达出喜爱的动作。
科学活动教案15
活动要求:
1.让幼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通过做做、玩玩,让幼儿知道圆形的物体会滚动。
2.知道用轮子能省力。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室外:
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
装有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
2.室内:
各种形状的积木,幼儿人手一套;装有书籍的箱子一只;圆形的轮子两个;小推车一辆;大积木一块;每组一只盒子(装有橡皮泥、硬卡纸、彩色纸、剪刀、牙签、胶水、蜡笔)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滚动圆形和其他形状构成的物体
在室外供给幼儿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以及装有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教师:这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一看哪些车子的轮子会滚动?
二、第二次尝试:圆形的东西会滚动
1.在室内供给每位幼儿各种形状的积木玩
(1)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状的积木?
(2)请你推动各种积木,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圆形的积木轻轻一推会滚动,而其他形状的积木不会滚动呢?
小结:圆形的东西会滚动,因为它没有角。
2.圆形轮子会滚动吗?
师:人是很聪明的',人们利用圆形会滚动的特点,制造出许多圆形东西,你们见过吗?
出示圆形轮子提问: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轻轻推它会怎样?
三、了解轮子的功用(第一次尝试:利用圆形轮做事,又快又省力)
1.请两名幼儿把一箱书从a处搬到b处,问:你们搬得动吗?
2.教师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万向轮,再请两名幼儿推动。问:现在能推动吗?为什么?
3.请两名幼儿将两堆大积木从a处运到b处,一名幼儿用手推车搬,另一名幼儿用手搬,看一看,谁运得又快又省力?
师小结:使用轮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师问:除了这些轮子外,你们在幼儿园和家里还看到过哪些地方有轮子?
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轮子
1.教师介绍手工盘里材料,请幼儿给汽车的车厢制作轮子(幼儿每人一只纸盒做车厢,车厢下部打好穿牙签的洞)幼儿将两根牙签穿入洞内。
2.请幼儿利用硬纸、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轮子装在牙签上,即成一辆汽车。
五、幼儿带自制小汽车到室外自由玩耍。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准备的材料充分,合适,吸引了幼儿的兴趣,所以后面的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了解轮子的特点时,我通过操作、比较,引导幼儿理解了轮子做成圆形更省力的原因。
在回忆日常活动中还看哪些地方有轮子时,开始幼儿思维比较紧,大都说是各种各样的车,直到后来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思维更加开阔,说了黑板、钢琴、行李箱、窗帘、推拉门等。
整个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难度不是很大,旨在引导幼儿总结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奥秘。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8-02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1
科学活动教案06-13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5
科学活动教案07-29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9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4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