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8 09:37:06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科幻小说的及作者的有关常识。

  2.扩大词语的掌握范围。

  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

  4.锻炼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学讨论法,想象交流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懂得珍爱环境的道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预习作业及课前准备:

  1.收集科幻小说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2.字词积累与运用。

  3.喜欢绘画的同学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课文内容。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哂( )笑 牟( )取 众目睽( )睽 棘( )手 铆( )钉 贪婪( ) 履( )行

  5.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象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知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的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的合理,心理很坦然。

  不容质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根据课堂准备展示漫画,解说故事内容。

  (教师提议:看漫画的内容是否与课文内容相符,看谁画的最好,看谁表达的最精彩。)

  学生交流科幻小说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的.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

  (相互交流看法)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文中的故事是否真实?

  明确: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在里面。

  2.你认为故事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环境保护问题。

  3.洞真的是无底的么?

  明确:表面上是,正象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已经不堪重负

  4.题目用“喂──出来”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同时有表现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环境污染中将危及人类生存。

  5.洞比喻什么?

  明确: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6.文中写了几种人?这几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活中人是不是有他们的影子?

  明确: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7.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一切破坏环境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到头来危害的的是人类自己。

  四、探究活动

  1.探讨文章的主题

  提示:这篇小说写的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学生看研讨联系二,小组交流讨论。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学生多角度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

  2.想一想,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小说结尾,进一步想象生动具体的情节,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

  (适合表达能力稍弱者)

  2.自拟题目,写一篇形式新颖,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适合表达能力较强者)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同学们,当你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同学交流,学生评价)

  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二.朗读大比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

  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 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从文中找答案)

  四、合作探究,交流感受:

  探究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文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探究2: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学生踊跃发言,从第四节中找出了很多句子来理解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五、 拓展延伸:

  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门外与门内的风景大相径庭,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为徘徊在门外的和进入文学大门的人设计一段对话。(分组讨论,每组自己确定角色,推荐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为你熟悉的某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某一文学形象写一段简介,字数80到100字之间。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内容】

  《电脑住宅》是人教版新教材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第30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师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学情分析】

  学生有阅读的兴趣,要注意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教学理念】

  1、阅读应是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过程,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认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像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介绍的电脑带给人类的便利。在理解的基础上想像,自我设计电脑住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给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这节课,我们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词语。

  2、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并巩固生字和新词:

  仓库、储存、烹调、烹饪、防盗、综合、判断。

  3、指名分段读课文,生评。

  4、再读课文,思考: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你的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再读理解

  1、默读课文:

  看看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哪些设施?那里有哪些奇妙的功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的结构:

  具体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电脑

  住宅

  4、小组合作研究,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电脑住宅的示意图,注明各部分的神奇之处。

  四、想象创作

  1、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

  2、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家住宅。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了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得舒适和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发展地21世纪,创造出自己的那份“神奇”。

  六、相关作业

  1、选择正确的读音划线“ ”:

  仓(chāng cāng)库 储(chǔ cǔ)存

  烹(pēng hēng)调 判(bàn pàn)断

  2、课文中的住宅设计有哪几个地方?请列举出来。

  3、把你设计的“电脑住宅”写一写。

语文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展示目标:

  1.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

  2.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5分钟后发言讨论,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例如: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质疑答疑:

  学生找到好的词语,教师通过提问把它析透。

  补充完善,归纳出词语的妙处。

  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并体会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钟后交流,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例如: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段,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质疑答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师归纳总结:语言特色:①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②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③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专题训练:

  课后一、3、4和二题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

  1.成语 2.一首歌 3.名人名言 4.相仿事例 5.一首诗 6.用一组排比句

  四、综合训练:

  我们的祖国,因这样的骄子而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还不能像邓稼先博士那样为祖国去效力,但我们可以为三十家子初中争光,为七(二)班争光。我们班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身边的小“邓稼先”吧!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感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使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出示闹钟,让学生闭目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 一分钟很短,但对每个人却很重要。

  二. 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 自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

  3. 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

  4.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 全班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6. 巩固汉字,伙伴互相考考是否认识生字。

  7. “找找说说”,比一比,看谁组得快。

  8. 指导写字,先观察笔画,再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三.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四.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并整体感知。

  指名读第一、第五、六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他却迟到了20分钟。他后悔什么?

  二. 小组合作学习。

  自学提示,自由读第2至4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三. 小组汇报,全班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四. 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这句话。要求读出着急、自责的语气。

  五. 全班齐读课文并说说: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每一分钟、每秒钟都重要。

  六. 全班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七. 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里能干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9

语文教案03-04

语文教案03-14

语文教案04-07

语文教案04-12

语文教案04-12

语文教案03-24

语文教案03-19

Baidu
map